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郑振铎著名散文佳作
郑振铎代表作(共10篇)
郑振铎代表作(共10篇)郑振铎代表作(一): 郑振铎的《猫》的写作背景!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他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他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他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郑振铎长期在异乡,却能够乡音不改,在生活、饮食、爱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从其家庭长辈接受了影响,还因为他和闽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之后,得到该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赏识,并于1923年与其小女高君箴(蕴华)结婚,感情十分融洽.高梦旦(1870-1936年),原名凤谦,常用笔名崇有,籍贯也是福建长乐,他是26岁才离开故乡的,老家就在与郑氏祖居地首占一田之隔的龙门乡,这样,郑振铎的一家仍然保持着家乡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梦旦学识丰富,谙熟闽中民间文学、方言和风土人情,也使郑振铎得到不少教益.《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郑振铎代表作】郑振铎代表作(二): 郑振铎写的书有那些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燕子》一文已编入小学四年级语文.编辑本段代表作品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印度寓言》郑振铎代表作(三): 初一语文课文《海燕》的阅读答案(郑振铎的)1..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轮("浮宅")上.交代这个地点,突出作者在国外对故国故土的怀念.2..作者看见的小燕子不可能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在海上看见燕子,引起对家乡燕子的怀念,再由家乡的燕子,勾起下文思乡的哀愁,这段用的手法是反复.3.不能这样理解.开头几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的描述,使读者对活跃在故乡春景中的小燕子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当作者把笔触由海上的小燕子再引到故乡的燕子时,读者才会对"游子们"(包括作者)那种真挚深沉的思乡之情产生共鸣.4比喻,如"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又如"天上……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更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前者形象地写出了海面的平稳,后者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的美.拟人,如"……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拟人的写法,赋予海以人的性格.反复,如"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天空",强调海与天的美.排比,文段中最后一句"我们……我们……我们……我们……",把"我们"陶醉于绝美的海天的那种感情更深刻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文中.5.本文不是一篇哀婉伤感的作品,而是一篇写得明亮清丽、光彩焕然的作品.从看,作者写的燕子,是"绝美的海天"衬托下的"隽逸的从容的""海上英雄".即使说到"乡愁",作者告诉我们的也仅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6..同:两篇都是文学作品,都以"海燕"为题;两个作者笔下的海燕都是海上英雄的形象;两篇作品都是托物言志,情写燕子来抒发思想感情.异: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用海燕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而郑振铎的《海燕》没用象征手法,只是通过状物来传情,借写燕子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寄寓作者一定要返回故国的期望和信念.友情提醒:有些答案太罗嗦了,自己根据重点选择来写.郑振铎代表作(四): 游大明湖,读大明湖,品大明湖——读老舍《大明湖的春天》有感作文之前读过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骆驼祥子》《月牙儿》,还有话剧《茶馆》,每一部作品都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或凄惨或幸运的命运。
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是什么
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是什么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是什么郑振铎有着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等多重身份,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在郑振铎的一生当中,有着许多作品。
他写有小说《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等等;他著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等专著;他译著了《沙宁》、《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等等著作。
但是要说郑振铎的代表作的话,那么便是他的散文作品《猫》和他正是发表的第一首新诗《我是少年》了。
《猫》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家的三次养猫经历。
第一次是一只向隔壁要来的新生的小猫,有着花白的毛,是一只非常活泼的猫。
但是养到后来,原本活泼的猫咪突然变得消瘦,显得忧郁,很快就死掉了。
第二次是在第一只小猫死掉没多久之后,向舅舅家要来的一直浑身黄色的小猫。
它比第一只更加活泼、有趣,会到处爬树,到处越墙,有一次还捉到了一直肥大的老鼠。
但是最后这只黄色的小猫咪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养猫。
有一个冬天的早晨,一只并不好看的猫伏在家门口,便收留了它,这是第三次养猫。
这只小猫不喜欢动,不是一个活泼的主。
后来,家中养了一对芙蓉鸟,猫儿便一直望着。
猫是要吃鸟的。
有一次一只鸟死了,“我”便以为是猫咬死的,拿起木棍便打了它。
但是后来才知道,咬死鸟的并不是自家的猫,可是“我”却无法向这只不会说话的动物表达我的抱歉。
后来,它死在了邻家的屋檐之上,“我”比前两次失去猫更加难过。
自此以后,“我”家不再养猫。
郑振铎与敦煌的关系郑振铎不仅是中国二十世纪前期俗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锋,在有关敦煌文学的研究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
那么,郑振铎与敦煌文学研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首先,郑振铎搜集和刊布了很多有关敦煌俗文学的资料,并且对敦煌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猫》课文原文
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猫》课文原文猫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
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
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把它抱了下来。
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
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海燕郑振铎课文原文
海燕郑振铎课文原文海燕郑振铎课文原文《海燕》为郑振铎写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抓住燕子的特征,用细腻的笔触,托物言志,借身处异乡时看见小燕子表达了对祖国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燕郑振铎课文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燕郑振铎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欣赏
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欣赏郑振铎的散文,整个地看,不啻是生活和历史的浪声涛声的一盒录音磁带。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供大家欣赏。
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欣赏:蝉与纺织娘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扰你,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嘴里衔着一支烟,躺在沙发上慢慢的喷着烟云,看它一白圈一白圈的升上,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
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如果你曾听见过曼杜令的低奏,你曾听见过一支洞箫在月下湖上独吹着,你曾听见过红楼的重幔中透漏出的弦管声,你曾听见过流水淙淙的由溪石间流过,或你曾倚在山阁上听着飒飒的松风在足下拂过,那末,你便可以把那如何清幽的鸣虫之叫声想象到一二了。
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有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的两样。
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足意的;它高高的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
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曼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的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
秋虫的鸣声最复杂。
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蝉的唧唧,金铃子之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的秋虫之鸣声,其声调之凄抑却都是一样的,它们唱的是秋之歌,是暮年之歌,是薤露之曲。
它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
你如果是一个孤客,独宿于荒郊逆旅,一盏荧荧的油灯,对着一张板床,一张木桌,一二张硬板凳,再一听见四壁唧唧知知的虫声间作,那你今夜便不用再想稳稳的安睡了,什么愁情,乡思,以及人生之悲感,都会一串串的从根儿勾引起来,在你心上翻来复去,如白老鼠在戏笼中走轮盘一般,一上去便不用想下来憩息。
如果你不是一个客人,你有家庭,你有很好的太太,你并没有什么闹愁胡想,那末,在你太太已睡之后,你想在书房中静静的写些东西时,这唧唧的秋虫之声却也会无端的窜人你的心里,翻掘起你向不曾有过的一种凄感呢。
散文评论:郑振铎《海燕》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温州,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收藏家;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
著有专著《中国俗文学史》、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海燕》、《蛰居散记》等。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
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一文。
借在赴欧航行的海上意外见到小燕子的感触,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此文以燕子为主线,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两个时段,使对过去的回忆和眼前远赴他乡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作者首先用工笔的手法描绘了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归来的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充满生气的小燕子,隽妙无比的春景在作者热烈的情感,肆意的文笔下宛如一幅工笔画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远在赴欧途中的作者的心,也随小燕子在春的大地上横飞斜掠,自由的飞翔。
但海燕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作者的遐思,打破了作者观海时一点杂念也没有的思绪。
“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作者在惊愕之际又有几分欣喜,但更多的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乡愁。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哪怕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恐怕也能牵动他们思乡念家的敏感的心灵吧,何况是“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沈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正是出于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作者不禁为海燕担忧了起来:“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但作者没想到,这小小的燕子竟然是海上英雄。
虽然作者也有怀疑,“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而这毕竟不需去深究了,它们的出现,“如轻烟似的乡愁”便再也挥之不去了。
此文采用了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有对故乡的春天和燕子的美好回忆,又有对真实所见的海景和海燕的形象描绘,更有个人离国去都的离愁的抒发,三者凭着作者热烈真实的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艺术胜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郑振铎猫语文课文原文
郑振铎猫语文课文原文郑振铎猫语文课文原文导语: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
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作者)家三次的养猫经历,表达了我和家人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郑振铎猫语文课文原文猫郑振铎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辛酸,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
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语文《燕子》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简介《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⑴、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⑴、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⑴、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摘抄积累句子。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
读郑振铎的《石湖》
先前 只有水 路可通 ,
如 今新
开 了陆路 ;
从 前的 羊肠小道 ,
如 今 已 更 新为康 庄公 路 ;
、
原来从 苏州 出发需一
两天 才能
到达胜 地 ,
一
。
}佰今 只 要 个 多小 时 就 行 了
交通 上 的 这 种 发 展 变化 ,
来 自合 作 化后 农 民改
。
造 自然 的 伟 大 力量 和 建 设 社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饱 满 热情
因而劳 动人 民
也 格外地喜 爱它 ,
。
看 重它
不 仅如 此 ,
石湖 还在不 断地 发展 着 ,
绿 化造 林 ,
进而 修 整祠
堂古迹 ,
。
建 谈成 为 一 座 美丽 的 公 园 和 疗养 的场 所
这 同 旧时 代的石湖情 景 恰好形 成强 烈
。
而鲜 明 的对照
通过 对照 ,
有力 地 说 明了只 有 在新社 会里 ,
作者通过 联 想与 回忆,
着重 写 了石 湖
。
的过 去
说 明 旧时 代的石湖 ,
虽然 环境 幽美可 爱 ,
。
但 它不 是劳 动人 民的 乐 园
— 第二 部 分 ( 包 括 3
8 自然 段 )
,
记述一
年后重
游石湖
时的见
闻
。
侧
重写
出
旧
貌
变
新颜 ,
突 出一个 “ 新 ”
。
字Hale Waihona Puke 首先 ,表 现在 交通 上的 新变化 :
因为 那年十 月十 七 日,
他在 率领 中国文 化代表 团前 往 阿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海燕欧行,难掩一片乡愁素材语文版
欧行,难掩一片乡愁——读郑振铎的散文《海燕》郑振铎的著名散文《海燕》,是他在1927年5月间赴欧洲学习和考察途中于海轮上所作。
初次发表于同年6月上海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73期,后来又被收入他的散文集《海燕》(1932年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之中。
现在我们所见的他写于这一段历时一月有余的漫长海程的散文作品,除《海燕》外,还有《我们在ATHOS上》《离别》《A TaMer》《大佛寺》《阿剌伯人》《同舟者》等篇,系他与同船旅伴陈学昭、徐元度、袁中道、魏兆淇相约,集各个所作寄交《文学周报》出版的《阿托士专号》的一部分。
曾经在北京身受了“五四”革命运动洗礼,并且与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朋友一度热情投身于社会改革宣传的郑振铎,于1921年春天结束了学生时代来到上海,随后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文艺刊物编辑工作以及写作和研究。
但这并不表明,他不再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或对政治产生厌倦,相反,“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仍然在不时激励着他。
一有机会,他那同时代要求、人民愿望相合拍的爱国主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便会强烈、鲜明地倾泻出来。
1925年,“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郑振铎义愤填膺地写了不少谴责帝国主义屠杀者、呼吁国人猛醒的文字,与战友胡愈之、叶圣陶等一起创办了言辞激烈的《公理日报》,并积极参加了商务印书馆职工的罢工斗争。
1927年春,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连续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与起义,但最终遭到投向帝国主义和中国大资产阶级怀抱的蒋介石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
作为党外人士,郑振铎曾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右派罪行的坚决抗议,从而站到了革命一边。
“四一二”反革命事件以后,蒋介石在全国疯狂搜捕、屠杀“左”派和进步分子。
正是在亲友们的力劝下,为了避免无谓牺牲,加上适有商务印书馆当局愿意资助部分资深编辑出国学习考察的机会,乃有同年5月郑振铎的欧洲三国之行。
郑振铎的《海燕》等散文或通讯,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产生的。
郑振铎 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欣赏
《郑振铎郑振铎经典散文名作欣赏》摘要:郑振铎散整地看不啻是生活和历史浪声涛声盒录音磁带,然而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蝉声!纺织娘声却又潜踪了郑振铎散整地看不啻是生活和历史浪声涛声盒录音磁带下面是编给带郑振铎散名作供欣赏郑振铎散名作欣赏蝉与纺织娘你如有福气独坐窗静悄悄没人打扰你钟两钟嘴里衔着支烟躺沙发上慢慢喷着烟云看它白圈白圈升上那末这静境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鸣虫奏乐那鸣虫作响真不是凡响;如你曾听见曼杜令低奏你曾听见支洞箫月下湖上独吹着你曾听见红楼重幔透漏出弦管声你曾听见流水淙淙由溪石流或你曾倚山阁上听着飒飒松风足下拂那末你便可以把那如何清幽鸣虫叫声想象到二了虫乐队因季候关系而颇有不夏天与秋令虫声便是截然两样蝉声是高旷享乐带着己满足足;它高高栖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歌生盛年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世纪武士美人宴行吟诗人歌无论听了那叽叽曼长声或叽格叽格较短声都可样受到种轻快美感秋虫鸣声复杂但无论纺织娘咭嘎蟋蝉唧唧金铃子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秋虫鸣声其声调凄抑却都是样它们唱是秋歌是暮年歌是薤露曲它们歌声是如秋风扫落叶怨妇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结你如是孤客独宿荒郊逆旅盏荧荧油灯对着张板床张木桌二张硬板凳再听见四壁唧唧知知虫声作那你今夜便不用再想稳稳安睡了什么愁情乡思以及人生悲感都会串串从根儿勾引起你心上翻复如白老鼠戏笼走轮盘般上便不用想下憩息如你不是客人你有庭你有很太太你并没有什么闹愁胡想那末你太太已睡你想房静静写些东西这唧唧秋虫声却也会无端窜人你心里翻掘起你向不曾有种凄感呢如那夜是月夜天井里统是银白色枯秃树影根条很清朗印地上那末你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秋虫声都蝉夏曲已告终出现那正与气候寒暖相应但我却有次奇异验;无数纺织娘鸣声已了却又听得满耳蝉声我想我们者有这种验人是必不多我山每天听见只有蝉声鸟声还比不上那天气是很热即山上也觉得并不凉爽正午候躺廊前藤榻上要凉风却见满山竹树梢头动也不动看看足底下花草也都静静着如老僧入了定似风扇类既得不到只不断用手巾拭汗不断摇挥那纸扇了这候往往有几缕蝉声槛外鸣奏着闭了目静静听了它们忽高忽低忽断忽续唱彼和仿佛是阵绝清幽乐队那里奏着绝清幽曲子炎热似乎也减少了然朦胧朦胧睡了什么都不觉得良久良久清梦醒却又是满耳蝉声山蝉真多!绝早清晨老妈子们和孩子们常抱着竹竿乱摇阵而只二只蝉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每早晨我们滴翠轩左近至少是只以上蝉是这样被捉但蝉声并不减少常常只蝉两只蝉叽声飞人房如平我们所见青油虫及灯蛾飞入样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有天见有什么东西槛外倒水铅斗咯笃咯笃作响俯身到槛外看却又是只蝉这当然又是俘虏了还有几次山脊上走忽见矮林丛有什么东西动拨开林丛看却也是只蝉它是被竹枝竹叶挡阻住了不能飞我把它拾手行心南先生说这有什么稀奇放走了它吧要多少还怕没有!我便顺手把它向风送它悠悠扬扬飞很远很远渐渐不见了我想不到这只蝉就刚才是地上拾了那只!初到颇想把它们捉几寄到上海送送人有次便托了老妈子捉她二天早然捉了五六只放香烟纸盒不给依真见她却吵着带强迫要我又托那老妈子捉二天又捉了四五只依真纸盒却只剩下两只活其余都死了到了晚上我几只也死了半因寄到上海计划遂根打消了从以便也不再托人捉己偶然捉也都随手放了那样不久东西留下了它干什么用!不孩子们却还热心捉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只以上用细绳子缚铁杆上有次曾有只蝉居然带了红绳子逃了;很长根红绳子拖它面风飘荡着很有趣味半月了;有候似乎蝉声略少二天却又多了起虽然是叽叽不息鸣着却并不觉喧扰;所以都不讨厌它们我却特别爱听它们歌唱那样高旷清远调子什么音乐会可以听得到!我以我每以蝉声将绝虑干涉孩子们捕捉到了夜狂风作雨如从水龙头上喷出似向槛廊上倾倒二天还不放晴再天晴了天气却很凉蝉声乃不再听见了!全山上鸣唱着却换了种咭嘎咭嘎急促而凄楚调子那是纺织娘秋天到了我这样说着颇动了归心再天纺织娘还是咭嘎咭嘎唱着然而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蝉声!纺织娘声却又潜踪了蝉回了跟它回是炎夏从箱取出棉衣又复放入箱下山计遂又打消了谁曾听了纺织娘歌声再听见蝉夏曲呢?是我有趣验郑振铎散名作欣赏宴趣虽然是冬天天气却并不怎么冷雨淅淅沥沥滴不已灰色云是弥漫着;火炉火是熄下了这样秋天似天气生了火炉免是燠暖了里人也没有他们都出外应酬了独这样房里坐着兴趣也引不起偶然把早晨日报翻着翻着看看它广告忽然想起看《rr 》吧是独上了电车到帕克路跳下了黑漆影戏院乐队悠扬奏着乐白幕上黑影坐着立着追着哭着笑着愁着怒着恋着失望着斗着那还不是那套他们写了又写演了又演那套故事但至少我是把句话记住心上了有多少次我是饿着肚子从晚餐席上跑开了这是句隽妙无比名句;借形容我们宴会无虚日交际社会真是很确切每商人、每官僚每略略交际广了些人差不多他们每黄昏都是消磨酒楼菜馆有候黄昏要赶着赴三四处宴会;这些忙碌交际者真是妓女样这里坐坐;就走开了又赶到另地方了那地方又只略坐坐又赶到再地方了他们肚子定是不会饱我想有几这样交际者当酒阑灯榭应酬完毕定是回到叫底下人烧了稀饭堆补空肠我们广漠繁华上海简直是村气十足乡下人;我们住是乡下到上海趟是不容易我们是乡生活月难得有几黄昏是应酬场有许多人也许要说我们是孤介那是很清高名辞但我们实不是如我们不是不惯征逐酒肉场始终保持着不见世面乡下人色彩而已偶然有几次承二朋友邀请我们赴宴座至多只有三四熟人那半生客还要主人介绍或己请教尊姓名或交换名片把应有初见面应酬话讷讷说完了便默默相对无言了说话都不是有着落都不是从心里发出;泛泛是几音声由喉咙头溜到口外而已己想起那样敷衍对话免要失笑如说是黄昏繁灯絮语宴席上了然而那是如何没有生趣黄昏呀?有几次席上生客太多了除了主人外没有是认识;请教了姓名也随即忘记了除了和主人说几句话外简直无从和他们谈起不晓得他们是什么行业不晓得他们是什么性质人有话口头也不敢随高谈起那席宴真是如坐针毡;精美羹菜碗碗捧上也不知是什么味儿终忍不住了只向主人撤谎说身体不或说是还有应酬定要──如谣言很多这几天当然是更托辞了说我怕戒严提早要被留华界外──虽然这是礼貌不应该虽然主人是照例殷勤留着然而我却不顾切不得不走了这黄昏实是太难挨得了!回到里以买了碗稀饭即使只有盏萝卜干下稀饭反而觉得舒畅有味如有什么友人做喜事或寿事某某花某某旅社厅里张旗鼓宴客不幸我们是被邀请了更不幸我们是太熟友人不能不到也不能道完了喜或拜完了寿立刻就托辞溜走是这又是可怕黄昏常常张了两眼寻熟人容易到了定要紧紧和他们挤起不敢失散到了坐席便至少有两三人块儿可以谈谈了不至人独局促群生面孔人当惶恐而且空虚当我们两三人津津淡着己事偶然抬起眼看着对面坐客他是凄然无侣坐着;酒杯举了他也举着;菜了人说请请把牙箸伸到盘边他也说请请也样把牙箸伸出除了吃菜外他没有目菜完了他便局促独坐着我们见了他总要代他难然而他终能够终了席方才起身离座宴会趣味如仅是这样那末我们将咒诅那发明请客人;喝酒趣味如仅是这样那末我们也将打倒杜康与狄奥尼修士了然而又有宴会却幸而并不是这样;我们也还有别可以引起喝酒趣味环境独酌据说那是很有思我少常见祖父人执了把锡酒壶把黄色酒倒白磁杯里举了杯独酌着;喝了口真正口便放下了又拿起筷子夹菜因他食得很慢饭碗和碗都已放下了且已离座了而他却还举着酒杯不匆不忙喝着他吃饭尚再半钟呢而他喝着酒颜徽酡着常常叫道孩子而我们便到了他跟前他夹了块只有他独享着菜蔬放我们口问道吃么?我们往往以头答孙男与孙女他特别喜欢我叫我前候尤多常常他把有了短髻嘴吻着我面颊徽徽有些刺痛而他酒气从他口鼻直喷出这是使我很难受这样他消磨了午和黄昏天天都是如我没有享受这样乐趣然而回想起似乎他那是非常高兴他是陶醉着快乐雾所围着似乎他沉重忧郁都从心上移开了这里便是他全世界而全世界也便是他别宴趣是我们近几年所常常领略到那就是集合了几无所不谈朋友全座没有生面孔随喝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谈着有说着很轻妙话说着很可发笑话有是如火如剑激动话有是深切论学谈艺话有是随取笑着有是面红耳热争辩着有是高妙理想我们谈锋上触着有是恋爱遇合与庭与人身世使我们谈不休每人都把他心胸赤裸裸袒开了每人都把他向不肯给人看面孔显露出了;每人都谈着谈着谈着只有更兴奋谈着毫不觉得疲倦是怎么样子酒是喝得干了菜是已没有了而他们却还是谈着谈着谈着那地方即使是很喧闹很湫狭向所不愿多坐而这却都忘记了这些事只是谈着谈着谈着没有人愿先说起告别话要不是了戒严或庭命令竟不会有人想走开虽然这些闲谈都是琐屑至都是无味而我们却已其得到宴趣了;──其实这些闲谈我们是可发现许多珠宝;都相受着影响都更进步了他伴都可以从那里得到些教益与利益(再喝杯只要杯杯)不不能喝了实不会喝酒人每每这样被强迫着而喝了量酒面部红红映灯光下是向所有壮美丰采圣陶干杯干杯我往往举起杯对着他说我是很喜欢口杯喝酒慢慢不要这样快喝酒趣味口口喝不干杯圣陶反抗似说然而终他是口干了杯又是杯连不会喝酒愈、雁冰有竟也被我们强迫干了杯是哄然笑是发出心绝底笑再有佳年节合团团坐桌上放了十几双红漆筷子连不人也都放着双筷子都排着座位孩子笑孜孜闹着吵着母亲和祖母温和笑着妻子忙碌着指挥着厨房厅堂仆人们做菜端菜那也是特有种融融泄泄乐趣孤独者所妒羡不止虽然并没有和伴们那样宴趣还有对恋人独酒店密室晚餐;还有从戏院偕了妻子出登酒楼喝二杯酒;还有伴着祖母或母亲熊熊炉火旁边放了几盏菜闲吃着宵夜酒那都是使身临其境人心醉神怡宴趣是如不呀!郑振铎散名作欣赏随感录(二则)、纸上改造事业有位朋友对我说现什么改造放各处都说得很热闹可是他们都是纸上见实行有几人?不信你看现各地新产生各团体曾办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们所首先划备就是出版杂志他们全力差不多都聚到这方面;像他们团体是专出版杂志而产生样某处有机关发起候说是以改造平民思想实施平民教育宗旨到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只办了报纸就算了事又有学会说是以实行工学目其实他们不每月拿出几十块钱出版杂志而已其余如例也说不荆你看这不是纸上容易做么?这些话说得免偏但是我想也应该反省下我们不可专重纸上事业吓!二、虚伪国人是虚伪人;所生活是虚伪生活;所做事也都是虚伪事不惟从前如现更是利害;不惟官僚政客如命革新似乎也有些这毛玻我前几天听见人说前年某月刊因要发挥己主张对反对人教训番苦没有人反对他他们就边己造了信假充是人写给他们边叫人那里作答因他主张得以白到现把这事当做故引用谁知道竟是虚无乌有事吓!又有对我说你看见月刊上某隐名女士通信么?这位女士实是假造吓!这些话我还不敢信他是实但我们新青年要!这样虚伪作用不彻底废除什么社会改造什么新生活都是无根谈了!看了郑振铎散还看郑振铎散感悟人东方散3关名哲理散赏析名写景抒情散5飞鸟集语录全。
散文《海燕》郑振铎
当春间二三月,轻飔(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沈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沈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
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
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
郑振铎:黄昏的观前街
郑振铎:黄昏的观前街我刚从某一个大都市归来。
那一个大都市,说得漂亮些,是乡村的气息较多于城市的。
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
疏疏的几簇住宅,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圃,是蓬篙没膝的废园,是池塘半绕的空场,是已生了荒草的瓦砾堆。
晚间更是凄凉。
太阳刚刚西下,街上的行人便已“寥若晨星”。
在街灯如豆的黄光之下,踽踽的独行着,瘦影显得更长了。
足音也格外的寂寥。
远处野犬,如豹的狂吠着。
黑衣的警察,幽灵似的扶枪立着。
在前面的重要区域里,仿佛有“站住!”“口号!”的呼叱声。
我假如是喜欢都市生活的话,我真不会喜欢到这个地方;我假如是喜欢乡间生活的话,我也不会喜欢到这个所在。
我的天!还是趁早走了吧。
(不仅是“浩然,”简直是“凛然有归志”了!)归程经遇苏州,想要下去,终于因为舍不得抛弃了车票上的末用尽的一段路资,蹉跎的被火车带过去了。
归后不到二天,长个子的樊与矮而美鬃的孙,却又拖了我逛苏州去。
早知道有这一趟走还不中途而下,来得便利么?我的太太是最厌恶苏州的,她说舒舒服服的坐在车上,走不几步,却又要下车过桥了。
我也未见得十分喜欢苏州;一来是,走了几趟都买不到什么好书,二来是,住在阊门外,太像上海,而又没有上海的繁华。
但这一次,我因为要换换花样,却拖他们住到城里去。
不料竟因此而得到了一次永远不曾领略到的苏州景色。
我们跑了几家书铺,天色已经渐渐的黑下来了,樊说,“我们找一个地方吃饭吧。
”饭馆里是那末样的拥挤,走了两三家,才得到了一张空桌。
街上已上了灯。
楼窗的外面,行人也是那末样的拥挤。
没有一盏灯光不照到几堆子人的,影子也不落在地上,而落在人的身上。
我不禁想起了某一个大城市的荒凉情景,说道,“这才可算是一个都市!”这条街是苏州城繁华的中心的观前街。
玄妙观是到过苏州的人没有一个不熟悉的;那末粗俗的一个所在,未必有胜于北平的隆福寺,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教场。
观前街也是一条到过苏州的人没有一个不曾经过的;那末狭小的一道街,三个人并列走着,便可以不让旁的人走,再加之以没头苍蝇似的乱攒而前的人力车,或萝或桶的一担担的水与蔬菜,混合成了一个道地的中国式的小城市的拥挤与纷乱无秩序的情形。
名家写景散文欣赏:《石湖》郑振铎
名家写景散文欣赏:《石湖》郑振铎名家写景散文欣赏:《石湖》作者:郑振铎前年从太湖里的洞庭东山回到苏州时,曾经过石湖。
坐的是一只小火轮,一眨眼间,船由窄窄的小水口进入了另一个湖。
那湖要比太湖小得多了,湖上到处插着蟹簖和围着菱田。
他们告诉我:“这里就是石湖。
”我矍然的站起来,在船头东张西户的,尽量地吸取石湖的胜景。
见到湖心有一个小岛,岛上还残留着东倒西歪的许多太湖石。
我想:“这不是一座古老的园林的遗迹么?”是的,整个石湖原来就是一座大的园林。
在离今八百多年前,这里就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的园林。
他和陆游、杨万里同被称为南宋三大诗人。
成大因为住在这里,就自号石湖居士,“石湖”因之而大为著名于世。
杨万里说:“公之别墅曰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绝境也”。
我们很向往于石湖,就是为了读过范成大的关于石湖的诗。
“石湖”和范成大结成了这样的不可分的关系,正像陶渊明的“栗里”,王维的“辋川”一样,人以地名,同时,地也以人显了。
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吴郡顾氏刻的本子(1688年刻),凡三十四卷,其中歌咏石湖的风土人情的诗篇很不少。
他是一位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王维的优良传统,描写着八百多年前的家民的辛勤的生活。
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就是淳熙丙午(1186年)在石湖写出的,在那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像读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所作的山水,满纸上是云气水意,是江南的润湿之感,是平易近人的熟悉的湖田农作和养蚕、织丝的活计,他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村里是不会有一个“闲人”存在的,包括孩子们在内。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他是同情于农民的被肃削的痛苦的。
更有连田也没有得种的人,那就格外的困苦了。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为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他住在石湖上,就爱上那里的风土,也爱上那里的农民,而对于他们的痛苦,表示同情。
散文:郑振铎·移山填海话厦门
散文:郑振铎·移山填海话厦门这是"旧"话了,但还值得重提。
几年前曾到过厦门。
那时厦门还是一个海岛。
从集美到厦门去,一定要乘帆船或小汽轮。
我在小汽轮上,望着前面一重山、一重山的无穷尽的小山岛,耸峙于碧澄澄的海水之上,恰巧那天没有风,连小波浪也不曾在贎贎的跳跃着,太阳光照射在绿水上,燠暖而作油光,是仙境似的为无数小岛屿所围绕的内海。
小汽轮在海面上像滑冰似的走着。
但有一件事使我们觉得很诧异。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帆船停在这内海的当中呢?不像是渔船,也不像是远海的归帆。
总有一二百只的数目,当然也不是为了避风,问问同行的本地人。
他脸上闪耀着喜悦的光亮,微笑的说道:"你们还不知道么?厦门将不再是一个岛屿了,她将和大陆连接了起来。
我们将在集美和厦门之间建筑一道长堤,走火车,也走汽车。
过个三两年,你们再来的时候,就可以乘火车或汽车来了。
这些帆船都是运载石料,倾倒于那里的海中,作为这道长堤的基石的。
""这有可能么?"我心里有些怀疑,这不像小说里写的樊梨花移山倒海的故事么?一面问他道:"这个填海的大工程有把握么?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当然有把握。
我们准备削平三四座山,用山石来填平这一段预备筑堤的海水。
现在已在积极进行着了,并且已经削平一座山。
每天总有二百只以上的帆船,从那边把石块运载到这里来。
"他一面说,一面指着道:"你们看,那边船上的人不是在把石块倒在海里么?"果然的,在那边密集着的帆船上,有无数的人在搬运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往海水里抛下。
无数只手,无数块山石,在不停的倾抛着。
"精卫填海",只是寓言。
想不到如今是竟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的事迹了。
到了厦门,觉得街道整洁,沿街的房子,以洋式的为多。
公园是一座很幽深的园林。
在那里,有一座很大的文化馆,外表是宫殿式的建筑。
我所见到过的文化馆,恐怕要算这一座是最漂亮的了。
郑振铎散文《猫》 赏析
郑振铎散文《猫》赏析导语:《猫》是文化名人郑振铎在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没有宏大深刻的主题,没有颂扬什么,也没有批判什么,它描写的是人对待动物的真实情感。
1925年还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那个时代这篇散文比较有意义,因为它通过人和猫的故事揭示了普通生活中的人性,包括对待小动物的态度、普遍存在的粗暴武断、以及良心的挣扎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
【开头就提出文章总纲,是关于猫的失踪和死亡的,也必然要触及人的情感。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
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一只猫,形态可爱,活泼,给人带来欢乐。
对小猫活泼可爱的描写生动,但比较简洁。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这是非常准确的闲适心境的描写,这种闲适心境是太阳和小猫带来的,而且小猫给“我”还带来了生命的启迪。
猫生病了,三妹对它进行了挽救,但最后猫死了,三妹很难过,“我”也有一丝心酸,这是人的自然情感。
“我”对三妹的安慰为第二只猫的故事做好了承接。
郑振铎的散文作品
郑振铎的散文作品
郑振铎的散文集有《郑振铎散文选集》、《欧行日记》、《困学集》、《民族文话》、《蛰居散记》等。
其中《郑振铎散文选集》,包括《蝴蝶的文学》、《海燕》、《回过头去》、《永在的温情》、《暮影笼罩了一切》、《鸭鹅与鱼》、《最后一课》、《秋夜吟》、《悼夏丐尊先生》、《苏州赞歌》、《石湖》等,一共38篇散文。
《欧行日记》,现代日记集。
是部很有特色的日记,也是很优美的散文作品。
1927年5月至1928年10月,郑振铎曾赴法、英游历,进行参观访问和读书写作。
从动身开始,逐日写下了“日记”,并陆续寄回上海,给高君箴阅读,使妻子了解他的游踪。
《民族文话》,收《周民族的史话》、《武王伐纣》、《奄徐与淮夷》、《穆王西征记》、《犬戎的兴起》等15篇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的文章。
《蛰居散记》本集作品皆写作者蛰居于上海时之所见所闻。
作者郑振铎散文集选读
作者郑振铎散文集选读我刚从某一个大都市归来。
那一个大都市,说得漂亮些,是乡村的气息较多于城市的。
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
疏疏的几簇住宅,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圃,是蓬篙没膝的废园,是池塘半绕的空场,是已生了荒草的瓦砾堆。
晚间更是凄凉。
太阳刚刚西下,街上的行人便已“寥若晨星”。
在街灯如豆的黄光之下,踽踽的独行着,瘦影显得更长了。
足音也格外的寂寥。
远处野犬,如豹的狂吠着。
黑衣的警察,幽灵似的扶枪立着。
在前面的重要区域里,仿佛有“站住!”“口号!”的呼叱声。
我假如是喜欢都市生活的话,我真不会喜欢到这个地方;我假如是喜欢乡间生活的话,我也不会喜欢到这个所在。
我的天!还是趁早走了吧。
不仅是“浩然,”简直是“凛然有归志”了!归程经遇苏州,想要下去,终于因为舍不得抛弃了车票上的末用尽的一段路资,蹉跎的被火车带过去了。
归后不到二天,长个子的樊与矮而美鬃的孙,却又拖了我逛苏州去。
早知道有这一趟走还不中途而下,来得便利么?我的太太是最厌恶苏州的,她说舒舒服服的坐在车上,走不几步,却又要下车过桥了。
我也未见得十分喜欢苏州;一来是,走了几趟都买不到什么好书,二来是,住在阊门外,太像上海,而又没有上海的繁华。
但这一次,我因为要换换花样,却拖他们住到城里去。
不料竟因此而得到了一次永远不曾领略到的苏州景色。
我们跑了几家书铺,天色已经渐渐的黑下来了,樊说,“我们找一个地方吃饭吧。
”饭馆里是那末样的拥挤,走了两三家,才得到了一张空桌。
街上已上了灯。
楼窗的外面,行人也是那末样的拥挤。
没有一盏灯光不照到几堆子人的,影子也不落在地上,而落在人的身上。
我不禁想起了某一个大城市的荒凉情景,说道,“这才可算是一个都市!”这条街是苏州城繁华的中心的观前街。
玄妙观是到过苏州的人没有一个不熟悉的;那末粗俗的一个所在,未必有胜于北平的隆福寺,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教场。
观前街也是一条到过苏州的人没有一个不曾经过的;那末狭小的一道街,三个人并列走着,便可以不让旁的人走,再加之以没头苍蝇似的乱攒而前的人力车,或萝或桶的一担担的水与蔬菜,混合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式的小城市的拥挤与纷乱无秩序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说,日本宪兵曾经问起了我,“你有见到郑某某吗?”他撤了谎,说道, “好久好久不见到他了。”其实,在那时期,我们差不多天天见到的。他是那末爱护着他的朋友!
也许商界在这里会议?群众在这里候大消息的宣布?”匆匆的走近,“失望” 立刻抓住了我的心,我的热泪立刻聚挤在眼眶中了。原来是一个什么“南大附中平民学校游艺会”正在那里开会!我自己愤骂道:“还开什么游艺会!还不立刻停止么!”
唉,我失望,什么也使我失望!第二天是星期日,我又出去观察一次,还是什么悲悼的表示也没有。“迟钝呀!麻木呀!!”
他很远的挤上了电车到办公的地方来,从来不肯坐头等,总是挤在拖车里。我告诉他,拖车太颠太挤,何妨坐头等,他总是不改变态度,天天挤,挤不上,再等下一部;有时等了好几部还挤不上。到了办公的地方,总是叹了一口气后才坐下。
“丐翁老了,”朋友们在背后都这末说。我们有点替他发愁,看他显著的一天天的衰老下去。他的营养是那末坏,家里的饭菜不好,吃米饭的时候很少;到了办公的地方时,也只是以一块面包当作午餐。那时候,我们也都吃着烘山芋、面包、小馒头或羌饼之类作午餐,但总想有点牛肉、鸡蛋之类伴着吃,他却从来没有过;偶然是涂些果酱上去,已经算是很奢侈了。我们有时高兴上小酒馆去喝酒,去邀他,他总是不去。
各酒楼上,弦歌之声,依然鼎沸。各商店灯火辉煌,人人在欢笑,在嘲谑。我在自疑,上海不是很大的地方,交通也不算不方便,电话、电车、汽车、马车、人力车,全都有,为什么这样重大的消息传播得如此的迂慢?我不敢相信又不能不相信:“上海难道竟是一个至治之邦,‘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么?” 又到了南京路,各商店仍旧是大开着门欢迎顾客,灯光如白昼的明亮,人众憧憧的进出。依然的,什么大雷雨扫荡的痕迹也没有,什么特异的悲悼的表示也没有!直行至老闸捕房口,才觉得二三丈长的这一段路,灯火是较平常暗淡些,闭了的商店门也未全开。英捕与印捕,乘了高头大马,闯上行人道,用皮鞭驱打行人。被打的人在东西逃避。一个青年,穿着长衫的,被驱而避于一家商店的檐下,英捕还在驱他。他只是微笑的躲避着皮鞭。什么反抗的表示也没有。这给我以至死不忘的印象。我血沸了,我双拳握得紧紧的。他如来驱我呀,……皮鞭如打在我身上呀!……但亏得英捕印捕并不来驱逐我。当时如有什么军器在手,我必先动手打死了这些无人道的野兽再说!再走过去,景象一如平日,又是什么大雷雨扫荡的痕迹也没有。我又在自疑: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什么严重的悲悼的表示呢!?难道商界领袖竟没有在商议这事么?难道在商议而尚未确定办法么?“迟钝,迟钝!”我暗暗的自叫着。回转身,到西藏路,望见宁波同乡会门口有黑压压的一大堆人。我吃了一惊:“又发生了什么事?
我已是一个中年的人。一到中年,就有许多不愉快的现象,眼睛昏花了,记忆力减退了,头发开始秃脱而且变白了,意兴、体力甚么都不如年青的时候,常不禁会感觉得难以名言的寂寞的情味。尤其觉得难堪的是知友的逐渐减少和疏远,缺乏交际上的温暖的慰藉。在《早老者的忏悔》里,他又说道:
我今年五十,在朋友中原比较老大。可是自己觉得体力减退,已好多年了。三十五六岁以后,我就感到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工作起不得劲,只得是恹恹地勉强挨,几乎无时不觉到疲劳,甚么都觉得厌倦,这情形一直到如今。十年以前,我还只四十岁,不知道我年龄的,都以我是五十岁光景的人,近来居然有许多人叫我“老先生”。论年龄,五十岁的人应该还大有可为,古今中外,尽有活到了七十八十,元气很盛的。可是我却已经老了,而且早已老了。
然而很快的,便又陷人愁闷之中。他比我们敏感,他似乎失望,愁闷得更迅快些。
他曾经很高兴的写过几篇文章;很提出些正面的主张出来。但过了一会,便又沉默下去,一半是为了身体逐渐衰弱的关系。
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反对一切的压迫和统制。他最富于正义感。看不惯一切的腐败、贪污的现象。他自己曾经说道:“自恨自己怯弱,没有直视苦难的能力,却又具有着对于苦难的敏感。”又道;“记得自己幼时,逢大雷雨躲人床内;得知家里要杀鸡就立刻逃避;看戏时遇到《翠屏山》《杀嫂》等戏,要当场出彩,预先俯下头去,以及妻每次产时,不敢走人产房,只在别室中闷闷地听着妻的呻吟声,默祷她安全的光景。”(均见《平屋杂文》)这便是他的性格。他表面上很恬淡,其实,心是热的;他仿佛无所褒贬,其实,心里是径渭分得极清的。在他淡淡的谈话里,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意义。他反对中国人传统的调和与折衷的心理。他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早衰者,不仅在身体上,在精神上也是如此。他有一篇《中年人的寂寞》:
古人说“文如其人”。我们读他的文章,确有此感。我很喜欢他的散文,每每劝他编成集子。《平屋杂文》一本,便是他的第一个散文集子。他毫不做作,只是淡淡的写来,但是骨子里很丰腴。虽然是很短的一篇文章,不署名的,读了后,也猜得出是他写的。在那里,言之有物;是那末深切的混和着他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他的风格是朴素的,正和他为人的朴素一样。他并不堆砌,只是平平的说着他自己所要说的话。然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不诚实的话,字斟句酌,决不急就。在文章上讲,是“盛水不漏”,无懈可击的。
夏丐尊先生(1886-1946)死了,我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了;但静静的想着时,我们仿佛还都听见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
他住在沦陷区里,生活紧张而困苦,没有一天不在愁叹着。是悲天?是悯人?
胜利到来的时候,他曾经很天真的高兴了几天。我们相见时,大家都说道, “好了,好了,”个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泯没了愁闷:耀着一层光彩。他也同样的说道:“好了,好了!”
为什么?”我任怎样也揣想不出。
约有四十小时是在如此的平安而镇定中度过去。到了第三天早晨,商店才不复照例开门。听说还是学生们包围强迫的结果。事后,商会的副会长想登报声明,这次议决罢市是被迫的。亏得被较明白的人劝阻住了。
“唉!迂缓、麻木、冷酷!为什么?”我任怎样也揣想不出。
名家郑振铎著名散文佳作:悼夏丐尊先生
他的身体是病态的胖肥,但到了最后的半年,显得瘦了,气色很灰暗。营养不良,恐怕是他致病的最大原因。心境的忧郁,也有一部分的因素在内。友人们都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在这样一团糟的情形之下,“合时宜”的都是些何等人物,可想而知。怎能怪丐尊的牢骚太多呢!
想到这里,便仿佛听见他的叹息,他的悲愤的语声在耳边响着。他的忧郁的脸、病态的身体,仿佛还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然而他是去了!永远的去了,那悲天悯人的语调是再也听不到了!
这是他的悲哀,但他的并不因此而消极,正和他的不因寂寞而厌世一样。他常常愤慨,常常叹息,常常悲愁。他的愤慨、叹息、悲愁,正是他的入世处。他爱世、爱人、尤爱“执着”的有所为的人,和狷介的有所不为的人,他爱年轻人;他讨厌权威,讨厌做作、虚伪的人。他没有机心;表里如一。他藏不住话,有什么便说什么,所以大家都称他“老孩子。他的天真无邪之处,的确够得上称为一个“孩子” 的。
如今是,那末需要由叹息、悲愤里站起来干的人,他如不死,可能会站起来干的。这是超出于友情以外的一个更大的损失。
他从来不提防什么人。他爱护一切的朋友,常常招心他们的安全与困苦。我在抗战时逃避在外,他见了面,便问道:“没有什么么?”我在卖书过活,他又异常关切的问道;“不太穷困么?卖掉了可以过一个时期吧。”
“又要卖书了么?”他见我在抄书目时问道。
我点点头:向来不作乞怜相,装作满不在乎的神气,有点倔强,也有点傲然,但见到他的皱着眉头,同情的叹气时,我几乎也要叹出气来。
──许志行:《不堪回首悼先生》
他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创办人之一,立达的几位教师对于学生们所应用的也全是这种恳挚的感化的态度。他在国立暨南大学做过国文系主任,因为不能和学校当局意见相同,不久,便辞职不干。此后,便一直过着编译的生活,有时,也教教中学。学生们对于他,印象都非常深刻,都敬爱着他。
他对于语文教学,有湛深的研究。他和刘熏宇合编过一本《文章作法》,和叶绍钧合编过《文章讲话》、《阅读与写作》及《文心》,也像做国文教师时的样子,细心而恳切的谈著作文的心诀。他自己作文很小心,一字不肯苟且;阅读别人的文章时,也很小心,很慎重,一字不肯放过。从前《中学生》杂志有过“文章病院” 一栏,批评着时人的文章,有发必中;便是他在那里主持着的;他自己也动笔写了几篇东西。
……我入学之后,常听到同学们谈起夏先生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我记得最牢,感动得最深的,是说夏先生最初在一师兼任舍监的时候,有些不好的同学,晚上熄灯,点名之后,偷出校门,在外面荒唐到深夜才回来;夏先生查到之后,并不加任何责罚,只是恳切的劝导,如果一次两次仍不见效;。于是夏先生第三次就守候着他,无论怎样夜深都守候着他,守候着了,夏先生对他仍旧不加任何责罚,只是苦口婆心,更加恳切地劝导他,一次不成、二次,二次不成,三次……,总要使得犯过者真心悔过,彻底觉悟而后已。
他很耿直,虽然表面上是很随和。他所厌恨的事,隔了多少年,也还不曾忘记。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遇到了一个他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时代的浙江教育厅长,他便有点不奈烦,叨叨的说着从前的故事。我们都觉得窘,但他却一点也不觉得。
他是爱憎分明的!
他从事于教育很久,多半在中学里教书。他的对待学生们从来不采取严肃的督责的态度他只是恳挚的诱导着他们。
我又在自叫着。下午是某人为他的父母在徐园做双寿,有程艳秋的堂会。我不能不去拜寿,一半因为大家都出去了,什么朋友也找不到,正好趁空到徐园去,一半也要借此探听些消息。但我揣想,堂会是一定没有了,客一定不多,也许“双寿” 竟至于改期举行。到了徐园门口,又使我明白我的揣想是完全错了。什么都依旧进行。厅上黑压压的坐着许多骄贵的绅士们,艳装的太太们,都在等候着看戏。招呼了几个熟人,谈起了昨天的大残杀,他们也附和着说道:“不应该,不应该!”然而显然的,他们的脸上,眼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悲愤(也许我的观察错了,请他们原谅)!大家说完了话,又静静的等候着看戏。我没有听见再有什么人说起一句关于这个大残杀案的话。“麻木,淡漠,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