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概述

合集下载

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健康教育低血糖健康教育目录1.低血糖概述1.1 什么是低血糖1.2 低血糖的症状和原因1.3 如何预防低血糖2.低血糖的影响2.1 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2.2 低血糖与糖尿病的关系2.3 低血糖的长期风险3.饮食调控3.1 合理饮食的重要性3.2 低血糖饮食的原则3.3 食物选择和食谱建议4.运动与低血糖4.1 运动对低血糖的影响 4.2 运动时的预防措施4.3 适宜的运动方式5.应对低血糖的紧急措施5.1 低血糖的紧急症状5.2 如何应对低血糖5.3 紧急措施的示范和训练6.药物治疗与管理6.1 低血糖的药物治疗6.2 药物管理的重要性6.3 注意事项和副作用7.日常护理与常规检查7.1 日常护理的重要性7.2 常规检查的目的和频率7.3 监测血糖的方法和设备8.康复与社会支持8.1 康复的意义和目标8.2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8.3 康复和社会支持资源的介绍附件:血糖监测记录表、低血糖食物交换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尿病管理条例:指……(解释)2.健康教育法:指……(解释)3.低血糖急救法:指……(解释)附件:1.血糖监测记录表:用于记录每日的血糖变化情况,包括测量时间、血糖数值等。

2.低血糖食物交换表:提供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用量,以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尿病管理条例:指根据国家有关糖尿病的管理要求制定的法规,包括糖尿病患者的救治、康复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2.健康教育法:指确立和加强我国健康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3.低血糖急救法:指对于低血糖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对措施的法律规定和要求。

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健康教育低血糖健康教育1.低血糖概述1.1 低血糖定义1.2 低血糖症状1.3 低血糖的原因1.4 低血糖的危害2.低血糖的诊断和检测2.1 诊断低血糖的标准2.2 低血糖的检测方法2.3 相关检查和辅助诊断3.低血糖的预防与治疗3.1 饮食调整3.1.1 确保足够的餐间时间和餐后加餐3.1.2 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时间空腹3.1.3 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3.2 药物治疗3.2.1 胰岛素注射和使用指导3.2.2 口服药物治疗低血糖3.2.3 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3.3 其他治疗方法3.3.1 运动与低血糖3.3.2 应对低血糖紧急情况的方法3.3.3 心理支持与低血糖管理4.低血糖的并发症与预后4.1 长期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4.2 低血糖与其他疾病的关系4.3 预后评估与管理5.低血糖的法律责任5.1 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5.1.1 营养补充剂5.1.2 医疗事故与医疗责任5.1.3 公共卫生管理法5.1.4 医疗褔利法5.2 低血糖相关的法律责任5.2.1 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责任5.2.2 患者及家属的权益保护6.附件●血糖监测记录表格●饮食记录表格●健康教育手册●低血糖应急处理手册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1.血糖监测记录表格(附件1)2.饮食记录表格(附件2)3.健康教育手册(附件3)4.低血糖应急处理手册(附件4)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营养补充剂:________指补充食物的一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人体一些特定的需要。

2.医疗事故与医疗责任:________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依法应由医生或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公共卫生管理法:________我国公民身体健康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社会秩序。

4.医疗福利法:________涉及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受伤害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权利。

低血糖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低血糖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处理方式
对于长期低血糖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采取 措施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急性并发症及其处理
急性并发症
急性低血糖可能导致心慌、出汗、手抖、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癫痫发作。
处理方式
一旦发现患者有急性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给予糖分补充,如口服含糖饮料或糖果,严重 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同时,应尽快找出低血糖的原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降糖药物,不得随意更改 剂量或停药。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低血糖症状, 应立即采取措施。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稳定。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减少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适量 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饮食指导
向患者传授正确的饮食知识,指导患者合理搭配 食物,避免因饮食不当引起的低血糖。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避 免运动过度导致的低血糖。
药物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避免药物使用不当 引起的低血糖。
康复锻炼与运动指导
康复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 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总结词
由于低血糖引发的身体不适和认知障 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详细描述
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 基本活动,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焦虑和恐惧
总结词
低血糖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引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详细描述

低血糖识别和应对PPT模板

低血糖识别和应对PPT模板
低血糖识别及应对
目录
01
低血糖的概述
01
低血糖的概述
定义:

诊断标准:
• •
01
低血糖的概述
低血糖的 分类
无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 ≤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症状性血糖 血糖≤3.9mmol/L,具有低血糖症状
严重低血糖 需旁人帮助,常伴有意识障碍
相对性低血糖: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03
低血糖的处理
03
低血糖的处理
03
低血糖的处理
有低血糖反应 及时监血糖
血糖≤3.9mmol/L
吃15 等15 再来15
吃15克葡萄糖或 其他无脂碳水化 合物
等待15分钟再次监 测血糖
如血糖值还没达到正常: • 再吃15克碳水化合物后 • 等待15分钟监测血糖
03
低血糖的处理
两大块方糖
2-5个葡萄糖片 (最佳治疗)
01
低血糖的概述
哪些人易发生低血糖
02
低血糖的表现
02
低血糖的表现
轻度症状:
心慌
焦虑
冷汗
发抖
饥饿
情绪不稳 头痛
重度症状:
抽搐
嗜睡
意识丧失、昏迷乃至死亡
02
低血糖的表现
还有哪些表现容易被忽视
舌根发麻、说话不清、答非所问 烦躁、不理人、意识模糊 平时举止端庄,忽然衣冠不整 无缘无故打架 行为与习惯发生改变
04
低血糖的预防
患者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定期复诊。
04
低血糖的预防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血糖过度波动
定时定量进餐 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
规律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中注意心率变化及身体感受 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要及时加餐

《正确认识低血糖》课件

《正确认识低血糖》课件

低血糖的症状
总结词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出汗、颤抖、心悸、头晕、乏力等。
详细描述
低血糖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出汗、颤抖、心悸、头晕、乏力、饥饿感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严 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昏迷或死亡。
低血糖的分类
总结词
低血糖可分为反应性低血糖、药物性低血糖、特发性低血糖 和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等类型。
总结词
长时间剧烈运动,未及时补充能量,导致血糖消耗过多 引发低血糖。
详细描述
长时间剧烈运动会使身体大量消耗葡萄糖,若未及时补 充能量,如运动前未进食或进食不足,就容易发生反应 性低血糖。
总结词
由于疾病或药物影响,导致血糖调节机制异常引发低血 糖。
详细描述
病理性低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瘤、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 者使用降糖药物后。这些情况下,身体无法正常调节血 糖水平,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详细描述
病理性低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瘤、糖尿 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后 。这些情况下,身体无法正常调节血 糖水平,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03
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血糖检测
通过检测血糖水平,判断是否低 于正常范围,是诊断低血糖的主
要方法。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悸、出汗、 颤抖、头晕、乏力等症状,有助
反应性低血糖
总结词
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糖 水平下降引发低血糖。
详细描述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餐后1-3小时 ,此时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糖水 平迅速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 情况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青少年 肥胖患者。
病理性低血糖
总结词
由于疾病或药物影响,导致血糖调节 机制异常引发低血糖。

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低血糖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血糖的定义、症状、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低血糖的健康教育。

正文内容:一、低血糖的定义及症状1.1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的状态,一般低于3.9mmol/L。

1.2低血糖可能引起头晕、乏力、心悸、出汗、恶心等症状。

1.3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二、低血糖的原因2.1长时间不吃或过量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

2.2过度运动或体力活动过度可能引发低血糖。

2.3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4酒精摄入过度或良性肿瘤分泌胰岛素等原因也可能引发低血糖。

三、低血糖的预防3.1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预防低血糖非常重要,需要保证三餐规律,避免饥饿过久。

3.2如果正在进行降糖治疗或胰岛素注射,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量和进食时间。

3.3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体力活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前后应适当补充能量。

3.4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低血糖的疾病。

3.5避免饮酒过度,尤其是空腹或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情况下。

四、低血糖的处理4.1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休息,并尽快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汁或含糖饮料。

4.2如果症状加重或不能改善,应就医寻求帮助。

4.3持久的低血糖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来处理,因此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4.4低血糖的处理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过量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以免造成血糖过低。

五、低血糖后的护理和预防复发5.1低血糖后,要注意休息,适当补充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5.2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5.3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运动,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时间。

5.4如有新的症状或体验,应及时就医咨询,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5心理护理也很重要,积极面对低血糖症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康复很有帮助。

低血糖患者护理诊断

低血糖患者护理诊断
平。
保持良好心态
低血糖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的 影响。
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听音乐、阅读、做瑜伽等, 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患者应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 得情感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4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
低血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 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 治疗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
患者应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了解自身血糖变化趋势 ,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病 情信息。
记录血糖值
患者应记录每次监测的血 糖值,以便医生根据数据 调整治疗方案。
运动护理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能量消 耗过大导致低血糖。
运动前适当补充能量
患者在运动前可适当补充一些食物, 如饼干、糖果等,以预防低血糖的发 生。
随身携带含糖食品
建议患者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如 巧克力、糖果等,以便在出现低血糖 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
低血糖患者护理诊断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低血糖的概述 • 低血糖患者的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预防措施 • 注意事项
CHAPTER 01
低血糖的概述
低血糖的定义
总结词
血糖水平过低
详细描述
低血糖是指个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血糖低于3.9mmol/L。
低血糖的症状
CHAPTER 02
低血糖患者的护理诊断
评估患者情况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一、目的本篇文章旨在提供关于低血糖的应急预案,帮助人们了解如何识别和应对低血糖,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低血糖的概述低血糖是指体内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头晕、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

长时间低血糖可能导致昏迷、脑损伤,甚至死亡。

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他人群也可能出现低血糖。

三、低血糖的识别识别低血糖的症状是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血糖症状:1.头晕: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或眩晕,影响平衡和行走。

2.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规则。

3.出汗:头部和手心等部位可能会大量出汗。

4.颤抖:患者可能会感到四肢颤抖。

5.意识模糊: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四、低血糖的应急预案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采取以下应急预案:1.立即采取行动:一旦发现患者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采取行动,不要等待血糖测试结果。

给予患者含糖食物或饮料,以升高血糖水平。

2.口服含糖食物或饮料:给予患者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以快速升高血糖水平。

避免给予患者高脂食物或牛奶等需要消化时间较长的食物。

3.监测血糖水平:在给予患者含糖食物或饮料后,应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果血糖水平仍然过低,应考虑使用药物或就医。

4.避免空腹: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患者应避免空腹时间过长。

糖尿病患者应按时进食,并避免过度控制饮食。

其他人群在长时间未进食时,也应考虑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5.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6.就医:如果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或者在应急处理后症状仍然未得到缓解,应立即就医。

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五、结论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自:《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9卷第5期低血糖概述郑云郎 (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血糖是指血液中各种单糖的总称,包括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等,但主要是葡萄糖。

正常人清晨空腹时静脉血糖浓度为3.89-6.11 mmol/70-110美国/dL)。

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很重要,全身各组织细胞都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特别是脑组织、红细胞等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取得自身生存、代谢和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由于血糖浓度具有一定的生理性波动和正常人群对血糖的耐受力有差异,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L)称为低血糖。

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生化异常的表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血糖浓度过低,影响各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能量供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血糖症状,如饥饿、疲倦、乏力、精神不集中、头晕、心悸、脸色苍白、出冷汗、手颤等.严重时出现幻觉、躁动、惊厥、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低血糖休克)、死亡。

其反应程度高低与不同原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有关。

低血糖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超过6 h,则会造成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即使以后血糖恢复正常。

也常会遗留痴呆等症状…。

对低血糖患者的处理,可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其他糖类如糖水或糖果等,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和升血糖药物,以快速提升血糖浓度.供给基本能量需要。

当症状改善后应询问病史,查明原因和诱因,进行对因治疗。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颇多,其发生机制复杂。

兹概述如下。

1 饥饿性低血糖长时间饥饿或不能进食时,外源性血糖来源断绝,内源性的肝糖原贮备有限,约为70-100g,10多小时即被耗尽,此时主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浓度。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当出现“供不应不求”时即发生低血糖。

不吃早餐的人易发生低血糖,影响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效率。

2 运动性低血糖持续的剧烈运动或运动以后,由于能量消耗大,葡萄糖氧化分解迅速而量大,此时若未及时补充糖类食物,则可引起低血糖。

3 酒精性低血糖空腹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在肝内氧化,使NAD+过多地还原为NADH,造成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反应受到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弱。

当有限的肝糖原被动用以后,即可发生低血糖。

4 反跳性低血糖是一种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而引起的低血糖。

其机制可能是输注高渗葡萄糖液,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其浓度可高出正常的4-6倍。

若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液,由于胰岛素的持续作用而使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出现低血糖。

5 特发性低血糖多见于神经质的中年妇女。

主要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

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为非器质性疾病,餐后2-3 h发作,系血糖利用过度性餐后低血糖。

6 药源性低血糖主要见于糖尿病治疗时,常因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如磺酰脲类等使用过量、使用后活动增加或饮食配合不合理引起。

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利用、减少血糖来源而降低血糖,其作用环节有: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内;2)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3)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4)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5)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为例,其作用机理是:磺酰脲类药物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阻滞了钾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外钙内流。

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增加,触发了胞吐作用,并促进胰岛素释放…。

长期服用且胰岛素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的情况下,其降血糖作用仍然存在,这可能与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也可能与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有关。

有一些药物如水杨酸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可加强口服降糖药的降糖作用而引起低血糖。

心得安也可引起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糖原分解而引起空腹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发生低血糖。

7肝源性低血糖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如患有晚期肝硬化、广泛性肝坏死、严重病毒性肝炎和重度脂肪肝等病人,一方面由于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而产生低血糖.另一方面胰岛素在肝内灭活减弱,对血糖水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更易发生.也可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出现。

8胰岛B一细胞增生性低血糖由于胰岛B细胞增生或癌瘤,即使血糖处于低水平,也可自主性分泌胰岛素,使糖原分解减少,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糖异生减弱,患者在饥饿或运动后出现低血糖。

9 胃大部切除术后低血糖某些消化道手术以后的病人如胃全部或次全切除术等,一方面由于进食后胃迅速排空,糖类大量进入小肠,而小肠此时消化吸收功能活跃,致使血糖急剧升高,高血糖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于进食后2 h可出现急剧的低血糖反应;另一方面术后胃肠道激素(如肠高血糖素等)暗]也过量分泌,刺激释放胰岛素,促进低血糖的发生。

口服葡萄糖耐量曲线的特点是服糖后血糖迅速上升。

后又陡然下降。

此种病人宜少食多餐,高蛋白低糖膳食可避免发作。

10早期糖尿病性反应性低血糖多见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

由于胰岛B细胞早期分泌反应迟钝,产生高血糖;高血糖又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在进食后4-5 h出现低血糖。

患者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并多有超重或肥胖。

11 内分泌机能异常性低血糖当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胰岛a-细胞功能低下时,对抗胰岛素的一些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而引起低血糖。

12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免疫缺陷有关。

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胰岛素自身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但当胰岛素从这种复合物中大量解离时很快产生症状性低血糖。

此外,体内的抗胰岛素受体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封闭了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阻碍胰岛素发挥生物效应而产生胰岛素抵抗,但偶尔也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模拟胰岛素样作用而发生严重的空腹低血糖…。

本病的低血糖和高血糖可交替发作。

13 胰外肿瘤性低血糖有些胰外肿瘤如纤维肉瘤、神经纤维瘤、原发性肝癌、肾上腺癌等可出现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需要摄取大量的葡萄糖。

肿瘤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物质,使葡萄糖的利用增加。

来源减少所致。

发作时血糖甚低,血胰岛素含量也低(引,后者可与胰岛素瘤区别。

14新生儿低血糖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由于脱离母体,自身糖代谢调节机制不健全,糖原储备不足或消耗过多、糖异生能力低下、外源性葡萄糖供给不足,因此极易发生低血糖;少数新生儿可因高胰岛素血症等内分泌异常或先天性代谢缺陷而致低血糖。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即使是正常足月新生儿。

在出生后72 h低血糖的发生率也在3.3%-16%之间,尤以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剖宫产儿等多见。

这种低血糖一般没有症状,隐匿的持续、反复的低血糖可损及新生儿脑的生长和功能.造成长远的危害,所以这种低血糖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15 婴儿酮性低血糖有些婴儿在血糖降低的同时尿中出现酮体,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1)由于丙氨酸转换率低,糖异生原料缺乏引起;2)由于患儿肝糖原合成酶活性降低,肝糖原减少引起;3)由于长链脂肪酸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乙酰辅酶A减少,使丙酮酸羧化酶和果糖l,6二磷酸酶活性被抑制。

糖异生作用减弱;乙酰辅酶A减少还可活化丙酮酸脱氢酶,使更多的葡萄糖被利用,血糖进一步降低。

由于血糖降低,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故出现酮性低血糖。

16 亮氨酸敏感性低血糖某些婴儿食人含亮氨酸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等,亮氨酸刺激胰岛素释放剧增而引起低血糖。

17酶缺乏性低血糖某些酶先天缺陷可引起低血糖。

如糖原积累病I型(Gierke病)的患儿由于肝中先天缺乏葡萄糖6一磷酸酶。

不能使肝糖原分解为自由的葡萄糖,生成的6一磷酸葡萄糖,既不能穿过肝细胞膜。

又不能变成游离葡萄糖,致使糖原在肝中大量堆积,同时也就必然产生低血糖。

肉碱脂酰转移酶缺乏的患者,其组织中的长链脂肪酸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

肝脏也不能将脂肪酸氧化成酮体,结果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引。

又如中链或长链脂酰 CoA脱氢酶缺陷的患者可发生低酮性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体内的代谢产物丙酰CoA、异戊酰CoA、乙基丙二酸等增加,抑制丙酮酸羧化酶活性。

乙基丙二酸还可抑制线粒体苹果酸的转运,使糖异生减弱,结果产生低酮性低血糖。

18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I型糖尿病人和怀孕妇女,表现为有低血糖而无自主神经警告症状。

部分I型糖尿病人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发生低血糖.病人有时在无任何低血糖症状的情况下,而反复发生昏迷或癫痫,严重者危及生命。

其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识别功能降低、或神经递质未释放减少、或组织对递质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有些妇女在怀孕后也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症。

其机制与胎儿不断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及丙氨酸的供应减少有关。

此时,母体自身可能主要靠血液中酮体维持神经中枢的能量供应,减少了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

此外,夜间低血糖(又叫黎明前低血糖)和Somogy现象也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无症状性低血糖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更大,应特别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第ll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979——988.2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8,826—829.3孙树秦.生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06—107.4娄建石.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1@,2002,228—232.5汤新之,崔乃杰.临床生物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1999: 21—25.6陈正炎.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4—80. 7吴圣楣等.新生儿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112一118.8徐晓利,马涧泉.医学生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1",1998:178— 180. (B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