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及研究进展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存活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存活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张龙岗付佩胜王锡荣来源:《河北渔业》2018年第01期摘要:为评估选育耐盐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高盐度水体中的生长性能,在塑料盒(80 cm×60 cm×60 cm)中设置盐度21‰、24‰、27‰和29‰共四个盐度梯度处理进行耐盐鱼苗的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养殖40 d的生长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逐步增加,选育尼罗罗非鱼苗存活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且日增重、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等指标也均呈下降趋势。
耐盐选育尼罗罗非鱼可以在29‰的盐度下正常生长,且存活率可达80%以上,本试验为尼罗罗非鱼在半咸水地区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盐度;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在我国淡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水源不足的限制。
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地区尚有大量高盐、高碱的半咸水水体,由于不利于常规鱼类品种的养殖[1-2],尚未被充分利用起来。
因此,选育耐盐和耐碱养殖新品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我国引进的最重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不仅生长速度快,且对盐、碱的耐受性均较强[3-4]。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自2014年启动了耐盐尼罗罗非鱼选育工作,以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作为基础群体,筛选速生性状与耐盐性状均表现优良的个体留种,繁殖获得罗非鱼耐盐选育后代。
本试验对不同盐度养殖条件下选育的耐盐尼罗罗非鱼的存活及生长性能进行评估,旨在为尼罗罗非鱼在高盐度水体中的养殖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所用尼罗罗非鱼幼鱼采自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位里基地选育的尼罗罗非鱼耐盐群系,试验用鱼平均体长(7.39±0.23)cm,平均体重(9.44±0.39)g。
不同盐度养殖用水的配置采用养殖渔用海水晶和深井淡水调配而成,用密度计校准。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作者:卢如芝何汉刚来源:《黑龙江水产》2024年第02期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2-0149-04作者简介:卢如芝(1976.4-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
E-mail:*****************。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幼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择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苗各150尾。
初始平均体重分别为(2.74±0.12)g、(2.69±0.10)g和(2.75±0.11)g。
试验共设置5个盐度水平,分别为0‰、10‰、20‰、30‰、40‰。
每种鱼每个盐度30尾,并设置3个平行小组。
试验为期60 d。
结果显示,终末体重和日均增重量以M0(1)组的最高,其生长速度显著的高于其它处理小组(P<0.05)。
除处理M10(1)组外,其它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M0(2)、M10(2)、M40(1)和M40(3)的生长速度則显著的慢于其它各个处理小组,其中经过对比,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速度最慢相比相差了4倍。
成活率和肥满度以M0(2)、M10(2)、M20(2)、M30(2)和M40(2)相对显著高于其它几个处理小组(P<0.05)。
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对3种鱼进行饲养,其终末体重、日均增重、成活率和肥满系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盐度和罗非鱼品种对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有显著影响。
在5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的耐盐性和生长性能的比较
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的耐盐性和生长性能的比较王飞;莢金华;张艳红;任炳琛;梁从飞;赵丽慧;庄青青;赵金良【摘要】比较了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2(尼萨F2)以及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1♂(回交一代)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群体鱼苗耐盐性能、鱼种与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差异.急性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尼萨F2平均存活时间、50%存活时间、96 h半致死浓度显著高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P <0.05),回交一代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50%存活时间和96h半致死浓度略高于尼罗罗非鱼(P>0.05);慢性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尼萨F2、回交一代、尼罗罗非鱼的50%死亡盐度分别为73±5.66、71.67±4.5、58.33±3.68,尼萨F2和回交一代半致死盐度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P<0.05).苗种阶段,盐度为0和15时,尼罗罗非鱼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尼萨F2和回交一代(P<0.05),回交一代大于尼萨F2(P>0.05);盐度为20及25时,尼萨F2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成鱼阶段,盐度为0时,尼罗罗非鱼日均质量增加率大于回交一代和尼萨F2(P>0.05);盐度为15、20和25时,尼萨F2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P<0.05).研究结果为耐盐罗非鱼杂交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4(033)007【总页数】5页(P417-421)【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种;回交一代;耐盐;生长【作者】王飞;莢金华;张艳红;任炳琛;梁从飞;赵丽慧;庄青青;赵金良【作者单位】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中捷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河北沧州 061108;中捷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河北沧州061108;中捷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河北沧州 061108;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25罗非鱼种类繁多,多为广盐性种类[1],是培育优良耐盐养殖新品种的极佳鱼类。
罗非鱼耐盐品种的选育及评价
罗非鱼耐盐品种的选育及评价张永德;余艳玲;陈忠;唐章生;甘西;曾兰;林勇【摘要】采用混合选育方法对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进行耐盐品种选育,并对其P2代繁育个体进行耐盐性能和生长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2代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LS50分别比Po代提高了7.46%和8.23%,差异显著达显著水平;盐度对罗非鱼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盐度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均降低;对两种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盐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2个罗非鱼品种日均增重量、瞬时增重率与盐度的线性关系都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当盐度低于9.63‰时,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较关岛红罗非鱼快,但当盐度高于9.63‰时,关岛红罗非鱼的生长速度较吉富罗非鱼快;随着盐度的升高,吉富罗非鱼和关岛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均下降,而吉富罗非鱼的下降速度较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其世代间成活率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盐度间罗非鱼成活率的差异显著.【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39)001【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罗非鱼;耐盐;选育;选育效应【作者】张永德;余艳玲;陈忠;唐章生;甘西;曾兰;林勇【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25虽然罗非鱼是淡水鱼,但却是由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进化而来的[1]。
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驯化初步报告
第12卷第2期上海水产大学学报Vol .12,No .22003年06月JOURNAL OF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June ,2003文章编号:1004-7271(2003)02-0097-05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驯化初步报告收稿日期:2003-03-13基金项目:948资助项目“耐盐性萨罗罗非鱼”(993125)作者简介:么宗利(1978-),男,河北唐山人,上海水产大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李思发(1938-),男,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 :lisifak @online .s h .cn么宗利1,李思发1,李学军1,冯金海2,金华3,张艳红3(1.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2.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基地,北京 100026;3.河北中捷农场水产良种场,河北沧州 061108)摘 要:在实验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进行了耐盐驯化实验。
经过6d 的驯化(盐度10时2d 、18时2d 、28时2d ),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耐盐致死指标均显著高于未驯化对照组。
在海水(盐度28)和淡水(盐度0)中的生长对比实验表明:尼罗罗非鱼在淡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都显著地高于海水组,而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均显著地高于淡水组。
实验表明,经过从低盐度到高盐度的梯度驯化,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均可适应一定盐度的咸水,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养殖性能较佳。
关键词:罗非鱼;耐盐;驯化;养殖中图分类号:S965.125 文献标识码:AA primary study on the acclimation to salt -water ofNile tilapia and 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YAO Zong -li 1,LI Si -fa 1,LI Xue -jun 1,FE NG Jin -hai 2,JIA Jin -hua 3,ZHANG Yan -hong 3(1.Key Lab orator y of A quatic Genetic Resou rces and A quacultur e Ecos ystem Certificated b y the M inistr yof A griculture ,Shanghai Fisheries U nivers ity ,Shanghai 200090,China ;2.National Fisher 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eijing 100026,China ;3.Hebei Zhongjie Fisheries Seed Farm ,Cang zhou 061108,China )A bstract :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 study on the acclimation to the salt water was conducted for Nile tilapia and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 .After 6days acclimation (salinity 10for 2da ys ,18for 2days ,28for 2da ys ),the indices of salt tolerance of Nile tilapia and 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 ol gr oups respectively .As the gro wth performance ,Nile tilapia 's instantaneous growth rate and absolute gr owth rate in freshwater with 0salin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ea water with 28salinity respectively .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 's instantaneous gr owth rate and absolute gro wth rate in sea water with 28salin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freshwater with 0salinity respectively .It indicates that ,after acclimation from lo w salinity to high salinity step by step ,Nile tilapia and 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 can tolerate a higher salinity ,and in sea water the98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2卷Israel strain red tilapia shows a better gr owth perfor mance than Nile tilapia.Key words:Tilapia;salt tolerance;acclimation;cultur e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据报道大部分罗非鱼经驯化均能在一定盐度的咸水中养殖[1,2]。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等地区。
在中国,尼罗罗非鱼是最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
不同的水域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胁迫,这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尼罗罗非鱼对盐碱胁迫的适应能力,有必要进行选育工作。
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选育的方法,选取了4代尼罗罗非鱼,并对其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估。
我们收集了来自不同水域环境的尼罗罗非鱼进行繁殖。
每一代选取了具有较高耐受性和生长性能的个体进行繁殖,以逐渐提高后代的适应能力。
然后,我们利用人工筛选的方法,对不同代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了盐碱胁迫试验。
将尼罗罗非鱼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盐碱溶液中,观察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结果显示,经过多代选育的尼罗罗非鱼在高浓度盐碱环境中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快的生长速度。
通过对选育前后尼罗罗非鱼的生理指标测定,我们发现经过选育的尼罗罗非鱼在盐碱胁迫下具有更高的耐受性。
选育后的尼罗罗非鱼在盐碱环境下体内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氧化应激指标如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
我们还对选育前后尼罗罗非鱼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定。
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经过选育的尼罗罗非鱼在盐碱环境下表达了一系列与抗氧化能力、水分和离子调节有关的基因。
通过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的评估,我们成功地选育出了对盐碱胁迫具有较高适应能力的尼罗罗非鱼。
这对于提高尼罗罗非鱼的养殖效益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后续的盐碱环境下养殖尼罗罗非鱼提供了科学依据。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尼罗罗非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优良的食用和观赏价值。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水体中盐碱化现象日益严重,对尼罗罗非鱼的生存和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工作,并对其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估。
本次评估工作由某某大学的动物科学研究团队进行,主要针对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后的4代后代进行。
研究人员采集了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样本,将其分为盐碱选育品系和普通品系两组,分别进行盐碱耐受性和生长性能的评估。
盐碱耐受性评估方面,研究人员将尼罗罗非鱼样本分别置于盐碱浓度不同的水体中,观察其存活和行为情况。
结果显示,盐碱选育品系的尼罗罗非鱼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能够在较高的盐碱浓度下仍能活动和进食,而普通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则在较低的盐碱浓度下即出现异常行为和死亡情况。
这表明盐碱选育的尼罗罗非鱼在盐碱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对于水体盐碱化问题具有较好的应对能力。
生长性能评估方面,研究人员将盐碱选育品系和普通品系的尼罗罗非鱼进行同质饲养,观察其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情况。
结果显示,盐碱选育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更快,体重增长更稳定,而普通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则生长速度较慢,体重增长不稳定。
这说明盐碱选育的尼罗罗非鱼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后代在盐碱耐受性和生长性能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经济效益。
这为推广盐碱选育品系的尼罗罗非鱼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也为湖泊和水体的盐碱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和治理模式。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尼罗罗非鱼资源,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尼罗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
尼罗罗非鱼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盐碱胁迫的影响,导致生长速度缓慢、产量下降和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尼罗罗非鱼对盐碱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进行盐碱选育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通过传统选育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进行系统评估,深入探讨相关因素对其影响,揭示生长性能与耐受性之间的关系,为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意义尼罗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养殖鱼种,但由于其对盐碱环境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在盐碱地区的养殖规模和效益。
通过选育耐受盐碱的尼罗罗非鱼品种,可以有效提高其适应盐碱环境的能力,扩大其在盐碱地区的养殖范围,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选育耐盐碱的尼罗罗非鱼品种,并评估其生长性能,探讨耐受性与生长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尼罗罗非鱼在盐碱地区的大规模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尼罗罗非鱼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盐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优化养殖管理提供参考,提高养殖品质和效益。
本研究对于改善尼罗罗非鱼在盐碱地区的生长条件,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盐碱地区尼罗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解决盐碱地区养殖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2. 正文2.1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的方法尼罗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但对盐碱环境敏感,为了提高尼罗罗非鱼在盐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生长性能,进行了盐碱选育实验。
首先,选用具有抗盐碱性的耐受品系作为亲本。
亲本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前期的筛选和鉴定,选出了具有良好抗盐碱性的尼罗罗非鱼种群作为实验对象。
罗非鱼生活习性
罗非鱼生活习性及垂钓罗非鱼属广盐度鱼类耐盐度比较高,能在广泛的淡水水域和咸淡水交界水域生活繁殖,也可以在水含盐量40%以下的水里生活,但会影响它的繁殖。
比较适合在含盐度8.5—17水中生活繁殖,在普通淡水养殖塘里罗非鱼靠吃,生长在水底和岸边石头上的青苔补充适量的盐和矿物质,根据罗非鱼的这个特性,所有生产厂家都会在罗非鱼饵里添加适量的盐。
再一个就是盐是最原始的防腐剂,对钓鱼任何被钓的鱼有益无害,所以说在我们平时用来钓罗非鱼的鱼饵里都会添加这个东西盐。
它们常群集活动,能在饲养塘的水底泥土中打洞藏身,喜欢活动在池塘四周有石头、砖瓦,木桩树枝或淤泥处。
除了对温度敏感外,罗非鱼对生活环垂钓季节:夏季都是钓罗非鱼的好季节,除此之外南方的春季清明后、整个秋季,北方的初秋时节(白露以前)亦可钓。
钓罗非鱼应在可钓的季节里,最高气温在25℃以上,选择水色浑而不浊、水质不瘦不肥,水体呈现淡黄、橙黄、青黄、白黄或黄绿色的池塘,在和风细雨或降雨之后阳光充足等良好天气时效果较好。
罗非鱼聚集的地方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因而,选择好的钓位比较难一些。
首选还是投放饲料的喂养点、网箱附近的近岸、放养鸭鹅的地点或长期有人做窝垂钓的地方,这些处所可以经常性的和不间断的得到食物,是罗非鱼最喜聚集的地方。
此外,有流入湖泊、水库的港汊、沟渠和山泉水注入口处,岸边草滩的空隙处,下风口的洄水湾处,都可以找点下钓。
“水底杂乱鱼儿多,两山夹缝莫放过”水底有乱石堆、杂草废物、树桩等杂物障碍,或水底地理形状为坑洼、沟槽地形复杂的地点(沟槽地形钓沟边处),都是罗非鱼喜欢藏身的地方。
两山夹缝的水域中滞留食物较多,还有大量的微生物,环境比较隐蔽,也是罗非鱼喜欢停留的地方。
在上述地方垂钓罗非鱼,获鱼的把握相对大了许多。
适应温度:生长温度为13~38℃,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
罗非鱼喜群集,能在水底泥中打洞藏身,故而常活动于池塘的四周浅水处。
钓点:罗非鱼喜暖怕寒,所以选钓点时,应选在池塘、沟渠、库湾避风向阳的一面。
不同盐度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次试验分别设置了10%、20%、25%、30%四个不同的盐度试验组和盐度0%对照组进行尼罗罗非鱼耐盐性生长性能评估。
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与盐度呈反相关,且随着盐度的逐步增高,尼罗罗非鱼的日增重及生长指标也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为广盐性鱼类。
罗非鱼种类繁多,体型与鲫鱼相似,因其肉味鲜美,耐粗粮,繁殖力高、耐低氧、抗病力强等优点成为世界性重要鱼类养殖品种。
尼罗罗非鱼是我国最重要的鱼类养殖品种,引进中国大陆已近40年,该鱼类生长极为迅速,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盐度作为影响罗非鱼生长性能的重要生化指标,一直以来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尼罗罗非鱼养殖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以期能为尼罗罗非鱼人工养殖同行提供参考。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尼罗罗非鱼取自茂名国家级罗非鱼繁殖基地,试验用鱼平均体重为125.38±0.39g。
挑选体态良好,健康活泼的个体作为试验用鱼。
试验用水为自来水,不同盐度养殖用水的配置采用海水晶和自来水调配而成,用密度计校准,试验期间水温为25±0.5℃。
试验所用容器为100×80×80cm的白色塑料盒。
1.2试验方法2020-10 --68将白色塑料盒每个盒子中加入50L自来水,分别加入渔用海水晶配制成10%、20%、25%、30%和对照组0%共五个盐度梯度,每个梯度设置一组平行。
试验用水配制时要进行不断搅拌,使水质均匀,曝气。
水温用恒温棒加热器控制在25±0.5℃。
将每个白色塑料盒内放入10尾试验用尼罗罗非鱼,测定试验鱼的初始体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8:00定时定量投为罗非鱼膨化饲料各一次,饲喂时长30分钟。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河流和湖泊中。
由于尼罗罗非鱼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并且肉质鲜美,所以被广泛养殖和捕捞。
在一些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受到了限制。
进行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培育出耐受盐碱的品种非常必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尼罗罗非鱼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进行评估,筛选出适应盐碱环境的
品种。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样本收集:在盐碱化严重的养殖环境中,收集4代尼罗罗非鱼的样本。
在正常养殖环境中收集同等代数的对照组样本。
2. 盐碱逆境处理:将收集到的样本分为两组,一组放置在盐碱环境中,另一组放置
在正常环境中,持续一定的时间。
在此期间,记录样本的生长情况、存活率和相关的生理
指标。
3. 生长性能评估:使用体长和体重作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指标。
通过测量
尼罗罗非鱼的体长和体重,计算生长速度和饲养效果指数,并将两组样本进行比较。
4. 耐受性评估:收集样本的鳃片、肝脏和血液等组织样本,检测关键生理指标和生
理适应性。
比如鳃片的盐碱适应性指标、肝脏中的抗氧化酶活性、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
等。
5.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样本在生长性能和耐
受性方面的差异性,评估尼罗罗非鱼的盐碱适应性能力。
预期结果: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筛选出在盐碱环境中具有较好生长性能和耐受性
的尼罗罗非鱼品种,为尼罗罗非鱼在盐碱化地区的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罗非鱼什么品种好
罗非鱼什么品种好
1、奥尼罗非鱼
(1)奥尼罗非鱼的头部比较小,背部比较高,身体也比较厚,是用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出来的杂交子一代。
(2)奥尼罗非鱼既能够生活在淡水中,也能够生活在半咸水中,生长适温为24-35℃,而且耐低氧,通常可以在溶氧量比较低的肥水中正常生长。
2、吉富罗非鱼
(1)与其它的罗非鱼品种相比,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快了5-30%,而且它容易驯化,出肉率高,抗寒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比较强。
(2)吉富罗非鱼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适合在盐度为0-12‰的环境中饲养,不过当盐度在32‰的时候便不宜再饲养了。
3、红罗非鱼
(1)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体色为红色,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
(2)红罗非鱼属于热带广盐性鱼类,比较耐低氧,适合生长的温度为15-38℃,其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在自然界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在人工养殖中可以吃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食物。
4、吉丽罗非鱼
(1)吉丽罗非鱼的体色为灰白色,背部的颜色为橘黄色或者金黄色,腹部侧面的颜色为珍珠蓝,是一种适合海水商业化养殖用的耐盐新品种。
(2)吉丽罗非鱼通常既能够在海水中生活,也能够在淡水中生活,属于杂食性鱼类。
5、尼罗罗非鱼
(1)尼罗罗非鱼属于广盐性鱼类,具有比较强的耐低氧性,但为了确保它可以正常生长,一般宜将水中的溶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
(2)尼罗罗非鱼通常会生活在水体的底层,但它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移动去往其它的水层中,比如在早晨会游向中上层,而在中午会在接近水体表层的区域移动,晚上后便会在中下层活动,而在半夜以及黎明时会静止在水底中。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4代耐受性和生长性能评估
尼罗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生长快速等特点,在养殖业中广受欢迎。
在养殖过程中,尼罗罗非鱼常常面临盐碱胁迫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和养殖效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展耐受性和生长性能的评估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4代尼罗罗非鱼进行了耐受性和生长性能的评估。
我们选择了盐碱胁迫条件下的适宜浓度(0.5% NaCl和0.5% NaHCO3)进行鱼类的培养。
通过培养实验,我们观察了鱼类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并计算了平均体重和特定生长率。
实验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在适宜浓度下表现出较高的存活率和良好的生长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盐碱胁迫组的存活率稍有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尼罗罗非鱼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速度也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通过计算平均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我们进一步发现,尼罗罗非鱼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性能仍然较好。
为了评估尼罗罗非鱼在不同代次中的耐受性和生长性能变化,我们对不同代次的鱼类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在盐碱胁迫条件下,4代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较前几代均有所提高,这表明通过育种选择,尼罗罗非鱼的盐碱耐受性得到了增强。
尼罗罗非鱼在适宜浓度的盐碱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良好的生长性能。
通过选择育种,尼罗罗非鱼的盐碱耐受性得到了提高。
这为尼罗罗非鱼的盐碱胁迫养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养殖条件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了借鉴。
盐碱地池塘养殖罗非鱼试验
盐碱地池塘养殖罗非鱼试验邢宪利【摘要】@@ 盐碱地的水体碱度较高,与海水相比,存在主要离子含量不平衡和缺少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等特点,常规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在此环境下常会发生严重的"碱病",影响水产养殖业在盐碱地的发展,廊坊市的文安县、大城县现拥有盐碱地2 205 hm2.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2009年在河北省实施了<多类型盐碱水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作为项目区之一的文安县后许村黄法跃养殖场,2009年用2个面积共1 hm2的池塘来试养罗非鱼, 6月3日放养大规格罗非鱼越冬鱼种18 000尾/hm2,套养鲫鱼、白鲢获得成功,并在盐碱地养殖技术上有所创新,具体情况如下.【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3页(P19-20,61)【作者】邢宪利【作者单位】廊坊市农业局水产站,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盐碱地的水体碱度较高,与海水相比,存在主要离子含量不平衡和缺少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等特点,常规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在此环境下常会发生严重的“碱病”,影响水产养殖业在盐碱地的发展,廊坊市的文安县、大城县现拥有盐碱地2 205 hm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2009年在河北省实施了《多类型盐碱水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作为项目区之一的文安县后许村黄法跃养殖场,2009年用2个面积共1 hm2的池塘来试养罗非鱼,6月3日放养大规格罗非鱼越冬鱼种18 000尾/hm2,套养鲫鱼、白鲢获得成功,并在盐碱地养殖技术上有所创新,具体情况如下。
两个对照池均是南北走向,四周开阔,粘性土壤。
1号池面积为0.67 hm2,2号池塘0.33 hm2,共计1 hm2。
池边、池底的垂直距离大约5~6 m(挖池抬田做法),池水深平均2 m,备有深井水一口,深度为50 m,池塘的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
场主委托相关机构对该处的水质条件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及研究进展作者:余艳玲张永德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年第01期摘要:罗非鱼属广耐盐性鱼类,大部分的品种既适合在淡水中养殖,也适合在咸淡水和海水中养殖。
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取决于其品种、品系、规格、适应时间,以及方法和环境因素等。
其中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是最耐盐的罗非鱼品种。
本文从罗非鱼的咸水养殖历史、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咸水驯化、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罗非鱼在咸水中的养殖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罗非鱼耐盐性能咸水驯化研究进展作为对水环境耐受性较强的鱼类,罗非鱼以其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抗病力强等优点,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1 ]。
尽管罗非鱼是淡水鱼,但却是由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进化而来的[2 ]。
因此,大多数罗非鱼品种属于广盐性种类[2,3 ],可以在半咸水中生长和繁殖,有些品种甚至可以在盐度较高的水中生长和繁殖[4-5 ]。
然而,与淡水养殖大量的信息相比,咸水及海水养殖罗非鱼的信息极为有限。
目前国外对罗非鱼的咸水养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从罗非鱼的咸水养殖历史、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咸水驯化、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耐盐相关的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罗非鱼在咸水中的养殖及研究提供参考。
1 罗非鱼咸水养殖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Hida等 [6 ]和Uchida等 [7 ]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 mossambicus)进行了咸水养殖研究,但其只是作为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的饵料鱼养殖。
当时的小型实验表明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都能在咸淡水或海水中生长[8 ],但对于其养殖潜力研究较少。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适于咸水养殖罗非鱼种类的发现,对咸水养殖罗非鱼的研究进入了较深入的阶段。
1987年,Cheong等 [9 ]用循环海水水族箱(盐度26 ‰~30 ‰)将台湾红罗非鱼饲养了239 d,结果从0.78 g长到438 g(1.82 g/d),产量高达49.3~50.2 kg/m3。
Watanabe等 [10,11 ]在海水流水池中对佛罗里达红罗非鱼进行养殖,从鱼苗(1~10 g)养到上市规格(>450 g)的生长率为2.71~3.10 g/d。
我国自1978年引进罗非鱼以来,李家乐等[12,13 ]也对引进各品系的罗非鱼的耐盐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2 罗非鱼的耐盐性罗非鱼类被认为是由海水祖先进化而来[2 ],许多种类的罗非鱼都具有耐盐性,不同种间的耐盐性有较大差异,且同种罗非鱼的耐盐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李家乐等 [13 ]的研究显示,罗非鱼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李学军等 [14 ]指出,在盐度为10 ‰、20 ‰、30 ‰时,尼罗罗非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
Kamal等 [15 ]报道说尼罗罗非鱼的耐盐性比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差,而它们的杂交种介于两者之间。
增加盐度可以导致罗非鱼的生物学和行为发生紊乱,包括繁殖率降低、疾病增加、停止摄食、反应迟钝并伴有快速的肺部和腮盖运动、异常的游动行为等。
罗非鱼耐盐性的高低除与品系有关外,还与规格、年龄[16,17 ]、处于盐水中的时间[18 ]、盐水浓度的增加速度[19,20 ]、温度 [21 ]以及遗传效应 [22 ]等因素有关。
不同品种(品系)罗非鱼的耐盐性能见表1。
3 罗非鱼的咸水驯化罗非鱼可以在淡水中养殖,经驯化后还可以在海水中生长[5,36 ]。
么宗利 [5 ]报道,将盐度驯化后的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同未驯化组一起进行耐盐实验,尼罗罗非鱼的MLS-96从19.75提高到38.48,以色列红罗非鱼的MLS-96从27.08提高到52.98,差异都非常显著[5 ]。
将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以盐度分别为10 ‰、18 ‰、28 ‰各进行持续2 d的方式驯化,结果两者的死亡率分别为32.1 %和3.12 %,这说明耐盐性较强的罗非鱼能够适应高盐度的海水环境。
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盐度驯化梯度也非常重要。
杨淞等 [37 ]以每24 h提高10 ‰的盐度进行实验,莫桑比克罗非鱼在盐度为30 ‰时死亡率为5.56 %,荷那龙罗非鱼为16.67 %;以每24 h提高5 ‰的盐度进行实验则2种鱼的死亡率均有降低,莫桑比克罗非鱼死亡率为4.54 %,而荷那龙罗非鱼死亡率仅为9.09 %。
由此可以看出,减小驯化的盐度梯度,耐盐性强的罗非鱼则可以维持较低死亡率。
对于罗非鱼盐度驯化,一般在高盐度时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问[38 ],并且可以推测,如果以较小的盐度梯度进行驯化,同时延长每种盐度的驯化时间,罗非鱼可以适应较高盐度的海水环境。
4 罗非鱼耐盐性的遗传不同品种的罗非鱼耐盐性有差异,在不同盐度的水体中生长、增重情况也不同,这与鱼类的遗传有关。
Canagaratnam [28 ]认为莫桑比克罗非鱼在海水中生长较淡水中好,Al-Amoudi [38 ]认为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史比罗奴罗非鱼(Oreochromis spilurus)通过驯化也更适合在海水中养殖,尼罗罗非鱼比较适合在淡水中养殖[5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则最好在盐度12 ‰以下的海水中养殖[11 ]。
以色列红罗非鱼是由尼罗罗非鱼和体色变异的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后代,其在海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都显著高于淡水,因此更适合在海水中养殖[5 ]。
李家乐等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以色列红罗非鱼具有耐盐性高、绝对增长率大的特点[13 ],该鱼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特点,即既有莫桑比克罗非鱼耐盐性高的特点又有尼罗罗非鱼生长快的特点。
这提示我们将尼罗罗非鱼与耐盐罗非鱼杂交可以培育出耐盐性较强、生长较快的新品种,从而适应咸淡水养殖环境,推动罗非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5 耐盐性的分子标记动物育种中最有效的选择方法应是直接依据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分子标记的出现为这种直接选择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水生动物耐盐机制和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研究表明[39 ],罗非鱼耐盐性状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力较低。
利用常规的表型选择,会遇到选择效率低、准确性差、世代间隔长、遗传进展缓慢等问题,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对罗非鱼耐盐性状进行改良、提高,可以加快育种速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任仲海等 [40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与水稻耐盐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SKC1,并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创制了检测耐盐SKC1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了11个水稻耐盐QTL,为培育新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目前尚未见有关罗非鱼耐盐品种选育和耐盐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借助现代先进的分子育种手段对我国罗非鱼品种进行卓有成效的遗传改良,找到罗非鱼重要经济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之连锁的分子标记,是提高我国罗非鱼生产水平,提高耐盐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优良品种的培育仍将是今后罗非鱼育种研究的主要任务。
对于罗非鱼而言,选育耐盐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是其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目前我国耐盐罗非鱼品种的选育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耐盐罗非鱼新品种的缺乏使罗非鱼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进行罗非鱼耐盐新品种的选育研究,选育获得耐盐罗非鱼新品种,调整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品种结构,降低罗非鱼的养殖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我国罗非鱼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 李思发,蔡完其. 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J]. 水产学报,1995, 19(2): 106-110.[2] Kirk R. G. A re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ilapia cult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ish farming in the heated effluents of power stations[J]. Aquaculture,1972,1: 45-60.[3] Villegas,C.T. Growth and survival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O. mossambicus,and their F1 hybrids at various salinities. 1990: 507- 510.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ian Fisheries Society[C]. Manila,Philippines.[4] Watanabe,W.O.,Burnett,K.M.,Olla,B.L.,et al.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Florida red tilapia[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4,20: 223-229.[5] 么宗利,李思发,李学军,等. 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驯化初步报告[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2): 97-101.[6] Hida T. S.,Harada J. S.,King J. H. Rearing tilapia for tuna bait[J]. Fishery Bulletin,1962,62: 1-20.[7] Uchida R. N.,King J. E. Tank culture of tilapia[J]. US Fish Wild. Serv.,Fish. Bull.,1962,62: 21-52.[8] Chervinski,J.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of tilapias. In: Pullin,R.V.S. and Lowe-McConnell,R.H.(eds)The biology and Culture of Tilapias. ICLAR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No.7[C]. Manila;Philippines,ICLARM, 1982: 119-128.[9] Cheong L.,F.K. Chan,F.J. Wong,et al. Observations on the culture of r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hybrid)in seawater under intensive tank condition using a bio-drum[J]. Singapore Journal of Primary Industries,1987,15(1): 42-56.[10] Watanabe W.O.,Head W.D.,Smith S.J,et al. Production of Florida red tilapia fry in brackishwater tanks under different stocking densities and feeding regimes. In: R S V Pullin,J Lazard,M Legendre,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Tilapia in Aquaculture[C]. Manila:ICLAR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41,1993: 35-39.[11] Elis E.P.,W.O. Watanabe. The effects of hyposalinity on eggs,juveniles and adults of the marine monogenean,Neobenedenia melleni. Treatment of ectoparasitosis in seawater - cultured tilapia[J]. Aquaculture,1993,117 :15-27[12] 李家乐,李思发.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耐盐性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1999,18(2): 107- 111.[13] 李家乐,李思发. 罗非鱼五个品系耐盐性的比较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1): 3-6.[14] 李学军,李思发,冯金海,等. 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 12(3): 205-208.[15] Kamal,A.H.M. M,and Mair,G.C. Salinity tolerance in superior genotypes of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Oreochromis moss- ambicus and their hybrids[J]. Aquaculture,2005,247: 189-201.[16] Avella,M.,Berhaut. J.,Bornancin M. Salinity tolerance of two tropical fishes,Oreochromis aureus and O. niloticus. I. Bio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gill epithelium[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1993,42: 243-254.[17] Watanabe,W.O.,Kuo,C.M.,Huang,M.C.. The ontogeny of salinity tolerance in the tilapias 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and O.mossambicus×O.niloticus hybrid,spawned and hatched in freshwater[J]. Aquaculture,1985,47: 353-367.[18] Wang,P-J.,Huang,C-L,T.H. Lee. Physiological variation during rapid adaptation to seawater of tilapia,Oreochromis moss- ambicus in 6th Asian fisheries forum Book of Abstracts[C]. 2001: 262.[19] Suresh,A.V.,Lin,C. K.. Tilapia culture in saline waters: a review[J]. Aquaculture,1992,106:3,43-44,201-226.[20] Lemarie,G,Baroiller,J.F.,Clota F.,et al. A simple test to estimate the salinity resistance of fish with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O. niloticus and S. melanotheron[J]. Aquaculture,2004,240: 575-587.[21] Al-Amoudi,M.,El-Sayed,A-F.M.,El-Ghoba- shy,A. Effects of thermal and thermo-haline shocks on survival and osmotic concentration of the tilapias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and Oreochromis aureus × Oreochromis niloticus hybrids[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6,27: 456-461.[22] Lutz,C.G. Recent directions in genetics[M]. 2006: 139 180. in C.E. Lim and C.D. Webster,eds. Tilapia: biology,culture,and nutrition. The Haworth Press,Inc.[23] Al-Amoudi,M.M. Acclimation of commercially cultured Oreochromis species to sea water-an experimental study[J]. Aquaculture,1987,65: 333-342.[24] Payne,A.I. Estuarine and salt tolerant tilapias. In: Fishelson,L. and Yaron,Z.(ed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ilapia in Aquaculture. Tel-Aviv University,Israel,1983: 534-543.[25] Alfredo,M-H;Hector,S-L Blood gasometric trends in hybrid-r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Linnaeus)×O. mossambicus(Peters)while adapting toincreasing salinity[J]. Journal of Aquaculture in the Tropics,2002,2: 101-112[26] Balarin,J. D.,Haller,R. D. The intensive culture of tilapia in tanks,raceways and cages[M].∥Muir,J.F.,Roberts,R.J.. Recent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Croom Helm,London and Canberra:Westview Press,Boulder Colorado,1982: 267-355.[27] Whitefield,A. K.,Blaber,S. J. 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reshwater cichlid Saroth- erodon mossambicus in estuarine systems[J].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1979,4: 77-81.[28] Canagaratnam P. Growth of Tilapia moss- ambica(Peters)in different salinities[J]. Bulletin of the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 Ceylon,1966,19: 47-50.[29] Popper,D. T. Lichatowich. Preliminary success in predator contact of Tilapia mossambica[J]. Aquaculture,1975,5:213-214.[30] Perry,W. G.,Avault,J. W. Comparison of striped mullet and tilapia for added production in caged catfish studies[J]. The Progressive Fish Culturist,1972,34:299-232.[31] McGeachin,R.B.,Wicklund,R.I.,Olla,B.L.,et al. Growth of Tilapia aurea in seawater cages[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87,18: 31-34.[32] Al-Ahmed. A review of tilapia culture in Kuwait[J]. World Aquaculture,2001,1: 47- 48.[33] El-Sayed,A. M.,Mansour,C.R,Ezzat,A.A.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spawning performance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broodstock reared at different water salinities[J]. Aquaculture,2003,220: 619-632.[34] El-Ebiary E. H.,Zaki M. A.,Mourad M H. Effect of salinity on Groh,feed utilization and hematological parameter of Florida red tilapia fingerlings[J]. Bull. Nat. Inst. Oceanagr. & Fish.,ARE,1997,23: 203- 216.[35] Watanabe,W. O.,B. L. Olla,R. I. Wicklund,et al. Saltwater Culture of the Florida Red Tilapia and other Saline-Tolerant Tilapias: A Review[M]. ∥Costa-Pierce,B. A.,J. E. Rakocy,eds. Tilapia Aquaculture in the Americas,Vol.1.Baton Rouge: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7.[36] Watanabe W.O. Salt water culture of Florida red tilapia and other saline-tolerant tilapias: a review[J].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4: 54-141.[37] 杨淞,卢迈新,黄樟翰,等. 莫桑比克罗非鱼柏和荷那花罗非鱼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 齐鲁渔业,2006,23(5): 7-9.[38] AL-Amoudi M. M. Acclimation of commercially cultured Oreochromis species to seawater-an experimental study[J]. Aquaculture,1987,65: 333-342.[39] Alvaro M. Armas-Rosales. Genetic effects influencing salinity and cold tolerance intilapia[D]. B.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Eau Claire,USA,A Thesis of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2006.[40] Ren Z. H.,Gao J. P.,Li L. G.,Cai X. L.,et al. A ri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salt tolerance encodes a sodium transporter[J]. Nat Genet,2005,37(10): 102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