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自体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2020完整版)

合集下载

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gE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gE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H A G Qag YN i —i,fN Xn ,W N n l g Dp r eto e ao g ,Z eag U N in . A G T n x i i a n g A G Ma — n. eat n f H m toy h n i m l i f
Pepl' Hop tl o es sia ,Ha g h u31 0 4, C n nzo 01 hia
过程 【险 , 过 常规化 疗虽 能取得 一定 疗效 , x 通 J 但患 者
【 yw r s Mu i em eo a I Ke od 】 lp ylm ; g tl E; A toos eihrl ods m cltnpat i ; uo gu r ea bo t e asln t n l p p e lr ao
Prg o i o n ss
lE型 多 发性 骨髓 瘤 ( lpem e m ,MM) g mu il y l a t o
21 0 0年 1 第 4卷第 4期 1月
C i JTasl t( l t ncE io ) oe br2 1 V l ,N . hn rnpa Ee r i dt n ,N vm e 0 0, o 4 o4 n co i

21 ・

临 床研 究 ・
应用 自体 外 周 血 干 细胞 移 植 治 疗 IE型 g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1例
黄强 杨 天新 金兴 王 曼玲
【 要】 目的 探讨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 IE型多发性骨髓瘤 的疗效 。方法 盐 酸多 摘 g
柔 比星 脂 质 体 +长 春 新碱 + 塞米 松 联 合 沙立 度 胺 方 案 化疗 后 采 用 自体 外 周 血 干细 胞 移 植 治 疗 地 1例 I g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患 者 。 结 果 治 疗 结 束 后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完 全 缓 解 , 髓 缓 解 , 清 IE E型 骨 血 g 水 平 恢 复 正 常 , 确 诊 至 今 已存 活 4 个 月 , 植 后 存 活 2 从 1 移 4个 月 , 况 良好 。结 论 自体 外 周认 过敏 史 。体 检 : 志清 , 否 神 仰 卧位 被动 体位 ; 睑结 膜无 苍 白 , 膜 皮肤 无 黄 染 , 巩 无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N e w d r u g s i mp r o v e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 MM) , h o we v e r i t
【 K e y wo r d s】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 ; 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c e l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 T r e a t m e n t
多发 性 骨髓 瘤 ( MM )目前 仍 然被 定 义 为一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李燕郴 耿 传 营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血液 科 ( 北京 1 0 0 0 2 0) 【 摘要 】 造血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有效方法 ,特 别是可作为初 次缓 解后 的巩 固治疗
手段 ,也可用于复 发 / 难治 患者挽救治疗 。新药虽然 改善 了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 的预后 ,但仍然 不能 替代造血 干细胞移植 。 自体 干细胞移植 仍是 目前推荐 的首选移植 方式。它可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
【 中图分类号 】R 5 5 1 _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3 8 4 . 2 0 1 3 . 0 6 . 0 0 1 0
【 文献标志码 】A
L i Y a n — c h e n ,Ge n g Ch u a n -
种 不 可 治 愈 的 血 液 系 统 恶 性 肿 瘤 。但 是 , 临 床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完整版)简介:本文档是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医疗团队提供的治疗方案指南。

本指南基于2023年最新修订,旨在为患者提供准确、全面和更新的治疗信息。

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主要影响骨髓内浆细胞的增殖和功能。

本指南将提供多种治疗选择,旨在减轻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存率。

治疗方案:1. 初次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特征,医疗团队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化疗:包括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靶向药物等。

- 干细胞移植:可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高剂量化疗的辅助治疗。

2. 确认复发/进展:- 当多发性骨髓瘤出现复发或进展时,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前期治疗应答来进行调整。

- 新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

- 免疫治疗:包括刺激免疫反应和提高抗肿瘤免疫力。

- 继续化疗: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 支持性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支持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旨在减轻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 支持性治疗包括:- 疼痛管理: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 骨密度管理:预防骨质疏松并减少骨折风险。

- 心理支持:提供患者与其家庭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结论:本指南旨在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医疗团队提供治疗方案指导。

但鉴于患者情况各异,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特征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了解最新修订的治疗方案是保持患者疾病管理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李大伟,等。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3):191-203。

- 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IMWG)。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2;40(10):987-1023。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1,2],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每2~3年1次的中国MM诊治指南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MM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MM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相关表现。

诊断标准、分型、分期一、诊断所需的检测项目(表1[3])对于临床疑似MM的患者,应完成基本检查项目。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二、诊断标准综合参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的指南[4],诊断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和有症状(活动性)骨髓瘤的标准如下。

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前景

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前景

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前景侯健;樊建玲【摘要】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在传统化疗时代已成为65岁以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标准一线治疗。

随着新型靶向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在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的广泛应用,MM的缓解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是否需要ASCT成为了新药时代关注的焦点。

目前现有的资料仍然支持ASCT是符合条件的初诊MM患者的一线治疗,新药作为ASCT前诱导治疗以及ASCT后巩固、维持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但今后仍需要开展更多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ASCT在MM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期实现MM 治愈的目标。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 is the standard frontline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MM)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65 years in the era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The use of novel drug-based chemotherapy in the in-duction, consolida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s of chemotherapy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sponse rates of patients. Thus, wheth-er or not ASCT is still necessary in the era of new drugs has become controversial.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supported that ASCT should be the frontline therapy for qualified newly diagnosed MM patients and that new drugs may be applied before and after ASC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sponse rate and prolong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patients. Further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ASCT in MM and optimize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involving ASCT in the era of new drugsto cure myeiona.【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自体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新药;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作者】侯健;樊建玲【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科,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上海市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科,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上海市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侯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24年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范文

《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达雷妥尤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自体移植技术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

二、达雷妥尤单抗与马法兰预处理1. 达雷妥尤单抗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与骨髓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它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马法兰预处理马法兰是一种化疗药物,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处理。

它能够有效地清除骨髓中的肿瘤细胞,为自体移植提供更好的移植环境。

然而,马法兰的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三、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自体移植中的应用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旨在通过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首先,通过马法兰的预处理,清除患者骨髓中的肿瘤细胞,为自体移植提供更好的移植环境。

然后,达雷妥尤单抗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达雷妥尤单抗还可以减轻马法兰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在自体移植过程中,达雷妥尤单抗的应用还可以减少移植后骨髓瘤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同时,通过监测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和疗效,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临床应用与效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马法兰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患者的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达雷妥尤单抗的应用还显著降低了马法兰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2021骨髓瘤指南共识解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文)

2021骨髓瘤指南共识解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文)

2021骨髓瘤指南共识解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文)为推动领域医生更好地掌握多发性骨髓瘤(MM)规范化全程管理的理论与临床知识,提高我国广大血液科医生对MM的诊治水平,造福广大MM患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紧密围绕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全程管理相关学术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多发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M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重要价值。

多个历史对照和随机临床研究显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化疗显著提高MM患者治疗的反应率、完全缓解率、无事件生存和(或)总生存。

一、新药时代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地位不可动摇1983年,英国Royal Marsden医院团队,首次报道了HD melphalan /AH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显示大剂量马法兰能够使相当数量的患者获得CR。

随后大量研究结果都显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显著增加增加CR、PFS 和OS。

但随着新药时代的来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过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30%甚至更高,这使得部分专家质疑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价值和地位。

而新药与传统化疗诱导的临床研究显示,与传统化疗相比,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诱导阶段高质量缓解率,而移植后缓解率和缓解深度进一步提高。

GIMEMA、IFM2009等四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不移植,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提高患者VGPR或以上深度缓解的比例。

梅奥诊所的Morie A.Gertz在一篇综述中指出,对于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不给予早期ASCT治疗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

2016年ASH会议对3个III期随机临床试验(RV-MM-209,EMN441,GIMEMA-MM0305; n=1302)做了汇总分析。

显示,ASCT和维持治疗均提高了患者的PFS1、PFS2 和OS。

生存最好的为R-ISS I期患者,同时接受了ASCT和/或维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精准医疗:耐药机制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

多发性骨髓瘤的精准医疗:耐药机制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

确。如果说动态异质性是治愈复发或难治多发性 号通路,或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multiplemyeloma, 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间接促进血管
RRMM)的难点和关键点,那么寻找可靠的耐药相 生成,影响MM细胞的存活,并介导MM的耐
STAT与PI3K等,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由此, HSP可作为重要的治疗靶点,HSP抑制剂则成为 治疗MM的新希望。目前,已有多种HSP90靶向 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坦螺旋霉素
ADPribosepolymerase)抑制剂则能通过抑制 FA/BRCA通路逆转MM细胞对美法仑耐药。另 一方面,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repair, BER)参与抵抗DNA交联的作用也得到重视。在
4 糖皮质激素的耐药机制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 大多数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由糖皮质激素
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介导的,其属于 核转录因子,参与多条信号通路,影响靶细胞中 基因表达[24]。研究[25]发现,糖皮质激素耐药细 胞系表达的GR亚型均低于糖皮质激素敏感细 胞,这或许与GR编码基因犖犚3犆1的第2内含 子转录延伸阻滞有关。然而KfirErenfeld等[26] 却指出,只有少数受糖皮质激素影响的基因与细
表现为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和不同治疗选择 resistance,EMDR)是MM细胞的旁分泌效应与
的作用下,不同亚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的生长优 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MM细胞促进可溶性因
势发生改变,即所谓动态异质性。具有新生长优 子(如IL6)的分泌和摄取。IL6可通过直接激活
势的肿瘤细胞克隆亚群极有可能对原有治疗方案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theJanus

多发性骨髓瘤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本文总结8例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特点。

方法患者移植前均留置了单腔深静脉导管,预处理方案采用140mg/m2 静滴,1-2天。

大剂量化疗后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口腔炎症,骨髓抑制及焦虑等情况,经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获得系统重建结论目前马法兰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阶段不可或缺的药物,单独大剂量应用它毒副作用大,因此专业、细致的护理在移植的每个环节中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马法兰;护理在恶性浆细胞瘤中,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因为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殖,导致广泛骨质疏松、溶骨性骨骼破坏,抑制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合成,从而诱发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异常、贫血以及肾损害,也是不可治愈的一种疾病[1]。

当前在对MM进行治疗时,马法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DNA交联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对DNA链内链间交联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使DNA分子碱基缺失,从而导致DNA双链开环。

研究[2]发现,马法兰是一种烷化剂,能够结合肿瘤细胞DNA,对肿瘤细胞DNA进行破坏,终止肿瘤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马法兰的副作用亦非常的明显,严重的黏膜损害、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均对患者身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对以马法兰做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本文主要记录了2018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2-57岁,平均(44.5±11.4)岁,其中4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

1.2方法预处理方案:运用140mg/m2马法兰加入0.9%氯化钠中稀释进行静脉滴注,化疗时间1-2d。

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治疗进展
2 4例 自体 骨 髓 移 植 ( BMT) 其 中 1 A , 应用抗 C 9 1例 D1 免疫 磁 珠 纯 化 。 预 处 理 采 用 TB 方 案 : 应 停 C 反 20 / , 5 mgm: 3天 ; 利 兰 ( u l / g q h,3天 ; X 马 B ) mgk , 6 CF 6 mgk , 0 /g 2天 。 移 植 前 患 者 状 态 5 例 化 疗 敏 感 复 4
展。 Βιβλιοθήκη 3. 8 7%。 双 次 移 植 明 显 延 长 患 者 生 存期 , 降低 死 亡 率 。 S i n等 研 究 1 0例 Ⅱ、 hmo 2 Ⅲ期 MM 患 者 , 中 其 A B CI 9 P S " 6例 , 用 C X 或 CF +VP 1 应 T X 一6或 大 剂 量
C VAD+G—SF动 员 , 集 C 3 细 胞 >2× 16k 。 C 采 D4 0/g
多发性 骨髓瘤 ( MM ) 恶 性 浆 细 胞 在 骨 髓 内生 长 系 造 成 的溶 骨 病 变 及 骨 髓 衰 竭 性 疾 病 , 3 近 0年 来 MP方 案仍 为 MM 治 疗 的 金 标 准 , 均 生 存 3 平 0~3 6个 月 。 近 年 大 剂 量 强 化 治 疗 联 合 骨髓 或 外 周 血 干 细 胞 支 持 治 疗 已成 为 重 要 的治 疗 策 略 , 综 述 M M 的 移 植 治 疗 进 现
维普资讯
国外 医学 肿瘤 学 分册
20 0 2午 8月 第 2 9卷
第 4期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移 植 治 疗 进 展
滕 清 良综 述 张 华 治 审校
( 安 市 中心 医 院 血 液 内科 , 泰 山东 泰 安 2 1 0 ) 7 0 0
发 ,5例 原 发 难 治 , 1 难 治 且 复 发 。移 植 结 果 : 4 2 例 总有

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恶性肿瘤,其主要特点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异常蛋白的产生,从而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并导致骨骼破坏与肾功能损害。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不同的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一、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化疗药物控制瘤负荷,然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恢复造血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1. 化疗阶段:主要通过化学药物如长春花素(VCR)、阿霉素(ADM)、泼尼松(DEX)等进行化疗,以清除体内的恶性克隆细胞。

2. 干细胞采集:在化疗后,通过给予促进干细胞增殖的药物(如G-CSF)诱导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技术收集足够的干细胞数量。

3. 自体干细胞移植:将采集到的干细胞冻存保存,待病情稳定后开始移植。

移植过程中通过输注自体干细胞来恢复骨髓功能。

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优势是可以高剂量灭活髓内外的恶性克隆细胞,彻底控制瘤负荷,并在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恢复造血功能。

然而,该治疗方案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首选方案之一。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1. 表观遗传药物:如HDAC抑制剂(HDACi)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NMTi),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Bortezomib),可以干扰细胞内异常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 免疫调节药物:如免疫调节剂Lenalidomide,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可以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子特征,精确干预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的现代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现代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现代治疗发表者:吕跃多发性骨髓瘤的现代治疗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吕跃张靖前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疾病。

近年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药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尽管部分改善了MM患者的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时间,但总的生存时间与传统的V AD方案相比并无明显进步,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拟就MM分子遗传学特征、诱导化疗、巩固与维持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价值及复发难治性MM的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的综述。

1. 细胞分子遗传学与预后MM发病机制之一是遗传学或基因异常直接或间接导致cyclin D基因表达失调。

按染色体异常类型,MM分成两类基因亚型:1)以基数染色体3,5,7,9,11,15,19,21三体型为特征的超二倍体型;2)以染色体转位t(4;14), t(14;16) , t(14;20), t(6;14),t(11;14)等为特征的非超二倍体型。

根据瘤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将患者预后分成标危、中危、高危。

高危定义为del(17p)、t(14;16)、t(14;20)及GEP高危基因表达,中危定义为t(4;14)、del(13)或亚二倍体型,标危定义为超二倍体型、t(11;14)、t(6;14)。

依据预后危险程度可科学进行分层治疗。

12. 诱导治疗V AD作为MM的主要诱导方案之一已使用多年,在当前硼替佐米治疗时代,V AD方案是否仍有其应用价值? Neben K等在一项三期临床研究中比较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前接受V AD、PAD诱导治疗及移植后分别接受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疗效。

结果显示,对于伴del(17p13)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前后接受含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组PFS、OS比接受不含硼替佐米的标准治疗组均显著性延长(中位PFS: 26.2m vs.12m ; 3年OS:69% vs. 17%)。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21.03.011·综述·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刘娜,赵午莉,刘秀均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1],典型临床表现为“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

M 蛋白是由浆细胞或B 淋巴细胞大量增殖而产生的一种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液或尿液中。

依照M 蛋白类型可将MM 分为IgG 型、IgA 型、IgD 型、IgM 型、IgE 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

MM 最初可表现为血清M 蛋白水平低于3 g/dl,骨髓浆细胞低于10%,没有终末器官损伤的迹象。

而症状性MM 的特征是血液或尿液中M 蛋白水平升高,骨髓中浆细胞水平升高,以及终末器官损伤[2]。

MM 的发病率较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 ~ 2%[3],成为仅次于淋巴癌的第二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对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多采用系统治疗,包括诱导、巩固治疗(含干细胞移植)及维持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治疗药物的出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中位生存率显著提高,从 3 ~ 4 年提高到7 ~ 8 年[4],尽管近年来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MM 目前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难治性疾病,预后较差且复发率高。

因此,进一步明确MM 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克服耐药性的新药以及新的药物组合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可引起恶性血浆细胞内蛋白质的积累,导致未折叠蛋白应激反应的激活和NF-κB 活性的降低,两者均诱导细胞凋亡[5]。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版)
C 校正血清钙>2.75mmol/Lc R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肌酐>177umol/L) A 贫血(Hb低于正常下限20g/L或小于100g/L) B 溶骨性破坏,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片、CT或PET-CT)显示
1处或多处溶骨性病变
有症状(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8
(2)无靶器官损害表现,但出现以下1项或多项指标异常(sLiM) [ S ] 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60%d [ Li ] 受累/非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100e [M ] MRI检查出现>1处5mm以上局灶性骨质破坏
传统的IMWG 疗效标准
21
9.CR 后复发:符合以下之一: (1)免疫固定电泳证实血或尿M 蛋白再次出现; (2)骨髓浆细胞比例≥5%; (3)出现以上PD 的标准之一。
15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AL 型淀粉样变性 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骨外)
POMES 综合征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 害(MGRS):MGRS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或其片段导致的肾脏损害,其血液学改变更接近MGUS,但出现肾功能 损害,需要肾脏活检证明是M蛋白或其片段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4020年版)
共识更新
5
二、诊断标准
6
(一)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需满足第3 条+ 第1 条/第2 条)
• 1.血清单克隆M 蛋白≥30 g/L,24 h 尿轻链≥0.5 g • 2.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59% • 3.无相关器官及组织的损害(无SLiM-CRAB等终末器官损害表现)

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例的护理

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例的护理
4 自体 造血 干 细胞 移植 后 的 护理
2 1 采 集 前 动 员 与 方 法 为 动 员 外 周 血 干 细 胞 , 3位 患 者
分 别 予异 环 磷 酰 胺 5 0 g d , 0 g d , / ×2 / ×5 d 2 / ×2 d 2 4 g d
2 自体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前 的 护 理 配 台
3 3 溶 血 反 应 的观 察 与 护理 自体 外周 血干 细 胞 经 低 温 玲 . 冻 处理 , 细 胞 悬 液 中 未 被 完 全分 离 的红 细胞 可 能 在 融 化 过 干 程 中被 破 坏 , 放 血 红 蛋 白 . 释 因而 回输 中患 者 可 能 出 现 溶 血 反 应 , 注 意 观 察患 者 有 无 胸 罔 不 适 、 背 酸 痛 、 痛 、 痛 故 腰 头 腹 及 血红 蛋 白尿 。3侧 患者 均未 出 现 溶 血 反 应 . 谢 性 地 排 出 代 3 尿 后 , 色 完 全 正 常 , 常 规检 验 阴性 。 次 尿 屎
多 发性 骨 髓 瘤 ( ut l my l ,MM ) 浆 细 胞 恶 性 m lpe e ma i o 是 增 生 性 疾 病 , 发 于 中 老 年 l 8 好 9 6年 采 用 自体 骨 髓 移 植 治 疗 MM 来 , 自体 外 周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 uoP S T) 得 到 at B C 也
d 威 猛 1 0mg d . 白 细 胞 分 别 降 至 3 1 0/ 、. . 0 /  ̄4d使 . x1 L 3 0
×1 L和 3 4 1 L 有 棱 细 胞 数 c 晶 别 达 0 7 l 。 0/ × 0/ , D 分 . × O/
I 1 2 × l 、. X l L 本 组 采 用 目前 最 常 用 的 血 细 3 0儿 18 0/ 、 胞 分 离机 F t lC 0 0 于 上午 90 进 行 分离 , 离 前联 e wal  ̄30 . :0 分 台使 用粒 细 胞 集 落 刺 激 因子 ( — s ) G C F 与粒 细 胞 巨 嗜 细 胞 集 落刺 激 因 子 ( GM S ) 给 予 地 塞 米 松 5m 静 推 , 使 造 C F及 g 促 血 干 细胞 由边 缘 池 向循 环 池 释 放 , 液 流 速 5 / n 离心 血 0mlmi, 速 度 为 l 0 rml, 离血 容量 约 为 7I左 右 , 时 3 = 0/ n分 4 历 ~jh 采集 前 先 让 患 者 排 空 膀 胱 , 选 择 经 验 丰 富 穿 刺 成 功 率 高 的 并 护士 进 行 穿 刺 , 解 除 紧 张心 理 。本 组 病 例 I患 者 采 集 2 次 , 例 Ⅱ患 者 采集 1次 , 侧 Ⅲ 患 者 采 集 1 。采 集 时 给 病 病 次 予 l 葡 萄 糖 酸 钙 6 分 次 口服 , 抗保 养 液 中 的枸 橼 酸 0 0m1 拮 钠 , 防肌 肉抽 搐 。 22 预处 理 的 护 理 患 者 在 进 行 AucP S T 之 前 , 进 . t BC  ̄ 须 行 超 剂 量 化 疗 和 ( ) 疗 本 组 3例 患 者 均 采 用 单 一 口服 或 放 美 法 仑 2 0m / , 大 剂 量 E服 引 起 骨 髓 抑 制 、 系 减 少 0 g m ̄ 因 l 三 及 胃肠 道 的 损 伤 , 恶 心 、 吐 、 谔 , 在 两 餐 问 空 腹 服 用 如 呕 腹 故 思 密 达 . 护 胃粘 膜 . 加 强 承化 、 化 , 体 量 40 0m , 保 并 碱 液 0 ud 见 尿 测 p 值 ,H 值 维持 在 7 8 并 鼓 励 患 者 患 者 多 饮 水 . H p ~ .

35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35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35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目的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方法。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患者经血管护理、感染护理等综合护理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IgA、IgG、IgD水平均降低至正常水平,无一例肺部感染、毒副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实施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过程中采取血管护理、感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护理;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浆细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骨折、骨痛等。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由于疾病及治疗的复杂性,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1]。

为了进一步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5例(男25例,女1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年龄29~64岁,平均(46.22±5.24)岁。

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化验又分为IgA、IgG、IgD三种类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并对患者实施血管护理、感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①血管护理,主要是在化疗的时候,特别是应用长春新碱及阿奇霉素等药物的时候,药物的副作用容易渗出血管外,从而对血管周围的组织产生损伤。

护理人员要详细掌握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在实施化疗前确认患者是否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一些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输注的时候应选择较粗、直的上肢血管,尽可能的避免选择下肢静脉,从而避免发生静脉炎;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肿胀、发红等出现,如果有则要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责任医师[2];②骨痛与骨质破坏时的护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溶骨性病灶,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骨折,因此护理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护理过程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止痛,如果患者出现上肢骨质破坏,则需要对患者应用三角巾将前臂托起,以此使肩关节向下的牵拉力降低,对脱臼的关节进行固定;如果患者的下肢存在损伤则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以减少摩擦;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运动方案,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3];③感染预防,首先是注意病房的通风,尽可能的避免人员流动,可以采用氧化水对空气进行消毒,2~3次/w;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多食鱼虾等蛋白质饮食;最后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及咳嗽方法,密切观察伤口,发现有感染迹象的时候及时进行抗炎治疗;④化疗期间的毒副护理:首先是在开始化疗前根据医嘱对患者应用拉斯琼等止吐药,叮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并同看书、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自体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2020完整版)摘要2020年,新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MM)指南发布。

现主要针对MM初始治疗的一些要点进行阐述。

在当今大量新药问世的年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MM患者的首选治疗。

对于适合移植患者的诱导治疗,新版指南推荐以含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及地塞米松的三药为主的方案,并强调了早期移植的优势、二次移植的地位及老年患者移植的适应证。

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的诱导治疗,除适合移植患者的方案外,也可选择马法兰联合新药的方案。

在维持治疗方面,推荐选择新药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至少2年。

一、新诊断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首选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初始治疗分为适合移植和不适合移植两大方向。

新版指南强调了即便在目前大量新药问世的时代,对于适合移植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仍然应作为首选。

同时指南强调了医生对患者整体治疗策略制定的重要性,强调对于拟行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一旦启动治疗,须告知移植的步骤和获益,使患者配合完成以ASCT 为主的整体治疗(诱导-ASCT-维持)。

为什么目前MM新药层出不穷、疗效显著,ASCT仍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回顾MM治疗发展的历程,MM的治疗大致经过了4个阶段,即传统化疗时代(1968—1999年)、第1代新药时代(1999—2012年)、第2代新药时代(2012年—)和单克隆抗体时代(2015年—)。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MP方案和VAD方案为代表的化疗开始了传统化疗年代。

但MP、VAD方案的总体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3%。

因此,国外研究者尝试使用多种不同的细胞毒药物组合方案,希望进一步提高MM患者的疗效,但均未能如愿。

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大剂量马法兰(high dose melphran,HDM)序贯ASCT[1],获得了理想的疗效。

1996年IFM90首次比较了ASCT与传统化疗的疗效,发现ASCT组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率和CR率、7年无事件生存(event free survival,EFS)和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组[2]。

此后多个研究均证实,ASCT可使患者生存期平均延长约12个月。

基于这一系列的研究结果,ASCT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自2003年以来,ASCT开始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推荐作为适合移植患者的一线推荐方案[3]。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等为代表的第1代新药为MM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新药的出现,诱导治疗的缓解率显著提高,由于其疗效可以与传统时代的移植近期疗效相媲美,有些专家开始质疑移植的必要性。

针对这一质疑,4个临床试验分别进行了新药诱导后序贯ASCT 与持续含新药方案治疗的疗效比较[4,5,6,7]。

这4个临床试验均显示在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方面,ASCT组优于持续新药治疗组。

OS在含来那度胺方案序贯移植组优于持续新药组;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方案的试验中,尚未显示出优势,但由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转阴率在ASCT中高于持续新药治疗者,预测OS在ASCT组占优势。

因此,2020年美国NCCN指南、2017年欧洲的ESMO指南及2013年梅奥中心指南中均明确指出:在第1代新药时代,ASCT仍然是适合移植初治MM患者的一线选择。

2012年开始,第2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和伊沙佐米、第3代免疫调节剂帕马度胺等相继问世,这些新药进一步提高了MM患者的缓解深度。

在第2代新药时代,ASCT是否还是适合移植新诊断MM患者的首选?FORTE试验比较了KRd诱导治疗后序贯ASCT和持续KRd巩固治疗初治MM的疗效[8]。

结果显示ASCT组和KRd巩固治疗组在维持前的MRD 阴性率并无差别(58%比54%)。

但维持治疗1年后,在修订的国际分期体系(Revised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Ⅱ/Ⅲ期的患者中,ASCT组的MRD持续阴性率显著高于KRd巩固治疗组(90%比72%,P<0.05)。

而且,在R-ISSⅡ/Ⅲ期的患者中,ASCT组患者在18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KRd持续巩固治疗组(11.95%比23.40%,P=0.05)。

FORTE试验的最新结果提示,在R-ISSⅡ/Ⅲ期新诊断MM患者(占新诊断MM的72%)中,ASCT仍然是首选治疗。

对于R-ISS Ⅰ期的新诊断MM患者,虽然18个月的结果提示ASCT与第2代新药持续巩固治疗的疗效相当,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是否显示差别需要更长时间的追踪结果,如果结合经济因素及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仍推荐R-ISSⅠ期患者以ASCT 为首选。

近几年MM免疫治疗日益兴起,如CS1单抗Elotuzumab、CD38单抗Daratumumab、免疫检测点抑制剂PD-1和PD-L1、APRIL抑制剂等相继问世。

但目前尚没有3期对照比较ASCT与新药联合单抗巩固治疗在适合移植新诊断MM中的临床试验。

目前含CD38单抗联合三药(如CASSIOPEIA试验的D-VTD、VTD,GRIFFIN试验的D-KRd、KRd)均不舍弃ASCT。

(一)适合移植患者诱导方案的选择移植前的诱导治疗目的在于快速减少肿瘤负荷,恢复主要器官功能。

移植前需进行4~6个疗程的诱导治疗。

在选择诱导治疗方案时需避免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如含来那度胺方案的疗程数不宜超过4个、尽可能避免烷化剂的使用等,以免随后的干细胞动员采集失败和(或)造血重建延迟。

新版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是综合国内外目前研究进展、药物的可及性及费用等,鉴于目前国内第1代新药仿制品已上市,价格较前明显下调,目前不再推荐不含新药的方案如VAD方案作为诱导治疗。

新版指南推荐以含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及地塞米松的三药为主的方案,以下方案可作为移植前的诱导方案:VRD、VTD、VCD、PAD、IRD、TAD、TCD、VD、RD等。

VRD与VCD、VTD相比,哪个更优?2019年波士顿第17届IMS会议上发布了一个关于欧洲3个RCT临床试验的整合分析,结果显示VRD优于VTD[9]。

同时发布的另一个对两个临床研究的配对分析结果提示,VTD 与VCD方案的疗效和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一项VRD和VCD 的3期临床试验显示,VRD的疗效优于VCD。

因此VRD是3种方案中的首选。

不加单抗的四药联合目前认为除毒副作用增加外,并无疗效的获益。

但MyelomaⅪ的结果提示CKRD优于CTD、CRD。

单抗加入三药中(如D-VTD、D-VRD)作为诱导治疗,MRD转阴率明显提高,序贯移植后MRD转阴率更高,随后可能使患者有更长的PFS和OS[11]。

但目前由于CD38单抗在中国未批准为一线治疗适应证,暂不推荐含CD38单抗的方案作为适合移植初治患者的一线诱导治疗。

(二)早期移植优于晚期移植早期移植是指经4~6个疗程诱导化疗后,随之进入干细胞采集和预处理、干细胞回输的过程。

而晚期移植是干细胞采集后将干细胞冻存起来,患者继续原诱导药物治疗,待复发后才进行干细胞移植。

目前认为或许不是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早期移植,但早期移植有多个优点。

首先,早期移植患者的全身情况好,治疗耐受性佳,移植的治疗相关死亡率小于2%;而晚期移植的患者经历了复发及既往的多重治疗,一般情况和骨髓功能均较差,这时再接受ASCT,移植的治疗相关死亡率会明显升高,或者直接丧失移植机会。

第二,早期移植仅需要4~6个疗程后即可进入自体移植,后序贯维持治疗,总体费用相对较低;而晚期移植需要至少接受8~9个疗程的持续治疗,由于新药价格昂贵,推迟移植时机而一直予以新药持续治疗的总体费用高于早期移植。

第三,从目前回顾性分析结果来看,早期移植虽然OS与晚期移植相当,但早期移植患者的PFS优于晚期移植。

第四,对于高危骨髓瘤患者而言,尽快做自体移植可以使这些患者获得深层次缓解,从而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三)二次移植治疗MM的意义已发生改变新版指南对二次移植治疗MM人群有了更新,不再强调通过移植后疗效决定是否行二次移植,而是强调高危的MM患者在第1次移植后不管获得何种疗效,在半年内进行二次移植。

在传统化疗年代,二次移植被认为可以提高MM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对于单次自体移植后不能获得≥VGPR 疗效的患者,在第1次移植后6个月内可考虑进行二次移植。

在新药年代,意大利Cavo教授团队整合了GIMEMA MMY-3006、PETHEMA/GEM 和HOVON65MM/GMMG-HD41三个临床试验的数据,认为二次移植较一次移植可以延长高危MM患者的PFS和OS[12]。

因此,在新药时代,二次移植的临床意义在于较一次移植能改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患者的长期生存。

(四)移植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体能状态评分为"FIT"的>65岁患者可考虑行ASCT随着移植成功率的明显提高及老年患者分层系统的逐渐完善,移植在老年患者中已经是一种很安全的治疗措施。

欧美国家老年患者接受ASCT的人数均在逐年增加。

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的移植数据均显示,年龄>65岁的新诊断MM患者行ASCT的长期生存及治疗相关死亡率与年轻患者相当。

美国NCCN 2020年指南对移植年龄已无严格限定,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能状态和合并症判断患者是否可行移植;梅奥中心2013年指南推荐年龄≤70岁的患者可行ASCT;欧洲2017年EMSO指南推荐对于≤70岁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行ASCT。

目前认为,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需要进行全身体能状态评分,若评分为"FIT"的患者,ASCT可作为首选,同样可以获得与年轻MM相同的生存期。

(五)肾功能不全不再是ASCT的禁忌证传统化疗年代,肾功能不全是MM患者1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蛋白酶体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序贯ASCT后,其疗效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当,部分透析依赖的患者在移植后可脱离透析。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PFS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当,但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小于45 ml/min患者的OS不如肾功能正常者[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