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第二章城市化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集中,城市发展则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通过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城市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一、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 都市经济理论都市经济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研究城市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根据该理论,城市是一种经济聚集的形式,不同产业和企业倾向于在城市中集中,形成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
这种集中带来了产业升级、人才流动和创新的机会。
2. 地区经济理论地区经济理论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差异。
地区经济理论强调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红利,提高了劳动力供给和就业机会。
其次,城市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转型和增长。
此外,城市化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规模,增强了经济的竞争力。
2.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城市化推动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类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分工细化,人们的聚集和互动增强了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的延伸。
3. 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化也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城市发展的策略和挑战1. 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避免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2. 创新与创业城市发展需要注重创新和创业,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第2章-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1城市的内涵与功 能 2.1.1多元视角下 的城市 2.1.2城市的含义 与特征 2.1.3城市的类型 和功能 2.1.4我国的城市 设置 2.2城市历史演进与 城市化 2.2.1城市的形成 与发展 2.2.2城市化的动 力 2.2.3城市化的进 展 2.3我国的城市化发 展战略 2.3.1我国城市化 的历史进程 2.3.2我国城市化 的特点与推进原则 2.3.3推进可持续 的新型城镇化
3、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新的政治环境: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 新的发展形态:新技术和“新经济”相互促进 新的发展动力:资源更新与创新驱动 新的管理思潮:新管理与新治理崛起
第2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1城市的内涵与功 能 2.1.1多元视角下 的城市 2.1.2城市的含义 与特征 2.1.3城市的类型 和功能 2.1.4我国的城市 设置 2.2城市历史演进与 城市化 2.2.1城市的形成 与发展 2.2.2城市化的动 力 2.2.3城市化的进 展 2.3我国的城市化发 展战略 2.3.1我国城市化 的历史进程 2.3.2我国城市化 的特点与推进原则 2.3.3推进可持续 的新型城镇化
2、城市的功能
城市功能也叫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 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所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一般功能
主导功能
特殊功能
综合功能
优化城市功能
参照环境因素,因势利导,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第2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3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3.1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发展
1949~1957 年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1961~1965 年 城市化调整阶段
第二节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化(课前案)核心知识梳理一、城市化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污染、垃圾污染等。
第二节城市化课中案(2009·上海高考)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第二节城市化(课后案)1.下图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下图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2~4题:2.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B. 20% C.30% D.40%3.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 C. 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4.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 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 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下图为某地人口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5~7题。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化(PPT 29页)
1910 1910 1920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发 人均 475 650 625 835 1125 1515 2240 2920 达 GDP 国 家 城市化 31 34 37 40 47 54 61 64
水平
拉 人均 310 360 370 380 465 520 620 775 美 GDP 国 家 城市化 20 22 25 28 40 48 56 64
4.从量态维度看,城市化规律除了有质的规定性, 还有量的规定性。城市化规律在量态维度上的表 现,就是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 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第四节 城市化进程
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图1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起点
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典 美国 日本
时间
1750 1780 1830 1850 1840 1870
我国城市化道路表现出一个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它不仅 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 自身的城镇化,即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 向运动。
这条道路与经典的城市化之路,主要区别在于: 1.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
在城市以外进行 2.从规模比较小的小城镇起步,控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并
独特的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城市的方针以 及控制人口流向城市的措施。
独特的政府干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中国的城市化始终是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为背景的、政府推动型的。
中国城市化制度模式的变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截 然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式: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和自 下而上的城市化。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是政府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和社 会经济发展规划,运用计划手段实施的一种政府 包办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则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 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诱 导的自发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化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化1. 引言城市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意义和影响。
2. 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发展、社会分工、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化。
2.1 人口集中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人口密度增加。
这是由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等吸引力,同时也是由于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的生活需求。
2.2 经济发展城市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一方面,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农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变,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2.3 社会分工城市化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和扩大。
城市中的人们可以通过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来实现自己的特长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的产业和功能,形成了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
2.4 土地利用城市化使得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对农业用地的占用。
3.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城市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城市化对经济的几个方面影响的分析。
3.1 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从农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变,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拉动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3.2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城市经济学(第二章)
(二)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 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家庭是基本经营单位,这种传统 农业经济,其生产是非赢利性的,新增人口作为其社 会或家庭成员,自然加入其生产与消费过程,不及其 贡献大小,这称为“共同体原则”。 传统农业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内部劳动力过剩, 一部分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蔽失业状态。而劳 动力过剩的原因又在于持续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 之间的矛盾。
三、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 1、比较优势 2、贸易成本
第二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一、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现象一般指某一生产企业内部随着生产规模的上升,生 产成本逐渐下降或效率得以提高的经济现象。 2、规模经济出现的原因:专业化因素和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二、生产的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有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1、地方化经济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溢出。 2、城市化经济出现的原因与地方化相同,其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 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单单是某一个行业的 规模;第二,城市化经济为整个城市中的企业带来利益,而并非 只针对某一个行业中的企业。
(三)现代工业与劳动力转移机制 由于现代工业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大量农业中的过剩 劳动力得以转移,人均收入提高,这样整个经济就由 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从低水平均衡陷阱中摆脱 出来,也就是一个劳动力由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工 业的转移的过程,既是城市化过程。 由于工业资本是可再生的,通过积累可不断扩大,因 而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可不断扩大,这就是城市化 的内在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元经济模型
二元经济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阿瑟· 刘易斯首先 提出。 二元经济模型主要内容包括: (一)不发达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1、土地和技术看做定量:“土地收益递减律”, 即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上,随投入的劳动单位的 增加,总产值的增量呈递减趋势。 2、土地和技术看做变量: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学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学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并逐渐形成城市人口的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市经济学则研究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特点、城市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带来的影响1.1 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
较大的城市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优势。
人口密集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大城市也更容易形成各种产业的集群效应,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1.2 城市化与劳动力市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流动和城市人口的流入使得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提高了就业机会。
城市化也推动了农村农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民进城谋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1.3 城市化与市场规模扩大城市化使得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市场规模扩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市场规模的扩大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实力。
同时,城市化还推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发展的指导作用2.1 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指导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分析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城市规划与发展布局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规模、空间分布和布局,为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布局,可以降低城市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城市经济政策制定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根据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经济学-第二章
2、滞后城市化 、
滞后城市化恰好与超前城市化相反, 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 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 真实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亚洲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 西亚等,其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 市化。
应该指出的是,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 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城市化,但具 体到某个城市,则又呈现出超前城市化的特征, 突出表现为城市首位度畸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亦称“首位城市指 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 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 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它由美 国地理学家马克杰弗逊1939年在其《城市首 位律》一书中首次提出。
1、最低临界值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是指新建或扩建一个 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 要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投资者就可能 会因其有利可图而作出投资决策。 2、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是指一个城市 的居民对未来所作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 市现在必须提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即过 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 响着现时的决策倾向。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产业革命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 生产中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 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 命,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几个特殊经济本 性使然,即所谓的“最低临界值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和“循环累 积因果关系原则”。
四、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和 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其内部 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 “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
城市经济学~2
三、世界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正从
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大约200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始告别了农业经济时代,迎
来了工业经济社会,而自本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了 以微电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 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又迎来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 工业社会曾经大大改变了农业社会几千年来所形成的 空间结构,使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部分 ,替代了 土地要素的主导地位。同样地,信息社的到来也必将大 大改变工业社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带给人类社会全新 的面貌。
世界城市化现状特征
第二部分
(一)城市规模增长显著
自 50 年代末西方工业化扩散以来 , 世界城市规 模的发展出现了迅速增长的新局面 , 特别是在 发展中国家 , 城市规模的增长更加显著。其结 果 , 世界首位城市聚集区的分布格局也发生了 变化。 1950 年 , 全球 8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 2 个,即纽约和伦敦,均分布于发达国家。
(四)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
70 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重构不仅形成了全球新的经济空
间结构,而且形成了新的空间权力结构,使全球经济实体多层次化, 出现了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关贸总协定 (GATT) 、世界 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欧州联盟(EU) 等全球经济实体或跨国经济组织。这些经济实体的所在地 (即城 市区域)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其社会特征的建设中, 正在一步步替代国家的作用,使国家权力空心化。
大约公元前 31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最早城市,
随后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流域,早期的城市也相继 诞生。
据估计,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 万人的城市可能是当时埃及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加速进行,城市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还对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一、城市化的定义和背景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是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结果。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
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首先,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兴起。
其次,城市化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产业和企业进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城市化还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另外,城市化也对经济发展的创新和创业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创新。
三、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有效提高了生产率和劳动力效益。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进入,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社会问题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加以解决。
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城市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城市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资源支撑。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2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概述
《 城市经济学》
(7)城市规模的其他收益
大规模城市经济的其他三个有利因素: ①就业机会,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劳动力供给 ②学习机会 ③社会交往机会
《 城市经济学》
三、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经济增长一般概念 2.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3.城市经济增长模式 4.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 城市经济学》
(2)分工效应
集聚导致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可以较采用专业 化生产方式以前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 节约。
(3)结构效应
①结构关联效应 城市产业联系方式及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状况对城 市集聚质量的影响。 ②结构成长效应 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部门的再配臵效应。 ③结构开放效应 城市时刻处于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和流动之中。
《 城市经济学》
(4)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知识溢出)能够引起企业集聚,那些具有创 新性的产业往往更倾向于形成产业集群。 eg: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是世界著名电子工业集群, 知识溢出效益对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这里的专业化网络公 司之间形成了相互协作、借鉴和分享知识的氛围。
《 城市经济学》
(5)自我强化效应导致的产业集群
eg:服装制作厂与纽扣厂 ①服装生产需求:低成本,多样化 ②纽扣生产需求: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 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修正成本的降低
《 城市经济学》
(2)分享劳动力储备
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和计算机软件的编写者有共同之处吗? 每年有几十套电视节目在播放,而被观看的电视节目仅占 少数;发展迅速的软件产业,每年都有几百种产品问世,但是 仅有少数产品获得了成功。对于这两个产业来说,今年的新产 品——电视节目或者计算机程序——可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下一年可能会失败。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成 功的企业将解雇工人,而那些成功的企业会在统一时间雇佣这 些工人。企业集群的出现促进工人从不成功的企业向成功的企 业转移。 劳动力储备分享正是发生在企业从繁荣走向衰落的阶段。
城市经济学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贸易城市 • 苏州,杭州,上海,广州
• 唐朝:
登州、扬州、广州是亚非各国往来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 唐政府在广州还设有市舶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对外贸 易的专门官署。
美国历史上的贸易城市
• 轧棉机和棉花贸易城市
• 交通技术:公路、运河、轮船、铁路
生产城市
• 放松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 • 个体的生产率
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型
• 涵义
• 不存在贸易 • 专业化生产和交易不能带来任何生产率收益; • 交易是有成本的(比如时间),但不会带来任何收益; • 不存在城市 • 集中居住使成本(土地价格会上升),但不会获得任何收 益; • 结果:统一的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
贸易城市
• 放松统一生产率的假定
• 生产率的差异产生比较优势
第二章 为什么城市会存在?
杨本建 jinanybj@
本章回答的主要问题
• • • • 经济学中的哪些假定把城市排除在外? 为什么会出现贸易城市? 为什么会出现生产城市? 谁能从城市中 劳动力和土地的生产率没有差异; • 交易存在规模报酬不变,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 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区域内的工业城镇
• 公里5:竞争产生零利润 • 企业会进入衬衫市场,直到该市场所有企业的利润为零。 • 跨地区的工厂: • 每一个区位都在工厂的市场范围 • 城市生产衬衫,农村生产面包,城市与农村完全专业化; • 企业获得零利润,工人在区域中任何区位获得的真实收入无 差异。
2-16
区域中的地租: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区位均衡
2-6
计算贸易净所得
• 总的贸易所得=每一个区域增加2件衬衫;
• 贸易净收益=总的所得—交易时间 • 北方国家:如果t<20分钟(该国制造两件衬衫的时 间),净收益>0; • 南方国家:如果t<2小时(该国制造业两件衬衫的时 间),净收益<0。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影响的学科。
城市化作为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集中在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 人口集聚效应城市化使人口大规模聚集于城市地区,大量劳动力的集中带来了人口红利,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人口聚集也刺激了城市内部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2. 创新与交流城市化加快了信息流动和人才迁徙。
人们的聚集促进了知识、技术和创新的传播和交流,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城市作为创新中心,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3. 功能扩展与产业聚集城市化催生了城市功能的扩展和产业的聚集效应。
城市能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投资。
产业聚集促进了专业化和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1. 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经济发展吸引了投资和人才聚集,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城市功能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城市功能支撑。
城市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必须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条件,以满足各类经济活动的需求。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3. 就业机会的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纳了许多就业需求较高的人口。
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推动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推动的关系。
城市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化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支撑条件。
在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和管理是保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
城市经济学第2章
进行的政治运动同步发生的。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
二、我国城市化模式的独特性: 2、独特的政策措施 第一,支持小型城市的政策。
第二,控制人口流向城市的政策。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
二、我国城市化模式的独特性: 3、独特的政府干预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始终是以传统
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的政府推动型。
第二节 城市化规律
四、从量态维度上看: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
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
一、城市化模式的类型 1、按驱动力分 自上而下模式:指城市化的发起与推动都是由政 府依靠行政力量来完成的。 自下而上模式:是由市场或民间发起并推动的。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
一、城市化模式的类型 2、按发起先后分 西欧模式:中小城市模式,法国、德国、奥地利、 瑞士、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 后发国家模式:城市圈模式,如日本(东京、大 阪、名古屋、福冈四大都市圈)。
第二节 城市化规律
2、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在聚集 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下都要经历一个城市经济系统由 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若干孤立的城市---城市 群---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延绵地区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城市化规律
三、从质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性状
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
第一节 城市化机制
一、城市化的生长机制
(二)城市化生成机制描述(如下图)
第一节 城市化机制
一、城市化的生长机制
(二)城市化生成机制描述 核心: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变迁可以视为影响或决定城市化 的基础性因素。
第一节 城市化机制
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一)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 1、学者分析 2、发展实践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并且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学成为研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学科之一。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就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的推动力1. 人口增长:人口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民进城务工、年轻人求学、人口迁徙等因素,都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2. 就业机会: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城就业。
3. 社会配套设施:城市相对农村更为发达的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设施,也是人们迁往城市的吸引力之一。
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1. 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化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市场规模得到扩大,从而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2.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技术培训等机会,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
3. 创新驱动力:城市化环境下,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更容易实现,这有助于创新的产生和传播,推动经济增长。
三、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挑战1. 城市扩张导致的资源消耗: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水资源等变得更加紧缺,城市化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2. 城市空间效率低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城市空间效率低下,交通堵塞、房价上涨等问题较为突出。
3. 城市失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压力较大,城市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城市失业问题愈发突出。
四、促进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途径1.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城市土地资源。
2. 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增加其职业机会和待遇。
3. 加大对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配套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80
1800
70
1600
1400
60
1200
50
1000
40
800
30
600
20
400
200
10
0
0
发达国家(百万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百万人) 发展中国家(%)
37
2001年和2015年全球8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预测 单位:个
年份 地区 世界
非洲
亚洲
拉美
欧洲
北美
日本
2001
(四)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 市化的高级阶段
33
(一)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世界城市化进程
7000
50
6000
45
40
5000
35
4000
30
25
3000
20
2000
15
10
1000
5
0
0
(百万)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7
26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27
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 1.服务业也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其区位基 本上都是在城市。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成为城 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 2.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与 工业之间通过复杂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形成了关 联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了城市经济系统。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 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 (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 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
9
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 (一)单一指标法 • 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 2.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 • 3.城市用地比重指标 • (二)综合指标法
10
1. 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 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六,城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 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是衡量一 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8
(一) 城市化水平
这是对城市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的主导作用的识别指标。它表明了城 市化推进程度,即表示城乡关系转型程 度及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集中的程度。
• 优点:该指标体现的是城乡之间在地理景 观上的分别,对于成长迅速的城镇密集地 区,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
• 缺点:它忽略了人口密度的稠与稀所造成 的城市用地的紧与松,以及在统计上存在 相当大的难度,故应用不广。
14
• 2015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 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 高1.33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
3
表1 有关学科对城市化研究的差异
4
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的定义
• 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命,乡村分 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 聚集而逐渐地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蔡孝箴:《社会 主义城市经济学》)
•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 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 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 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谢文惠、 邓卫:《城市经济学》)
• 超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 展中国家。
39
40
城市化超前发展的国家基本资料的比较
阿根廷 墨西哥 1997年 1997年
巴西 乌克兰 美国
1999年 1999
1999年
日本1999 中国2001
年
年
城市化 89
74
81
68
77
79
37.7
水平
(%)
人均
8570
3780
4420 750
18
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产业结 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城市化过程就是产 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伴生发展过 程。
• 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 • 工业化则是城市化的发动机 • 第三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同
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2000年人 均创造GDP第一产业3990元,第二产业2.8万元, 第三产业1.5万元)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 强的过程,也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 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
7
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 统一。
(%)
总人口
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比重
34
• 1.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 2.大城市超前发展 •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长 • --大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年 份 1800 1850 1900 1950 1970 1990 2000
城市化水 平
年均增长
3
7
14 28.4 37.5 50.0 55.0
0.08 0.14 0.29 0.46 0.63 0.50
1997
5829
2681
城市化水 城镇人口 城市化
平
水平
(%) (百万人) (%)
5.1 5.4 6.3 8.8 13.3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29.0 38.4 46.0
20
7.3
25
8.2
40
11.4
75
17.2
150
26.1
285
39.9
449
52.5
753
68.6
880
77.3
城镇人 口
(百万 人)
30 35 40 50 70 115 275 811 1801
35
(二)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家转移
全世界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
城镇人 口
(百万人) (百万 人)
1800
978
50
1825
1100
60
1850
1262
80
1875
1420
125
1900
1650
220
1925
1950
400
1950
2501
724
1975
4076
1564
• 3.服务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大。 • 4.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农村人口和企业向城市迁移
的重要诱因。
28
三、城市化规律
• 城市化的阶段发展规律 • 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 •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
29
(一)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 Northam)于 1979年提出各国城市化过程的轨迹为S型 曲线的理论 。
• 定义:城市化水平是指某一地区的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1
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 优点:简单明了,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 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缺陷:第一,由于各国设市的人口数量标准差 距悬殊,低则200人,多则60000人,相差300 倍,缺乏可比性。这使得一些地理位置相邻、 人口规模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出 现了城市化程度的不合理反差。第二,由于行 政区域的变更,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也会 导致城市人口的突变,造成城市化水平忽高忽 低,缺乏连续性。
24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25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 首先,工业生产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 • 其次,工业的生产组织具有大规模生产、专业化
分工、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 • 再次,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
村的劳动力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农村劳动 力和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 • 第四,工业发展还通过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换。
城市化水 平
(%)
4.3 4.3 4.4 5.0 6.5 9.3 16.7 27.2 38.4
36
城镇人口(百万人)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1997
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 (% )
图1.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 及其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的变迁
• 城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 演进的伴生发展过程。
19
20
三、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 农业剩余
• 从理论上讲,农业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剩余的方 式包括如下四种:(1)赋税方式;(2)价格方式;(3)储蓄方 式;(4)财产剥夺方式。
• 人口(劳动力)
• 城市化赖以实现的人口增长的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 是城市内部的人口自然增长;二是农村一城市人口净迁移 而产生的人口机械增长;三是城镇行政地域的扩大或城镇 划分标准的变更。
30600
32230 7543元
GDP
(911美元)
(美元/
人)
41
(五)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分散型城市化。它是由美 国城市规划师贝利1976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 念“counter-urbanization”),它是指城 市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 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的过程。 它与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 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所表现的集中型城市化, 都是城市化过程,只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