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材料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46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标《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之一,为专业选修课,是环境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成如下目标:目标1: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

目标2: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目标3:掌握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之一,为专业选修课,是环境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考虑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既紧密联系又自成体系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将两者相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汇总形成第一篇,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并将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分别列为第二篇和第三篇,以保持各自内容和方法的完整性。

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如何理解他们的内涵?2)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1、环境规划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卷》---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出现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一)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二)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三)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四)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简答题)1)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在传统的GNP核算中,未考虑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

经济学家试图在计算国内生产和收入时纳入考虑环境后的净国内产值(EDP)和净国内收入(ENI)。

2)建立自然资源帐户自然资源帐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资源的变化。

这些帐户能够显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

3)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

4)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完整的反映三部分成本:a、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b、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c、用户成本。

5)环境资源价值公式为建立一个合法的决策框架,对资源进行定价是必须的。

从概念或价值评估的角度,可以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前者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以及选择价值。

4、导致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公共物品性、外部性、垄断竞争的存在以及非对称性。

5、环境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1)排污收费2)产权交易3)排污许可交易4)排污标准6、环境预测方法1)头脑风暴(BS、思维共振)法2)特尔菲(Delphi)法3)逻辑型规律(趋势外推)法4)指数曲线法5)龚帕兹预测法6)回归分析预测法7)决策树图法8)交叉影响分析预测法9)马尔可夫预测法7、环境规划管理与管理方案的生成(简答题)(一)前期准备与调研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任务、确定规划的时域与空域范围、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与课题组、编制规划提纲与调研提纲、进行广泛的咨询、吸取各方意见并采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保护和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目标和方法,并且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意义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保障人民生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协调。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环境规划与管理对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福祉。

因此,环境规划与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综合性任务。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可以保护土地、水资源和大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方向之一。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可以降低人们患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1. 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

环境政策和法规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它们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持。

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和法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

环境评估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和问题,并且评估我们的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效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第七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就是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规划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

在“人类—环境”系统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发展是主要方面。

所以环境管理就是管理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由这种意义上来讲,环境管理主要是管理人类事务的,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管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1 战略性;②综合性;③系统性;④可协调性;⑤广泛性(群众性);⑥实用性。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范围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地区环境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管理等。

3.专业环境管理按行业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以及各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

按环境要素划分,专业管理包括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草地湿地及沿海滩涂、地质等环境管理。

(2)按管理性质分类1.环境计划管理计划能促进和保证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任务是制定、执行、检查和调整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规划,使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落实环境规划,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如调查、监测、评价、检查、交流、研究和污染防治等都属于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7.2减少噪音干扰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有噪声干扰的施工机械,如砼振捣器、搅拌机、重型运输车辆等,禁止在22:00点后启动。

如遇规范规定连续施工的工程,必须在22:00点后施工,应事先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出“安民告示”后施工。

2、对有高于噪音污染的固定式施工机械,如发电机组、空压机、强制式搅拌机等,尽量采用半封闭措施,以减少噪音干扰。

因工期短、时间紧,施工中不可避免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公司将采取积极的措施,我们在施工中存在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附近居民及机关团体、单位的谅解并多方监督,我们将及时改进。

7.3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的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在天晴又刚好起风的情况下,使临近的建筑物蒙上一层灰尘。

为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天气好的时候,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

7.4保护环境卫生措施1、建立市容环卫监督工作小组,组织市容保洁小分队,每班2~3人,坚持每天清扫、保洁两次。

2、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及其他车辆必须保持干净,如有土方撒落污染道路,应派人及时冲洗干净。

3、为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天气好的时候,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

4、工地外运土方必须办理必要的外运手续,土方运输过程中不得随地撒落。

5、施工现场污水未做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排水设施和河流、池塘。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环境保护目标及工作内容确立“树环保理念,筑绿色工程”的环境方针,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理念,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的有关条例、标准、规定,本着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原则,开展施工生产活动,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用爱心筑造绿色的工程。

本标段中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群众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注意保护国土资源和文化遗产,如发现文物、古墓等时先进行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现代社会对环境的管理和规划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

第一,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现代城市发展快速,但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垃圾处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环境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第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管理采取了许多重要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监管机构来监督执行。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推动环境友好行为的发展。

此外,环境管理还依赖于科技进步,如环境监测设备和净化技术的发展,以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环境规划的目标环境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来优化环境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环境规划包括城市规划、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四,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是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合理布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这样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红线划定的重要性红线划定是环境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划定合理的红线,限制城市扩张,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红线划定不仅能保护农田和生态系统,也能避免城市过度扩张所带来的设施不足和环境破坏。

第六,生态保护的意义生态保护是环境规划的核心之一。

生态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濒危物种等。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我们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第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

公众参与不仅能够增加环境管理的透明度,还能够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环境保护的落实。

因此,鼓励公众参与是有效的环境管理和规划的重要环节。

第八,科技创新与环境规划科技创新对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能帮助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环 境,避免因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的不可逆损失, 确保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环境规划可以帮助确保经济社 会发展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环境规划能够减少人类和动植 物之间的冲突,保护管理》PPT 课件
本课程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 解环境规划的原则和流程,并掌握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角色。
背景介绍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规划和管理来 保护人类、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可持续性
环境规划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障现 在和未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环境规划的流程
1
调研评估
2
了解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
势,评估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
影响。
3
实施监测
4
根据方案和措施,实施规划,并定期 监测和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影响。
确定目标
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实际情 况制定计划和政策。
环境规划可以制定和实施污染 防治措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 善。
环境规划的原则
系统观念
环境规划应该从整体出发,系统性地考虑自 然和人文因素的相互作用。
参与性
环境规划需要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 反映各方的声音和利益,促进民主和透明。
科学性
环境规划应该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依据客观 事实,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方案设计
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规划方案 和措施,包括时序和空间的要求。
环境管理的角色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第七章产业环境管理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第十章全球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管理学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0学分: 2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等环境基础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题,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选修课,拟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教学:1.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查资料,互相探讨;3.安排学生去环保局了解目前的环境管理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熟悉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11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环境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手段重点、难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重点、难点:1、三种生产理论、界面活动控制论和协调理论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第七章--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第七章--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施工环保措施计划一、环境管理目标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及绿化。

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惠水县有关法规的要求。

保护地方生态,尽可能低的减少由于环境施工活动造成的投诉。

二、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1.环境管理因素分析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施工废水、施工垃圾、弃土堆放、运输遗洒、粉尘污染、破坏植被等,环境因素清单为:4粉尘排放砂和水泥等的搬运、砂浆搅拌、磨光机打磨等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噪音排放施工机械、脚手架安装和拆除、洞口的及混凝土的剔凿等施工活动、运输车辆等影响人体健康、办公、居民的休息6运输遗洒水泥、渣土、垃圾、材料等的运输污染路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7光污染施工现场的照明、电焊机等的使用影响人们正常生活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钻孔泥浆水、雨水、生活废水、搅拌及各种设车辆清洗废水等。

1.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生活废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2.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雨季施工时制定有效的排水措施,采用固定泥浆池,泥浆池采用土砂袋堆砌,外包无纺布,废弃泥浆由泥浆车运出场外按照环保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幼儿园环境创设第七章 幼儿园环境评价

幼儿园环境创设第七章 幼儿园环境评价

户外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幼儿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幼儿园 户外环境设计应依据场地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创设符合幼儿生理、心 理特点的多样的环境空间。
幼儿园环境创设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设施设备与玩具材料的配备是否齐全,是否高效利用户外环境的主要 构成就是器械、玩具:器械、玩具的配备是否符合3~6岁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兴趣需要,体现其科学性、适宜性;器械、玩具的配备是否多 样,种类和数量能满足全园幼儿户外各项活动的需要;器械、玩具的 配备是否能引发幼儿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器械、玩具的使用是否高效, 是否有使用和检修等一系列管理的各项制度等;是否能因地制宜开发 当地资源,是否能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丰富户外器械 和玩具。
2. 幼儿园环境评价的功能
诊断与反馈 发展与完善 监控与引导 甄别与选拔
幼儿园环境创设 3.幼儿园环境评价的原则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以儿童发展和幼儿园发展 为本 尊重和激励
科学和有效
客观、全面、真实、自然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幼儿园环境创设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评价的内容 1.心理环境评价的内容
3.1 选择适宜的评价人员,组成和谐的评价团队
专业研究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幼儿园园长 教师 家长及幼儿
幼儿园环境创设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3.2 对参评人员进行培训 针对评价标准的培训 针对评价实施过程和方法的培训 针对评价总结与反馈的培训
4.施评价,搜集评价信息资料,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反馈
幼儿园环境创设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8
5.宣传教育手段: • 是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过程。 • 是一种思想动员。 • 主要方式:
– 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 – 公民环境意识的培养(媒体手段的应用) – 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 NGO 的监督和参与作用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2020/7/28
四、基本职能 • 宏观指导
– 政策指导 – 目标指导 – 计划指导
•统筹规划
–环保战略的制定 –环境预测 –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专项规划
2020/7/28
• 组织协调
– 环境保护法规 – 环境保护政策 – 环境保护规划 – 环境科研
• 提供服务
-技术服务 -信息咨询 -市场服务
2020/7/28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
人类
环境
2020/7/28
二、环境管理的类型和内容
A.管理范围上看: • 资源环境管理:主要指自然资源的保护
•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 • 可更新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
• 区域环境管理:
•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 •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制定区域环境规划
• 部门环境管理:各类专项部门和行业的环境管理
2020/7/28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
•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 、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 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 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 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 狭义: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 各种措施。
2020/7/28
2020/7/28
B.环境的性质分 • 环境计划管理:
– 制定各部门、行业、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部分。
• 环境质量管理:
– 组织制定各种标准(环境质量、污染排放、 评价标准、各种监测的方法等)
– 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制定防治对策
• 环境技术管理:
– 协调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发展
– 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 征收环境税、排污费等经济手段的应用
⑶强化环境管理
2020/7/28
4.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⑵三同时制度 ⑶排污收费制度 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 考核 ⑹排污许可证制度 ⑺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⑻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2020/7/28
2020/7/28
3.经济手段:
• 概念: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
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 行为,以便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 励积极治污的单位,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充分发挥 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的杠杆作用。
• 主要方法:
– 环境保护补助金 – 征收排污费 – 罚款
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
发展环保产业
2020/7/28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
意识 • 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 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
我国行动计划
2020/7/28
3.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⑴预防为主(“不走先污染后治理”) ⑵“谁污染谁治理”
•监督检查
–环保法规执行情况 –环境规划的落实情况 –环境标准执行情况 –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五、中国的环境管理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⑴“三十二字”的方针: 1973年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020/7/28
• 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施加影响: – 狭义理解:“利用法律、经济、行政和 教育等手段控制人类排污活动。” – 广义理解:“运用行政、经济、法律、 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限制或 禁止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人类活 动。”
2020/7/28
• 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
– “人类-环境”系统中,人类是矛盾的主要 方面
2020/7/28
Hale Waihona Puke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1.行政手段: 2.⑴内涵: 主要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 机关,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 指挥权力,指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 颁布标准,进行协调监督,对环境资源保 护工作事实行政决策和管理。
2020/7/28
⑵内容
①环境管理部门向同级政府部门汇报情况 ②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计划和规划 ③利用行政权力对某些地区采取特定措施 ④要求污染严重单位限期治理 ⑤对易产生污染的工程项目采取行政制约 ⑥管理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产品的贸易 ⑦对重点地区的防治给予资金或技术帮助
2020/7/28
2.法律手段:
是环境管理的强制性手段。
•环境立法
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作法,全部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强制执行。
•环境执法
环境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 的协调配合。
2020/7/28
⑵内容
①环境管理部门协助司法部门执法 ②对严重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提起公诉 ③给予批评、警告、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
– 赔偿损失 – 减免税收和奖励 –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征税制度
2020/7/28
4.技术手段
• 概念:借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对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 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 段。
•主要手段: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 –进行污染状况调查 –编写环境报告书与环境公报 –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无污染) –环境科研成果和环境科技信息的 组织和交流
⑵“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1983年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
同步设、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0/7/28
⑶ 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1994年 •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