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

功效:顺气止痛,散寒温肾。

【传统应用】主治胸闷腹胀,胃痛,寒疝腹痛,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四磨汤(《济生方》):乌药、沉香、人参、槟榔,治疗七情郁结,上气喘急;②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乌药、木香、青皮、茴香、高良姜、槟榔、川楝子,治疗小肠疝所,牵引腹痛;③乌药顺气散(《赤水玄珠》):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治疗胸满痞塞;④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治疗经行腹痛,乳房胀痛。

在治疗寒疝的暖肝煎中,在治疗淋证尿频的萆分清饮、缩泉丸中,乌药也是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和生物碱之去甲乌药碱等成分。

1.挥发油类:含挥发油0.1%~0.2%。

主要为呋喃倍半萜烯类化舍物10多种,a--6药醇、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酯、乌药酸、异乌药内酯、氧化乌药烯、异氧化---6药烯、新乌药内酯等。

2.尚含月桂木姜碱、去甲乌药碱等。

【药理作用】(一)兴奋胃肠平滑肌有兴奋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最大的药效在用药后1小时,作用可持续2小时。

肠肌蠕动加速,收缩加强。

其机制为乌药挥发油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

乌药的作用温和而持久,与木香同用可增效。

(二)抗炎镇痛能显著对抗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能有效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

其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显著抑制酒石酸锑钾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

(三)其他1.保肝:其提取物可预防小鼠CC14引起的AlT、AST升高。

2.抗凝:体外试验其水煎剂有抗凝血酶作用。

3.有促进凝血而止血的.作用。

4.其水煎剂试管内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临床应用】1.治疗肠胀气和手术后肠胀气。

2.治疗尿路综合征和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

3.治疗风湿腰痛。

4.治疗痛经和白带。

【剂量与用法】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9g。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一个支点可撬动地球,一个病机,可致多种病症。

若某方能治多病,那一定是擒贼擒了王,在精准打击某病机。

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一方,可治包括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

甚至瘫痪,说话不顺畅,筋脉拘挛不舒展,步履艰难,脚膝软弱。

或妇人经水逆行又受风,上攻于脑,头目旋闷,满头满面,皆发赤斑。

或受了冷气,引起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等在内的多种病症。

这么多病是被什么病机撬动的?中医说:气不顺则百病生,脏腑经络皆可为病。

由于温能通络,故此病机,是身体阳虚,寒凝导致的气滞。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乌药顺气散,可补全身阳气,理顺全身气机,达到治上述多种病症的目的。

组成:麻黄陈皮乌药各60克白僵蚕川芎枳壳炙甘草白芷桔梗各30克炮姜15克本方药味虽多,但多而不杂,有法有度,层次分明。

1、阳气虚弱不能卫外,易受阴寒攻击。

风是六邪之首,与寒狼狈为奸,阻碍气机运行。

麻黄散寒宣通,升发阳气。

其性辛温,微苦。

入肺经又入膀胱经,在中药界以发汗闻名,这是以其辛温,轻清上浮达于肺,能很好宣发阳气之故。

肺又主皮毛,所以肌表受邪引起的疾病,可用麻黄宣阳,开散疏解。

麻黄之苦燥,可入于膀胱利水消肿,疏通瘀堵,由此一通百通,气机也通。

白芷燥湿升阳,疏风散寒。

湿性以其重,会阻碍阳气的升提。

白芷芳香燥烈,不仅入脾燥湿,还入肺疏风散寒,无论头目、肠胃、肢体、肌肤以至毛窍的风寒湿邪,都可被其祛逐。

加之其质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安内外,可谓麻黄升阳的绝佳助手。

2、气行可以导滞。

治气之乌药陈皮桔梗陈皮均上战场,扫清一切邪气,理顺一切正气。

通治邪滞诸气的乌药是首选,它也因此获得冠名权。

乌药气雄性温,疏散宣通,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

同时还能温肾除寒,助麻黄提升阳气。

故而医书高赞:用它散寒气,则外寒冷气自除。

驱邪气则天行疫瘴消除。

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痛,很快可减。

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慢慢能通。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乌药,又名巴乌、地乌、鳖子药等,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乌药为常绿乔木植物乌药的坚实坍垮,对许多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被誉为“百药之王”。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1. 回阳乌药具有回阳作用,即可借助乌药恢复和加强体内阳气的功能,改善阳气不足所导致的疾病。

在中医药学中,阳气是指生理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包括身体的温度、新陈代谢、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功能。

乌药对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脱发、阳痿、早泄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2. 消肿止痛乌药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被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肌肉疼痛等疾病。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传播,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此外,乌药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3. 温经通络乌药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环,通畅经脉,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

乌药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寒凝不化引起的痛经、痛风、寒疝等。

乌药还可用于治疗中寒型的腰腿冷痛、经闭等问题。

4. 消食化滞乌药有助于消食化滞,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等症状,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乌药还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脘腹胀满、纳呆等病症。

5. 改善血液循环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乌药还具有补血和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疾病。

6. 提高免疫力乌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乌药还可生成免疫球蛋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增强免疫功能,抗感染。

7. 其他作用乌药还具有多种其他的药理作用,如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乌药对于肝脏、胆囊、胆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胆炎、胆结石等疾病。

总之,乌药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具有回阳、消肿止痛、温经通络、消食化滞、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乌药。

乌药善于通理胸腹气机,如果是寒凝气滞,首选乌药,如果是瘀热气滞,就要用香附。

《日华子本草》中说,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

它是如何散冷气的呢?《药性赋》说,乌药有治冷气之理。

它治疗寒冷气结,主要是由于有一股雄烈的温性。

《药品化义》中说,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胜于香附。

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

以乌药散寒气,则客寒冷气自除;逐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则中恶腹痛、胸膈胀痛顿然可减;疏经气则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借其气雄之功也。

不研究乌药还不知道,一研究乌药,发现这味药居然如此重要。

难怪古人说,逆邪横胸,乌药用之无处不达,故乌药乃胸腹逆邪要药。

乌药是如何外解表而理肌的呢?《局方》里有个乌药顺气散,用乌药配合麻黄治疗风邪外攻肌表、骨节疼痛。

乌药是如何内宽中而顺气的呢?《集验方》中记载,单用乌药水磨成浓汁一杯,再放橘皮一片、紫苏一叶煎服,可以治疗心腹气痛,中焦不宽,气机上逆。

乌药是如何除掉客寒冷气的呢?《本草纲目》中记载,产妇产后容易着凉受冷,导致头痛,或者抑郁烦闷生气。

这时内有气滞,外有寒冷,应该解表顺气。

李时珍就用乌药配合川芎打粉,用葱和茶煎汤送服两钱药粉,很快气顺寒散,头痛消除。

为什么是葱、茶呢?大家想想,葱可以通中发汗,茶能够清利头目,一升一降,表解里清,头痛自愈。

乌药是如何祛除邪气瘴病的呢?大家知道,大凡芳香之药都善于辟秽浊,所以腹中寒凝秽浊霍乱吐泻,这也属于冷气集结范畴。

《日华子本草》说,乌药除一切霍乱冷气。

它与沉香一起磨粉作汤使用,可以治疗胸腹瘴病冷气。

乌药又如何开郁气,解胸膈胀痛的呢?《济生方》里有个非常出名的四磨汤。

四磨汤治七情伤,人参乌沉与槟榔。

病人抑郁食不下,顺气解郁急煎尝。

就人参、乌药、沉香、槟榔四味药,就可以治疗七情感伤,闷不思食,上气喘逆。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乌药顺气散乌药顺气实中络,喎斜顽麻风注疼,麻黄枳桔乌蚕共,白芷干姜陈草芎。

【注】实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实者也。

喎斜,口眼歪斜也。

顽麻,肌肤麻木也。

风注疼,风气攻注骨节疼也。

是方麻黄,枳壳,桔梗,乌药,僵蚕,白芷,陈皮,干姜,甘草,川芎也。

这里把本方的使用要点概括为三个症状:口眼歪斜、肌肤麻木、骨节疼痛。

口眼歪斜是因为风邪侵入头面的经络,风邪攻入骨节可引起疼痛,有疼痛说明正气的阵地还没有失守,正邪仍然在战斗。

如果是肌肤麻木则说明正气已经基本撤退了,这一片肌肤失去了正气的充养,神明就和它的联系不密切了,所以感觉顽麻不仁。

治疗当然是鼓动正气把失去的阵地收回来,而方名却叫顺气散,顺气是调内而不是调外的。

这是病人平时体内之气就不顺畅,外邪来袭时想调兵力去抵挡都受羁绊,可见风寒得以入侵络脉,并不是由于正气不足造成的,因此把本证叫做实中络。

方子并没有用补正的药物,而是以理气药和解表药组成。

理气药先在体内把自己的部队理顺,解表药再把它们排到体表去散邪。

干姜这味药似乎和本证无关,其实干姜表明了我们是从中焦派兵的,如果是附子则表明邪气比较强大,需要从大本营下焦发兵,如果是党参或人参,则说明正气需要补充粮草。

既不用附子也不用参,表明不用过度准备,直接就可以开战。

理气药用了乌药和陈皮,为兵力的输送打通道路,桔梗和枳壳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药对,一般认为它们是一升一降,不管是不是真的一升一降,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配合在一起能够通利胸膈。

乌药和和陈皮调理的是无形之气,桔梗和枳壳则可以开破有形的痰积,《医宗必读》中把这两味药叫做枳桔汤,治疗“痞证胸满不痛”。

白芷和川芎配合能够疏气活血,善于祛头目之风,正好针对口眼歪斜。

僵蚕用在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虫类药的通络作用,和它在牵正散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二是僵蚕色白而硬,秉有金性能够散结,就像古代部队中有使锤的将官,遇到障碍直接击破。

麻黄和白芷、川芎都是这个方子中比较迅捷的药物,但麻黄没有挥发性,靠味起作用,后者香气浓烈,是靠气来起作用。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1.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乌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作用和功能。

•活血化瘀作用:乌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流动,有助于消除血液淤积和瘀血,对于痛经、瘀血性疼痛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止痛作用:乌药含有一种叫做乌药素的化合物,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疼痛性疾病。

•抗菌作用:乌药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健脾解痰作用:乌药具有健脾行气、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状。

•调经作用:乌药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经期不调等妇科问题。

2. 乌药的主要适应症根据乌药的作用与功能,它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痛经:乌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缓解因血液淤积引起的痛经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乌药的止痛作用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神经痛:乌药能够减轻神经痛的疼痛症状。

•外伤性疼痛:乌药可以缓解因外伤引起的疼痛。

•感染性疾病:乌药的抗菌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咳嗽痰多:乌药的健脾解痰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

•妇科问题:乌药的调经作用对于缓解痛经、经期不调等妇科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3. 乌药的用量乌药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制剂和病情来确定,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乌药用量参考:•乌药颗粒:一次5-10克,每日3次。

•乌药胶囊:一次2-4粒,每日3次。

•乌药丸剂:一次6-12克,每日2-3次。

•乌药水剂:一次10-20毫升,每日2-3次。

在使用乌药时,应遵医嘱进行用药,在用药期间注意个人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乌药前应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是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乌药的使用方法,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来源:《万病回春》作者:龚廷贤朝代:明年份:公元1615年乌药顺气散:治男妇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肢体顽麻、手足瘫痪、言语謇涩、筋脉拘挛,宜先服此药疏通气道,然后进以风药。

盖治风先理气,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

理气者,气滞、气郁、肩膊麻痛之类,此七情也,宜服之。

处方:乌药陈皮(各二钱)麻黄(去节)川芎白芷桔梗枳壳(去穣,麸炒。

各一钱)僵蚕(炒去丝)干姜(炮,五分)甘草(炙,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加减:中风一身俱麻加人参、白术、当归、川芎、麦门冬;久患左瘫右痪,去麻黄加天麻、防风、羌活、半夏、南星、木香、当归;口眼歪斜加姜炒黄连、羌活、防风、荆芥、竹沥、姜汁;遍身疼痛加当归、官桂、乳香、没药;臂痛加羌活、防风、薄桂、苍术、紫苏;背心痛,合行气香苏散加苍术、半夏、茯苓;脚膝浮肿加牛膝、独活、五加皮;腰痛加牛膝、杜仲、角茴;眼眩加细辛、细茶;四肢冷痹加附子、官桂;瘫痪二、三年不能行者,合和独活寄生汤;妇人血风加防风、薄荷、荆芥;胸隔胀满加枳实、莪术;虚汗,去麻黄加黄;中风面目十指俱麻,乃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附子、羌活、防风、乌药、麦门冬。

风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面加五色,恶风寒为在表也。

治风中在腑,恶风寒、拘急不仁,先用此解表,后用愈风汤调理而痊。

附愈风汤:当归川芎白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制)乌药香附白芷羌活防风(各八分)细辛桂枝甘草(各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风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二便闭塞,为在里也。

其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或瘫痪不伸,或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此皆中脏也;若大便闭结者,先服滋润汤,后服愈风汤调理。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1. 乌药概述乌药,又名黑药,属于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成分和药效,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乌药主要产自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是一种树木的根茎。

乌药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因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2. 乌药的功能乌药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以下是乌药的主要功能:2.1. 活血化瘀乌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凝结,防止血栓形成。

它可以舒缓疼痛,减轻肌肉酸痛,并有助于缓解经期痛经、瘀血性疼痛等症状。

2.2. 抗菌消炎乌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缓解炎症和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对于呼吸道感染、皮肤炎症等问题有着显著的疗效。

2.3. 缓解胃肠不适乌药具有缓解胃肠不适的功效,可以舒缓肠胃平滑肌,缓解胃痛、胃胀、恶心等症状。

它还可以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健康状况。

2.4. 改善血液循环乌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微循环的畅通,增加血液供氧量,提高身体的氧合水平。

这一功能对于缓解疲劳、改善体力、提升免疫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乌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这一特性使得乌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并且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

3. 乌药的主治乌药具有多种主治作用,以下是乌药主要适用的疾病和症状:•血瘀导致的疼痛,如痛经、行经不调、瘀血性疼痛等;•疲劳、乏力、气虚血弱引起的身体虚弱;•感冒、咳嗽、鼻塞、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肿瘤辅助治疗。

乌药通常与其他中药草药配伍使用,以发挥最佳疗效。

4. 乌药的使用方法乌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煎汤:将乌药切片煎煮,制成药汤饮用;•炒煮:将乌药炒煮后研磨成粉,用于制作中药颗粒或丸剂;•泡水:将乌药切片放入热水中泡制,可以作为草药茶饮用;•外敷:将乌药研磨成粉末,与植物油混合后涂抹在患处,用于外治。

2023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2023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2023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2023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王好古记录:"理元气。

"
②《日华子本草》记录:"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
③《本草拾遗》记录:"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
④《玉楸药解》记录:"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
⑤《本草通玄》记录:"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
⑥《纲目》记录:"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
乌药主治:
1.挥发油的兴奋作用:内服时,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并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的'作用。

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2.止血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

3.对消化道的影响: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此外,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4.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5.其它作用:用乌药长期喂大鼠,可使体重增加,并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其龙脑可发汗、兴奋、镇痉、驱虫等。

中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是由龙葵科植物龙葵的块根入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乌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乌药虽然名称带有“药”字,但其实并非药材中的主要成分,它主要是一种调剂性中药材,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

乌药在中药典中是以其菊科植物菊花的块根作为原料,经过加工炮制而成,常用于治疗肺病、胸腹热痛、体虚畏寒等疾病。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1. 乌药具有激活血液循环的作用。

乌药内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的乌洛托品和异乌洛托品等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收缩功能。

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增加细胞内营养供应,还可以促进血液在组织和器官中的流动,减少血液中的积滞,对于改善寒湿痹痛、疼痛等疾病有明显的效果。

2. 乌药具有祛寒暖身的作用。

乌药性温,味辛苦,能够温中散寒,可以有效驱寒、暖身,对于寒性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尤其对于腹痛、冷痛、腰痛等症状特别有效,可以帮助人体驱除寒湿气体,达到温暖身体的作用。

3. 乌药具有消炎祛风的作用。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乌头碱具有很好的解毒和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病变。

同时,乌药中的乌散可以活血化瘀,对于淤血、瘀血有很好的排毒功效。

4. 乌药具有止血的作用。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加快血液凝固,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减少伤口的渗血,达到止血的效果。

对于外伤出血、咯血、便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5. 乌药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

乌药中的乌头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病毒和肿瘤的生长,减少病情的进展。

乌药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病毒和肿瘤的抵抗能力。

6. 乌药具有镇痛和解痉的作用。

乌药中的乌头酮和乌头素两种成分具有很好的镇痛和解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痉挛症状。

7. 乌药具有消肿利水的作用。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对于水肿、脚气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你听说过中药方剂吗?中药方剂有很多种,不同的中药方剂针对的疾病类型不用,功效作用当然也会不一样,乌药顺气散就是其中一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相关信息。

【处方】乌药(二钱)陈皮(二钱)麻黄(去根节.一钱)白僵蚕(炒.去丝嘴.一钱)川芎(一钱)枳壳(麸炒.一钱)甘草(炙.一钱)桔梗(一钱)白芷(一钱)干姜(炮.半钱)【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

凡卒手足瘫痪、言语塞涩,先宜多服此药,以疏通气道,然后随证投以风药。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

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

及疗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

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

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

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三寸,同煎并服,出汗见效。

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服。

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三叶煎服。

孕妇不可服。

常服疏风顺气。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60克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30克干姜(炮)15克【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

治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0。

乌药顺气散_普济方卷一一六引_德生堂方_减法方剂树

乌药顺气散_普济方卷一一六引_德生堂方_减法方剂树

乌药顺气散_普济方卷一一六引_德生堂方_减法方剂树乌药顺气散_普济方卷一一六引_德生堂方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麻黄(去根节)2两,陈皮(去白)2两,乌药2两,川芎1两,僵蚕(炒,去丝嘴)1两,枳壳(麸炒)1两,甘草(炒)1两,白芷1两,桔梗1两,天麻1两,全蝎(微炒)1两,独活(去芦)1两,羌活1两,防风1两,细辛(去土)1两,干姜半两。

(2)1.2.功效:一切风疾,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气,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2)1.3.来源:《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德生堂方》。

(2)2.天麻散 (2)2.1.减:陈皮、乌药、僵蚕、枳壳、桔梗、全蝎、独活、细辛、干姜 (2)2.2.组成:天麻、防风、甘草、川芎、羌活、白芷、麻黄(去节)各等分。

.. 2 2.3.功效:小儿伤风。

鼻塞,流清涕,咳嗽,身热。

(2)2.4.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2)3.行军散 (2)3.1.减:陈皮、乌药、川芎、僵蚕、枳壳、桔梗、天麻、全蝎、独活、羌活、防风33.2.组成:麻黄5两,干姜2两,白芷5两,甘草5两,细辛5两。

(3)3.3.功效:瘟气缠身。

(3)3.4.来源:《集验良方》卷二 (3)1.原方1.1.组成:麻黄(去根节)2两,陈皮(去白)2两,乌药2两,川芎1两,僵蚕(炒,去丝嘴)1两,枳壳(麸炒)1两,甘草(炒)1两,白芷1两,桔梗1两,天麻1两,全蝎(微炒)1两,独活(去芦)1两,羌活1两,防风1两,细辛(去土)1两,干姜半两。

1.2.功效:一切风疾,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气,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1.3.来源:《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德生堂方》。

2.天麻散2.1.减:陈皮、乌药、僵蚕、枳壳、桔梗、全蝎、独活、细辛、干姜2.2.组成:天麻、防风、甘草、川芎、羌活、白芷、麻黄(去节)各等分。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互乌药疏肝理气饮在中医药学上归属于是一种实际效果非常好的中医药方。

依据有关的一些医学临床研究上觉得,那样的中药材实验试剂十分的安全性、合理,合适许多疾病的症状,下边就要了解下交互乌药疏肝理气饮这类药方吧。

特异药方生产
乌药、防风、枳壳、茯苓、僵蚕、白芍、麻黄(去节)、羌活、半夏、白姜(炮)、甘草、南星。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中风,风痰壅盛。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加姜片、红枣,水煎服。

特异摘抄生产
《冯氏锦囊·杂症》卷八
中医药方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适用下获得了越变越好的市场前景,功效的提升,副作用的进一步降低都充分说明着其准确性。

我们坚信类似交互乌药疏肝理气饮等中医药方在现代科
学的科学研究下一定会充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乌药,又名乌椒、乌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乌药味辛、嗅特异,可作为调味品使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驱寒止痛:乌药具有温热的属性,可以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常用于治疗寒痹、寒湿痛、腹痛等疾病。

乌药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滞引起的疼痛。

2. 增进食欲:乌药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适用于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3. 补肾壮阳:乌药具有壮阳补肾的作用,能够提高男性性功能,增强性欲。

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与肾虚有关的性功能障碍。

4. 活血祛瘀:乌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促进创伤的愈合和组织修复。

适用于血瘀以及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痛经、瘀血痛等。

5. 抗菌消炎:乌药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感染、口腔溃疡等疾病。

6. 抗氧化:乌药中的挥发油和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7. 止咳化痰:乌药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除了以上的药用功效,乌药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乌药可作为调味品使用,有辛辣、微苦的味道,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提升食欲。

一些地方还有将乌药制成的调味酱或调料食用,既能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又能提供一些药物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乌药虽然有很多的药用功效,但不适合每个人都适用。

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应慎用。

此外,乌药辛烈温燥,过量食用容易引起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乌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确保合理用药。

总之,乌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驱寒止痛、增进食欲、补肾壮阳、活血祛瘀、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但用药需谨慎,在合适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适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

气通,病自除!乌药顺气汤,治好两腿发麻

气通,病自除!乌药顺气汤,治好两腿发麻

气通,病自除!乌药顺气汤,治好两腿发麻(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普济方》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坦率地说,文老师,是一个笨人。

正因为不聪明,所以我格外重视借鉴中医前辈的经验。

我自己不会,当然得去学别人的办法了。

学来学去,我发现,中医历史中的珍宝太多,方法太妙,而我自己,又太渺小。

来,我给你说个医案故事吧。

它让当初的我拍案叫绝。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张琪。

他1922年生人,出生于河北,后来调入黑龙江中医药研究所,历任中医研究室主任、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等职。

他后来也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

有这么一次,张师接待一个患者,十分有意思。

这个人当时47岁。

有一回,隆冬三九,他家里来了一个客人。

等客人要走的时候,他就想去送送。

可是,一着急,当时的他就来不及穿袜子和棉鞋了,直接光着脚,穿着拖鞋出来了。

来到户外,他和友人依依道别,前后一共逗留20分钟,这才转身回家。

但是,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两脚出现了异样感。

什么呢?就是发麻。

接着,这个麻木感顺着双脚、双腿往上蔓延,一直来到肚脐小腹部位。

这是怎么回事啊?患者当时吓坏了,觉得自己可能要因此瘫痪了。

后来,他经人介绍,找到了张琪先生。

刻诊,见患者面色正常,二便正常,只是下肢感觉迟钝、麻木,脉象沉紧有力。

当时,患者还说呢,我是不是要瘫痪了?如果说是因为当时受寒着凉,那都过去这么多天了,早就热乎了,怎么还不好呢?张师没说什么,只是低头书方一首,但见——乌药15克,川芎15克,麻黄10克,白芷15克,僵蚕15克,橘红15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用6剂以后,麻木感大大减轻。

麻木范围,从肚脐的部位,向下退回到膝盖以下。

接着,原方加入木瓜15克,陈皮15克,再用药6剂。

这时候,膝盖以下的麻木也消失了。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我给你转述了一遍。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乌药,又称乌梅、乌梅果,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生活中的小食品,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是由诸多植物制成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药用上也有很多的用途。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症。

一、乌药的功效与作用1. 健脾益胃乌药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

尤其适用于体弱多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人群。

2. 补血润燥乌药富含铁元素,对贫血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缺铁会导致贫血。

同时,乌药还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干燥咳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3. 强化免疫力乌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各种矿物质,对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有很大的功效。

长期食用乌药可以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减少自由基的损害,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 缓解便秘乌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预防和缓解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保持肠道的健康。

此外,乌药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舒缓肠胃不适。

5. 去湿利水乌药具有温中散寒、祛湿利尿的作用。

适用于湿气重导致的水肿、尿频、黄疸等症状。

乌药在中医治疗湿热病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6. 镇咳化痰乌药还具有镇咳化痰的功效。

中医认为,乌药可以温肺化痰,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的症状。

乌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改善肺部炎症,缓解咳嗽不适。

二、乌药的禁忌症虽然乌药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1. 孕妇禁用乌药具有温和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的收缩。

因此,孕妇不适宜长期食用乌药。

尤其是孕妇处于孕早期,宜尽量避免食用。

2. 湿热体质禁用乌药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合寒湿体质的人食用。

但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吃乌药会加重病情。

湿热体质的人群包括体质偏胖、喜食油腻食物、易生痤疮等。

3. 胃寒引起的腹泻患者禁用乌药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但对于胃寒引起的腹泻患者来说,乌药会加剧病情。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乌药能够温补脾胃、化湿、化瘀、行气、通络、止痛等,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一、乌药的功效1. 温补脾胃:乌药可以温补脾胃,增强脾胃消化功能。

乌药富含挥发油、羟基油酸酯等成分,可以促进脾胃分泌消化液,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2. 化湿化瘀:乌药具有较强的湿气化解作用,能够祛除体内湿气,消除湿热等症状。

同时,乌药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减轻气滞、血淤等症状。

3. 行气通络:乌药具有行气通络的作用,能够改善气滞、瘀滞等症状,促使气血畅通,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效果。

4. 止痛镇痛:乌药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功效。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减轻疼痛感受,对于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胃痛、腰痛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乌药的作用1. 抗菌作用:乌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 抗炎作用:乌药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肠道炎症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抗氧化作用:乌药中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延缓细胞老化,保护心血管系统等。

4. 调节免疫系统:乌药中的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5. 促进伤口愈合:乌药中的成分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感染风险。

6. 保护肝脏:乌药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健康。

三、乌药的适应症乌药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适应症:1.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2. 湿热病症,如湿热质证、黄疸。

3. 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4. 腰腿疼痛、痛经等疼痛症状。

乌药顺气散_金鉴卷七十三_减法方剂树

乌药顺气散_金鉴卷七十三_减法方剂树

乌药顺气散_金鉴卷七十三_减法方剂树乌药顺气散_金鉴卷七十三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3)1.1.组成:乌药2钱,橘红2钱,枳壳(麸炒)1钱,白芷1钱,桔梗1钱,防风1钱,僵蚕(炒)1钱,独活1钱,川芎1钱,甘草(生)5分。

(4)1.2.功效:丹毒初起白癍,无热无痛,游走不定者,由火毒未发,肌肤外受寒郁,名为冷瘼。

(4)1.3.来源:《金鉴》卷七十三。

(4)2.增损如圣汤 (4)2.1.减:乌药、橘红、白芷、僵蚕、独活、川芎 (4)2.2.组成:桔梗2两,甘草(微炒)1两5钱,防风半两,枳壳(汤浸,去瓤)2钱半。

(4)2.3.功效:心肺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4)2.4.来源:《御药院方》卷九 (4)3.小如圣汤 (4)3.1.减:乌药、橘红、白芷、僵蚕、独活、川芎 (4)3.2.组成:甘草1钱,防风1钱,枳壳7分,桔梗1钱5分。

(4)3.3.功效:风热上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4)3.4.来源:《杏苑》卷六 (4)4.枳梗汤 (4)4.1.减:乌药、橘红、白芷、防风、僵蚕、独活、川芎 (4)4.2.组成:枳壳、桔梗、甘草各等分。

(4)4.3.功效:结胸痞气,胸满不利,烦闷欲死,不论寒热通用。

(4)4.4.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5)5.香积散 (5)5.1.减:乌药、橘红、白芷、桔梗、僵蚕、独活、川芎 (5)5.2.组成: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锉),甘草(炙,锉)半两。

(5)5.3.功效:大肠秘涩。

(5)5.4.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七 (5)6.祛风顺气香枳散 (5)6.1.减:乌药、橘红、白芷、桔梗、僵蚕、独活、川芎 (5)6.2.组成: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锉),甘草(炙,锉)半两。

(5)6.3.功效:大肠秘涩。

(5)6.4.来源:《普济方》卷一○六引《余居士选奇方》 (5)7.桔梗枳壳汤 (5)7.1.减:乌药、橘红、白芷、防风、僵蚕、独活、川芎 (5)7.2.组成:枳壳(制)2两,桔梗2两,甘草(炒)半两。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乌药顺气饮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乌药顺气饮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

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加减乌药顺气饮这种方剂吧。

【处方】
乌药、防风、枳壳、陈皮、僵蚕、白芷、麻黄(去节)、羌活、半夏、白姜(炮)、甘草、南星。

【功能主治】
中风,风痰壅盛。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冯氏锦囊·杂症》卷八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

我们相信类
似于加减乌药顺气饮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药顺气散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
乌药顺气散
【处方】
当归半两,芍药半两,生地黄半两,川芎半两,乌药半两,陈皮半两,地龙半两,香附子半两,砂仁半两,枳壳半两,黄芩半两,半夏半两,防风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半两,乳香2钱5分,没药2钱5分,沉香2钱5分(此3味为末,入煎熟药内同服)。

【功能主治】
诸风气,手足瘫痪。

【用法用量】
乌药顺气散(《古今医鉴》卷二)。

【摘录】
《直指》卷三
上文介绍了大乌药顺气散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大乌药顺气散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