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单纯形法

合集下载

第2章 单纯形法

第2章 单纯形法
11
z=840 - 40x3+15x5 x1=6 - x3 + x5 x4= 18+3x3 - 2x5 x2=12 - 1/2 x5
x2 x(2) B
(6,12) (0,12) A (15,7.5)
x(3) x(4) C
(0,0) 0
D
z=40x1+50x2
x1
x(1)
12
单纯形法小结: 单纯形法小结: 单纯形法是这样一种迭代算法——如下图 单纯形法是这样一种迭代算法 如下图… 如下图 非基变量的系数的系数全为负值时 的系数的系数全为负值时, 当z(k)中非基变量的系数的系数全为负值时,这时的基 本可行解x 即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迭代结束。 本可行解 (k)即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迭代结束。
证 : 只只 只 非 基 变 量 新基可行解 X ,因 知 z = z0 , 故 X
(1) (1)
x m + k 换 入 基 变量 中 , 找 到 个
σ m + k = 0,由 z = z0 +
X
(0)
j = m +1 (1)
∑σ
n
j
xj
也是 最 优 解 , 故
, X 连连连所
19
有 有 都是 最 优 解。
= 36 – 3x1 x2 = 12
- 1/ 2 x 5
- 1/2 x5
(2)“ ∵ 15>0
不是最优解 ∴ x(3)不是最优解
(3)" 选x5从0↗, x3 =0 ↗ x1=6 + x5 ≥ 0
x4= 18 - 2x5 ≥0 x2=12- 1/2 x5 ≥0 x5=min( 18/2 , 12/1/2 ) =9 x5进基, x4出基。 进基, 出基。

第二章单纯形法总结

第二章单纯形法总结

得到解(0,0,0,5,4)T,y1+y2=9 选择x2为替换变量,替换y2:
- 2 3 2 2,行1-行2,行22 行3 行 2 得到解(0,2,0,1,0)T,y1+y2=1 2
0 1 0
1 1
1 0 -1
-1 1 2 0
1 2 2 -1



给出①的一个基解X=(XB,XN),令C=(CB,CN),则: x0=CBXB+CNXN ② XB=B-1b-B-1NXN ③ X0=CBB-1b-(CBB-1N-CN)XN ④ 若④中取XN=0,则: X0=CBB-1b是基可行解X=(XB,XN)的目标函数值。
将③和④写成矩阵形式 : x 0 C B B 1b C B B 1 N C N X N X 1 B 1b B N B
引进新记号 x 0 xB0 , X B ( xB1 , xB2 xBm )T , 用R表示N中各列的下标集合, S {B1,B2, ,Bm }表示S中各列的下标集合 令 y 00 C B B1b y10 Y0 ( 1 ) , B b y mc y0 j C B B1Pj c j y1 j Yi ( ) , j R B1Pj y mj
单纯形法初始基本可行解的选择:

1、若原线性规划问题中所有约束条件均为≤形式,则松弛变 量可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 2、若原线性规划问题中所有约束条件包括≥或=形式,则需 要人工变量法求得初始基本可行解。 标准型中最能引起目标函数值Z变化的非基变量为首选。

单纯形法入基变量的选择:

第二章 图解法与单纯形法

第二章 图解法与单纯形法

表1-4 XB
基变量 x1 x2
进基列 x3
bi /ai2,ai2>0 x4 b
将3化为1
(1)
θi 40 10
出 基 行
x3
x4
2
1 3
1
3 4
1
0 0
0
1 0
40
30
σj
x3
乘 以 1/3 后 得 到
5/3
0 1 0 0 1
1 0 0 3/5 -1/5
-1/3 1/3 -4/3 -1/5 2/5
x2
40
例题
2 x1 x2 40 x1 1.5x2 30
(15,10)
max Z 3x1 4x2 2 x1 x2 40
30
x1 1.5 x2 30 x1 0, x2 0
20
最优解X=(15,10) 最优值Z=85
10
O
10
20
30
40
x1
2.1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θ M 20
0 λj
0 2 λj 1 2 λj
x5
x4 x2 x1 x2
1/3 1
3 1/3 1/3 1 0 0
1 2
0 1 0 0
5 1
17 5 -9 17/3
0 0
1 0 0 1/3
1 0
3 1 -2 1
20
75 20 25
25 60
1 0
28/9 -1/9 2/3 -98/9 -1/9 -7/3
1.通过图解法了解线性规划有几种解的形式 2.作图的关键有三点 (1)可行解区域要画正确 (2)目标函数增加的方向不能画错 (3)目标函数的直线怎样平行移动

运筹学单纯形法

运筹学单纯形法

单纯形表
max z=x1+2x2 s.t. x1+x23 x2 1 x1, x2 0
Cj CB XB b 0 0 Z X3 3 X4 1 0 1 2 0 0
标准化
max z=x1+2x2 s.t. x1+x2+ x3 =3 x2 +x4=1 x1, x2 ,x3, x40
X1 X2 X3 X4 1 0 1 1 1 2 1 0 0 0 1 0
Z=x1+2x2 x1+x2+ x3 =3 x2 +x4=1 单纯形表
Cj
1
2
0
0
单纯形法原理 单纯形表 CB XB b
z=x1+2x2 x3 =3-x1-x2 x4=1 -x2
x2进基,x4离基
X1 X2 X3 X4

3/1 11
0
1 0
1 1
1 1
2 2 0 1 0 2 0 1 0 0 1 0 -1 0
max z=x1+2x2 s.t. x1+x2+x3 =3 x2 +x4=1 x1, x2, x3, x40
x1=0
(x1,x2,x3,x4)= (0,1,2,0), z=2 C (x1,x2,x3,x4)= (2,1,0,0), z=4,最优解
B
x4=0 x3=0
(x1,x2,x3,x4)= (0,0,3,1), z=0
1 0
0 0
0 1
0
CB XB b 0 2 Z Cj CB XB b 1 2 Z X1 2 X2 1 4 X3 2 X2 1 2 1 1 0 0
X1 X2 X3 X4 1 0 1 1 0 0 0 -1 1 -1

第二章 单纯形法

第二章    单纯形法

求解线性规划: 求解线性规划: max z = 3x1 + 5x2 s.t. x1 ≤ 8 2x2 ≤ 12 3x1 + 4x2 ≤36 x1, x2 ≥ 0
解:将原问题转化为标准 型模型: 型模型:
Max z = 3 x1 + 5 x2 s.t. x1 + x3 = 8 x2 + x4 = 12 3x1+ 4x2 + x5 = 36 x1 , x2 , x3 , x4 , x5 ≥ 0
=0 =8 =12 =36
z
-3x1 x1 x2 3x1
+5/2x4 +x3 +1/2x4 -2x4 +x5
=30 =8 =6 =12
z +x3 x2 x1
+1/2x4 +x5 =42 +2/3x4 -1/3x5 =4 +1/2x4 =6 -2/3 x4 +1/3x5 =4
方程组形式的求解过程
max z = 10 x1 + 5 x2 3x1 + 4 x2 + x3 = 9 s.t 5 x1 + 2 x2 + x4 = 8 x ,x ,x ,x ≥0 1 2 3 4
4 在所有σj<0中,只要有一个σr<0说对应 中 说对应 的系数列向量a 的系数列向量 r ≤0,即一切 ir ≤0(i=1, ,即一切a ( , 2,m),则该 问题无最优解,停止计 , ),则该LP问题无最优解 ),则该 问题无最优解, 算,否则转5。 否则转 。 5 按最小检验数规则
确定进基变量x 和主列a 确定进基变量 k和主列 k;再按最小比值规 则
•转换为典则形式 转换为典则形式

运筹学单纯形法

运筹学单纯形法
总结:①在迭代过程中要保持常数列向量非负,这能确保基 可行解旳非负性。最小比值能做到这一点。 ②主元素不能为0。因为行旳初等变换不能把0变成1。 ③主元素不能为负数。因为用行旳初等变换把负数变成1会 把常数列中相应旳常数变成负数。
16
三、其他解旳情况 1、无穷多种解 例2 解LP问题:
min Z x1 2 x2 x3 0 x4 0 x5
xx51
1 2c 5 3c
其中c是满足非负性旳任意常数。
21
再由
x1,
x5
旳非负性,知:
x1 x2
1 2c c
0 0
x5 5 3c 0
解出 0 c 5 3
最优解为:
(2c 1, c,0,0,5 3c)T (其中0 c 5 )
3
最优值为:max S 1.
22
2、无最优解旳两种情况:
相应地,将 X 0代入目的函数得 Z ( X 0 ) 0
从数学角度看,若让非基变量 x1, x2 取值从零增长,
6
min Z 2x1 x2 0x3 0x4 0x5
相应旳目旳函数值Z也将随之降低。所以有可能找到一种 新旳基本可行解,使其目旳函数值有所改善。即进行基变
换,换一种与它相邻旳基。再注意到 x1 前旳系数-2比 x2
x3
6 x1 x1
2x2 x2
x4 x5
xi 0
i 1,,5
15 24 5
目前可行基{ x3, x4 , x5 }所相应旳基本可行解
X 0 (0,0,15,24,5)T
(相应可行域旳 o(0,0) )
显然不是最优。 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 x1 0, x2 0
意味着该厂不安排生产,所以没有利润。
2

运筹学第2章 单纯形法

运筹学第2章 单纯形法

所有检验数 j 0 ,则这个基本可行解是最优解。
n
z z0 j x j
j m 1
m
j ciaij c j =CTBa j c j
i 1
m
m
z0 c j x j = cibi =CBT b
j 1
i 1
✓对于求目标函数最小值的情况,只需 σj≤0
0
XB
b
x1
-1 x5 0
0
0 x4 3
1
-3 0
0
00
x2
x3
x4
0
-2 0
2
-2 1
0 10
-1 bi/aik
x5
1
0
0
29 2020/3/4
2、无界解
在求目标函数最大值的问题中,所谓无界解是指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值可以取任意的大。
•存在着一个小于零的检验数,并且该列的系数向量的每个元素 都小于或等于零,则此线性规划问题是无界的,一般地说此类
2x1 x2 x3 x5 2
s.t. x1 2x2
x4
3

x1,
x2 , x3, x4 , x5 0
✓添加人工变量x5来人为的创造一个单位矩阵作为基 ✓M叫做罚因子,任意大的数。 ✓人工变量只能取零值。必须把x5从基变量中换出去,否 则无解。
cj
3
2
00
CB XB
2020/3/4
14
(2)出基变量和主元的确定——最小比值规则
min

bi aik
aik

0


bl alk
确定出基变量的方法:把已确定的入基变量在各约束方程中的正的系数

运筹学02-单纯形法

运筹学02-单纯形法

反之,若经过迭代,不能把人工变量都变
为非基变量,则表明原LP问题无可行解。
19
第2章
单纯形法
2.3 人工变量法
2.3.1 大M法
在原问题的目标函数中添上全部人工变量,并令其系数 都为-M,
而M是一个充分大的正数。即
max z = c1x1 + c2x2 + c3x3 + … + cnxn – M( xn+1 + xn+2 +…+ xn+m )
思路:由一个基本可行解转化为另一个基本可行解。 等价改写为 目标方程 max z max z = 3x1+5x2 z -3x1 -5x2 = 0 z -3x1 -5x2 x1 +x3 x1 +x3 = 8 2x2 +x4 2x2 +x4 = 12 s.t. s.t. 3x1+4x2 +x5 3x1 + 4x2 +x5 = 36 x1 , x2 ,x3,x4,x5 x1 , x2 ,x3,x4,x5 ≥ 0
以主列中正值元素为分母,同行右端常数为分子,求比值;
6
第2章
单纯形法
2.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
(Ⅰ)
用换基运算 将X0 转化为 另一个基本 可行解 X1。
z- 3x1 -5x2 = 0 0 换基运算—— x1 +x3 = 8 ① 方程组的初等变换 目的是把主列变为 22x2 +x4 = 12 ② 单位向量:主元变 3x1 + 4x2 +x5 = 36 ③ 为1,其余变为0。 X0 = ( 0, 0, 8, 12, 36 )T z0 = 0
⑴ 当前基:m阶排列阵

第二章 单纯形法

第二章 单纯形法
运筹学
15
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
单纯形法的求解步骤
重复步骤2~5,直到终止。
判优换基迭代
判优换基迭代 判优换基迭代 判优 最优解
运筹学Leabharlann 16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
基本可行解的改进
• 换入变量的确定——最大增加原则
假设检验向量σN=(CN- CB B-1N )=(σm+1, σm+2, …,σn), 若其中有两个以上的检验数为正,选取最大正检验数所对应的 非基变量为换入变量。 若:max{σj| σj>0,m+1≤j≤n}= σm+K 则选取对应的xm+k为换入变量。
1 0 B 0 1
2 / 5 3 / 5 1 / 5 N 6 / 5 1 / 5 2 / 5
17 / 5 b 6/5
CB (3,5), CN (2,1,1)
再转向步骤(2) 运筹学
25
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
(2)检验X’=(0,0,4,0,3)T是否最优:
检验向量 N CN CB B N
1
1 / 2 1 1 / 2 N (5,2,1) (3,1) (1,4,2) 5 / 2 3 1 / 2
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
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 • 凸集:没有凹入部分,内部没有空洞。实习圆、实 心球体、实心立方体都是凸集;两个凸集的交集是 凸集。 • 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可行域是凸集。 •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顶点。 • 若可行域有界,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一定可以 在其可行域的顶点上达到最优。
由最优解判别定理,非基变量检验数σ1=1>0, 所 以X‘=(0,0,4,0,3)T不是最优解

二章二节单纯形法

二章二节单纯形法
B b b = ≥ 0, 可行。 问题:若B0=I,则X0=? − − X = 0 0
0 0 −1
2. 最优性检验
问题:用什么检验?
b B N
—— 目标。
−1 −1 B N N N
X 而目标z = CX = (C C ) = C ( B b − B NX ) + C X X = C B b + (C − C B N ) X
解:增加松弛变量 x3 , x 4 , x5 , 则约束化为
= 360 9 x 1 + 4 x 2 + x 3 4 x 1 + 5x 2 +x4 = 200 s .t . + x 5 = 300 3x 1 + 10x 2 x 1, x 2, x 3 , x 4 , x 5 ≥ 0
易见,增加的松弛变量的系数恰构成一个单位阵I。
一、单纯形法的预备知识
1.线性规划的标准型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前提是先将模 型化为标准型:
Maxz = CX AX = b s.t. X ≥ 0
其中,A 的秩为m (m ≤ n) ≥ 0。 ,b
m ×n
标准型的特征:Max型、等式约束、非负约束
非标准形式如何化为标准
1)
Min型化为Max型
1 2 3 1 2 4 1 4
求相应于基B1和B2的基本解,它们是否基本可行解?
1 0 解:B = , B 0 1
1 −1 1
1 0 1 0 1 1 = , B b = 0 1 3 = 3, 0 1
−1 1
相应于基B 的基本解为X = ( 0,0,1,3) , 是基本可行解。
例3:下面为某线性规划的约束 =1 x1 + 2 x2 + x3 + x4 = 3 2 x1 − x2 x ,L , x ≥ 0 4 1 请例举出其基矩阵和相应的基向量、基变量。

运筹学第2章单纯形法

运筹学第2章单纯形法
==8 ==6
① ② ③
-2X4+X5 =12
得到新的基本可行解 X1 =(0,6,8,0,12)T
(1)、决定进基变量:1=--3, X1进基 (2)、决定离基变量:最小比值规则来确定主 元与离基变量.
则Xl为进基变量。 MIN(8/1,-,12/3)=12/3 此时可以确定X5为离基变量
Z
X(0) =(0, 0, 10, 15 )T
Z0 =0
Z-30X1-20X2 =0 选中X1从0↗,X2 =0 X3=10-(-X1 )0
X4=15-(-3X1 )0 求X1, X1→+ ,Z→+
2.2.3 单纯形法计算之例
2-3 人工变量法 (Artificial Variable)
+1/2X4
+X5 =42 =6
X3 +2/3X4 -1/3X5 =4
X2 +1/2X4
X1 -2/3X4+1/3X5=4 令X4 =X5 =0 X =(4, 6, 4, 0, 0)T Z =42
。此时4=1/2,
Z值不 再增大了,X值是最优基本解
5
=1,
* T * 即:X =(4,6) ,Z =42
检验数
当目标方程中基变量系数全为0时,非基 变量的系数可以作为检验当前的基本可 行解是否最优的标志,称之为检验数。
(2)、判定解是否最优 Z-3X1-5X2 =0 当X1从0↗或X2从0↗ Z从0↗ ∴ X0 不是最优解
(3)、由一个基可行解→另一个基可行解。 ∵ -5<-3 选X2从0↗,X1 =0 X3 =8 X4 =12-2X2 0 X2 12/2
N
沿边界找新 的基本可行解
结束

单纯形法的基本概念

单纯形法的基本概念

第2章 单纯形法的基本概念2.1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解X=(12x x x n ,,...,)T ,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其中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

2.2 基设A 是约束方程组的m × n 维系数矩阵,其秩为m 。

B 是矩阵A 中m × m 阶非奇异子矩阵,则称B 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这就是说矩阵B 是由m 个线性独立的列向量组成。

为不失一般性,可设)(111121,,...,m m m mm a a B p p p a a ⎛⎫ ⎪== ⎪ ⎪⎝⎭称j p 为基向量,与基向量j p 相应的变量j x 为基变量,否则称为非基变量,为了进一步讨论线性规划问题的解,下面研究约束方程组中的求解问题。

假设该方程组系数矩阵A 的秩为m ,且m < n ,故它有无穷多个解。

假设前m 个变量的系数列向量是线性独立的。

这时约束方程组可以写成11211m a a a ⎛⎫ ⎪ ⎪ ⎪ ⎪⎝⎭1x +12222m a a a ⎛⎫ ⎪ ⎪ ⎪ ⎪⎝⎭2x +...+12m m mm a a a ⎛⎫ ⎪ ⎪ ⎪ ⎪⎝⎭m x =12m b b b ⎛⎫ ⎪ ⎪ ⎪ ⎪⎝⎭—1,12,1,1m m m m a a a +++⎛⎫ ⎪ ⎪ ⎪ ⎪ ⎪⎝⎭1m x +—...—12n n mn a a a ⎛⎫ ⎪ ⎪ ⎪ ⎪⎝⎭n x 或 11n n i j i j j j m Px b Px ==+=-∑∑上面这个方程组的一个基是)(11121221221212,,...,m m m m m mm a a a a a a B P P P a a a ⎛⎫ ⎪ ⎪== ⎪ ⎪⎝⎭设B X 是对应于这个基的基变量 B X =()12,,...,Tm x x x现若令方程组中的非基变量12...0m m n x x x ++====,这时变量的个数等于线性方程的个数。

用高斯消去法,求出一个解()12,,...,,0, 0m X x x x =该解的非零向量的数目不大于方程个数m ,称X 为基解。

单纯形法2 第二章

单纯形法2   第二章
(2)将(2-14)式中xk列的各元素,除apk变换为1以外,其他都 应变换为零。其他行的变换是将(2-15)式乘以aik(i≠p)后, 从(2-14)式的第i行减去,得到新的第i行。
a p ,m1 apn bp aik aik ,,0,, a p n aik bi aik 0,, ,0,,0, ai ,m1 a pk a pk a pk a pk
2 2
x4 100 3 x2 x5 120 3 x2
(2 7)
x 为使 x4 , x5 0 , min(100 , 40) 100 3 3 当 x 的值由0增加到 100 ,原来的基变量x4的值最先变为 3 0,这就决定用 x 去替换 x ,所以新的基变量为 x , x , 非基变量为 x1, x3 , x4
2.最优性的检验与解的判别
b1 a1,m 1 xm 1 a1,n xn , x1 x2 b2 a m 1 xm 1 a m 2 xm 2 a n xn , 2, 2, 2, xm bm a ,m 1 xm 1 a ,m 2 xm 2 a ,n xn , m m m x j 0 j 1, 2, , n
第三节 单纯形法
自1947年Dantzig提出单纯形法以来, 单纯形法是目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最有 效的方法。 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有最优解, 就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上找到。 Dantzig的单纯形法把寻优的目标集 中在所有基本可行解(即可行域顶点) 中。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是从一个初始的基 本可行解出发,寻找一条达到最优基本可行 解的最佳途径。 单纯形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寻找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2)检查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 如果为最优,则停止迭代,已找到最优解, 否则转一步。 (3)移至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的另一个 基本可行解,然后转到步骤(2)。

数学建模 - 第二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数学建模 - 第二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p j a1 j , a2 j ,, amj 为A的第j列向量
T
max s.t.
p
j 1
n
j
xj b
x0
13
§2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max s.t.
z cx Ax b x0
(1) (2) (3)
定义1 在LP 问题中,凡满足约束条件(2)、(3)的 解 x = (x1,x2,…,xn)T 称为LP 问题的可行解, 所有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解集(或可行域)。 记作 D={ x | Ax = b ,x≥0 }。 定义2 设LP问题的可行域为D,若存在x*∈D,使得 对任意的x∈D 都有c x*≥c x,则称x*为LP 问题
设 xj 没有非负约束,若 xj ≤0,可令 xj = - xj’ ,
则 xj’ ≥0;
又若 xj 为自由变量,即 xj 可为任意实数,
可令 xj = xj’ - xj’’,且 xj’ , xj’’ ≥0
11
第二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max z’= x1-2x2+3x4- 3x5 s.t. x1+x2+x4-x5+x6=7 x1-x2+x4-x5-x7=2 3x1-x2-2x4+2x5=5 x1,x2,x4,x5,x6,x7≥0
x2
2x1 x2 2
x1 4x2 4
max z = 2x1 + 2x2 s.t. 2x1 – x2 ≥ 2 -x1 + 4x2≤ 4 x1,x2 ≥ 0
Note:
可行域为无界区域,
目标函数值可无限
增大,即解无界。
(1,0)
O
A
x1
称为无最优解。

第二章单纯形法

第二章单纯形法
6 s.t.
5
B
G
2 x1 3
C x1
x2 x2 x2

x3 x4 x5

10 8 7
f(x) = 3 6
4
x1 , x 2 , x 3 , x2 4 , x 5 0
3 最优解
2
:
x
K
1

2, 1
x2

6,
1 max f ( x ) 36 .
D
否 确定改善方向
求新的基础可行解
求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
1、初始基本可行解的确定
对目标函数为(MAX≤)形式的线性规划背景模型,通过标准化, 每一个约束方程引入一个松弛变量,松弛变量为基变量,其 他变量为非基变量,得到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
n
max f (x) cj xj j 1
s.t.

1、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 (2)和(3)的解称为可行解。 2、基及基变量:设矩阵A的秩为m(n≥m),则A中任何一组m个 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构成的子矩阵,称为该问题的一个基(basis), 基中的这些列向量对应的变量称为基变量(basic variable)
3、基本解:对于基,令非基变量为零,求得满足(2) 的唯一解,称为基对应的线性规划的基本解(basic solution)。 4、基本可行解:满足(3)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basic feasible solution);基可行解的非零分
2、最优解检验(根据线性规划问题的典式)
max z c B B 1 b ( c N c B B 1 N ) x N
s .t

x
B

B
1 Nx

第3讲 第二章 LP-单纯形法

第3讲 第二章 LP-单纯形法

j m 1
' a ij x j
n
i 1,2,m (1 )
z c j x j ci x i
j 1
n
m
i 1
j m 1
c
n
n
j
xj
ci (bi'
i 1
m
m
j m 1
n
' a ij x j )
m
n
j m 1
c x
j
j
ci bi'
ylj
j 1, 2,
n.
例1.用单纯形法求解(L):
maxZ=4X1+6X2 s.t. X1 ≤5 2X2 ≤8 2X1+3X2≤16 X1≥0 X2≥0
解:单纯形表如下:
cj
4 6 0 0 0
b
5 8 16 0 5 4 4 -24 3 4 2 -32
CB
0 0 0
XB
X3 X4 X5 σj
X1
B为基矩阵
基变量: x3 , x4 , x5 , 非基变量: x1 , x2 ,
方程组改写为: x 3 4 - x1 x4 3 - x 2 x 8 - x - 2x 1 2 5
令非基变量 x1 0, x2 0
得初始基可行解: X ( 0) (0,0,4,3,8)T
' m T
,则(LP)有无穷多最优解.
' 1
3. 若
(b , b ,, b ,0,0)
' 且有 0 Pk
为一基可行解,
又存在某检验数 k

0 ,则(LP)具有无界解.
4. 若存在某b’r<0,且对一切j有a’rj≥0 ,则(LP)无可行解.

第2章 单纯形法

第2章 单纯形法
2. 转换方法——换基运算
换基运算即对当前方程组进行一系列初等变换,其目的是:
将主列化成单位向量,以符合典式。 (1)将主元化为1。
用主元的倒数乘以主方程,得到新方程(a),称为源方程。
(2)载将主列中其余元素全部消去,都化为0.
欲消去主列中哪行非0元素,就用其相反数乘以源方程(a)后,再
(0) ① ② ③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2.1.4 可行基变换
1.转换规则——主元的确定
(2) 确定离基变量合主元的规则——最小比值规则
根据主列中ak中的一切正数aik>0 i 1, 2, , m 按照式 bi bl =min |aik>0 2 3b a a lk ik 确定最小比值,以及 对应的第l行(方程)为主行(主方程),主行中的原 基变量xr 就是离基变量,同时确定主列中的主行元素alk 为主元。
x3 6 -x1 0 x1 6 x4 8 0 x 18-2 x 0 x 18 2 1 1 5
2-1
故有:x1 min 6,18 2 =6 (2-2)
即有:x1 = min 6,18 2 =6 不能取x1 6 , 否则x3,x4,x5全都为正数,无一离基。所以式(2-2)只能取等式,
加给该非0元素所在行。反复这样,主列化成单位列向量。
15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范建平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2.1.4 可行基变换
范例的可行基变换
(1)由于主元为1,已经符合要求;
将主方程①填写入新方程组 Ⅱ Ⅰ 中,仍置于原行序①处,作为 源方程,表上记号(如打√), 以备正确识别、援用。

0第02章单纯形法.

0第02章单纯形法.
则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
13
定理1:最优解判别定理
对于线性规划问题 min Z CX , D X Rn / AX b, X 0
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 N CN - CB B-1N 0 ,
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 Z CBB-1b ( m1, m1, 定理3:无有界最优解判别定理
解:(1)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C (5, 2, 3,1, 1)
A=
1
3
2 4
2 1
1 0018b7
1 0
B=(P4P5
)=
0
1
,基变量
x4,, x非5基变量
x。1, x2 , x3
XB
x4 x5
,
X
N
x1
x2
,
B
x3
1
0
0
1
,
N
1
3
2 4
2 1
,
CB (1, 1) CN (5, 2, 3)
其中 Pm+k 为A中与 xm+k 对应的系数列向量。
现在需在XB=(x1,x2,…,xm)T 中确定一个基变量为换出变量。
当 xm+k由零慢慢增加到某个值时,XB 的非负性可能被打破。
为保持解的可行性,可以按最小比值原则确定换出变量:
min
(B-1b)i ( B -1 Pm k
)i
(
B
P -1 mk
②若在化标准形式前,约束方程中有“≥”不等式, 那么在化标准形时除了在方程式左端减去剩余变量使不等 式变成等式以外,还必须在左端再加上一个非负新变量,称 为人工变量.(第2.3节将讲到)
③若在化标准形式前,约束方程中有等式方程,那么可以 直接在等式左端添加人工变量。(第2.3节将讲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时基变量为: x3 , x2 , x1
非基变量为:x4 , x5 得到另一基本可行解为:
X 2 4,6,4,0,0
T
z1 42
迭代结果
2 1 x3 x4 x5 4 3 3 1 x4 6 x2 2 2 1 x4 x5 4 x1 3 3
最小比值规则
当确定进基变量后,以进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 中的正数为分母,以相应的方程右端常数为分子求 最小比值,所得到的最小比值的分母就是主元。主 元所在的方程中的基变量就是离基变量。即:
bi bl min ik 0 aik alk
令新的非基变量 x3 x4 0 ,得到新的 基本可行解: T
12 36 12 x2 m in , 2 4 2
2是主元,其所在方程为主方程,且
x4 为离基变量。
此时基变量为: x3 , x2 , x5
非基变量为: x1 , x4 得到另一基本可行解为:
X1 0,6,8,0,12
T
z1 30
迭代结果
8 x1 x3 1 6 x2 x4 2 3 x 2 x x 12 1 4 5
单纯形法的3种形式——
方程组形式(代数形式) 表格形式 矩阵形式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基于LP问题的标准形,先设法找到某个基本 可行解(称为初始基本可行解); 开始实施从这个基本可行解向另一个基本可 行解的转换,要求这种转换不仅容易实现, 而且能改善(至少保持)目标函数值; 继续寻找更优的基本可行解,进一步改进目 标函数值。当某一个基本可行解不能再改善 时,该解就是最优解。(或者是出现无可行 解、无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的情况)
x3 100 2 x1 0 x4 120 4 x1 0
100 120 120 x1 m in , 30 2 4 4
当且仅当 x1 30 时,原基变量中才有一个 变量等于0,即 x4 0,故选择 4 离基。 因此可以确定:
x
100 120 120 x1 m in , 30 2 4 4
这是单纯形法所必需的!!!
分析目标函数表达式
max z 6x1 4x2 0x3 0x4
非基变量的系数都是正数,若将它们转换 为基变量,目标函数值则就会可能增加。 经济含义:每分别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甲、 乙,目标函数值分别增加6、4,即利润分 别增加600元、 400元。
5 z 30 3x1 x4 2 1 5 2 30 3 4 x4 x5 x4 3 2 3 1 42 x4 x5 2
1 4 0, 5 1 0 2
此时得到的基本可行解也就是最优解。 即:
X 4,6,4,0,0
3 4 5
非基变量为: x1 , x2 令非基变量 x1 x2 0 容易得到初始基本可行解为:
X 0 0,0,8,12,36
T
z0 0
3,5 5 2 max
x2 为进基变量
0 x3 8 x4 12 2 x2 0 x 36 4 x 0 2 5
经济含义—— 只安排生产甲产品30个单位,此时可获得 利润180百元。
X1 30,0,40,0 Z 180
这个方案比前方案优,但是否已经是最优? 分析:
非基变量 x2 的系数仍为正数,由最大检 验数规则,则确定 x2 为进基变量。再按 最小比值规则,确定 x3 为离基变量。 主方程中所含的基变量就是离基变量。
1 0 1 0 0 8 A, b 0 2 0 1 0 12 3 4 0 0 1 36
R A R A, b 3 5
则该函数约束等式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0 0 B 0 1 0 为基矩阵 取 0 0 1 基变量为: x , x , x
决策变量向量为: X
x1 , x2 , x3 , x4
T
选取 为基 则 x3 , x4 为基变量,x1 , x2 为非基变量
B 3
1 0 4 0 1
令非基变量 x1 x2 0 ,则可以得到一基本 可行解为: T
X 0 0, 0, 100, 120
*
T
z 42
*
几何意义
X1=(0,6,8,0,12)T
x2
9 6 3
X2=(4,6,4,0,0)T
D
C(4,6)
x1 =8 2x2 =12 B A x1
0 X0 =(0,0,8,12,36)T
4
8
12
3x1 +4 x2 =36
2.2 单纯形法的计算过程
2.2.1 单纯形表 方程组形式的单纯形法求解LP问题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为便于单纯形法的计算、判断和检验,人们设 计了若干种形式不同的迭代表格,但其基本思想都是 一致的。下面的一种表格就是为了用更简洁、紧凑的 方式描述方程组形式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兼有增广 矩阵的简明性和便于检验的优点而专门设计的,使用 较为广泛,一般称为单纯形表。
这样既确定了离基变量,同时又保证另外的 基变量 x3 0 ,也即保证了下面转换得 到的解仍然是一个基本可行解。
记得:满足条典!!!
为了求得以 x1 , x3 为基变量的一个新的 基本可行解,又为使其满足条典,以便检验 它是否最优,必须对方程组进行一番初等变 换,其主要目的是让进基变量 x1 的系数列 向量变为单位向量。 在这里,我们把上式中的最小比值120/4 的分母4称为主元。主元所在方程为主方程。
2.1.1 方程组形式的单纯形法
例1 一个企业需要同一种原材料生产 甲、乙两种产品,它们的单位产品所需 要的原材料的数量及所耗费的加工时间 各不相同,获得的利润也不相同(如下 表)。请问,该企业应如何安排生产计 划,才能使获得的利润达到最大?
甲 原材料 (吨)
加工时间
乙 3 2
2 4
可利用 的资源 总量 100
z 3 x1 5 x2 12 x4 3 x1 5 2 5 30 3 x1 x4 2
1 3 0
x1 为进基变量
由最小比值规则有:
12 12 8 m in , , 3 3 1
3是主元,其所在方程为主方程,且
x5 为离基变量。


max j j 0 k
对于本例,则有
故选择让
x1 进基。
max 6,4 6 1
当确定一个非基变量进基后,相应的 就要从基变量中换出某一个基变量,使 其变为非基变量,称为让该变量离基, 同时称其为离基变量。如何选择离基变 量呢?
x2 仍为非基变量即 x2 0
2.1.2 单纯形法的几何意义
性质:LP问题的一个基本可行解与可行域 的一个极点互相对应。
X 0,0,100,120T 对应O(0,0)点 0
X 1 30,0,40,0 对应C(30,0)点
T
X 2 20,20,0,0
T
对应B(20,20)点
例2
用单纯形法的方程组形式求解下列LP问题
m ax z 3 x1 5 x2 8 x1 2 x2 12 s.t. 3 x 4 x 36 1 2 x1 , x2 0
将其化为标准形得:
max z 3 x1 5 x2 0 x3 0 x4 0 x5 x3 8 x1 2 x2 x4 12 s.t. 3 x 4 x x 36 1 2 5 x1 , x2 , x3 , x4 , x5 0
3 z 180 x2 x4 2
x 1 x 1 x 20 2 3 4 2 4 1 3 x1 x3 x4 20 4 8
3 z 180 x2 x4 2 1 1 3 180 20 x3 x4 x4 2 4 2 1 5 200 x3 x4 2 4
下面的计算都是以它为初始点逐次实施转 换,故将其称为初始基本可行解。
此时,Z=0,其经济含义为:该企业没 有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当然也 就没有利润可言。
max z 6x1 4x2 0x3 0x4
条典
初始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可行基是一 个m阶的单位阵; 目标函数表达式中所有的基变量的系 数全部为0。
换基运算
得到:
1 2 x x x 40 2 3 4 2 1 1 x1 x2 x4 30 2 4
z 6 x1 4 x2 1 1 6 30 x2 x4 4 x2 2 4 3 180 x2 x4 2
令新的非基变量 x2 x4 0 ,得到新的 基本可行解: T
几个名词
进基、进基变量 离基、离基变量 最大检验数规则 最小比值规则 主元/主方程 迭代(旋转运算)
增加单位产品甲比乙对目标函数 的贡献值大(600>400),故先把非 基变量 x1 变成基变量,称为让 x1 进基,同时称 x1 为进基变量。
最大检验数规则
若记检验数为 j j 1,2, , n ,其中包括 基变量的检验数(它们全部为0),最大检验数规 则的数学表达式为:
运筹学第2章
单纯形法
2.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
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是美国著名运 筹学家丹捷格(Dantzig)1947年首先提出的。 该方法简捷、规范,是举世公认的解决LP问 题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法。 单纯形法不仅是解决LP问题的最基本的算法 之一,而且成为解决整数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某 些算法的基础。
经济含义—— 分别生产甲、乙产品20个,此时可获得 利润200百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