浅析碳审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一、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碳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涉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的披露对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责任意识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碳会计信息披露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披露标准不统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后,文章将系统梳理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及企业实践。

接着,文章将深入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准确、不及时等,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如企业环境意识不足、信息披露成本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本文将综合文献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法规政策、建立统一的披露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加强监管和激励机制等,以期提高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碳会计作为一种衡量和报告组织或个体碳排放和碳减排能力的工具,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碳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碳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碳排放状况,还体现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背景源于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

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和生效,各国纷纷提出碳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其碳排放和碳减排行为受到高度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碳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了企业向外界传递其碳排放状况、碳减排努力和成果的重要渠道。

浅析碳审计【文献综述】

浅析碳审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浅析碳审计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

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东京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

这其中尤以关于碳的估值、披露和审计尤为突出。

开展碳估值、碳披露和碳审计有利于各有关主体能够发现自身的潜力,从而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为我国政府做出的关于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将就碳审计的国外及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Thomas Wiedmann and Jan Minx(2007)认为“谈足迹”是指由一项行为或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这包括个人,群体,政府,公司,组织,流程,行业部门等的活动。

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

在任何情况下,所有直接的(现场,内部)和间接的(场外,外部体现,上游,下游)的排放量都需要加以考虑。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

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

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

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审计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审计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审计研究》xx年xx月xx日•引言•低碳经济与碳审计概述•企业碳审计基本理论•企业碳审计实践探索•国内外企业碳审计比较研究•企业碳审计的改进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低碳发展战略,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责任方需关注碳减排压力现有研究缺乏对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审计的深入探讨,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以企业碳审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碳审计的内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目的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通过对企业碳审计的深入研究,为企业实现低碳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碳减排意识和碳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与意义02低碳经济与碳审计概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的目的低碳经济概述碳审计的概念碳审计是一种针对企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行的审计,通过量化和评估企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情况,为企业提供改进管理和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碳审计的发展历程碳审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并开始推动企业进行碳审计。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碳审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环保管理工具。

碳审计概念及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碳审计,以评估企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情况,推动企业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碳审计的背景碳审计通过对企业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行量化和评估,为企业提供改进管理和降低碳排放的建议,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论碳审计方法

论碳审计方法

论碳审计方法作者:郑石桥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22年第08期【摘要】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碳审计方法的理论框架。

碳审计主要应该以独立项目的方式开展,也不排除与其他审计业务组合起来。

碳审计业务可以采取直接报告业务,也可以采取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

碳审计取证模式有多种类型,在大数据时代,应该选择数据式审计。

碳审计步骤包括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取证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后续审计阶段四个阶段。

碳审计技术方法包括通用于各类审计业务的技术方法,以及自己的专门技术方法。

碳审计准则可以融于其他准则中,但从碳审计的发展来看,应该单独制定碳审计准则。

【關键词】碳审计方法;碳审计组织方式;碳审计取证模式;碳审计步骤;碳审计准则【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2)15-0084-5碳审计方法是重要的碳审计基础性问题之一,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方法的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审计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审计”,碳审计方法也不例外。

由于碳审计方法与碳审计实务的关联最为密切,随着碳审计业务的开展,关于碳审计方法的研究文献也较多,涉及碳审计组织方式、碳审计取证模式、碳审计步骤、碳审计技术方法和碳审计准则等。

关于碳审计组织方式,有的文献主张与其他审计业务结合起来实施,例如:“低碳经济审计模式可以沿着与环境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能源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探索”[1] ; “低碳审计既可以是结合财务报表进行的附带审计,也可以是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附带审计,由审计机关自主或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委托进行的专项审计也可以”[2] ; “低碳”财政审计可以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或是与税收征管审计相结合,或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3] 。

还有文献主张单独实施碳审计[4] 。

关于碳审计步骤,一些文献以直接报告业务为背景提出了碳审计步骤,此时,碳审计步骤包括碳排放量的计算。

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朱朝晖和梁胜浩在研究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碳排 放时,认为碳审计是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手段。赵放认为有效地开展碳审计工作,能实现既 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实施监控又为低碳产业政策的制定 提供现实依据,既及时提供低碳预警,又帮助政府推行 “绿色 GDP”的考核标准的目标。
(二)碳审计实践方面的研究 我国最早实施碳审计的地区是香港,香港地区针对 建筑物实施了能源审计,并发布了《香港建筑物的温室气 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文件。国内一边坎坷地 开展着碳审计,一边总结现有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郑立乔、熊欢欢等学者认为低碳审计应以政府审计 为主要力量。庄尚文则建议在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体系 中,共同开展碳审计;将三大审计一起协同发展,推动新 时代碳审计发展的全覆盖。 王爱华、李海燕、赵玉珍、管亚梅、金密和张亚连等 学者皆认识到了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主要集中 在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行业,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 合评价法等方法,基于不同视角,对企业的碳审计进行 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但至今我国仍然没有权 威的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碳审计的涉猎领域中,朱朝晖和梁胜浩认为我国 现阶段企业碳审计忽略了供应链上下的碳排放,指出了 供应链的碳足迹问题并将碳审计流程划分为计划阶段、
吕伶俐从碳交易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指出我国碳 交易市场发展迅猛,但存在审计人才资源缺乏,审计组 织机制基本上以国家审计为主,单一且专业率不高,行 业之间标准不一的问题。李博英和王全景认为尽管我国 拥有公共建筑能源审计与监测的经验,但公共建筑能源 审计与监测并不能代替建筑物碳审计,并对探索初期的 建筑物碳审计总结了碳审计必要性认识、实践发展缓 慢、缺乏支撑系统、制度体系不完善、审计主体单一、碳 交易体系和碳会计体系不完善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容一 源为了解决高效内部的碳排放与市场人力不足的问题, 结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提出应在大学建立起 高校内部碳排放体系。

碳审计行业报告

碳审计行业报告

碳审计行业报告碳审计是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和核算的过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排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碳审计行业报告旨在对碳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碳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碳审计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碳排放限制政策,企业和组织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因此,碳审计行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了众多碳审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它们通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和核算,为其提供碳减排方案和政策建议。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也意识到了碳排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纷纷加入到碳审计的行列中。

碳审计行业的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审计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碳排放限制政策的不断加强,企业和组织对碳排放的管理需求将会越来越高,碳审计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市场需求。

其次,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碳审计行业将会成为碳交易的重要参与者,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碳交易服务和支持。

最后,随着碳审计技术的不断创新,碳审计行业将会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碳审计服务。

碳审计行业的影响。

碳审计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碳审计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企业和组织的碳排放管理,推动其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经营方式。

其次,碳审计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全球碳减排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碳审计行业的发展将会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审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碳审计行业报告的发布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碳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双碳背景下碳交易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双碳背景下碳交易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碳交易审计的定义
碳交易审计是指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者进行审计,以确认其 合规性和真实性。
碳交易审计的目标是确保碳排放权交易的公平、透明和规范,同时为政府和企业 提供决策支持。
碳交易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碳交易审计的对象主要是碳排放权 交易的参与者,包括排放实体、交 易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等。
碳交易审计需要加强监管
为了保障碳交易市场的公平和透明,需要加强对碳交易审计的监管,制定统一的审计标准和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 力和素质。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足
目前对于碳交易审计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在如何解决碳交易审计存在 的问题方面需要更多的探讨和实践。
展望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碳交易审计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未来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碳交易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 好的支持和保障。
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
某企业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时,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 机构进行公正、公开的审计,导致交易的透明度和公信 力不足。
审计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不同审计机构对碳排放权交 易的审计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 风险和不确定性。
缺乏专业的审计人才
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科学、经 济学、法学等多个方面,而现有的审计人员往往缺乏这 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建立健全碳交易审计制度,规范审计程序,提高 审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审计标准,规范审计流程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碳锁定(Carbon lock-in)是指由于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碳排放量无法实现有效降低的现象。

碳锁定效应是指由于碳锁定导致的碳排放难以减少的局面。

本文将对碳锁定效应进行综述,从理论、实证研究和政策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1. 碳锁定效应的原因碳锁定效应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技术锁定、经济锁定和政策锁定。

技术锁定是指由于既有技术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使得新的低碳技术很难取代现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的技术。

经济锁定是指高碳经济模式的利益驱动,使得经济体系对使用高碳能源变得依赖性强。

政策锁定是指政府对碳排放控制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或者对高碳能源的补贴和支持导致低碳能源发展受阻。

2. 碳锁定效应的影响碳锁定效应导致碳排放量无法有效降低,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碳排放的增加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灾难的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挑战。

碳锁定也对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3. 碳锁定效应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碳锁定效应,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技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技术创新是解决碳锁定问题的关键,需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经济体制改革涉及重塑经济结构,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

政策调整是关键的推动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的碳排放控制机制,对高碳能源进行限制和惩罚,同时对低碳能源给予鼓励和支持。

4. 国际社会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和实践国际社会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低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加强了对碳排放的监管。

一些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碳锁定效应的方法和路径,为各国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5. 未来研究方向尽管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克服碳锁定对能源转型的阻碍,如何提高政府对碳排放的控制能力,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等。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发展现状研究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发展现状研究

“双碳”目标下碳审计发展现状研究作者:丁哲晗来源:《审计与理财》2024年第05期【摘要】碳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旨在一定范围内对碳足迹进行计算并进行监督的过程,并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職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

碳审计不仅能推动企业更好地节能减排,也能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助力。

本文在厘清“双碳目标、碳交易市场、碳审计”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碳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碳审计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碳披露;碳审计一、引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以来,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了过多的二氧化碳,这也导致了温室效应并引发海平面上涨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

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2021年6月,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上线。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能将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量化,而且有利于资本向低碳的行业和领域流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诞生,碳审计成为一种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审计模式。

传统的审计活动是对财务和经营这些固定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而碳审计主要针对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多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检测和核查,是碳治理机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碳审计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面临着碳交易制度尚不成熟、碳审计业务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针对碳审计这一新兴领域相关概念术语进行辨析,讨论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碳审计发展的现状,并对我国目前碳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最后针对我国碳审计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二、相关概念界定1.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的全称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

依据碳交易是否具有强制性,碳市场分为强制性碳市场(履约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两类。

我国目前建设的碳交易市场,以履约碳市场为主,主要由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然后将排放额度进行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有多余排放量的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排放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将排放量进行出售,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碳审计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文献综述

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碳审计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文献综述

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碳审计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文献综述陈金至;王彤月
【期刊名称】《财务管理研究》
【年(卷),期】2024()2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双碳”目标的愿景下,碳审计工作被赋予重要使命。

相比国外发展成熟碳审计工作,我国碳审计处于探索状态,对全球治理的作用尚微。

因此,借鉴国外碳审计工作的经验,并总结我国碳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发现我国碳审计存在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监管机构数量不足、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的问题,继而提出了优化顶层设计、健全监管体系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7页(P6-12)
【作者】陈金至;王彤月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气候治理新形势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气候治理发展新趋势分析
2.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3.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
4.百年大变局下全球信任赤字治理的现实挑战与中国路径
5.后疫情时代下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的挑战及中国选择——基于实验主义治理视角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综述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综述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在碳排放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主要成果,以期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介绍了碳排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后,文章从国内外两个层面,对碳排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包括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影响因素、减排政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碳排放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

本文旨在为全球碳排放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碳排放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对于碳排放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从不同角度对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碳排放的减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例如,利用能源统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和预测。

一些研究还采用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碳排放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一是碳排放量的核算与评估。

国内学者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评估,为我国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和减排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还针对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和评估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是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制。

国内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关系,为制定碳排放减排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是碳排放减排政策与措施。

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碳排放减排政策和措施。

例如,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

同时,还注重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碳交易文献综述

碳交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1.1历史回顾1820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就开始研究地球与太阳间热量传递问题。

他在1824发表的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气层阻挡地球的辐射热返回宇宙空间,虽然这只是他论文中很小的一部分。

1895年,瑞典物理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在傅里叶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了第一个用以计算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即: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约40%,温度就会下降4-5摄氏度,并可引发一个新的冰川期;同理,假如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翻番,温度就会上升5-6摄氏度。

1908年,斯文特·阿列纽斯已经认识到了人类工业活动将对地球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不过他对气候变暖现象还是比较乐观。

他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高,而且每年工业产生二氧化碳占总量比例很少,大部分都会被海洋吸收。

特别对寒冷地区来说,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

1938年,乔治·卡伦德根据1880年至1934年间从世界各地200个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出当时地球的气温已经升高了0.55℃。

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他认为地球的温度下世纪将会上升1.1℃,并发表了《人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其对气温的影响》一文。

1956年,卡伦德在对进一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900年的290ppm(百万分率)增加到当年的325ppm。

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查尔斯·基林同年计算出的的315PPm相当接近。

基林在此后二十年里的测量结果更证明了这一点,基林曲线从1956年的315ppm稳步上升到了1997年的365ppm。

1957年,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杰·雷维尔和汉斯·聚斯指出,“人类正在从事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实验,要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气层中去”。

论碳审计内容

论碳审计内容

论碳审计内容作者:***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22年第06期【摘要】以經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

碳审计对象是碳排放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由碳排放财务责任和碳排放业务责任组成,这些责任有多种形式的具体承载者。

碳审计从某些特定的维度关注碳排放经管责任履行情况,这些特定维度就是碳审计主题,其中碳排放相关信息、相关行为和相关制度是主要的碳审计主题。

以单个碳审计主题形成碳审计基本业务,它们是碳财务审计、碳绩效审计、碳合规审计和碳制度审计,也可能出现涉及多个审计主题的碳综合审计。

审计实施中,必须将碳审计主题分解为碳审计标的,并确定其相应的碳审计载体。

【关键词】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碳财务审计;碳绩效审计;碳合规审计;碳制度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2)11-0100-4碳审计内容是碳审计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碳审计内容的核心问题是“审计什么”。

多数文献认为,碳审计内容是综合性的,由多个方面组成,具体又有两个视角,一是从碳审计对象这个角度来认知碳审计内容,二是从碳审计业务类型这个角度来认知碳审计内容。

不同文献确定的碳审计对象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例如,低碳经济审计内容包括低碳经济政策、低碳经济专项资金、低碳经济行为、低碳产品认证、政府低碳职责、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1-3] ; 碳审计内容包括碳减排政策、碳减排管理系统、碳减排资金、产品碳标签、碳核算、碳信息披露和碳社会责任[4] ; 碳排放审计内容包括碳减排政策、碳排放量、碳减排资金、碳排放活动、碳减排活动、碳减排管理系统、节能减排责任[5,6] ; 低碳财政审计关注当前财政、税收、土地等各项政策法规执行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7] 。

不同文献确定的碳审计业务类型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例如,低碳审计内容包括低碳合规性审计、碳中和审计、低碳绩效审计、低碳政策审计[8] ;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将碳减排审计分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9] ; 碳交易权政府配置审计可分为财务审计、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等三类[10] ; 碳审计是集财政财务审计、法纪和绩效审计、制度符合性审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4] 。

碳审计国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碳审计国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碳审计国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1. 引言碳审计是指通过量化和评估组织、企业或个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采取的减排措施的过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碳排放问题的凸显,碳审计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碳审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国内碳审计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制定了一系列碳减排政策。

例如,中国金碳交易所的成立为碳审计提供了平台,并促进了碳市场的发展。

(2)专业机构:国内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碳审计的机构,如中国环境保护部门下属的碳减排技术中心以及一些国内大型会计事务所。

这些机构提供碳审计的专业服务,推动了碳审计的发展。

(3)企业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减排的重要性,主动进行碳审计并制定减排目标。

大型企业如石油、化工和能源公司已经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量化与评估,使得碳审计的实践逐渐普及。

(4)数据可得性:国内逐渐建立了碳排放数据的收集与管理系统。

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能源统计年鉴》,并提供了企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数据,为碳审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3. 国内碳审计的未来趋势(1)政策法规的落地: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碳排放的监管力度,并提出建设碳中和社会的目标。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推进碳市场与碳交易体系的建设,为碳审计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

(2)碳价机制的建立:随着碳市场的发展,未来有望建立碳价机制,推动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碳审计和减排行动。

碳价机制将为碳审计提供较高的市场需求,为碳审计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

(3)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碳审计技术将逐渐提升。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将被应用于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验证,提高碳审计的精确度和效率。

(4)企业责任意识的增强: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减排纳入其发展战略中。

企业将倾向于主动开展碳审计,建立绿色供应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碳审计概述.

碳审计概述.

国内研究介绍
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晚,相应的碳审计研究不太多。总的来说 2010年之前国内学者对碳排放审计的研究集中于碳排放审计的定义、内 容、主体等方面。2010年以后国内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有关碳审计工 作的具体实践上来。 李飞( 2010)认为碳审计是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 碳足迹计算的过程,而企业碳审计,就是对企业在指定的空间范围内和 时间边界内,进行碳排放核算的过程。部分学者认为,碳排放审计主要 是对个人或者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审计,主要包含碳能源燃烧产生的氧 化物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六氟化硫、氢氟碳化 物和全氟化碳等。 周志方(2010)认为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其主体形式 应该是内含于普通审计框架之中的。展望未来的碳交易市场,碳排放审 计主体 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汪方军、黄侃( 2011)认为碳排放审计的主体应为政府审计。
无论是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征收碳税、碳 关税或推行碳交易市场制度,包括审计理念、 审计原则、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和审计主客体 在内的传统审计体系都将受到全方位的影响和 严峻的挑战。现代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和经 济控制的重要手段、一项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管理活动,理所当然应该运用自身的知 识特点、技术专长和职业能力助推人类社会由 工业文明、知识文明向低碳文明、生态文明的 转变,当务之急是借助审计手段对 CDM 项目、 清洁能源利用、碳排放、低碳或零碳技术创新 、供应链或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计算、碳社会责任和碳会计信息等 内容进行审验、鉴证或第三方评论。碳审计应 运而生。
国内外研究概述
国外研究介绍
国外对碳审计的研究己有 20 余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审计范 围广、难度大、技术性强,很多理论问题至今仍在探讨之中。因 此,对于成熟学科来说,它尚数未成熟事物,目前世界上还没有 一套完整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Lovell(2003)在审计程序部分指出实施碳排放审计需要 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审计环境了解;从组织层面和方法层面计 划碳审计工作; 执行审计工作,评价审计发现;报告;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补充跟踪审计。 Piecyk(2006)认为碳审计所使用的主要程序有:设定审 计目标和审计路线;选定计算方法,设定审计边界;选择排放因 素,收集数据;碳排放量计算,信息披露。 Mckinnon(2010)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从产品层面对碳 审计程序进行了探讨,指出审计师要从原料取得至废弃整个供应 链阶段着手进行分析以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进行确认。审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存在的机会

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

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
性 。H a n n a m ( 2 0 0 7 )通过对具有 一定规模 和社会 影 响力 的企业进 行调查 ,对于碳 会计信 息 披露 等相 关
指 出 ,对于碳排放 的会 计确认 应该设 置 一个类 似 于
社会会计 的碳 账户 ,并Βιβλιοθήκη 对碳 排放 的不确 定性 和风
险性进行计量 ,而不是 用传统 的排 污权 的框架 运用
到碳 排 放 权 的处 理 中去 。
问题进行 回答 的企 业仅 占 9 % 的比例 ,说 明企 业 缺
乏披露碳会计信息 的动因。 二 、国内碳会计及碳会计信息披露研 究现状 1 .关于碳会计确认与计量 的研究 较西方发达 国家 而言 ,我 国碳会 计 的发展 相 对 滞后 ,在理 论 研究 和 实践 运 用上 还 处 于起 步 阶 段 , 没有形成 系统 的理论 和规模 。
42 ・
2 0 1 4年 第 8 期
对于碳会计研究 重点 问题 方 面 ,王 萌、陈少 敏 ( 2 0 1 2 )在研究 中认为碳排放会计 的研究重点 问题之

●群 言 堂
相对简单 。敬采 云 ( 2 0 1 1 )指 出 ,在我 国低碳 经济
的倡导下 ,我 国促 进碳会 计信 息披露 的重 要性 也越
现在 的碳会计 信息披 露方 面存 在 的问题 中 ,碳 信 息 披露缺乏一个 统一 的标准是 主要 存在 的 问题 。由于 缺乏统一 的标 准 ,使得 企业在 披露碳 会 计信 息方 面 没有得 到 良好 的 指 引 ,给企 业造 成 了很大 的困 难 。 同时也使得企 业披露 的碳会 计信 息没有 太大 的可 比
较少碳排放 的组 织准 备及技 术投 资和碳 排放权 的交 易等 。同时还指 出 ,学者们 可 以从 预期 的碳排 放权 交易制度方面 进行深 入研究 ,因为规 范 的碳排 放权 交易制度可 以刺 激企 业进一 步地披 露更 多与碳 信息

碳审计研究综述

碳审计研究综述

碳审计研究综述碳审计是指测算组织或企业排放的碳排放量的一项工作,在低碳经济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进行碳审计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以制定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计划。

碳审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所有活动和资源使用,包括生产、物流、人力资源等方面。

下面将从碳审计的技术、方法、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碳审计技术碳审计技术是指测定碳排放量的方法和工具。

目前,碳审计技术不断发展,主要分为直接测量技术和间接测量技术两种方法。

1. 直接测量技术直接测量技术是指直接测量碳排放物质,其中包括使用废气分析仪测量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使用推土机在土地上挖掘土壤碳排放、使用便携式高温热量计测量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等。

直接测量技术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操作难度大、成本较高。

2. 间接测量技术间接测量技术是指通过测量企业和组织能源消耗的方法来计算碳排放量,包括使用企业账单和电气仪表监测计算工具,考虑发电过程的能量效率和能源消耗,使用碳排放足迹计算方法等。

间接测量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准确度有限。

二、碳审计方法碳审计方法是指确定碳排放数量的计算方法。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最常见的碳审计方法是ISO 14064-1标准,《世界银行碳会计指南》和 WRI/ WBCSD GHG Protocol 等。

1. ISO 14064-1ISO 14064-1 是定量准确定义和管理温室气体排量的标准,分为四个主要步骤:计划、实施、监测、报告。

该标准协调企业和组织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管理、报告、审核和认证。

2. WRI/WBCSD GHG ProtocolGHG Protocol是一个行业标准,由全球资源研究所 (WRI) 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联合开发,旨在支持企业和政府发展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报告和管理计划。

GHG Protocol 成为最广泛使用和认可的碳排放计算标准之一。

“碳审计”推动绿色共富的实施机制与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碳审计”推动绿色共富的实施机制与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0引言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坚定树立并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高度明确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

其各项措施和意见的运行与二十大中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相契合,对美丽中国的建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碳审计作为基于国家战略和全球发展的工具,将审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背景,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使审计监督能够有效执行环境保护目标。

1文献综述1.1文献回顾“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质是由黑色工业转型为绿色工业,我国的“双碳”目标具有过渡时间短、基础强度大等显著特点[3]。

而碳审计是指多元审计主体使用系统方法从碳信息、碳行为和碳制度等维度独立鉴证、监督与评价相应客体碳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一项绿色低碳治理制度安排[4]。

碳审计的目标是以审计固有功能发挥特定的作用,促进代理人更好地履行碳排放经管责任[5]。

它是一种新型环境规制工具,以核算碳足迹的方式为企业碳决策提供独立客观的数据支撑[6]。

杨博文[7]认为,碳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核查主体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资源利用率。

王帆[8]等学者专门分析并制定了我国碳排放实物量核查的标准。

目前各国际组织、各国家的温室气体认证大多为碳排放审计,但是在具体分析碳审计的学科性质时,王爱国[9]、张薇[10]和刘惠萍[11]等多位学者又提出碳审计不仅包括碳实物排放量的审计,还包括对低碳政策和低碳资金进行的审计。

Lai ,Yik 和Man 将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出企业需要制定并且遵循碳审计标准[12]。

Moloney ,Horne 和Fien 对碳审计含义作出了阐释,认为碳审计工作就是审计主体参照国家政策法规、制度规范及条例标准,客观地对碳排放行为进行评价或监督,以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浅析碳审计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

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东京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

这其中尤以关于碳的估值、披露和审计尤为突出。

开展碳估值、碳披露和碳审计有利于各有关主体能够发现自身的潜力,从而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为我国政府做出的关于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将就碳审计的国外及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Thomas Wiedmann and Jan Minx(2007)认为“谈足迹”是指由一项行为或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这包括个人,群体,政府,公司,组织,流程,行业部门等的活动。

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

在任何情况下,所有直接的(现场,内部)和间接的(场外,外部体现,上游,下游)的排放量都需要加以考虑。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

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

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

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碳审计的国外研究评述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碳审计的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

主要的理论模型标准包括两大类:《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标准。

其中《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发布,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

二、碳审计的国内相关研究(一)碳审计的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一,国内学者在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后,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特征、要素和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

袁男优(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 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3大特征。

低碳经济由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个要素构成。

发展低碳经济有低碳社会、低碳市场、低碳产业 3个切入点。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 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个科学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同时, 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 其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低碳经济应该包含四个核心要素, 即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 其中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和原则, 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

付允(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时军,王艳龙(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内学者在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后,对碳审计的边界范围、基准年、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并量化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了界定。

李飞(2010)认为企业碳审计是明确企业碳排放和开展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在全球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开展碳审计在推进企业碳减排上的作用日益显现。

主要研究了企业开展碳审计的方法,包括边界范围和基准年的确定,碳排放的量化计算以及基于碳排放量化的相关分析。

企业开展碳审计是企业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第一步。

只有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减排的潜力,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减排,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

李兆东(2010)研究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探讨了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低碳审计两方面的动因,确立了低碳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分析了低碳审计的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以期对低碳审计的开展有所裨益。

何雪峰(2010)认为全球变暖日益严重,控制碳排放就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碳审计能够甄别技术、生产进程中能源使用及碳排放问题,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碳审计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数据,用于研究使用者行为与日常设备运行情况,从而可以找出潜在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节能改造与教育。

从长远利益来看,碳审计是减小全球变暖的必要的量化手段,为中国加入全球化的碳贸易体系作了必要的准备。

陆婧婧,苏宁(2010)通过碳审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得出对我国碳审计的启示。

我国应该大力推行碳审计,使“中国制造”走上低碳化道路。

我国应鼓励企业进行碳审计,计算出每类产品的碳足迹,从而清晰了解本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碳审计的目的并非仅仅计算出碳排放量,碳审计报告提供的科学合理的数据,有助于分析使用者的行为或者相关设备运行状况,从而找出潜在的节能减排措施和能源高效利用方法,也就是说,要使政府、企业、公众都明白能源都消耗在哪里,而碳排放又排放到何处,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并帮助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产品,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第三,国内学者在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后,对碳审计的核算和报告进行了研究。

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2009)认为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是第一部针对于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准则。

从审计范围的界定到具体计算系数的确定,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的对象与内容都很明确,基本上涵盖了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与活动,审计所需的数据与指标简明。

在参照现有审计标准与指引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标准是首要任务。

在制定过程中,审计步骤可根据建筑物类别与规模做适当调整。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审计操作范围的确定、量化过程中系数的转换以及审计报告的制定这 3 个重要环节。

孙莹,章蓓蓓,刘涛,马吉,黄有亮(2010)介绍了建筑物碳审计的概念与原理并对审计的原则与流程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推行建筑物碳审计的建议,即建筑物碳审计需要与碳交易制度、碳减排的核算及碳信用的签证相结合,并且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叶祖达(2009)认为城市决策者应积极探讨城市本身对其碳排放之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科学数据供政策情景分析。

建议城市制定以低碳经济城为目的之总体规划 ,进行全面之审计 , 评估本身之碳排放量和未来情景 ,作为城市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编制决策之基础。

再通过各种规划内容和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并为低碳技术、低碳城市在空间和资源规划提供明确支持措施。

刘少瑜,邹阳生,安德雷斯·依班尼斯(2010)从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碳审计在香港的发展:第一,通过分析全球碳排放的构成,强调建筑物审计在碳排放参照标准中的重要性,以量化数据说明香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2030年的减排目标;第二,介绍现行碳审计指引的方法论与标准,其中包括:碳审计评估的原则、步骤、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三,阐述香港政府为推广碳审计指引所提出的策略与鼓励措施,重点介绍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综合审计项目;最后,提出碳审计在未来有进一步研究意义的论点。

(二)碳审计的国内相关研究评述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碳审计的理论研究极其缺乏,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的实证研究。

在其实证研究中,大部分又是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其他国家或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另一个特点是大多数国内学者集中于研究碳审计,其中尤以香港对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为代表,制订了第一部针对建筑物的碳审计指引,提供了一套系统及科学化的方法为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做出核算及报告,而对于碳估值和碳披露的研究的比较少,并且缺少对三者的一体研究或连贯研究。

绝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碳审计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在实证分析时以前主要借助能源审计等较简单的方法。

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理论的发展,国内学者也逐步在分析中借鉴《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等先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1]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4):43-46.[2]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38-43.[3] 李飞.企业开展碳审计的方法学[J].企业技术开发,2010,(7):129-130.[4]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J].会计新视野,2010,(10).[5] 郝玲,涂毅.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初解[J].新理财,2008,(8).[6] 周至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11).[7] 陆婧婧.碳审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环球瞭望,2010, (8):29-30.[8] 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21-22.[9] UK Government.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Economy[R].2003.[10] 时军.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探析[J].财会通讯,2010,(9):134-137.[11] Ann P Kinzig,Daniel M.K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 carbon Economi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r,1998,8(3):183-208 [12]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J].中国能源,2009,(6):30-33.[13]闫宗乐,侯军岐.浅析中国低碳经济标准化[J]价值工程,2010,(22):11-12[14]张智慧,尚春静,钱坤.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J].建筑经济,2010,(2).[15]陈红英,唐芳.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J].华东经济管理,2010,(2).[16]刑冀.中国低碳之路怎么走?[J].环境经济,2009,(8).[17]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Z].2007[18]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J].开发研究,2010,(1):17-21[19]Wiedmann,T .,J.Minx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Z] .Ecological EconomicsResearch Trends.2008,pp . 1- 11.[20]Matthew Elrod.Greenhou se Warming Potential Model [J] .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Volume 76, 1999,pp. 1702-1705.[21]HasselknippeH.Systems for carbon trading:an overview[J]. Climate Policy, Volume 3,Supplement 2,2003,pp.43-57.[22]WBCSD ,WRI .The Greenhou se Gas Protocol :A Corprate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 (Revised Edition)[M].2004 ,PP.2- 16 .[23]EM SD ,EPD .Guidelines to Account for and Report on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for Buildings(Commercial,Residential or Institutional Purposes)in HongKong [Z] .200 8,PP .5-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