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答题规范:
1、答出表现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 3、指出表达效果
六、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
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如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李贺《天上谣》 中描写天庭的景象时也运用了想象。
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 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 一起,共同使用的。
10.对比
▪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 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 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 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 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2、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 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 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3、其他方面: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 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 生动、意境优美、别具匠心、联想丰 富、见解独到、平淡之中见真情、清 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引起共 鸣、情调旷达洒脱。心情不舒畅常用 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 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激愤、 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早虫鸣”反衬 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 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常用术语
1、表情达意方面:欲抑先扬、先抑 后扬、首尾呼应、巧用修辞、以 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 典故(诗句)。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 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 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2.象征手法:象征是一种托物言志 的表达方式,借助具体外物来暗示 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谦《石灰 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间。” 石灰就象征歌咏
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 人格。
3.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 事或词句,这就叫做用典。使用典故使诗 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阿鲁威的《[双调]折 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 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 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
问: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 现手法,试简析之。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 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 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 的自己的情景。这是从对方着笔,也 即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7、曲笔(反客为主)
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 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 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 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 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 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 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 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 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 问题!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 能达到此效果。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析】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 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 而“悔恨”不已,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 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 怨”的主题。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 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 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 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运用的是衬托手法。②这里以鸦归巢反 衬人不能归家③表达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 实。
解释: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 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 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 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 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4.抑扬:抑扬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 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 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 后两句, “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突出“早”的?
答:①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②天未放亮,星斗 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寂静。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的出 行之早,表现诗人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2006江苏卷) 鹧鸪天 魏初
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 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 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 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 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 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 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 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 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5分)(1)长长的驼队行 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 扬的衬托对比。
▪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 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 的思想情感。
▪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衬托
▪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 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 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 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 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8、联想:
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 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 刻会想到“落叶”. 诗歌中极其常见。如贺知章的《咏 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诗人由 柳枝的下垂联想到翠绿的丝绦。
9、想象:
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
高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篇
古代诗歌鉴赏之四
诗歌的表达技巧之
表现手法
江苏省泗阳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知识及效果分
析方法。 重点: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这类题目的答题
规范。 难点: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效果分析及
表达。
二、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5.渲染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以突出氛围特点,加强艺术 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 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 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照应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
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 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 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 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 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 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 中的“送”字。
表现手法例析
1.赋比兴手法:赋,即铺陈,就是详细 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 《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 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 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比,《诗 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兴,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即是“兴”。
谢谢观赏!
2020/11/5
33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 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 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 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 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2006 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