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
摘要: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是对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综合评价质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转变。评价不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只是为了选拔甄别,更是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手段。评价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它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应该彻底摒除过去那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积极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
二、拓宽评价途径,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回顾传统的依据考试成绩定性学生的单维评价,它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主体,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关键。在评价中,我们要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具体实施中,可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给予总评,要把握住”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大方向,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尊重每一位学生,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通过科学而全面的评价,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求。
三、创新评价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能否得到教师的关注,能否快乐而又有个性地成长,作为学校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选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必须慎之又慎,绝不可千篇一律。纵观现在学生评价的众多方法,诸如:表现评定法、代表作选集法、成长记录袋法、激励性评定法、学习日记法、情景测验法等,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我认为,我们在选用学生评价方法时,应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把握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为目的,发挥教师职业的创造性特点,有针对地选择学生评价方法。
四、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长期以来,学生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尤其是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科学素养以及情绪、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学生评价还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追求。但随着网络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单一、呆板、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评价内容必须改革。新课程提出了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人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不仅要求在智能上的广泛适应性,而且要求在身心素质等方面也必须协调发展。因此,评价内容不仅要涉及到各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察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生活等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
五、强调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学生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纸笔考试,属于量化评价的范畴,这种方法尽管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惟一化,更不能作为排斥运用其他方法的借口。人们过于注重量化结果,其原因是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似乎认为只要目标分解了,加权赋值了,指标量化了,评价活动就科学客观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随着评
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性、丰富性以及鲜明个性特征被泯没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为一组组指标,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同时,不可否认,目前的一些”指标量化”评价方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果用这种方案去实施,必然造成不良后果。
新课程要求学生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质性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其一是”背景”,即人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其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其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质性评价除了采用传统的个案研究、参与性观察、书面材料分析方法外,还常用历史学方法、语言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教师在学生评价中要注重强调它的激励和改进功能,科学有效地使用好评价这把尺,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