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事迹

合集下载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中国人物历史事迹10篇历史长河川流不息,从古代到现代名人成千上万,他们的故事源远流长,想必每个人都听过一些名人事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人物历史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篇1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篇2欧阳询读碑的故事唐代着名书法家欧阳询在一次骑马外出郊游时,偶然发现了晋代大书法家索靖手迹的碑刻,便立刻下马来看了一会儿。

看完了觉得索靖的字很平常,没什么惊人之处。

他牵着马刚离开石碑不远,又不放心地回来看了一遍,这一次他觉得字还写得不错,有自己的风格,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家。

等到他骑着马走了好一段路的时候,觉得石碑上的字似乎还没看够,于是他策马扬鞭又赶回来,仔细地欣赏起石碑上的字体来。

这一次他越看越痴迷,深深地被索靖的书法所折服,在石碑前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依然还不肯离去。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篇3石达开石达开绰号石敢当,他是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

石达开长得高大俊秀,十三岁已“凛然如成人,自雄其才,慷慨有经略四方”,因急公好义,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从容赴死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对手心有余悸,在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运动。

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

他短暂的人生迸发出许多闪光点,照亮了太平天国短暂而又悲壮的历史天空。

中国人物历史事迹篇4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

名人伟人杰出人物事迹(精选5篇)学习事迹网

名人伟人杰出人物事迹(精选5篇)学习事迹网

名人伟人杰出人物事迹(精选5篇)名人伟人杰出人物事迹【篇1】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

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

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____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

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众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名人伟人杰出人物事迹【篇2】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

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

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

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

中国历史伟人事迹7篇

中国历史伟人事迹7篇

中国历史伟人事迹7篇中国历史伟人事迹篇1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逝世,享年93岁。

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他从1961年便开始氢弹理论探索,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

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

后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开始工作后没有几年,于敏便写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于敏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于敏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中,为数不多的没有留学经历的专家之一。

1961年,已是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顶级专家的于敏接到了新的任务:研制氢弹。

他毫不犹豫地放弃持续了十年、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原子核研究,表示服从分配,转行。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在这个过程中,于敏和邓稼先发明了一套只有他们内部人才听得懂的暗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但还不能把它煮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

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一生载誉无数。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面对纷至沓来的极高荣誉,于敏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

在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同于敏会晤,称其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时,于敏婉拒了这个称谓,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5篇)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5篇)

【导语】历史长河川流不息,从古代到现代名⼈成千上万,他们的故事源远流长,想必每个⼈都听过⼀些名⼈事迹。

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名⼈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中国名⼈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将,他曾多次⽴下⼤功,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将军了,肩上担⼦很重,⼀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

”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次,他读到孙膑⽤“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开。

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

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头钻进书堆⾥,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

⼏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有长进。

孙权⼤为⾼兴,就让吕蒙担任了⼤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

古⼈说:“⽣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之后知道的⼈,是次⼀等的⼈;经历困苦才学习的⼈,⼜次⼀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

”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了。

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的知识,增长⾃⼰的才⼲,为今后的就业谋⽣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中国名⼈故事 车胤是晋代的名⾂,以博学闻名。

他从⼩勤奋好学,但家⾥特别穷困,有时甚⾄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这样⼀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常苦恼。

⼀个夏夜,车胤⽆聊地坐在屋外纳凉。

这时,在草丛⾥飞来飞去的萤⽕⾍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上⼀闪⼀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个⽤⽩纱制成的⼩⼝袋,⼀⼝⽓捉了⼏⼗只萤⽕⾍放在⼝袋⾥。

这么多⾍⼦发出的光聚在⼀起,不就是⼀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兴地进屋读书去了。

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的苦读,终于成为⼀个有学问的⼈。

【感悟】晋朝⼀代名⾂车胤,⼩时候家⾥的条件并不好,甚⾄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馁,⽤装了⼏⼗只萤⽕⾍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个有学问的⼈。

中国名人爱国先进事迹

中国名人爱国先进事迹

中国名人爱国先进事迹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历经磨难,历史悠久,拥有无数英雄豪杰和杰出的人物。

他们都是中国名人,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国名人的爱国先进事迹,以表彰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

一、邓稼先:航天领域的创新先行者邓稼先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人,几乎是中国科学技术奠基人之一。

奠基于40多年前的他,身处当时经济、科技实力极度落后的中国,但他一直致力于航天事业,并率先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而今,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个从地球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在许多其他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

邓稼先的爱国先进之路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求真、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他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前进,这个精神不仅体现在他自己的科研工作上,也传递给了他的后代和研究团队。

二、钱学森:“火箭之父”,将中国航天科技带向更高层次钱学森被誉为“火箭之父”,也是中国重要的航天科学家之一。

我们的钱学森在当时的混乱年代奔走各地,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先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勤工作和高尚的精神,不断将中国的科学技术推向更高的层次,让我们的国家在技术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总之,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科学技术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民站立的道义让他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位真正的先进。

三、周恩来:中国革命先驱和杰出的政治家周恩来被尊为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和杰出的政治家,无论是对抗外敌还是建设国家,他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周公是中国的第一位总理,他统治了整整27年。

在这27年中,他贯彻中央领导班子的要求,积极调整国家机构,推进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毛泽东、中共三大等先进事迹中最为受人赞颂的是他救国难民的情谊,他的德行,几乎人人都需敬思。

中国名人个人事迹

中国名人个人事迹

中国名人个人事迹中国名人个人事迹(8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名人个人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名人个人事迹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

25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李白毕生写诗。

他写起诗来既快又好,杜甫说他是“斗酒诗百篇”。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气势宏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世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

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

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

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

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

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

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

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

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

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

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

名人先进事迹(8篇)

名人先进事迹(8篇)

名人先进事迹(8篇)名人先进事迹(8篇)名人先进事迹1王羲之是中国历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让人叹为观止。

他能有这样高的成就,是怎么来的呢?王羲之七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一直学习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导与王敦十分器重羲之。

当时陈留人阮裕名声很大,做王敦的主簿。

王敦曾对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秀的子弟,你的成就应当不比阮主簿差。

”阮裕也对王羲之有美誉,将其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

周顗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给予肯定的人物,身价倍增。

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见名士周顗。

王羲之位次在众人之末。

周顗观察王羲之后,觉得他是个奇异的人物。

当时以牛心为贵,众客人都还没吃呢,周顗先割下一块牛心,给王羲之先吃。

于是王羲之名声大噪,开始为世人所知。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

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

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名人先进事迹23年前,一边是自己的大好前程,一边是医生宣布只剩三个月生命的母亲。

天平的两边,名校毕业生、“80后”李丹面临人生的一大抉择:是照顾母亲还是只顾自己的前程武汉科技大学教工宿舍28栋97门9号。

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

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

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5篇生命的意义在于内涵,价值在于贡献。

30个名人事迹

30个名人事迹

30个名人事迹1.魏青刚1999年在他老家所在村附近的一个水库里,当时是一名12岁的女孩在他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去年丛飞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

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妻子生下一个女儿,魏青刚专门回家一趟为女儿置办了满月酒席。

女儿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肝病.治病期间,全村的人都为他捐款。

“农村人能有几个钱?最后一下捐出了1万多元钱。

”女儿的病虽然没有治好,但魏青刚却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回报社会。

.2005.08.08三次入水救人,感动社会在“麦莎”肆虐岛城的当天,河南小伙魏青刚3次跳入海中救下一名女青年。

救完人后,魏青刚只是给当地边防派出所留下了”我是河南打工的,名叫魏青刚”这么一句话,就走了。

没想到他的这一句话,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为寻找他费尽了周折。

当地宣传部门及一些热心市民纷纷提供线索,寻找这位英雄。

他救人的录像带,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放,随后被央视播放。

8月8日救人之后,魏青刚回到工地上,没把这件事跟任何人说,直到被当地媒体找到之后,他身边的人才知道。

魏青刚为此被授予了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时还收到了2000元的见义勇为奖金。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下水救人了,上一次是1999年在他老家所在村附近的一个水库里,当时是一名12岁的女孩在他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我救人不是为了钱” 被救女子的家人专程赶到魏青刚打工的工地,向他道谢,非要给他500元钱。

但被魏青刚谢绝了,“我救人不是为了钱,我就是再穷也不能收这个钱。

” 实在的刚子,到即墨市”避一避”据工友们说,8日那天,魏青刚回到工地后,闲谈中说起过他今天救了一个人。

“当时只想着可能就我们几个工友知道,没想到会闹这么大。

他就是个不愿意张扬的人,实在!”魏青刚的工友们这样评价他。

中国名人事迹(中国名人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名人事迹(中国名人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名人事迹(中国名人故事精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名人事迹(中国名人故事精选10篇)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的名人,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他们的优秀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10大人物事迹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10大人物事迹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10大人物事迹【最新版】目录1.屈原:忠诚为国,投身汨罗2.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3.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4.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5.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中国影响6.林则徐:虎门销烟,捍卫民族尊严7.邓稼先:两弹一星,为国争光8.杨利伟:中国航天第一人9.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10.钟南山:抗击非典,保卫人民健康正文1.屈原:忠诚为国,投身汨罗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忠诚于楚国,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发展。

然而,在奸佞小人的陷害下,他被楚怀王疏远,最终投身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的事迹传颂千古,他留下的《离骚》等诗篇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2.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他忠诚于国家,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

然而,在金兵压境的紧要关头,他却被奸臣秦桧陷害致死,壮志未酬。

3.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臣,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担任抗元大将。

尽管最终被俘,但他坚贞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表。

4.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探险家和外交家,他两次出使西域,成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5.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中国影响郑和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带领庞大船队访问了 30 多个国家,开疆拓土,扩大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6.林则徐:虎门销烟,捍卫民族尊严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爱国官员,他在广东禁烟,严禁鸦片贸易,捍卫了民族尊严。

他在虎门销烟的壮举,成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象征。

7.邓稼先:两弹一星,为国争光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两弹一星”成就,为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严。

中国名人伟大事迹

中国名人伟大事迹

中国名人伟大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名人伟大事迹人是社会的主角,历史人物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5位中国名人事迹5篇

5位中国名人事迹5篇

5位中国名人事迹5篇5位中国名人事迹5篇5位中国名人事迹精选篇1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先是父母要求我读,之后我被书中的世界迷住了,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

你先看看我书桌玻璃板下的名言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告诉我,时间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务必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这天,珍惜此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

”要紧紧抓住此刻,不让光阴虚度。

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就身体力行,做事不拖拉不松懈。

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多次科考都名落孙山,之后专心创作,为了激励自己,他在铜镇尺上刻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正是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越国的历史故事来激励自己埋头写书的。

由于他从不懈怠,最后创作出传世佳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故事,给我很大启发,立下志愿,要努力奋斗,争取成功。

人们做事情,开始时热情高涨,劲头十足,但往往是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圆满结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句名言时时鞭策我,做事不要惧怕困难,要坚持到底。

书籍给我力量,教我如何做事,教我如何做人。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句,使我明白了:人要有所作为,人能有所作为;孙膑修兵法、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自尊自爱,力争上游,不甘落后。

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光荣;齐桓公重用以前是自己对手的管仲,告诉我对人要宽容大度,更需要的是理解与信任;东汉太学范式不远千里探望朋友,它告诉我“言必信行必果。

”名人给我力量,名言伴我成长,人类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与智慧,在知识的彼岸在等待着我们,等待我们去采撷去吸收。

而到达彼岸的航船就是读书。

开卷有益,让这些名人名言作为我们心中的灯塔,为生命之舟导航,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涛中不畏困难,劈波斩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5位中国名人事迹精选篇2艰难困苦铸人才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精选中国名人故事五篇

精选中国名人故事五篇

【导语】古今中外,有很多名⼈,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中国名⼈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精选中国名⼈故事 齐⽩⽯ 抗⽇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特务头⼦宣铁吾过⽣⽇,硬邀请国画⼤师齐⽩⽯(1863—1957年)赴宴作画。

齐⽩⽯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只⽔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赞不绝⼝,宣铁吾喜形于⾊。

不料,齐⽩⽯笔锋轻轻⼀挥,在画上题了⼀⾏字——“横⾏到⼏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去。

⼀个汉*求画,齐⽩⽯画了⼀个涂着⽩⿐⼦,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诗: 乌纱⽩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何处有⼼肝? 1937年,⽇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为了不受敌⼈利⽤,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贴出告⽰,上书:“中外官长要买⽩⽯之画者,⽤代表⼈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民家,官⼊民家,主⼈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 齐⽩⽯还嫌不够,⼜画了⼀幅画来表明⾃⼰的⼼迹。

画⾯很特殊,⼀般⼈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头或荷径上,窥伺着⽔⾯上的鱼⼉;齐⽩⽯却⼀反常态,不去画⽔⾯上的鱼,⽽画深⽔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闭门谢客,⾃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与⽇本⼈⽐作翡翠,意义深藏,发⼈深思。

【篇⼆】精选中国名⼈故事 王安⽯ 宋朝的宰相王安⽯是最不修边幅的⼈。

他有时忙着看公⽂,上朝时来不及吃早点,便拿了⾯饼坐在上朝的车中去吃,以致弄得满⾝都是⾯屑。

王安⽯也不讲究卫⽣,他不太喜欢洗脸,也不常换⾐服,因此,有时⾐服上竟⽣了虱⼦。

有⼀次,王安⽯和另⼀位⼤⾂禹⽟因事⼀同去见皇帝,不注意⾐着的王宰相⾐领上有个⼩⾍,可能是个虱⼦,它从⾐领爬上了王安⽯的胡须。

皇帝看了,不觉暗⾃好笑。

禹⽟伸⼿替他捉去,随⼝说:“这⼩⾍太光荣了,曾在宰相的胡须上闲荡过!”王安⽯也觉察到了,于是解嘲地说:“它不仅光荣⽽且幸福,连皇上都亲眼看到了它。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

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中国的历史伟人事迹5篇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事迹流传至今。

名人的事迹

名人的事迹

名人的事迹名人的事迹(精选2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名人的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人的事迹篇1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爱国者钱学森吧!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

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

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

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钱学森这一伟大举动,惊动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名人的事迹篇2阿基米德在其辉煌的数学生涯中,将数学疆界从欧几里得时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实际上,此后近两千年,数学界再没有出现过像阿基米德这样伟大的数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据说他确立了力学的杠杆定理之后,曾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这个地球!,被誉为“力学之父”。

有一次,一只为国王建造的巨大的三桅船完工了。

但是,因为船身太大,工匠们竟没有法子把它弄下水去。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1狄仁杰年轻时,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相貌英伟。

赴京应考途中投宿旅店,夜静灯下读书,突然一位美艳少妇来到他房里,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结婚不久,丈夫去世,日间见狄仁杰俊秀非凡,春心澎湃难以克制,候至晚间以借火为由向狄仁杰挑情,不料狄仁杰虽然知道她的来意,却丝毫不动心,而且友善地说:“见你如此艳丽动人,使我回忆起老和尚的话。

”少妇好奇地追问是甚么话,狄仁杰借机开导她说:“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读书,寺中老和尚见我相貌,曾经警戒我说:你相貌堂堂,将来必定显贵闻达,但是须要谨记,千万不可贪色犯淫,前程尽毁”。

我说:“艳女美色,是人人皆喜爱,如何能够遏止这种欲念呢?老和尚教导我说:“当你见到美貌艳姿,淫念冲动之时,如果将美女想象为吸血的狐狸精、毒蛇鬼怪;将她秀丽的面貌想象作害了大病既黄且瘦,如同鬼脸一般;将迷媚的粉脂,想象作人临死的时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样的丑恶难看;将诱惑人的窈窕丰姿,想象作感染梅毒溃烂,那恶臭的浓血,引来了无数的苍蝇,令人掩鼻疾走;一旦与她交合,不仅被吸取精血,精气枯竭,且百病交侵,受尽病魔折磨”。

倘若能这样设想,淫念欲火就会静止得如清凉的寒冰了。

老和尚的教诲,我一直谨记于心。

所以刚才初见你那撩人动情的丰姿艳容,正当欲火冒升之时,老和尚的话立即在耳边响起来,酷热的欲火即刻下降。

你能够励志守节,乃难能可贵,切勿因一时的冲动,而败坏你的名节,况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儿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担照顾,如果与我通奸,随我而去,公婆、幼子将顿失依靠。

古代妇人守节美德为世人称颂,例如韩久英,因恐怕遭色贼奸淫,而持刀割去自己的鼻子;又如高仲举的夫人逢淫贼,用镜柄刺双目,毁容以保贞。

还有其它许多节妇为保贞节,有的投井,有的以热油烫面毁容,以种种方法确保洁白身躯。

中国名人故事大全(10篇)

中国名人故事大全(10篇)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群⼈: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坚强的毅⼒。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名⼈故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伙伴哦! 1.中国名⼈故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岁的时候死了⽗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的朱家。

(范仲淹)长⼤以后,知道了⾃⼰的⽣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头偏西才吃⼀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讲道:“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 【原⽂】 范仲淹⼆岁⽽孤,母贫⽆靠,再适常⼭朱⽒。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沃⾯。

往往糜粥不充,⽇昃始⾷,遂⼤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诵⽈: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2.中国名⼈故事: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在⼀处,庭院以及屋舍⼗分杂乱。

他⽗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伙⼦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陈藩说:“⼤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任。

不能在乎⼀间屋⼦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 藩年⼗五,尝闲处⼀室,⽽庭宇芜岁。

⽗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中国名⼈故事: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有远⼤的志向,不计较⼀些⼩事情。

然⽽在家中孝顺勤谨,过⽇⼦常常⾟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20位名人事迹1、魏源(1794~1857) 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史学家。

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请编成《皇朝经世文编》。

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黄爵滋等一起议论时政,主张严禁鸦片,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中,亲自参加浙东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战役。

战役失败,发愤著书,道光二十二年(1842)编成《圣武记》,用清朝武功激励人们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

同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主要介绍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

道光二十四年中进士,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等。

在高邮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

后因延误驿报,被革职。

晚年皈依佛教,殁于杭州。

主要著作还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书古微》等。

魏源具有民本思想,重视下层群众,认为皇帝是首脑,宰相是股肱,诤君是喉舌,而民众是鼻息,人不呼吸便要死亡,君主不了解下情便无法治理国家。

他认为只有允许瞽吏、百工、庶人进言,君主才能集思广益,众贤才能聚于本朝。

针对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大臣安于晏乐,明哲保身,养痈致患,官吏不问民瘼,只知层层盘剥,中饱私囊的现实,他要求改不拘成法,革弊政,“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他的反侵略立场十分坚定,提出许多抵御外国侵略的建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仿制西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机器等。

他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热情赞扬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2、谭嗣同(1865~1898) 中国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的政治家。

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等。

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

早年攻读今文经学,崇尚王夫之、龚自珍、魏源等的为人和思想。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后,他愤于中国的积弱不振,“翻然改图”,放弃科举仕途,向西方寻求救国的方策。

1895年,他在家乡组织算学社,决心维新救国。

1897年著成《仁学》,并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办时务学堂。

1898年创办南学会和《湘报》,大力传播变法维新思想。

百日维新时,他被荐任四品军机章京,积极参与新政。

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1898年9月28日英勇就义,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主要著作有《治言》、《仁学》、《短书》,被收进《谭嗣同全集》。

3、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是诗人。

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早期他在剧院打过杂,当过演员,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扮演过剧中的配角,后来做了编剧。

开始他是与人合作改变旧剧本,不久便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创作,最后成为伦敦“寰球剧院”的股东。

1616年4月23日在家乡去世。

莎士比亚死后7年,才由戏剧界的朋友搜集他的遗作,出版了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集。

莎士比亚一生著作丰富,流存至今的共有37部戏剧、2部长篇叙事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还有些杂诗。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如《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等。

作品处处洋溢着朝气勃勃的乐观情绪,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既使是悲剧也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带有喜剧特征。

第二阶段作家开始意识到社会矛盾与尖锐,思想转为沉郁深邃,写下了著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悲剧以及一系列大的悲剧,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三阶段是创作神话剧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充满传奇和极具烂漫色彩的幻想。

代表作是《暴风雨》。

4、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于1861年5月7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

他的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是最早去英国访问的印度人之一,曾支持19世纪初孟加拉启蒙运动者拉姆·莫汉·拉伊通过梵社进行的反对偶像崇拜、种姓制度、寡妇自焚殉节等社会改革活动。

他的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有子、女14 人,泰戈尔最幼。

他的大哥是诗人,又是介绍西方哲学的哲学家;他的五哥是音乐家、剧作家;他的姐姐是第一个用孟加拉语写长篇小说的女作家。

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侄辈中也有不少人在孟加拉文学和艺术复兴中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

在这个扎根于印度教哲学思想土壤、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富有文学教养的家庭里,泰戈尔度过了他的童年。

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在学校里完成正规学习。

他的科学、历史和文学的丰富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便醉心于诗歌创作。

他的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于1875年 2 月25日在《甘露市场报》发表时,年仅14岁。

他的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和拟中世纪虔诚派颂歌体的诗集《帕努辛赫诗抄》都是他13至18岁时的作品,虽然不很成熟,却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歌德,德国诗人。

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 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

1765年他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

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

1774 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

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

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曾在一段时间里主持公国大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

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这导致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

此后直到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1790年发现了人的胯间骨。

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重新写《浮士德》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

在此后的近30年中,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

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诗集《西东合集》(1819),《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传性著作《诗与真》(1831),《意大利游记》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

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

言多讽兴,气骨高举。

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

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

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

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

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

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

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

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

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