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等效平衡练习题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专题练习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专题练习1.在恒定压力下,一个可变容积的密闭中发生如下反应:2NH3(g) + CO2(g) → CO(NH2)2(g) + H2O(g)。
开始时放入2mol NH3和1mol CO2,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H2O。
若开始时放入x mol NH3、2mol CO2和1mol H2O(g),达到平衡后H2O的物质的量是3a mol,则x为多少?答案:3mol。
2.在一个密闭中,加入3mol A和1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B(g) → 2C(g) + D(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XXX。
若保持中压强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然为w mol/L的是哪个?答案:3mol A+1mol B+2mol C+1mol D。
3.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带活塞的密闭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 + O2(g) → 2SO3(g)。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哪个?答案:保持温度和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2(g)。
4.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中,加入mmol A和nmol B,发生下列反应:mA + nB → pC。
平衡时C的浓度是XXX。
若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mol A、bmol B、cmol C,若要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则a、b、c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答案:a:b:c=m:n:p,且(ap/m)+c=p。
5.在一个VL密闭中,通入0.2mol SO2和0.2mol SO3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 + O2 → 2SO3.平衡时SO3为a mol。
在相同温度下按下列配比在VL密闭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关于SO3的正确叙述是什么?(未提供答案)1.A放入0.2mol SO2、0.1mol O2、0.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 mol。
等效平衡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等效平衡练习题【例1】将3 mol A和1 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
回答⑴~⑸小题:(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A)6 mol A+2 mol B (B)3 mol A+1 mol B十2 mol C,(C)2 mol C+1 mol B+1 mol D (D)1 mol C+2mol D(2)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应按下列哪种配比向容器Q中充入有关物质( )(A)3 mol A+1 mol B (B)4 mol C十2 mol D(C)1.5 mol A+0.5mol B+1 mol C +0.5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3)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若仍按3 mol A和1 mol B配比在容器Q中发生反应,则平衡时C的浓度和w rml·L-1的关系是( )(A)>w(B)<w(C)= w(D)不能确定(4)将2 mol C和2 mol D按起始温度和压强充入容器Q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平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V与w的关系是( )(A) V>w(B) V<w(C) V=w(D)无法比较(5)维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哪种配比充入容器Q可使平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 ( )(A)1 mol C+0.5 m01 D .(B)3 mol A+2 mol B(C)3 mol A+1 mol B+1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解析⑴(A)⑵(D).⑶(B).⑷(B).⑸(C).【例2】某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 mol H2,使反应N2+3H3达到平衡,平衡混合气中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M、N、G(mol/L).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物质的加入量,要求M、N、G保持不变,则N2、H2、NH3的加入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的条件是:①若x=0,y=0,则z= ;②若x=0.75 mol,则y= ,z= ;③x、y、z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含x、y、z方程表示,其中一个含x、z,另一个含y、z) 。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练06等效平衡专题含解析
等效平衡专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1.在容积相同的四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A(g)+B(g)⇌3C(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盛A、B的量分别为()在性同的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αA :甲<丙<乙<丁 B. αA:甲<乙=丙<丁C. αB :甲>丙>乙>丁 D. αB:丁>乙>丙>甲2.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3.将4mol SO2与2mol O2的混合气分别置于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甲是恒压容器,乙是恒容容器。
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在相同温度下,使其均达到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3体积分数:甲>乙B. 平衡常数:甲>乙C. 反应放出的热量:甲<乙D. 保持容积不变,使乙容器升温可以使甲乙容器中SO2物质的量相等4.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已(g)+3H2(g)⇌2NH3(g)△H=−92.4kJ⋅mol−1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知N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容器甲乙丙反应物的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NH3的浓度(mol⋅L−1)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体系的压强(Pa)p1p2p3反应物的转化率a1a2a3A. a+b=92.4B. 2c1>c3C. 2p2<p3D. α1+α3=15.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ΔH<0。
等效平衡试题及答案
等效平衡试题及答案1.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 + 3B(g) ⇌ 2C(g) + D(g)达到平衡状态。
若起始时A、B的摩尔数分别为1mol和3mol,平衡时A 的摩尔分数为0.4,则平衡时B的摩尔分数为多少?答案:根据等效平衡的原理,当反应物A和B的初始摩尔数之比与平衡时A和B的摩尔数之比相同时,系统达到等效平衡。
已知平衡时A 的摩尔分数为0.4,设平衡时A的摩尔数为x,则有:1 - x = 0.4x解得x = 0.75mol。
由于反应物A和B的初始摩尔数之比为1:3,平衡时A的摩尔数为0.75mol,所以平衡时B的摩尔数为3 * 0.75 =2.25mol。
因此,平衡时B的摩尔分数为:(2.25 / (0.75 + 2.25 + 1.5 + 0.5)) = 0.6所以,平衡时B的摩尔分数为0.6。
2. 题目:若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2(g) + 3H2(g) ⇌ 2NH3(g)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N2的浓度为0.1mol/L,H2的浓度为0.3mol/L,NH3的浓度为0.2mol/L。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问达到新的平衡时NH3的浓度是多少?答案:压缩体积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会增加,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反应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即向生成NH3的方向进行。
设压缩后NH3的浓度为y mol/L,则有:0.1 + 0.3 = 2y解得y = 0.2mol/L。
因此,达到新的平衡时NH3的浓度为0.2mol/L。
3.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g) + O2(g) ⇌ 2NO2(g)达到平衡。
若起始时NO的摩尔数为2mol,O2的摩尔数为1mol,平衡时NO2的摩尔数为1.5mol,则平衡时O2的摩尔数为多少?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2mol的NO和1mol的O2反应生成2mol的NO2。
已知平衡时NO2的摩尔数为1.5mol,说明反应物NO和O2没有完全反应。
设平衡时NO的摩尔数为x mol,则有:2 - x = 1.5解得x = 0.5mol。
高三等效平衡试题精选精练(含问题详解)
高三等效平衡试题精选精练〔含答案〕A组根底巩固型i.恒压下,在-个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2NH3〔g〕+CO2〔g〕CO<NH2>2〔g〕+H2O〔g〕假如开始时放入2mol NH3和1mol CO2,达平衡后,生成amol H2 O;假如开始时放入xmol NH3、2mol CO2和1mol H2O〔g〕,达平衡后,H2O的物质的量是3a mol,如此x为A 1molB 2molC 3molD 4molii.在密闭容器中,参加3mol A和1mol 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响3A〔g〕+B〔g〕2C 〔g〕+D〔g〕,达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w mol/L,假如保持容器中压强和温度不变,重新按如下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然为w mol/L的是A 6mol A+2molB B 1.5mol A+0.5mol B+1mol C+0.5mol DC 3mol A+1mol B+2mol C+1molD D 2mol C+1mol Diii.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O2,发生如下反响: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2<g>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iv.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参加mmol A、nmol B,发生如下反响:mA〔g〕+nB〔g〕pC〔g〕平衡时C的浓度是wmol/L,假如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mol A、bmol B、cmol C,假如要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如此a、b、c应满足的关系是A a︰b︰c=m︰n︰pB a︰b=m︰n <ap/m>+c=pC <mc/p>+a=m,<nc/p>+b=nD a=m/3,b=n/3,c=2p/3v.在VL密闭容器中,通入0.2mol SO2和0.2mol SO3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响: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amol;在一样温度下按如下配比在VL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有关SO3的正确表示是A 放入0.2mol SO2、0.1molO2、0.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molB 放入0.2mol SO2、0.1molO2、0.2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必大于amolC 放入0.4mol SO2、0.1molO2,达到平衡时SO3会等于0.4molD 放入0.2mol SO2、0.1molO2,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molvi.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2A<g>+B<g>3C<g>,假如反响开始时充入2mol A和2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假如按如下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 2mol CB 2mol A 1mol B和1mol He〔不参加反响〕C 1mol B和1mol CD 2mol A 3mol B和3mol Cvii.一定温度下将amol PCl5充入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时压强为P1;再向容器中通入amol PCl5,在同温下又达到平衡时的压强为P2,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2P1>P2B 2P1=P2C 2P1<P2D P1<P2viii.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响:2NO2<g>N2O4<g> 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ix.某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B〔g〕,在一样条件下,假如分别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A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A 都增大B 部减小C 前者增大后者减小D 前者减小后者增大x.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2NO2N2O4现在维持容器温度和容积均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补充ag NO2,待建立新的平衡时,平衡混和物中NO2的含量比原平衡状态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xi.某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响2NO2N2O4〔正反响放热〕,达平衡后,假如分别单独改变如下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增大的是A 通入N2B 通入 NO2C 通入N2O4D 温度xii.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如下反响: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3〔g〕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xiii.把质量一样的N2O4和NO2分别放入体积一样的两个密闭容器a、b中,维持a、b处于一样温度,当达到平衡后,结果是A a中N2O4百分含量比b中的高B a中压强比b中压强小C a中的气体总物质的量比b中少D a、b中各气体的百分含量对应一样xiv.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响:A〔g〕+3B〔g〕2C〔g〕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2︰2︰1.保持温度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充入A、B和C,如此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平衡不移动C C的百分含量增大D C的百分含量可能减小xv.两个体积一样的密闭容器A和B,在A中充入SO2和O2各1g.在B中充入SO2和O2各2g.加热到一样温度时,有如下反响:2SO2+O22SO3,对此反响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A、B两容器中反响速率相等B A、B两容器中SO2的转化百分率相等C A、B两容器中混合气体达平衡后,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等D A、B两容器中混合气体达平衡前后,各自的总质量相等xvi.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一样,都充有C气体,假如发生可逆反响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响都达到平衡.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平均反响速度:乙>甲B 平衡时nc〔甲〕>nc〔乙〕C 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D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xvii.在相间的条件下〔T=500K〕,一样体积的甲、乙网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SO2,乙容器中充入2g SO2、2g O2,如下表示错误的答案是A 化学反响速度:乙>甲B 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C SO2的转化率:乙>甲D 平衡后SO2的浓度:乙>甲xviii.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响达到平衡,平衡体系中有SO3 0.3mol,此时假如移走0.5mol O2和0.5 mol SO2,如此反响达到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A 0.3molB 0.15molC 小于0.15molD 大于0.15mol,小于0.3mol xix.定容容器a与定容容器b的体积一样,内皆装入质量一样、按一样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的SO2和O2,经一定时间在一样温度下达到平衡,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 a、b中SO2的转化率一样B b中的反响速度比a中快C b中SO2的转化率比a中高D 假如a、b中皆再参加同量氮气,平衡不移动xx.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响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和6mol/L.如此以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一样B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不同C 达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响速率v〔A〕等于途径Ⅱ的反响速率v〔A〕D 达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Ⅱ所得混合气密度的1/2xxi.甲、乙两容器都发生反响2A<g>+B<g>xC<g>,两容器温度和初始压强一样.甲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ϕ、物质的量为n1ϕ、物质的量为n2.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假如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容容器,如此x必等于2B 假如甲、乙两容器均为恒压容器,如此x必等于3C 假如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且x≠3,如此n1必大于n2D 假如甲为恒容容器、乙为恒压容器,且x=3,如此n1必大于n2xxii.在恒温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X和1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响:2X <气>+Y<气>2Z<气>,压强一定时,测得在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0.4.〔1〕与上述平衡保持同温、同压,假如向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X<气>、2mol Y<气>,达到平衡,如此Z的体积分数为;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2〕假如向密闭器中通入X〔气〕和Y〔气〕的物质的量分别记为n〔X〕、n〔Y〕,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并满足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0.4,如此n〔X〕/n〔Y〕的取值X围为. xxiii.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展以下反响:A〔g〕+2B〔g〕3C〔g〕参加1mol A和3mol 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mol C.〔1〕达到平衡时,C在反响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用合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2〕在一样实验条件下,假如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参加2mol A和6molB,达到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响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密相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一样实验条件下,假如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参加2mol A和8mol B,假如要求平衡后C在反响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行一样,如此还应参加Cmolxxiv.反响a A<g>+b B<g>c C<g>+d 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 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如此〔1〕平衡时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2〕假如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使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所满足的关系是<a+b><c+d>〔填">〞"=〞"<〞或"没关系〞>.〔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如此在一样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容器序号〕.xxv.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展如下的反响:H2〔g〕+Br2〔g〕2HBr〔g〕参加1molH2和2mol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HBr〔见下表项〕,在一样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如下编号〔1〕、〔2〕、〔3〕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起始状态〔mol〕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编号H2Br2HBr —1 2 0 a〔1〕 2 4 0〔2〕 1 1.5〔3〕m n〔n≥2m〕xxvi.在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参加1mol氮气和3mol氢气,使之反响合成氨气,平衡后测得氮气的体积分数为m.假如温度T不变,只改变起始参加量,使之反响平衡后氮气的体积分数仍为m.假如氮气、氢气、氨气的参加量分别用X、Y、Z表示应满足:〔1〕恒定T、V〔体积〕A 假如X=0、Y=0,如此Z=B 假如X =0.75,Y=,Z=C 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2〕恒定P〔压强〕、TA 假如X=0、Y=0,如此ZB 假如X=0.75,如此Y=,ZC 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xxvii.在一定温度下,有1mol A2气体和3mol B2气体发生如下反响:A2〔g〕+3B2〔g〕2AB3〔g〕〔正反响放热〕〔1〕假如分别在1L定压密闭容器中和1L定容容器中反响〔密闭〕,哪个容器中的反响先达到平衡?哪个容器中的A2的转化率高?〔2〕假如在上述定压密闭容器中,反响已达到平衡时,再参加0.5mol氩气〔氩气不与该体系中的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如此A2的转化率会起变化?正反响速度与原平衡相比,有无变化,简答理由.〔3〕假如在1L定容容器中,上述反响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物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mol.仍维持原温度,用x、y、z分别表示开始时N2、H2、NH3的参加量〔mol〕,使达到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也为A、B、Cmol.如此应满足的条件是:①假如x=0,y=0,如此z=②假如x=0.75,如此y应为mol、x应为mol.xxviii.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展如下反响:N2〔g〕+3H2〔g〕2NH3〔g〕.参加1mol N2和3mol H2,在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a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1〕的一行];在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b mol NH3[见下表中编号〔4〕的一行].假如一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空:状状条件起始时各物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NH3的物质量的量〔mol〕编号x〔N2〕y〔H2〕z〔NH3〕恒压〔1〕 1 3 0 a 〔2〕 3 0〔3〕0.2 0.5ax、y、z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恒〔4〕 1 3 0 b 〔5〕0 0 b容〔6〕 2.25 bx、y、z取值必须满足一般条件〔一个只含x、z,另一个只含y、z〕:;.a与b的关系是:ab〔填>、<、=〕xxix.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响:2A<g>+2B<g>3C<g>+D<g> 达到平衡后,测得c<A>=0.8mol/L.〔1〕假如维持原条件不变,再向该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B,如此达到新平衡时,c<D>=_______.〔2〕假如按物质的量之比3︰1通入C、D的混合气体x mol,维持第一次平衡的其他条件不变,以y代表最终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如此y=f<x>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 xxx.T℃,pkPa时,在容器为V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1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响:A〔g〕+B〔g〕C〔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如下问题:〔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 A和2mol B,如此反响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C的体积分数为;〔2〕假如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在T℃,使1mol A和1mol B反响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40%,如此该容器的容积为.xxxi.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 SO2和2mol O2与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响.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此时〔1〕参加3mol SO2和2mol O2发生反响,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2〕保持同一反响温度,在一样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 SO2、bmol O2、cmol SO3〔g〕,欲使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①达到平衡时,⑴与⑵放出的热量〔填序号〕.A 一定相等B 前者一定小C 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②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③欲使起始时反响表现为向正反响方向进展,a的取值X围是.xxxii.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有如下反响:2SO2〔g〕+O2〔g〕2SO3〔g〕,将1.6molSO2和0.8mol的O2放入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的起始容积为100L.经一段时间后,反响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g·L-1.请回答如下问题:〔1〕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SO2的转化率为;〔2〕假如起始时参加amolSO2、bmolO2,且a︰b=2︰1,在同样温度和压强下,反响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容积为120L.如此a、b的值分别为:a=,b=;〔3〕假如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容积为100L.起始时参加xmolSO2、ymolO2和zmolSO3,反响达平衡时,温度和压强与〔2〕完全一样,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也与〔2〕达平衡时的情况完全一样.如此x、y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x、z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xxxiii.现有起始时容积一样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如右图所示.〔1〕在甲容器中参加2mol三氧化硫,乙容器中参加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如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在一样的温度下〔500℃〕反响均达平衡.如此两容器内压强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甲______乙.〔2〕假如在两个容器中,甲中参加2mol三氧化硫,乙中参加4mol三氧化硫,起始时两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强均一样,反响过程中,温度保持一定.反响达平衡后三氧化硫的分解率甲_______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达平衡后,甲容器内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a mol,如此乙容器中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________2a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xxiv.在t℃、pkPa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此时容器的容积为VL.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响: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0.4.试回答如下有关问题:〔1〕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往上述容器中充入4mol C,如此反响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容器的容积为.〔2〕假如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使4mol A和2mol B反响.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仍为0.4,如此该密闭容器容积为.〔3〕假如控制温度为t℃,另选一容积为VL的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往其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使反响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的C的体积分数仍为0.4.如此充入的A和B 的物质的量应满足的关系是:an<B><n<A><bn<B>,其中a=,b=.〔本问要求计算过程〕xxxv.如图Ⅰ,在恒压密闭容器M中参加2 mol A和2 mol 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 L,发生如下反响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B<?>x C<g>;ΔH<0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C的物质的量为 y mol.〔1〕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_________、y =_________;〔2〕如图Ⅱ,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N中发生上述反响〔其它条件一样〕,测得反响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t0时达平衡〕,平衡时容器中C 的物质的量为z mol.由于反响物A、B的状态未知,如此z和y的大小也不确定,请在下表中填入A、B的状态与z、y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仿照情形①、可不填满〕:可能的情形A、B是否为气态z与y的大小关系M<B>与M<C>的大小关系〔M表示摩尔质量〕A B①是不是z=y前面的结论与此无关②③B组能力提升型xxxvi.如右图,向A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 a L,在一样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响,X<g>+Y<g>2Z<g>+W<g>;ΔH<0.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 反响速率:v<B>>v<A>B 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C 平衡时的压强:P B=2P AD 平衡时Y体积分数:A>Bxxxvii.一样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展同样的可逆反响: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丁〔X:1mol,Y:2mol〕在一样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 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B 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 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 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xxxviii.如图用注射器〔50mL或更大些的〕吸入约20mL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使注射器的活塞达到Ⅰ处〕.吸入气体后,将细管端用橡皮塞加以封闭.然后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到Ⅱ处.观察当活塞反复地从Ⅱ到Ⅰ与从Ⅰ到Ⅱ时,管内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ⅠⅡxxxix.在如以下图的三个容积一样的三个容器①、②、③进展如下的反响:3A〔g〕+B〔g〕2C〔g〕〔正反响放热〕〔1〕假如起始温度一样,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 A和1mol B,如此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2〕假如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②中投入3mol A、1mol B;③中投入3mol A、1mol B 和2mol C,如此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B的转化率②③〔填<、>或=〕〔3〕假如维持②③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等,起始时在②中投入3molA和1molB,在③中投入amol A和bmol B与cmol C,欲使达平衡时两容器内C的百分含量相等,如此两容器中起始投料量必须满足〔用含A、B、C的关系式表达〕:xl.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一样条件下将3mol A,1mol 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响:3A<g>+B<g>2C<g>+D<g>〔1〕达到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b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如此M____m;N_____n〔填>、<、=、无法比拟〕〔2〕保持温度不变,按如下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为N mol·L -1的是,b中C的浓度为n mo1·L-1的是.A 6mol A+2molB B 3mol A+2molC C 2mol C+1mol B+1mol DD 2mol C+1mol DE 1.5mol C+0.5mol B+1mol C+0.5mol D〔3〕假如将2mol C和2mol 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 mol·L-1,C 的浓度为Y mol·L-1,如此W和M,Y和N之间的关系为W___M,Y___N.〔4〕保持温度不变,假如将4mol C和2mol 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 mo1·L-1,如此A R=2MB R<MC M<R<2MD R>2Mxli.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g〕+B〔g〕C〔g〕〔1〕假如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2〕假如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3〕假如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 和3a mol,如此x=mol,y=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4〕假如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参加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II.假如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响前起始体积一样、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响.〔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展比拟〔选填一个编号〕.〔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拟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参考答案i Dii B、Diii Biv B、Cv B、Dvi A、Bvii A、Dviii Cix Bx Bxi B、Cxii Bxiii Dxiv A、Cxv Dxvi B、Cxvii Dxviii Cxix B、Cxx A、Dxxi CDxxii〔1〕0.4 5mol 〔2〕0.5<n〔x〕/n〔y〕<5xxiii〔1〕25a% 〔2〕2a 不变〔3〕6xxiv〔1〕1∶1〔2〕>〔3〕丁甲>乙>丙>丁xxv 2a 1 2.5 2<n-2m> <n-m>axxvi 〔1〕A 2 B 2.25 0.5 C Y=3X X+Y+2Z=4〔2〕A >0 B 2.05 ≥0 C Y=3X Z≥0xxvii 〔1〕在定压容器中的反响先达到平衡,而且A2的转化率高〔2〕A2的转化率以与正反响速度都降低.理由是:由于反响容器保持定压,所以当参加氩气后,反响容器的容积会增大,为了使得反响容器中的各物质的浓度降低,所以正反响速度降低〔逆反响速度也降低〕,从反响物与产物的系数可以看出,反响物的系数比产物的系数大,所以,容器容积增大对正反响速度降低的效果更为明显,故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使A2的转化率降低〔3〕①2 ②2.25 0.5xxviii9 3a 0.4 1.2 y=3x〔x≥0〕;z≥0〔x、y、z不同时为0.〕2 0.75 0.5 2x+z=2 2y+3z=6 >xxix〔1〕c<D>=0.2 mol/L <2>y=2/5xxxx 〔1〕10V/7 40% 〔2〕5V/7. xxxi 〔1〕98.3kJ〔2〕①C ②a +c =3 2b +c =4 ③2<a ≤3xxxii 〔1〕80L ;60%〔2〕2.4;1.2〔3〕x ︰y =2︰1;x +z =2xxxiii 〔1〕大于 大于〔2〕小于 理由:甲、乙中的SO 3开始分解后,物质的量逐渐增多,甲容器内压强增大,乙保持不变.增大压强不利于SO 3的分解.所以甲中的SO 3分解率小. 小于xxxiv〔1〕0.4 5V/3 〔2〕5V/3 〔3〕a =0.5,b =5 xxxv 〔1〕x =2 y =1.6〔2〕是 是 z <y 前面的结论与此无关;不是 是 z <yM <B><M <C>xxxvi C 、D xxxvii Axxxviii 发生可逆反响:2NO 2N 2O 4,从反复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时,管内体积增大,气体的压强减小,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浅又逐渐变深,逐渐变深是因为平衡向逆反响的方向移动,生成了更多的NO 2,但是颜色比开始浅,说明NO 2在最后平衡的浓度比开始小;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压,管内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逐渐变浅是因为平衡向正反响的方向移动,生成了更多的N 2O 4,但是颜色比开始深,说明NO 2在最后平衡的浓度比开始大.xxxix 〔1〕③②① 〔3〕=3xl 〔1〕< < 〔2〕D 、E A 、D 、E 〔3〕> < 〔4〕Cxli 〔1〕〔1-a 〕 〔2〕3a 〔3〕2 3-3a 丁假如3a >1,B 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 ;假如13=a ,B 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假如3a <1,B 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4〕aa -2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响,故反响达到平衡后a >b.。
(完整版)等效平衡专题习题含答案
等效平衡专题练习一、等效平衡看法等效平衡是指在必然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可是初步加入状况不相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均相等的平衡。
在等效平衡中,有一类特其他平衡,不但任何相同组分X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均相同,而且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同,这类等效平衡又称为同一平衡。
同一平衡是等效平衡的特例。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2SO + O22SO 2①2mol 1mol 0mol②0mol 0mol 2mol③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状况若是按) ,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 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二、等效平衡规律判断可否建立等效平衡,依照不相同的特点和外面条件,有以下几种状况: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初步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经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若保持其数值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此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均分别与原平衡相同,亦称为同一平衡。
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初步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经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此时,各配料量不相同,只以致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均分别不相同于原平衡,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③在恒温、恒压下,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可否发生改变,改变初步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依照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此时的状况与( 2)相似。
例题、【 2003 年江苏高考试题】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A( g)+B(g)C(g)(1)若开始时放入 1 mol A 和 1 mol B ,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 A的物质的量为 mol 。
化学平衡之等效平衡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例1】将3 mol A和1 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
回答⑴~⑸小题:(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A)6 mol A+2 mol B (B)3 mol A+1 mol B十2 mol C,(C)2 mol C+1 mol B+1 mol D (D)1 mol C+2mol D(2)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应按下列哪种配比向容器Q中充入有关物质( )(A)3 mol A+1 mol B (B)4 mol C十2 mol D(C)1.5 mol A+0.5mol B+1 mol C +0.5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3)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若仍按3 mol A和1 mol B配比在容器Q中发生反应,则平衡时C的浓度和w rml·L-1的关系是( )(A)>w(B)<w(C)= w(D)不能确定(4)将2 mol C和2 mol D按起始温度和压强充入容器Q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平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V与w和叫的关系是( )(A) V>w(B) V<w(C) V=w(D)无法比较(5)维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哪种配比充入容器Q可使平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 ( )(A)1 mol C+0.5 m01 D .(B)3 mol A+2 mol B(C)3 mol A+1 mol B+1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解析⑴(A)⑵(D).⑶(B).⑷(B).⑸(C).【例2】某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 mol H2,使反应N2+3H3达到平衡,平衡混合气中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M、N、G(mol/L).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物质的加入量,要求M、N、G保持不变,则N2、H2、NH3的加入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的条件是:①若x=0,y=0,则z= ;②若x=0.75 mol ,则y= ,z= ;③x 、y 、z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含x 、y 、z 方程表示,其中一个含x 、z ,另一 个含y 、z)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专题训练(2020-202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专题训练一、选择题目1.(18年北京模拟)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A(g)+2B(g)2C(g)+3D(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关系图,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的变化情况相符的是( )A.t1时,减小了A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B.t2时,升高了温度C.t2时,增大了压强D.t1时,加入了催化剂答案:B2.已知可逆反应:4NH 3(g)+5O2(g)4NO(g)+6H2O(g) ΔH=-1 025 kJ·mol -1。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答案 D3.由某可逆反应绘出图像如图所示,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可能含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答案 C4、已知可逆反应A+a B C+2D(a为化学计量数),其中B、C、D为气态物质。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φ)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T1,p2>p1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D.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ΔH绝对值增大答案 D5.(2019·辛集市校级期中)有一可逆反应:2A(g)+3B(g)x C(g)+4D(g),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0.8 mol A+1.2 mol B+1.2 mol C+2.4 mol D②1.4 mol A+2.1 mol B+0.6 mol C+1.2 mol D达平衡后,C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方程式中x的值为( )A.1B.2C.3D.4答案 B6.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 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 2(g)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37等效平衡应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_____________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发生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K减小
B.550℃时,在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C.6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0%
D.T1℃时,在平衡体系中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将向左移动
5.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CO,进行如下反应:2CO(g) CO2(g)+C(s)△H<0,反应图像如图所示,t1后,若改变下列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O,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浓度减小
a.生成X的速率是生成Z的速率的2倍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X、Y、Z各0.12mol,则反应将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达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相比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p (CO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 等效平衡(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答案B2、.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H2O(g)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2O4(g)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答案B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答案C4、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 mol的A2气体和0.6 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Δ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的值为0.15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答案B5.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等效平衡(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等效平衡(含解析)一、单选题1.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N2和bmolH2,使它们在同温度下反应,并达到平衡,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时,则B中NH3的体积分数为()A. 12.5%B. 25%C. <25%D. >25%2.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平衡后,使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配比是()A. 4molA+2molBB. 3molC+1molD+2molA+1molBC. 3molC+1molD+1molBD. 3molC+1molD4.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气体反应:2A(g)+2B(g)⇌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B.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C. 达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1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2D. 达平衡时,Ⅰ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Ⅱ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相等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H=﹣QkJ/mol.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Ⅱ中充入1molCO2和1mol H2,在Ⅲ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三个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值分别为Q1、Q2、Q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Q1=2Q2<Q3B. 容器Ⅰ中CO的百分含量比容器Ⅲ中CO的百分含量高C. 容器Ⅰ中反应的平衡常数比容器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D. 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6.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7.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B. 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3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C.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按1molA、1molB、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aD. 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8.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 2molSO2+1molO2B. 2molSO2+1molO2+2molSO3C. 4molSO2+1molO2D. 3molSO2+0.5molO2+1molSO39.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NH3⇌N2+3H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初始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体积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A. 3molH2+2molN2B. 4molNH3C. 2molN2+6molH2D. 1molNH3+0.5molN2+1.5molH210.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 (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 4molA+2molBB. 3molC+1molD+1molBC. 3molC+1molDD. 1.5molC+0.5molD11.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再次达到平衡,NH3浓度与原平衡不同的是()A.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 NH3(g)B.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1mol Ar(g)C.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 N2(g)和3mol H2(g)D.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后,溶液颜色变浅B. 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较低的温度C.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D. 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3.工业上用CO与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90.8kJ/mol.300℃时,在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molCO、2molH21mol CH3OH 2mol CH3OH平衡时数据CH3OH的浓度(mol/L)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a kJb kJc kJ 体系压强(Pa)P1P2P3反应物转化率α1α2α3A. 2c1>c3B. a+b<90.8C. 2P2<P3D. α1+α3<114.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15.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和1mol O2;(乙)1mol SO2和0.5mol O2;(丙)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 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16.将2.0mol SO2气体和2.0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等于n mol的是()A. 1.6 mol SO2+0.3 mol O2+0.4 mol SO3B. 2.0 mol SO2+1.0 mol O2+2.0 mol SO3C. 3.0 mol SO2+0.5 mol O2+1.0 mol SO3D. 3.0 mol SO2+1.0 mol O2+1.0 mol SO317.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 +O22SO3,达平衡时SO3为n mol。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训练12等效平衡的三种情况含解析
等效平衡的三种情况例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3A(g)+B(g )x C (g).Ⅰ.将3mol A和2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a;Ⅱ.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A)、n(B)、n(C),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Ⅰ达平衡时,A、B、C各增加1mol,则B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B.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mol A和2mol B,C的体积分数若大于a,可断定x〉4C.若x=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3n(B)>n(A)+3 D.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满足3n(C)+8n(A)=12n(B),则可判断x=4【解析】这是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无论如何进行配比,只要把反应一端按反应计量数之比完全转化为另一端的物质后,相当于完全等同的起始量即可。
A项,A、B、C各增加1 mol 时,A与B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加入的B相对量大,A的转化率增大,而B的转化率将减小,错误;B项,在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mol A和2mol B,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体积减小,x〈4,错误;C项,假设C完全转化为A、B,则n(A)+3/2n(C)=3,n(B)+1/2n(C)=2,即3n(B)=n(A)+3,错误;D项,设C完全转化为A、B,则xn(A)+3n(C)=3x,xn(B)+n(C)=2x,即2xn(A)+3n(C)=3xn(B),正确。
【答案】D例2.某温度时,发生反应2HI(g)H2(g)+I2(g),向三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A、B、C中,分别加入①2mol HI;②3mol HI;③1mol H2与1mol I2,分别达到平衡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的压强:②=①=③B.平衡时,I2的浓度:②>①>③C.平衡时,I2的体积分数:②=①=③D.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的时间:①>②=③【解析】根据等效平衡原理:若1mol H2与1mol I2完全转化为HI,则HI为2mol,所以①和③是完全相同的等效平衡,所以二者的浓度、百分含量、压强、转化率等都一样;②与①相比增大了HI的量,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HI 的量,达到平衡时新平衡与原平衡相同,所以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但是浓度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效平衡练习题
1、已知:2SO3 2SO2 + O2
在起始时体积相同的容器A和B中,同时
..分别充入2 mol SO3(两容器装有催化剂)。
在反应过程中,A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B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A B(填写大于;等于;小于);
达平衡时SO3的转化率:A B(填写大于;等于;小于);
(2)若平衡后,向A、B中分别充入惰性气体,容器的平衡将向方向移动;
若平衡后,向A、B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重新达平衡时,两容器中的SO3转化率变化情况是(填变大、变小、不变):A ,B
2、现有可逆反应:
A(g)+2B(g)C(g)+D(g);△H<0。
在相同温度下,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2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
中,t1=5 min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甲中c(C)=1.5
mol /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min内,用B物质表示甲容器中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____。
(2)若使甲容器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可以改变的条件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改变条件的瞬间,体系的正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A、减小A的物质的量
B、降低体系的温度
C、增大D的浓度
D、加入催化剂
(3)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浓度c(C)_________(填“> ”“< ”“=”)3 mol / L 。
(4)保持温度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下图中能表示甲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A B C D
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材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1)将0.050 mol SO2(g)和0.03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 mol/L。
①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
②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K
图1 图2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
平衡状态由A变到B 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下同)。
(3)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将2 mol SO2和1 mol O2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SO3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
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
①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②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向甲、乙容器中通入等质量的氦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
乙。
4、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 及固体催化剂。
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为,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填“大”、“小”或“相等”)。
5.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
CO(g) + H 2
O(g) CO 2(g) + H 2(g)
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 与1.0mol H 2O 混合
加热到434℃,在434℃的平衡常数K 1 =9
(1)跟踪测定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所示,
则0 —20 min ,H 2O 的反应速率是
(2)请在图中用实线绘制出在该温度下加入正催化剂
后,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图线。
(3)从434℃升温至800℃,800℃的平衡常数K 2 =1,
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放
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或“不能确定”)。
(4)求在800℃反应达平衡时,CO 转化为CO 2的转化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6.在一定条件下,CH 3CO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 3COOH CH 3COO - +H + ΔH > 0 (1)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CH 3COO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
a .加入少量0.10 mol·L -1的稀盐酸 b .加热CH 3COOH 溶液
c .加水稀释至0.010 mol·L -1
d .加入少量冰醋酸
e .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 .加入少量0.10 mol·L -1的NaOH 溶液
(2)25 ℃时,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为1.75 ×10-5。
现有:
①0.10 mol·L -1CH 3COOH 溶液 ②0.0010 mol·L -1 CH 3COOH 溶液
其c(H +)之比为①:②= 。
(提示:进行简化计算,平衡时的c (CH 3COOH)
可用起
始浓度代替,水电离出的c(H+)、c(OH-)忽略不计,下同)
(3)25 ℃时,向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固体CH3COONa(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若溶液中c(CH3COO-)为1.0 mol·L-1,则溶液中c(H+)= mol·L-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是。
7.已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五种常见化合物分子A、B、C、D、E,其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
5、6,其中A、B、E各含18个电子,C、D各含10个电子。
请回答:
(1)D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若实验测得在25℃、101kPa时,8gD与O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室温下,向一定量C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的稀溶液,有离子化合物XY4Z(X、Y、Z表示元素符号)生成,混合液pH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pH=7时,下列关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判
断正确的是。
Ⅰ. c(XY+4)>c(Z—)>c(OH—)=c(H+)
Ⅱ. c(XY+4)=c(Z—),c(OH—)=c(H+)
Ⅲ. c(Z—)>c(XY+4)> c(OH—)=c(H+)
Ⅳ. c(XY+4) + c(H+) = c(Z—) + c(OH—)
(3)XY4Z溶液PH 7(填“小于、等于、大于”),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4)将B缓慢通入Cu(OH)2悬浊液中,浑浊变为黑色,原因是。
(5)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峰,且峰覆盖的面积比为3:1 ,E的结构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