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临床思维 ppt

合集下载

2024版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2024版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影像学表现
2024/1/29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28
案例三:心血管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病例介绍
影像学检查
诊断分析
治疗方案
患者主诉、病史、临床 表现等
2024/1/29
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 等影像学表现
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 表现进行分析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细胞和组织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 的视角和手段。
2024/1/29
分子影像技术
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对生物体内的分子进行可视化观察和分析,为疾病的早期 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25
06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案例分析
2024/1/29
16
04
医学影像阅片技巧与规范
2024/1/29
17
阅片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 2
了解患者病史和检查目的 在阅片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 以及检查目的,以便对影像资料有初步的认识和 预期。
选择合适的阅片环境 确保阅片室光线适宜,使用专业的阅片灯箱,以 提供均匀的照明条件,减少影像失真。
01
02
03
X线产生及性质
介绍X线的产生原理、特 性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2024/1/29
X线成像原理
阐述X线穿透人体组织后 的吸收与散射,以及如何 通过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 可见图像。
X线设备
介绍X线机的构造、功能 及操作,包括X线管、高 压发生器、控制台等关键 部件。
8
CT成像原理及设备

《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水平。
02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X线成像原理及设备
X线产生及性质
介绍X线的产生原理、特性及其 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X线设备构造
详细阐述X线机的构造,包括高 压发生器、X线管、控制台等部 分。
X线成像过程
描述X线穿透人体后,如何在胶 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形成影像 的过程。
X线检查技术
发展历程
自X射线发现以来,医学影像诊断学 经历了从单一的X射线诊断到超声、 CT、MRI、核医学等多模态影像技术 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动着医学诊断和 治疗水平的提高。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要性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促进医学研究和教育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医生可以直观地 观察患者体内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大 小,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 程度。
介绍各种X线检查技术,如普通 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
)、数字X线摄影(DR)等。
CT成像原理及设备
CT成像原理
CT设备构造
CT图像重建
CT检查技术
解释CT如何利用X线束 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 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 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 线,转变为可见光后, 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 ,再经模拟/数字转换 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 机处理。
诊断意见等部分。
图像标注
在图像上标注必要的信息,如病变位 置、大小、形态等,便于读者理解。
文字表述
使用专业术语,表述准确、清晰、简 洁,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性语言。
诊断结论
给出明确的诊断结论,包括疾病名称 、病变性质、严重程度等。
06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 势及挑战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与信息化
利用CT技术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用于血管狭窄、动脉瘤等血管 病变的诊断。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像诊断方法ppt课件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像诊断方法ppt课件
怀疑血管病变,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脉管炎和血栓闭塞性脑脉管炎 等首选脑血管CTA检查。
怀疑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痛:首选MR检查。
怀疑副鼻窦或中耳疾病首选CT平扫。
怀疑心脏病、冠心病早期,有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 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怀疑头痛、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 生粥样硬化,怀疑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引起头痛者首 选心、脑血管CTA检查。
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七、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
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八、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
十、失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比率约为6编5%辑。版ppt
6
头痛的性质
剧痛
钝痛
临床思维
发作性 持续性
全身性疾病
疼痛的部位 头面部疾病
高血压、缺氧、感染、饮洒、贫血、 颅外疾病 精神因素
颅内疾病
编辑版ppt
7
影像检查思路与方法
怀疑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 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怀疑血管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 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首选MR检查。
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痛的主要原因。常伴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
发凉,有沉重感。
六、贫血:如有头痛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
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PPT课件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PPT课件

综合诊断
1、各种影像方法综合应用
2、密切关注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动态变化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诊断原则 影像诊断步骤和阅片方法
影像诊断步骤和阅片方法
一、了解一般资料 二、读片 三、分析、诊断 四、核查、补充检查
一、了解一般资料
1、病史和检查资料 2、图像信息(检查方法和技术条件)
2、局部观察
大小及数目、 形态及边缘、 位置及分布、 密度信号和结构、 周围情况、 功能、 动态变化。
3、对比观察
位置对比(左右对比) 增强前后对比 随访对比
三、分析、诊断
分析程序:
1、明确图像是正常或异常 2、确定主要影像特征 3、列出所有符合这一特征的疾病 4、分析所有征象做出初步诊断
1、明确图像是正常或异常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时间 技术条件: CT:KV、mAs、准直、增强
层厚、间距、kemel、窗技术、矩阵等 MR:序列
二、读片
1、系统观察 2、局部观察 3、对比观察 4、动态观察
1、系统观察:
按一定顺序观察,避免遗漏。
如:CT、MR颅脑图像的观察 逐幅图像进行观察,每幅图像依次观察脑室、脑实质 脑膜、颅骨和皮下组织等。
依据:
成像的基础知识、 解剖知识、 生理、生化知识、 病理知识、
3、列出所有符合这一特征的疾病
胶质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转移瘤、淋巴瘤、脓肿、 霉菌、弓形体脑病; 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膜转移瘤等
列出所有符合这一特征的疾病:
中心型肺癌、结核、肉芽肿、淋巴结、转移瘤 肉瘤、淋巴瘤、错构瘤、硬化性纤维瘤、 内分泌瘤、类癌等
列出所有符合这一特征的疾病: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像诊断方法ppt课件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像诊断方法ppt课件
晕厥恢复后可有明显乏力。典型的晕厥发作是短
暂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意识完全丧失的时 间一般不超过20秒。个别晕厥发作时间较长可达 数分钟,应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意识丧失相鉴别。
编辑版ppt
18
二.分类
1.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典型\非典型)
2)颈动脉窦性晕厥
3)情境性晕厥
急性出血(生理性、病理性)
编辑版ppt
4
发病原因 头痛(headache)
1.颅脑病变
(1)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脉管炎和血栓闭塞性脑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临床上主要有三型。(1)心脏抑
制型: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2)
血管抑制型:以血压低为主。(3)脑
型:以意识丧失为主。
编辑版ppt
27
颈动脉窦综合症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 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外周病变学说,认为引起颈 动脉窦反射异常的病变部位在颈动 脉窦受体周围,因颈动脉硬化、栓 塞、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附近的 炎症、淋巴结肿大、肿瘤及瘢痕压 迫等,引起颈动脉窦感受器感受异 常。许多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窦 综合征患者中,许多人还有治疗过 或未经治疗过的颈部肿瘤。Tea等 发现,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的胸锁 乳突肌肌电图异常,也支持外周病 变学说。另一种是中枢病变学说, 认为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变部 位在自主神经核水平,但确切机制 尚待进一步阐明。
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七、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PPT精选文档

内科临床思维与影-PPT精选文档

脑血管畸形
• 脑血管畸形 (cerebralvascularma lformations)有4种主 要类型: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静脉 血管瘤和囊性动脉瘤。
脑肿瘤
• 刘XX 男 29岁 6099 • 头痛二月余、经内科治疗未见好转,近二 天加重 • 头痛为持续性,近两天步行不稳。 • 诊断:脑膜瘤
• •
发病原因
头痛(headache)
• •
• • • • • • • • • • • • •
• •

1.颅脑病变 (1)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风湿性脑脉管炎和血栓闭塞性脑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部疾病: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 (4)其他:如眼、耳、鼻和齿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如流感、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寺中毒。 (4)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及绝经期 头 痛、中暑等。 4.神经症如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脑动脉瘤
• 赵,男、64岁 • 突发头痛,昏迷30分钟 • 诊断:脑出血,中风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纵裂池密度增高 脑动脉瘤破裂

影像诊断学临床思维ppt课件

影像诊断学临床思维ppt课件

病例1
• 女,60岁,上腹部疼痛不适5年余,加 重10天
• B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肝脏占位, 思索肝Ca;
病例2
• 男,40岁,疲惫无力天,无发热盗汗, 无明显咳嗽咳痰。
•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3.0X109, 中性83%,淋巴16%;血沉15mm/h
• X线片:右上肺大片状阴影,思索肺癌
影像诊断学方法和临床思想
影像诊断检查技术的分类
• 传统X线技术〔traditional radiography):平片、 体层、造影
• 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
• 灰阶超声成像〔gray scale ultrasonography) • 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logic nuclear imaging) •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肝脏正常MRI
CT与MRI比较
X线CT
MRI
X线辐射能
在静磁场内,射频激发
X线衰减系数为图像重建变量 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弱为重建变 量
以横轴位为主要成像方位
多方位成像
成像参数单一,密度异常为诊 多参数成像,以结构形态和信
断依据
号强弱为诊断依据
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
无辐射损伤
费用低
费用高
CT MRI T2WI
循证临床实际步骤
• 提出问题 • 检索证据 • 评价证据 • 运用证据 • 后效评价
影像诊断的逻辑推理
• 逻辑推理是根据感性认识所提供的 影像察看资料,由一个或几个知判 别提出新的未知判别〔印象〕
• 类比推理 因果推理 概率推理 假 设推理的否认式等
影像诊断思想方法的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肝脏正常MRI
-
9
CT与MRI比较
X线CT
MRI
X线辐射能
在静磁场内,射频激发
X线衰减系数为图像重建变量 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弱为重建变 量
以横轴位为主要成像方位
多方位成像
成像参数单一,密度异常为诊 多参数成像,以结构形态和信
断依据
号强弱为诊断依据
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
无辐射损伤
费用低
费用高
-
10
CT MRI T2WI
中密度(软组织)(灰色) 水样密度(深灰)
病理基础
骨化、钙化、结石、血肿(新 鲜) 渗出、增值、结节和肿块
坏死、液化、含液囊肿
脂肪密度影(黑色)
脂肪聚集、脂肪瘤
气体样密度影像(黑色)
空洞、气肿、空腔和含气脏器
图像的黑白程度取决于密度的高低、组织的物理学密度差异为诊断
疾病的基本依据之一
-
26
肾上腺慢性血肿
骨化 钙化 含气病变
低信号 黑色 无信号 黑色
低信号 黑色 无信号 黑色
图像的黑白程度取决于信号强度和驰豫时间长短
-
29
cavernous angioma
T1WI
T2WI
-
30
脑膜瘤
T2WI
T1WI
-
31
胆结石
-
32
对异常影像进行分析推理
• 根据所观察到的异常影像表现的特 征,概括和推断异常影像所反应的 基本病理变化
MR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各种影像图片的基本特点
-
3
Traditional radiography
• 黑白灰阶组成的模拟图像 , 将三 维组织结构投影于二维的X线胶片 上,相互重叠和干扰明显
• 空间分辨率高 • 密度分辨率低
-
4
正常胸片
水平裂
后前位片
右侧位片
-
5
Computed tomography
• 断层黑白灰阶图像,相互重叠干扰小 • 空间分辨率低 • 密度分辨率高 • 可进行三维空间的重建后处理
• 基本病理变化:渗出 浸润 增殖 钙化
-
33
渗出性病变
-
34
增殖性病变
-
35
前一病人,抗炎 治疗一月后复查
-
36
搜集相关的临床资料
• 搜集相关的临床资料 • 方法:查阅病历、与临床医师交流会
诊、直接询问患者或亲属、亲自检查 病人
-
37
-
38
61 07 05 22CT
男 -,
岁 片,

-
-
6
Traditional tomography and CT
老年男性,无不适,体
检发现
-
7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空间分辨率高 • 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有利于病变的定位
和定性
• T1WI有利于组织器官结构形态观察, T2WI 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 消除骨伪影 • 不用造影剂进行颅内大血管成像
39
男,61岁,2007-08 -24CT片
-
40
初步印象
• 由影像分析引出的基本病变,按照此 病变的疾病谱和概率分布,在密切了 解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得出初步印象, 并且对相似疾病提出鉴别诊断意见和 进一步检查的意见
-
41
男,53岁,腰部不适
10余年,体检发现左
-肾包块
42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
19
肺隔离症
-
20
肺隔离症
-
21
肺隔离症
-
22
突分 起叶
症 和 毛 刺
、 胸膜凹陷症和晕症
病变形态的观察
-
23
肝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时期
-
24
异常影像表现的分类
对所见异常影像,按其表现特 点进行分类,概括,形成异常影像 的整体性概念。
-
25
CT影像表现基本分类
影像表现
高密度(白色)
女 36岁,外伤后行头部CT检查,平时偶尔觉得左 顶部疼痛,较轻微
-
11
T2WI水抑制像
T2WI
女 36岁,外伤后行头部CT检查,平时偶尔觉得左 顶部疼痛,较轻微
-
12
T1WI-C+
T1WI
女 36岁,外伤后行头部CT检查,平时偶尔觉得左
顶部疼痛,较轻微
-
13
诊断原则
• ⑴根据正常解剖,生理的基础知识, 认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X线影象表现;
• ⑵根据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 础知识,认识人体病理改变所产生的 阴影;
• 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 体征以及其他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推理,作出结论。
-
14
读片方法与程序
-
15
• 全面系统的观察 • 异常影像表现分类 • 对异常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和推理 • 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论证 • 初步印象 • 进一步检查和随诊观察
肾上腺钙化
-
27
肾上腺髓脂瘤
肾上腺腺瘤 Conn syndrome
-
28
MRIse影像表现基本分类
基本病变
T1WI
T2WI
脂类病变
高信号(白色)
较高信号(灰白)
含液病变
长T1 低信号 黑色 长T2 高信号 白色
新鲜血肿(亚急 高信号 白色 性期)
软组织
较长T1 灰黑色
高信号 白色 较长T2 灰白色
影像诊断学方法和临床思维
-
1
影像诊断检查技术的分类
• 传统X线技术(traditional radiography):平片、 体层、造影
• 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computed tomograp-hy, CT)
• 灰阶超声成像(gray scale ultrasonography) • 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logic nuclear imaging) •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占原发性 肾恶性肿瘤的75~85%
• 50岁以上多见
• 绝大多数发生于肾的一侧,双侧发病仅 占5%
-
43
肾癌的CT诊断
• 肾癌CT平扫时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极少为高 密度,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状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较大时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可有分叶,常 使肾的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部分肾癌有包膜, 边界较为清楚,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癌灶内可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尤其坏死改变 最为常见。据Beernard统计肾癌内含有坏死占 49%,囊变占11. 3%,钙化占11.3%,出血占 3.7%。癌灶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 血、坏死、钙化结果
-
16
全面系统地观察
• 认识正常影像解剖的基础上,发现异 常影像表现
• 对异常影像表现进行详细地观察、描 述
• 描述内容:解剖部位、形态、大小、 密度、周界状态
-
17
肱骨髁上突
生长障碍线
蛛网膜粒压迹
-
18
对病变观察的要点
• ⑴病变的部位和分布 • ⑵病变的数目 • ⑶病变的形状 • ⑷病变的大小 • ⑸病变的边缘 • ⑹病变的密度 • ⑺器官本身的功能变化 • ⑻病变周围的组织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