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嗪类氮杂环蕃的合成与表征

合集下载

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毕设] [业计]( 届)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三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利用三嗪衍生物2,4-二-(2-噻吩乙烯基)-6-(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1,3,5-均三嗪与金属离子Fe3+络合,形成主体-Fe3+络合物,通过在紫外光谱中实时测得响应曲线,然后由于不同阴离子的络合常数不同,加入各种阴离子如四丁基磷酸二氢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醋酸铵,四丁基硫酸铵和氰化四丁基胺八种不同的阴离子,通过观察紫外光谱图的变化,来进行针对以上阴离子的特异性检测。

由于以上八种不同的阴离子有可能存在和络合物存在竞争配位或者协同配位的情况,可以把Fe3+ 从络合物中置换出来,形成新的Fe3+络合物,从而在紫外光谱中表现出特异性、比例性变化。

利用紫外光谱初步探讨在三嗪衍生物2,4-二-(2-噻吩乙烯基)-6-(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1,3,5-均三嗪和Fe3+ 在阴离子识别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字:阴离子传感器;协同配位;竞争配位;Fe3+;紫外光谱Triazi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AbstractWe synthesized a complex compound by complex the thiophene ring named 2,4 -II - (2 - thienyl ethenyl) -6 - (4'-N, N-dimethylamino) styryl] -1,3,5 - triazine Vinyl thiophene with Fe3+. By the means of UV spectra, we get the Response curve.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complexation constants in difference anion, when add in the several anions such as Tetrabutyl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Tetrabutylammonium chloride Tetrabutylammonium fluoride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Tetrabutylammonium iodi de,T etrabutylammonium acetate,Tetrabutyl ammonium sulfate,Tetrabutylamm-onium cyanide. We can have the specific detection of anions. But in case of the May exist and the presence of competitive ligand or co-ligand complex,it can replace the thiophene ring and form a new complex compound, Accompanied by the change in UV spectrum .Preliminary studied mechanism of the Thiophene ring derivative 2,4 - II - (2 - thienyl ethenyl) -6 - (4'-N, N-dimethylamino) styryl] -1,3,5 - triazine Vinyl thiophene and Fe3+ in the area of anion recognition.Key words: Anion sensors; Collaborative coordination; Competitive ligand; Fe3+ ; UV spectrum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 II 第一章绪论 (1)1.1阴离子研究的意义 (1)1.2阴离子传感器设计的原则 (2)1.3阴离子传感器 (3)1.4国内外阴离子研究的现状 (3)第二章实验部分 (7)2.1引言 (7)2.2实验部分 (7)2.2.1主要实验仪器 (7)2.2.2 主要实验药品 (7)2.2.3 主体C1的合成与鉴定 (8)2.3实验方法 (9)2.3.1主体分子三嗪衍生物C1溶液的配置 (9)2.3.2四丁基磷酸氢铵以及其它阴离子溶液的配置 (9)2.3.3 阴离子响应的测试 (9)2.4实验数据分析 (10)2.5实验机理研究 (12)2.6 结论与展望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7)第一章绪论1.1阴离子研究的意义阴离子在生物体系[1]中无处不在,在广泛的生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是聚阴离子。

2种含三嗪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种含三嗪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种含三嗪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武永刚;刘楠;马波【摘要】基于三聚氯氰的逐次取代效应,以其和乙醇胺为原料制备了2种新型含三嗪环ABB'活性单体,即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活性单体a)和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活性单体b),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核磁共振光谱仪(NMR)等仪器对活性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3)006【总页数】6页(P614-619)【关键词】三聚氯氰;乙醇胺;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作者】武永刚;刘楠;马波【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三聚氯氰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种年产量10×104 t 以上的杂环化合物,在农药[1-2]、生物医药[3-10]、活性染料、荧光增白剂[11-15]、反应催化[16-19]以及高分子合成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20-21].三嗪环上的3个氯原子受碳氮不饱和键的影响活性增强,极其容易被-OH,-NH,-SH等亲核性基团逐步取代,所以很容易将其引入聚合物的链段中,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热、阻燃和介电等性能,因此三聚氯氰的研究引起高分子科学领域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制备的2种单体具有相当于ABB′单体,其中A代表单体中的氨基或羟基,B和B′分别代表2个活性不同的Cl原子,并且B可以在较低的温度被亲核基团取代,而B′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被取代,因此,可以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实现A官能团对B和B′官能团的逐步取代,进而生成线性聚合物和支化度可控的超支化聚合物.本文详细地探讨了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及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2种单体的合成路线和条件,截至目前该单体未见相关报道.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美国Thermo公司Nicolet-38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TrapXCT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德国Bruker公司Avance-400型核磁共振仪.三聚氯氰(石油醚(60~90℃)中重结晶2次),天津海洋化工厂;乙醇胺,天津市华东试剂厂;三氟乙酸(TFA),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氯甲烷,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AR).1.2 实验步骤1.2.1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合成根据文献制得1.54g即2-(4,6-二氯-1,3,5三嗪-2-氧)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9],将其放入到100mL单口瓶中,加入15mL精制的二氯甲烷,电磁搅拌,冰水浴降温至4℃.待体系稳定后加入3mL三氟乙酸,撤去冰水浴,用TLC跟踪检测.反应3.5h完毕后,将溶液旋蒸,留有少量溶剂在乙醚中沉降得白色固体,过滤留下固体,并用50mL乙醚冲洗,将其放入真空干燥箱于40℃干燥6h,得到白色固体2.33g,产率98%.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图1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sis route of 2-(4,6-dichloro-1,3,5-triazin)-oxygen ammonium trifluoroacetate1.2.2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合成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1.500g,10.8mmol)、精制乙醇胺(0.663g,10.8mmol)和40mL精制四氢呋喃,然后放入低温恒温反应浴,电磁搅拌,待体系温度稳定在-20℃时,向其中缓慢滴加三聚氯氰(2.000g,10.8mmol)的四氢呋喃(20mL)溶液,30min滴加完毕,用TLC监测反应进行程度.反应进行3h有大量新产物生成,升温至-5℃反应2h结束.反应溶液经过滤除去固体物质,在滤液中加入少量硅胶,并在30℃蒸干溶剂,用V(石油醚)∶V (乙酸乙酯)=11∶5的混合溶剂作为淋洗液过硅胶柱,得纯净产物,并在30℃条件下真空干燥10h,得白色晶体(mp:103.5~104.5℃)1.7g,产率90%.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图2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合成路线Fig.2 Synthesis route of 2,4-dichloro-6-hydroxyethylamino-1,3,5-triazine2 结果与讨论2.1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合成2.1.1 反应体系的讨论表1是制备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时所使用的3种反应体系,其中浓HCl/THF反应体系产率很低,主要是因为目标产物在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因此反应的后处理会造成产物大量流失.干燥HCl/THF和TFA/CH2Cl2反应体系产率很高,但是干燥HCl/THF体系反应时间过长,制备干燥的HCl比较繁琐.因此TFA/CH2Cl2反应体系比较适合作为反应条件.表1 制备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反应时间、产率与反应体系的关系Tab.1 Relationship of reaction time and yield with reaction system in the preparation of 2-(4,6-dichloro-1,3,5-triazin)-oxygen ammonium trifluoro acetate反应体系反应时间/h产率/%干燥HCl/THF20 6 98 31浓HCl/THF 6 40 TFA/CH2Cl23.5 982.1.2 溶解性表2是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在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对比.表2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溶解性Tab.2 Solubilities of 2-(4,6-dichloro-1,3,5-triazin)-oxygen ammonium trifluoro acetate溶剂溶解性溶剂溶解性丙酮不溶水易溶THF 不溶甲醇不溶苯不溶DMF溶甲苯不溶DMAC 易溶1,4-二氧六环不溶DMSO 易溶2.2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合成2.2.1 缚酸剂对产率的影响如表3所示,实验采用四氢呋喃作溶剂时,比较了K2CO3,NaOH,NaHCO3,TEA作为缚酸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EA作为缚酸剂时,在反应过程中生成黏稠的不溶的盐,影响电磁搅拌的速度,并且后处理比较繁琐,致使产物的产率很低.而NaOH的碱性过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也过多,因此也不适合作为此反应的缚酸剂.实验结果表明K2CO3与NaHCO3催化效果较好,生成的副产物较少,产物收率很高.表3 THF溶液中碱的种类对反应时间和产率的影响Tab.3 Effect of various typesof base dependence of reaction time and yield in THF solution序列号碱溶剂时间/h产率/%1 K2CO3THF 5.5 90.0 2 NaOH THF 4.5 80.5 3NaHCO3THF 5.2 92.3 4 TEA THF 4.0 77.42.2.2 温度和滴加速度对产率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温度和滴加速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由于三聚氯氰与乙醇胺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有利于反应进行,同时缓慢的滴加速度也可有效提高产率.实验过程中通过TLC监测反应,结果表明当反应开始的时候,温度控制在-20℃时,生成的一取代的产物产率很高.反应末期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适当的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物产率.2.2.3 溶解性如表4所示,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在大多数溶剂中都能溶解.表4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在室温条件下的溶解性Tab.4 Solubilities of 2,4-dichloro-6-hydroxyethylamino-1,3,5-triazine溶剂溶解性溶剂溶解性甲苯不溶甲醇易溶乙醚溶水微溶THF易溶DMF 易溶氯仿溶DMSO 易溶丙酮易溶2.3 结构表征2.3.1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红外表征结果如图3所示,3 441cm-1和1 700cm-1附近是氨基的特征吸收峰,3 000cm-1附近是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00cm-1附近是羰基吸收峰,而1 600,1 500,1 300cm-1附近是1,3,5-三嗪环骨架振动峰,1 184cm-1应为C-F特征吸收峰,790cm-1附近是C-Cl的特征吸收峰.图3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红外谱Fig.3 FTIR spectrum of 2-(4,6-dichloro-1,3,5-triazin)-oxygenammonium trifluoroacetate2.3.2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红外表征结果如图4所示,3 390cm-1附近是-OH的吸收峰,说明有大量羟基存在;3 289cm-1附近和1 615cm-1附近是-N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950cm-1附近是亚甲基的吸收峰,1 500cm-1附近和1 380cm-1是1,3,5-三嗪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614cm-1附近是C—Cl特征吸收峰.图4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红外谱图Fig.4 FTIR spectrum of 2,4-dichloro-6-hydroxyethylamino-1,3,5-triazine 2.3.3 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的1 H-NMR谱图表征结果化学位移2.50处是DMSO溶剂质子峰,3.17处为与-NH3+相连的亚甲基的质子峰,4.53处为与氧原子相连的亚甲基质子峰,8.20处为-NH3+上3个H的质子峰.2.3.4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1 H-NMR谱图表征结果化学位移2.50处是DMSO溶剂的质子峰,3.34~3.36处为与-NH相连的亚甲基的质子峰和DMSO溶剂中H2O的质子峰,3.49处是与-OH相连的亚甲基的质子峰,4.76处是氨基的质子峰.由于羟基与氯原子的氢键作用致使羟基质子峰向低场移动,所以图中的9.09处即为羟基的质子峰.2.3.5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13C-NMR谱图表征结果化学位移39.89~41.14是DMSO溶剂峰,44.40处为与-NH相连的亚甲基的C 峰,59.66处是与-OH相连的亚甲基的C峰,166.35处是与-NH相连的三嗪环上的C峰,169.30和170.26处是三嗪环上另外2个C峰.2.3.6 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的LC-MS谱图表征结果其模拟相对分子质量为207.99,在液相中3.8min时出峰.由于Cl原子具有35Cl和37Cl 2种同位素,所以实际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06.7~211.6.3 结论以三聚氯氰和乙醇胺为原料制备了2种新型含三嗪环ABB′活性单体,即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和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对于2-(4,6-二氯-1,3,5-三嗪)-氧乙基三氟乙酸铵,当采用TFA/CH2Cl2反应体系时,3.6h产率高达98%.对于2,4-二氯-6-羟乙氨基-1,3,5-三嗪,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5.5h,K2CO3与NaHCO3催化效果较好,生成的副产物较少,产物收率高达9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核磁共振光谱仪(NMR)等仪器表征结果证实合成的样品为目标产物,结构正确.参考文献:[1] J MATSUI,SHOU GOJi,T MURASHIMA,et al.Molecular imprinting under molecular crowding conditions:an aid to the synthesis of a high-capacity polymeric sorbent for triazine herbicides[J].Anal Chem,2007,79:1749-1757.[2] GOLDMAN L R.Atrazine,simazine &cyanazine:notce of initiation of special review[J].Federal Register,1994,60412-60443.[3] STEINBERG K G,STROMSBORG L,THOMAS,et al.Strategies for covalent attachment of DNA to beads[J].Biopolymers,2004,73:597-605.[4] SUN Yuyu,CHEN Zhaobin,BRAUN M.Preparation and physical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a cellulose-supported chloromelamine derivative[J].Ind Eng Chem Res,2005,44:7916-7920.[5] MOSBACH K,YU Yihua,ANDERSCH J,et al.Generation of newenzyme inhibitors using imprinted binding sites:the anti-idiotypic approach,a step towar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J].J Am Chem Soc,2001,123:12420-12421.[6] CHEN Huiting,NEERMAN M F,PARRLSH A R.et al.Cytotoxicity,hemolysis,and acute in vivo toxicity of dendrimers based on melamine,candidate vehicles for drug delivery[J].J Am Chem Soc,2004,126:10044-10048.[7] KERMAN B.Affinity Gel Electrophoresis of DNA[J].J Am Chem Soc,1999,121:7292-7301.[8] MAKRIYANNIS T,CLONIS Y D.Design and study of peptide-ligan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dsorbents:application to the case of trypsin purification from bovine pancreas[J].Biotechnol Bioeng,1997,53:49-57.[9] HASHEMI-NAJAFABADI S.A method to optimize PEG-coating of red blood cells[J].Bioconjugate Chem,2006,17:1288-1293.[10] 宋艳茹,竹百均,蔡定汉,等.三聚氯氰在荧光增白剂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15):1-6.SONG Yanru,ZHU Baijun,CAI Dinghan,et al.Application of cyanuric chloride in fluorescent brightener industry[J].Fine and Specialty Chemicals,2006,14(15):1-6.[11] GRABCHER I,PHILIPOVA P.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me triazine stilbene fluorescent brighteners[J].Dyes Pigm,2000,44:175-180.[12] 曾繁涤,朱致雄,谈晓宏.取代SDS酸/三聚氯氰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1998,10:177-178.ZENG Fandi,ZHU Zhixiong,TAN Xiaohong.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DSD Acid/Cyanuryl Chlorid Polymer [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1998,10:177-178.[13] MARIE M M,EL-NAGGAR A M,ZOHDY M H,et al.Fixation of some direct dyes on r-irradiated nylon-6fabrics through treatment with cyanuric chloride[J].Polym Adv Technol,1997,8:339-346.[14] LEWIS D M,VONCINA B.Durable press finishing of cotton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s.I preparation of thiosuccinyl-striazine[J].J Appl Polym Sci,1997,66:1465-1474.[15] 温飞,邓义,陈立功.三聚氯氰在催化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7,24(6):71-75.WEN Fei,DENG Yi,CHEN Ligong.Applications of 2,4,6-trichloro-1,3,5-triazine in catalytic organic synthesis[J].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2007,24(6):71-75[16] ROSENAU T,POTTHAST A,P KOSMA.Studies into reactions of N-methylmorpholine-N-oxide(NMMO)and its hydrates with cyanuric chloride[J].Tetrahedron,2002,58:9809-9815.[17] BANDGAR B P,PANDIT S S.Synthesis of acyl az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using cyanuric chloride[J].Tetrahedron Lett,2002,43:3413-3414.[18] LUCA L D,GIACOMELLI G,PORCHEDDU A.An efficient route toalkyl chlorides from alcohols using the complex TCT/DMF[J].Org Lett,2002,4:553-555.[19] LUCA L D,GIACOMELLI G,PORCHEDDU d and highly selective formyl protection of primary hydroxyl groups[J].J Org Chem,2002,67:5152-5155.[20] NAMAZ H,ADELI M.Solution proprieties of dendritic triazine/poly (ethyleneglycol)dendritic triazine block copolymer[J].J Polym Sci:Part A:Pol Chem,2005,43:28-41.[21] CHOUAI A,SIMANEK E E.Kilogram-scale synthesis of a second-generation dendrimer based on 1,3,5-triazine using green and industrially compatible methods with a single chromatographic step[J].J Org Chem,2008,73:2357-2366.。

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引言近年来,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有机光电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有机光电领域中,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可调控的光电性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其光电性能的研究成果。

一、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环合反应法环合反应是常用的一种合成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含有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的两个底物反应,形成新的杂环化合物。

例如,苯胺和吡啶可以进行环合反应,得到一种含有吡啶环和噻吩环的三元杂环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合成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合成含有吡啶环和三嗪环的化合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控制反应的方向,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

例如,将吡啶胺和三氯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合成一种含有吡啶环和三嗪环的三元杂环化合物。

二、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1. 光电转换性能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光电转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通过对其光电性能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等设备中的应用潜力。

例如,已有研究表明,一种含有嘧啶环和吡咯环的化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 光致发光性能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其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其发光机理和荧光性能。

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改进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一种含有噻吩环和吡唑环的化合物在荧光生物成像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3. 光电导性能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用于制备有机导电材料。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其电导率和导电特性,评估其在导电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潜力。

已有研究表明,一种含有吡咯环和嘧啶环的化合物展现出较高的电导率和稳定性,可用于制备柔性有机电子器件。

结论综上所述,三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环合反应法和氧化还原反应法等。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冯菊红;丁涛;荣霞;巨修练【摘要】To reduce the harm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Rhizoctonia solani AG-1-IB,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new fungicidal with better selectivity. Cyanuric chloride has the uniqu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after it reacted with aliphatic amino and aromatic amino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1,3,5-triaz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bioisosterism and bioactive substructure combination, the bioactive heterocyclic groups of 1,3, 5-triaz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mino moiety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isoxazole ring of the fungicidal hymexazol. Four novel 1,3,5-triazine derivatives including isoxazole ring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 The four target moleculars were confirmed by 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ass spectra. The preliminary bioassay by plate method shows that the four target compouds have better fungicidal activity against Rhizoctonia solani AG-1-IB;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0μg · mL-1, 1,3,5-triazine derivatives 4b and 4c are efftective to inhabit Rhizoctonia solani AG-1-IB.%为了减少草坪褐斑病菌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急需要开发选择性好的新型杀菌剂.三聚氯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与脂肪胺、芳香胺亲核取代反应后,生成胺基取代-1,3,5-三嗪类衍生物.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和生物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将氨基取代-1,3,5-三嗪类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引入到杀菌剂恶霉灵的异恶唑环中,设计并合成了4个结构新颖的含有异恶唑环的1,3,5-三嗪类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认.通过平皿法进行初步生物活性测试,4个目标化合物均对草坪褐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c在质量浓度为200 μg·mL-1时能够有效抑制草坪褐斑病菌.【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1,3,5-三嗪衍生物;异恶唑;杀菌活性【作者】冯菊红;丁涛;荣霞;巨修练【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0 引言1,3,5-三嗪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染料工业、农用化学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石化助剂工业等[1].早在1952年,第一个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就已问世,随后对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涉及到其他农用领域.文献[2]报道:2,4,6位有脂肪胺基取代的三嗪类衍生物对瓜类炭疽病、水稻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本实验室的黄翔合成了一系列2,4-二取代和2,4,6-三取代的1,3,5-三嗪类化合物,结果显示当2位为对三氟甲基苯胺基,4位、6位为乙胺基、正丙胺基或异丙胺基取代时,化合物对草坪褐斑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井冈霉素[3].内吸性杀菌剂恶霉灵(3-羟基-5-甲基异恶唑,Hymexazol)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以恶霉灵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研究一直很活跃[4-6].在新农药创制中,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已成为开发新农药的有效途径之一[7].鉴于不同活性的杂环在同一分子中聚集能明显改善其生物活性这一特性,结合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本研究将4-对三氟甲基苯胺基-1,3,5-三嗪的杂环结构引入到恶霉灵的异恶唑环中,希望能够实现活性叠加,得到杀菌活性更好的三嗪类衍生物.本研究以三聚氯氰1为原料,将对三氟甲基苯胺、恶霉灵和脂肪胺分别连接到三聚氯氰的2、4和6位,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采用平皿生长速率法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杀菌活性测试(图1).图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Fig.1 The synthetic routes of target compounds 注:根据取代胺的不同,产生了3种产物,4a为R=CH3NH-;4b为R=CH3CH2NH-;4c为R=(CH3)2N-.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RY-1G型熔点仪;Varian Mercury-VX 300型核磁共振仪(DMSO为溶剂,TMS为内标);TRACEMS 2000型质谱仪.三聚氯氰购自武汉格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恶霉灵购自延边绿洲化工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或者化学纯.反应过程采用的TLC薄层硅胶板和柱层析所用的硅胶,由青岛海洋硅胶干燥剂厂生产.1.2 化合物合成1.2.1 中间体2,4-二氯-6-(4-三氟甲基苯胺基)-1,3,5-三嗪2的合成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三聚氯氰1.84g(10mmol),30mL丙酮,冰盐浴控制温度0℃以下.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含有1.6g(10mmol)对三氟甲基苯胺的25mL丙酮溶液,滴加完毕.维持温度0℃左右反应3h反应完毕,用10%的碳酸钠水溶液调解到pH 6左右,静置,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水和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固体2.3g,收率74.4%,m.p.156~158 ℃ (文献值[8]:155~157℃).1.2.2 目标化合物2-(5-甲基异恶唑基-3-)氧基-4-(4-三氟甲基苯胺基)-6-氯-1,3,5-三嗪3的合成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0.4g(4mmol)恶霉灵,0.33g(4mmol)碳酸氢钠,30mL丙酮,常温反应5min.滴加含有1.2g(4mmol)中间体3的丙酮溶液,室温反应.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粗品,将粗品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得白色固体1.27g.收率86.3%,m.p.145~148℃.1 H NMR (DMSO,400MHz)δ:7.728~7.886(m,4H,ArH),6.514(s,1H,异恶唑氢),2.274(s,3H,CH3);MS (ESI):372(M+1)+.1.2.3 目标化合物2-(5-甲基异恶唑基-3-)氧基-4-(4-三氟甲基苯胺基)-6-甲胺基-1,3,5-三嗪4a的合成在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25g (0.68mmol)3,15mL 1,4-二氧六环,0.084g(0.68mmol)质量分数 40% 甲胺溶液,0.057g(0.68mmol)碳酸氢钠,加热至回流.反应2h,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旋蒸脱去溶剂得粗品.将粗品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得到白色固体0.12g,收率48.7%,m.p.125~128℃,1 H NMR(DMSO,400MHz)δ:7.753~8.807(m,4H,ArH),6.762 (s,H,异恶唑氢),2.799(s,3H,NHCH3),2.255(s,3H,CH3);MS(ESI):367(M+1)+.同样的方法合成目标化合物4b和4c.目标化合物2-(5-甲基异恶唑基-3-)氧基-4-(4-三氟甲基苯胺基)-6-乙胺基-1,3,5-三嗪4b:白色固体,收率 58.6%,m.p.108~111 ℃,1 H NMR(DMSO,400MHz)δ:7.682~8.807(m,4H,ArH),6.778 (s,1H,异恶唑氢),3.272 (s,2H,NHCH2CH3),2.233(s,3H,CH3),1.084(s,3H,NHCH2CH3);MS(ESI):381(M+1)+.目标化合物2-(5-甲基异恶唑基-3-)氧基-4-(4-三氟甲基苯胺基)-6-二甲胺基-1,3,5-三嗪4c:白色固体,收率50.7%,m.p.202~204 ℃,1 H NMR(DMSO,400MHz)δ:7.663~7.953(m,4H,ArH),6.487(s,H,异恶唑氢),3.208(s,3H,N(CH3)2),3.107[s,3H,N(CH3)2],2.464(s,3H,CH3);MS(ESI):381(M+1)+.2 生物活性测试2.1 供试菌种草坪褐斑病菌(Rhizoctomia solani AG-1-IB融合群),由武汉工程大学韩新才教授提供.2.2 测试方法参照文献方法[9]测试抑菌活性.在150mL三角瓶中加入PDA培养基60mL,灭菌备用.用灭菌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0μg·mL-1的待测样品,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过菌的培养皿中,每组三个重复,以等量的溶剂为空白对照.以打孔器(内径5mm)将生长正常的草坪褐斑菌打孔制成若干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放于各培养皿中,置于28℃无菌恒温箱内培养.待空白对照接近长满培养皿时,根据十字交叉法用游标卡尺测量培养皿内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处理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3 结果与讨论3.1 三聚氯氰的反应性三聚氯氰1分子结构中含有稳定的三嗪环,环上有三个氯原子,具有独特的反应特性.三个氯原子的反应活性都较高(相当于酰氯的活性),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但活泼程度不同.在合成三取代产物时,第一步亲核取代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5℃以下)和对三氟甲基苯胺的滴加速度,否则另外两个氯原子也易被取代而生成副产物;中间体2中三嗪环上的氯原子的活性远没有1中的氯原子的活性高,进行取代反应时,应该在室温下进行;而第三个氯原子活性最低,所以第三步的反应温度选择1,4-二氧六环加热回流.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3和4在质量浓度200μg·mL-1下对草坪褐斑菌的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草坪褐斑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b和4c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品恶霉灵,表明在恶霉灵的异恶唑环中引入4-对三氟甲基苯胺基-1,3,5-三嗪杂环可以改善恶霉灵对草坪褐斑菌的抑制活性,对该系列化合物进一步的构效关系研究还在进行中.表1 化合物3和4a~4c在200μg·mL-1时对草坪褐斑病菌的抑菌率Table 1 Fungicid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3and 4at concentration of 200μg·mL-1化合物直径/cm 平均直径/cm抑菌率/%31.92.11.81.71.61.61.8 58.14a 0.10.20.20.00.10.20.1 97.74b 0.30.60.20.20.30.20.3 93.04c3.93.23.13.63.03.03.3 23.3恶霉灵0.81.00.30.80.90.20.7 83.7空白对照4.54.14.24.24.04.14.3 -4 结语三聚氯氰和恶霉灵以它们各自独特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药理活性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结合生物电子等排和活性拼接原理,以三聚氯氰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恶霉灵的异恶唑环以及脂肪胺基、芳香胺基同三聚氯氰的1,3,5-三嗪杂环拼接在一起,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以草坪褐斑病菌为对象,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杀菌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4b和4c的抑菌活性强于阳性对照恶霉灵.参考文献:[1]Giacomelli G,Porcheddu A,DeLuca L.[1,3,5]-Triazine:a versatile heterocycle in current applica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J].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2004,8(15):1497-1519.[2]王梅祥,王德先,敖宇飞.一种三嗪类衍生物作为杀菌剂的新用途:CN 101884329[P].2010-11-17.[3]黄翔.三聚氯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活活性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2011.[4]Bass J Y,Caldwell R D,Caravella J A,et al.Substituted isoxazole analogs of farnesoid X receptor(FXR)agonist GW4064 [J]. 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9,19 (11):2969-2973.[5]Sun R F,Li Y Q,Xiong L X,et al.Design,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evaluation of new benzoylureas containing isoxazoline and isoxazole group[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9):4851-4859.[6]Gregory V,Pasteris R J.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fungicid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fungicidal mixtu-res:WO,2009055514[P].2009-04-30.[7]杨吉春,吴峤,刘若霖,等.杀菌剂开发的新进展[J].农药,2008,47(6):402-405.[8]余勇,王凯,巨修练.6-氯吡啶-3-亚甲基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8,16(3):277-281.[9]韩新才,张林,彭华松,等.几种药剂对草坪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7):13-15.。

三嗪文献三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_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文库

三嗪文献三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_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文库

本文由hemeng198817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26卷第 4期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NATURAL SCIENCES J OURNAL OF HARBIN NORM AL UN I ERS I V TYV o . 26, N o 4 2010 l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孙丹, 苏占华, 高嵩, 于凯, 周百斌* * ( 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要采用常规溶液法, 通过控制溶液的 p 合成出 2种结构新颖的过渡金 H,属配合物, 经元素组成分析和 ICP 确定其化学式为 H [ { C r( OOCCH 3 ) 2 ( H 2O ) } 3 O ] 2 [ C r o6 O24H 6 ] ! 24H 2O ( 1) 和 [ Cu ( OOCCH 3 ) 2 ( H 2 O ) ] 2. 5 ( 2) , 用 X - 射线单晶衍射 M 测定其晶体结构表明, 化合物 1为三斜晶系, P - 1空间群, 该化合物是由一个 A nder son[ C r o6 O24H 6 ] 结构和 [ { Cr( OOCCH 3 ) 2 ( H 2 O ) } 3 O ] 通过氢键形成 1D 结构. 化合 M 物 2为单斜晶系, C 2 / c空间群, 配合物之间通过氢键形成 2D 结构. 利用 I 光谱、 R UV 光谱、曲线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化合物 1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和电 TG 催化性质.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水溶液合成; Anderson结构; 过渡金属电催化性质.0 引言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许多领域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质, 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1- 15]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 . 红外光谱由美国 PE 公司生产的 1730- FT IR 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采用 KB r( SP 级 ) 压片, 在 - 1 4000~ 400 cm 波数范围内进行扫描测定. 元素分析采用美国 PE 公司生产的 E l er 2400分析仪 m 和英国 T JA 公司生产的 POEM S 型 ICP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 L eem an in duct iv e ly coup led p la sm a ( ICP ) spectrom eter), 热重分析采用美国 PE 公司生产的 TGA - 7 DTA - 1700型热分析仪, 升温速 , 率为 10 ? /m in .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化合物的合成 . 1 2 1 化合物 1的合成 . . 将 9 g Na2M oO4 ! 2 2 O 加入到 80 mL H 2O H 和 35 mL CH3 COOH 的混合溶液中, 然后加入 8 6 g C rC l3 ! 6 2O, 搅拌 5m in 滴加 1 m o l! L . H ,- 1.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已有许多报道, 但文献中基于 K egg in 结构、 a son 结构、{ P4M 6 } 和 Dw { P2M 5 } ( M = M o, W ) 型化合物的报道居多, 在溶液中合成含 Anderson 型多阴离子的化合物报道却较少, 近年的研究发现, Anderson型多阴离子也具有许多优异性能. 而铬离子与含氧酸形成 [ C r3 O ( OOCX ) 6 ( H 2O ) 3 ] ( X = H, CH 3, C2H 5 ) 配合物, 再与 Kegg in、 son 多金属氧酸盐配位只 Daw [ 16- 18] 有三篇论文报道 , 但未见含有 Anderson 结构的该类配合物, 笔者以简单无机盐和醋酸为原料, 通过调节溶液的 p 成功合成出两种新化合 H, 物, 收集了晶体结构数据, 用I 光谱、光谱、 R UV TG 曲线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还研究了电化学和收稿日期: 2010 - 12-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20671026, 20971032) * * 通讯联系人102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HC ,l 使 p 约等于 2 溶液加热回流 45 m in 将得 H , , 到的绿色溶液冷却至室温, 过滤, 放置 5 d 后, 析出绿色晶体, 过滤, 洗涤, 空气中风干. 经元素分析和 ICP测试, 确定其化学式为: H [ { Cr( OOCCH 3 ) 2 ( H 2O ) } 3 O] 2 [ Cr o6 O24H 6 ] ! 24H 2 O, 相对分子质 M 量为 2512 25 元素分析 ( 单位为质量分数% , 括号 . , 内为计算值 ): H 4 45( 4 42), C 11 01 ( 10 9 Cr 1 99 . . . . 9), . ( 1 98), M o21 98( 21 94). . . . 1 2 2 化合物 2的合成 . . 将 9 g N a2M oO 4 ! 2 2 O加入到 80 mL H 2 O和 H 35 mL C 3 COOH 的混合溶液中, 然后加入 8 6 g H . CuC l2 ! 2 2 O, 搅拌 5 m in 滴加 1 m ol! L HC ,l H , 使 p 约等于 3 所得溶液回流 45 m in 将得到的 H , ,- 1分子质量为 605 89 , 元素分析 ( 单位为质量分 . : 数% , 括号内为计算值 ) : H 4 06 ( 4 03) , C24 18 . . . ( 24 01) , Cu32 02( 31 98) . . . . 1 3 晶体结构数据收集 . 选取: 0 40 mm # 0 24 mm # 0 16 mm ( 1) 和 . . . 0 28 mm # 0 24 mm # 0 22 mm ( 2) 单晶, 用 APEX . . . ?型 CCD 面探 X- 射线衍射仪, 在 293 K 下测定晶体晶胞参数并收集衍射点, 使用石墨单色器, M o K 辐射源, 分别在 2 54% 2 % 28 29&( 1) 和 . . 2 94% 2 % 28 30&( 2) 范围内, 以 - 2 扫描方 . . 式, 化合物 1共收集 19964个衍射点, 其中10296 个独立衍射点; 化合物 2共收集 16383个衍射点, [ 19, 20] 其中 5187个独立衍射点. 使用 SHELX - 97 程序, 通过直接法、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体结构. 化合物 1和 2的主要晶胞参数见表 1 .蓝色溶液冷却至室温, 5 d后, 析出蓝色晶体, 过滤, 洗涤, 空气中风干. 经元素分析和 ICP 测试, 确定其化学式为: [ Cu( OOCCH 3 ) 2 ( H 2O ) ] 2. 5, 相对表 1 化合物 1和 2的晶胞参数化合物化学式 M !/ T /K 晶体大小 /mm 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 1 C26 H 44 C r7M o6 O 76 2512. 25 0 71073 . 273 ( 2) 0 40 # 0. 24 # 0 16 . . 四方 P- 1 a = 10 1711 ( 6) .b = 14 6994( 9 ) .c = 15. 4604( 9 ) = 108. 0770( 10 ) ?= 93 4770( 10) . #= 92 8930 ( 10) . V/ Z D c /m g! m ?/mm - 1 F ( 000) /& 衍射点独立衍射点 R int R 1 ( I > 2% ( I) ) w R 2a F2 a - 32 C 9 H 19 Cu3 O 18 605 89 . 0. 71073 273( 2) 0. 28 # 0 24 # 0 22 . . 单斜 C 2 /c a = 13. 1745( 10) b= 25. 703( 2 ) c = 13 8657( 11) . = 90. 00 ?= 117. 0240( 10 ) #= 90. 00 4182. 6( 6) 8 1. 924 3. 106 2432 0 . 2. 94– 28 30 . 5209 5187 0. 0195 0. 0245 0. 0749 0. 912 7770042187. 5 ( 2) 20 2. 470 1. 776 1228. 0 2 54 - 28 29 . . 19964 10868 0. 0282 0. 0400 0. 1108 1. 043 777003CCDCaR 1=| | F 0 | - | F C | | / ? | F 0 |; wR 2 =2 [ w (F 2 - F C ) 2 ] / ? [ w (F 2 ) 2 ] 1 / 2 0 0第 4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1032 结果与讨论2 1 晶体结构描述 . 2 1 1 化合物 1的结构描述 . . 化合物 1是由 [ Cr o6O24H 6 ] 、{Cr( OOCC3 ) 2 M [ H (H 2O) } 3 O]和 H 2 O组成. 多阴离子 [ Cr o6O24H 6 ] M66-具有经典的 Anderson B 型结构, 中心杂原子以八面体配位, 每个配位的氧原子与氢成键, 并与共边互连的 6个 M oO6 八面体形成一个平面结构, 如图 1所示. 在 [ Cr o6 O24H 6 ] M6-图 3 化合物 1的 1D 结构图多阴离子中, 铬离子分2 1 2 化合物 2的结构描述 . . 2+ 化合物 2是 Cu 和 CH3 COO 形成的配合物, 每个铜离子均采取八面体配位, 如图 4所示. 在该化合物中, 2个铜离子与4 个 CH 3 COO 的氧原子成键, 铜与铜之间存在金属键, 每个铜离子还与 1个H 2 O分子配位, 其中Cu ( 1) 、 ( 3 ) 原子与 Cu O ( 3), O ( 2), O ( 6), O ( 7) 原子构成平面结构, Cu( 1) – Cu( 3)键长为 2 6163( 8) nm, Cu – O 键 . 长在 1 940( 5) ~ 2 163( 4) n 之间; 2 个 Cu ( 2) . . m 原子与 2个 O ( 13), O ( 14) 原子构成平面结构, Cu( 2)– Cu ( 2) 键长为 2 6164( 16) nm, Cu– O . 键长在 1 946( 4) ~ 2 158( 4) n 之间. 铜离子与 . . m 氧原子的 O - Cu- O 的键角分别为: O - Cu( 1) O: 87 41( 18) &~ 168 7 ( 2) & O - Cu ( 3) - O: . . , 82 62( 13 ) & ~ 174. 98 ( 12) & O - Cu ( 2 ) - O: . , 87 37( 19) &~ 168 79( 18) & O - Cu( 2) - Cu( 2): . . ; 82 71( 15) &~ 173 50( 12) & 其键角、 . . . 键长见表 2 3 、. 八面体化合物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 相同的二聚体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二维平面结构, 如图5 所示.-别与 2 个 O ( 2 ), O ( 3 ), O ( 4) 原子构相连, 其 C r- O键长在 1 971 ( 3) ~ 1 979( 3) nm 之间; 整 . . 个阴离子结构中氧原子分为 3 类: O t 代表只与 1个钼原子相连的端氧, 其 M o - O 键长在 1 703 . ( 3) ~ 1 990( 3) nm 之间; Ob 代表与 2个钼原子相 . 连的二重桥氧, 其 M o - O 键长在 1 682 ( 3) ~ . 1 714( 3) nm 之间; O a 代表同时与中心铬原子和 2 . 个钼原子相连的三重桥氧, 其 M o - O 键长在1 686( 3) ~ 1 698( 3) nm 之间, 所有的键长、 . . 键角 [ 21- 23] 都在正常的变化内 , 部分键角键长数据见表 2与 3 在阳离子 [ { Cr( OOCCH 3 ) 2 ( H 2 O ) } 3O ] 中, . C r( 2) , Cr( 3) , C r( 4)均与 O ( 6) 相连, 其 C r- O键长在 1 892( 3) ~ 2 051( 3) nm 之间, 同时每个铬原 . . 子与 2个 CH 3 COO 的两个氧原子配位, 再与 1个 H 2 O 的氧原子配位, 形成八面体结构, 如图 2所示. 相邻的多阴离子之间通过 [ { C r( OOCCH 3 ) 2 ( H 2O ) } 3 O] 以氢键交替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如图 3所示.图 4 化合物 2的球棍结构图图 1 化合物 1的球棍结构图图 5 化合物 2的 2D 结构图图 2 化合物 1的多面体图104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表2化合物 O ( 13) - M o( 1) - O ( 12) # 1 O ( 13 ) - M o( 1 ) - O ( 4) O ( 12) # 1- M o( 1 ) - O ( 4) O ( 12) # 1- M o( 1 ) - O ( 2) O ( 11) - M o( 1) - O ( 12) #1 O ( 11 ) - M o( 1 ) - O ( 8) O ( 11 ) - M o( 1 ) - O ( 4) O ( 8) - M o( 1) - O ( 12 )# 1 O ( 8 ) - M o( 1 ) - O ( 4) O ( 4 ) - M o( 1 ) - O ( 2) O ( 16 ) - M o( 2 ) - O ( 9) O ( 16 ) - M o( 2 ) - O ( 8) O ( 9 ) - M o( 2 ) - O ( 8) O ( 9 ) - M o( 2 ) - O ( 3) O ( 8 ) - M o( 2 ) - O ( 7) O ( 8 ) - M o( 2 ) - O ( 3) O ( 7 ) - M o( 2 ) - O ( 3) O ( 7 ) - M o( 2 ) - O ( 2) O (3 ) - M o( 2 ) - O ( 2) O ( 4) - C r( 1 ) - O (4 )# 1 O ( 3) # 1 - C r( 1 ) - O ( 4) # 1 O ( 3) - C r( 1 ) - O ( 4 )# 1 O ( 3) # 1 - C r( 1 ) - O ( 4) O ( 2) # 1 - C r( 1 ) - O ( 4) # 1 O ( 2) - C r( 1 ) - O ( 4 )# 1 O ( 2) - C r( 1 ) - O ( 4) O ( 2) - C r( 1 ) - O ( 2 )# 1 O ( 3) - C r( 1 ) - O ( 3 )# 1 O ( 3) # 1 - C r( 1 ) - O ( 2) # 1 O ( 3) - C r( 1 ) - O ( 2 )# 1 O ( 15 ) - M o( 3 ) - O ( 7) O ( 12 ) - M o( 3 ) - O ( 3) O ( 10 ) - M o( 3 ) - O ( 7) O ( 7 ) - M o( 3 ) - O ( 3) M o( 3) - O ( 12 ) - M o( 1 )# 1 M o( 3) - O ( 7 ) - M o( 2 ) M o( 1) - O ( 8 ) - M o( 2 ) M o( 1) - O ( 4 ) - M o( 3 ) # 1 O ( 28) - C r( 4 ) - O ( 23) O ( 26) - C r( 4 ) - O ( 28) O ( 24) - C r( 4 ) - O ( 23) 化合物 1和 2的主要键角键角化合物 O ( 15) - Cu ( 2) - Cu ( 2) # 1 O ( 14) - Cu ( 2) - Cu ( 2) # 1 O ( 13) - Cu ( 2) - Cu ( 2) # 1 O ( 12) - Cu ( 2) - Cu ( 2) # 1 O ( 11) - Cu ( 2) - Cu ( 2) # 1 O ( 10) - Cu ( 1) - Cu ( 3) O ( 9) - Cu ( 3) - C u( 1 ) O ( 8) - Cu ( 3) - C u( 1 ) O ( 7) - Cu ( 3) - C u( 1 ) O ( 6) - Cu ( 1) - C u( 3 ) O ( 5) - Cu ( 1) - C u( 3 ) O ( 4) - Cu ( 1) - C u( 3 ) O ( 3) - Cu ( 1) - C u( 3 ) O ( 2) - Cu ( 3) - C u( 1 ) O ( 1) - Cu ( 3) - C u( 1 ) O ( 15) - Cu( 2) - O ( 12 ) O ( 15) - Cu( 2) - O ( 11 ) O ( 14) - Cu( 2) - O ( 15 ) O ( 14) - Cu( 2) - O ( 12 ) O ( 14) - Cu( 2) - O ( 11 ) O ( 13) - Cu( 2) - O ( 15 ) O ( 13) - Cu( 2) - O ( 14 ) O ( 13) - Cu( 2) - O ( 12 ) O ( 13) - Cu( 2) - O ( 11 ) O ( 3 ) - M o( 3) - O ( 4) # 1 O ( 11) - Cu( 2) - O ( 12 ) O ( 10 ) - Cu( 1) - O ( 5 ) O ( 9) - Cu( 3) - O ( 8 ) O ( 9) - Cu( 3) - O ( 1 ) O ( 8) - Cu( 3) - O ( 1 ) O ( 7) - Cu( 3) - O ( 9 ) O ( 6) - Cu ( 1) - O ( 10 ) O ( 4) - Cu ( 1) - O ( 10 ) O ( 4) - Cu( 1) - O ( 5 ) O ( 3) - Cu ( 1) - O ( 10 ) O ( 3) - Cu( 1) - O ( 5 ) O ( 3) - Cu( 1) - O ( 4 ) O ( 2) - Cu( 3) - O ( 9 ) O ( 2) - Cu( 3) - O ( 8 ) O ( 2) - Cu( 3) - O ( 7 ) O ( 2) - Cu( 3) - O ( 1 ) 键角 86 17 ( 13) . 82 71 ( 15) . 85 92 ( 14) . 173 50 ( 12) . 82 76 ( 14) . 86 00 ( 13) . 86 23 ( 13) . 82 62 ( 13) . 82 75 ( 14) . 86 03 ( 14) . 175 30 ( 14) . 82 71 ( 14) .82 74 ( 14) . 86 01 ( 14) . 174 98 ( 12) . 98 69 ( 18) . 168 79 ( 18) . 91 09 ( 19) .92 84 ( 19) . 89 22 ( 19) . 87 37 ( 19) . 168 6 ( 2) . 98 55 ( 19) . 90 12 ( 19) .69 69 ( 9) . 92 48 ( 18) . 97 55 ( 19) . 168 72 ( 18) . 97 71 ( 18) . 93 52 ( 18) .91 06 ( 19) . 87 41 ( 18) . 168 59 ( 19) . 93 82 ( 19) . 90 92 ( 18) . 94 1 ( 2) .89 34 ( 19) . 87 24 ( 19) . 90 31 ( 18) . 168 7 ( 2) . 97 26 ( 19) .100. 52 ( 14) 91 62 ( 14) . 71 25 ( 11) . 82 15 ( 11) . 95 45 ( 15) . 101. 96 ( 15) 159. 71 ( 14) 149. 45 ( 12) 84 56 ( 11) . 70. 45 ( 9) 106. 79 ( 18) 96 41 ( 15) . 102. 08 ( 15) 159. 01 ( 14) 150. 70 ( 12) 83 53 ( 11) . 71 81 ( 11) . 84 13 ( 11) .70 25 ( 10) . 180 0 . 96 31 ( 11) . 83 69 ( 11) . 83 69 ( 11) . 84 06 ( 11) . 95 93 ( 11) . 84 06 ( 11) . 180. 00 ( 15) 179. 998( 1) 83 20 ( 11) . 96 80 ( 11) . 102.16 ( 15) 82 82 ( 11) . 98 01 ( 15) . 71 65 ( 11) . 117. 51 ( 14) 118. 10 ( 14) 117.92 ( 14) 95 13 ( 10) . 83 73 ( 16) . 169. 26 ( 16) 84 51 ( 14) .第 4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105表 3 化合物 1和 2的主要键长化合物 M o( 1) - O ( 13) 键长 1 686( 3 ) . 化合物 Cu( 1) - O ( 10) Cu( 1 ) - O ( 6 ) Cu ( 1) - O ( 5 ) Cu( 1 ) - O ( 4 ) Cu( 1 ) - O ( 3 ) Cu( 2) - Cu ( 2) # 1 Cu( 2) - O ( 15) Cu( 2) - O ( 14) Cu( 2) - O ( 13) Cu( 2) - O ( 12) Cu( 2) - O ( 11) Cu( 3 ) - O ( 9 ) Cu( 3 ) - O ( 8 ) Cu( 3 ) - O ( 7 ) Cu( 3 ) - O ( 2 ) Cu( 3 ) - O ( 1 ) O ( 15) - C ( 1 ) O ( 14) - C ( 10) # 1 O ( 13) - C ( 10) O ( 11) - C ( 1 )# 1 C( 2) - C ( 9) C ( 1) - C ( 11) C ( 10) - C ( 12) C( 5) - C ( 6) C( 4) - C ( 8) C( 3) - C ( 7) 键长 1 990( 4 ) . 1 946( 5 ) . 2 157( 5 ) . 1 989( 5 ) . 1 961( 5 ) .nmM o( 1 ) - O ( 12) # 1 1 990( 3 ) . M o( 1) - O ( 11) M o( 1) - O ( 8) M o( 2) - O ( 16) M o( 2) - O ( 9) M o( 2) - O ( 8) M o( 2) - O ( 7) M o( 3) - O ( 15) M o( 3) - O ( 12) M o( 3) - O ( 10) M o( 3) - O ( 7) C r( 4) - O ( 28) C r( 4) - O ( 26) C r( 3) - O ( 27) C r( 3) - O ( 25) C r( 2) - O ( 18) C r( 2) - O ( 14) 1 704( 3 ) .1 934( 3 ) . 1 698( 3 ) . 1 703(3 ) . 1 948( 3 ) . 1 956( 3 ) . 1 714( 3 ) . 1 974( 3 ) .1 682( 3 ) . 1 929( 3 ) . 1 984( 4 ) . 1 963( 3 ) . 1 958( 3 ) .2 034(3 ) . 1 995( 3 ) .1 969( 3 ) .2 6164( 16) . 1 988( 4 ) . 1 958( 4 ) . 1 946( 4 ) . 2 158( 4 ) . 1 995( 4 ) .1 990( 4 ) . 1 999( 4 ) . 1 958( 5 ) . 1 940( 5 ) .2 163( 4 ) . 1 259( 7 ) . 1 257( 8 ) .1 253( 8 ) . 1 264( 7 ) . 1 509( 8 ) . 1 500( 8 ) . 1 498( 8 ) . 1 502( 8 ) . 1 508( 9 ) .1 506( 8 ) .图 6 化合物 1的红外光谱Cr( 1) - O ( 3) # 1 1 971( 3 ) . C r( 1) - O ( 2) C ( 6) - C ( 7) C ( 5) - C ( 12)C ( 4) - C ( 9) C ( 3) - C ( 10) C ( 2) - C ( 11) C ( 1) - C ( 8) 1 976( 3 ) . 1 511( 6 ) .1 502( 7 ) . 1 506( 6 ) . 1 491( 6 ) . 1 494( 6 ) . 1 497( 6 ) .图 7 化合物 2的红外光谱的乙酸根离子, 失重量为 15 86 , 同时伴随着晶 . % 体的破坏分解, 总失重为30 93 , 与理论值 . % 30 89 一致. . % 化合物 2的 TG 分析如图 9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 该化合物存在两步失重, 在 200 ? 以前为脱结晶水的过程, 失重量为 8 90 , 但在200 ? 以 . % 后醋酸铜发生分解, 晶体被破坏, 失重量为 47 26 , 总失重量为 56. 16 , 与分子组成相近, . % % 并与参考文献 [ 27- 29] 研究一致.2 2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 化合物 1的红外光谱如图 6所示, 由图可见, 化合物在1045、、823和 515 cm 出现了 4个 958 强的特征伸缩振动峰, 分别归属为 # ( M o – as O t ) , # (M o– Ob )和 # ( C r– Oa ) 的伸缩振动, as as 表明化合物阴离子具有 Anderson 结构- 1 - 1 [ 24- 26 ] - 1.在1578 cm 和 1412 cm 出现两个强吸收峰, 归属 -1 - 1 为乙酸的特征吸收峰, 在 3428 c 和 1505 cm m 处分别出现的一个宽峰和一个强吸收带, 归为水分子的特征振动, 说明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化合物 2的红外光谱如图 7所示, 由图可见, - 1 -1 1570 cm 和 1406 c 是典型的配位羧酸的特征 m 吸收峰, 证明羧酸是以双齿与 Cu ( ? ) 配位成键. 在 3494 cm 附近有一强而宽的吸收峰, 它是 OH 和结晶水的特征吸收峰. 2 3 化合物的热重 . 化合物 1的 TG 分析如图 8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 在 50~ 400 ? 范围内存在三步失重, 前两步失重温度较低, 失去的是吸附水和结晶水, 失重量为 15 07 , 后一步失重温度较高, 失去的是配位 . %- 1图 8 化合物 1的热重曲线2 4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 从图 10中可以看出, 在 250 nm 左右产生一条吸收带, 为O d ( M 荷移跃迁, 这是由于 Ander son结构杂多化合物有两个顺式端基氧, 距离较近, 孤对电子相互排斥, 致使 p&) d&电子跃迁吸收能量增加, 导致谱带蓝移.106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化无明显移动.图 12 图 9 化合物 2的热重曲线 ! s- 1 )1- CPE在 1 m o l/L H 2 SO4 中不同扫速循环伏安图 (从内到外: 20 50, 80, 110, 140和 170 mV ,3 结论在溶液条件下, 成功合成出组成为 H [ { Cr( OOCCH 3 ) 2 ( H 2 O) } 3O] 2 - [ Cr o6 O24 H 6 ] ! M 24 2O 和 [ Cu( OOCCH 3 ) 2 ( H 2 O) ] 2. 5两种化合物, H 化合物 1通过氢键形成 1D 链状结构, 化合物 2通过氢键形成 2D 平面结构, 同时化合物1还具有图 10 化合物 1的紫外光谱很好的电化学性质, 为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积累了经验. 参[ 1]考文献POPE M T, M U LLER A. Chem ist ry of polyoxom etalates actual , variation on an old them e w ith in terd iscip linary referen ces [ J ] . A ngew Chem In t Ed Eng,l 1991, 103( 1) : 56- 61.[ 2]K ATSOU LIS D E, BAK ER L C W, G LI CK D C. A su rvey of appl icat ion s of polyoxom etalates [ J] . Ch em R ev, 1998, 98 : 363- 364 .[ 3]SU N C Y, L I S X, LI GD D, et a. H igh ly s tab le crystall ine U AN l catalyst s based on am icroporou s etal- organ ic fram ew ork and m po lyoxo- m etalates [ J] . J Am Chem Soc. , 2009, 131 : 1883 - 1888 .图 11化合物 2的紫外光谱从图 11中可以看出, 在低能区 980 nm 左右产生一条吸收谱带, 归属为铜离子的d( d峰. 2 5 化合物 1的电化学性质 . 由于化合物 1不溶于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 为了研究其电化学性质, 碳糊电极 ( CPE ) 成为很好的选择. 1- CPE 在 1 m o l/L H 2 SO4 溶液中, 电势范围从 + 800~ - 400 mV 的循环伏安曲线存在四对氧化还原峰 (如图 12), 其半波电位 E 1/2 = ( E cp + E ap ) /2 分别为 + 458 、+ 336 、+ 171和 21 mV, 每个氧化还原峰归属为 M o 的一电子转移过程[ 30][ 4]尹荣, 关晓辉, 孙永玲, 等. K eggin 结构钒取代硅钨酸 / 聚丙烯酰胺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J] . 东北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07 39( 4 ) : 76 - 81. ,[ 5]甘雄, 张志明, 王恩波, 等. K 5 H 11 [ WO 2 ( PW 9 O34 ) 2 ] ! 33H 2 O 和 K 6 N a2 2 [ N i4 ( H 2 O ) 2 ( PW 9 O34 ) 2 ! 23H 2 O 的合 H 成与表征 [ J] . 东北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8, 40 ( 3 ) : 72- 75 . 于文惠, 徐丽芳, 刘景芳, 等. 基于 K egg in 型金属氧簇与含氮有机配体自组装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研究[ J] . 分子科学学报, 2008, 24( 3) : 220- 222 .[ 6][ 7]徐丽芳. 基于药物分子组装的含有 K eggin 型金属氧簇的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 J ] . 分子科学学报, 2009 25 ( 3) : 205- 208 , . 林宏艳, 王秀丽, 刘国成, 等. 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 Cd2 ( D p p z) 4 ( 1, 2- BDC ) 2 ] ! 4H 2 O 的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 J] . 吉林大学学报 ( 理学版 ) , 2009 47 ( 2 ) : 387 , 391 .. 此外, 在 20~ 200 mV! s 的扫速范围内峰[ 8]-1电势逐渐改变: 阴极峰电势向负方向移动, 相对应的阳极峰电势向正极移动. 除此之外, 峰的峰电流随扫速增加而线形增加, 并且峰电位随扫速的变第 4期 [ 9]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son w ith D iverse Spat ial A rrange en t m . Chem. , 2007, 633, 1040 - 1047 . Z. A norg.107A llg .于连香, 尹伟荣, 叶俊伟, 等. 超分子配合物 { [ Cd( phen) 3 ] ! N DC 28H 2 O }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 J] . 吉林大学学报 ( 理学版 ), 2007, 45 ( 3) : 493- 496. [ 19] B ruker S ART ( V ersion 5 625a) and SA I T( V ers ion6 02a) M . N . for w indow s NT: A rea D etector C ontrol and In- tegeration S oft w are; BrukerA XS Inc [ K ] . M ad ison, W iscons in 2007 U SA. , , [ 20 ] Sheld rick GM. SADA BS Program for Em p irical A b - sorp : t ion C orrect ion of A rea D etector D ata [ K ] . U n iver- s ity of G otingen 1996 G er , , many . [ 21 ] Cao R. G. , L iu S X. , L iu Y, at a. O rgan ic inorgan ic hybrids . l cons tructed by A nderson - type polyoxoan ions and copper coor d inat ion com - p lexes[ J] . J Solid S tate C hem. 2009, 182 49: 54 . [ 22 ] Zhang S W. , LIY X, L I Y, et a.l Synthes is and characteriza . U tion of B- typ eA nd erson polyoxoan ions supported copp er com p lexes w ith m ixed ligands [ J] . J M ol Stru ct 2009 920 : 284 . , - 288 . [ 23 ] 潘一兵, 曹瑞阁, 王丰, 等. N a3H 3 [ C4 FN 3 OH 4 ] 6 [ Te o6 O 24 ] ! M 8H 2 O 和 N a2H [ C 4 FN3 OH 4 ] 2 [ A l( OH ) 6M o6 O 18 ] ! 13H 2 O 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J] . 东北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8 40( 4 ): 72- 75. , [ 24 ] 曹瑞阁. B 型 A nderson 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 ( ? ) [ D ]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08 25 . . [ 25 ] 刘英. 碲钼酸盐的稀土及过渡金属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D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09 25 . . [ 26 ] 张识威. B 型 A nderson 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 ? ) [ D ]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09 16 . . [ 27 ] Bell in i J V. , M ach ado R. , M orelli M. R. , et a. M ater L ett . l . . [ J] , 2002, 5 ( 4) : 453 - 457 . [ 28 ] O ba id A. Y. , A lyoub i A. 0 , Sam arkandy A. A. , et a. J . l . Ther A na.C alori . [ J] , 2000 61 985 - 994 m. l m , : . [ 29 ] M ansour S A. A. J Ther A na. [ J] , 1996, 46: 263- 274. . . m. l [ 30 ] H e X. , Zhang P. , Song T. Y. , et a. Polyhed ron, 2004, 23 l , 21- 53 .[ 10 ] 李秀梅, 牛艳玲, 刘博, 等. 一个新的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 N i( pyrid ine- 2 - carboxylate) 2 ] n ! 2nH 2 O 的水热合成 [ J] . 分子科学学报, 2009 25 ( 1) : 60 - 63 , . [ 11 ] 刘彦波. 吡啶 - 2, 6- 二羧酸桥联的双核钴配合物的磁性 [ J] . 分子科学学报, 2009 25 ( 1) : 69 - 71 , . [ 12 ] 秦玉华, 王胜天, 季天娇, 等. 新型杂多酸 [ Bu4 N ] [ N i( pph3 ) 2 ] PW11 O39硅溶胶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及电催化研究 [ J] . 分子科学学报, 2008 24 ( 6) : 399- 402. , [ 13 ] 刘丁, 谭华桥, 陈继琳, 等. 氨基酸功能化多钼酸盐 [ ( G ly) 2 ( H 2 O ) 2 CuK 3 [ A l ( OH ) 6 M o6 O 18 ] ! 7H 2 O 的合成与表征 [ J] . 分子科学学报, 2009 25 ( 3) : 163 - 167 , . [ 14 ] 李兴伟, 王秀丽. [ N i ( phen ) 3 ] 2 [ N i ( PO 4 ) 2 ( H 2 PO 4 ) 6 ( OH ) 6 (M oO2 ) 12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 J] .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 , 2008, 46( 4 ) : 755- 760. [ 15 ] 井淑波, 管景奇, 王振旅, 等. D aw son 结构磷钼钒酸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 J] . 吉林大学学报 ( 理学版 ) , 2008 , 46 ( 2 ): 336- 340. [ 16 ] S ayaka U ch ida, M asato H ashi oto, and N oritaka M izuno. A m B reathing Ion ic Crystal D isp laying S elect ive B ind ing of Sma ll A lcoho ls and N itriles K 3 [ C r O ( O OCH ) 6 ( H 2 O ) 3 ] [ : 3 S W 12 O 40 ] ! 16 2 O. A ngew. Chem. i H ( 15) : 2814- 2817. [ 17 ] J iang Chun jie A ld es Lesban, R yosuke K aw am oto, S ayaka , i U ch ida, and N oritaka M izun o Channel- Selective Independ . ent Sorp tion and Col lect ion of H yd roph ilic and H ydrophob ic M olecules by C s2 [ Cr3 O ( OOCC 2 H 5 ) 6 ( H 2 O ) 3 ] 2 [ - 14241 . [ 18 ] Q u X iaoshu X u Lin Q iu Y unfeng, et a. N ew S eries of Porous , , l Ion ic C rystals Con structed from V arious Polyoxom etalate A n ions andM acrocat ion s Syntheses C rystal S tr ctures and Com pari : , u , - SW 12 i In t Ed. 2002 . , 41O40 ] Ion ic C rysta, J AM. C E . SOC. 2006, 128, 14240 l . H MSynthesis, C rystal Structure and E lectroche ical Properties m of the TransitionM etal ComplexesSun D an Su Zhanhua Gao Song, Yu K a, Zhou B aibin , , i( H arb in N or al U n ivers ity) mABSTRACT In this paper tw o novel structure o f POM S by usin g hydroso l and control so lu t io n pH value are propased , . The elem ents of ana lysis and ICP deter in e th e ir patents forH [ { Cr( OOCCH 3 ) 2 ( H 2O ) } 3 O] 2 [ Cr o6 O24H 6 ] m M ! 24H 2 O( 1) and [ Cu ( OOCCH 3 ) 2 ( H 2 O ) ] 2. 5 ( 2) , their crystal fram e w ere confir ed v ia X - ray sin gle m crysta,l wh ich show Com pound 1 is three inc lin ed crystal depart en, P - 1 space group the com pound is an m t , Anderson [ Cr o6 O24H 6 ] structure and [ { C r( OOCCH 3 ) 2 ( H 2 O) } 3 O ] through hydrogen bonds constitute 1D M structure Com pound 2 is inc lin ed C2 / c space g roup the com plexes const itute 2D structure by hydrogen . , , bonds U sing I spectra UV absorptio n spectra TG curve of synthet ic com pounds for their structure . R , , character izat io ns, Com pound ( 1) w ith good electroche ical cata ly sis propertiesand m e ta. m l K eyw ord s P olyoxom eta llate Aqueous synthesis; Anderson structure T ransition m etal : ; ; ( 责任编辑: 季春阳 )1。

1,2,4-三嗪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1,2,4-三嗪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中 重 要 的组 成 结 构 。 近 年 来 发 现 其 在 抗 炎 、 抗 高 血压、 抑 制 血 小 板 的生 成 及 抑 菌 方 面 也 有 着 显 著 作用 , 因此 可 以作 为 医 药 中 间 体 进 一 步 发 展 其 应

R2
 ̄ N / L ' -
RI =P h , Me , 4- Me O- C 6 H 4
代一 l , 2 , 4 一 三嗪。
1 合成 方 法
1 . 1 以 二 酮 和 酰 肼 为 原 料
1 9 8 9年 , T a y l o r  ̄ 4 J 等 人 采 用 相 同 的方 法 在 回 流 条件下合成 l , 2 , 4 一 三 嗪 ,再 发 生 分 子 内 Di e l s — A l d e r 反应 , 生成一 系列 吡嗪类化合 物 , 进 一 步 扩 大 了 三 嗪 类 化 合 的适 用 范 围 。
氮 气保 护下 , 乙醇作 为 溶剂 , 先 于 肼 反 应 生 成 氨

基( 亚肼基 ) 乙酸 乙酯 , 后环合得到产物 , 此方 法步 骤繁琐复杂 , 且对反应 条件要求较 高。
具有较高 的收率 , 进一 步扩大了底物 的适用性 。
1 . 2 以酮 和 肼 为 原 料
1 9 7 3年 , H a n s  ̄ 等人 报道 了从 酮类 化合 物 出 发, 经亚 硝基化生成 位 酮肟 , 再与肼反应得到 仅
_、 \
1 . 4 以氨基( 硫代) 乙酸 乙酯和肼为原料
2 0 0 7 年, P a l m e r  ̄ 研 等人报道 四氢 咪唑并[ 2 , 1 - a ] 异 喹啉的全合成 方法 ,其 中介绍 了 1 , 2 , 4一 三 嗪 的合成方法 。 他们 以氨基 ( 硫代 ) 乙酸 乙酯为原料 ,

三嗪类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三嗪类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正 ; 外 光 谱 仪 为 N cl mp c 4 0 固 体 K r压 红 io tI at 1 , e B
h H
片 ; 磁 共 振 仪 为 A F 3 0型 , MS为 内标 ; 分 核 C 一0 T 高 辨 质谱 仪 为 Maie Ma pc u r r s S et m。 n s r
究。
为 8 和 9 以上 。 O 5
由于 中间体 6不能 以结 晶形 式分 离 出来 , 加 故 成 环合 两 步连 续 进行 。 先参 照 文 献 采 用 回流条 件 进行 , 结果 副 产物 较 多 , 化 困难 。 纯 后将 回流条 件 改
为 室 温 下 长 时 间 ( ~ l ) 应 , 可 以 得 到 较 纯 5 Od 反 则 的 产物 。
收稿 日期
2 0— 21 0 11 —8
通 讯 作 者 T l0 53 7 4 3 E ma :ly l 3n t e: 2— 2 1 0 — i pi @ 6 .e l l
维普资讯
4期

毅 等 :三 嗪 类 新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研 究
29 6
所 合 成 的 5个 化合 物 未 见文 献 报道 , 结构 经 其
I N R、H MR、 R— H MS确 证 。
目的 物 l~ 的 合 成 均 以盐 酸 羟 胺 为 原 料 , 。。 经
Ⅳ一 酰化 、 一 化 、 0烃 水解 、 加成 及 环合 反 应制 得 。
实验 部 分
熔 点 采 用 E 一Ⅱ熔 点 仪 测 定 , 度 计 未 经 校 P 温
色 片状 晶体 3 6 ) 收率 7 . 。 :2 ~ 1 5C (5 , g 9 3 mp l 3 2 ’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环状分子结构,具有广泛的化学和生物活性。

它们在药物、农药和有机合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药物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常用的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之一是环化反应。

环化反应是通过将线性分子转化为环状分子来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环化反应包括氧化环化、还原环化和酸催化环化等。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特定的催化剂和条件,如高温或高压。

2. 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通过氮杂环的构建来合成氮杂环化合物。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碳氮键的形成,可以通过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自由基反应等途径实现。

例如,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可以攻击含有亲电中心的化合物,形成新的碳氮键。

3. 还有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通过环内反应来合成氮杂环化合物。

这种方法利用了分子内部的反应位点,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来实现环内反应。

常见的环内反应包括环内亲核取代、环内亲电取代和环内自由基反应等。

二、氮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1. 氮杂环化合物在抗癌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许多氮杂环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

例如,吡咯并咪唑类化合物被广泛研究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

2. 氮杂环化合物在抗菌药物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许多氮杂环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抗菌活性,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噻唑类化合物被广泛研究作为抗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

三、氮杂环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 氮杂环化合物在光电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许多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可以作为光电器件的关键材料。

例如,吡咯类化合物被广泛研究作为有机光电材料的候选化合物。

2. 氮杂环化合物在催化剂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许多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分子,其合成和应用已经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讨论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广泛应用的几个方面。

首先,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氨基化合物与含有活性亚磷酸酯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氨基磷酸酯中间体,然后通过热解或氢解得到目标化合物。

这种方法对于合成含有多个氮杂环的化合物尤为有效,例如吡唑、吡嗪等化合物可以通过该方法合成。

另一种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通过氮杂环与其他有机官能团进行反应。

例如,苯环可以与嗜电子基团反应,生成氮杂环化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各种含有氮杂环的芳香化合物,例如噻吩、吡咯等。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氮杂环化合物。

例如,利用金属催化剂,可以实现催化氮杂环的合成。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化学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氮杂环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许多抗菌药物和抗癌药物中都含有氮杂环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增强其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噻唑类抗生素就是通过引入氮杂环结构来提高其抑菌作用。

其次,氮杂环化合物还广泛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许多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发光性能,可以用于有机电子器件、荧光染料和光催化剂等领域。

例如,氮杂环苯并三唑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发光材料,可以用于荧光显示器和白光LED的制备。

此外,氮杂环化合物还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有机反应以氮杂环化合物作为重要的中间体或合成前体。

例如,氮杂环可以作为亲电试剂参与亲电取代反应,也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这些反应在药物合成和功能材料的制备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总之,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多样的氮杂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药、材料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氮杂环化合物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合成及成炭行为

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合成及成炭行为

《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合成及成炭行为》一、引言在材料科学领域,炭材料一直是备受研究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合成方法、成炭行为和应用前景。

二、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合成方法1. 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定义和特点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是一种含氮多环化合物,具有高度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其分子结构独特,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具有孔隙结构的炭材料。

2. 合成方法一:高温热解法高温热解法是目前合成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三嗪类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可以得到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炭材料。

3. 合成方法二:氮掺杂法氮掺杂法是另一种合成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重要方法。

该方法利用氮掺杂可以改变炭材料的化学性质和表面活性,进而调控其成炭行为和储能性能。

三、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成炭行为1. 成炭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在高温条件下,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分子会发生结构重排和碳化反应,逐渐形成石墨状结构。

此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形成对炭材料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形貌和性能的调控通过合适的合成方法和控制条件,可以调控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的形貌和性能。

控制热解温度和时间可以改变炭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而影响其吸附和储能性能。

四、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前景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作为一种新型炭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高表面积和丰富孔隙结构为其在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和储氢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五、个人观点和未来展望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作为炭材料的一种新型代表,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优势,为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合成方法和成炭行为,以期能够开发出更加性能优异的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材料,为能源存储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三嗪类超支化成炭剂作为一种新型炭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张恩生;贾晓辉;张玉琦;杨华;鞠萍【摘要】以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的合成为目标,采用甲苯和三聚氯氰为原料反应合成得到2,4,6-三(4-甲苯基)-1,3,5-三嗪中间体,中间体经氧化得到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利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反应溶剂、催化剂、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合成条件为:24 g AlCl3溶于50 mL甲苯中加热到40℃,然后1h内分批次加入8.3g三聚氯氰,在40℃下反应20 h,得到中间体2,4,6-三(4-甲苯基)-1,3,5-三嗪.该中间体在130℃下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目标产物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产物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HNMR)和质谱(MS-ESI)等方法确证.该方法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可用于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的大量制备.【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三聚氯氰;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C3对称合氮杂环配体;氧化反应【作者】张恩生;贾晓辉;张玉琦;杨华;鞠萍【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反应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5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1-4],它们通常由金属离子与含有N、P、S、O等杂原子的配体组装而成[5],其结构可以看作是具有不同配位构型及配位数的配体结点和金属离子结点的组合。

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

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

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1.引言1.1 概述概述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以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多样的化学性质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农药研发等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包含三个氮原子和若干个碳原子,通常以环状结构存在。

这种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合成方法进行结构的修饰和改变,从而得到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化合物。

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多样性的化学性质使得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如,某些三嗪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抑制肿瘤的发展;另一些三嗪类化合物可作为抗菌药物,对抗细菌的感染。

此外,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构建材料的导电性、光学性等性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及其合成方法。

首先,将对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其分子结构、基本特性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然后,将着重介绍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和近年来的新型合成策略。

最后,将展望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力和机制,为进一步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推动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含氮的三嗪类化合物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关键词 : 1 , 3 , 5 - 三嗪衍生物 ; 异恶唑 ; 杀 菌 活性 中图分类号 : 0 6 2 6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2 8 6 9 . 2 0 1 3 . 0 4 . 0 0 8
叠加, 得到杀 菌 活性更 好 的三 嗪类 衍 生 物. 本研 究 以三聚 氯氰 1 为 原料 , 将 对 三 氟 甲基 苯 胺 、 恶 霉灵 和脂 肪 胺分 别 连 接 到 三 聚 氯 氰 的 2 、 4和 6位 , 最
6 一 三取代 的 1 , 3 , 5 一 三 嗪类化 合 物 , 结 果 显 示 当 2位 为对三氟 甲基 苯 胺基 , 4位 、 6位 为 乙胺 基 、 正 丙 胺
1 , 3 , 5 一 三 嗪 类 衍 生 物 的 合 成 及 其 杀 菌 活 性
冯菊红, 丁 涛, 荣 霞, 巨 修练
( 武汉 工程 大 学化 工与制 药 学 院, 绿 色化 工过程 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为 了减 少 草 坪 褐 斑 病 菌 对 农 业 生 产 和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的 损 失 , 急 需要 开发选择 性好 的新型 杀菌剂. 三
0 引 言
1 , 3 , 5 一 三 嗪类 衍生物是 一类具有 良好生 物活性
内吸性 杀菌 剂 恶霉 灵 ( 3 一 羟 基一 5 一 甲基 异 恶 唑 , Hy me x a z o 1 ) 具有 广谱 、 高效 、 低毒、 低 残 留的特 点 , 以恶 霉灵 为 先导 化合 物进 行 结 构修 饰 的研 究一 直 很 活跃 ] . 在新农药创制 中, 活 性 亚 结 构 拼 接 原

三嗪环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三嗪环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5808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C N 102558080 A*CN102558080A*(21)申请号 201110443145.5(22)申请日 2011.12.27C07D 253/075(2006.01)(71)申请人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地址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蔡杰(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代理人耿霞(54)发明名称三嗪环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嗪环的合成方法,是以2-甲基氨基硫脲、草酸二乙酯为原材料,以乙醇为溶剂,反应生成三嗪环粗品,对三嗪环粗品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品,其中,重结晶溶剂为水,其特征在于2-甲基氨基硫脲与草酸二乙酯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该催化剂为氯化铵与10wt %盐酸溶液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此提高反应产率,缩短反应时间,同时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缩减了操作步骤,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1/1页1.一种三嗪环的合成方法,是以2-甲基氨基硫脲、草酸二乙酯为原材料,以乙醇为溶剂,反应生成三嗪环粗品,对三嗪环粗品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品,其中,重结晶溶剂为水,其特征在于2-甲基氨基硫脲与草酸二乙酯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该催化剂为氯化铵与10wt %盐酸溶液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嗪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材料之间的摩尔比为2-甲基氨基硫脲∶草酸二乙酯∶氯化铵∶乙醇=1∶1~1.2∶2~2.3∶4~6,氯化铵与10wt %盐酸溶液之间的比值关系为1g ∶3ml 。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58080 A三嗪环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嗪环的合成方法。

含硒氮杂中环的光化学合成、分析及表征综合实验设计

含硒氮杂中环的光化学合成、分析及表征综合实验设计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3), 369收稿:2023-09-13;录用:2023-11-28;网络发表:2023-12-18*通讯作者,Emails:****************.cn(孙凯);*****************.cn(王薪)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1007);山东省青创团队(2021KJ066)•化学实验• doi: 10.3866/PKU.DXHX202309047 含硒氮杂中环的光化学合成、分析及表征综合实验设计刘菲,赵冬阳,孙凯*,于婷婷,王薪*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摘要:化学综合实验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

作者结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个可见光诱导合成含硒七元氮杂中环的综合实验。

通过底物设计制备→可见光催化合成→结构表征分析等环节,对学生连续多步合成操作、过程分析和结构解析等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前沿和优势,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关键词:光化学;氮杂环;有机硒中图分类号:G64;O6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eno-Containing Medium-Sized N -HeterocyclesFei Liu, Dong-Yang Zhao, Kai Sun *, Ting-Ting Yu, Xin W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Chemistr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s in the basic core position in university chemistry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our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we designed a visible light-induced synthesis of selenium-containing seven-membered medium-sized N -heterocycle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Through substrate design and preparation→visible light catalysis synthesis→structure characterisation and analysis, students are systematically trained in skills such as continuous multi-step synthetic operation, process analysi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nature of students’ learning. On this basis,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frontiers and advantages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and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of green chemistry.Key Words: Photochemistry; Nitrogen heterocycles; Selenium可见光催化的有机反应是近年来合成化学中的热点方向之一,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绿色经济等优点[1,2]。

新型叠氮-均三嗪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新型叠氮-均三嗪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新型叠氮-均三嗪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张玉根;王志鑫;程广斌;吕春绪;杨红伟【摘要】Four nitro aromatic triazine intermediates were synthesized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using cyanuric chloride as the precursor .Then four new azido‐triazine energetic compounds ,4 ,6‐diazido‐N‐(2‐nitrophenyl)‐1 ,3 ,5‐triazin‐2‐amine ,4 ,6‐diazido‐N‐(3‐nitrophenyl)‐1 ,3 ,5‐triazin‐2‐amine ,4 ,6‐diazido‐N‐(4‐nitrophenyl)‐1 ,3 ,5‐triazin‐2‐amine ,2 ,4‐diazido‐6‐(2‐(2 ,4‐dinitrophenyl)hydrazinyl)‐1 ,3 ,5‐triazine ,were obtained by the r eaction of four in‐termediates withNaN3 .The structures of the four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1 H NMR ,13C NMR ,MS and the thermal behaviors were studied by TG‐DSC .Their theoretical density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det‐onation velocity and detonation pressure were predicted by B 3LYP/6‐311G* *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compounds have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The introduction of azide group makes four compounds own high en‐thalpy of formation .Compound 2 ,4‐diazido‐6‐(2‐(2 ,4‐dinitrophenyl)hydrazinyl)‐1 ,3 ,5‐triazine shows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among the four azido‐triazine energetic compounds .%以三聚氯氰为前驱体,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硝基芳环均三嗪中间体;再将中间体与NaN3反应,得到4种新型叠氮‐均三嗪类含能化合物:4,6‐二叠氮基‐N‐(2‐硝基苯基)‐1,3,5‐三嗪‐2‐胺基、4,6‐二叠氮基‐N‐(3‐硝基苯基)‐1,3,5‐三嗪‐2‐胺基、4,6‐二叠氮基‐N‐(4‐硝基苯基)‐1,3,5‐三嗪‐2‐胺基、2,4‐二叠氮基‐6‐(2‐(2,4‐二硝基苯基)肼基)‐1,3,5‐三嗪;采用IR、1 HNMR、13C NMR、MS等对4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TG‐DSC研究了4种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能;通过B3LYP/6‐311G倡倡方法预估了化合物的理论密度、标准生成焓、爆速和爆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29卷有机化学V ol. 29, 2009第9期, 1419~1422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9, 1419~1422* E-mail: huachengwen@Received October 6, 2008; revised April 8, 2009; accepted April 30, 2009.1420有 机 化 学 V ol. 29, 2009Scheme 1盐类, 干燥后得淡黄色固体18.7 g, 苯重结晶, m.p. 132~135 ℃(文献值[4] 133~135 )℃.同法制得化合物1b , 白色粉末, 产率97.4%, m.p. 109~111 ℃.1.2.2 2-苯胺基-4,6-二对硝基苯氧基-1,3,5-三嗪(2a )的合成在250 mL 的单口瓶中加入4.80 g (0.02 mol)化合物1与60 mL 的1,4-二氧六环加热溶解, 加入5.56 g (0.04 mol)对硝基苯酚、4.2 g (0.02 mol)碳酸钠、40 mL 水的热溶液, 回流反应 5 h, 冷至室温, 抽滤, 水洗, 四氢呋喃(THF)与水重结晶, 得淡黄色粉末状固体7.2 g, 产率90.4%, m.p. 231~233 .℃ Anal. calcd for C 21H 14N 6O 6: C 56.51, H 3.06, N 18.83; found C 56.52, H 2.68, N 18.48.同法制得二硝基化合物2b , 白色粉末, 产率89.3%,No. 9 刘艳凤等:三嗪类氮杂环蕃的合成与表征1421m.p. 238~239 . Anal. calcd for C℃17H14N6O6: C 51.26, H 3.54, N 21.10; found C 50.96, H 3.14, N 20.97.1.2.3 2-苯胺基-4,6-二对氨基苯氧基-1,3,5-三嗪(3a)的合成2.23 g (0.005 mol)化合物2与0.3 g 5%钯碳加入高压釜中, 120 mL乙醇作溶剂, 通入氢气维持压力0.3 MPa左右, 控制温度90 ℃, 反应6 h. 热滤除去钯碳, 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得到土黄色固体 1.6 g, 产率为81.6%, m.p. 249~250 ;℃ IR (KBr) ν: 3441, 3345 (NH2的伸缩振动), 1609, 1573, 1506, 1421, 1381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197 (C—N—C的伸缩振动), 1069 (C— O—C的伸缩振动), 830, 809(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同法制得二氨基化合物3b, 淡黄颗粒状固体1.4 g, 产率为82.8%, m.p. 199~201 .℃ IR (KBr) ν: 3390, 3315 (NH2的伸缩振动), 2973 (CH3), 2930 (CH2), 1608, 1506, 1547, 1426, 1368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199 (C—N—C的伸缩振动), 1063 (C—O—C的伸缩振动), 832, 792 (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 Anal. calcd for C17H18N6O2: C 60.34, H 5.36, N 24.84; found C 60.33, H 5.54, N 24.70.1.2.4 氮杂环蕃中间体4a, 4b的合成0.772 g (0.002 mol)化合物3与0.732 g (0.004 mol)三聚氯氰加入到100 mL单口瓶中, 50 mL丙酮作溶剂于冰浴下搅拌, 0.828 g (0.004 mol)碳酸钾用20 mL水溶解滴入反应瓶中, 滴加1 h, 继续搅拌3 h. 抽滤, 水洗, 得到白色固体1.1 g, 未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同法制得化合物4b, 白色粉末.1.2.5 氮杂环蕃5a, 5b, 6a, 6b的合成0.340 g (0.005 mol)化合物4与0.193 g (0.005 mol)化合物3分别用40 mL的丙酮溶解, 同时滴加入70 mL 丙酮与30 mL水以及0.138 g (0.001 mol)碳酸钾的混合液中, 40 ℃水浴搅拌, 滴加8 h, 继续搅拌36 h. 抽滤除去少量不溶物, 滤液减压蒸除丙酮, 有固体析出, 抽滤水洗晾干后, 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V(石油醚)∶V(乙酸乙酯)=1∶1洗脱得到白色固体0.1 g, 产率20.1%, m.p.>300 ;℃1H NMR (DMSO-d6, 400 MHz) δ: 6.944 (s, 2H, ArH), 7.254 (s, 4H, ArH), 7.447 (s, 4H, ArH), 7.644 (d, J=8.505 Hz, 8H, ArH), 7.121 (s,8H, ArH), 10.184 (s, 2H, NH), 10.353 (s, 4H, NH); IR (KBr) ν: 3270, 3180 (NH的伸缩振动), 1610, 1570, 1510, 1400, 1380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200 (C—N—C的伸缩振动), 1070 (C—O—C的伸缩振动), 808 (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 MALDI-TOF-MS m/z: 996.98 (M+H)+. Anal. calcd for C48H32Cl2N18O4: C 57.89, H 3.24, N 25.32; found C 57.52, H 3.68, N 25.48.同法制得环蕃5b, 6a, 6b.5b: 土黄色粉末, 产率24.3%, m.p.>300 ;℃1H NMR (DMSO-d6, 400 MHz) δ: 8.079 (s, 2H, NH), 10.209~10.398 (m, 4H, NH), 6.941~7.378 (m, 8H, ArH), 7.453~7.698 (m, 8H, ArH), 2.985~3.196 (m, 4H, CH2), 0.950 (t, J=7.424 Hz, 6H, CH3); IR (KBr) ν: 3270, 3130 (NH的伸缩振动), 2970 (CH3), 2930 (CH2), 1610, 1580, 1500, 1410, 1380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210 (C—N—C的伸缩振动), 1070 (C—O—C的伸缩振动), 806 (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 MALDI-TOF-MS m/z: 899.48 (M++H). Anal. calcd for C40H32Cl2N18O4: C 53.40, H 3.58, N 28.02; found C 53.21, H 3.69, N 27.73.6a: 白色粉末, 产率32.4%, m.p.>300 ;℃1H NMR (DMSO-d6, 400 MHz) δ: 10.219 (s, 2H, NH), 10.232 (s, 1H, NH), 10.320 (s, 2H, NH), 6.933~7.029 (m, 5H, ArH), 7.094~7.209 (m, 6H, ArH), 7.470~7.546 (m, 6H, ArH), 7.603 (s, 4H, ArH); IR (KBr) ν: 3388, 3268 (NH的伸缩振动), 1613, 1574, 1498, 1418, 1382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200 (C—N—C的伸缩振动), 1072 (C— O—C的伸缩振动), 802 (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 MALDI-TOF-MS m/z: 810.94 (M++H). Anal. calcd for C39H26Cl2N18O3: C 57.86, H 3.24, N 24.22; found C 57.94, H 3.10, N 24.51.6b: 土黄色粉末, 产率30.7%, m.p.>300 ;℃1H NMR (DMSO-d6, 400 MHz) δ: 10.188 (s, 1H, NH), 10.335 (s, 2H, NH), 10.243 (s, 2H, NH), 8.150 (s, 2H, ArH), 7.421~7.680 (m, 8H, ArH), 7.156 (d,J=8.679 Hz, 2H, ArH), 6.938~7.055 (m, 4H, ArH), 1.010 (t, J=6.707 Hz, 3H, CH3), 2.596~2.729 (m, 2H, CH2); IR (KBr) ν: 3382, 3269 (NH的伸缩振动), 2923 (CH3), 2853 (CH2), 1621, 1577, 1528, 1501, 1418, 1387 (芳环和三嗪环骨架振动交叠吸收), 1202 (C—N—C的伸缩振动), 1069 (C—O—C 的伸缩振动), 801 (苯环的对位取代) cm-1; MALDI- TOF-MS m/z: 762.77 (M++H). Anal. calcd for C35H26Cl2- N14O3: C 55.20, H 3.44, N 25.75; found C 55.61, H 3.57, N 25.36.2 结果与讨论2.1 化合物的合成三聚氯氰分子三个氯原子活性不同, 具有反应分级可控性, 故化合物1, 2, 4的合成只需调节温度和反应时间即可, 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 用钯碳催化加氢将二硝基化台物还原为相应的二胺, 不仅效果较好, 产率也较高. 但是, 这类二胺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长时间放1422有机化学V ol. 29, 2009置易变黑. 环蕃化合物的合成采用的是高度稀释的直接合成法, 在操作中控制两种反应物的同时滴加尤为重要, 对产率的影响很大.2.2 化合物的结构确认所有环蕃化合物的结构都通过IR, 1H NMR和MALDI-TOFMS得到确认, 在1H NMR谱图中N—H的δ值在10~11, 显然是由于目标化合物中N—H质子同时受苯环和三嗪环以及Cl原子的-C效应的综合影响, 使质子去屏蔽, 更加裸露之故; 同时由于环蕃骨架可能具有的扭曲, 环蕃内外ArH受其影响多出混合峰, 造成化合物6a中的ArH的吸收呈现δ: 6.933~7.029 (5H, ArH), 7.094~7.209 (6H, ArH), 7.470~7.546 (6H, ArH), 7.550~7.654 (4H, ArH)的分布状况.References1 (a) Zhu, A.-L.; Yang, B.-Q.; Zhang, J.; Li, M.; Zhao, W.Chin. J. Org. Chem. 2005, 25, 339 (in Chinese).(朱爱林, 杨秉勤, 张晶, 李敏, 赵炜, 有机化学, 2005, 25, 339.)(b) Shi, Z. J. Northwest Univ. (Nat. Sci. Ed.) 1993, 23(6),517 (in Chinese).(史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23(6), 517.)2 (a) Anelli, P. L.; Lunazzi, L.; Montanari, F.; Quici, S. J.Org. Chem. 1984, 49, 4197.(b) Löwik, D. W. P.; Lowe, C. R. Eur. J. Org. Chem. 2001,2825.(c) Graubaum, H.; Lutze, G.; Tittelbach, F.; Bartoazek, M.J. Prakt. Chem./Chem.-Ztg. 1995, 337, 401.(d) Graubaum, H.; Lutze, G.; Costisella, B. J. Prakt. Chem./Chem.-Ztg. 1997, 339(1), 55.3 (a) Wang, M.-X.; Yang, H.-B. J. Am. Chem. Soc. 2004, 126,15412.(b) Cao, Y.-D.; Luo, J.; Zheng, Q.-Y.; Chen, C.-F.; Wang,M.-X.; Huang, Z.-T. J. Org. Chem. 2004, 69, 206.4 (a) Thurston, J. T.; Dudley, J. R.; Kaiser, D. W.; Hachen-bleikner, I.; Schaefer, F. C.; Holn-Hanses, D. J. Am. Chem.Soc, 1951, 73, 2981.(b) Kaiser, D. W.; Thurston, J. T.; Dudley, J. R.; Schaefer,F. C.; Hachenbleikner, I.; Holn-Hanses, D. J. Am. Chem.Soc. 1951, 73, 2984.(c) Dudley, J. R.; Thurston, J. T.; Schaefer, F. C.;Holn-Hanses, D.; Hull, C. J.; Adams, P. J. Am. Chem. Soc.1951, 73, 2986.(Y0810063 Lu, Y.; Dong,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