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石钟山记情景默写_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复习进程
6.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郦元之所见闻,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8.接下来讲的三方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答案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4.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石钟山记》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
,,。李渤认为,
,,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是,。
,。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
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4.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是什么,,
;,,;
,。
5.作者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什么,,
,,。
6.作者调转小舟,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什么,
,,,,,
2024学年高二语文选必修下册《石钟山记》挖空实词释义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语文选必下册《石钟山记》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挖空实词释义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郦元以为下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 ),声如洪( )钟。
是( )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 )钟磬置( )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 )其遗( )踪,得( )双石于潭上,(句式:)扣( )而( )聆( )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枹( )止响腾( ),余韵徐( )歇。
自以为得之( )矣。
然( )是( )说也,余尤( )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式:)而此独( )以( )钟名( ),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 )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 )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 )不信也。
至暮( )夜月明,独( )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 )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 )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句式:)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句式:)余方( )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 )澎湃( )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中流( ),可坐百人,空中( )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 )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 )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句式:)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事不目( )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此世所以( )不传也。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石钟山记》(苏轼)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水经》云:“彭( )之口有石钟山焉。
”( )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之,( ) ( )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 )人,而山上栖( ),闻人声亦惊起,磔( )云(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 ( )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 )之声,与向( ) ( )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 ) ( ) ( ) (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 )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 )元之简,而笑李( )之( )也。
第二部分:【情景默写】1.《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2.《石钟山记》中苏轼实地考察,深夜乘小舟至绝壁下,看到大石侧立千尺,用比喻手法写出石头形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高一语文背诵篇目检测练习《石钟山记》1. 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
郦道元认为: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认为: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3、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4. 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 作者描写自己到了绝壁下见到了巨大的山石倾斜的树立,有千尺之高,好像是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的句子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看见受惊飞起的老鹰的句子是: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78、作者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什么: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9. 作者调转小舟,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什么: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10.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11. 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12、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13、苏轼认为因为渔工水师无法用文字记录导致石钟山得名不能流传在世的句子是: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4.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5.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复习进程
;,,;
,。
5.作者徐徐观察,发现发出噌吰的原因是什么,,
,,。
6.作者调转小舟,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什么,
,,,,,
。
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6.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理解性情境情景默写
《石钟山记》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
,,。李渤认为,
,,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是,。
,。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
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4.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是什么,,
答案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16《石钟山记》练习题 答案
《石钟山记》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铿:kēng 莫:mù2.【答案】C解析:A项,“函胡”同“含糊”。
B项,“莫”同“暮”。
D项,“悟”同“晤”。
3.【答案】A解析:鼓:激荡。
4.【答案】B解析:A项,考:敲击。
C项,动:惊恐。
D项,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5.【答案】D解析:A项,表原因,……的原因/表示因果关系。
B项,中间是空的/天空中。
C项,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实际上,事实上。
6.【答案】C解析:①中“舟”,②中“目”“耳”,④中“侧”,⑧中“兄”,均为名词作状语。
⑦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
③⑤⑥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
7.【答案】B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句8.【答案】A解析:A项,干支纪年是用天干和地支配合来纪年的,而“丙”“戊”都属于天干,故不可能出现“丙戊”年。
二、情景式默写1.《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为了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与儿子一起泛舟绝壁下,见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石头形状怪异,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气氛。
3.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4.苏轼《石钟山记》中写“栖鹘”动态的两个句子是: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5.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
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表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尤为可贵的是,苏轼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便是在被贬中,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写那样,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题咏自勉的题材。
高中课文《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课文《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一文,苏轼用一个定语从句“(,)”来否定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名字来历的看法。
2. 《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3.《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埋下伏笔。
4.《石钟山记》中苏轼借“(,),可乎?”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5. 《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
6.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
8.苏轼《石钟山记》中写“栖鹘”动态的两个句子是:(,)。
9.《石钟山记》对“石钟山”命名由来,作者态度各异,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考证,则是“()”,颇为耐人寻味。
10.《石钟山记》中,苏轼告诉苏迈,绝壁之下听到的“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是“()”和“()”。
11.《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写宿巢的老鹰受惊动而飞鸣的句子是:“(,)。
”12.《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鹳鹤奇异叫声的句子是:“(,)。
”13.《石钟山记》中,回船途中,写正对着水中央的大石,面积颇大且有许多空洞的句子是:“(,)。
”14.《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
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时:“(,)”。
15.《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在两山之间他发现一块大石,交代石头位置的一句是:()。
石钟山窾坎镗鞯之声形成的原因是:(,)。
16.《石钟山记》中,苏轼非常欣喜自己的发现,他引用典故向苏迈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声响,其中跟周景王有关的是:“(,)”和晋大夫魏绛有关的是:“(,)。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汇编1.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2.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3.。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8.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9.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10.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2.作者描写自己到了绝壁下见到了巨大的山石倾斜的树立,有千尺之高,好像是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的句子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13.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看见受惊飞起的老鹰的句子是: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14.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听见的鹳鹤的声音的句子是: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1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16.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17.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新高考必背《石钟山记》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石钟山记》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石钟山记》(苏轼)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后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1.在《石钟山记》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
2.“”两句表明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3.《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
4.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8.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
9.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
10.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
12.作者描写自己到了绝壁下见到了巨大的山石倾斜的树立,有千尺之高,好像是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的句子是:。
13.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看见受惊飞起的老鹰的句子是:。
14.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听见的鹳鹤的声音的句子是:。
1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16.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
17.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
18.苏轼认为因为渔工水师无法用文字记录导致石钟山得名不能流传在世的句子是:。
19.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
20.苏轼在《石钟山记》写道,浅陋的人用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完全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完全练习1.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
2.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3.。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8.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9.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10.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2.作者描写自己到了绝壁下见到了巨大的山石倾斜的树立,有千尺之高,好像是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的句子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13.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看见受惊飞起的老鹰的句子是: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14.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听见的鹳鹤的声音的句子是: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1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16.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17.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石钟山记》易错字填空、挖空练习、情境默写(答案版)
《石钟山记》课堂练习一、易错字填空《水经》云:“彭( )之口有石钟山焉。
”( )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而聆之,南声()(),北音()(),( )止()(),余韵()()。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疑之。
石之(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之,( ) ( )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 )人,而山上栖( ),闻人声亦惊起,() ( )云(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 ( )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与风水相吞吐,有( )()()()之声,与向之( ) ( )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 ) ( ) ( )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 )断其有无,可乎?()元之所见闻,(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 )元之简,而笑李( )之( )也。
二、挖空练习:解释红色字。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45练
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五古诗文情境默写46练(附答案)归去来兮辞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知道过去了的不可挽回,对未来进行补救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对过去的官场生活和现在的归隐生活进行对比,否定过去,肯定现在,庆幸自己迷途未远。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路途心情急切的句子是“-----------------------------------,-----------------------------------------------------。
”6《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田园荒芜,只有象征自己高尚气节的松菊还在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深深地明白自己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品性只有在狭小居室,山野田园才能安身,快乐的句子是“---------------------------------,--------------------------。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石钟山记》(苏轼)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水经》云:“彭( )之口有石钟山焉。
”( )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 ),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 )之,( ) ( )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 )人,而山上栖( ),闻人声亦惊起,磔( )云(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 ( )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 )之声,与向( ) ( )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 ) ( ) ( ) (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 )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 )元之简,而笑李( )之( )也。
第二部分:【情景默写】1.《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2.《石钟山记》中苏轼实地考察,深夜乘小舟至绝壁下,看到大石侧立千尺,用比喻手法写出石头形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钟山记》综合检测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石钟山记》综合检测练习一、文言文阅读余于仆A碑B又以悲C夫D古书之不存E后世之谬F其传G而莫能名者H何可胜道也哉!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浮图:梵语,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阳,古代指山之南水之北,华山之阳指华山之南;“阴”则指山之北水之南。
C.名,意为命名,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句中的“一”用法相同。
D.士大夫,是指古代中国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然后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
B.作者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突出“花山”二字,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
C.走出褒禅山后洞,作者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自己左右的人,来到这里写文章记录的更少。
D.“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
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
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取材于北宋苏轼《石钟山记》)(二)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
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
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
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
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
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
此恐不然。
天下水中之山多矣。
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
《石钟山记》测试练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①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②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③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一、填空(18分)
(注:1—6题,每空1分;7—10题,每空2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பைடு நூலகம்
2.故木受绳则直,。
3.,不复挺者,。
4.,非利足也,。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1)议不可对(2)暴肌肤
(3)曷足贵乎(4)系狱抵罪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6.下列对“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一句翻译正确的项是:()(4分)
A.古今相同,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
B.古今是一体,在哪里表现他们的屈辱呢?
A.①③⑤⑦⑨⑩B.①②③⑤⑧⑩C.①②④⑤⑧⑩D.②④⑥⑧⑨⑩
15.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4分)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全练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一文,苏轼用一个定语从句“,”来否定唐代李渤对石钟山名字来历的看法。
2.《石钟山记》中除却郦道元“言之不详”的原因外,石钟山得名缘由没能流传下来,还因为“,;。
”3.苏轼在《石钟山记》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总结出一个结论:,?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4.《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
5.《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为了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与儿子一起泛舟绝壁下,见到:,,。
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石头形状怪异,渲染出阴森恐怖的气氛。
6.《石钟山记》中,苏轼探寻完毕石钟山命名的来历后,用一个宾语前置句“”表明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
7. 《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8.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9.《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的大石。
10.《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埋下伏笔。
11.《石钟山记》中苏轼借“,,可乎?”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12. 《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
1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14.《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是“,”。
15.《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16.《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取的”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情景默写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1.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逸.豫(yí)溺.爱(nì)拜谒.(jè)省.视(xǐng)B.度.曲(dù)提挈.(qiè)臆.断(yì)谥.号(shì)C.澎湃.(pài)铿.然(kēng)仆碑..(pū)庐冢.(zhōng)D.瑰.怪(guī)誊.写(yù)懈怠.(dài)谬.误(miù)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六国互丧.(交互)盖.失强援(大概)B.思厥先.祖父(敬称已去世的尊长)暴秦之欲无厌.(讨厌)C.强弱胜负已判.(确定,判定)终继五国迁.灭(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如果)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1有碑仆道,其文.漫灭A B○2此余之所得.也○2独其为文.犹可识1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C D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独.伶人也哉(仅仅)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C.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不)D.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泛指一般官吏)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之理..○3存亡..百倍○2思厥先祖父○4可谓智力..不赂而胜之之势..孤危○5而犹有可以○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理固宜然..○7至于颠覆A.○3○4○6 B.○1○7 C.○2○3○5 D.○3○7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则山下皆为石穴罅,不知其浅深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8.下列加点的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6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盛以锦囊,负而前.驱○9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0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0 B ○1○7○9/○2○3/○4/○5/○6/○8○10A ○1○2○3/○4/○5/○6○7○9/○8○10 D ○1○7○9/○2○3/○4/○5○6/○8○10C ○1○7/○2○3○4/○5/○6○9/○8○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起视四境,而.秦兵有至矣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1暴霜露,斩荆刺,以.有尺寸之地C D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日削月割,以.趋亡10.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为国者无史为积威之所劫哉B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过灭,为天下笑C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 古之人不余欺也11.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A 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得兴县当县尉。
B 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
C 余下齐安的舟,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去做县尉。
D 余下的舟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
12.下列阵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他和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B 《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C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以游山探胜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志”、“力”、“物”,作者特别强调了“物”。
D 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的写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述、描写、抒情很好的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达到情与景、理与事浑然融合。
二.翻译、默写、鉴赏(20分)1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分)译文:(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4分)译文: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此诗应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田园美景?体现了王维诗怎样的特点?(4分)答:(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答:15.补写下列名词的上句或上句。
(4分,每空1分)(1),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
(3)起视四境,然秦兵又至矣。
,,奉之弥繁,侵之欲急。
三、(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
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
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
《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
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
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
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
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
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
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
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
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
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
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
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
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
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
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
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
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
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
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
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
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
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
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
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
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6.本为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
(4分)17.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
(6分)18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
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6分)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的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19.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六、(12分)2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4分)儿子眼中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五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1)文章中“七岁”和“六十五岁”时对“爸爸”的评价似乎是一样的,你的感觉如何?试做分析。
(2分,不超过50字)(2)“二十五岁”和“四十五岁”用了“老头子”和“老头”来称呼爸爸,这两个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是否一致,请说明。
(2分,不超过50字)21、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
(4分)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壮志难酬情怀的抒发,田园边塞的风光描写,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使得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诗歌营建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殿堂奠定了坚实原基础。
修改为:22、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和划线句子组成排比句。
(4分)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七、(60分)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