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三相四线电能表错接线的改进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三相四线电能表错接线的改进措施

【摘要】电能计量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往往会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三相四线电能表容易发生接线错误的状况,但其错误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较容易地解决电能计量问题。

【关键词】三相四线;电能表;错误接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能属于商品,在电力商品交易中,电能计量是一杆秤,它的准确与否对供电双方的实际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但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还是供电企业实际效益的直接体现者。电能计量设备检验机构通过校验可保障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而在现场接线时的准确性,与装表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由于用户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意识而故意窃电造成的错误接线也直接影响着计量的准确性。

电能表错误接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电能表不转;(二)电能表反转;(三)转速变慢。更正电能表的错误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电能计量表是由二次回路、互感器和电能表等多个元件组成。因此,科学准确地计量电能,及时判断出错误接处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是当前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三相四线功能表的普遍错误接线形式

1.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错误接线

在计量电能时,互感器接错线会使有功电能计量出现偏差,而实际上,互感器接错线也影响着无功电能计量,使其出现偏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互感器影响无功电能计量的例子:

(1)互感器的二次极性全接反时,各元件计量的功率为:

由此可知,无功电能表反转时,求得的反计量值基本等于正常计量值。

(2)两相电压的元件错接。假设A和C两相电压的元件错接,则各元件的功率为:

由此可知,当两相电压元件错接时,无功表不转。

(3)两相电流元件错接。假设A和C两相电流的元件错接,各元件的功率为:

1.装表接电之前策划出准确的计量设备回路图。为减少错误接线对用户的计量,在选择接线表板时以定型的为佳,表板上的接线应用相对应的颜色塑料线,从互感器到表计的二次回路也最好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线,如此有利于在停电时

进行检查。

2.装表接线之前应对电能表的容量、型号、电压等级进行仔细检查。在接线时,表计上的电流进出线不容忽视,电压电流的相位与其互感器极性、一次侧相位保持一致;在接线时,无功电能表需要依据多种接线方式,按照规定的相序接线。

3.定期采用钳形电压表、电流表、现场校验仪等测试方法测时计量的误差。为保证表计计量状态的准确性,电能表需要经过定期的校验,一般而言,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校验,对电量较大者可适当地把校验周期缩短,一年3至4次,如果遇到表计停走或电度计量突然减少的情况,需随时进行校验。

二、防范对策

1.提升装表接电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技术,接线时应严格按照接线图进行,并配设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复核检查,以避免错接线状况的出现。

2.大力加强对用电营业的大普查工作,认真检查运行中的电能表,保证其电压、电流、相序的准确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更新使用新的检查设备,仔细测量电压值、电流值、相位角后,将测出来的数据与电能表运行数据做对比,以便及时无误地对断其错接线原因做出判断,并更正错误接线,科学、准确的计量电能。

4.针对以上错误接线可能出现的情况,宜开设不同类型的研讨班或学习班,结合电能表的实际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相序(相角)、断流(分流)、失压(欠压)等异常现象制定防范措施,以消防违章、错接线为目标,尽量减少计量偏差,达到企业增效、客户满意的目的。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能表如果出现接线错误的状况,会降低电能计量的正确性,从而影响到供电公司的经济利益,使企业和用户发生矛盾,也削弱了供电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尽量杜绝接线错误或及时发现并做好处理工作,提高电能计量设备接线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彩霞.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计量错误分析[J].工业计量,2003,20(S1):108-109.

[2]任丽娟,高明.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J].陕西科技,2007,16(6):176-178.

[3]李志杰,徐广林.三相四线电能表错误接线追补能量的方法[J].农村电工,2008,38(4):213-215.

[4]宋利斌.三相电能表接线要注意相序[J].农村电工,2004,19(8):75-76.

[5]唐锐.巧用单相电能表校验装置检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32(3):121-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