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第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第1—4课)《1.水》教学设计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水的问题。
讲授新课水在哪个袋子里?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把你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填写在课本66页的网状图上。
记得用铅笔填哟。
(教师巡视指导)刚才的探究过程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现在找四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的探究结果。
水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写的?水的用途是什么?水和生物的关系是什么?水有哪些存在状态,你知道吗?(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水可以“冰”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雾”的形式存在,水还分为海水和淡水,还是与淡水的区别就是海水比较咸,而淡水没有咸味儿。
)下面同学们拿出你们组的袋子,在小组内讨论,并(小组探究)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回答问题亲自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的讨论方案?掂一掂,最轻的袋子里是空气,摸一摸,不流动的石头,木块或者树叶。
流动的是水,牛奶或者醋。
(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的方法非常好,现在我要找的是水,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用眼睛观察,你能找出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讨论,稍后把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谁来分享你的做法?(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哪一个办法最可行呢?方法我们有了,下面我们在小组内实验,请你用闻一闻的方法找出水。
给袋子中的物体分类我们只是找到了水,我们袋子里有这么多物品,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分一下类呢?我们的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呢?在小组内,讨论商量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哪个小组来把你们的分类方法分享给大家?(引导学生回答,并动画出示固体,液体、气体的定义。
)我们身边的物体就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给下面的物体分类吗?(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水小组讨论,实验。
【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水》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小学生,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 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 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同 时低年龄学生专注度低下,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针对性较强且具有趣味 性的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延长观察时间。并注意语言的童趣化,教学 的情境化。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 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 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无色无味 《水》板书
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
(4)简单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 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会流动,透明,无色,没 有气味,没有味道。
(四)、探究活动三——给物质分类 小朋友们真厉害,通过摸、闻、尝的方法终于把这七种物体一一给分辨出来 了,那现在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来把这七种物体分分类吗?并想想为什么 要这样分,根据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分类方法,出示课件移动物品到相应的类别圈中。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课《认识水和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课《认识水和空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水和空气》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通过对水和空气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水和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善于动手操作,因此,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水和空气的特性,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的性质和特点,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知道空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2.空气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3.实验操作的技能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亲身体验水和空气的性质。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水、气球、杯子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3.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杯倒置不漏水,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水的一些特性,如透明、无色、无味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观察水的蒸发、水的溶解能力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4课《水和空气还有什么用》,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并探究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水和空气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和空气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探究水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水和空气的用途;–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和空气的用途;•探究水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到水和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2.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3.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水、空气等;3.教学卡片:包括水和空气的用途等相关知识;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节课的内容,如水和空气的特性;–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反馈和引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水和空气的用途,如生活中的用水和呼吸空气等;–学生观察和思考,教师引导和提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和空气的压缩等;–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教师给予指导和支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5-7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5-7课时教学设计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一、我们知道的空气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二、空气的存在1、空气真的存在吗?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2、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
(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三、比较空气和水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三年级科学 《水和空气》单元教案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
学
重
点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教
学
难
点
理解公平实验的重要性。
教
学
准
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一块抹布、3个小烧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谁流动得快?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学生在教师进一步引导下如:师问杯子里真的没有别的物体吗?在教师的追问下说得出杯子里有空气,那么教师按“2-3-4-二”环节展开学习活动。第二种可能学生始终说不出,那么教师就做演示实验,把杯子倒扣在水中,再慢慢倾斜,问学生冒出来的泡泡是什么?-空气。接着教师按“2―3―二”环节展开教学活动。2、看来大家关于空气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每个同学请把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在完成书本75页的气泡图,同学们在填写气泡图时要注意气泡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
第1课水
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1三年级科学《水和空气》单元教案气味、没有
味道、透明的液体。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知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
易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感官认识水的性状,能用准确语言对水的性状进行描述。2、能够运用
感官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快速地将多种液体中的水鉴别出来,体会运用感官观
1.观察水的特点
谈话:现在用各种方法观察水,找一找水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观察,完成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教学计划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测量需要标准工具。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课
时
计
划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水
1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
3、谁流得更快一些
2
4、比较水的多少
如何将学生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呢?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什么是液体的基本特征,什么又是气体的基本特征呢?这些是我们期待学生们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不断地对比观察和从实验中获取证据。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教学计划
教
材
简
析
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刮风是空气快速地流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第5—7课)
《5.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出示答案)讲授新课证明空气的存在关于空气,你了解多少?能整理下面的气泡图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试着完成课本75页的气泡图。
(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谁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的答案?(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气泡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很轻的气体。
)空气由哪些成分组成?空气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组成。
另外空气还支持燃烧,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空气真的存在吗?你想怎么来证明呢?和你的小组讨论,填图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讨论并尝试回答同桌实验并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同桌商量一下。
谁来回答你的方法?(对可行的方法给予肯定)下面请同桌合作来做实验。
将充满空气的袋子扎破一个小洞,一只手用力挤压,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条,冲着袋子的小洞,你会发现了什么?(如屏幕图画这样)你发现了什么?纸条向着一定的方向飘动。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空气存在着,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伴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动画。
)下面图片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空气存在着。
我们也可以将盛有空气的袋子扎一个小洞,然后放进水里,挤压袋子,发现会有气泡冒出,这也可以证明空气存在着。
比较空气和水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水,水和空气相比,哪个轻?哪个重呢?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进行猜想,并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教师巡视指导,稍后指名回答)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方案?(对合理方案给予正确肯定。
)我们可以掂一掂同体积的社会和空气,充满气的气球浮在水上,都可以说明空气比水轻。
请看下面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水中气泡上升。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讨答回答问题讨答画风回答问题讨答问题回答问题空气比水轻。
你能否说一下证明空气比水轻的方法?(伴随回答出示答案。
)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小组内讨论你打算怎样验证空气会流动?(教师稍带后指名回答,对于可行方案给予充分肯定)我是这样来验证的,将手放在嘴的前面,用力吹一口气,感觉到有气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共5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共5篇)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水和空气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一、我们知道的水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
(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模板范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又无法直接被观察到,这些将造成“空气”的教学有相当难度。
所以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
如何将这一看不见的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图景,最终形成抽象概念,这将是本课的研究重难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难点:对无法看到的现象如何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室周围黏贴着课前填好的关于空气的气泡图,学生边看气泡图边进入教室。
一、了解空气特点 14’1、刚才大家都相互看了彼此对空气的了解,那么在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呢?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
2、请看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切生命都需要空气!3、谁来帮小狐狸装一袋空气?可是小狐狸只有黑色的塑料袋,它怕路上口渴,还装进了一袋苹果和一袋水。
你能找出哪个袋子中装有空气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整理板书,完成空气知识气泡图。
)①掂一掂,最轻的就是空气。
(轻)②捏一捏,会变形的,容易被压缩的就是空气。
(无固定形状,易压缩)③为什么无固定形状呢?(会流动!)举生活中的例子。
④小狐狸打开一看,哎呀,空的!怎么回事?(无色透明,无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教学设计⒈水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关于水的视频。
交流:从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2.引出课题——水二、探究活动一——我们知道的水1.讨论并填图:关于水,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呢?把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知识填在“网状图”上。
(投影网状图)2.汇报交流。
师随机板书学生所知关于水的知识。
3.看板书师生一起从“用途”、“水是什么样的”、“存在”、“和生物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类整理。
三、探究活动二——水在哪个袋中。
1. 关于水,我们知道的知识可真多,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水,我把它装在黑袋子里,老师现在找不到它了,因为黑袋子有七个,他们分别是树叶、石头、木头、空气、牛奶、醋、水七种物品(投影相关的7种图片),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能帮老师找到水吗?你准备如何去找?(引导学生借助感觉器官)2.学生活动:运用感官判断并记录。
3.互动交流,重点说说猜测的理由。
(1)从交流中发现,学生对1、2、3、4号袋意见比较的统一(1号袋石头、2号袋木头、3号袋空气、4号袋空气)。
可以让学生打开这几个袋子看看。
(2)5、6、7号袋里的牛奶、水、醋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辨?打开袋子看一看:拿出5号(牛奶)、6号(醋)和7号(水)。
你可以分辨了吗?为什么5号是牛奶,而不是水?(3)6、7号都是透明无色的,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水和醋分辨出来?把6、7号液体倒在编有号码的透明杯子中,然后教师指导正确的“扇闻法”,然后请学生上来用“扇闻法”试着闻一闻。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水和空气教学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水和空气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章节中的“水和空气”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2. 了解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认识到水与空气的密切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热水、冰块等)。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水与空气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结、融化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三态变化。
4. 讲解:通过PPT课件,讲解水的循环过程,使学生了解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5.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如湿度、云雾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3. 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水蒸气、云、雾、露、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水与空气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示例:夏天,冰块融化成水;冬天,水结成冰。
原因:温度变化导致水的三态变化。
(3)水与空气关系:水蒸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水与空气中的气体相互转化,影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第一课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
(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8、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板书:
教学后记:
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