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合集下载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基本值、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

基本值、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的定义(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3)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按标准方法试验,未经数理统计处理的数据。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区别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区别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1 、94桩基规范中单桩承载力有两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载荷试验(破坏试验)或按94规范估算(端阻、侧阻均取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65、1.7,不同桩形系数稍有差别)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取设计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一般为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1.25倍,这样荷载放大1.25倍,承载力极限值缩小1.65倍,实际上桩安全度还是2(1.25x1.65=2.06)。

94规范时荷载都取设计值,为了荷载与设计值对应,引入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在确保桩基安全度不低于2的前提下,规定桩抗力分项系数取1.65左右。

所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所有规范荷载均取设计值),人为设定的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2、02规范中地基、桩基承载力均为特征值,该值为承载力极限值的1/2(安全度为2),对应荷载标准值。

同一桩基设计,分别执行两本规范,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aQ——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Q——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u——桩身周长;l——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iA——桩端面积;pq——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sik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pk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基本值、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基本值、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基本值、设计值1、地基极限承载力:使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即将失去整体稳定性时相应的最小基础地面压力。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P384)2、地基容许承载力:要求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不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并且有足够的安全度,而且所引起的变形不能超过建筑物的容许变形,满足以上两项要求,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就定义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P384)2、地基容许承载力:在确保地基不产生剪切破坏而失稳,同时又保证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条件下,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基础短边宽度不大于2.0m,埋置深度不大于3.0m 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应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进行修正,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P22 5.2.4)6、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定的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条件下的地基承载能力,按有关规范查表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7、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试验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7、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在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对应荷载效应为标准组合并按照变形控制的地基设计原则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值。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8、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基础底面宽度大于3m,埋置深度大于1.5m时进行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征值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征值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征值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
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定的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按有关规范(10012-2001)(J124-2001)查表确定.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试验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或按载荷试验和用实际基础宽度、深度按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地基承载力值。

容许承载力:在保证地基稳定和建筑物沉降不超过容许值的条件下,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基本承载力:在保证地基稳定和建筑物沉降不超过容许值的条件下,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 / 抗力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见JGJ94-94表5.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002地基基础规范的提法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94-94规范的提法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
采用2002规范时,设计值就取特征值,荷载组合为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采用94-94规范时,设计值就是上面那个式子,荷载组合为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特征值”一词,用以表示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值。

作抗力指标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和特征值。

当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时用标准值;由荷载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载荷试验包括深层、浅层、岩基、单桩、锚杆等,见规范有关附录。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

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是考虑了影响承载力的各项因素后,最终采用的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值的地基允许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 a是由载荷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的相关关系间接推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允许采用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 k≤f a(地基);Q k≤R a(桩基)。

此时特征值f a、R 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 i和主动土压力E 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因此,地质报告中若为“特征值”则为允许值,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若为“标准值”,则为极限值,应考虑相应的抗力分项系数。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桩基板块有同志在问这些关系,大家都来讨论一下。

现转载一段greatcloud在l d上面转载的分析: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形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意义上相当于承载力特征值,非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意义与现在所说是的标准值—--单针对岩石而言的------即极限值有区别),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 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桩基承载力特征值极限值设计值的区别

桩基承载力特征值极限值设计值的区别

桩基设计中的特征值、设计值、标准值2008-09-03 16:46这是一个关于桩基础设计的概念问题,希望搞清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k之间的关系。

下面列出规范提及的Ra、R、Qk。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5.5给出了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估算式:Ra=qpaAp+upΣqsiali并说明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承载力Ra应符合下列两式规定:Qk≤RaQikmax≤1.2Ra2.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2.2.2给出了桩基中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公式:R=ηsQsk/γs+ηpQpk/γp+ηcQck/γc并说明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承载力R应符合下述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γoN≤RγoNmax≤1.2R其中N和Nmax为按5.1计算。

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k《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2.4给出了各种方法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k计算公式。

问题:1.特征值Ra和设计值R是同一个概念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分别给出的验算单桩承载力方案是否矛盾?3.针对桩基的设计,这两套验算方案如何选用?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k和特征值Ra、设计值R是什么关系?华南理工大学杨小平老师的回复(基础工程授课教师):关于你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附件是我给研究生上高等基础工程的部分讲稿,供参考。

下面简单回答你的问题。

1.设计值是89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94桩基规范的叫法,2002规范改叫特征值。

二者属同一概念。

2.94桩基规范是从极限状态设计出发,引入了分项系数,并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

实践证明在岩土工程中不应采用这种设计法,而应采用安全系数法,故2002规范取安全系数K=2。

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设计值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设计值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是评价地基土壤承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常常涉及到特征值、标准值、极限值和设计值等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是指在一定可靠度下,根据土壤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土壤抗压强度的代表值。

特征值的计算通常采用统计方法,主要考虑了土壤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变异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土壤抗压强度的整体水平。

特征值的确定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计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标准值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标准值是指在一定设计可靠度下,根据特征值和设计参数所确定的土壤抗压强度的标准数值。

标准值的确定是依据于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通常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孔隙度等因素。

标准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极限值地基承载力的极限值是指在设计工况下,地基土壤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

极限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基土壤的变形特性、荷载性质以及工程结构的要求等因素,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极限值的确定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

4. 设计值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值是指根据特征值、标准值和极限值等参数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设计数值。

设计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工程特性、荷载的性质以及工程结构的要求等因素,通常需要进行精细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值是工程设计的依据,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标准值、极限值和设计值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工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特征值是土壤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标准值是依据土壤特性和设计要求所确定的土壤抗压强度的标准数值,极限值是地基土壤在设计工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而设计值是根据特征值、标准值和极限值等参数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设计数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工民建勘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如特征值、设计值、极限值、标准值、容许值

工民建勘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如特征值、设计值、极限值、标准值、容许值

特征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容许值: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极限值和允许值是一回事.。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桩基板块有同志在问这些关系,大家都来讨论一下。

现转载一段greatcloud在l d上面转载的分析: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形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意义上相当于承载力特征值,非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意义与现在所说是的标准值—--单针对岩石而言的------即极限值有区别),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 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是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设计和计算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们的区别如下:
1. 承载力极限值
承载力极限值是指结构在极限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设计和计算中,通常会将承载力极限值作为基础值来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标准值
标准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多次实验或统计分析得到的平均值。

在结构设计中,标准值通常用于确定材料的强度、刚度等参数,以及确定结构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参数。

3. 特征值
特征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多次实验或统计分析得到的最不利值。

在结构设计中,特征值通常用于确定结构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参数,以及确定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系数。

4. 设计值
设计值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值或特征值进行修正后得到的值。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值通常用于确定结构的尺寸、截面形状、材料厚度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总之,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在结构设计和计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应用。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的区分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安全系数294桩基规范中单桩承载力有两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载荷试验(破坏试验)或按94规范估算(端阻、侧阻均取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65、1.7,不同桩形系数稍有差别)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取设计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一般为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1.25倍,这样荷载放大1.25倍,承载力极限值缩小1.65倍,实际上桩安全度还是2(1.25x1.65=2.06)。

94规范时荷载都取设计值,为了荷载与设计值对应,引入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在确保桩基安全度不低于2的前提下,规定桩抗力分项系数取1.65左右。

所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所有规范荷载均取设计值),人为设定的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02规范中地基、桩基承载力均为特征值,该值为承载力极限值的1/2(安全度为2),对应荷载标准值。

同一桩基设计,分别执行两本规范,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6=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两个时代的两个单桩承载力指标,没有可比性。

犹如关公和秦琼。

当代的工程师忘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这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吧。

承载力特征值在地基设计里,大多采用特征值,而不是设计值或标准值。

实际上,这里的特征值,同时具备了设计值和标准值的含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1]在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直接拿来设计,所以和设计值含义差不多。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承载力标准、特征值、设计值

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安全系数2
94桩基规范中单桩承载力有两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载荷试验(破坏试验)或按94规范估算(端阻、侧阻均取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65、1.7,不同桩形系数稍有差别)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取设计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一般为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1.25倍,这样荷载放大1.25倍,承载力极限值缩小1.65倍,实际上桩安全度还是2(,为了荷载与设计值对应,引入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在确保桩基安全度不低于2的前提下,规定桩抗力分项系数取1.65左右。

所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所有规范荷载均取设计值),人为设定的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02规范中地基、桩基承载力均为特征值,该值为承载力极限值的1/2(安全度为2),对应荷载标准值。

同一桩基设计,分别执行两本规范,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6=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两个时代的两个单桩承载力指标,没有可比性。

犹如关公和秦琼。

当代的工程师忘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这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吧。

承载力特征值
在地基设计里,大多采用特征值,而不是设计值或标准值。

实际上,这里的,同时具备了设计值和的含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1]
在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直接拿来设计,所以和设计值含义差不多。

但是在取值上,它不带分项系数,所以它在取值上与标准值是一样的。

为什么不叫标准值呢?主要就是使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值、标准值区分开来。

为什么地基设计要采用标准值呢?为什么不采用带分项系数的设计值呢?主要是因为地基变形一般是大变形,而且其极限承载力差异性很大,往往难以统一界定。

所以地基设计的时候,不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原则来设计,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原则来设计,类似于裂缝挠度验算。

所以地基承载力的取值就采用了与标准值相对应的特征值。

取值原则
在取值原则上,特征值和标准值的本质是一样的。

但是在使用意义上,它是设计值。

过去地基规范有的叫标准值,有的叫设计值,现在新规范为了避免混淆,才将地基承载力称为“特征值”。

有些地勘报告里的标准值,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征值。

如果给出的是极限值,就应该除以2.0,就是特征值了。

在老规范体系的94桩基规范里,桩承载力设计值(即新规范的特征值)的分项系数(实际上应该是安全系数)取1.60~1.70。

现在新国标对于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统一采用2.0。

2.0是安全系数,不是抗力分项系数。

将极限承载力除以2.0,与直接取比例极限,这两个含义是一样的。

例如一级钢筋的比例极限(即屈服强度)是235mpa,这是标准值,除以1.1的抗力分项系数等于210mpa,这就是设计值了。

而对于特征值来说,其含义就相当于直接取235mpa,没有1.1的抗力分项系数。

提醒一点:规范里的所有公式中,凡是有“特征值fa”的地方,对应的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或内力,都是采用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