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崖山海战假如宋军赢了 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介绍
崖山海战,大宋王朝的覆灭之地
崖山海战,大宋王朝的覆灭之地七百年前,元朝灭宋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南宋当时逃到此地的有二十万人,但文官和宫女等非战斗人员占了一部分,元朝军队也有十余万人,元、宋的战船各自都有上千余艘,双方在此地大战二十余天,最惨烈的是南宋失败的最后一天,宋军有二百余艘战船沉入海底,宋军士兵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纷纷跳入海底,为了不受元军的侮辱,船上的文官和宫廷妇女亦加入跳海的行列之中。
北向祭拜父母者有之;夫妻父子诀别者有之;面对屠刀引颈就刑者有之;海中挣扎沉浮上下者有之,一时间崖门海域绝望呼叫不绝于耳,凄惨哀嚎声绕山间,真是一幅人间惨剧。
丞相陆秀夫意识到无法突围,绝望中首先逼迫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跳海,在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沉入海底以后,毅然带着皇帝的金印,背负上七岁的小皇帝,也同样跳海自杀。
宋朝自建国以来,向来对外懦弱,但在这次覆灭的最后一战中表现得还是可歌可泣。
距史料记载,宋朝参战船只有两千余艘,最后突围出去的只有三十余艘,在两千余艘中只占百分之一。
二十余万人中被俘者也不多,投降者也只有百余人,这一方面是蒙古人向来有屠城的习惯,对抵抗者采取杀戮政策,也有海战中交战双方占地面积有限,稍不注意就掉到海里。
所以投海和战死海中的官兵和文臣足有十余万人,大多壮烈殉国,此地也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海战遗址之一。
崖门海战现在也是一个历史之谜,战争中宋军将士看到大势已去,即不愿意投降,也不愿意将物资资敌,所以或者将战船烧毁,或者将船底凿穿,南宋朝廷带来的金银珠宝这次也一同投入海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还几次成立勘查队,对这一海域进行梳理。
我前年在陕西住了半年,在西安的临潼,当地的居民自豪的说,将自家的田地向下挖掘,就能找到秦朝的文物。
而在崖山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不少海域已经变成了陆地,战船和宋朝的生活用具,开始被海泥所埋没,后来或者被陆地所覆盖,或者还沉没在海中,不远的将来这里也可能有像兵马俑那样的惊喜,但愿能发现什么奇迹来。
此战役后,严格的说,汉族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开始被外来民族所奴役。
崖山海战十万人跳海是真的吗这十万可不都是军队
崖山海战十万人跳海是真的吗这十万可不都是军队崖山海战十万人跳海是真的吗?真正的士兵大概在八万到十万之间,随军百姓差不多有二十几万,主帅的策略也有点奇葩,导致在一个海峡内被只有两万五的元朝水军给前后夹击了。
宋军虽多,但兵力比较分散,从属的势力也多,主力都在一线布阵(三道防线),后面都在保护自己家的老爷,说穿了战斗力极低,属于保安性质的。
被元军两面夹击后,就乱了,都以为皇帝被围了,前面的主帅连忙派心腹大将前去救援小皇帝,但被皇帝座舰上的卫兵拒绝,因为怕是元军假冒的(元军绝大部分是汉人),然后陆秀夫觉得没救了,就背着小皇帝跳了海。
等主帅亲自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你说皇帝都自尽了,下面的那些混乱的百姓和士兵也没了斗志,所以都蹈海自尽,只有少部分人逃去旅宋。
都在吐槽南宋军民跳海的行为,对于这些无知者,我只想说:不知道当时情况的就别瞎叨叨!第一、南宋军民是十万不假,但是这十万可不都是军队啊,而是包括了随军的家属、百官、逃难的百姓等,论战斗力是真的比不过元军。
第二、南宋军民与元军连续战斗了十几天,是在战斗失败的情况下才跳海啊。
注意,这些人并不是一看见元军就去跳海了,而是真得打了,但没打过,所以为了避免被俘虏才跳海。
如果这也能吐槽,请问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狼牙山五壮士和八女投江?第三、南宋军民在崖山海战时,是在失去淡水补给的情况下连续作战的。
很多人对于水的重要性并不理解,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四天没有饮水,那别说战斗了,就是走路都没有力气啊,甚至会直接渴死啊。
而崖山的南宋军民是在断绝淡水补给十余日的情况下才战败的啊,此时这些南宋军民在战胜无望的情况下才跳海殉国,这是无可指责的。
第四、很多人都在瞎叨叨什么不拼命就跳海,这些人说白了就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民族大义,他们也根本不会懂得南宋军民为什么要跳海殉国。
表面上看他们是认为南宋军民没有最后拼一下,但实质上是这些人无比珍视自己的性命,他们这些人如果到了南宋军民的位置,别说跳海了,就是渴上两天,都能立刻跑到元军那里投降。
崖山之战——古典中华文明之殇
崖山之战——古典中华文明之殇但凡对中国文明史有所涉猎的人士,在纵览古今之后,心中总会有个感觉:中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强势与近现代的衰弱、没落反差太大,不能以一句“发展慢了、被别人赶上了”作为解释和借口。
进一步来说,古今的经济文化特质是不一致的,如同不是同一种文明传承!在仔细研究、分析之后,无不把目光转向了一个历史事件——崖山之战!以宋末崖山海战为界,中华文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
崖山之前,以汉唐的昌盛为代表,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兼容道家和佛家的古典儒士为文化主体,百家学说共融一炉,构建了一种中华文明的“人格”: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自信、开放、宽容,军事上、民风上的强势、血性和不屈、不弃;政治上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成熟的官僚体制,社会秩序和谐、有效,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受权利的制约,反而成为其助力。
中华文明的主体上开出了汉赋、唐诗、宋词三朵文明之花!崖山之前的中国,是文化、经济、社会书就的历史,不是政治、权势的记叙!崖山之后,随着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数十万传承古中华气节的“士”的殒灭,中华文明遭受了沉重打击,发生了“基因突变”。
古中华遗风不再,失去了团结与彪悍、热血和气节、自信和开放。
铁骨朽,荣耀去。
大中华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久居世界第一的局面化为泡影。
中华民族从此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步入落后、积弱、挨打的局面,迎来了奴化和耻辱,民族迷失了、保守了、锁国了。
中华文明和国家政权不再一致,皇权真正的统治了经济、文化、科技、民心,统治了社会的一切。
而同时,新生的“儒”也多了“酸气”、“腐气”,没有了古儒的“士气”!失去了担当、锐气和骨气!甚至退出了文明的舞台,偏居书本的一角。
所以,大清数亿百姓,可以面对区区几只外军的入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麻木苟且。
所以,近代史上,伪军竟比敌人还要多。
所以,有太多的媚外和移居国外、叛逃国外。
中华民族,到了反思的时候,重新认识真正的、完整的中华文明,复兴中华文明传承。
崖山之战简介 南宋王朝灭亡,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崖山之战简介南宋王朝灭亡,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导语:崖山之战简介: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这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
崖山之战简介: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这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但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实际战斗力只有数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赵昺蹈海殉国,超过十万南宋军民不愿被残暴的蒙古政权所奴役,纷纷投海自尽,这场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
仔细研究了一下南宋灭亡的历史,感到非常心痛,崖山海战尤为惨烈,周总理曾经说过,南宋流亡政权不应该在崖山做殊死搏斗,而应该带兵到海南岛去,带兵到台湾去,在那里继续保留汉人政权,我很赞同周总理的这种说法,南宋当时应该全面退守,退守的最佳地点是台湾,退可守,攻可扰,以蒙古人的实力,当时根本不具备从海上攻打台湾的能力。
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
两宋时期,国家非常富裕,GDP占全球八成之多,但国家却不重视军事实力,军队忙于经商而不演练,没有战斗力,面对外敌入侵总是战败求和,丧权辱国殆尽,最终还是难逃灭亡。
两宋灭亡的历史非
生活常识分享。
崖山海战简介
崖山海战简介崖山海战南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部分人评价这场战役,认为其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华)”这一说法。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崖山海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崖山海战分析中文名称:崖山海战参战部队:宋朝,元朝战争结果:蒙元获胜,南宋灭亡.时间:1279年(己卯年)3月19日(夏历二月初六)地点: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人物:张世杰张弘范忽必烈文天祥崖山海战详情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降元之将张弘范率元军攻至崖门,元军浩浩荡荡陆续抵达厓山,对南宋残余势力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面对巨大压力,张世杰昼夜苦思破敌之策。
有幕僚向张世杰建议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
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
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宋船。
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
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
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
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
明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份,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
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
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
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
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
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
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
宋朝历史小故事
宋朝历史小故事历史是故事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把历史故事运用到课堂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实用性。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宋朝历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一:赵匡胤赌棋输华山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象棋高手。
据说他棋艺高超,生平罕逢敌手,经常感叹难求一败。
终于有一天,他领略到了什么叫“强中更有强中手”,不但输掉了棋局,还输掉了一个天大的赌注——华山。
此事发生在赵匡胤称帝之前,当时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兵卒,有一次随军经过华山,他听说山上有一位道士,棋艺非常高超,便有心前去挑战。
但那位陈抟老祖见赵匡胤只不过是个毛头小兵,根本不屑于和他一战。
赵匡胤吃了闭门羹反而更加跃跃欲试,一定要向他讨教,还许下整座华山为赌注。
不过,这个赌注其实也只是个戏言,估计是他的决心和赌注让陈抟老祖萌生了兴趣,于是,他就答应了和赵匡胤切磋切磋。
结果,一局棋下来,自负的赵匡胤傻眼了,灰溜溜地下山去打仗了。
不过他也是个重承诺的人,日后当了皇帝,还专门下了圣旨给那位老道,将华山周围的租税都免了。
据说,当时两人赌战的棋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棋谱上双方是用“仙人指路对兵局”开局转为“先手屏风马对后手屏风马”对阵的,现在还有不少棋迷朋友们对此津津乐道。
宋朝历史小故事篇二:宋卫王赵昺的陵墓赵昺的陵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
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于海上。
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
德佑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宋朝宋元崖门海战历史之谜
宋朝宋元崖门海战历史之谜宋朝宋元崖门海战历史之谜发生在新会的宋元崖门海战,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极其深远,是新会,也是江门的一笔宝贵历史遗产。
梁启超说过,新会是“自沉崖山,留悲愤之记念于历史上之一县”。
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应该深入认识它、研究它、开发利用它。
我曾阅读了大量有关资料,对这场海战作过一些研究,但也曾在考证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举两例如下:崖山之谜宋行朝于1278年7月14日(农历六月廿三日)到达崖山,在这里驻跸最久,时间跨度达9个月。
宋行朝为什么最后设驻崖山?有人认为仅是一种偶然性;有人认为这里地近广州翔龙府,易于号令天下,在大海边又利于舟船退却;有人认为这里似赵宋皇族发家的风水地“犀牛望月”形制,期望在此东山再起,赵氏族谱就绘有此图;有人认为是地理形势重要;也有人说,当年宋太祖曾问能卜未来事的陈希夷(道家),陈希夷回答谶语:“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又答:“逢崖则止。
”明显说赵宋朝廷从汴京,败迁到杭州,再退到福建,后到广东,崖山是最后归宿,但海南岛也是“崖”,为什么不去?海南因崖边出珍珠故称珠崖郡,当时珠崖郡局势相对稳定,也是可以守的。
我个人认为,一是宋行朝形势所逼,二是崖山地理重要。
先看宋行朝的处境:德祐二年(1276年)农历正月,宋朝皇帝向元军投降,益王赵由昰和母亲杨淑妃、异母弟广王赵由昺逃出京城,后转至福州,8岁的赵昰被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拥戴。
同年十一月,受元军追逼,宋末行朝流亡海上,经福建的'泉州、厦门,广东的潮阳、甲子门、宝安大鹏湾、香港大屿山梅窝、九龙官富场(今宋皇台一带)、浅湾(今荃湾)、东莞虎门、今珠海市横琴岛、南水等,流亡一年多后,才在湛江市南面海中的硇洲岛驻扎。
硇洲只是小岛,进不足攻,退不足守,在帝昰病逝、7岁的赵昺继位后,行朝迁去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不成,海南岛日后亦很快被攻破,往回走,立足点也就以崖山一带为好,这是形势所逼。
崖山当时在新会南部海中,由于70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沙田形成速度很快,现在已与陆地相连,看不出其险要,但当年却是海中一大岛屿,形制险要,又近广州翔龙府。
崖山血战:中国史上最惨烈、最壮观、最有血性、最催人泪下的鏖战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乃是不世出的枭雄。
他不仅是独迈千古的战略大师,也是横绝一世的战术大师。
在他的带领下,庞大的蒙古帝国迅速崛起,横扫欧亚大陆。
多年以后,西方的历史学家经过文献的研究和在蒙古实地考察, 总结蒙古军队的原因,他们惊奇地发现,蒙古骑兵多以弯刀进行冲杀,利用马匹的冲击力,加上弯刀的力学原理与马匹的冲击力的组合发挥到,很容易能够将敌人的身体甚至盔甲和兵器削掉,这,就是成吉思汗在基本战法上创新和改良的成果!另外,成吉思汗也在惯用的阵列战术以及两翼包抄战术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演化,终使蒙古骑兵成为了无敌于天下的“上帝之鞭”。
而随着蒙古帝国的不断壮大和扩张,偏安江南一百五十余年的南宋小朝廷也成为了蒙古人眼中的一头猎物。
不过,让蒙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貌似懦弱的南宋人,竟然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对手。
最初,成吉思汗是瞧不起不会骑射只会享受安逸的南宋人的,他只把剽悍尚武的女真人看作头号大敌。
哪料,居庸关一役,金兵溃不成军。
成吉思汗由此顺利占领金朝中都,逼迫金人纳贡称臣。
西征途中,成吉思汗难求一败,只是在征服西夏时的灵州大战中遭遇到了西夏主力像样的抵抗。
相信成吉思汗直到死前,也不会料到,南宋竟会是最难啃的骨头。
蒙古人正式攻打南宋是在1235年。
此年,窝阔台发动了打到多瑙河的第二次西征,同时,以南宋背约为名,分兵两路,大举犯宋。
战事一开始,蒙古军虽有斩获,但在宋军顽强抵抗下,进展缓慢。
第二年,终于攻占了南宋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
然而,南宋名孟珙出阵,连破蒙古24寨,大败蒙古军队,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后几年,孟珙率领宋军与蒙古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的拉锯战,双方互有输赢,难分高下。
而到了1239 年,宋将杜杲在庐州(今合肥)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东路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宋境,孟珙趁势反攻,连败蒙古军队,收复襄樊诸郡和信阳,解除了蒙古大军在东路对南宋的威胁。
随后,孟珙又率部向西,迎战西路蒙古军,取得大垭寨大捷,收复夔州。
崖山古战场:南宋皇帝和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崖山古战场:南宋皇帝和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导读崖山,位于今天广东新会城南约50公里处,南北纵横200余里,东南控海,南北皆港。
当年,宋军在此集结了千艘战船、20余万军民,启图拯救已进入末世的南宋王朝。
01南宋军队最后的战场公元1276年的南宋朝廷,可谓哀歌四起。
“陪都”临安(位于今杭州西部)在这一年被蒙军攻陷,宰相陈宜中派陆秀夫与蒙军谈判,表示宋朝可以向元朝称侄或称侄孙,哪怕最后“奉表求封为小国”,只要元朝能止兵,一切都答应。
不料,蒙军不答应,非坚持要宋“称臣”。
主战派大臣文天祥愤怒地上书给皇帝,如果蒙军想灭南宋,南宋可以在淮、浙、闽、广等地与蒙军决战,“胜负难料”。
就这样,南宋与蒙古军的决战地移到了沿海。
但毫无疑问,南宋军队根本不是蒙军铁骑的对手,闽广全境很快沦陷。
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至位于现在广东新会城南的崖山,7岁的赵昺在此登基,在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注:太子的老师)张世杰护卫下,在此建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海上流亡朝廷”。
选择崖山,是有理由的。
崖山海域的东边名为崖山,西边则被名为瓶山,两座大山如一座门束住了海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不熟悉航道和潮汐规律,大船很容易迷航搁浅。
宋军统帅张世杰认为,崖山天险可以长期坚守,甚至天真地希望靠崖山来拯救已进入末世的南宋王朝——在他看来,南宋军队占绝对优势。
首先,从战船数量上看,南宋战船千艘,其中大型船只占多数,而蒙军仅有大小参差不齐的船只500余艘;在作战能力上,蒙古军多是不习水战的北方人,甚至呕吐得连弓矢都拿不起来,且蒙军船上的闽浙水手不少,“其心莫不欲南向”。
于是,张世杰决心死守崖山,他在南海与银洲湖相接的地方集结部队,以今天的古井镇官冲村一个无名小丘为中心,在“北起银洲湖,南至崖门口”这方圆数十里的水陆区域中,编出一个庞大的“舰阵”。
一时间,崖山海域内云集官兵和流亡民众达20多万人——但他们大多数住在船上,没有登岸。
同时,张世杰一面又筹集粮草,并搜集工匠兴造武器装备,积极备战。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战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战悲壮节烈应千秋,有感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
今日位于崖山南面的崖山祠,是一座古老的建筑。
在这里供奉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的塑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流砥柱。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也被后世并称为“宋末三杰”。
崖山海战,是空前惨烈的一场战役,说其惨烈,更多的是体现在战役胜负已定之后。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然后,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被残暴的蒙古政权所奴役,纷纷韬海自尽……元朝所编的宋史客观的记载了这段史实: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10万人自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一行字,但它背后的震撼意义,令后人叹息不已。
在国家命运的转折关头,从皇帝到大臣、士兵甚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表态。
在崖山附近一个叫延安村的小村庄旁边,有一座没有碑文的坟墓,与众不同的是,墓的四周,全部是用蚝壳围砌起来的。
传说这就是当年的杨太后之墓。
杨太后殉国后,匆忙之间,张世杰将她葬在了这里。
迫于元朝的压迫,百姓不敢为她树碑立传,只得用蚝壳为杨太后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坟墓。
为了怀念这位坚贞不屈的太后,每逢四月初二杨太后诞辰日,四乡八里的百姓都会来这里祭拜,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
此外,还有一些忠义之士,冒着天大的危险,将侥幸逃脱的赵氏皇族后代严密保护起来,隐姓埋名,直到元朝灭亡,他们才恢复本来姓氏,在崖门附近建立了赵氏的皇族村,并将宋代十八位皇帝的灵位永久供奉在村里的祠堂里。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
崖山之战的典故
崖山之战的典故
崖山之战是指1279年,宋朝军队与元军在崖山进行的一场生死大决战,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宋朝皇室在崖山设立了海上朝廷,试图以此方式抵御元军的进攻。
元军方面以降元宋将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分南、北两路向宋军围攻。
宋军在崖山烧毁了岸上的行宫与军营,移居海上,所有士兵被布置在千余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相连,形成方阵。
指挥将领张世杰将20余万将士安排到海上死守。
战斗打响后,元军断了南宋小朝廷的淡水及柴薪渠道。
在连续断水断粮,将士无力再战的情况下,宋军船阵被元军攻破。
43岁的陆秀夫眼见大势已去,在元军围攻帝舟时,跪对宋帝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不必再受其辱,当为国死!”说罢背起腰系玉玺的少帝赵昺纵身跃入大海。
这场战役最终以元军获得全面胜利而结束,历时319年的宋王朝至此而亡。
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元朝最终统一了全国,而宋朝皇室在海上建立的朝廷也彻底灭亡。
这场战役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海战之一,据记载,战后海上漂浮的尸体达到了十万之数。
历史趣谈关于崖山海战的几个未解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关于崖山海战的几个未解之谜
导语:崖山海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海战,这次战争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也昭示着元朝对整个中国的完全统治。
但是关于宋元崖山海战发
崖山海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海战,这次战争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也昭示着元朝对整个中国的完全统治。
但是关于宋元崖山海战发生在哪一年很多人都保持着不同的态度。
崖山海战发生在哪一年?如果按照南宋的史料记载,崖山海战发生在南宋祥兴二年,但是在元朝的史料记载中是发生在元至十六年,换算到公元时间是在公元1279年,这场古代史上大规模的海战从1279年的正月开始,主要的战役阶段是发生在二月六日到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战正式结束。
崖山海战的主要战役是从1279年的正月开始,当时蒙古军队对南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面对着蒙古数倍于自己的军队,南宋军队始终没有投降的迹象。
蒙古军队便开始使用火炮,并且直接用舰船将整个海面进行大规模的封锁,二月六日,南宋军队开始组织海上突围,但是面对着军事实力数倍于自己的蒙古军队,最终还是被蒙古舰船侵入到了船队的中央,宋军不得已乘着十多艘大型舰船逃跑,之后的时间,南宋军队尝试组织过几次反攻,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南宋史书上记载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战正式结束,海面浮尸数十万,所以崖山海战发生在哪一年是显而易见的,宋元崖山海战发生在1279年,只是在不同的朝代使用的记录方式不一样,就容易产生错觉误导人们。
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
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崖山海战。
探索崖山海战之谜
探索"崖门海战"之谜--黄少玮2009/4/21 0:00:00 阅读数:40【题名】探索"崖门海战"之谜【著者】黄少玮【出处】《新会侨刊》2000,总第58期"崖门海战"历史之谜距今720年前,我市的崖门银洲湖出海口一带,是南宋军队与元军进行海上殊死决战的地方。
当时战况空前惨烈。
据史书记载,元军长驱直下,南宋军队节节败退,南宋左丞相陆秀夫等残余军众拥立卫王昺为帝流亡迁徙于新会古井崖山。
元军由张弘范率领直逼新会。
1 279年二月初六,宋元两军数千艘战船,数十万士兵决战于崖海。
海战结束后,南宋的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千多艘军船大多被烧毁或沉落水底。
银洲湖上南宋殉国将士浮尸十余万具,海水被血染红。
此役,宋少帝、杨太后等皇亲国戚和陆秀夫等南宋臣民或投海,或战死,或被俘。
传说南宋王朝流亡新会时携带的大量财宝和传国玉玺也随之在此役沉没或散失。
专家关注"崖门海战""宋元崖门海战"水下考古,工程浩大,耗资巨大,难度很大,综合科技发展水平要求高。
如果莽撞地行动,不但对这些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发掘不利,而且很可能破坏原貌。
多年来,国家文物考古部门以及我市领导对此事一直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
1991年3至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会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赴官冲进行实地踏勘和水下考古预备性调查。
1991年1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聘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岸河口研究室一起对奇石附近水域的河底进行声纳扫描。
1992年3至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会同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对4个床面型和浅埋型疑点进行轻、重潜水探摸工作,在黄茅海北部崖门深槽-5等深线附近进行旁侧声纳及浅地层探测。
1994年12月,新会市政府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委托新会市在京乡亲联谊会,组织宋元沉船探测小组,第三次对崖门附近的官冲地区采用探地雷达进行探测,聘请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天地遥感地质工程公司负责探测,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地质和水文资料。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你知道其用意吗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你知道其用意吗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意思是说,崖山海战之后华夏文明至此消失。
其实此话包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
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现在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展开大规模海战,此战也可以说是南宋王朝的最后一站、王国之战。
因为此战南宋20万军队伤亡殆尽,南宋幼主和南宋忠臣全部投海自尽。
南宋王朝覆灭,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长达近百年的大元王朝。
于是乎便有了崖山之后再无华夏之说。
最先提出崖山之后无华夏的是明末清初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其本来意思是崖山海战之后,中原统治权不再属于汉人掌管,而是交到了蛮夷手中,并没有华夏文化消失的意思。
再说钱谦益是何货色?!虽然其文采不错,但是其人品却渣得不能再渣了。
在明朝灭亡之后,他的爱妾和他说要不我们一起跳海殉国吧。
俩人商量好后一起走向海边,钱谦益用手试了下水温竟然说,'水太凉了,还是改天吧’。
于是钱谦益自己又回去了。
后来更可气的是为了迎合满清竟然主动消发投降清军。
就像这种没有一点气节的败类怎么会真正明白华夏文明的精髓,他能看到和理解的也就只有诸如'水太凉’这种最表面的东西而已。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甲午战争之后断章取义提出备受争议的'崖山之后再无华夏’。
其用意很明显,第一内藤湖南是为了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第二就是作为日本日后全面侵占中国的先头兵先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
在此期间他提出华夏文明在宋朝之后就已经在中原消失,日本才是传承华夏文明最好的地方,他们的军队进入中国是为了驱赶侵略者拯救华夏文明。
其用心和无耻程度可见一斑。
华夏文明从古至今延续几千年,期间中原虽然多次经历王朝更迭,统治易主,但是无论哪个民族统治中原,华夏文明都不曾被统治者排斥过,反而主动融入华夏文明之中,让自己的文明被华夏文明弱化或者通化,因此华夏文明自始至终都是中原地区唯一的文化潮流,从不曾断层消失。
历史趣谈揭秘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就再无中国了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就再无中国了吗
导语: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了吗?这个问题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太了解,钓鱼城之战明明是发生在宋朝时期的,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成立呢,
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了吗?这个问题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太了解,钓鱼城之战明明是发生在宋朝时期的,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成立呢,何来没有之说呢?但是这种想法的人却从其实是站在了一个太过狭隘的思想来看等问题了。
无论是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甚至更往前的一些朝代,至少有历史记载的岁月中所有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现在都可以把他们称之为中国人,他们身体和灵魂始终都在这一片土地上,不曾走远。
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才称之为中国,那地确是一种对祖先的不尊重。
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了吗?这样问题其实是可以这样理解的,钓鱼城之战崖山战役之后,宋军大败,从此蒙古军开始了一场屠杀汉人的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汉人被蒙古人残忍的伤害,而且所杀之人,皆为精英之类的。
所以说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就在一刻起开始走向灭亡了。
做为中国人,眼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人欺负,国家已然沦陷,觉得咽不下这口气!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再也没有一个能够统驭四方的人来驾驭华夏文明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蛮夷之人把汉人沦为奴隶,鞭打欺凌。
所以当被问及钓鱼城之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了吗的时候,也许可以很明了的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的话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
钓鱼城之战南宋是否拯救了西方世界
每当翻开历史的长河,从中总是能够看到世界上的战争几乎都是有生活常识分享。
崖山之战南宋军民的最后挣扎
崖山之战:南宋军民的最后挣扎作者:张嵚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10年第06期公元1279年,中国广东新会,那一片颤抖的海,那一只颤抖的沉船,那一团颤抖的烈火,那些个颤抖的胜利者和殉难者,染红了大片南中国海的颤抖的血,在滔滔巨浪间翻腾成一个绝唱—大宋王朝最后的绝唱—崖山之战。
绝唱的前奏很复杂,蒙古元朝,南宋,一个要一统天下横扫六合,一个要保家卫国抗争到底,于是滚滚的马蹄踏碎了南中国的大片河山。
四川、重庆、江南、福州、江西、广东、广西,孟珙、王坚、李庭芝、张顺、张贵、吕文焕、吕文德、张玉、文天祥……三两个字的地名和人名,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可玉石俱焚终挡不住蒙古人的滚滚马蹄,那犬牙交错决死抵抗的襄樊防线溃败了,那曾打死过蒙古可汗的钓鱼城沦陷了,那南宋王朝的心脏—都城临安,一枪没放就扯白旗了。
那一个个曾经给予蒙古人沉重打击的将领们,投降的投降,殉国的殉国;那喜欢窝在深沟里斗蛐蛐的大宰相贾似道,让人抓去一刀砍了。
该丢的地方都丢了,该死的不该死的人都死了,至于那习惯了冲侵略者叫大爷的南宋王朝,太后皇上统统被抓了俘虏吃了牢饭,灭的就是你,这回叫爷爷也没用了。
决死抵抗,然后是沦陷,屠城;扯白旗投降,然后还是沦陷,屠城;跪地求饶叫大爷喊爷爷,然后是当俘虏,吃牢饭,做四等公民。
这样的江山,还怎么有得救,又有谁能救?却还是有人相信,有得救,我能救。
皇上没了,再立一个;地盘丢了,再找新地盘。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死守不退也好,化整为零打游击也罢,就是要和你拼到底。
冠冕堂皇地说,这叫爱国主义,忠君思想;往俗了讲,却恰如《神雕侠侣》里的那句话:倘叫他们坐了江山,我大宋子民,世世代代,恐都要沦为鞑子的奴隶了。
这是那些人心中最实在的信条,所有有尊严的中国人最简单的愿望。
宋朝或许有千般的不好,但为了这个愿望,可以跑到天涯海角,可以躲,可以打,纵是钢刀压顶,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却决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于是就有了公元1279年南中国天涯海角的崖山,在蒙古人的大兵压境下,齐集了最后的、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相信这个江山和后代子孙的命运,还有得救,我能救的人。
有关宋元崖门海战的传说
有关宋元崖门海战的传说最近许多游览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的游客意犹未尽地提出疑问: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在崖门蹈海殉国,他的陵墓为何不在这里,反而远在百里外的深圳赤湾?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相关的神奇传说。
陆秀夫背少帝昺投海殉国话说1278年,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在元军势如破竹的大举进犯下,南宋景炎帝(即宋帝昰)在众军臣护卫下,被迫沿海路退守至湛江市南面的硇洲岛上,时年11岁的景炎帝终因受不住逃亡途中的艰辛和惊吓,于农历四月十五日病逝。
两天后,群臣在帝灵前拥立年仅7岁的卫王赵昺继位,并移师到新会崖门出海水道东岸的崖山,建立行朝草市。
景炎帝的遗体也随师运到崖山,在崖山择地修筑简陋的永福陵。
九月初一,宋景炎帝总算入土为安。
但是景炎帝的皇位继任者宋帝昺可没有那么幸运了。
次年二月初六,宋元共20多万大军在崖门展开最后一场惨烈的海战。
大战以宋军大败,全军覆没,南宋皇朝灭亡而结束。
大战中宋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誓不作元军俘虏而受辱,遂在崖门海中奇石附近,把南宋的金玺印信挂在少帝昺身上,再背负着少帝昺投海殉国。
宋帝昺投海殉国后,据《继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和《续资治通鉴·元记》记载:战后,元军清理现场,有一兵卒从海上战死宋军浮尸上搜刮财物时,从一具身穿黄衣的小尸身上取得一“诏书之宝”的印鉴。
元军将领张弘范怀疑小尸身即为宋帝昺,急忙派人再找时已失去踪影。
据故老相传,宋帝昺虽然投海而亡,但他毕竟是一位受命于天的皇帝,岂能暴尸海面。
其时正当北风劲吹,少帝昺的遗骸随海流向东南方向的深圳漂移,突然一群海鸥飞至,将宋帝昺的遗体严密覆盖,在茫茫大海中没了影迹。
自始700多年来,宋朝这个最后的皇帝究竟下落何方?身葬何处?成了历史之谜。
宋帝昺的遗骸被发现704年后的1983年,奇迹出现了,宋帝昺的陵墓居然被人发现在深圳市南山区的赤湾附近。
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派员认真勘查后,把陵墓修葺扩建为占地共1500多平方米的宋帝昺陵园,并在陵园内塑立陆秀夫背负少帝昺蹈海殉国的石雕和史碑,还在墓前矗立2米多高的“大宋祥庆少帝之墓”的墓碑。
崖山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崖山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崖山海战是宋朝末年宋朝与元朝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宋军全军失败告终,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那崖山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崖山海战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崖山海战的经过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赵昺蹈海殉国,赵宋王朝灭亡。
1276年初,蒙古铁骑一路南下,临安沦陷,南宋朝廷土崩瓦解。
年幼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在母亲杨太后的带领下,逃出都城,到达温州。
大臣陆秀夫派人招来了躲藏于此的陈宜中,大将张世杰也率兵从定海前来会合。
五月一日,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
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
南宋虽然投降元朝,但福建、两广大片地区仍处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也在淮东、淮西地区进行着顽强抵抗。
但淮东、淮西等地相继失陷,李庭芝战死。
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此时福州有正规军17万,民兵30万,淮兵万人,足可一战,但由于主持朝政的陈宜中胆小怕事,因此小朝廷立足未稳,就又开始了逃亡。
离开福州之后,小朝廷只能四处流亡,辗转泉州、潮州、惠州等地。
景炎三年(1278)春,来到雷州附近。
逃亡途中,宰相陈宜中借口联络占城,一去不返。
端宗在逃亡途中患病,四月十五日病死,年仅11岁。
端宗死后,群龙无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离析,陆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气:“诸君为何散去?度宗一子还在,他怎么办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复兴的,何况如今还有上万将士,只要老天不绝赵氏,难道不能靠此再造一个国家么?”众臣便又拥立年方7岁的赵昺为帝,改元祥兴。
元军步步为营,不久雷州失守,形势危急。
张世杰数次率军反攻雷州,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将流亡政权迁至崖山。
历史似乎注定了要选在这里翻开空前悲壮的一页。
看宋朝怎样一步步落入异族人之手(01崖山海战)
看宋朝怎样一步步落入异族人之手(01崖山海战)展开全文读宋朝史,宋初的兴盛和经济文化的繁荣让人兴奋,但随着历史一步步向前迈进,让人不由得一阵阵紧张起来。
一、崖山海战有人说,宋朝的灭亡是德祐二年即1276年临安城陷,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算,也有人说宋朝的真正灭亡应该是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时算。
到底怎样算,我们不去做无谓的争论与探讨,历史不会迷了眼睛,我们透过历史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尽可能地还原当时发生的一切。
先看看崖山海战是怎么一回事。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也称崖门。
这么偏僻的地方,在古代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它怎么会在中国的历史上被浓墨重彩书写?历史是客观的,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关注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他们之所以引起关注,自有其渊源。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他们已经占领华夏大地北方大部分地区。
1272年元兵分水陆两路南下攻打南宋,一路势如破竹,在襄樊大破宋军,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再度求和,但求和不成,当时只有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宋恭帝之父宋度宗的杨淑妃皇后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赵昰和俞修容的儿子赵昺出逃,逃到福州。
立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
1277年,元兵一路追杀,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被迫再往南奔。
宋端宗准备逃往雷州,不料遇强台风,船只翻覆,宋端宗差点溺死。
在这次台风中,超过四成的宋朝士兵丧命。
台风刚过,元将刘深又率兵来攻,张世杰迎战,不敌后逃,一直逃到七星洋,此役宋军损失船只两百多艘。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驾崩,于是7岁的卫王赵昺在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登基,为宋怀宗。
他是南宋的第九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
赵昺登基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着赵昺逃到崖山,在当地建立政权,准备继续抗元。
这已经不是偏隅一方了,而是蜗居在一弹丸之地了。
但不久,前线抗战元兵的文天祥被汉人元将张弘范俘虏,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元军浩浩荡荡攻至崖山,对南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历史趣谈崖山海战未解之谜 是谁带着传国玉玺跳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崖山海战未解之谜是谁带着传国玉玺跳海
导语:崖山海战是南宋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一场较量,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被看做是第一个征服中国内陆的民族。
崖山海战北方游牧民族的胜利,意味着
崖山海战是南宋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一场较量,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被看做是第一个征服中国内陆的民族。
崖山海战北方游牧民族的胜利,意味着南宋的灭亡。
此后,元朝便建立了。
对于崖山海战我们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这些谜题是什么?一起接着往下看。
崖山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海战,在中国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抵抗异族侵略的抗元斗争是正义的,他们坚决的斗争迫使蒙古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野蛮政策。
崖山海战十万人殉国
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
祥兴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厓山海战结束,大宋王朝宣告灭亡。
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
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不幸溺卒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崖山海战南宋为何战败
根据史料记载,此次海战的兵器主要是“弓弩、火、石”,元军方面一度利用俘获的乌疍船“载草灌油,乘风纵火”,但并不成功。
于是最终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崖山海战假如宋军赢了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介绍
导语:崖山海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海上战争,是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一次海上作战,这次战争直接关系南宋的存亡,也关系着蒙古军队是否
崖山海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海上战争,是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一次海上作战,这次战争直接关系南宋的存亡,也关系着蒙古军队是否可以统一整个中国的关键性战力。
但是很多人提出崖山海战假如宋军赢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从地理位置来看,崖山位于现在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就整个战略形势来看的话,蒙古军队已经把南宋军队逼迫到了中国的最南端。
这次战争也是十分惨烈的,即使在战争结果显而易见的情况下,南宋军民十万多人选择了跳海殉国,也是在这次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彻底的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在历史上有崖山无中华的说法。
从军队人数来说,南宋军队有将近二十万,但是这其中有大多数的家眷和军民,其中作战人数不过几万人,而蒙古军队却有三十万之多,崖山海战假如宋军赢了,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因为实力的巨大差距,无法扭转整个局势上的败局,蒙古军队还会发动第二次第三次战争,南宋实在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南宋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战后的军民表现来说,南宋军队很有可能在修养生息后卷土重来,从而开始另外一场大规模收复战役。
但是总结起来历史是没有重来的可能性的,从崖山海战中,南宋军民的气节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和思考的。
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介绍
崖山海战有着三个未解之谜,到现在还没有找出谜底。
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之一是南宋为何将所有的军队集中在崖山这个地方。
根据现在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