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法上
实验心理学》教案--心理物理学方法
《实验心理学》教案--心理物理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物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心理物理学概述:心理物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地位。
2. 心理物理学方法:感觉阈限、感受性、心理物理定律等基本概念。
3. 心理物理学实验设计:单一变量实验设计、多重变量实验设计。
4. 心理物理学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
5. 心理物理学实验案例分析: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领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
2. 难点:心理物理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理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演示:展示心理物理学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心理物理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心理物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实验心理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心理物理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3. 实验材料:心理物理学实验所需的各种刺激材料。
4. 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激发学生对心理物理学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3. 案例分析:分析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领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案例。
4. 实验演示:演示心理物理学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现象。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心理物理学实验,亲身体验实验过程。
6.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心理物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七、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五章 心理物理法
第五章心理物理法含义阈限测量量表类型心理量表法心理量表的建立由来信号检测论基本原理三个测量指标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1.阈限的含义(1)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简称阈值,是刚刚能引起反应的刺激量,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1)绝对阈限(absolute limen, AL)指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2)差别阈限(different limen, DL)指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操作定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2.阈限的测量(1)极限法1)含义2)绝对阈限的计算3)差别阈限的计算(2)恒定刺激法1)含义2)绝对阈限的计算3)差别阈限的计算4)误差(3)平均差误法1)含义2)绝对阈限的计算3)差别阈限的计算4)误差(1)极限法1)含义:也叫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
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点,即阈限的位置。
2)绝对阈限的计算第一步,在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的反应转折点处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
第二步,求出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这就是绝对阈限值。
3)差别阈限的计算第一步,计算各个刺激系列差别阈限的上限和下限,并求出各个刺激系列上限和下限的平均值。
(L u , L l)第二步,这时上限和下限均值之间的距离叫做不肯定间距(记为Iu);第三步,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即为差别阈限差别阈限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上差别阈(DL U)=上限-标准刺激(S t)下差别阈(DL l)=标准刺激-下限差别阈限(DL)=(DL U+DL l)/2几个概念主观相等点(point of subjective equality):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就是主观相等点(PSE)常误(constant error):主观相等点理论上与标准刺激大小相等,实际却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成为常误(CE)4)误差a.习惯误差:递增序列时使阈限升高,递减序列时使阈限降低。
心理物理法 极限法
心理物理法极限法
心理物理法(psychophysics)是研究物质刺激与感觉和知觉之
间关系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极限法(method of limits)是
心理物理法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确定被试在感知到刺激强度上的动态范围。
在极限法中,研究者逐渐增加或减少刺激的强度,然后被试需要判断在何种刺激强度下能否感知到刺激。
根据被试对刺激的检测或识别的准确性,可以得出与刺激强度相关的感知阈值。
极限法常用的一种变体是上限法(ascending method)和下限
法(descending method)。
在上限法中,刺激强度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当被试报告能够感知到刺激时,研究者停止增加刺激强度。
在下限法中,刺激强度从高到低逐渐减小,当被试没有报告能够感知到刺激时,研究者停止减小刺激强度。
通过反复进行上限法和下限法的实验,可以得出被试的感知阈值。
心理物理法和极限法在感知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研究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系统的感知阈值,研究刺激对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影响,以及研究感知障碍和感觉变异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感知和知觉的基本机制。
心理物理法
量 50
( 任
40
意 30
单
位 20
) 10
主观长度
电击 明度
100
电击
心
主观长度
理
量
( 10 任
意
单
位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
10
明度 100
1000
刺激量(任意单位)
刺激量(任意单位)
直线坐标
对数坐标
第三节 感觉的直接测量
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
• 数量估计(magnitude estimation)
以上阐述可用公式表示为: 差别阈限也可以直接用上限和下限来计算:
–误差控制
• 绝对阈限测量: • (1)习惯误差 • (2)期望误差 • (3)练习误差 • (4)疲劳误差 • 差别阈限测量: • (1)时间先后关系 • (2)空间位置关系
递增与递减序列数量一致 ABBA法
多层次ABBA法
多层次ABBA法的控制形式
味觉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
嗅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套的整个空间
触觉 一只蜜蜂的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绝对阈限和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阈限越低,能引 起感觉所需的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强。
S= 1 R
其中,S为感受性,R为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的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强度、复杂度) •有机体的状态(反应标准、疲劳)
• 计算:
–每个系列的阈限:转折点处两个刺激的中点 –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绝对阈限
极限法测音高绝对阈限记录
– 差别阈限测量:
• 刺激:每次呈现两个,一个是标准刺激(standard stimulus,简称 St),即强度大小不变的固定刺激; 另一个是比较刺激(comparison stimulus)又称变异 刺激(variance stimulus,简称 Sv),即强度按由小 而大或由大而小依次呈现的刺激
心理测量方法心理物理法
心理测量方法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身体特征和行为来进行心理学研究
的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身体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一些身体特征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模式。
心理物理法常用的指标包括:
1. 身高、体重和体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尺寸和形态,与心理物理学相关。
2. 心率和呼吸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脏和呼吸系统
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物理学相关。
3. 肌肉紧张度: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肌肉紧张度和运动
能力,与心理物理学相关。
4. 行为表现:例如问卷分数、反应时间、决策能力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智力、认知和行为能力,与心理物理学相关。
心理物理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例如用于评估患者的身体反应能力,监测药物治疗效果,评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等。
但是,心理物理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可能存在身体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而且对于某些心理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指标和方法来进行评估。
实验心理学作业之心理物理学方法
传统心理物理法一、最小变化法I 特点:探索从感觉不到到感觉到的转折点和从感觉到到感觉不到的转折点1、刺激是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2、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出现3、每个系列的起始点不同4、每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5、每个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术平均值就是绝对阈限II 阈限的测定1、绝对阈限的测定实验过程:刺激由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寻找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重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每一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
当被试说不清时,意义与之前的判断相反。
阈限计算:转折处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阈限,绝对阈限就是系列所有阈限的平均值。
2、差别阈限的测定实验过程: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即刺激是固定的,其强度大小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又称变异刺激,即刺激的强度按由小到大或由大而小的顺序排列。
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系列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转折。
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四类反应,当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时记录为“+”;当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录“=”;当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时记录“—”;表示怀疑可记作“?”.阈限计算: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取平均上下限的不肯间距的一半为差别阈限。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为主观相等点,理论上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被称为常误。
III 误差及其控制习惯误差: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
期望误差: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采用递增递减交替进行的设计能抵消这两种错误。
练习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实验心理学: 心理物理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A.练习误差B.疲劳误差C.习惯误差D.期望误差正确答案:D2、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
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B.最小变化法C.平均误差法D.系列探索法正确答案:C3、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
A.2克B.4克C.6克D.8克正确答案:B4、把所有刺激两两配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这种方法叫做()。
A.等级排列法B.对偶比较法C.差别阈限法D.感觉等距法正确答案:B5、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上,距离对角线(也称为机遇线)越远的线表示()。
A.判断标准越低B.感受性越弱C.感受性越强D.判断标准越高正确答案:C6、被试判断信号的标准不会受到()的影响。
A.判定结果的奖惩多少B.信号和噪音之先验概率的大小C.被试所要达到的目的D.被试本身对信号感受性强弱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制作心理量表直接方法的是()。
A.差别阈限法B.数量估计法C.等级排列法D.感觉比例法正确答案:B、C、D2、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病情的迅速蔓延,医院都采取让疑似病例隔离观察的措施,经观察其中一部分被确诊为非典患者,而剩余为健康的人。
下列有关隔离观察疑似病例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对一个人是否非典患者的判断标准提高了B.医院对一个人是否非典患者的判断标准降低了C.医院对一个人是否非典患者的漏报率减小了D.医院对一个人是否非典患者的虚报率增大了正确答案:B、C、D3、军事上需要高水平的雷达操作员,理想的雷达操作员应该始终保持对显示屏的注意。
可是,实际情况常常是,操作员的警戒能力总是随工作时间的延续而下降。
以下对警戒下降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心理物理学方法
• 特别要注意得就是,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 激。
• 所选定得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 为被试感觉到得强度,它被感觉到得可能性应不 低于95%。所选刺激得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 几乎都不能感觉到得强度,它被感觉到得可能性 应不高于5%。
• (1)自变量 • (2)反应变量(因变量) • (3)差别阈限得计算
(1)自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就是让被试者将比 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
• 标准刺激就是能被感觉到得某一刺激强度; • 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段距离内确定,一
般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感觉出差别得 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 • 比较刺激要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 至少要比100次。
(2)因变量(反应变量)
•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差别阈限得反应变量就是被 试每次调整得数值,即其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 得数值。
• 由于被试反复测试,每次得结果并不就是一个 固定得数值,它们就是围绕着一个平均数变化 得数值。这个变化范围就就是不肯定间距。
• 不肯定间距得中点,即多次调整结果得平均数, 就就是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得 差就就是常误。
二类反应得差别阈限得计算
• 不能以50%引起感觉差别得刺激增量作 为差别阈限;
• 以75%感觉重于标准刺激得得比较刺激 作为相等地带得上限;以25%感觉重于标 准刺激得得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得下 限。
3、平均差误法
• 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 法、均等法,就是最古老且基本得心理物 理学方法之一。
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是指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感知和知觉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方法。
心理物理学家使用这些方法来探究人的感觉和知觉如何与其所接收的刺激和环境交互。
心理物理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辨别阈:研究被试能够分辨两种刺激的最小差别或最小阈值。
2. 图案辨认阈:研究被试能够辨认图案的最小大小或最小模糊度。
3. 辨别极限:研究被试可以感知到的最小或最大刺激级别。
4. 特定定量关系:研究被试感知到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级别之间的关系。
5. 匹配和比较:研究被试在比较或匹配两个刺激时的表现。
这些方法对于研究感觉和知觉、认知和注意等领域非常有用。
通过心理物理法,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人类感知感觉的基本原理,也可以研究不同个体之间在感知方面的差异。
实验心理学3(心理物理法)分析
感觉阈限的测量
感觉阈限可以分为两种: 绝对阈限(RL),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 小。 差别阈限(DL)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 的刺激值。 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 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26
实验心理学
第三章 心理物理法
第二节 心理量表的建立
27
心理物理量表
心理物理量表:将心理感受与物理刺激强度间对应关系进 行完全量化的图表。可表现为物理强度与心理反应强度的 函数关系图,也可表现为数学公式。 建立心理量表的方式: – 顺序量表 – 等距量表 – 比例量表
28
顺序量表
定义:将给定的刺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顺序排位,如强 度从大到小,从喜爱到讨厌。 顺序量表的建立方式: – 等级排列法:被试对所有的刺激进行等级排序,之后计 算出所有被试对每一个刺激排序的平均值,据此建立顺 序量表。 – 对偶比较法:通过两两比较对刺激进行等级排序。
实验心理学
第三章 心理物理法
1
心理物理学概述
心理物理学:描述由物理量刺激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反 应变化的学科,由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所提出。 物理量是指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心理量是指各种感 觉或主观印象。如: – 物理光强度 —— 心理明度 – 物理声音强度 —— 心理响度 – 物理称重大小 —— 心理重量 – 物理电强度 —— 心理疼痛
18
运用恒定刺激法测量RL和DL
主试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强度差异成等比数列的刺 激,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测量绝 对阈限时,最大强度刺激应可以较为明显的被人感受到,最 小强度刺激应则应几乎感受不到。测量差别阈限时,最大强 度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差异应较为明显,而最小强度刺激与标 准刺激的差异则应几乎感受不到。 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 200次;刺激呈现的次序完全随机安排。被试则报告是否感 受得到刺激(RL)或刺激与标准刺激强度是否有差异 (DL)。之后根据数据作图并使用直线内插法就可以求出绝 对阈限或差别阈限。
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要求
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的基本要求
一、大小级数和算术累加量的确定
传统心理物理法用来测定视觉阈值的基础是要严格地确定大小级数和算术累加量。
即
使相同的物体,当只改变它的大小、形状或颜色等其他条件时,也可能引起它的绝对阈值
的大小的改变。
因此,在确定大小级数和算术累加量时,不仅要考虑惯性因素,还要考虑像视觉负载
等其他因素。
相应地,要求在每个级数中和在算有累加量方面,风格因素应尽可能接近,
以便更精确地测定阈值。
二、条件反射技术培训
阈值测试过程中,要求受试者具备一定的条件反射才能。
如果受试者不具备条件反射,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阈值的结果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测定阈值之前必须对受试者进行视
觉反射培训,以确保获得有效的结果。
三、给出信号和提示
为了测定阈值,由于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必须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当量刺激,因此实验给
出的信号和提示必须清晰明了。
例如,当以相同的频率让受试者看两组不同的刺激时,受
试者必须清楚地知道看的是哪组,以及刺激的大小差异究竟有多少。
四、统计学。
在测量视觉阈值时,需要考虑多次尝试的结果。
因此,有必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估算
阈值,并且从结果上找出与受试者有关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昼夜更替等,以便更准
确地测定视觉阈值。
《实验心理学》教案心理物理学方法
《实验心理学》教案-心理物理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心理物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3. 让学生了解心理物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心理物理学概述心理物理学的定义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2. 心理物理学方法最小可觉差法(JND)恒定法适应法3. 心理物理学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类型4. 心理物理学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结果解释与评估5. 心理物理学应用案例视觉感知实验听觉感知实验1. 讲授法:讲解心理物理学的概念、方法和实验设计。
2. 演示法:展示心理物理学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3. 实践法: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心理物理学实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实验心理学》2. 实验器材:心理物理学实验设备(如视觉感知实验的图像显示器、听觉感知实验的音频设备等)3. 辅助材料:实验指导书、数据分析软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心理物理学实验的质量和分析深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心理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心理物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3. 心理物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最小可觉差法(JND)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心理物理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 心理物理学实验的伦理问题。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物理学实验,引发学生对心理物理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物理学的概念、方法和实验设计。
3. 演示:展示心理物理学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4. 实践: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心理物理学实验。
5. 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
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教材
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如:
– 亮度(物理量)——明度(心理量) – 强度(物理量)——响度(心理量)
一、心理物理学方法概述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 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G. T. Fechner(1801-1887)。 • Fechner通过对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的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 制作心理量表的方法。 熟悉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 了解 心理物理学方法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物理学方法概述(了解)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掌握)
• 极限法 • 恒定刺激法 • 平均差误法
三、信号检测论(熟悉) 四、心理量表法(掌握)
1.选择好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 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应 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
–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 –平均差误法
• 学习者应特别注意这三种方法的实验程 序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一)极限法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1、什么是极限法? 2、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 3、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
• 控制方法可采用多层次的ABBA法。
3、差别阈限的测定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多层ABBA法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二)恒定刺激法
1、什么是恒定刺激法? 2、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 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二) 恒定刺激法
1、什么是恒定刺激法?
•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 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 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心理物理法在情绪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法在情绪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法是一种利用物理学原理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在情绪研究中,心理物理法主要应用于测量情绪强度和情绪质量的变化。
情绪强度通常被定义为情绪的程度,例如高兴或悲伤的程度。
情绪质量则指情绪的性质,例如愉快或不愉快的性质。
在心理物理法中,研究人员通常使用不同的物理刺激(例如声音、光线等)来引起情绪反应。
然后,他们测量参与者对这些情绪刺激的反应,并使用心理物理法来确定情绪强度和情绪质量的变化。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不同音量的声音来引起高兴或悲伤的情绪反应。
然后,他们可以使用心理物理法来确定参与者对这些声音的反应,并测量情绪强度和情绪质量的变化。
总之,心理物理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情绪强度和情绪质量变化的方法,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本质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有四种误差:期望误差、习惯误差、时间误差、空间误 差。
时间误差,在相继呈现的实验中存在;空间误差,在同时呈现 的实验中存在。 可采用ABBA对相继呈现中的前后顺序和同时呈现中的左右顺 序进行控制
➢恒定刺激法
1、恒定刺激法的基本程序
又叫正误法或次数法,是一种通过对数目有限的刺激进行多 次实验,根据被试反应的次数分布求解阈限的方法。是心理 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1)自变量(实验刺激)
每次试验都包含两个刺激:标准刺激和比 较刺激;比较刺激也有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 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继 时呈现。
(2)反应变量
有关差别感觉的内省报告。有三种反应结 果:比较刺激>标准刺激,记录为“+”;比 较刺激<标准刺激,记录为“-”;比较刺激= 标准刺激,记录为“=,具体内容见下表。
误差的类型 误差的含义
判断方法
控制方法
期望误差 递增系列提前报告有 用t检验比较两个序列
切实掌握实验
递减系列提前报告无 的平均阈限值,若差异显著, 标准;采用
则存在这两种误差,若
ABBA法;对
习惯误差 递增系列坚持报告无 M增<M减,则存在期望误差, 两个系列的起
该法的具体做法为:
(1)通过预备实验,选取5-7个刺激。所选的最大刺激强度应是每次呈现 均有不低于95%的可能性被觉察到;所选的最小刺激强度应是每次呈现均 只有不超过5%的可能性被觉察到。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刺激值保持固定 不变。
递减系列坚持报告有 若M增>M减,则存在习惯误差 点做随机变化
练习误差 经重复产生学习效果 用t检验比较前后两部分结果, 同上 导致反应敏感性提高 若差异显著,说明存在这两种
疲劳误差 因疲倦厌烦情绪导致 误差,若M前>M后,则存在练习 反应变慢敏感性降低 误差,若M前<M后,则存在疲劳误差
2、用最小变化法测差别阈限
(三)测定阈限的三种传统方法
费希纳提出的测量阈限的三种传统方法:最小 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误差法。
➢ 最小变化法
又叫极限法、系列探查法、最小可觉差法。是一 种 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 的小步阶梯变化,寻求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 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的方法。这是测量阈限的 传统方法。
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 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差。
(二)阈限测定实验的基本要求 1.选好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刺激系列是指一 系列强度不同的同类刺激。刺激系列的范围要 包括被试总是无法感觉到刺激和被试一直能感 觉到的刺激。 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应。常用的 反应有:“有、无”;“大于,小于,等于”; “两倍,一半”等。 3.测定的次数要多。由于阈限值不是一个突然 的分界点,而是一个逐渐的过度区,因此需要 多次反复测量。一般都需要上百次。
(3)差别感觉的确定
差别上限(Lu)的确定:渐增系列中从第一次(最后一次)非“正”到 “正”的之间的中点,和渐减系列中从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
点。?P96、100 差别下限(Ll)的确定:渐增系列中从最后一次“负”到第一次非“负” 之间的中点;和渐减系列中从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中点。
第四章 心理物理法
第一节 传统心理物理学
思考: 人脑的加工对象可能包括哪些内容? ——可直接感知的信息(有关外界事物的信 息,客体信息);不可直接感知的信息(有关 事物之间关系的信息,范畴信息)。除了“信 息”之外,人脑的加工对象还有“感觉”本身, 即是否有感觉,感觉好还是不好,感觉有强还 是弱,不涉及感觉到“什么”的问题。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阈限及其操作定义
阈限可以分为两类: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 差别。
然而根据上述两个定义,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测 量。为了便于测量,必须给抽象的定义下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 反应的刺激值。
能量——可见度),照明工程中,采光标准的制定(照度——情绪),电 声学研究中听觉刺激强度单位的标定(强度——响度),色度学中色度标 度,即色度最小可觉梯度的建立(颜色刺激——色觉),食品工业中品尝 师的培养(食品——味觉),航空领域不同信号的闪光频率可觉差的测量 (闪光频率差异——心理可觉差)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也需要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解决。如对限制食盐摄 入的病人的食品中,含盐量的配制;课桌桌面照度的设定等。
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
(1)自变量(注意:域限测定中的实验和前述实 验不同)
自变量为刺激系列和呈现方式。刺激系列包
括15-20个具体的刺激值,即检查点。呈现方式包 括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为了控制顺序效应,二
者以ABBA的顺序交替呈现。渐增系列从阈下刺激 开始,渐减系列从阈上刺激开始。两种系列的实
验次数分别至少需要50次。 (2)反应变量 被试的内省报告,具体反应为“有”和“无”,
主试分别用“+”和“-”记录被试的反应。递增 系列在第一次报告“有”时停止,递减系列在第
一次报告“无”时停止。
(3)阈限的确定
在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报告“有”和“无”时,相应
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值。在每 个系列的阈限值的基础上,计算出递增系列与递减系列 的两个平均值,这两个平均值的平均数就是一种感觉的 绝对阈限值。
一、心理物理学的含义
(一)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关于身体和心理 之间函数依附关系的理论。
(二)心理物理法,是指用来研究心理量与物理 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方法。 心理物理法所处理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 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
应用价值:如光学物理学中对光谱辐射和视觉的相对可见度的测量(光
不肯定间距(Iu)的计算: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 Iu= Lu- Ll 主观相等点(PSE)的确定:就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PSE与标准刺激之 间的差别为常误(CE)。 差别阈限(DL)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上差别阈限(Lu-St)与下 差别阈限(St-Ll)之和的一半,就是差别阈限。DL=(Lu- L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