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一轮复习第二模块导学案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并掌握相关知识。

导学案一:Unit 1-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文中介绍家庭成员关系的单词和
短语;能够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以及一般将来时进行句子
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观看与家庭成员关系相关的视频,进行
小组讨论并分享个人观点。

导学案二:Unit 1-Module 2
- 研究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表示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形容词;能够运用情态动词来表达能力、可能性和建议。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并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导学案三:Unit 2-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关于动作和状态的词汇和短语;能够使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来进行句子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自己日常活动的时间表,并用英语进行展示。

......
导学案N:Unit N-Module N
- 研究目标:【填写具体的研究目标】
- 活动建议:【填写具体的活动建议】
总结
通过本套导学案的研究,学生们将全面掌握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建议学生们积极参与导学案提供的各类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并及时向教师寻求辅导和解答疑惑。

高考数学第一轮高效复习导学案-导数

高考数学第一轮高效复习导学案-导数

高考数学第一轮高效复习导学案导数及其应用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2. 熟记八个基本导数公式(c,m x (m 为有理数),x x a e x x a x x log ,ln ,,,cos ,sin 的导数);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数的应用价值极高,主要涉及函数单调性、极大(小)值,以及最大(小)值等,遇到有关问题要能自觉地运用导数.第一课时 导数概念与运算【学习目标】1.了解导数的定义、掌握函数在某一点处导数的几何意义——图象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2.掌握幂函数、多项式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及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运算法则及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并会运用它们进行求导运算;【考纲要求】导数为B 级要求【自主学习】1.导数的概念:函数y =)(x f 的导数)(x f ',就是当Δx →0时,函数的增量Δy 与自变量的增量Δx 的比xy ∆∆的 ,即)(x f '= = . 2.导函数:函数y =)(x f 在区间(a, b)内 的导数都存在,就说)(x f 在区间( a, b )内 ,其导数也是(a ,b )内的函数,叫做)(x f 的 ,记作)(x f '或x y ',函数)(x f 的导函数)(x f '在0x x =时的函数值 ,就是)(x f 在0x 处的导数.3.导数的几何意义:设函数y =)(x f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它在该点的导数等于函数所表示曲线在相应点),(00y x M 处的 .4.求导数的方法(1) 八个基本求导公式)('C = ;)('n x = ;(n∈Q) )(sin 'x = , )(cos 'x =)('x e = , )('x a =)(ln 'x = , )(log 'x a =(2) 导数的四则运算)('±v u =])(['x Cf = )('uv = ,)('vu = )0(≠v 【基础自测】1.在曲线y=x 2+1的图象上取一点(1,2)及附近一点(1+Δx ,2+Δy ),则xy ∆∆为 . 2.已知f(x)=sinx(cosx+1),则)(x f '= .3.设P 为曲线C :y=x 2+2x+3上的点,且曲线C 在点P 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4,0π,则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4.曲线在y=53123+-x x 在x=1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 5.设曲线y ax e =在点(0,1)处的切线与直线x+2y+1=0垂直,则a= .[典型例析]例1.求函数y=12+x 在x 0到x 0+Δ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例2. 求下列各函数的导数:(1);sin 25x xx x y ++= (2));3)(2)(1(+++=x x x y (3);4cos 212sin 2⎪⎭⎫ ⎝⎛--=x x y (4).1111x x y ++-=例3. 已知曲线y=.34313+x (1)求曲线在x=2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过点(2,4)的切线方程.例4. 设函数bx ax x f ++=1)( (a,b∈Z ),曲线)(x f y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为y=3. (1)求)(x f 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x f y =上任一点的切线与直线x=1和直线y=x 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当堂检测]1. 函数y =ax 2+1的图象与直线y =x 相切,则a =2.在曲线y =x 2+1的图象上取一点(1,2)及邻近一点(1+△x ,2+△y ),则xy ∆∆为 3.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4.设f (x )、g(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x <0时,()()()()f x g x f x g x ''+>0.且g(3)=0.则不等式f (x )g(x )<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5.在函数x x y 83-=的图象上,其切线的倾斜角小于4π的点中,坐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有 个。

2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B

2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B
x −1 3
≤ 2,q:x 2 − 2X + 1 − m2 ≤ 0(m > 0),


的必要
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东北师大附中 2012-2013 高三数学(文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002
探究四:充要条件的探究与证明
例 5 求证方程 ax2+2x+1=0 有且只有一个负数根的充要条件为 a≤0 或 a=1.
2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C.0<x≤2 D.1<x<3 )
B.-2<x<0
5.(2011·天津)命题“若 f(x)是奇函数,则 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若 f(x)是偶函数,则 f(-x)是偶函数 B.若 f(x)不是奇函数,则 f(-x)不是奇函数 C.若 f( -x)是奇函数,则 f(x)是奇函数 D.若 f(-x)不是奇函数,则 f(x)不是奇函数
东北师大附中 2012-2013 高三数学(文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0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案)
一、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选修 2-1 第 2 页—第 13 页) 1、 四种命题 (1) 、命题是可以 ,具有 (2) 、一般地用 P 或 q 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用 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3)、四种命题的关系:
3、 (1) 条件已知证明结论成立是充分性, 结论已知证明条件成立是必要性;
(2)证明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充分性;二是必要性。证明时,不要认为 它是推理过程的“双向书写”,而应该进行由条件到结论,由结论到条件下 的两次证明; (3)证明条件时易出现必要性与充分性混淆的情形,这就要分清哪是条 件,哪是结论。 四、思想感悟: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教学案高三英语教学案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教学案高三英语教学案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词2.compete vi.比赛;竞争→ competition n.竞争;比赛→competitive adj.竞争的;有竞争力的→competitor n.竞争者3.admit vt.&vi.容许;承认;接纳→ admission n.准入;入场费;承认4.responsible adj.有责任心的→responsibility n.责任;职责5.volunteer n.志愿者;志愿兵adj.志愿的;义务的 vt.&vi.自愿→ voluntary adj.自愿的;志愿的6.advertise vt.&vi.做广告;登广告→ advertisement n.广告→advertiser n.广告商7.pain n.疼痛;痛苦→ painfuladj.疼痛的;痛苦的→ painlessadj.无痛的;轻松的8.hope v.&n.希望→ hopelessadj.没有希望的;绝望的→hopeful adj.充满希望的villages.Their voluntary work is well worth praising.(volunteer)2.All the excited competitors who are relatively competitive are competing for the honor of winning the gold medals in the competition.(compete)3.We'll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safety and you need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actions.(responsible)4.Advertisers are supposed to be honest with their advertisements.If you advertise your goods in a dishonest way, you will be fined up to 50, 000 yuan.(advertise)5.She is in a hopeless situation, and she hopes that someone will come and help her out.(hope)阅读单词1.motto n.座右铭;格言;警句2.similarity n.相像性;相似点3.basis n.基础;根据4.athlete n.运动员;运动选手5.nowadays adv.现今;现在6.stadium n.(露天大型)体育场7.slave n.奴隶8.swift adj.快的;迅速的9.poster n.海报;招贴10.mascot n.吉祥物11.magical adj.巫术的;魔术的;有魔力的12.glory n.光荣;荣誉1.(2018·全国卷Ⅲ)The noise shakes the trees as the male beats his chest and chargestoward me.猛冲2.(全国卷Ⅰ)“There's a strong need in Paris for co mmunication,” says Maurice Frisch, a café La Chope regular who works as a religious instructor in a nearby church.常客[短语多维应用](1)compete in参加……比赛compete with/against...for为争取……而与……竞争(2)competition n.比赛competitive adj.有竞争力的competitor n.竞争者;对手compete in the London marathon参加伦敦马拉松比赛compete against other people for the job和其他人竞争这份工作[基础练习]——单句语法填空①(重庆卷)Life is like a long race where we compete with/against others to go beyond ourselves.②a.There is now intense competition(compete) between schools to attract students.b.(北京卷)I want to prove that I can be just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my competitors(compete).c.Nobody can entirely keep away from this competitive (compete) world.[链接写作]——完成句子(天津卷)我们可以和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在辩论比赛或演讲比赛中竞争。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第二课时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点一 最值范围问题|(2015·高考浙江卷)已知椭圆x 22+y 2=1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解] (1)由题意知m ≠0,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1mx +b .由⎩⎨⎧x 22+y 2=1,y =-1m x +b ,消去y ,得⎝⎛⎭⎫12+1m 2x 2-2bmx +b 2-1=0. 因为直线y =-1m x +b 与椭圆x 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Δ=-2b 2+2+4m 2>0,①设M 为AB 的中点,则M ⎝ ⎛⎭⎪⎫2mb m 2+2,m 2b m 2+2,代入直线方程y =mx +12解得b =-m 2+22m 2.②由①②得m <-63或m >63. (2)令t =1m ∈⎝⎛⎭⎫-62,0∪⎝⎛⎭⎫0,62,则|AB |=t 2+1·-2t 4+2t 2+32t 2+12,且O 到直线AB 的距离d =t 2+12t 2+1.设△AOB 的面积为S (t ),所以 S (t )=12|AB |·d =12-2⎝⎛⎭⎫t 2-122+2≤22, 当且仅当t 2=12时,等号成立.故△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1)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①建立函数模型,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或利用导数法求最值. ②建立不等式模型,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③数形结合,利用相切、相交的几何性质求最值. (2)求参数范围的常用方法:①函数法:用其他变量表示该参数,建立函数关系,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求解. ②不等式法:根据题意建立含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③判别式法:建立关于某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求参数的范围. ④数形结合法:研究该参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1.(2016·宁波模拟)如图,抛物线C 的顶点为O (0,0),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x 0,1)到焦点的距离为2.(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过直线l :y =x -2上的动点P (除(2,0))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切抛物线于A ,B 两点.①求证:直线AB 过定点Q ,并求出点Q 的坐标;②若直线OA ,OB 分别交直线l 于M ,N 两点,求△QMN 的面积S 的取值范围. 解:(1)由已知条件得1-⎝⎛⎭⎫-p 2=1+p2=2, ∴p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 (2)①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y ′=x2,A 处切线方程为y -y 1=x 12(x -x 1),又∵4y 1=x 21,∴y =x 12x -x 214,a同理B 处切线方程为y =x 22x -x 224,bab 联立可得⎩⎪⎨⎪⎧x =x 1+x22,y =x 1x 24,即P ⎝⎛⎭⎪⎫x 1+x 22,x 1x 24.直线AB 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AB :y =kx +m ,⎩⎪⎨⎪⎧ y =kx +m ,x 2=4y ,可得x 2-4kx -4m =0, ⎩⎪⎨⎪⎧x 1+x 2=4k ,x 1x 2=-4m ,即P (2k ,-m ), ∵P 在直线l :y =x -2上, ∴m =-2k +2,即AB 直线为y =k (x -2)+2, ∴直线AB 过定点Q (2,2). ②∵O 不会与A ,B 重合.定点Q (2,2)到直线l :y =x -2的距离h = 2. 由⎩⎪⎨⎪⎧y =y 1x 1x ,y =x -2,⇒x M =2x 1x 1-y 1=84-x 1,同理得x N =2x 2x 2-y 2=84-x 2.∴|MN |=2|x M -x N |=82⎪⎪⎪⎪⎪⎪14-x 1-14-x 2=82⎪⎪⎪⎪⎪⎪x 1-x 2(4-x 1)(4-x 2)=82⎪⎪⎪⎪⎪⎪x 1-x 216-4(x 1+x 2)+x 1x 2=82⎪⎪⎪⎪⎪⎪⎪⎪16k 2+16m -4m -16k +16. ∵m =-2k +2,∴|MN |=42·(k -1)2+1|k -1|=4 21+1(k -1)2.∴S △QMN =12|MN |·h =41+1(k -1)2∈(4,+∞). 考点二 定点最值问题|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F (1,0),O 为坐标原点,A ,B 是抛物线C上异于O 的两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求证:直线AB 过x 轴上一定点.[解] (1)因为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p2=1,所以p =2.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2)证明: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A ⎝⎛⎭⎫t 24,t ,B ⎝⎛⎭⎫t24,-t . 因为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所以t t 24·-t t 24=-12,化简得t 2=32.所以A (8,t ),B (8,-t ),此时直线AB 的方程为x =8.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 =kx +b ,A (x A ,y A ),B (x B ,y B ),联立得⎩⎪⎨⎪⎧y 2=4x ,y =kx +b ,化简得ky 2-4y +4b =0.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A y B =4b k ,因为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所以y A x A ·y Bx B=-12, 即x A x B +2y A y B =0.即y 2A 4·y 2B4+2y A y B =0,解得y A y B =0(舍去)或y A y B =-32. 所以y A y B =4bk =-32,即b =-8k ,所以y =kx -8k ,y =k (x -8).综上所述,直线AB 过定点(8,0).(1)解决定点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参数表达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如果是双参数,要注意这两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很明确,即定值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其不受变化的量所影响的一个值就是要求的定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2.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F 1(-1,0),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2∶ 3.(1)求椭圆的方程;(2)过F 1作两直线m ,n 交椭圆于A ,B ,C ,D 四点,若m ⊥n ,求证:1|AB |+1|CD |为定值.解:(1)由已知得⎩⎪⎨⎪⎧2a ∶2b =2∶3,c =1,a 2=b 2+c 2.解得a =2,b = 3.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4+y 23=1.(2)证明:由已知F 1(-1,0),当直线m 不垂直于坐标轴时, 可设直线m 的方程为y =k (x +1)(k ≠0).由⎩⎪⎨⎪⎧y =k (x +1),x 24+y 23=1,得(3+4k 2)x 2+8k 2x +4k 2-12=0. 由于Δ>0,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 x 1+x 2=-8k 23+4k 2,x 1x 2=4k 2-123+4k 2, |AB |=(1+k 2)[(x 1+x 2)2-4x 1x 2]=(1+k 2)⎣⎢⎡⎦⎥⎤⎝ ⎛⎭⎪⎫-8k 23+4k 22-4×4k 2-123+4k 2 =12(1+k 2)3+4k 2.同理|CD |=12(1+k 2)3k 2+4.所以1|AB |+1|CD |=3+4k 212(1+k 2)+3k 2+412(1+k 2)=7(1+k 2)12(1+k 2)=712.当直线m 垂直于坐标轴时, 此时|AB |=3,|CD |=4; 或|AB |=4,|CD |=3,1|AB |+1|CD |=13+14=712. 综上,1|AB |+1|CD |为定值712. 考点三 探索存在性与证明问题|(2015·高考北京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点P (0,1)和点A (m ,n )(m ≠0)都在椭圆C 上,直线P A 交x 轴于点M .(1)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m ,n 表示);(2)设O 为原点,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 .问: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得⎩⎪⎨⎪⎧b =1,c a =22,a 2=b 2+c 2.解得a 2=2.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设M (x M,0).因为m ≠0,所以-1<n <1. 直线P A 的方程为y -1=n -1m x ,所以x M =m1-n,即M ⎝⎛⎭⎫m 1-n ,0.(2)因为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所以B (m ,-n ).设N (x N,0),则x N =m1+n.“存在点Q (0,y Q )使得∠OQM =∠ONQ ”等价于“存在点Q (0,y Q )使得|OM ||OQ |=|OQ ||ON |”,即y Q 满足y 2Q =|x M ||x N |.因为x M =m 1-n ,x N =m 1+n ,m 22+n 2=1,所以y 2Q =|x M ||x N |=m 21-n 2=2. 所以y Q =2或y Q =- 2.故在y 轴上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且点Q 的坐标为(0,2)或(0,-2).解决存在性问题注意事项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思维开放,采取另外的途径.3.(2015·高考安徽卷)设椭圆E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a,0),点B 的坐标为(0,b ),点M 在线段AB 上,满足|BM |=2|MA |,直线OM 的斜率为510. (1)求E 的离心率e ;(2)设点C 的坐标为(0,-b ),N 为线段AC 的中点,证明:MN ⊥AB . 解:(1)由题设条件知,点M 的坐标为⎝⎛⎭⎫23a ,13b ,又k OM =510,从而b 2a =510. 进而a =5b ,c =a 2-b 2=2b ,故e =c a =255.(2)证明:由N 是线段AC 的中点知, 点N 的坐标为⎝⎛⎭⎫a 2,-b2, 可得NM →=⎝⎛⎭⎫a 6,5b 6.又AB →=(-a ,b ),从而有AB →·NM →=-16a 2+56b 2=16(5b 2-a 2).由(1)可知a 2=5b 2,所以AB →·NM →=0,故MN ⊥AB .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如图,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焦点为F ,过点G (p,0)作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M 两点,设A (x 1,y 1),M (x 2,y 2).(1)若y 1y 2=-8,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直线AF 与x 轴不垂直,直线AF 交抛物线C 于另一点B ,直线BG 交抛物线C 于另一点N .求证:直线AB 与直线MN 斜率之比为定值.解:(1)设直线AM 的方程为x =my +p ,代入y 2=2px 得y 2-2mpy -2p 2=0, 则y 1y 2=-2p 2=-8,得p =2. ∴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 (2)设B (x 3,y 3),N (x 4,y 4). 由(1)可知y 3y 4=-2p 2,y 1y 3=-p 2. 又直线AB 的斜率k AB =y 3-y 1x 3-x 1=2py 1+y 3, 直线MN 的斜率k MN =y 4-y 2x 4-x 2=2py 2+y 4,∴k AB k MN =y 2+y 4y 1+y 3=-2p 2y 1+-2p 2y 3y 1+y 3=-2p 2y 1y 3(y 1+y 3)y 1+y 3=2. 2.设F 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直线l 为其左准线,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P ,线段MN 为椭圆的长轴,已知|MN |=8,且|PM |=2|MF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过点P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求证:∠AFM =∠BFN ; (3)求三角形ABF 面积的最大值. 解:(1)∵|MN |=8,∴a =4,又∵|PM |=2|MF |得a 2c -a =2(a -c ),即2e 2-3e +1=0⇒e =12或e =1(舍去).∴c =2,b 2=a 2-c 2=1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12=1.(2)当AB 的斜率为0时,显然∠AFM =∠BFN =0.满足题意. 当AB 的斜率不为0时,设A (x 1,y 1),B (x 2,y 2), AB 方程为x =my -8,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3m 2+4)y 2-48my +144=0,则Δ=(48m )2-4×144(3m 2+4),y 1+y 2=48m 3m 2+4,y 1·y 2=1443m 2+4. ∴k AF +k BF =y 1x 1+2+y 2x 2+2=y 1my 1-6+y 2my 2-6=2my 1y 2-6(y 1+y 2)(my 1-6)(my 2-6)=0,∴k AF +k BF =0,从而∠AFM =∠BFN . 综上可知:恒有∠AFM =∠BFN .(3)S△ABF =S△PBF -S△P AF=12|PF |·|y 2-y 1|=72m 2-43m 2+4=72m 2-43(m 2-4)+16=723m 2-4+16m 2-4≤7223·16=3 3. 当且仅当3m 2-4=16m 2-4即m 2=283(此时适合Δ>0的条件)取得等号.三角形ABF 面积的最大值是3 3.3.已知点A ,B ,C 是抛物线L :y 2=2px (p >0)上的不同的三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OA ∥BC ,且抛物线L 的准线方程为x =-1.(1)求抛物线L 的方程;(2)若三角形ABC 的重心在直线x =2上,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解:(1)抛物线L 的方程为y 2=4x .(2)设直线OA ,BC 的方程分别为y =kx 和y =kx +b (k ≠0).由⎩⎪⎨⎪⎧y =kx ,y 2=4x联立消去y 得k 2x 2=4x , 解得点A 的坐标为A ⎝⎛⎭⎫4k 2,4k . 设B (x 1,y 1),C (x 2,y 2),由⎩⎪⎨⎪⎧y =kx +b ,y 2=4x ,消去y 得k 2x 2+(2kb -4)x +b 2=0.Δ=(2kb -4)2-4k 2b 2=16-16kb >0,即kb <1. 又由韦达定理可得x 1+x 2=4-2kb k 2,∴三角形ABC 的重心的横坐标为4k 2+4-2kb k 23=8-2kb 3k 2=2,化简得b =4-3k 2k ,代入kb <1可得k 2>1.又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S =12×k 2+1×16-16kbk 2×|b |1+k 2=|2b |1-kb k 2=2|4-3k 2|k 2|k |×3k 2-3=2⎪⎪⎪⎪4k 2-3 3-3k2. 令t =1k2,则S =23×(4t -3)2(1-t ),t ∈(0,1).考虑函数f (t )=(4t -3)2(1-t ),t ∈(0,1), 则易得函数f (t )在⎝⎛⎭⎫0,34和⎝⎛⎭⎫1112,1上单调递减, 在⎝⎛⎭⎫34,1112上单调递增,且f (0)=9,f ⎝⎛⎭⎫34=0,f ⎝⎛⎭⎫1112=127, ∴△ABC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0,63).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5·高考全国卷Ⅱ)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点(2,2)在C 上.(1)求C 的方程;(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解:(1)由题意有a 2-b 2a =22,4a 2+2b2=1, 解得a 2=8,b 2=4.所以C 的方程为x 28+y 24=1. (2)证明:设直线l :y =kx +b (k ≠0,b ≠0),A (x 1,y 1),B (x 2,y 2),M (x M ,y M ).将y =kx +b 代入x 28+y 24=1得 (2k 2+1)x 2+4kbx +2b 2-8=0.故x M =x 1+x 22=-2kb 2k 2+1,y M =k ·x M +b =b 2k 2+1. 于是直线OM 的斜率k OM =y M x M =-12k, 即k OM ·k =-12. 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2015·高考山东卷)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离心率为32,且点⎝⎛⎭⎫3,12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椭圆E :x 24a 2+y 24b2=1,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y =kx +m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射线PO 交椭圆E 于点Q .a .求|OQ ||OP |的值;b .求△ABQ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题意知3a 2+14b 2=1, 又a 2-b 2a =32,解得a 2=4,b 2=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2)由(1)知,椭圆E 的方程为x 216+y 24=1. a .设P (x 0,y 0),|OQ ||OP |=λ, 由题意知Q (-λx 0,-λy 0).因为x 204+y 20=1, 又(-λx 0)216+(-λy 0)24=1,即λ24⎝⎛⎭⎫x 204+y 20=1, 所以λ=2,即|OQ ||OP |=2. b .设A (x 1,y 1),B (x 2,y 2).将y =kx +m 代入椭圆E 的方程,可得(1+4k 2)x 2+8kmx +4m 2-16=0, 由Δ>0,可得m 2<4+16k 2.①则有x 1+x 2=-8km 1+4k 2,x 1x 2=4m 2-161+4k 2. 所以|x 1-x 2|=416k 2+4-m 21+4k 2. 因为直线y =kx +m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0,m ),所以△OAB 的面积S =12|m ||x 1-x 2|=216k 2+4-m 2|m |1+4k 2=2(16k 2+4-m 2)m 21+4k 2=2⎝ ⎛⎭⎪⎫4-m 21+4k 2m 21+4k 2. 设m 21+4k 2=t ,将y =kx +m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可得(1+4k2)x2+8kmx+4m2-4=0,由Δ≥0,可得m2≤1+4k2.②由①②可知0<t≤1,因此S=2(4-t)t=2-t2+4t,故S≤23,当且仅当t=1,即m2=1+4k2时,S取得最大值23,由a知,△ABQ的面积为3S,所以△ABQ面积的最大值为6 3.。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守恒。

2.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3. 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波动。

4.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

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量子力学初步、核物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原子物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基础知识。

3.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

2. 重点、难点提示。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电磁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

(4)热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5)原子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物理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划分;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案资料、好词好句、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lesson plan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都有哪些?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Wildlife+Protection+复习导学案-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Wildlife+Protection+复习导学案-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必修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语境中记单词In recent years,creatures such as whales,sharks,dolphins,deer,kangaroos and Tibetan antelopes have faced a threat and it's difficult for them to exist. Now their numbers are reducing due to too much hunting. As a result, they have to search for new habitats and try to adapt to new environments. This problem has concerned people very much, and stirred up emotions of alarm. At present, many volunteers join in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n the habitats they observe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wild animals and watch them over day and night. They remove traps and nets placed by hunters to protect animals and insects like butter flies from attack. In addition, these volunteers help to recover the lost animals. They remind people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近年来,鲸鱼,鲨鱼,海豚,鹿,袋鼠和藏羚羊等生物面临威胁,它们很难生存。

高三一轮牛顿第二定律复习教案

高三一轮牛顿第二定律复习教案

学生导学案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 ) 第 2 讲:牛顿第二定律(1) 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牛顿第二定律——Ⅱ类 (Ⅰ类——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类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 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和同一性。 【学法点拔】研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阐明观点,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 学法点拔】 课上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协作精神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知识回顾】 的情况。 【知识回顾】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 物体加速度 内容: 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三、简述你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四个性质 跟作用力成 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 反 的理解 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方向 相 (1)矢量性: 同。)
小卷处理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处理 自我评价 布置作业
下发正确答案, 然后巡视小组讨 论。 认真倾听学生展 示,适时加以补 充和点评,并对 重点内容加以补 充总结。板书。 “点” 指导学生完成课 堂小卷 宣布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完成自 我评价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小卷内容。 “探” 由小组选派一人选 择本组解决的一个 问题,做展示。其他 人及时完善补充。 整理记录,达成共 识。 “练” 个人完成课堂小卷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解决小卷内容。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对自己的学情加以 评价 记录
教师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魅力引课
课前小卷

2020年高中英语外研版一轮复习综合素质提升教案:必修2 Unit 2 2.1 Starting out

2020年高中英语外研版一轮复习综合素质提升教案:必修2  Unit 2  2.1 Starting out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Period 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本节课是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的引入和阅读部分。

本单元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同时为以后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打好基础。

单元标题中的Exploring值得教师深思。

英语语言就好像一个广阔的海洋,教师想办法将学生带入其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

就本节课而言,教师需要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辨性,因此要仔细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再通过教学流程呈现出来,还是具有相当挑战性的任务。

1.语言能力目标:1)能够读懂简单图表,从中获取具体信息,并将图表内容文字化;2)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快速获取细节信息,并概括归纳出作者意图/观点。

2.思维品质目标:初步了解举例、对比等写作手法,并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安排文章,呈现自己观点。

3.文化意识目标:1)通过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起源,探究思考单词/词组的含义,体会英语语言的多样性,趣味性。

2)初步将英语语言与汉语母语进行比较,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4.学习能力目标:1)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通过初步了解英语语言的一些特点,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能够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1.重点1)读懂简单图表,从中获取具体信息,并描述自己所见;2)通过阅读文章,快速获取细节信息,并概括归纳出作者意图/观点。

2. 难点(1)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举例/对比);(2)理解英语语言特点,并将其与汉语进行比较。

Part 1. Start outStep 1 Charts and questionsLook at the chart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According to Chart 1, which languag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native speakers?Answer: Chinese. (There is no doubt Chines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native speakers because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2.According to Chart 2, which languag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learners?Answer: English. (English is widely used and learned in the world.3.What can you learn from Chart 3?Advice:Teachers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Chart 3 use their own language. And the description will be excellent if it includes facts and opinions. For example:In 1993/2003/2014, there are 50 million/200 million/300 million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facts) From the statistics we can know the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rapidly. (Opinion)4.Why do you think so many people in China learn English?Answer: OPEN.Step 2 Video Time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1.Which countries have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Tips:(1)There are more than one countries have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because the question uses “which countries”.(2)When students watch the video, they can take some notes using short hand.2.Where do a third of English words come from? What examples are given in the video?Part 2. Understanding ideasStep 1. Activity 1 & 2 on page 14.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the pictures. Tick what you think the passage is about.FoodCookingWordsPlantsFruitTips:The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is about” refers to the topic/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so there is only one choice meet the requirement. But some students may choose plants or fruit, that’s all right. Step 2. Activity 4 on page 16.Task 1. Complete the notes with words from the passage.Task 2.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notes.1.How does the author organize his passage? Give some examples.2.Why does the author think people often have trouble learning English?Tips:The tasks require students to find out facts and opinions.Step 3. Activity 3 on page 16.Choose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Tips:To get the author’s purpose, students should get the key words of each choice. For example, for the first choice, the key word should be “tell” and for the second choice, the key word should be “give advice”. Step 4. Rea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How did the pineapple, hamburger and eggplant get their names?(Answer the qu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hape, type, ingredients, etc.)2.Does the information offer you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Give your reasons.Step 5. Think and Share1.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 the English language? Give your reasons.(Before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think about “what’s the author’s opinion” carefully.)2.What do you find most challenging about learning English? How do you deal with this?(guid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ir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3.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phenomenon of English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When I wind up my watch, it starts, but when I wind up this passage, it ends.”Can you think any similar phenomenon of Chinese like this? Give your examples.Step 6. Homework。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全套68个)第一部分力学§1. 力一、力重力和弹力二、摩擦力三、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四、物体的受力分析五、物体的平衡六、解答平衡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七、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平衡问题八、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2. 物体的运动一、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四、直线运动的图象五、追及与相遇问题§3.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牛顿第二定律三、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已知受力求运动)四、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已知运动求力)五、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超重和失重问题)§4.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一、曲线运动二、平抛运动三、平抛运动实验与应用四、匀速圆周运动五、圆周运动动力学六、万有引力定律§5. 动量一、冲量和动量二、动量定理三、动量守恒定律四、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6. 机械能一、功和功率二、动能定理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四、功能关系五、综合复习(2课时)§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简谐运动二、典型的简谐运动三、受迫振动与共振四、机械波五、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声波第二部分热学§1.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一、分子动理论二、物体的内能热和功§2.气体、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第三部分电磁学§1. 电场一、库仑定律二、电场的性质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四、电容器§2. 恒定电流一、基本概念二、串、并联与混联电路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磁场一、基本概念二、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三、洛伦兹力四、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4.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楞次定律(2课时)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课时)§5.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一、正弦交变电流(2课时)二、电磁场和电磁波第四部分光学§1.几何光学一、光的直线传播二、反射平面镜成像三、折射与全反射§2.光的本性一、光的波动性二、光的粒子性三、光的波粒二象性第五部分原子物理学§1.原子和原子核一、原子模型二、天然放射现象三、核反应四、核能第一部分力学§1. 力一、力重力和弹力目的要求:理解力的概念、弄清重力、弹力,会利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知识要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3)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目标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2.理解教材基本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会进行误差分析.3.理解创新和拓展实验原理并会处理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分别用一个力F、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即伸长量相同,根据合力的定义,F为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及F1、F2的图示,分析F、F1和F2的关系.2.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小圆环,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3.实验步骤(1)装置安装:在方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如图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原长为GE.(2)两力拉:如图乙,在小圆环上系上两个细绳套,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处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用铅笔描下O点位置、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3)一力拉:如图丙,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O点,记下细绳套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重复实验:改变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重复做几次实验.4.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点O沿两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F1、F2和F的图示.(2)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代表的力记为F′,如图丁.(3)分析多次实验得到的多组数据,比较F与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完全重合,从而总结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5.注意事项(1)弹簧相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整指针,使它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方可使用.(2)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小圆环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20°之间为宜.(4)尽量减少误差:在合力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5)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202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检测)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E为橡皮筋原长时小圆环的位置,O为实验时小圆环被拉至的位置.(1)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2)在实验过程中,不必记录的有________;A.甲图中E的位置B.乙图中O的位置C.OB、OC的方向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要求相符的是________;A.两细绳OB、OC夹角越大越好B.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实验时,只需保证两次橡皮筋伸长量相同即可(4)某次实验记录纸如图戊所示,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拉力F的方向过P 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N、F2=N和F=N,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后,请根据实验结论和图中给出的标度:①在图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②根据作图求出该合力大小为________ N.答案(1)(2)A(3)B(4)①见解析图②解析(1)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N,估读到N,题图丁中读数为N.(2)必须要记录的有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两次都要使小圆环被拉到O点位置,所以必须记录的有B、C、D;不需要记录的是题图甲中E的位置,故选A.(3)两个细绳OB、OC夹角要适当大一些,但不能太大,合力一定时,两分力夹角太大导致两分力太大,测量误差变大,A错误;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规范操作,B 正确;实验时,不仅需保证两次橡皮筋伸长量相同,还必须都是沿竖直方向伸长至O点才行,C错误.(4)①由于标度已经选定,作图时要保证表示F1、F2的线段长度分别为标度的倍和倍,作图如图所示;②量出作图法求出的合力长度约为标度的倍,所以合力大小为N.例2(2023·浙江绍兴市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条(遵循胡克定律)、三角板、刻度尺、白纸、方木板、几枚图钉、细绳,并设计了如下实验.(1)将三根橡皮条两端各拴接一根相同的细绳,用刻度尺测出橡皮条的原长,记为L0.(2)将三根橡皮条一端的细绳拴在同一结点上,另一端的细绳分别拴在三个图钉上.(3)将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互成角度地拉伸三根橡皮条,并在白纸上分别固定三枚图钉,如图所示,记下结点位置O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测出三根橡皮条的长度,记为L1、L2、L3,则三根橡皮条的拉力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取下器材,用铅笔和刻度尺从O点沿着三根橡皮条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三根橡皮条对结点O的拉力F1、F2、F3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的合力F.改变三枚图钉的位置重复实验.(5)若测量发现F与F3在同一直线上,大小接近相等,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等效替代法”).答案(3)三根橡皮条伸长的方向(L1-L0)∶(L2-L0)∶(L3-L0)(5)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替代法解析(3)要作出力的图示,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根橡皮条伸长的方向;三根橡皮条的拉力大小之比等于三根橡皮条的伸长量之比,即为(L1-L0)∶(L2-L0)∶(L3-L0).(5)结点O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则实验结论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运用了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原理进行实验,故采用了等效替代法.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常见创新实验方案合力的改进:橡皮筋伸长到同一位置→钩码(重物)的重力不变分力的改进:弹簧测力计示数→⎩⎪⎨⎪⎧力传感器钩码的重力 力的大小创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橡皮筋长度的变化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例3 某同学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用器材有:轻弹簧一只,钩码一个,橡皮条一根,刻度尺及细绳若干.实验步骤:①用轻弹簧竖直悬挂钩码,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 cm.②如图所示,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板上的A 点,用两根细绳连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其中一根细绳挂上钩码,另一根细绳与轻弹簧连接并用力拉弹簧使橡皮条伸长,让细绳和橡皮条的结点到达O 点,用铅笔在白纸上记下O 点的位置,并分别沿细绳的方向在适当位置标出点B 、C .③测得轻弹簧的伸长量为 cm.④去掉钩码,只用轻弹簧仍将结点拉到O 点的位置,并标出了力F 作用线上的一点D ,测得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 cm.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钩码的重力;(2)在图中以O 为力的作用点,每一个小方格边长代表 cm ,以 cm 为标度作出各力的图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步骤②中的两个力的合力F ′的图示;(3)观察比较F 和F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需要(2)见解析图(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解析(1)由胡克定律可得,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有F=kΔx,故可以用弹簧的伸长量来代替重力的大小,无需测出钩码的重力;(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步骤②中的两个力的合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3)观察比较F和F′,由图示可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考向2测量物理量的创新例4某实验小组欲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某一设定值,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N,测出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0l/cm l0③找出步骤②中F=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上端为O,下端为O′),此时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 OO′;④在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挂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地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挂钩的下端到达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 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⑤根据给出的标度,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如图丙所示.(1)利用表中数据可得l0=________ cm;(2)若测得OA=cm,OB=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 N;(3)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2)(3)F OO′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有ΔF=kΔx代入表格中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有(-) N=k(-)×10-2 m解得k=100 N/m同理,再代入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有(-0) N=100 N/m×(-l0)×10-2 m解得l0=cm.(2)根据OA、OB的长度可求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为F OA=kΔl=100×(+-)×10-2 N=N(3)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F′和F OO′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向3实验器材的创新例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为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N……(1)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 kg(g 取10 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________.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为了消除水平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3)实验中,让A传感器沿圆心为O的圆弧形(而不是其他形状)轨道移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A.方便改变A传感器的读数B.方便改变B传感器的读数C.保持杆右端O的位置不变D.方便改变细绳与杆的夹角θ答案(1)F1(2)C(3)C解析(1)A传感器中的力均为拉力,为正值,故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F1,平衡时,mg =F1sin θ当θ=30°时,F1=N,可求得m≈ kg(2)在挂钩码之前,对传感器进行调零,是为了消除水平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3)让A传感器沿圆心为O的圆弧形轨道移动的过程中,传感器与O点的距离保持不变,即O点位置保持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课时精练1.(2023·云南省模拟)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先将白纸贴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橡皮筋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的O点,让橡皮筋处于原长.部分实验步骤如下:(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P端拉至O1点,此时拉力的大小F可由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 N;(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同时拉橡皮筋的P端,再次将P端拉到O1点.此时观察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N,F2=N,方向如图丙的虚线所示;(3)用图丙所示的标度,以O1点为作用点,在图丙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的图示,F合的大小为________ N(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通过比较________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3)见解析图( ~)(4)F和F合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N,则F的大小为N;(3)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如图:由图可知F合的大小为N(~N);(4)通过比较F和F合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2.(2023·浙江省镇海中学模拟)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于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着绳套1和绳套2.(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拉绳套1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此时绳套1的拉力F1′=________ F;④比较F1和F1′,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⑤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保持绳套2的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1)③33(2)D解析(1)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F tan 30°=3 3F(2)保持绳套2的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说明两个细绳拉力的合力不变,作图如下,故绳套1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3.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可以移动的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下方悬挂钩码,力传感器1、2的示数分别为F1、F2,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 g,取g=m/s2.(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B.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位于O点C.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D.实验时还需要用一个力传感器单独测量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2)根据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该同学已经按照力的图示的要求画出了F1、F2(如图乙),请你作图得到F1、F2的合力F(只作图,不求大小),并写出该合力不完全竖直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2)见解析图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回答出一项合理答案即可)解析(1)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以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绳的拉力,选项A正确;该装置不需要每次实验保证结点位于O点,选项B错误;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选项C正确;因为每个钩码的重力已知,所以不需要测钩码总重力,选项D错误.(2)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如图所示,该合力方向不完全在竖直方向的可能原因是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4.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力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可能完成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A.钩码的个数N1=N2=2,N3=5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乙”)是正确的.答案(1)BCD(2)A(3)甲解析(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F1-F2|≤F3≤F1+F2(等号在反向或同向时取得),因此B、C、D三项都是可以的.(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3)F3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由于测量误差,F1和F2的合力方向可能偏离竖直方向,所以甲是正确的.5.(2023·浙江省丽水第二高级中学模拟)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小王同学采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结点”应该选择________(填“O”或“O′”).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显示如图乙所示,则读数是________ N.(2)小李同学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一瓶矿泉水、智能手机等器材做实验.先用一根弹簧静止悬挂一瓶矿泉水,如图丙所示;然后用两根弹簧互成角度的悬挂同一瓶矿泉水,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AO、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β,如图丁所示.对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结点O的位置必须固定B.弹簧的劲度系数必须要已知C.必须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D.矿泉水的质量对实验误差没有影响答案(1)O′(2)C解析(1)由题图可知,小王同学采用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结点”应该选择O′.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N,其读数为N;(2)实验中矿泉水的重力是定值,所以不必保证结点O的位置必须固定,故A错误;实验中,题图丙用来测量合力,题图丁用来测量两个分力,根据胡克定律,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伸长量来表示,因此必须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不必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故C正确,B错误;矿泉水的质量影响重力的大小,会影响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精确度,故D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课第2课集合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课第2课集合教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课第一课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教材分析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正确理解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检点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三、教学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俩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集合相关的概念与符号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基础知识自查1、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关系,符号是:______________(3)集合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集合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_____或_____(2)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_____或_____(3)等集:A B ⊆且B A ⊆⇔_____3、集合间的运算及性质(1)并集:符号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2)交集: 符号语言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3)补集: 符号语言__________ 图形语言:__________4、集合的运算性质并集的性质:(1) A ∪A= ;(2)A ∪∅= ;(3)A ∪B=交集性质: (1) A ∩A= ;例1 是(. 考点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例2、(2010高考浙江卷)设{}4<=x x P ,{}42<=x x Q 则 A Q P ⊆ B P Q ⊆ C ⊆P ∁Q R D ⊆Q ∁P R分析:判断集合间的关系常转化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对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要抓住元素的属性,可列举出来或借助数轴、韦恩图或函数图像等手段解决。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巩固基础;2.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提问,复习学生上次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别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整理知识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综合练习(30分钟)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语法、作文等方面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讲解一篇名篇或优秀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了较好的复习,对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下一步,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蜀道难》这首古文诗,了解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2. 掌握古文诗的基本意义和诗歌形式,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读;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和含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解析诗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具体内容为2.3节《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 使学生能够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特征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地图、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释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特征。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 答案:(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东风带、副热带形成西风带、赤道附近形成赤道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全球降水的分布。

【南方凤凰台】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专版)第2单元 单元智能整合 Word版含答案

【南方凤凰台】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专版)第2单元 单元智能整合 Word版含答案

单元智能整合【学问网络】【史学前沿】1.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我国学者大都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其评价实行两分法,认为古代雅典首创的民主制极大地调动了城邦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乐观性,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为近代的代议民主制供应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人类文明的一笔贵重的精神财宝,同时作为古代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其缺陷和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宽敞奴隶、妇女和外邦人不能参政,雅典虽然对内民主,对外特殊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

近年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评价犯了时代错乱的错误,奴隶制得到完全废除是迟至19世纪的事情,而妇女开头获得权力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2. 关于罗马法近年来学术界偏重于争辩罗马法及其精神对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有学者提出:自然法思想,是罗马法精神的核心内容,罗马法学家对自然法运用的历史实践,为我们供应了完善中国法治的贵重阅历: 即法不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还应是市场经济自然规律的延长;法律的功能不单是维护统治秩序稳定,更主要是应实现公正、正义。

法律至上也是罗马法精神的重要内容,值得中国借鉴的罗马法精神有两个层面:必需树立法律的权威,无论何人均应听从法律,国家的官吏更应成为知法、守法、执法的典范;为人民普遍听从的法律,必需是符合社会进展客观规律、爱护公民合法权益、体现公正正义的良法。

这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罗马法精神,对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人治”传统的中国走向现代法治,无疑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

3. 关于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以往对近代德国政体的评价较低,近年来很多学者留意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的进展问题,他们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现代化是基本前提,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具体体现。

社会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快速取得进步的时期,故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适应当时德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进展要求的。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讲学稿M3U2导学案(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三)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讲学稿M3U2导学案(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三)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讲学稿M3U2导学案(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三)高三英语集体备课讲学稿 12/9/2011M3 U2一、Integrating skillsPassage A(Reading)English is a language with many ____________ rules. Before the middle of the 5th ____________, people in __________ all spoke Celtic. Then three Germanic tribes from the European mainland and the Vikings from the Scandinavian countries invaded Britain. They ________ what we now call Old English. As a result, many pairs of words and phrases have ___________ meanings in English. After the Normans conquered England, French was spoken in this country together with English, which ___________ in even more pairs of similar words._________ English included many Latin and Greek words. ___________ also underwent huge changes. It is certain that this _________ will continue, and people will keep ___________ new words and new ways to say things.2、Passage B(Project)The Chinese language _________from many Western languages in that it uses _________which have meanings and can stand ________as words.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numerous characters to _________ideas, objects or actions. There is a ________that says that a man named Cang Jie invented Chinese writing. Some characters have been _________and other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_________into _________forms. The pictograph for a mountain was ________three peaks together. This became one peak and three lines and ___________turned into thecharacter used today.二.词形转换1.reflect vt.→__________(n.)2.confuse vt. →__________(adj.) →__________(n)3.conquer v.→__________(n.)4.simplify vt. →_________(adj.) →_________(n.)5.invade v. →__________(n.)6.create vt.→__________(adj.) →__________(n.)7.pronounce v.→__________(n.) 8.represent vt. →_________(n.) →_________(adj.)9.indicate vt.→__________(n.) 10.different adj. →__________(vi)→__________(n.)三、Important sentences1、The language______ ______(由---组成)an Anglo-Saxon base plus words from the languages of Denmark and Norway.2、Many factors_________ _______(起促成作用)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type of English.3、Despite the fact, French still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对---有影响)the English language.4、By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4th century, English_______ _____ _______(被采用)all classes in England.5、But the question is______ _______(如果---怎样?)I still cannot understand the meanings.6、He_______ ______ _______(制定一项标准)for how people were to speak English。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引言本教学案旨在帮助高三学生进行数学第一轮复,以应对新课标人教版高考数学考试。

以下是教学案的详细内容。

目标1. 复并巩固高三数学的核心知识点。

2. 提供高质量的练题和解析,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考试中灵活应用知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数系与代数- 实数与复数- 集合与命题- 数列与数列极限-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基本概念-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指数与对数-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3. 解析几何与向量- 平面与空间几何- 二次曲线与常平面-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向量与向量运算4. 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 统计与抽样调查- 相关与回归分析教学方法为了最有效地进行数学复,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系统性研究: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研究,逐步巩固知识点。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提供大量的练题和解析,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数学思维。

4. 小组合作研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提倡彼此讨论和合作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阶段性测试:安排定期的阶段性测试,检验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 课堂互动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4. 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体验真实考试环境,以便他们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应试能力。

结语通过本教学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在第一轮数学复习中将取得良好的成绩。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勤于练习,并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合作,共同进步。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确定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

2. 提供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复习目标的设定(5分钟)- 与学生讨论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 确定本次复习的目标和学习重点,例如重点章节、重要概念和公式等。

第二步:知识梳理和巩固(30分钟)- 教师根据目标和学习重点,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步:解答疑惑和答疑(10分钟)- 学生提出对复习内容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 教师针对常见错误和易混淆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澄清。

第四步:应用拓展和综合训练(30分钟)- 教师设计相关的应用题和综合训练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 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第五步:学习反思和总结(10分钟)-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建议。

-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案评估:1.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在应用拓展和综合训练中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案拓展: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如教材、习题集、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第2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第2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导学案

课题第2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2)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3)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学习难点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流程学习过程重难点知识整理课前预习1、经济重心南移?2、理学的发展和评价?3、文官政治和行省制度?问题引导(重难点突破)阶段特征:(感知阶段特征,5分钟)(1)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交融;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皇权与中央集权加强;元代行省制度影响深远。

(2)经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纸币“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更加发达。

(3)思想文化:理学形成,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

科技发明出现高峰,三大发明在此时期完成并外传;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阅读记忆,15分钟)主题整合(一) 宋元经济新变化1.农业和手工业发展(1)农业发展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业分工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种植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普及。

棉花的逐渐推广,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边疆农业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2)手工业进步制瓷业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五大名窑。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③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成就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影响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印刷业成就宋代出现活字印刷术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造纸业的发展2.商业和城市繁荣民间贸易繁荣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民间贸易繁荣官方互市频繁原因宋朝是民族大交融时期表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货币需求剧增①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模块复习导学案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知识梳理】(1)字音: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倩(qiān)影霎时(shà)鹢(yì)首袅娜(nuó)B.羞涩(sè)蟋蟀(shuai)啼(tí)唱婆娑(shuō)C.陪衬(chèn)瞥(piē)见肋(lèi )骨澄(dēng)清D.宛(wǎn)然颤(zhàn)栗氛(fēn)围创(chuāng)伤★积累:隽.、.创.、.折.、.着.、.落.(2)字形: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区别:缀.啜.辍.掇.、.暇.瑕.遐.(3)语段填写: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________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4)修辞: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翻译引文:①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段名句】:(1)《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2),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3)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黄犬之与骆驼。

【方法精要】方法一: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分享作家的个性思想。

方法二: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做一些批注,写一写自己的心得。

同时反复朗读优美的段落,最好背诵下来,这样反复咀嚼,就可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第二单元《诗经》二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知识梳理】(1)通假字(2)古今异义(见高考领航)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D.羡长江之无穷..(3)一词多义(总结相、故、适等词)(4)词义:羁:谇:怨:溘:忍尤.:(考虑:“以儆效尤”中“尤”;“怨天尤人”中的“尤”;“无耻之尤”中的“尤”。

)岌岌:(考虑“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君既若见录..:见:录: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句是()A.昼夜勤作息..B.否泰如天地..C.我有亲父兄..D.便可白公姥..②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B.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致谢)【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著名篇目《关雎》《氓》、《伐檀》、《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

3、乐府诗。

主要作品《陌上桑》《长歌行》《十五从军征》出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乐府《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

4、《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名句名篇】1、背诵《氓》、《诗三首》2、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3、,哀民生之多艰。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余不忍为此态也。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妾当作蒲苇,,磐石无转移。

【疑难提醒】复习时仍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特性。

明确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方法精要】一、在识记名句名篇的同时一定要和重要的作家作品结合在一起记忆,要设计一定的情景记忆。

例如:《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表现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二、注意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

例如: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有比喻、对偶、对比、双关、反问、夸张、互文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抒情、描写、记叙、议论。

其中抒情是重点,它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从表现手法看,有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小中见大、卒章显志、衬托、渲染、比兴、白描、联想想象等。

第三单元《赤壁赋》《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知识梳理】(1)词类活用:(见高考领航)①下列句中加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险与远,则至.者少。

C.泣.孤舟之嫠妇D.侣.鱼虾而友.麋鹿②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2)虚词积累:以、而、于、之、夫①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下列句中,“之”表示动词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不知老之.将至C.及其所之.既倦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③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国无主,其.能久乎?(3)语句翻译原则:信(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句子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达(表意要准确、语言通顺、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口诀: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字字落实,准确第一;明确代词,译出用法;单音词语,双音换替;调整语序,删去无义;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4)文言句式,指出类型并翻译①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

④为仲卿母所遣。

【背诵默写】1、《兰亭集序》全文2、《赤壁赋》全文3、《游褒禅山记》第二、三段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知识梳理】(1)字音A、给加点字注音肄业弭谤訾詈商榷萎缩赎罪相勖敷衍塞责镣铐祈祷芜杂兑现缔造戳子侈谈停滞诽谤真谛蜿蜒浅尝辄止B、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裨塞鲜压豁抹轴载累角C、给形近字注音诅咒沽名钓誉泥淖肄业编纂狙击怙恶不悛悼词放肆攥紧拳头(2)词语辨析A驱逐祛除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__________他。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面对魑魅魍魉般的爱滋病,现代医学束手无策,无法将这一恶魔祛除,这种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阴霾更是__________不走。

B摸索探索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____________。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___________浩渺星空的飞天梦。

(3)成语积累终南捷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束之高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诚布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之若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尝辄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头支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1、蔡元培(1868—1940):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