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及传热过程的安全分析
加热常见缺陷及事故
如发现有上翘下曲的现象,要检查以下项 目: 上下部段炉温是否准确真实,注意烧嘴和热 电偶是否有关系。 有无单个烧嘴燃烧不正常,空气量过大,火 焰短小,使在其上方停留的板坯下表面温度 低.板坯空气量不足,火焰上飘,使在其上方 的板坯上表面温度高。 3、检查下部段的炉温差,根据轧线要求可 以随时调整。 4、调整炉压,防止冷气吸入过多。
3)加热气氛。 烧损量和加热温度的关系。 假如包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烧损量就会 急剧增加。特别是包含有二氧化硫时,即使 在还原性气氛中,氧化铁皮的生成量也是很 多的。烧损还与过剩空气有关,从提高热效 率的角度来讲,过剩空气多也是个损失,而 从板坯烧损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减少过剩空 气量。特别在抽出端附近,应该使之形成还 原性或中性气氛。
八、降低板坯烧损的途径 (1)所谓烧损,是指由于加热产生的氧化 铁皮而使板坯减少的重量.影响烧损的因素 有: 1)加热时间。加热时间是影响生成氧化铁 皮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热时间越长,烧损越 大。 2)加热温度。烧损量和加热温度的关系.烧 损量大约从900℃开始到1100℃左右,有急 剧增加的趋势。
5、如果在轧制时,除鳞不干净,可使一次铁鳞 压入板坯表面,造成产品的表面质量事故。 6、轧制时需要大量的高压水除鳞冲刷。 7、轧制时,由于有氧化铁皮的存在,轧机咬入 板坯困难,且咬入后打滑。给设备造成不同程度 的损坏影响生产。 为了减少氧化铁皮的形成,一定要控制好空 燃比,尽量少用氧化性气氛烧钢,减少炉内的过 剩空气量。在加热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采用快 速加热和高温时间的停留。但仅局限于普碳钢、 不锈钢或硅钢等,高合金钢是不允许的。
三、什么是脱碳?如何防止? 加热时,原料板坯的表面层所含的碳被 氧化而减少的现象,称为脱碳。造成脱碳 的气体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 汽。 脱碳钢淬火后,表面硬度、疲劳强度及 耐磨性降低,而且表面形成拉应力,易形 成网状裂纹。脱碳对普通钢的机械性能影 响不显著。但对某些合金钢如滚珠轴承钢, 则会影响耐磨性和抗压性。脱碳还能使烧 损量大大增加。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热处理涉及高温和化学物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首先,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在有限空间中操作,以免产生有害气体的蓄积和中毒风险。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面具,以保护自己免受高温和化学品的伤害。
其次,对于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标准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动设备和工具的参数,以免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及时修理和更换有损坏的部件,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此外,对于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处理,也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程。
在使用化学品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皮肤和眼睛受到化学品的刺激和伤害。
在处理化学废弃物时,需要将废物妥善包装和标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在热处理作业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对于高温区域,需要设置警示标识和限制
区域,防止无关人员靠近,并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的可燃材料和杂物。
总之,《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热处理作业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细致入微,才能保证热处理作业的安全可靠。
物理实验室热学实验安全规范
物理实验室热学实验安全规范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室热学实验的安全规范。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热学实验之前,实验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熟悉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基础;2.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好性,如发现故障、损坏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予以修复或更换;3.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并妥善保存和管理;4. 穿戴合适的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5.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如清理工作台、消毒操作区域等。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热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1.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集中精神,不得分散注意力或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3. 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常规操作规范,如禁止食品和饮品进入实验区域,严禁吸烟等;4. 定期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如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试剂泄露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6. 在进行高温实验时,应注意火源和热源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避免发生火灾和烫伤等事故。
三、实验后的处理和清理完成热学实验后,实验室人员应及时进行实验设备和实验区域的清理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关闭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电源,并进行必要的封存和维护;2. 将实验材料和试剂妥善清理、存放或处置,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 清洗和消毒实验设备和工作台面,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和卫生;4. 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危险品进行分类、封装和妥善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人身伤害。
热量的传递与温度变化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将温度计、 加热器、隔热材料、容器等摆放
好。
2. 将被加热物体放入容器中, 注意物体应紧密贴合容器底部,
以减少热量散失。
3. 打开加热器,开始加热,并 记录加热时间。
实验操作步骤
01
02
03
04
4. 使用温度计定时测量 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并 记录数据。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如物体的温度变化、 加热器的功率变化等。
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初始温度、加热时间、测量温度等关键数据,以便后 续分析。
数据处理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热量传递速率、温度变化曲 线等关键指标。
实验结果展示和讨论
结果展示
将实验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如温度变化曲线图、热量传递速率图等,以便更直 观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讨论
热传导规律总结
热传导定律
热传导遵循傅里叶定律,即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与材料的 热传导系数有关。
热传导系数
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决定了其热传导能力的大小。热传导系数越大, 材料的热传导能力越强。
热传导影响因素
除了材料本身的性质外,热传导还受到温度、压力、材料结构等因素 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热传导的影响。
温度变化与热量关系
01
热量吸收与温度升高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增加,表现为物体温度的升高。吸收的热量
越多,物体温度升高的幅度越大。
02
热量释放与温度降低
当物体释放热量时,其内能减少,表现为物体温度的降低。释放的热量
越多,物体温度降低的幅度越大。
03
热量传递与温度平衡
在热量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从高温物体
加热工安全职责模版
加热工安全职责模版一、引言加热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加热工在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职责,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加热工的安全职责1.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加热工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加热设备等。
只有遵守这些规定,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加热设备加热工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加热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修复,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操作加热设备加热工在操作加热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操作。
包括正确接通电源、调整加热温度和时间、注意设备工作状态等。
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有关人员。
4. 领导和培训员工加热工要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并将所学的安全知识传授给其他员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加热工还要在工作中做好示范,引领其他员工做好安全工作。
5. 参与事故调查和整改如果发生加热工作相关的事故,加热工需要积极参与调查并提供相关资料和意见。
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加热工还应参与整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6. 提出安全改进建议作为工作中的一员,加热工应积极提出安全改进建议,为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做出贡献。
这包括设备更新、工艺改进、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加热工安全职责的重要性1. 保障人身安全加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不注意安全职责的履行可能会引发事故。
而加热工作常常需要直接参与到高温、高压等危险环境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职责的履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 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加热设备是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也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加热工在履行安全职责的同时,也是在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
只有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提升工作效率安全职责的履行不仅仅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更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
换热器的操作及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换热器的操作及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冷却和废热利用等方面。
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包括热交换管路、壳体、传热管束、挂板、密封装置、支撑装置、进出口法兰等部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两种流体分别在管束和壳体中流动,使它们在壳体内接触并交换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
其中一种流体在管束内流动,称为管束流体;另一种流体在壳体内流动,称为壳体流体。
管束流体和壳体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是通过管壁进行的。
2.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是评价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面积换热器传递的热量与传热面积和传热温差的比值。
传热系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实测法、计算法和综合法,其中实测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实测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实验来测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将待测流体进入传热侧管束,另一侧进入冷却水,调节流量和温度,使达到稳定状态;(2)测量进出口流量和温度,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出管束流体的热量传递量;(3)根据壳侧冷却水的温升和流量,计算出壳侧的热量传递量;(4)根据了解的流体物理性质和实验数据,计算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α = Q/(SΔT)其中,α为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Q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S为传热面积,单位为m2;ΔT为传热温差,单位为K。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换热器2.温度计3.流量计4.水泵5.电源6.水槽7.热交换介质8.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2)检查实验室环境是否符合实验要求;(3)将实验设备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2.操作换热器(1)将加热介质进入传热侧管束,另一侧进入冷却水;(2)打开水泵,调节流量和温度,使达到稳定状态;(3)测量进出口流量和温度。
3.传热系数的测量和计算(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传热系数。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整理]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一)非均相分离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半成品、排放的废物等大多为混合物,为了进行加工。
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以及环保的需要等,常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混合物可分为均相(混合)物系和非均相(混合)物系。
非均相物系中,有一相处于分散状态,称为分散相,如雾中的小水滴、烟尘中的尘粒、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乳浊液中分散成小液滴的液相;另一相处于连续状态,称为连续相(或分散介质),如雾和烟尘中的气相、悬浮液中的液相、乳浊液中处于连续状态的液相。
从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角度,非均相分离过程就是这些物质的净化过程、吸收过程或浓缩分离过程。
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方法对两相进行分离,常见的有沉降分离、过滤分离、静电分离和湿洗分离等,此外,还有音波除尘和热除尘等方法。
过滤过程安全措施:1.若加压过滤时能散发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则应采用密闭过滤机。
并应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持压力:取滤渣时,应先释放压力。
2.在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中,不宜采用离心过滤机,宜采用转鼓式或带式等真空过滤机。
如必须采用离心过滤机时,应严格控制电机安装质量,安装限速装置。
注意不要选择临界速度操作。
3.离心过滤机应注意选材和焊接质量,转鼓、外壳、盖子及底座等应用韧性金属制造。
(二)加热及传热传热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创造并维持化学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创造并维持单元操作过程需要的温度条件、热能综合和回收、隔热与限热。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方式。
实际上,传热过程往往不是以某种传热方式单独出现,而是以两种或三种传热方式的组合。
化工生产中的换热通常在两流体之间进行,换热的目的是将工艺流体加热(汽化),或是将工艺流体冷却(冷凝)。
加热过程安全分析:加热过程危险性较大。
装置加热方法一般为蒸汽或热水加热、载热体加热以及电加热等。
1.采用水蒸气或热水加热时,应定期检查蒸汽夹套和管道的耐压强度,并应装设压力计和安全阀。
与水会发生反应的物料,不宜采用水蒸气或热水加热。
加热工安全职责
加热工安全职责
是指加热工在工作中应承担的与安全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热工安全职责:
1. 遵守安全规定:加热工应遵守公司或工作场所制定的安全规定和程序,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等。
2. 安全培训和教育:加热工应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检查和维护:加热工应定期进行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 防止火灾和爆炸:加热工应遵循相关的防火和防爆措施,保证加热过程、储存和处理液体和气体等物质的安全,如正确安装和运行燃气系统、电气设备等。
5. 应急处理和灭火:加热工应了解并熟悉应急处理和灭火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工作场所的安全事件和事故。
6. 报告和记录:加热工应及时报告和记录与安全相关的事故、事件和隐患,包括个人受伤、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7. 持续改进:加热工应积极参与和建议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和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改进。
总之,加热工安全职责是保障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促进工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实验室加热操作安全要求
实验室加热操作安全要求实验室加热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常用于加热溶液、固体反应物或进行升华等实验。
而加热操作的不当操作则容易造成化学品爆炸、起火、中毒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以下是实验室加热操作的安全要求:1.选用合适的加热设备实验室中一般采用加热器、电热板、燃气灯等设备进行加热操作。
在选择加热设备时,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避免选择功率过大或过小的设备,以免造成实验品损坏或加热不均匀引起危险。
2.加热物品应切合实验需求加热物品应选择适合的容器,并注意检查容器是否密闭。
加热不开放的容器时将产生过大的压力并且很容易将容器炸裂,从而对人造成危险。
当实验物品熔点较高或是可燃物时,不宜直接进行燃气灯加热操作,应使用电热器或电热板进行加热。
3.保持加热用户以及设备的稳定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设备应放置在稳定的台面或实验桌上,尽量避免移动设备和容器,以免容器不稳而发生倾斜、滑动、爆炸等事故。
4.使用适当的温度控制方法加热过程中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经验判断在何时可以能够达到需要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如油浴、水浴、燃气灯)并调整好加热温度和时间。
同时,对于高温加热时,加热过程应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瞬间变化或者明显温度突变,以免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或受到污染的风险。
5.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在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物和防护装备,如化学安全护目镜、耐高温手套等,以保护自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权利。
特别是对于在加热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气体或烟雾的化学试剂,需要使用适当的排气设备和防护装备。
6.加热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在进行加热操作时,需全神贯注、认真观察化学实验的每个细节,随时关注实验情况的变化,特别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若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或者停止实验操作。
加热实验操作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实验技巧,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的效率,进一步发挥实验研究的作用。
物体的传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材料、不同条件下物体的传热效率。
3. 分析影响物体传热效率的因素,如材料的热导率、物体的形状、环境温度等。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传热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1.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的振动和碰撞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物体的热导率、温度梯度、物体的截面积和传热距离有关。
2.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液体、气体)的流动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流体的流速、温度差、流体的热导率、物体的形状和截面积有关。
3. 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物体的温度、表面积、辐射系数、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周围环境的辐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有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属棒、铜棒、铝棒、塑料棒、水、酒精、盐、温度计、计时器、支架、加热器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板、热电偶、数字温度计、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热传导实验:- 将金属棒、铜棒、铝棒和塑料棒分别置于支架上。
- 在一端加热金属棒,另一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记录不同材料的温度变化,计算热传导速率。
2. 对流实验:- 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倒入烧杯中。
- 在水中放入金属棒,用温度计测量棒上不同位置的温度。
- 记录温度变化,计算对流速率。
3. 辐射实验:- 将电热板置于支架上,调整温度。
- 在一定距离处放置温度计,测量温度。
- 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计算辐射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热传导实验:- 金属棒的热传导速率高于塑料棒,说明金属的热导率较高。
- 铜棒的热传导速率高于铝棒,说明铜的热导率较高。
2. 对流实验:- 水的对流速率较快,说明水的流动性较好。
- 金属棒在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较大,说明对流在金属棒上起主要作用。
3. 辐射实验:- 电热板温度越高,辐射速率越快。
- 辐射速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六、实验结论1. 物体的传热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导热油加热危险分析
导热油加热危险分析导热油加热危险分析导热油加热的主要危险是火灾。
导热油一旦从供热系统泄漏,由于自身温度很高,又接触火焰或接近火焰,就会被点燃或自燃,造成火灾。
另外,也会因导热油带水等原因,而发生爆炸事故。
(1)鼓包、爆管引起火灾油质不佳,油中残炭指标超标。
导热油在储存、运输或运行维护中不慎而使水分、杂质或其他油污等混入油中,当导热油工作升温到100℃时,会引起喷油并着火,或者水分受热汽化产生高压,引起设备的超压爆炸。
另外油中残炭指标超标,导热油在加热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而生成少量高聚合物,同时也会因局部过热生成焦炭,这些高聚合物和残炭不溶于油而悬浮在油中,运行中这些物质会沉积在锅筒底部而过热鼓包,沉积在管壁而过热爆管。
因此,定期对导热油取样分析,及时掌握油的品质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定期补充新导热油量,使其残炭量基本得到稳定,加入的导热油必须预先脱水,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出口温度超温,流速过低。
有时因油温度高而用热机温度却上不去,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有的单位采取提高出口温度的办法保证供热量,结果使出口温度接近甚至超过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从而加重了结焦、结垢程度,使用热机的散热器传热效率更低,形成了恶性循环,直到炉管爆破。
另外,过低流速会造成受热面中的大部或局部管内壁温度高于允许油膜温度,而缩短导热油的正常使用寿命,导致过热引起鼓包、爆管。
因此,最高出口油温度应比热载体的工作温度低约30℃,以防止油在使用过程中过热分解变质。
在运行中,辐射受热面管子内的导热油流速不低于2m/s,对流受热管子内不低于1.5m/s,防止产生残炭、堵塞管径、造成管壁过热等事故。
(2)泄漏引起火灾由于焊接质量问题,热媒输送主管焊缝部分脱落或超温情况下大量汽化,引起管道振动甚至损坏而致使大量导热油外漏,而导热油渗透性较强,特别是法兰垫片处较为严重,泄漏后遇火源引起火灾常有发生。
因此,安装时,要选有资质的安装公司安装,管道连接以焊接为好,适当辅以法兰连接,不得采用螺丝连接,法兰连接时应采用金属缠绕垫片作密封垫片。
传热单元操作过程中具有哪些危险性?
传热单元操作过程中具有哪些危险性?引言传热单元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实现物料之间的热量传递。
在操作传热单元时,由于涉及高温、高压等因素,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性。
本文将就传热单元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了解到传热单元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1. 高温和高压传热单元中,常常存在高温和高压的工作环境。
高温环境下,物料和设备表面温度较高,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烫伤。
高压环境下,一旦设备出现泄漏,可能引发爆炸或压力释放等事故,对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安全威胁。
防范措施:- 需要操作人员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热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受到高温的烫伤。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 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防止发生高压状况。
2. 危险物料在传热单元操作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料。
这些物料的不当处理可能对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防范措施: - 在传热单元的设计、选型阶段,优先选择无毒、无害和稳定性好的物料,尽量减少危险物料的使用。
若必须使用危险物料,需要对物料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控。
- 操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危险物料的特性及安全处理方法。
-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危险物料泄漏或接触到人体。
3. 爆破风险传热单元中可能存在爆破风险,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损坏等原因,压力可能超过设备承受范围,导致设备爆破。
防范措施: - 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强度计算和承压试验,确保设备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压力。
- 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致命的错误。
- 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4. 热辐射和火灾风险传热单元中,由于高温存在,可能导致热辐射和火灾风险。
加热工作总结
加热工作总结
在工业生产中,加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在金属加工、玻璃制造、化工生产还是食品加工等领域,加热工作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加热工作,并在此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加热工作的安全性。
在进行加热作业时,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加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加热工作中的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其次,加热工作的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加热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加热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和加热方法,以提高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
同时,加热工作中的温度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通过合理的控温手段,确保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稳定和精准。
另外,加热工作中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加热设备是加热工作的关键,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将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加热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最后,我认为加热工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热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加热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总的来说,加热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安全、效率、设备维护和创新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和努力。
我相信在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中,我们一定能够做好加热工作,为生产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第一部分流体输送单元操作过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输送过程就是物料输送。
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物料输送是借助于各种输送机械设备实现的。
由于所输进的物料形态不同(块状、粉态、液态、气态等),所采取的输送设备也各异。
一、屏护(用于电机外壳、泵的转动部分保护外壳)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
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绝缘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可采用屏护保护。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屏护装置一般不宜随便打开、拆卸或挪移,有时其上还应装有连锁装置(只有断开电源才能打开)。
@屏护装置还应与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止步!”、“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当心触电”等警告牌;配合屏护采用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前者一般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后者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越过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所屏护的装置自动断电。
图1—1警告牌二、电机的安全知识(接地或接零)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
2.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
【3.保护接零的原理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自动开关等保护装置配合,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中性线),再回到中性点。
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有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等)迅速动作,从而将故障的设备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三、流体输送中的安全知识(消除流体流动中在管路中产生的静电)1.工艺控制法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传热工艺的防火措施
传热过程防火措施
(一)直接火灾加热过程防火
1、建筑防火要求。
房间应单独设置,其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房间门应为防火门。
2、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可以采用加热釜的温度控制方法“死锅活灶”的措施,便于撤火;烟气道加热的转桶式加热炉,应注意均匀加热,不可断料,转桶不可停止运转。
3、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泄漏
4、采取隔离措施
5、避免和消除结焦、结垢
6、防止炉膛爆炸
7、防止烟道爆炸
8、防止火花夹带在烟气中
9、设置安全装置和灭火设施
(二)蒸汽和热水加热过程的防火
1、严格的安全操作
2、避免使用水基物质。
严禁用热水和蒸汽加热
3、控制并消除点火源。
易燃易爆的气体加热方式
易燃易爆的气体加热方式在工业领域中,很多易燃易爆的气体都需要被加热,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和试验,但加热方式不当则会产生火灾或爆炸,并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加热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特别小心并采取高效的安全措施。
危险性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其可以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一旦混合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发生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加热易燃易爆气体时,需要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加热易燃易爆气体时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1.提高通风效果:加热时需要大量通风,以确保气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扩散,并将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2.使用防爆电器:加热设备必须具备防爆型能力,以避免产生火花或火焰等因素引起的火灾爆炸。
3.加强管理:合理管理气瓶、气管及其阀门、管道等附属设施,定期检测设备故障和存在的风险隐患。
4.进行现场监控:通过现场监控设备、人员等,及时发现危险并进行处理。
加热方式工业领域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易燃易爆气体进行加热:直接加热法直接加热法是将易燃易爆气体全部或部分直接通入被加热介质中,通过介质的高温使气体加热达到所需温度的一种加热方式。
不同的介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其中包括:油、水、液体金属和固体等。
直接加热法具有以下优点:•加热速度较快•热交换效率高•过程简单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风险较高,易引起爆炸和火灾•对设备和环境腐蚀性大间接加热法间接加热法是通过传热介质,如热油、蒸气等,进行传热,然后将传热介质中的热量传递到易燃易爆气体中,以加热气体。
常见的传热介质包括热水、蒸汽、液态烃、液态金属等。
间接加热法的优点包括:•安全性较高,不易引起爆炸和火灾•对设备和环境的腐蚀性小•传热介质的温度和易燃易爆气体的温度可以相对独立地控制但相对地,间接加热法具有以下缺点:•对加热时间有一定限制•描述性能可能会受到传热介质不充分的影响总结在工业领域中,加热易燃易爆气体是非常普遍的,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热回收,综合利用
• 隔热与限热
• 减小能量的损失,维持系统温度,利于安全
2
• 传热过程安全分析:
• 加热过程:明确规定和严格控制升温上限和升温速度 • 放热过程:抑制反应速度,加设冷却装置和紧急放料装置
• 加热介质与方法
• 蒸汽或热水 • 载热体加热 • 电加热
• 加热过程危险性分析
9、加热及传热过程的安全分析
1
9.1 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危险性分析
• 化学工业与传热
• 创造并维持化学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
• 合成氨:470-520度 • 氨氧化法制备硝酸:800度 • 涉及到的两个过程:吸热与放热
• 创造并维持单元操作过程需要的条件
• 蒸发、结晶、蒸馏、干燥等过程需要热量的传入或输出
• 蒸汽或热水 • 载热体加热 • 电加热
3
9.2 工业传热过程机理与传热安全分析
• 9.2.1 传热过程机理分析
传热方式:
热 传 导 :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和物质(静止或层流流动)内部,
传热靠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导热) 无物质的宏观位移
对
流
传
热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发生在流体内部,且流体有宏观位移
辐 射 传 热 :靠电磁波传热
电热炉4 烧水
对流传热:
t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tw
Q
Q
t1
t2
边界层是对流传热
Q
的主要热阻所在。
电热炉烧水
流动的流体与外界的传热
静止流体与外界的传热
牛顿冷却定律:Q At1 t2
对流传热系数,W/m2K 5
• 化工生产中的热交换
热流体 冷流体
加热剂:水蒸汽、热水、油 目的不同
• 最常用的加热剂,通常为饱和蒸汽 • 优点:
• 潜热大,消耗少 • 给定压力下,冷凝温度恒定 • 给热系数大,可在低温差下操作 • 价廉,无毒无失火危险
• 缺点:
• 温度高时,压力较大
• 100 oC:0.1Mpa • 200 oC:1.56Mpa
18
• 水蒸汽加热方法:
• 直接加热:鼓泡器 • 间接加热:排除器与疏水阀的应用
t1 T1
t1 T2 T2 T1
t2
单管程、单壳程
t1
T2
t2
双管程列管式
T1
t2
双管程、双壳程
12
9.3 传热过程热平衡分析
三个串联传热环节: 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 间壁的导热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
T2
t1
T
Tw tw
t
T1
t2
13
dQ T Tw Tw tw tw t
1
b
1
1
T t b
冷流体:冷水、空气、盐水
6
9.2.2 典型换热过程安全分析
直接接触式 分类 间壁式
蓄热式
t
T 直接接触式
T
t
间壁式
冷热流流体体
蓄热式
7
套管式
间壁式换热器 列管式
t1
夹套式
t1
T1
T2
T1
t2
套管式
T1
T2
夹套式
T2
t2
列管式
8
9
10
11
列管式换热器 管程数:单管程、双管程、多管程 壳程数:单壳程、双壳程、多壳程
23
• 9.5.2 按换热器传热面形状和结构分类
• 管式换热器 • 板式换热器 • 特殊形式换热器
24
• 9.5.3 按换热器所用材料分类
• 金属材料换热器 • 非金属材料换热器
25
9.5.4 换热器结构与性能特点
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构造
壳体、管板、管束、顶盖(封头)、挡板纵 横向 向
已知:换热任务(一种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流量) 设计内容:
冷却剂或加热剂的选定: 常用的冷却剂有:水、空气、液氨等 常用的加热剂有:水蒸汽、热空气、烟道气、热油、联苯混合物等
冷、热流体的走向:
一般原则: ①不洁净的或易结垢的流体----- 易于清洗侧
②腐蚀性流体------管程
③压力高的---- 管程 ④温度远高于环境的或远低于环境的流体----- 管程
1
总推动力 总热阻
T t 1
1dA1 dAm 2dA2 1dA1 dAm 2dA2
K xdA
式中 A 可取 A1、Am、A2 等。
T2
t1
出
总传热系数,单位W/m2K
平均传热温差 T
Q K x tdA KAtm
进
-------总传热速率方程
Tw tw
t
14
T1
t2
Q KAtm
1 ------ 称 为 总 传 热 热 KA 阻
19
• (2)热水 • 一般用于100 oC以下,需高温时,高压热水 • 优点:
• 得用二次热源,节约能量
• 缺点:
• 给热系数低 • 不稳定
20
• (3)高温有机物:400 oC • (4)无机熔盐:550 oC • (3)其他:
• 液体金属:300-800 oC • 烟道气:1100 oC • 电:3000 oC
Q的计算
无相变时: Q qhcph T1 T2 qccpc t2 t1
有相变时: Q qr
T2
t1
T Tw tw
t
T1
t2
15
K的计算
(1)查经验数据:P156表9-1 (2)现场测定 (3)公式计算
以冷、热流体均为等温变化为例。
T Q
Tw
Tw
tw
tw
t
1
b
1
1 A1
Am
2 A2
21
• 9.4.2 冷却剂和冷却过程 • 水:通常10-30 oC,地下水4-15 oC
• 循环水的使用
• 空气: • 冷冻盐水: • 制冷剂:氨、氟里昂
22
9.5 换热器安全技术
• 9.5.1 按换热器的用途分类
• 加热器 • 预热器 • 过热器 • 蒸发器 • 再沸器 • 冷却器 • 冷凝器
3、提高 K
11
b
1
KA h1 A1 Ra1 kAm Ra2 h2 A2
要设法减小热阻较大项,才能有效地提高 K 值。
42
倍
▲阻力小 以较低的压力损失,处理大容
量蒸气或气体;有自清刷能力,因 其介质呈螺旋形流动,污垢不易沉 积;清洗容易,可用蒸气或碱液冲 洗,简单易行,适合安装清洗装置; 介质走单通道,允许流速比其它换 热器高。
37
冷入
冷出 热入
热出
38
冷出
冷入 热入
热出
39
40
• 9.5.5 换热器安全运行分析
34
35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板 组成,板上有孔,供传热的两种流 体通过.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 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内, 并用夹紧螺栓夹紧.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 节能的换热设备已越来越在众多 领域广泛应用,并且有逐步取代其 它类型之趋势.
36
螺旋板换热器:
▲传热效率高 传热效率为列管式换热器的1~3
41
传热过程的强化
用较少的传热面积或较小的设备完成同样的传热任务(设计),或 力求使换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地大。
Q KAtm
1.提高tm -----程度有限,一般不可随意改变
(1)采用逆流流动 (2)提高加热剂温度或降低冷却剂温度,但这种方法将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
2、增大 A----设计时可以,操作时不易改变
⑤蒸汽----(便于排放冷凝液及不凝性气体)壳程 ⑥粘度大的或流量较小的流体---- 壳程
管径、管长、管数
32
设计方法及步骤:
根据换热任务,选定一些参数,如流速、K 等
试算 A
校核 K、A
初选换热器型号及规格
33
其它类型的换热器 强化管式换热器:
翅片管式------横向传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总传 热系数为光管的四至八倍。
30
温度补偿问题: 浮头补偿------浮头式换热器 一端管板用法兰与壳体连接固定,另一端在壳体中自由 伸缩,整个管束可以由壳体中拆卸出来。 适用于壳体与管束间温差大且需经常进行管内外清洗的 场合。
U型管补偿------U型管式换热器 用于壳体与管子间温差大的场合,但管内清洗比较困难。
31
选用、设计原则
26
27
壳体、管板、管束、顶盖(封头)、挡板纵 横向 向
28
温度补偿问题:
温差在50℃以上时,要考虑温度补偿问题
T1
t0(环境)
Tw
T
tw
t
t1
t2
T2
列管式
29
温度补偿问题: 补偿圈补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两端管板和壳体是连为一体的。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 差小、管外物料比较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 当壳体和管子之间的温差较大(60~70℃ )且壳体承受压 力不太高时,可采用补偿圈(又称膨胀节)。
T t
1 b 1
1 A1 Am 2 A2
T2
t1
T Tw tw
T1Tຫໍສະໝຸດ tt2tT Tw tw
t
16
T
t
1 1 b 1
K 1 2
T Tw tw
考虑到实际传热时间壁两侧还有污垢热
阻,则上式变为:
t
1 K
1
1
Ra1
b
R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