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绪论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

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1)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

冲模占模具总数的50%以上。

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

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2)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

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

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3)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

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4)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

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6%。

(5)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目前,我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

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冲孔、落料的模具。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冲孔落料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

得出将设计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设计说明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

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零件图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

关键字:级进模具;冲压模具;冲压设备;冲孔;落料;ABSTRACTThis design carries on blanking, the piercing progressive dies design.The article has briefly outlined the press die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ndency.It has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craft analysis and the craft plan determination to the product.According to general step which the press die designs, calculated and has designed on this set of mold main spare part, for example: The punch, the matrix, the punch plate, the backing strip, the matrix plate, stripper plate, stop pin, pilot pin and so on.The die sets uses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 has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press equipment.In the design has carries on the essential examination computation to the work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s specification.In addition, this die employs the finger stop pin and the hook shape stop pin.The mold piercing and blanking punch are fix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tes separat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gap cenveniently; The piercing matrix and blanking matrix are fixed by the overall plate.KEY WORDS:PROGRESSIVE DIES; PRESS MOLD; PRESS EQUIPMENT;PIERCING;BLANK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设计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1我国冲压模具现状 (1)1.2.2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情况 (2)1.2.3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现状 (2)1.2.4未来模具发展的趋势 (3)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3)2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4)2.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 (4)2.2冲裁件的精度与端面粗糙度 (4)2.3材料的冲压性能分析 (4)3冲裁方案的确定与排样 (5)3.1冲裁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5)3.2工序及排样图设计 (5)3.2.1排样设计 (5)3.2.2 材料的利用率 (6)4工艺计算 (7)4.1冲裁力的计算 (7)4.2弯曲力的计算 (7)4.3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8)4.4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8)4.5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9)4.6冲裁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9)4.6.1 冲孔φ12和φ5 (10)4.6.2 落料零件 (11)4.7弯曲凸模的设计 (13)4.8冲压设备的选择 (14)5模具的结构方案设计 (15)5.1模具总体结构 (15)5.2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5)5.2.1凹模的结构设计 (16)5.2.2冲裁凸模的结构设计 (16)5.2.3弯曲凸模的设计 (18)5.2.4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 (18)5.2.5自动对心导向机构的设计 (19)5.2.6轴销钉的结构设计 (20)5.2.7模柄的结构设计 (21)5.2.8卸料板的结构设计 (21)5.2.9聚氨酯弹性橡胶的选取 (21)5.2.10导料板的结构设计 (22)5.2.11始用挡料销的结构 (23)5.2.12弹簧的选取 (23)5.2.13其他部分的设计与选用 (24)6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安装与工作过程 (26)6.1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26)6.1.1 凸模的固定 (26)6.1.2 凹模的固定 (26)6.1.3导柱导套的固定 (26)6.1.4模柄的固定 (27)6.1.5导料板固定装置的固定 (27)6.1.6凸轮的固定 (27)6.1.7各销的固定与配合公差 (28)6.2模具的安装及装配 (28)6.2.1装配内容及装配顺序选择 (28)6.2.2本模具的装配过程 (28)6.2.3典型零件的装配要点 (29)6.3本模具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30)6.3.1工作过程 (30)6.3.2本模结构特点 (31)6.3.3模具的不足之处 (31)7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32)7.1凹模的加工工艺 (32)7.2上下模座的加工工艺 (33)设计小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1 绪论本次设计的内容是设计固定支架冲孔压弯切断级进模,需要成型的工件的零件图如下图所示,板料厚度t=1.5,材料为10号钢。

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

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

摘要冲压成型是金属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材质较软的金属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制件。

本课题就是将室内门门锁锁扣板作为设计模型,将冷冲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冷冲模具的设计过程。

本设计进行了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

文中简要概述了冲压模具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产品进行了详细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按照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并设计了本套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如: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卸料板、挡料销、导正销等。

模架采用标准模架,选用了合适的冲压设备。

设计中对工作零件和压力机规格均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

此外,本模具采用始用挡料销和固定挡料销。

落料凸模内装有导正销,保证了工件上孔和外形的相对位置准确,提高加工精度。

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行可靠和冲压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本设计对指定工件进行的级进模设计,利用Auto CAD软件对制件进行设计绘图。

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冲压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核。

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并绘制了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工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关键词:模具;级进模;冲孔;落料Abstract: Stamp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metal forming, it is mainly applied to relatively soft metal forming, can be a molding of precision parts of complex shape. This topic is to petrochemical, chemical, electric power industries in the flange gasket sealing structure as a design model, Die related knowledge as a basis to expla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Die.The design of the banking and punching progressive modulus design.This paper briefly outlined the Stamping Di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The product of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Stamping die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steps to calculate and design the sets on the main mold parts,such as:punch and die.Punch plate,feet behind the sales,marketking and other derivative is.Die-standard model planes,to choose a suitable stamping equipment.Dsign work on the parts and specifications will press for the necessary checking caculation.In addition,the die block used only with marketing materials and immovable the marketing materials.Blanking punch contents is a derivative sales,and guarantee the workpiece and the shape of the holes in the relative position,imprve processing accuracy.So the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of die stamping products and mass production requirements.The design of the suspension by the progressive die design, the use of Auto CAD software to design parts drawing. Clear design ideas,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stamping and forming part of the various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e structure of such a design die is used to ensure reliability, ensure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mponents. And the mapping of the mold assembly and part drawings.Suspension of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stamping die design,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knowledge,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esign intent.Keywords: stamping die; stamping molding; die design;blanking目次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5)1.1、冲压模具概述 (5)1.2、模具在工业中的地位 (5)1.3、冷冲模具的发展 (6)1.4、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7)1.4.1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 (7)1.4.2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 (7)1.5由于本课题设计的模具为级进模,故在这里进行简单的介绍。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作业题: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A ;零件厚度: 3 mm。

图1 零件简图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以及方案的确定通过对冲压件图样的分析得出对于这类工件,一般采用先落料、冲孔,再弯曲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

如果把三道工序放到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个模具的开发成本,能够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时不需再将手伸入模具空间, 保护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将三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和弯曲在同一工步;方案二、冲孔为同一工步首先完成,然后再进行弯曲。

采用第一种方案加工工件,不易保证长度尺寸的精度,而且容易磨损内孔冲头,降低模具寿命。

经分析、比较最后确认方案二。

对弯曲的回弹,可以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回弹。

该冲压件的形状较为简单对称,由《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表4-9和表4-11查的,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弯曲部分用r=2.5mm 的圆角进行过渡。

除孔0.021018+Φmm 有精度要求外, 其余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

Q235- A 钢冲压性能较好, 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 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壁厚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此, 该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及弯曲复合模加工较合理。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2.1 毛坯尺寸的计算在计算毛坯尺寸前,需要先确定弯曲前的形状和尺寸,又有弯曲半径 r=2.5mm > 0.5t=0.5x3=1.5mm,故这类弯曲件变薄不严重,横断面畸变较小,可以按应变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计算毛坯尺寸,即: 12++()180ar kt L l l π+=式中的L ——毛坯的展开长度,k ——与变形程度有关的系数,r K t==2.53 =0.83查书本中表4-5利用插值法算得 k=0.4064,带入数据L=9.5+80.5+3.1490(2.50.40643)180⨯+⨯=95.84 mm2.2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模具设计⽬录第1章前⾔ (1)第2章冲压成型⼯艺分析和⽅案确定 (2)2.1 设计任务 (2)2.2 ⼯件的⼯艺分析及⽅案确定 (3)第3章模具⼯艺计算 (4)3.1 排样设计与计算 (4)3.2 冲裁⼒计算 (5)3.3 压⼒机选择 (5)3.4 凸、凹模刃⼝尺⼨计算 (6)第4章模具结构设计 (8)4.1 凸、凹模外形结构与轮廓尺⼨ (8)4.2 模架的选择 (9)4.3 模具结构的总体设计 (10)4.4 模具的装配 (11)4.5 模具的⼯作过程 (11)4.6 装配技术要求 (12)4.7 冲模⼯作零件机械加⼯⼯艺过程 (13)4.8 冲模的安装 (13)参考⽂献 (15)致谢 (16)第1章前⾔近年来,中国模具⾏业逐渐受到⼈们的重视和关注,并且⼀直以百分之⼗五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模具⼯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业之⼀,是⼯业⽣产中的基础⼯艺装备,是⼀种⾼附加值的⾼精密集型产品,也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其技术⽔平的⾼低已经成为衡量⼀个国家制造业⽔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产能⼒,今后更要着重于⾏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平的提⾼。

结构调整⽅⾯,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档模具发展,向进出⼝结构的改进,中⾼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速切削、超精加⼯及抛光技术、信息化⽅向发展。

⼤学期间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

学习完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使我认识了机械间的传动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通过对液压传动、材料成型设备的学习,了解了液压机和各种成形设备的⼯作原理和特点;塑性成形,尤其是冲压⼯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的学习,使我跟深刻的认识到本专业进⼊社会真正的⼯作⽬的是什么,⼯作范围是什么。

为了更深⼊的了解冲压设计模具,我选择了⼀套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这套模虽简单但⼏乎涵盖了冲压⼯艺设计中的所有的知识点以及应该注意的东西。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

集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姓名:蓝丽华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1111班学号:2011717001指导老师:黄清民樊晓红2 0 1 5 年1 月14 日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设计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任务:设计一简单冲压零件,并根据该零件设计一副冲压模具。

制件年产量:50万件完成的任务:1.冲压工艺过程卡一份;2.产品零件图一份;3.冲压模具装配及模具成形零件工程图各一份;4.设计说明书一份。

时间安排:1. 借资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及绘制零件图;(1.5天)2.确定零件冲压工艺方案,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1天)3.零件工艺性分析及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毛坯排样方案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选择压力设备;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送料方式、卸料和出件方式、凹模板外形尺寸的计算、其它模板尺寸的确定和模架的选择;凸、凹模零件设计,包括刃口尺寸计算、凸模结构及凹模型腔结构设计;卸料和顶件装置设计;模具结构三维设计。

(4天)4.绘制模具结构装配图、模具成型零件工程图;(2.5天)5.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6.答辩。

(1天)参考书目:[1]翁其金.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黄毅宏.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王新华.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陈锡栋.实用模具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郑家贤.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杨玉英.实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指导教师:黄清民樊晓红2015年1月14 日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级1111 班学生:蓝丽华学号:2011717001目录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2)1、材料分析 (2)2、结构分析 (2)3、精度分析 (2)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三、零件工艺计算 (4)1、刃口尺寸计算 (4)2排样方式确定及冲裁力计算 (5)3、压力中心计算 (8)四、模具整体设计 (9)五、主要零部件设计 (10)1、工作零件的设计 (10)2、定位零件的设计 (11)3、出件装置的设计 (11)4、卸料部分的设计 (11)5、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12)6、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计算 (12)7、模具各部分材料的选用 (13)六、冲压设备选定 (15)七、参考资料 (16)八、设计小结 (17)一、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1mm ,年生产量为30万件,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垫圈冲孔落料级进模具设计(带全套cad图)

垫圈冲孔落料级进模具设计(带全套cad图)

垫圈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目录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1.1 零件工艺性分析 (1)1.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2)1.3 零件工艺计算 (2)1.3.1 排样计算 (2)1.3.2 冲压力计算 (3)1.3.3 压力中心计算 (4)1.4 冲压设备的选用 (5)2 模具结构的设计 (6)2.1 模具零部件结构的设计 (6)2.1.1 标准模架的选用 (6)2.1.2 卸料装置的设计 (7)2.1.3 其他零部件结构的设计 (8)2.2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9)2.2.1 冲孔部分 (9)2.2.2 落料部分 (10)2.3 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11)2.3.1 凹模结构的设计 (11)2.3.3 凸模的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12)2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2.1 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垫圈为图2-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为2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图2-1 垫圈工件图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对于冷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标准,还应当满足冲压的工艺要求。

主要应该具备一下几点:①应当有良好的可塑性。

②应该具备抗压失稳起皱的能力。

③应该具备光洁、平整、无缺陷损伤的表面状态。

④材料的厚度公差和外形尺寸公差应该符合国家标准。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抗剪强度为300Mpa,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形状简单、对称,由圆弧和直线组成,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但孔边距较小,故不适合精度要求高的冲压工序。

(3)精度分析一般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4,该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2mm。

将以上精度和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三个孔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位置精度满足形位公差要求。

2.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具设计

1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

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2 弯曲件的工艺分析图2—1 零件图如图2—1所示零件图。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LY21-Y;该材料,经退火及时效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适合做中等强度的零件。

尺寸精度:按公差IT14查出来的。

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够。

其他的形状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

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Ø90 +0。

3020 0-0.52 600-0.52工件结构形状:制件需要进行落料、冲孔、弯曲三道基本工序,尺寸较小。

结论:该制件可以进行冲裁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磨具的复杂程度和模具的寿命。

3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形式根据制件的工艺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孔、弯曲三道基本工序,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如下几种方案;(1)落料——弯曲——冲孔;单工序模冲压(2)落料——冲孔——弯曲;单工序模冲压。

(3)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冲压。

(4)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冲压。

方案(1)(2)属于单工序模冲裁工序冲裁模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计算书零件简图:如图1 所示生产批量:小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0.5mm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 未注圆角R2.(图1)一、工艺方案: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

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

材料低硬度。

二、计算冲裁压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材料利用率计算(1)排样方式的确定查《冲压手册》表2-17,两工件之间按矩形取搭边值b=2.5mm,侧边取a=2.5mm。

进料步距为h=12+2.5=14.5mm;条料宽度为B=(D+2×a)0-Δ,查《冲压手册》表2-19得,条料宽度偏差Δ=0.4mm,冲裁件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尺寸为D=45mm,则B=(D+2×a)0-Δ=(45+2×2.5)0-0.4=500-0.4mm(2)材料利用率计算板料规格选用0.5×1000×2000mm;采用纵裁时:每板的条数 n1=1000/40=25条每条的工件数 n2=2000/12.5=160件每板的工件数 n=n1×n2=25×160=4000个利用率为:η=4000×10×35/(1000×2000)×100%=70%采用横裁时:每板的条数: n1=2000/40=50条每条的工件数: n2=1000/12.5=80件每板的工件数: n=n1×n2=50×80=4000个利用率:η=4000×10×35/(1000×2000)×100%=70% 经计算横裁.纵裁时板料利用率相同都为70%,故采用横裁或纵裁都可以. 排样图如下图所示:2、计算冲裁力、卸料力:查表得材料Q235的抗张强度为δb=400MPa;落料尺寸:L1=90;冲圆形孔尺寸:L2=9.42,冲方形孔尺寸:L3=32 (1)落料力F落=L1tδb=90×0.5×400=18×103 N(2)冲孔力F2=L2tδb=9.42×0.5×400=1884 NF3=L3tδb=32×0.5×400=6400 NF冲=F2+F3=8284 N(3)冲孔推件力F推=nK推F冲(查表计算n=16 k=0.045 F冲=8284N)F推=16×0.04×8284=5964.5 N (4)落料时的卸料力F卸=k卸×F落=0.03×18×103=540 N冲床总压力F总=F冲+F推+F落+F卸=32.789×103 N3、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出各个凸模的冲裁周边长度:L1=3.14×5=15.7mmL2=2×6+2×4=20mmL3=L2=20mmX1=55-8=47mmX2=18+10-2.5=25.5mmX3=10+10-2.5=17.5mmY1=Y2=Y3=15mm对整个工件选定x、y坐标轴,代入公式:X0=(L1X1+L2X2+L3X3)/(L1+L2+L3)=23.93mmY0=(L1Y1+L2Y2+L3Y3)/(L1+L2+L3)=15mm压力中心在工件中的位置是距右边为23.93-10=13.93mm,距中间15-10=5mm。

调节偏心轮冲孔落料模设计

调节偏心轮冲孔落料模设计

调节偏心轮冲孔落料模设计一、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类型该冲裁件的材料为Q235,料厚t=1.5mm,该冲裁件结构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技术要求,该零件尺寸图上所有未标注公差为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公差,属自由尺寸,因此,尺寸精度要求较低。

因生产批量较大,适宜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设计。

二、排样设计在冲压零件的成本中,材料费用约占60%以上,因此材料的经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冲压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排样合理与否不但影响材料的经济利用,还影响到制件的质量、模具的结构与寿命、制件的生产率和模具的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

因此,排样时应考虑如下原则:1.提高材料利用率 (不影响制件使用性能前提下,还可适当改变制件形状)。

2.排样方法使应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且安全。

3.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高。

4.保证制件质量和制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

根据零件实际情况,采用有废料排样法:如,沿制件的全部外形轮廓冲裁,在制件之间及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都有工艺余料(称搭边)存在。

因留有搭边,所以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较高,但材料利用率降低。

表1搭边a和a1数值(低碳钢)查表1得:两工件间的搭边:a1=1mm工件边缘搭边:a=1.2mm步距为:53mm条料宽度B=(D+2a) (mm)式中:B——条料宽度的基本尺寸(mm);D——条料宽度方向零件轮廓的最大尺寸(mm);a——侧面搭边,查表1 (mm);条料宽度B=(52+1.2*2) =54.4mm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图2三、材料利用率在冲压零件的成本中,材料费用约占60%以上,因此材料的经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冲压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不合理的排样会浪费材料,衡量排样经济性的指标是材料的利用率,可用下式计算:η=F/F0×100%=F/AB×100%式中η——材料利用率;F——工件的实际面积;F0——所用材料面积,包括工件面积与废料面积;A——送料进距 (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B——条料宽度。

落料-冲孔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落料-冲孔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落料-冲孔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设计任务....................................................................................................................... 第二章冲裁件的工艺分析...............................................................................................................2.1工件材料...............................................................................................................................2.2工件结构形状.......................................................................................................................2.3工件尺寸精度....................................................................................................................... 第三章冲裁工艺方案....................................................................................................................... 第四章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4.1模具的类型的选择...............................................................................................................4.2卸料装置...............................................................................................................................4.2.1.条料的卸除 ..........................................................................................................4.2.2卸料方式 ..........................................................................................................................4.3定位装置...............................................................................................................................4.3.1.送料形式.................................................................................................................4.3.2.定位零件:.............................................................................................................4.4.模架类型及精度...................................................................................................................4.4.1.模架.........................................................................................................................4.4.2.精度............................................................................................................................ 第五章冲压工艺计算:...................................................................................................................5.1.排样....................................................................................................................................5.1.1.排样方案分析.........................................................................................................5.1.2.计算条料宽度.....................................................................................................5.1.3.确定布距:.............................................................................................................5.1.4.计算材料利用率.....................................................................................................5.2.冲压力计算.....................................................................................................................5.2.1.冲裁力计算.............................................................................................................5.2.2.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5.3.压力中心的计算................................................................................................................5.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5.4.1.落料凸凹模尺寸.....................................................................................................5.4.2.冲孔凸凹模尺寸..................................................................................................... 第六章主要零部件设计.................................................................................................................6.1.凹模的设计........................................................................................................................6.2.凸模的设计........................................................................................................................6.2.1.冲孔凸模:................................................................................................................6.2.2.落料凸模....................................................................................................................6.2.3.凸模的校核:.........................................................................................................6.3.固定板的设计....................................................................................................................6.3.1.凸模固定板: ...............................................................................................................6.4.模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第7章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7.1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7.2 冲压设备的选定.................................................................................................................. 第8章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选取标准件............................................................................... 第9章结论..................................................................................................................................... 第10章参考资料……………………………………………………………………………第一章零件设计任务材料为ST12,材料厚度为2mm,大批生产。

冲孔落料级进模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级进模模具设计

目录摘要 .......................................................................................................................................................... - 1 - 第一章绪论....................................................................................................................................... - 2 - 第一节目的................................................................................................................................... - 2 - 第二节设计任务....................................................................................................................... - 2 -1. UG软件使用........................................................................................................................ - 2 -2. 零件冲压方案...................................................................................................................... - 2 -3. 模具结构设计...................................................................................................................... - 2 -第三节设计要求............................................................................................................................. - 2 - 第二章冲压工艺设计........................................................................................................................... - 3 - 第一节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 - 3 -1. 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 - 3 -2. 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 4 -3. 生产批量.............................................................................................................................. - 4 -4.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 4 -第二节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型式......................................................................................... - 5 -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 5 -2. 工序与排样.......................................................................................................................... - 5 -3. 制件定位、导正方式.......................................................................................................... - 6 -4. 卸料装置.............................................................................................................................. - 6 -5. 模架选择.............................................................................................................................. - 6 -第三节工艺计算........................................................................................................................... - 7 -1. 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 - 7 -2.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 7 -3. 冲裁力计算.......................................................................................................................... - 8 -4.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取........................................................................................................ - 9 -5.压力中心计算........................................................................................................................ - 9 -第三节模具零件及结构的详细设计........................................................................................... - 10 -1.标准件的选取...................................................................................................................... - 10 -2.模具工作零部件详细设计.................................................................................................. - 11 -第四节模具结构的装配............................................................................................................... - 15 -1.模具装配二维工程图.......................................................................................................... - 15 -2.模具装配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实例一、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一)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2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部有一异形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 in d ≥m m 20.1=t 的要求。

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 in l ≥m m 35.1=t 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零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对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图1 工件图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2mm 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如零件图所示,冲压件零件,材料为45钢,厚度为1.5mm ,小批量生产,计算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和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并确定产品的冲裁工艺方案,完成模具设计。

一、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加工涉及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

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
求的一般冲孔、落料件,凸、凹模按互换法加工分别制造。


孔中心尺寸为04
.00162+ΦX mm ,由冲孔获得,以凸模为基准件,外
形尺寸005.060±mm 、07.080±mm ,由落料获得,以凹模为基准件,同时加工两孔。

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一IT14级,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查表2.2可知一般冲孔模冲压材料45钢的最小孔径d ≥1.3t,t=1.5mm,因而Φ16的孔符合工艺要求。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该冲压件对内孔之间和内孔与外缘之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生产批量较小,为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冲孔落料连续冲裁的工艺方案,且以两次冲压成形。

模具结构采用固定档料销和导料销对工件进行定位、弹性卸料、下方出料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与计算 (1)排样设计
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1)排样方式的确定 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排样方式可选择为竖排。

2)送料步距的确定 查表2.7工件间最小工艺搭边值为
=a 1
2mm ,最小工艺边距搭边值为a=2mm 。

送料步距确定为
h=62mm 。

3)条料宽度的确定 按照无侧压装置的条料宽度计算公式,查表2.9和表2.8可以确定条料与导料销的间隙和条料宽度偏差分别为b 0=0.8mm ,∆=1.0mm 。

B=(b a l ++20)0∆-=(80+2x1.8+0.8)0∆-=84.80
1-
4)材料利用率的确定 %7.83%100x 4
.84x 5.6192
.401-80x 60===bh A η
5)绘制排样图
(2)计算总冲压力
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和下方出料方式。

总冲压力F 0由冲裁力
F 、卸料力F 卸和推件力
F

组成。

其中冲裁力由落料力F 落料
和冲孔冲裁力F 冲孔两部分组成。

1)落料冲孔冲裁力 材料45钢的抗拉强度按Mpa b 600=δ N N L F 252000600x 5.1x 2x 6080t b =+==)(落料δ N N L F 90432600x 5.1x 48.100t b ===δ冲孔 N N F F F 34243290432252000=+=+=)(冲孔落料 2)卸料力 查表2.13,卸料力系数04.0=K 卸。

N N F K F 10080252000x 04.0.===落料卸卸 3)推件力 查表2.13,推件力系数055.0=K 推。

N F K F 52.9947x90432N 055.0x 2.2===冲孔推推 4)总冲压力F 0的确定
KN N N F F
F F 36252.36245952.994710080342432≈=++=++=)(推卸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大于计算总压力362KN 。

可选JH23一40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四、刃口尺寸计算
在模具刃口尺寸计算中,冲孔mm 16Φ的圆孔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外轮廓的落料采用配合加工的方法。

1)冲mm 16Φ的圆孔的凸、凹模刃口尺寸如下:
查表2.11得凸、凹模制造公差:mm p 010.0-=-δ,
mm d
015.0+=δ。

由于mm Z Z 04.0min max =-,mm d p 005.0=+δδ。


足:δδd p Z Z +≥-min max 查表2.12得磨损系数X=0.75. mm 03.1604.0x 75.016()
(0
010.00
010
.00---
===+∆+)
x d d p
p δ
mm min p 30.1627.003.16d d 015
.00
015
.00
d d
+++
===++)()(Z δ
校核:Z Z d p min max -≤+δδ mm 025.0015.0010.0=+-
mm mm Z Z
04.0)27.031.0(min max
=-=-,满足Z Z d p min max -≤+δδ的
要求。

2)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查表2.11得凸、凹模制造公差:mm p 012.0-=-δ,
mm d
020.0=+δ
,查表2.12得磨损系数X=1.
mm
99.59010.0x 160()
(020.000
d
+++==
=-∆-)δδx D D d
d
mm min 72.59)
27.099.59()
(0
012.000--
-
===--δ
δ
p
p
Z D D d p
校核:mm d p 032.0=+δδ,mm Z Z 04.0min max =-,满足
Z Z d p
min max -≤+δδ
的要求。

mm 86.79x0.14180()
(020.000
d
+++==
=-∆-)δδx D D d
d
mm min 59.79)
27.086.79()
(0
012.000--
-
===--δ
δ
p
p
Z D D d p
校核:mm 032.0=+δδd p ,mm 04.0min max =-Z Z ,满足
Z Z d p
min max -≤+δδ
的要求。

五、模具结构零件尺寸确定
1)凹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凹模外形尺寸主要包括凹模厚度h a 、凹模壁厚c 、凹模宽度B 1 和凹模长度L 1
确定凹模厚度尺寸。

查表2.15凹模厚度修正系数K=0.25,凹模厚度尺寸20mm x8025.0===Kb h a 。

凹模壁厚c=(1.5~2.0)h a 可取c=30mm 。

凹模宽度
mm 120mm 30x 260(21
=+=+=)c l B ,设计时取mm 1251=B 。

凹模长度尺寸的确定。

根据排样图,凹模长度
mm 120mm 30x 260c 211
=+=
+=)(,步距L L
,设计时取mm 2001=L 。

2)凸模长度尺寸的确定。

凸模长度尺寸与凸模固定板和推件板的厚度有关。

凸模固定板厚度取mm 201=H 。

卸料板厚度mm 202=H ,导料板厚度mm 103=H ,自由尺寸与修模量及进入凹模深度总计A /
取为8mm 。

凸模长度A H H H L /
3212+++= 可取mm 482=L 3)凸凹模尺寸的确定
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凸凹模的厚度选取30mm 。

凸凹模的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刃口尺寸配制,并保证间隙0.49~0.55mm 。

凸凹模上孔的中心距、孔与边缘的距离应比零件图所标精度高3~4级,即定公差为mm 02.0±。

七、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机械制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
3、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4、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