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两根不同的管中,当流体流动的Re相 同时,只要流体的边界几何条件相 似,则流体流动状态也相同,这称为 流体流动的相似原理。
例1-10 20℃的水在内径为 50mm的管内流动,流速为 2m/s,是判断管内流体流动的 型态。
三.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a)层流
(b)湍流
u umax / 2 u 0.82umax
hf
le
d
u2 2
三.管内流体流动的总摩擦阻力损失计算 总摩擦阻力损失 =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局部摩擦阻力损失
hf hf 直 hf局
l u2 ( le u2 z u2 )
d2 d 2
2
[
(
l
d
l
e
)
z
]
u2 2
管内流体流动的总摩擦阻力损失计算 直管管长 管件阀件当量长度法
hf
l
制氮气的流量使观察瓶内产生少许气泡。 已知油品的密度为850 kg/m3。并铡得水 银压强计的读数R为150mm,同贮槽内的 液位 h等于多少?
(三)确定液封高度 h p ρg
H 2O
气体 压力 p(表压)
为了安全, 实际安装
水 的管子插入 液面的深度
h 比上式略低
第二节 流体流动中的基本方程式
截面突然变化的局部摩擦损失
突然扩大
突然缩小
A1 / A2 0
z (1 A1 )2
A2
z 0.5(1 A2 )2
A1
当流体从管路流入截面较 大的容器或气体从管路排 到大气中时z1.0
当流体从容器进入管的入 口,是自很大截面突然缩 小到很小的截面z=0.5
局部阻力系数法
hf
z
u2 2

化工原理第一章1

化工原理第一章1

h
A A'
⑵ pA pa 1 gh1 2 gh2 pA ' pa 2 gh
800 0.7 1000 0.6 1 h1 2 h2 h 1.16mH 2O 1000 2
1. 2. 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一、压强与压强差的测量 测量压强的仪表有很多,以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为依据的测压系统谓之液柱压差计 液柱压差计。常见类型如下图:
3.静压强的单位及表示法 ⑴ 单位 SI制中压强单位用Pa。其它单位有 atm、液柱高度(水银,水等), kgf kgf/cm /cm2 (即at at) ),bar 等。相互的换算关系见p17。 ⑵ 压强的表示方法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表压强 当地大气压线 真空度=大气 大气压强- 压强-绝对 绝对 压强= -表 -表压强 压强 绝 对 压 强 为便于区 别,除绝 对压强不 注明外, 其余要相 应注明 ( 表 压或真空 度)。
(1-15a 15a) )表明了 表明了重力场 重力场下, 下,静止 静止的 的 连续 连续的流体内部任 的流体内部任 意两点间压强差 意两点间 压强差的规律。 的规律。
若将p1点升高至液面,改用p0点表示,上述关系仍然 成立: p( 2 ) p0 gh (1-15b) 当 液面压强p0=当地大气压(如敞口 槽 )时,压强差反映的是点 2的表压强。
m lim ②非均质流体某点的密度: V 0 V
⑴气体 (可压缩流体) ①纯气体 查取 值时,注意T,p的条件;在 p≤1Mpa,T不太低时 不太低时,按理想气体处理或将查取 ,按理想气体处理或将查取 的值换成操作条件下的值。
273k,(0℃)
pM T p M T0 p (1-2b) RT Tp 22.4Tp o

化工原理-第1章

化工原理-第1章

DAB

k c p

3
α -导温系数 ν -运动黏度 D -扩散系数

k c p
几个参数
• 黏度μ -反映流体流动性大小的物理量
f (T )
• 气体:温度升高,黏度增大 • 液体:温度升高,黏度减小
N/m2 N s 2 Pa s m/s m du kg—m—s: dy m
关系:
w V Au qm qv Au
G u
质量通量
流动体系与流型 (层流,湍流)
层流
过渡流
湍流 (a) (b)
雷诺实验
雷诺数与流型判据 du Re
• Re<2000 ,稳定的层流区 • 2000<Re<4000 ,由层流向湍流过渡区
• Re>4000 ,湍流区
第一章 流体中的传递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概念
气液固三态(动能势能) 单组份-多组分, 单相-多相, 一维-多维, 稳态-非稳态 连续介质假定(分子,流体质点)
流体受力
体积力(重力,离心力) 表面力(压力,粘性应力,表面张力)
流体的密度、可压缩性
流体单位体积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或质量浓度
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p、u、V f ( x,y,z,τ ) p、u、V f ( x,y,z)
流体的流量和流速
V qv w qm Q

m
[m / s ] [kg / s]
u1
3
A2 A1
u2

qv V u [m / s ] 或 [m 3 /(m 2 s )] A A w qm 2 G [kg /(m s)] A A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质量守恒 三大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1.3.1 基本概念
一.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 流动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就称这种流动为稳态流 动。否则就称为非稳态流动。 本课程介绍的均为稳态流动。
§1.3.1 基本概念
二、流速和流量
kg s 质量流量,用WS表示, 流量 3 体积流量,用 V 表示, m s S
=0 的流体
位能 J/kg
动能 静压能 J/kg J/kg
流体出 2 2
实际流体流动时:
2 2 u1 p1 u2 p gz1 we gz2 2 wf 2 2
摩擦损失 J/kg 永远为正
流体入 ------机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 1
z2
有效轴功率J/kg
z1 1
二、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基本上不随压强而变化,随温度略有改变。 获得方法:(1)纯液体查物性数据手册
(2)液体混合物用公式计算:
液体混合物:
1
m

xwA
A

xwB
B

xwn
n
三、气体的密度
气体是可压缩流体,其值随温度和压强而变,因此 必须标明其状态。当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高,可当作理
想气体处理。
理想气体密度获得方法: (1)查物性数据手册 (2)公式计算: 或
注:下标0表示标准状态。
对于混合气体,也可用平均摩尔质量Mm代替M。
混合气体的密度,在忽略混合前后质量变化条件下, 可用下式估算(以1 m3混合气体为计算基准):
m A x VA B x VB n x Vn
2
2
气体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化⼯原理第⼀章主要内容第⼀章流体流动流体:⽓体和液体统称流体。

流体的特点:具有流动性;其形状随容器形状⽽变化;受外⼒作⽤时内部产⽣相对运动。

质点:⼤量分⼦构成的集团。

第⼀节流体静⽌的基本⽅程静⽌流体的规律:流体在重⼒作⽤下内部压⼒的变化规律。

⼀、流体的密度ρ1. 定义: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kg/m 3。

2. 影响ρ的主要因素液体:ρ=f(t),不可压缩流体⽓体:ρ=f(t ,p),可压缩流体3.⽓体密度的计算4.混合物的密度5.与密度相关的⼏个物理量⽐容υ⽐重(相对密度) d ⼆、压⼒p 的表⽰⽅法定义:垂直作⽤于流体单位⾯积上的⼒ 1atm=760mmHg=1.013×105Pa=1.033kgf/cm 2 =10.33mH2O 1at=735.6mmHg=9.807×105Pa =1kgf/cm 2 =10mH20 表压 = 绝对压⼒ - ⼤⽓压⼒真空度 = ⼤⽓压⼒ - 绝对压⼒三、流体静⼒学⽅程特点:各向相等性;内法线⽅向性;在重⼒场中,同⼀⽔平⾯上各点的静压⼒相等,但其值随着点的位置⾼低变化。

1、⽅程的推导 2、⽅程的讨论液体内部压强 P 随 P 0 和 h ⽽改变的; P ∝h ,静⽌的连通的同⼀种液体内同⼀⽔平⾯上各点的压强相等;当P 0改变时,液体内部的压⼒也随之发⽣相同的改变;⽅程成⽴条件为静⽌的、单⼀的、连续的不可压缩流体;h=(P-P 0)/ρg ,液柱⾼可表⽰压差,需指明何种液体。

3、静⼒学⽅程的应⽤ (1)压⼒与压差的测量 U 型管压差计微差压差计(2)液位的测定(3)液封⾼度的计算 m Vρ=(),f t p ρ=4.220M =ρ000T p p T ρρ=PM RT ρ=12121n m n a a a ρρρρ=+++1122......m n nρρ?ρ?ρ?=+++mm PM RTρ=1/νρ=41/,gh p p ρ+=0()12A C P P gR ρρ-=-() gz21A B A gR P P ρρρ+-=-第⼆节流体流动的基本⽅程⼀、基本概念(⼀)流量与流速1.流量:单位时间流过管道任⼀截⾯的流体量。

化工原理第1章

化工原理第1章

第1章《流体流动》基本概念和公式1.主要单元操作1)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流体力学2)流体与固体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如过滤、沉降(动量传递理论);3)传热学原理及设备;如接热器、蒸发器——热量传递理论;4)气体的吸收5)液体的蒸馏——质量传递理论6)固体的干燥2.单位制:S·I制; c·g·s 制——以质量为基本单位工程制——以重量为基本单位3.S·I制:基本单位七个:m、kg、s、K、mol、A、Cd辅助单位两个: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导出单位:4.单位的正确使用——单位换算要点:·任何物理方程中物理量应换算成同一单位制代入进行计算;·由一种单位制换算成另一单位制要乘换算系数;·经验公式中的物理量要严格按公式规定计算,否则要出错。

5.记住的几个常数1 atm = 1.013×105 N/m2 = 0.1013 MPa = 10.33 mH2O柱(4℃)1 cal = 4.187 J; 1 kg.f = 9.807 NR = 8.315 N.m/mol.k = 8.315 J/mol·k6.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方法一、将已知单位换算成经验分式规定的单位代入计算;方法二、将经验分式转换为国际单位制表达形式,然后代入计算。

7.物料衡算——质量守恒定律:任意过程:输入=输出+积存ΣGI = ΣGO+ ΣGA稳定过程:过程中无物料积存输入=输出ΣGI = ΣGO8.热量衡算(能量衡算)——能量守恒定律ΣQI = ΣQO+ QLΣ(wH)I = Σ(wH)O + Q L9.求解方法:① 绘方框图表示所进行的过程;② 划定衡算范围;③ 规定衡算基准;④ 列出衡算式求解。

10.流体的密度定义:33()(/)()m m kg kg m V V m ρρ∆∆=或=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11.液体 3(/)mkg m Vρ=① 不可压缩液体密度随温度稍有改变; ② 液体混合物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 比容 31(/)υρρρρ==+++wAwBwnmABnx x x m kg③ 重度 3kg fm γ= 12.气体① 可压缩流体:理想气体 m PM V RTρ== ② 标准状态(1atm,0℃)下每kmol 气体体积为22.43m ,则 0/22.4MM kg kmol ρ=-气体的千摩尔质量③ 状态(,,T P ρ)与标准状态(000,,T P ρ)之间的转换 0022.4MT P T PTP TP ρρρ''='或= ④ 混合气体 m A vA B vB n vn x x x ρρρρ=+++ vi x i -气体混合物中组分的体积分率 平均分子量 m A A B B n n M M y M y M y =+++ i y ――气体混合物中I 组分的摩尔分率 13.流体的静压强1)定义: PP A∆=∆ 2)常用数据20℃水的密度 ρ水=1000kg/m 3 ρ水银=13600kg/m 3 20℃空气 ρ空气=1.2kg/m 33)大气压 1atm = 1.0133×105Pa = 10.33mH 2O = 760mmHg = 1.033 kgf/cm 2 = 1.0133 bar (巴) 4)工程大气压 = 1 kgf/cm 2= 735.6 mmHg = 10 mH 2O 柱= 0.9807 bar = 9.807×104 Pa14.绝对压强、表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流体的真实压强,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湍流:无严格的层的概念,各质点相互碰撞混合
(二)雷诺数 Re 没有因次的特征数 雷诺数用于判断流动型态
Re
=
duρ μ
层流:Re<2000;过渡流:2000<Re<4000;湍流:Re>4000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二、湍流的基本概念
(一)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二)湍流的脉动现象和时均化 脉动现象:湍流流体中各物理量围绕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瞬时量 = 时均量 + 脉动量
ρm = ρ1ϕ1 + ρ2ϕ2 + ...... + ρnϕn
比容υ ν = 1/ ρ
比重(相对密度) d
d = 1 / ρ , 4° C水
二、压力 p 的表示方法
ρm
=
PM m RT
定义: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1atm=760mmHg=1.013×105Pa=1.033kgf/cm2 =10.33mH2O 1at=735.6mmHg =9.807×105Pa =1kgf/cm2 =10mH20 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三、机械能衡算方程
依附于流体的能量:内能、动能、位能、压力能;
不依附于流体的能量:热、功 机械能:包括位能、动能、压力能和功,对流体流动有贡献。 非机械能:包括内能和热,对流体流动无贡献 (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gZ1
+
u12 2
+
p1 ρ
=
gZ2
+
u22 2
+
p2 ρ
理想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际流体的机械能衡算
τ = (μ + ε ) du dy

化工原理第一章

化工原理第一章

PV P V 0 T T
0
0
0
P
m

P
0
m
0
T0
T
0
T p 0 T p
10

化工生产中常遇到各种气体或液体混合物,在无实测 数据时,可用些近似公式进行估算 7. 液体混合物的密度 m : 假设混合液体为理想溶液, 以1kg混合物为基准,则1kg混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分 单独存在时体积之和,
28


(3)若液面上方所受压强p0 变化时,p将随之同步 增减,即液面上方所受压强能以同样大小传递到液 体内部的任一点上(巴斯噶原理)。 (4)若各项除以g,则方程变为
p p0 z1 z2 h g
此式说明,压强差(或压强)的大小可以用一定 高度h的流体柱来表示。

29

(5) 在工程上,也常以下列形式出现:
6


1–1–1 质量力与密度
1. 流体的密度 :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 流体的密度,其表示式为 m V 式中 m----- 流体的质量 ,kg; V---- 流体的体积, m3; ----流体的密度, kg /m3 2、流体的比容: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体积 。 单位 m3/kg,在数值上等于密度的倒数
1
第一章 流体流动
2
3

一、流体: 气体和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可以几乎毫无 阻力的分割,故统称为流体。


二、流体质点(微团): 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流体集团(或称流体微 团),其大小与容器或管道的尺寸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但比起分子平均自由程则要大得多。
4

三、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流体是由许多离散的即彼此间有一定间隙的、 作随机热运动的单个分子构成的。但从工程实际 出发讨论流体流动问题时,常把流体当作无数流 体质点组成的、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流体质点之间不存在间隙,因而质点的性质是连 续变化的。

化工原理第一章_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一章_流体流动

非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密度,可用平均摩尔质量Mm代替M。 式中yi ---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体积分数或压强分数)
比体积
• 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称为流体的比体积,用v表示, 单位:m3/kg
• v=V/m=1/ρ
5 流体的压强及其特性
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 称压强。流体的压强具有点特性。工程上习惯上将压强 称之为压力。
R
a
b
0
2. 倒置 U 型管压差计
用于测量液体的压差,指示剂密度 0 小于被测液体密度 , U 型管内位于同 一水平面上的 a、b 两点在相连通的同一 静止流体内,两点处静压强相等
p1 p2 R 0 g
由指示液高度差 R 计算压差
若 >>0
p1 p2 Rg
0
a
b
R
p1 p2
3. 微差压差计
p1 p2 R 01 02 g
对一定的压差 p,R 值的大小与 所用的指示剂密度有关,密度差越小, R 值就越大,读数精度也越高。
p1 p2
02
a
b
01
4. 液封高度
液封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液封装置的液柱高度 , 控制器内压力不变或者防止气体泄漏。
为了控制器内气体压力不超过给定的数值,常常使用安全液 封装置(或称水封装置),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安全,若气体压 力超过给定值,气体则从液封装置排出。
传递定律(巴斯葛原理):当液面上方有变化时,必 将引起液体内部各点压力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相等地传遍整个液体。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1.普通 U 型管压差计
U 型管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的 a、b 两点在相连通的同一静 止流体内,两点处静压强相等

化工原理第一章(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化工原理第一章(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1 2 3a
附图
2011-10-25
3b
解: 管1的内径为 则水在管1中的流速为:
d1 = 89 − 2× 4 = 81m m
4qV 9×10−3 u1 = 2 = = 1.75m /s 2 πd1 0.785× 0.081
管2的内径为:
d2 = 108 − 2× 4 = 100m m
则水在管2中的流速为:
d1 2 81 2 u2 = u1 ( ) = 1.75× ( ) = 1.15m /s d2 100
2011-10-25
管3a及3b的内径为:
d3 = 57 − 2×3.5 = 50m m
又水在分支管路3a、3b中的流量相等,则有:
u2 A2 = 2u3 A3
即水在管3a和3b中的流速为:
u2 d2 2 1.15 100 2 u3 = ( ) = ( ) = 2.30m /s 2 d3 2 50
2011-10-25
流体在截面处所具有的压力
F = pA
流体通过截面所走的距离为
V = 流体通过截面的静压能 = Fl pA⋅ = pV (J ) A V = pv(J / kg) 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 = p m
单位质量流体本身所具有的总能量为 :
l =V / A
1 2 U + gz + u + pv(J / kg) 2
qm qV ρ w= = = uρ A A
2011-10-25
流量与流速的关系为:
qV=uA qm=uAρ
质量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管道单位面积的质量流量 用w表示,单位为kg/(m2.s)。 数学表达式为: = qm w 对于圆形管道,
qV ρ = = uρ A A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原料 F, tF, cp 原料 F, T, cp
即可得到加热器的热负荷 Q
Q = FcP ( T - tF ) (1-19)
原料 F, T, cp
汽相产品 D, y
te
对减压阀和闪蒸罐作热量衡算,忽略 热损失,闪蒸时,物料放出的显热=部 分汽化所需的潜热,即
F cP ( T - t e ) = (1-q ) F r = D r
加热器 减压阀 汽相产品 D, y
原料 F, xF
闪蒸罐
液相产品 W, x
图1-7 平衡蒸馏装置
进料
加热
减压
部分汽化
二、闪蒸工作原理
闪蒸就是一次部分汽化。 组成为xF 的原料经过一次
t,℃
P =const
B 汽 液 t 过热蒸汽区
汽化后,馏出物中轻组分浓
度y得到提高, 即 y > xF ; 同时,釜液中轻组分浓度x 得到降低,x< xF 所以有 x< xF < y
第一章 蒸馏
本章主要内容: 1.1 概述 1.2 双组分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1.3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 1.4 精馏原理和流程 1.5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进料热状况对两段物料分配的影响 理论板数的计算 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塔高塔径计算/热量衡算 1.6 间歇精馏 1.7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原理及流程 1.8 多组分精馏 关键组分的概念 本章重点: 常压下双组分连续精馏原理与计算。 学习目的 与要求
方程与物料衡算方程。
1.3.1 平衡蒸馏
四、平衡蒸馏理论计算
依据 1) 相平衡关系: ① x–y图 ② 或 y
x 1 ( 1) x
(6 - 13)
t–x–y图
te = f (x) 或 td = f (y)

化工原理第一章

化工原理第一章

(2)怎样看成连续性?
考察对象:流体质点(微团)-------足够大,足够小
流体可以看成是由大量微团组成的,质点间无空
隙,而是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从而可以使
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对流体的性质加以描述。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本节将回答以下问题: 静力学研究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主要结论是什么? 这些结论有何作用?
在静止流体中,任意点都受到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压强
静压强的特性:具有点的性质,p=f(x,y,z),各相同性
1.流体静力学方程的推导
向上的力 : pA 向下的力: ( p dp) A
重力: mg gAdZ
静止时三力平衡,即 :
pA ( p dp) A gAdz 0
dp gdZ 0
p A pB ( i ) gR g ( Z A Z B ) ( p A gZ A ) ( pB gZB ) ( i ) gR
p gZ
A B ( i ) gR
4. 斜管压差计
R R' sin
流体静力学(二)
1-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一. 压强与压强差的测量 1.简单测压管
p A p0 hR
A点的表压强
p A (表) p A p0 gR
特点:适用于对高于大气压的液体压强的测定,不适用于气体。
2. U型测压管 由静力学原理可知
p1 p A gh
p 2 p 0 i gR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程式,请大家注意。
1-5 流量及流速
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内任一截面的流体量
体积流量qV
m3 / s

化工原理 第一章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 第一章 流体流动

连续性方程式(质量守恒)
柏努利方程式(能量守恒)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程式,请大家注意。
28
1.2.1 流量与流速 一、流量
1、体积流量qv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体积, m3/s或m3/h。 2、质量流量qm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 kg/s或kg/h。
二、流速
1、平均流速u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 m/s。 2、质量流速w :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单位截面积的流体质量, kg/(m2· s)。
p1 p2 Rg( A C )
26
上式的(ρ A - ρ C)是两种指示液的密度差,不是指示 液与被测流体的密度差。 扩大室的内径与U形管内径之比应大于10。这样,扩大 室的截面积比U形管的截面积大很多,即使U形管内指示液 A的液面差R很大,两扩大室内的指示液C的液面变化仍很微 小,可以认为维持等高。
15
二、压力的表示方法
1)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2)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16
静压力的特性
流体压力与作用面垂直,并指向该作用面; 任意界面两侧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于任意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17
一、静力学基本方程 P2 = P0 + ρ gh 推导 二、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1. 压力及压差的测量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
① 研究流体流动问题的重要性
流体流动与输送是最普遍的化工单元操作
之一;
研究流体流动问题也是研究其它化工单元
操作的重要基础。
4
② 连续介质假定 假定流体是由无数内部紧密相连、彼此间没有
间隙的流体质点(或微团)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

黏度在物理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即
dyn / cm 2 dyn s
g
P(泊)
du
cm/ s
dy
cm
cm2 cm s
1cP 0.01P 0.01 dyn s
1
1 100000
N
s
1
Pa s
cm2
100
(
1 100
)
2
mபைடு நூலகம்
2
1000
即1Pa s 1000cP
流体的黏性还可用黏度μ与密度ρ的比值表示。这 个比值称为运动黏度,以ν表示即
pM
RT
注意:手册中查得的气体密度都是在一定压力与温度 下之值,若条件不同,则密度需进行换算。
三、混合物的密度
混合气体 各组分在混合前后质量不变,则有
m A xVA B xVB n xVn
xVA, xVB xV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率。

m
pM m RT
M m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例如用手指头插入不同黏度的流体中,当流体大 时,手指头感受阻力大,当小时,手指头感受阻 力小。这就是人们对粘度的通俗感受。
在法定单位制中,黏度的单位为
du
Pa m
Pa • s
dy
s
m
某些常用流体的黏度,可以从本教材附录或手册中查
得,但查到的数据常用其他单位制表示,例如在手册中
黏度单位常用cP(厘泊)表示。1cP=0.01P(泊),P是
M m M A yA M B yB M n yn
yA, yB y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体积)分率。
混合液体 假设各组分在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有
1 xwA xwB xwn

化工原理 第1章

化工原理 第1章

0
上式整理得
P
8Lu R2
(1-43)
——哈根-泊谡叶(Hagen–Poisseuille)方程
2、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的关系
.
管中心处流速为最大,即 r =0时,
u =umax

u max
( p1 p2 ) 2 R 4l
代入式(1-40),得:
r 2 u u max 1 R
单相体系与多相体系
单相体系: 体系所含的物质只有一种相态,其主要特 征是体系内部不存在相界面及相间传递,体系 的各种性质在空间连续分布。
多相体系: 体系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相态的物质,其 主要特征是体系内存在气(汽)-液、气-固或液固、液-液相界面,且界面上的传递速率对体系 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一、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态流动过程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外缘与壁面间的垂直距离。
流体在平板上流动时的边界层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边界层示意
边界层区(边界层内):沿板面法向的速度梯度很大,需 考虑粘度的影响,剪应力不可忽略。
主流区(边界层外):速度梯度很小,剪应力可以忽略,
可视为理想流体 。
边界层流型: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在平板的前段,边界层内的流型为层流。 湍流边界层:离平板前沿一段距离后,边界层内的流型
u
u
t
由上图可见,瞬间速度的变化虽不规则,但总是在某一平均 值上下波动,这种现象称为速度的脉动。该点其他方向的速度 以及压强、温度、浓度也有类似的现象。
时均值:将瞬间速度表达为时均速度和脉动速度之和。
四、湍流应力
流体做层流时,不存在质点的脉动,只有分子参与动量 交换,所以其剪应力服从牛顿粘性定律;湍流时,分子运动 与质点的脉动并存,所以其动量传递及剪应力由它们共同引 起的即:

化工原理 第一章 总结

化工原理 第一章 总结
u2 位压头, 动压头, 静压头、 Z、 、 p 、H f 位压头 , 动压头 , 静压头 、 压 2g ρg
2 1
2
头损失; 头损失 He:输送设备对流体所提供的有效压头
对于理想流体,当没有外功加入时 对于理想流体,当没有外功加入时We=0
gZ1 +
2 u1
2
+
p1
ρ
= gZ2 +
2 u2
2
+
p2
4、在皮托管工作时,测压孔正对流体流动方向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在皮托管工作时,测压孔正对流体流动方向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此时侧壁小 孔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C 。 (A) 动压,静压; 动压,静压; (B)动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动压, 动压 动压与静压之和; (C)动压与静压之和,静压; 动压与静压之和, (D) 静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静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动压与静压之和 静压; 曲线, 5、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 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 、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 摩擦系数λ 平均流速的 倍,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 Re 的关系为 。 抛物线; 抛物线;2倍;λ=64/Re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 方程
一、流量与流速 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 三、连续性方程式 四、柏努力方程式 五、柏努力方程式的应用 柏努力方程式的应用
WS = u1A ρ1 = u2 A2ρ2 =L= uAρ = 常数 1
若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WS VS = = u1A = u2 A2 =L= uA = 常数 1


×
√ √

1、粘性是流体的物性之一,无论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 ( ) 2、尽管粘性是流体的物性之一,但只有流动的流体才考虑粘性的影响,对静止的流体可不 考虑粘性的影响。 ( ) 3、孔板流量计工作时,流体在流过孔板前后的静压强差不变。 ( ) 4、转子流量计工作时,流体作用在转子上下两截面的静压强差不变。 ( ) 5、降低温度液体的粘度增加。 ( ) 6、升高温度气体的粘度增加。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p f
=
32μlu d2
哈根(Hagen)-泊谡叶(Poiseuille)方程
(三)圆管内湍流流动的速度分布
1
u
=
umax
⎜⎛1 ⎝

r R
⎟⎞ n ⎠
um = 0.82umax
四、边界层的概念
(一)边界层及其形成 边界层: 流速小于主体流速的 99%的区域 。 (二)边界层的发展 1、流体在平板上的流动 2、流体在圆形直管进口段内的流动 3、边界层的分离 边界层分离的两个必要因素: 逆压梯度 dp/dx >0 ; 壁面附近存在粘性摩擦阻力 边界层分离易发生在流体通道扩大处
管进口ξ=0.5
定义:将局部阻力折算成某一长度相同直径直管所产生的阻力,该相当长度称为当量长度。
w' = λ le ⋅ u2
f
d2
h' = λ le ⋅ u2 f d 2g
Δp' = λ le ⋅ ρu2
f
d2
le 为当量长度
六、管路流动总阻力损失的计算
总阻力损失 = 直管阻力 + 局部阻力 不同管径段组成的管路总阻力损失应将各等径段的阻力损失加和
τ = (μ + ε ) du dy
第四节 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
流体具有粘性——流动阻力产生的根源(内因)
管壁或其他形状的固体壁面——流动阻力产生的条件(外因)
管路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
Σhf=hf+hf’
阻力的几种表达形式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Wf:单位质量流体所损失的机械能,J/kg ;hf:单位重量流体所损失的机械能 ,m
ρm = ρ1ϕ1 + ρ2ϕ2 + ...... + ρnϕn
比容υ ν = 1/ ρ
比重(相对密度) d
d = 1 / ρ , 4° C水
二、压力 p 的表示方法
ρm
=
PM m RT
定义: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1atm=760mmHg=1.013×105Pa=1.033kgf/cm2 =10.33mH2O 1at=735.6mmHg =9.807×105Pa =1kgf/cm2 =10mH20 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2. 机械能衡算的意义 1)理想流体没有外功加入时,任意截面上的总机械能为一常数,用 E 表示。 2)实际流体将自动从机械能较高处流向较低处。 3)若流体静止,机械能衡算式变为静力学方程。
4)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Ne = We ⋅Ws = We ⋅Vs ⋅ ρ
5)机械能衡算式的几种不同形式 6)对可压缩流体,压力变化不超过 20%,仍可使用机械能衡算式。
操作型问题:管路系统已给定,要求核算管路系统的某项技术指标,或操作条件改变时流动参数的变化
一、简单管路
定义:没有分支或汇合的单一管路,包括: 管径不变的单一管路; 不同管径的串联管路; 循环管路
简单管路的特点: 1. 通过各管段的质量流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流体体积流量也不变; 2.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等于各管段阻力损失之和。 注意 d、u 只知其一则需要试差
∑ ∑ ∑ wf
=
⎛ ⎜⎝
λ
l d
+
ζ
⎞ ⎟⎠
u2 2
= λ(l + le ) u2 d2
第五节 管路计算
简单管路:无分支、无汇合 复杂管路:有分支、有汇合 计算依据:物料衡算式--连续性方程;能量衡算式--机械能衡算式;阻力计算--阻力损失关系式
设计型问题:对于给定的流体输送任务(如一定的流量),设计出合理且经济的管路(优化管径)。 关键:流速的选择
二、质量衡算--连续性方程
WS = u1A1ρ1 = u2 A2 ρ2 = " = uAρ = 常数
1St = 100cSt = 10−4 m2 / s
不可压缩流体: VS = u1A1 = u2 A2 = " = uA = 常数
u1 u2
=
⎛ ⎜ ⎝
d2 d1
⎞2 ⎟ ⎠
表明当体积流量VS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径的平方成反比
(1)压力与压差的测量
U 型管压差计 P1 − P2 = (ρA − ρB )gR + ρAgz 微差压差计 P1 − P2 = ( ρA − ρC ) gR
(2)液位的测定
(3)液封高度的计算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一、基本概念
(一)流量与流速
1.流量:单位时间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
体积流量: VS=V/θ ---- m3/s
ux' = 0
u
' y
=
0
uz' = 0
本质区别 速度分布
平均速度 剪应力
圆管内滞流与湍流的比较 滞流
分层流动
u
=
umax ⎜⎜⎝⎛1−
r2 R2
⎟⎟⎠⎞
um
=
1 2
u m ax
τ = μ du dy
湍流
质点的脉动
1
u
=
umax
⎜⎛1 ⎝

r R
⎟⎞ n ⎠
(n
=
7)
um = 0.82umax (n = 7)
定义:流体流经管件、阀门及流通截面突然扩大及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
(一)阻力系数法
w'f
=ζ ⋅ u2 2
h′f

⋅ u2 2g
1.突然扩大 ζ = (1− A1 )2 A2
管出口 ζ=1
Δp' = ζ ⋅ ρu2
f
2
ξ为阻力系数 , 相当于 λl/d
2.突然缩小 3.管件与阀门:ζ 查表 (二)当量长度法
二、量纲(因次)分析法
因次分析的目的:找到数目较少的无因次变量,减少实验次数,使实验简便易行。 依据:因次一致性原则和白金汉(Buckinghan)π定理 因次一致原则 : 物理方程的各项必须具有相同的量纲
白金汉 π 定理 : 有 m 个基本变量,n 个基本因次,则无因次特征数为(m- n)个。 因次分析的结果:
质量流量: mS=m/θ ---- kg/s
二者关系: mS=VSρ
2. 流速 平均流速: 流量除以流通横截面积,m/s
u = VS A
质量流速:单位时间流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流体质量,kg/(m2.s)
wS = VS ρ = uρ A G = wS / A = uρ
G = mS A
(二)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流动 判断依据:物理量是否随时间而改变 稳定流动:无物料、能量的积累; 非稳定流动:有物料或能量的积累
四、机械能衡算式的应用
应用柏努利方程的注意事项 : 1)作图并确定衡算范围
画出流动系统示意图,并指明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截面,以明确衡算范围。注意截面内外侧的选取。 2)截面的截取
与流动方向垂直,截面间流体必须是连续的,所求未知量应在截面上或截面间,其余量应已知或可求。 3)基准水平面的选取
必须与地面平行,通常取两个截面中的任意一个。水平管道,取中心线。 4)单位必须一致
3)粘度的单位
在 SI 制中:Pa.s; 在物理单位制中:P; 1Pa ⋅ s = 1000cP(厘泊) = 10P(泊)
4) 混合物的粘度 对常压气体混合物:
1
∑ μm =
yi μi M i 2
1
∑ yiM i 2
∑ 对于分子不缔合的液体混合物 : lg μm = xi lg μi
5)运动粘度 γ=μ/ρ 单位: SI制:m2/s; 物理单位制: St =cm2/s;
⎜⎜⎝⎛
Δp f ρu 2
⎟⎟⎠⎞
=
φ ⎜⎜⎝⎛
l d
,
duρ μ
,
ε d
⎟⎟⎠⎞
( ) λ = ϕ Re,ε d
三、湍流的摩擦系数
(一)摩擦系数图
(1)层流区:Re≤2000,λ与 Re 成直线关系,λ=f(Re)=64/Re
(2)过渡区:2000<Re<4000,管内流动型态随外界条件而变,λ随之波动,延伸湍流线查取。
三、机械能衡算方程
依附于流体的能量:内能、动能、位能、压力能;
不依附于流体的能量:热、功 机械能:包括位能、动能、压力能和功,对流体流动有贡献。 非机械能:包括内能和热,对流体流动无贡献 (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gZ1
+
u12 2
+
p1 ρ
=
gZ2
+
u22 2
+
p2 ρ
理想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际流体的机械能衡算
湍流:无严格的层的概念,各质点相互碰撞混合
(二)雷诺数 Re 没有因次的特征数 雷诺数用于判断流动型态
Re
=
duρ μ
层流:Re<2000;过渡流:2000<Re<4000;湍流:Re>4000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二、湍流的基本概念
(一)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二)湍流的脉动现象和时均化 脉动现象:湍流流体中各物理量围绕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瞬时量 = 时均量 + 脉动量
二、复杂管路
定义:有分支或有汇合的管路,包括: 并联管路 分支(汇合)管路
(一)并联管路 特点: ①主管的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 ②各支管的阻力损失相等 (二)分支(汇合)管路 特点: 1. 主管的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2. 整段管长的阻力等于各段阻力之和; 3. 分支处总机械能为定值。
3)湍流区:Re≥4000 且虚线以下,λ=f(Re,ε/d) ,Re↑→λ↓
(4)完全湍流区:(阻力平方区) 虚线以上,λ=f(ε/d),近似为常数。 阻力主要来自质点与凸起物的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