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出入口控制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模板
![出入口控制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ac760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6.png)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1
出入目标识读装置功能检验
1、出入目标识读装置的性能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
2、目标识读装置的识读功能有效性应满足制设备功能检验
1、信息处理/控制/管理功能应满足GA/T394的要求
2、对各类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应具有实时控制和多级程序控制功能
7、应具有多级系统密码管理功能,对系统中任何操作均应有记录
8、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当处于集成系统中时,应可与监控中心联网
9、应有应急开启功能
3
执行机构检验
1、执行机构的动作应实时、安全、可靠
2、执行机构的一次有效操作,只能产生一次有效动作
4
报警功能检验
1、出现非授权进入、超时开启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应能显示出非授权进入、超时开启发生的时间、区域或部位,应与授权进入显示有明显区别
3、不同级别的入口应有不同的识别密码,以确定不同级别证卡的有效进入
4、有效证卡应有防止使用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修改
5、控制设备对执行机构的控制应准确、可靠
6、对于每次有效进入,都应自动存储该进入人员的相关信息和进入时间,并能进行有效统计和记录存档。可对出入口数据进行统计、筛选等数据处理
4、具有报警功能的访客对讲系统报警功能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相关要求
5、关门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
6、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应清晰、稳定,图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其他项目检查
具体工程中具有的而以上功能中为涉及到的项目,其检验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工程合同及正式设计文件的要求
2、当识读装置和执行机构被破坏时,应能发出报警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6d2a7bf5335a8102d2205a.png)
内的安全 、实现材料与 资料 良好 管理 ,降低 不
法 人 员 对 内部 构 造 与 安 全 信 息 窃 取 与破 坏 的 重 要 保 护 方 式 ,其 在 我 国 各 行 各业 中 的应 用 范 围 也 在 不 断 扩 大 。其 中 ,作 为核 电 厂 而 言 , 由 于 本 身 就 具 有 一 定 的 安全 生 产 隐 患 , 再 加 上 核 设 施 的 管 理 与 社 会 安全 与政 治稳 定 都 具 有 一 定 的 关 联 ,所 以在 管 理 过程 中 不 得 出 现 任 何 差 错 。 要 想 进 一 步 了解 出 入 口控 制 系 统 在 核 电厂 中 的 应 用 ,就 必 须 先 来 了解 出 入 口控 制 系 统 的 相 关 内容 。
定相应的实物保护级别 。一般来说 ,对 于核 电 临 时外来访客 的信 息,特 别针对 出入 口的控制 厂本身堆芯热功率 的大小与其他设施 的数量 与 高峰期,大型核 电站的出入总人数数以万计,
危 害 可 以划 分 为 三 个 级 别 。一 般 一 级 实 物 保 护 如 图 1 所示 。 的 核 电厂 主 要 具 有 控 制 、保 护 以及 要 害三 个 区 域 实 行 有 效 管 控 。 其 中 , 按 照 纵 深 布 置 的 方 式 ,能 够 进 入 核 电厂 核 心 部 分 的 人 员 数 量逐 渐 减 少 ,接 触 核 心 部 分 的人 员必 须 是 企 业 的领 导 以及 核 心 技 术 人 员 ,这 样 不但 可 以 大 大 提 升 管 理 效 率 还 可 以 降低 由于 控 制 系 统 分辨 压 力 过 大 导 致 内部 管 理 混 乱 的情 况 。 为 了提 升 数 据 处 理 的 效 果 与 效 率 , 降 低 由 于 数量 过 于庞 大 造 成 数 据 记 忆 损 坏 , 就 必 须 要 提 升 出 入 口控 制 系 统 的 信 息 服 务 水 平 , 通 过 升 级 服 务 器 空 间 与 运 行 处 理 系 统 、 优 化 软 件 功 能 等 方 式 实 现 出 入 口控 制 系 统 的 合 理 匹 配 , 同 时 对 于 人 员 通 行 的 高 峰 时 段 , 为 了 降 低 单 个 控 制 系 统 的 压 力 过 大 , 可 以由 企 业 进 行 多 角 度 的 引 导 实 现 人 员 分 流 , 从 而 降 低 门禁 控 制 器 的 交 换 数 据 总 量 , 实 现 系 统 服 务 器 的 最 终 的 信 息 处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63ddf354c1c708a1294a443a.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来源: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GB/T 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1l一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AT394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7585569941ea76e59fa0436.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1l一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1b21c36dddccda38376baf15.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来源: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1l一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AT_669.1-2008_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_技术标准_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_669.1-2008_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_技术标准_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07362c2aa00b52acfc7cac7.png)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GA/T 669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简称联网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统设备要求、信息传输要求、安全性要求、电磁兼容性要求、电源要求、环境与环境适应性要求、可靠性要求、运行和维护要求等通用性技术要求,是进行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检测、竣工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设备研发、生产的依据。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其他领域的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可参考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A/T 66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足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0271 ——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 50198 ——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79.I~379. 10 ——2002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IEC 60839- 7- 1~60839 7 10:2001.IDT)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1术语和定义3. 1.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city area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network system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在城市范围内构建的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和互控的综合网络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7bc0ca1352d380eb62946da9.png)
详细的门禁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详细的门禁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843c1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b.png)
第一节总则1.1.1.说明承包商须为本建筑的门禁与一卡通系统进行设计、供货、安装、测试、投运、担保及提供两年的免费维修。
投标单位在送投标书时还须呈上一份“技术建议书”,叙述该建议的系统及其配件如何符合规范的要求。
同时须送呈有关的产品说明及制造厂的标准文件,详细叙述电缆、接线、连接设备等等,包括产品目录、规范、图表和显示特征的简图。
每个投标单位的标书将根据技术建议书的清楚程度与完整程度予以评定,技术建议书的最低要求应包括下列资料:A.详细的系统示意图。
它应根据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绘制,并加以深化,以便显示与系统网络相连的所有点的细节。
B.技术性的叙述、解释系统的总体概念、设备的类型与质量、容量、功能与操作、速度和精确度。
C.系统的扩建方法,阐明在不同系统层次的局限性和最大容量。
D.详细叙述在硬件结构各种层次中,系统的任何部件发生故障时所产生的影响。
重点应放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以及放在发生这种故障时仍能运行的系统部分。
E.在制造厂和现场进行测试的步骤。
F.为雇主代表而举办的培训计划建议。
G.根据规范的要求制订的维修合同样本供雇主研究。
H.详细的工作进度计划,须符合建筑总合同中有关各种活动的工作程序所规定的制约。
I.建议的组织机构表,显示执行设计、工程、施工、测试与维修的工程人员的架构。
“技术建议书”的送呈不能被看作系统已被批准,也绝不能解除投标单位应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的责任。
所有设备的单价都应写在标书上,以便对将来的变动进行评估。
投标单位所提供的单价应包括运行所需的一切部件及零件。
安装与设计应遵循的国家规范:A.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B.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IEC、IEEE、EIA、NFPA等国际标准。
其他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及国家电气标准图集等。
1.1.2.送审文件一切施工图纸必须在系统施工之前送审。
承建商应送呈下列但不局限于下列的资料给工程师作审批:A.设备与配件的技术细节、制造厂的资料等。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d26d1886227916888586d751.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来源: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20021 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1l一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27d53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a.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一、前言出入口控制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管理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保障公共安全和管理效率。
在实际施工中,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供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信息。
二、基本概念在开始具体讨论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简单地说,出入口控制系统是通过技术手段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门禁系统、车辆识别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组成部分。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考虑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的全面要求,以及施工中的具体标准。
三、硬件设备标准与要求1. 门禁设备:在出入口控制系统中,门禁设备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它包括身份识别设备、门禁闸机等。
在施工中,硬件设备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使用安全可靠,并且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车辆识别设备:对于需要进行车辆管理的场所,车辆识别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管理需求,需要选择适用的车辆识别设备,并保证其稳定的性能和准确的识别能力。
3. 安防监控设备:除了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之外,出入口控制系统还需要配备安防监控设备。
在施工中,安防监控设备的摆放位置、监控范围、分辨率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四、软件系统标准与要求1. 数据管理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需要配套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进出记录和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在施工中,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稳定的性能、灵活的扩展性和安全的数据存储能力。
2. 管理评台:对于大型场所或综合管理需求,出入口控制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评台,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在施工中,管理评台的界面设计、功能布局、权限设置等都应符合用户友好和操作便捷的要求。
3. 系统集成:在实际施工中,出入口控制系统往往需要与其他安防系统或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确保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车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
![车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ca624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7.png)
车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
车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的通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稳定性:通道闸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能够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行,不易出现故障。
2. 安全性:通道闸应具备一定的防撞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撞击对设备造成损坏。
同时,通道闸还应具备防尾随功能,保证只允许一个人通过,防止尾随人员进入。
3. 可靠性:通道闸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准确地识别车辆和行人,避免误判和漏判。
4. 易于维护:通道闸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拆卸和安装,便于维护和保养。
5. 智能化:通道闸应具备智能化的控制功能,能够与智能系统进行对接,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报警等功能。
6. 节能环保:通道闸应采用低功耗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设备应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 外观美观:通道闸的外观应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整体形象。
8. 适应性强:通道闸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如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
9. 抗干扰能力强:通道闸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抵御电磁干扰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扩展性强:通道闸应具备扩展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定制和升级。
出入口控制系统概念
![出入口控制系统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9b22ae49b89680203d8252b.png)
•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 •系统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 •使用方便性 使用方便性 •应用灵活性 应用灵活性 •功能扩展性 功能扩展性 •结构开放性 结构开放性
•采用集散控制结构; 采用集散控制结构; 采用集散控制结构 •建议一级网络采用星型拓扑连接; 建议一级网络采用星型拓扑连接; 建议一级网络采用星型拓扑连接 •门禁控制器在网络运行模式下, •门禁控制器在网络运行模式下,即 门禁控制器在网络运行模式下 使脱 网仍可正常工作 ; •使用非接触感应式读卡技术,无读 使用非接触感应式读卡技术, 使用非接触感应式读卡技术 卡时的机械损伤。 卡时的机械损伤。
B、C为非同级别受控区 、 为非同级别受控区
G为高级别受控区 为高级别受控区
GA/T394 5.2.4.2(安装) (安装) 如果管理与控制设备是采用电位和/或电脉冲信号控制和 或电脉冲信号控制和/或 如果管理与控制设备是采用电位和 或电脉冲信号控制和 或 驱动执行部分的, 驱动执行部分的,则某出入口的与信号相关的接线与连接装置应 置于该出入口的对应受控区 同级别受控区或高级别受控区内 对应受控区、 置于该出入口的对应受控区、同级别受控区或高级别受控区内。
3、产品及应用的特点
•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识别方式的多样性 识别方式的多样性 •广泛的应用领域 广泛的应用领域 •与日常工作紧密结 与日常工作紧密结 合 •与建筑环境溶为一 与建筑环境溶为一 体
•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识别方式的多样性 识别方式的多样性 •广泛的应用领域 广泛的应用领域 •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与建筑环境溶为一体 与建筑环境溶为一体
•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 •系统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 •使用方便性 使用方便性 •应用灵活性 应用灵活性 •功能扩展性 功能扩展性 •结构开放性 结构开放性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01261158c77da26924c5b0c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1l一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b9a5e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6.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出入口控制系统施工标准及要求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入口控制系统在各类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施工标准及要求,对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系统设备、布线要求、安全性考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一、系统设备1.1 控制器控制器作为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应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产品。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控制器与读卡器之间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不易被干扰或破坏;(2)控制器应具备防雷击、防静电、防刷卡攻击等功能;(3)控制器通讯接口应支持主流的通讯协议,以便进行联网管理。
1.2 读卡器读卡器作为用户接触面最直接的设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更是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要求:(1)读卡器要进行固定安装,防止被破坏或恶意移除;(2)读卡器的读取距离和速度要符合现场需求,以保证使用的便捷性;(3)读卡器应具备防水、防尘、防刮擦等功能,能适应各类环境。
二、布线要求2.1 电源布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电源布线需满足以下要求:(1)电源线路要保持独立,并尽量远离干扰源;(2)电源布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可靠;(3)电源传输距离不能过远,以保证供电稳定性。
2.2 数据通信布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布线需满足以下要求:(1)数据线路要与电源线路分开布置,以免相互干扰;(2)数据线路要保持良好的接地,防止电磁干扰;(3)数据线路要合理布置,避免过长或过短造成通信异常。
三、安全性考虑出入口控制系统作为安全管理的一环,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在施工中,应考虑以下要求:3.1 可靠性与稳定性出入口控制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施工时需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2 防破坏和防攻击性出入口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破坏和防攻击性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https://img.taocdn.com/s3/m/a57775c5cc22bcd126ff0ce2.png)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来源: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1l一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要求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f66e95cad51f01dc281f183.png)
3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3.1设备要求要求选用知名品牌的产品,以保证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
所选产品须提供CE、FCC B Class、UL或EMC检测报告,以及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合格证;要求系统从内核完全汉化,具有真正的多语言支持功能,允许用户在一个系统中以不同语言登入使用;要求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性高;投标方在投标书中,要结合产品的软件界面及硬件连线来说明项目应用功能的实现过程。
进口产品应提供海关报关单以及商检报告等手续。
3.2工程范围网络控制器、门禁控制器、门锁、开关等。
门禁系统管理工作站及团件。
非接触式感应卡1000张。
本系统安装所需线缆及辅材。
3.3系统要求3.3.1.系统总体要求要求系统对合法卡自动识别,非法卡自动报警;要求能提供刷卡出入门禁记录和非法刷卡记录、为考勤管理或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持卡人能够通过连续刷卡临时提高门的安全级别,限制普通人员进入。
要求能与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如:火灾时,门禁控制系统收到火灾报警信号,自动释放相关区域的所有电磁门锁。
要求采用大容量的分布式数据库,每个控制器保存相关的系统和持卡人数据库,控制器可以脱离计算机独立运行,所有的控制和广域联动功能不能丧失。
采用独立的双环网络结构,独立布网,保证产生任一断点都不影响控制器与节点之间的通信。
要求门禁系统支持通用的读卡技术,包括感应卡,磁卡,可带密码键盘、指纹等;要求系统可同时支持不同格式的读卡器及卡在同一系统使用,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要求有人刷卡进出时,系统显示终端马上自动调出卡片主人的资料和照片,供值班人员及时进行核对识别。
要求系统集成动态电子地图功能,可将所有需要监视的门禁点、报警点的状态显示在一级或多级电子地图上;报警时自动弹出电子地图,显示报警位置;操作员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进行开锁、闭锁及其它控制;要求系统集成证卡制作功能:照片资料可直接从门禁系统的持卡人数据中提取,或在制证管理电脑上外接摄像头现场直接抓拍取像制成单面或双面卡。
GAT卡口技术要求标准
![GAT卡口技术要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4f16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0.png)
第四章 系统结构和外部接口
联 网 系 统 集 成 管 理 平台
图1 系统结构图
卡口中心
卡口系统
车辆布控 Web查询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联网系统集成 管理平台接口
由数据存储、数据比对、监测报警、数据查询等单元组成,主 要完成与卡口前端和卡口中心的数据收发、数据的存储、比对、监 测、报警、查询的功能。 【条文解释】卡口前端采集的图片在卡口系统分中心汇集、存储,通 过计算机自动处理找出跟布控车辆号牌特征相仿的感兴趣车辆,进行 本地存储或在卡口中心存储作为以后查询使用和破案的资料,并发出 报警信号。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条文解释】 这里是指通过卡口的车辆特征(号牌、颜色、车型等)和状
态(时间、地点、车速、方向)等信息,并被正确的纪录下来。 但有时因拍摄或车辆本身的原因,车辆部分特征信息无法被
计算机自动识别,成为无效车辆信息(例如:车牌模糊、遮 挡)。
我们把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真实有效的车辆数和通过卡口车辆 总数之比,称为车辆捕获率。
第四章 系统结构和外部接口
4.1 系统结构
4.1.1 系统结构分类 卡口系统结构可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分布式系统由
卡口中心、卡口分中心、卡口前端组成,其中卡口中心可连接 若干卡口分中心,卡口分中心可连接若干卡口前端。集中式系 统由卡口中心和卡口前端组成。
分布式系统结构见图1(图中虚线部分为卡口系统的关联数 据库)。
GAT卡口技术要求标准
第一章 范 围
1 范围
GA/T 669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卡口信息 识别、比对、监测系统(以下简称卡口系统)的系统结构、外 部接口、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是卡口系统设计、实施及验收 的依据。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ad8dcf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access 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GB50396-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Array《出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出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6-2007,自2007年8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3。
0。
3、5.1.7(3)、6.0.2(2)、7。
0.4、9.0。
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 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E200i]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本规范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传真010-********,E—mail:tcl00sjl@)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主编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编单位:北京艾克塞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龙控制系统公司主要起草人:朱峰刘希清施巨岭何培重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6)4系统构成 (8)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I 3)5.1一般规定………………………………………………(1 3)5.2各部分功能、性能设计……………………………………(1 5)6设备选型与设置…………………………………………(1 7)7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1 8)8供电、防雷与接地…………………………………………(1 9)9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 (20)10监控中心 (21)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2 2)附录B系统防护等级分类…………………………………(2 8)附录C常用识读设备选型要求……………………………(3 4)附录D常用执行设备选型要求……………………………(3 8)本规范用词说明………………………………………………(4 o)附:条文说明 (41)1总则1.0。
电气工程知识:智能建筑出入口控制系统甲级标准应符合的条件.doc
![电气工程知识:智能建筑出入口控制系统甲级标准应符合的条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8f5a23d0700abb68a982fb80.png)
电气工程知识:智能建筑出入口控制系统甲级标准应符合的
条件
1)应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对楼内(外)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系统应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控制。
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出入口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3)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贮存,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4)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
应与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5)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联网,实现中央监控室对出入口进行多级控制和集中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2002—GA / T 39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
其他)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规范性引用文件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89) :(IP代码)(eqv IEC 529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报警系统环境实验GB/T 15211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安全防范报警设备—GB 167961997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idt IEC 61000-4-21998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GB/T 17626.2—1995)(idt IEC 61000-4-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GB/T 17626.3—1998:—4IEC 61000-4实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idt .GB/T 176264—19981995)1995):)抗扰度实验Gdt IEC 61000-4-5 实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5GB/T 17626.—1999 电磁兼容(idt IEC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实验实验和测量技术1l一1999 电磁兼容/GBT 17626.1994):61000-4-11 1994 机械防盗锁/GAT 73—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access出入口3.1控制人员和/或物品通过的通道口。
access control system出入口控制系统3.2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和/或指示,从而对目标在出入口的出入或网络。
装置)行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设备( object3.3 目标通过出入口且需要加以控制的人员和/或物品。
object informtion3.4 目标信息赋予目标或目标特有的、能够识别的特征信息。
数字、字符、图形图像、人体生物特征、物品特征、时间等均可成为目标信息。
key钥匙3.5用于操作出入口控制系统、取得出入权的信息和/或其载体,系统被设计和制造成只能由其特定的钥匙所操作。
钥匙所表征的信息可以具有表示人和/或物的身份、通行的权限、对系统的操作权限等单项或多项功能。
human coding identification人员编码识别3.6装置获取目标人员的个人编码信息的一种识别。
)(通过编码识别输入article coding identification物品编码识别3.7通过编码识别(输入)装置读取目标物品附属的编码载体而对该物品信息的一种识别。
3.8 人体生物特征信息human body biologic characteristic目标人员个体与生具有的、不可模仿或极难模仿的那些体态特征信息或行为,且可以被转变为目标独有特征的信息。
3.9 人体生物特征信息识别human body biologic characteristic identification采用生物测定(统计)学方法,获取目标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的识别。
3.10 物品特征信息article characteristic目标物品特有的物理、化学等特性且可被转变为目标独有特征的信息。
3.11 物品特征信息识别article characteristic identification通过辩识装置对预定物品特征信息进行的识别。
3.12 密钥、密钥量与密钥差异key-code,amount of key-code,differenceof key-code可以构成单个钥匙的目标信息即为密钥。
系统理论上可具有的所有钥匙所表征的全体密钥数量即为系统密钥量。
如果某系统具有不同种类的、权限并重的钥匙,则分别计算各类钥匙的密钥量,取其中密钥量最低的作为系统的密钥量。
构成单个钥匙的目标信息之间的差别即为密钥差异。
3.13 钥匙的授权key authorization准许某系统中某种或某个、某些钥匙的操作。
3.14 误识false identification系统将某个钥匙识别为该系统其他钥匙。
3.15 拒认refuse identification系统未对某个经正常操作的本系统钥匙做出识别响应。
3.16 识读现场identification local对钥匙进行识读的场所和/或环境。
3.17 识读现场设备local identify equipment在识读现场的、出入目标可以接触到的、有防护面的设备(装置)。
3.18 防护面protection surface设备完成安装后,在识读现场可能受到人为被破坏或被实施技术开启,因而需加以防护的设备的结构面。
3.19 防破坏能力anti destroyed ability在系统完成安装后,具有防护面的设备(装置)抵御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规定工具实施破坏性攻击,既出入口不被开启的能力(以抵御出入口被开启所需要的净工作时间表示)。
3.20 防技术开启能力anti technical opened ability在系统完成安装后,具有防护面的设备(装置)抵御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规定工具实施技术开启(如各种试探、扫描、模仿、干扰等方法使系统误识或误动作而开启),即出入口不被开启的能力(以抵御出入口被开启所需要的净工作时间表示)。
3.21 复合识别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系统对某目标的出入行为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信息识别方式并进行逻辑相与判断的一种识别方式。
3.22 防目标重入anti pass-back能够限制经正常操作已通过某出入口的目标,未经正常通行轨迹而再次操作又通过该出入口的一种控制方式。
3.23 多重识别控制multi-identification control系统采用某一种识别方式,须同时或在约定时间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信息进行识别后才能完成对某一出入口实施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
3.24 异地核准控制remote approve control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在非识读现场(通常是控制中心)对虽能通过系统识别、允许出入的目标进行再次确认。
并针对此目标遥控关闭或开启某出入口的一种控制方式。
3.25 受控区、同级别受控区、高级别受控区controlled area,the samelevel controlled area,high level controlledarea出入口的受控区,即:某)或这些(出入口,则该区域视为这一个)或同等作用的多个(如果某一区域只有一个一个(或同等作用的多个)出入口所限制出入的对应区域,就是它(它们)的受控区。
具有相同出入限制的多个受控区,互为同级别受控区。
具有比某受控区的出入限制更为严格的其他受控区,是相对于该受控区的高级别受控区。
4 系统功能要求4.1 系统概述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
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出入口控制系统原理框图4.2 系统构成模式出入口控制系统有多种构建模式。
按其硬件构成模式划分,可分为一体型和分体型;按其管理/控制方式划分,可分为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和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
4.2.1 一体型与分体型4.2.1.1 一体型一体型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内部连接、组合或集成在一起,实现出入口控制的所有功能。
一体型结构和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体型产品组成框图4.2.1.2 分体型分体型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有分开的部分,也有通过不同方式组合的部分。
分开部分与组合部分之间通过电子、机电等手段连成为一个系统,实现出入口控制的所有功能。
分体型结构中常见的模式如图3a)和图3b)所示。
a)分体型结构组成框图之一b)分体型结构组成框图之二图3 分体型结构组成框图4.2.2 独立控制型、联网控制型与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4.2.2.1 独立控制型独立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等功能均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如图4所示。
图4 独立控制型组成框图4.2.2.2 联网控制型联网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功能不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
其中,显示/编程功能由另外的设备完成。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数据通道及网络设备实现,如图5所示。
图5 联网控制型组成框图4.2.2.3 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出入口控制系统与联网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区别仅在于数据传输的方式不同。
其管理/控制部分的全部显示/编程/管理/控制等功能不是在一个设备(出入口控制器)内完成。
其中,显示/编程工作由另外的设备完成。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对可移动的、可读写的数据载体的输入/导出操作完成。
如图6所示。
图6 数据载体传输控制型组成框图系统防护级别4.3系统的防护级别由所用设备的防护面外壳的防护能力、防破坏能力、防技术开启能力以及系统的控制能力、保密性等因素决定。
系统的防护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
推荐采用的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防护级别的分级方法见附录A。
4.3.1 系统识读部分的防护级别系统识读部分的防护能力分级与相应要求见附录A中的表A.1。
4.3.2 系统管理/控制部分的防护级别系统管理/控制部分的防护能力分级与相应要求见附录A中的表A.2。
4.3.3 系统执行部分的防护级别系统执行部分的防护能力分级与相应要求见附录A中的表A.3。
4.4 系统功能4.4.1 出入授权系统将出入目标的识别信息及载体授权为钥匙,并记录于系统中。
应能设定目标的出入授权,即:何时、何出入目标、可出入何出入口、可出入的次数和通行的方向等权限。
在网络型系统中,除授权、查询、集中报警、异地核准控制等管理功能外,对本标准所要求的功能而言,均不应依赖于中央管理机是否工作。
4.4.2 系统响应时间系统的下列主要操作响应时间应小于2s。
a)除工作在异地核准控制模式外,从识读部分获取一个钥匙的完整信息始至执行部分开始启闭出入口动作的时间。
b)从操作(管理)员发出启闭指令始至执行部分开始启闭出入口动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