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名师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小蜗牛》,学生能够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课文《小蜗牛》故事情节和描绘小蜗牛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小蜗牛的理解。

3.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掌握知识点。

•情景教学: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途径展示小蜗牛的形象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示范模仿:老师示范描述或模仿小蜗牛的走路方式等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4. 教学步骤1.热身:师生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和问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蜗牛的形象,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3.学习:老师朗读课文《小蜗牛》,解释生词和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引导学生描述小蜗牛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进行小组讨论。

5.活动:分组让学生创作小蜗牛的生活场景,进行小品表演。

6.总结:整理学生讨论和活动中的观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小蜗牛,写一份小结。

5. 教学辅助手段•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蜗牛的形象。

•课件或视频:辅助呈现小蜗牛的生活环境。

•工具书籍:提供相关图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

二、反思1. 教学效果•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不足:部分学生表现较被动,需要更多引导和鼓励,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进一步丰富。

2. 教学改进•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多元教学手段:增加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字词:“蜗牛”,“壳”–能够听懂、读懂并朗读《小蜗牛》这篇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字词:“蜗牛”,“壳”2.熟悉并朗读课文《小蜗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蜗牛》2.课堂PPT3.教学图片:蜗牛图片4.板书内容:“蜗牛”,“壳”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蜗牛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小蜗牛》(15分钟)1.师生齐读《小蜗牛》,并解释词语生词。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特点。

3.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 活动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并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课堂展示学生的描述,鼓励分享。

4. 操练与巩固(10分钟)1.学生读课文《小蜗牛》,并回答问题。

2.师生一同朗读课文。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理解的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五、板书设计•生字词:蜗牛、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频、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描述,培养了学生对蜗牛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在巩固环节,通过师生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教案草稿,具体教学以实际情况为准。

)。

(精品)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品)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校的学习生活 还不太适应。
已有知识储备
学生对拼音的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拼音,能够拼读简单的汉字。
学生对汉字的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理 解。
03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1.A 通过出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文中关于小蜗牛的形象描述。
通过朗读、讲解、分析等 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 的课文内容。
学习拓展
通过拓展阅读、思考、讨 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 思维和视野。
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点
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 回顾。
评价学习效果
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和反馈。
提出建议和改进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 改进措施。
作业布置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汉字,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 和理解。
02
学生对故事的认知
学生通常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富有童趣的故事,能够通 过故事了解和认识世界。
03
学生对自然的认知
学生对自然和动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生活背景
学生的家庭背景
大部分学生来自普通的家庭,可能没 有过多的接触和学习语文的机会。
学生的学校背景
情境创设法
1.B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蜗牛的生活
情境,激发学生对小蜗牛的兴趣和好奇心 。
朗读指导法
1.C 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等形式,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探究法
1.D 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和探究能力。
学法指导
观察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的优秀教案篇1设计说明《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蜗牛》精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蜗牛》精美教案

14 小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

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2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生字。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引入,引出课题1.猜谜语。

课件出示: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出示蜗牛图片并板书:小蜗牛。

猜一猜“蜗”的读音。

3.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蜗牛的故事。

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板块二借图读文,随文识字1.引导发现: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很多字没有拼音了,隔两个自然段就会空一行……)2.自主阅读课文。

提示: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图猜一猜。

3.同桌合作读课文。

引导: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4.认读句子和生字词。

课件出示:◎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指名读第1句。

提示:注意“呀”要读轻声。

①点拨:“爬”左边部分表示动物的爪子,动物一般用爪子爬行。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 |人教(部编版)

《小蜗牛》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采用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课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蜗牛的了解。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3)全班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查找字词的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2)教育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向上。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3)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蜗牛的特点,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第【1】篇〗14 小蜗牛【教学分析】《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但有毅力、有恒心。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这个故事是本册书中首篇去掉拼音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来自主识字、阅读。

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猜”为主线,贯穿全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图来读文并随文识字,以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本次教学设计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随文识字,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满、碧”12个生字,会写“回”字,认识新偏旁“王”;2. 认识叠词“碧绿碧绿”,拓展学说ABAB式词语;3. 在图画的帮助下进行猜字练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4. 借助图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尝试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5.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随文识字,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满、碧”12个生字,会写“回”字,认识新偏旁“王”;2. 借助图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叠词“碧绿碧绿”,拓展学说ABAB式词语;【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绘本《犟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蜗牛图)猜图,师问:这是什么呀?(蜗牛)引出老师给学生讲有关小蜗牛的故事。

2.师讲述《小蜗牛》的故事。

3.导入新课,学生书空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

(贴蜗牛图,提示学生根据图可以认识词语“蜗牛”)二、新授:图文结合,随文识字,借助插图朗读课文(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与前面文章不同;师:孩子们,打开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呀?(预设:拼音宝宝不见了,这篇课文的插图好多)2. 让学生借助图,尝试自己自由读课文师:是呀,拼音宝宝不见了,怎么办呢?没关系,刚刚你们不是说课文里还有很多插图吗?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插图来读读课文吧。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4《小蜗牛》教案
一、教学内容
1. 课文《小蜗牛》
•文学体裁:散文
•主题:介绍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内容大意:描述了小蜗牛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在雨后活动的情景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读通课文,理解大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表达
2.能够表达出小蜗牛的习性和特点
教学难点
1.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课文中的生词和细节理解可能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蜗牛,引起学生的注意
2.引入话题,讨论小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二步: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阅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主要内容
2.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第三步:学习活动
1.让学生分组,表演小蜗牛在雨后活动的情景
2.进行问答互动,巩固课文内容
第四步: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小动物,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扩展延伸,让学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保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理解程度,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帮助和指导。

以上是对一年级上册课文《小蜗牛》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热爱。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要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14.小蜗牛》。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小蜗牛》,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能流畅朗读课文。

难点1.让学生如何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对小蜗牛的理解和感受。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本《小蜗牛》。

2.卡片、图片或者小蜗牛模型等教具。

3.课件或PPT。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相打招呼,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蜗牛》。

2.导入文章:让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引出小蜗牛,并与学生分享关于小蜗牛的一些简单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分组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理解与表达1.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蜗牛的形象、生活等内容。

第四步:拓展1.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小蜗牛的理解和感受。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小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小蜗牛有更深的了解。

2.强调大自然的美好和保护意识,激励学生热爱自然。

六、课堂作业设计一份关于小动物保护的海报或小册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蜗牛展开,通过活动设计和互动学习,让学生对小动物有更深的认识,并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去感受和发现自然的奇妙之处。

以上是本节课《小蜗牛》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教师朋友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理解课文《小蜗牛》的内容,体会小蜗牛的生活。

3.能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能书写正确的生字“蜗牛”、“壳”、“慢”、“爬”。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小蜗牛》。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蜗牛的特点。

3.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和小蜗牛的特点。

2.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教具:图片、小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习课文(15分钟)
1.教师朗读课文《小蜗牛》,学生跟读。

2.回答问题:蜗牛有什么特点?蜗牛为什么爬得慢?
3.教师解释生字:蜗牛、壳、慢、爬。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每组派代表发言。

4. 书写(10分钟)
学生打开课本,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5. 温故知新(5分钟)
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课文《小蜗牛》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更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为本次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同时,引导学生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分析课文内容
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感受小蜗牛的 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巩固练习:检查掌握情况,加深理解
回答问题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 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程度。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例如,引入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和实践课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THANKS
谢谢
《小蜗牛的故事》绘本
推荐学生阅读《小蜗牛的故事》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
相关科普知识
引导学生查阅关于蜗牛的科普资料,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特点等,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
组织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体验
观察蜗牛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中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行动方式 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02
03
识字与写字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 其中4个生字,认识部首 “子”。
阅读与朗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理解与表达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 的不同特点,能够用自己 的话简单描述四季的景象 。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与发现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和联系 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 四季的不同特点。
重点知识点梳理
01 02
生字词学习
本课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有12个,会写的生字有4个。教学中,教师可 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结合、字理识字、联系生活等方法帮助学 生识记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案(含反思)14+小蜗牛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案(含反思)14+小蜗牛部编版

VS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和表演时,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 表现力和自信心培养;在巩固练习中 ,我还需要更加注重题目的针对性和 层次性设计。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 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制作成PPT、动画等形式,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个性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CHAPTER 03
一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 案(含反思)14 小蜗牛
部编版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 • 教法与学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课后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CHAPTER 01
教材分析
课文背景
01
02
03
作者介绍
了解作者背景,如教育经 历、职业背景等。
创作背景
了解该课文的创作背景, 如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
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作业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 素养。
研究蜗牛的生活习性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 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CHAPTER 05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谈话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小蜗牛的图片、动画 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12个生字,学写“对、妈”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出示谜语,引出故事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出示“蜗牛”,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印象。

3.导语: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地方看图猜想。

3.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学生把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4.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文,交流识字的方法,不仅能解决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能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认读部分生字1.引导:小蜗牛爬呀爬,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你们都知道吗?2.出示文中4幅小树的插图和4个句子(“芽、全、掉、满、碧”都带注音):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3.插图与句子配对,请学生读准上面4句话。

4.请学生按小树的生长过程给4句话排排顺序。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认读文中难点句,不仅是本课“借图猜想”阅读方法的渗透,也是生字认读任务的分解。

(二)了解其他景物的变化,认识四季1.过渡: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

小蜗牛爬呀爬,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请学生根据图读准词语。

3.引导:这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呢?请你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小树的图)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材为《人教版》(部编版),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识字课《14小蜗牛》。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记字词“蜗牛”,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韵律感受词句,了解蜗牛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生物的兴趣,激发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书写“蜗牛”字词。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理解中“蜗牛”生活习性。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PPT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2.教具:绘本《小蜗牛》、黑板、彩色粉笔等。

3.材料准备:复印好教案资料,准备好学生练习用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蜗牛,引导学生猜测生物名称。

2. 学习新词汇•教师板书“蜗牛”字词并让学生跟读,帮助他们掌握字的发音及书写。

3. 阅读课文•教师先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听。

•学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逐字解释词语,确保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4. 听音辨字•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听,并辨认出“蜗牛”字词。

5. 课文讲解•老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其中词语,重点讲解词语“爱心”、“软软的”。

6.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蜗牛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进行思考和归纳。

7. 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朗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8. 课文理解•提问学生,让他们表述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六、课后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14小蜗牛》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说出小蜗牛的特点。

3.能正确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能力目标1.能听、说、读、写《小蜗牛》。

2.能发表自己对小蜗牛的看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增强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说出小蜗牛的特点。

教学难点1.能正确表达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蜗牛》教材2.小蜗牛的图片或实物3.礼品奖励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5分钟)老师出示小蜗牛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发表感想。

引出课文《小蜗牛》。

2. 学习课文(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蜗牛》。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小蜗牛的故事。

3. 情感教育(10分钟)老师与学生分享对小蜗牛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4. 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绘制小蜗牛的图片,展示并向大家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情感。

5. 写作练习(10分钟)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目,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蜗牛的故事,感受到对动物的爱与关怀,希望大家能继续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在家里找一本关于小动物的图书,写一份读后感。

以上就是本节课《小蜗牛》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优秀6篇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

(蜗牛)2、请小朋友说一说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你捉蜗牛时,蜗牛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

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附故事:懒懒的小蜗牛一天,乌龟和蜗牛去旅行,乌龟累了就趴在地上睡着了。

新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14《小蜗牛》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14《小蜗牛》精品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课文14 《小蜗牛》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王字旁”,会写汉字“对、妈、全、回”4个字。

2.学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

3.借助图画,结合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借助图画,结合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读字词,认识事物1.比较不同,识记“玩、全”。

出示“玩、全”。

(1)发现“玩、全”2个字的相同之处都有“王字旁”,指名读一读。

(2)发现“王”字变成偏旁后的不同:“王”作左旁横变提,“王”在下面扁又宽。

(3)找朋友组词:“游玩、全天”,自由读读这两个词。

(4)你们知道吗?“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但到了今天,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像“玩”字可以组词“玩耍、玩伴”,有“弄”的意思;“全”字可以组词“全力、全心全意”。

2.熟字加偏旁,认读“芽、爬、住、回”。

出示“芽、爬、住、回”4个字。

(1)每个字里都有你认识的偏旁或部件吗?(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3)认字小秘诀:牙上长草出新“芽”,爪有尾巴慢慢“爬”,人主并立站得“住”,口在框里“回”到家。

3.借助插图,识记“孩、发、久、变”。

出示课文插图,比较几幅图。

(1)蜗牛妈妈怎样称呼小蜗牛?(孩子)(2)小树长出新芽的过程称作什么?(发芽)(3)谁知道什么是“变化”?什么叫“好久”?(小蜗牛爬得多慢呀,用了很长时间才回来,从第1幅图的小树发芽、第2幅图的碧绿的叶子、第3幅图的树叶变黄到第4幅图的树叶全掉了,小树林发生了“变化”,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好久”。

)(4)谁能对照图文读一读这几个词?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提示:孩子、发芽、好久、变黄。

(5)熟读生字“孩、发、久、变”。

4.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识字“呀、吧”。

出示“呀、吧”。

(1)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提示:表示语气的字带“口字旁”。

【推荐】部编(统编版)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教案教学设计.doc

【推荐】部编(统编版)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教案教学设计.doc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小组交流
推送生字动画
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二、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学反思(围绕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特点来谈):
合理恰当地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梳理思路,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对学生所说的不同见解、不同体验、不同思考决不能漠然视之,要用相应的对策,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执教时间:2019.1
第一课时:

【优质部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精品教案

【优质部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精品教案

14小蜗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住”“孩”“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全”等4个生字。

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借助图画,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歌曲导入1.课件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欣赏歌曲。

2.师:同学们,为什么蜗牛最后说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时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长出嫩嫩的叶子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动动小手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课文生字并标上拼音,多读几遍。

3.老师范读课文,解决学生不会读的字词。

4.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5.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让学生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

2.老师随机出示课件书上不注音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4.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吗?(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摘星星。

2.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学习课文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旁白。

2.读第1自然段,回答:蜗牛一家住在哪里?(小树林的旁边)3.读第2~8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思考:(1)蜗牛妈妈分别让小蜗牛去看什么?小蜗牛看到了什么?(2)为什么会这样呢?4.让学生自己读第2~8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蜗牛》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小蜗牛》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了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玩的故事,介绍了四季特征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本文共8个自然段,第2至第8自然段采用反复的对话结构,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语言学习心理。

课文有4幅插图,分别描述:春天来了,住在树林旁边的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到树林里去玩、看小树发芽;夏天到了,小蜗牛在树林里看见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长着草莓;秋天的时候树叶变黄、地上长着蘑菇;冬天来临,地上白雪覆盖。

《小蜗牛》是本册教材首篇全文没有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拼音并配以插图,旨在通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1.识写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12个字,会写4个字。

熟字加偏旁认读“芽、爬、住、回”。

这几个字由已学部件或熟字合成,可让学生通过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编儿歌”等方式认读。

认读“玩、全”2个字,让学生了解这2个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这2个字有共同的部件“王字旁”,但位置不同,宜用比较法认读。

“王”在左旁横变提,同伴玩耍很开心;“王”在下面扁又宽,全心全意放平稳。

认读“呀、吧”2个字,知道这2个字都和语气有关,结合文中出现的其他表示语气的词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认一认。

“呀”也可和“芽”比较识记。

认读“孩、发、久、变”4个字,通过比较课文几幅插图中事物的变化,读一读字词、认一认事物。

如蜗牛妈妈叫小蜗牛孩子,随机学习“孩”;小树长出了新芽的过程就是“发芽”;小蜗牛爬得真慢呀,用了很长时间才回来,从第1幅图的小树发芽、第2幅图的碧绿的叶子、第3幅图的树叶变黄到第4幅图的树叶全掉了,小树林发生了“变化”,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好久”。

“对、妈、全、回”4个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

“对”字和“妈”字,有点像,左窄右宽摆放好,仔细观察作比较,穿插避让懂礼貌。

师范写提示:“对”字中的“又”的捺笔变长点,右侧的“寸”横画要变短,竖钩直直往下走,点要落在中心上。

“妈”字共6画,“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竖折折钩的起笔落
在竖中线上。

“全”字,上面是“人字头”,盖住下面的偏旁“王”,偏旁“王”的一横中线摆,一竖中线立起来,最后一横要舒展。

“回”字的“国字框”要宽又扁,竖画稍微往里斜,横画平稳字端正,四横四竖放均匀。

2.朗读课文。

本篇课文较长,在识字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课文。

初读时,遇到没有注音又不认识的生字,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根据图画内容,由图中事物,联系生活经验,猜读字词,同学之间交流互助,读准字音。

第2至第8自然段的长句子朗读用问读的方式,边思考边练读,由句及段。

这篇课文里首次出现了角色对话,朗读时引导学生试着分角色朗读,把自己当成小蜗牛或者蜗牛妈妈,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和妈妈之间的谈话来体会文中角色的心理,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整体朗读课文。

3.语言积累。

作为一篇童话故事,《小蜗牛》的语言充满儿童情趣。

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图上内容,再联系家庭、社会生活进行拓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季节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不同季节事物的不同特点。

课文中出现了“吧、呢、哦、呀”这些语气词,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或自己的积累再来说说,用上这几个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碧绿碧绿”这样的叠词,也可以在句式中练一练:
哦!已经是(季节)了!
小树(怎么样)了,
树叶(怎么样)。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王字旁”,会写汉字“对、妈、全、回”4个字。

2.学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

3.借助图画,结合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读字词,认识事物
1.比较不同,识记“玩、全”。

出示“玩、全”。

(1)发现“玩、全”2个字的相同之处都有“王字旁”,指名读一读。

(2)发现“王”字变成偏旁后的不同:“王”作左旁横变提,“王”在下面扁又宽。

(3)找朋友组词:“游玩、全天”,自由读读这两个词。

(4)你们知道吗?“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但到了今天,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像“玩”字可以组词“玩耍、玩伴”,有“弄”的意思;“全”字可以组词“全力、全心全意”。

2.熟字加偏旁,认读“芽、爬、住、回”。

出示“芽、爬、住、回”4个字。

(1)每个字里都有你认识的偏旁或部件吗?
(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3)认字小秘诀:牙上长草出新“芽”,爪有尾巴慢慢“爬”,人主并立站得“住”,口在框里“回”到家。

3.借助插图,识记“孩、发、久、变”。

出示课文插图,比较几幅图。

(1)蜗牛妈妈怎样称呼小蜗牛?(孩子)
(2)小树长出新芽的过程称作什么?(发芽)
(3)谁知道什么是“变化”?什么叫“好久”?(小蜗牛爬得多慢呀,用了很长时间才回来,从第1幅图的小树发芽、第2幅图的碧绿的叶子、第3幅图的树叶变黄到第4幅图的树叶全掉了,小树林发生了“变化”,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好久”。


(4)谁能对照图文读一读这几个词?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孩子、发芽、好久、变黄。

(5)熟读生字“孩、发、久、变”。

4.联系生活经验,拓展识字“呀、吧”。

出示“呀、吧”。

(1)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表示语气的字带“口字旁”。

(2)从文中找一找,你发现哪些字也带“口字旁”?
(3)玩一玩:《拍手歌》。

你说口,我说牙,口牙合起就是呀,拍手识字多好呀!
你说口,我说巴,口巴合起就是吧,我们一起拍手吧!
你说口,我说我,口我合起就是哦,各种语气不同哦!
你说口,我说,口合起就是,!
板块二朗读课文,正确连贯
1.对比读词:子——孩子、来——回来、上——地上。

谁能说出这几个字读轻声时的词语?影子、猴子、拿来、床上。

提示:根据已有经验,练读。

2.对照插图,读一读课文。

(1)请对照插图,猜读字词:蜗牛、发芽、草莓、蘑菇,自由练读,做到正确。

(2)你最喜欢哪幅图?用上这几个词,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描述了什么情景。

(3)图文对照,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提示:自己尝试朗读,培养自主读书的意识。

3.指导正确朗读。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听了他的朗读,你想说什么?
提示:鼓励学生大声读书,引导学生会读会听。

4.由句段及篇章,整体朗读。

(1)师生问答,读句段,体会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语气。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什么?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读读课文?
提示:有句段意识,注意连贯。

5.角色朗读指导。

(1)文中有两个角色,你喜欢哪一个?
(2)我是小小表演家。

谁愿意当小蜗牛或者蜗牛妈妈,表演对话?
你喜欢谁的表演?联系生活中自己和妈妈的对话进行评议。

提示:蜗牛妈妈说话亲切、温和,小蜗牛说话则天真、可爱。

板块三图文阅读,交流运用
1.借助插图,将图中的四季变化用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1)观察:小蜗牛爬呀爬,这个过程中,小树林里发生了一些变化,你们注意到了吗?
(2)出示文中的句子,说出四季名称。

2.朗读儿歌,了解四季其他景物的变化。

(1)出示4幅插图和儿歌:
叶芽叶芽点点,春天来到树林;
草莓草莓甜甜,春天变成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夏天变成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秋天变成冬天!
(2)将图与儿歌配对,读准儿歌字音。

(3)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季节发生了变化?
3.联系生活,训练语言“四季变化大家说”。

我们每个小朋友也和小蜗牛一样经历了四季,你注意到了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请你继续说:
哦!已经是(季节)了!
小树(怎么样)了,
树叶(怎么样)。

(1)自由说一说后和同桌交流。

(2)小组内互相倾听,彼此欣赏。

(3)说给全班同学听。

板块四观察比较,学习书写
1.出示“对、妈、全、回”,观察并比较这几个字的偏旁避让、上下协调的字形变化。

2.练写生字:我是小书法家。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
(2)“你说我来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范写生字。

提示:“对”字中“又”的捺笔变长点,右侧的“寸”横画要变短,竖钩直直往下走,点要落在中心上。

“妈”字,“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竖折折钩的起笔落在竖中线上。

“全”字,人字头盖住下面的偏旁“王”,偏旁“王”的一横中线摆,一竖中线立起来,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回”字的“国字框”要宽又扁,竖画稍微往里斜,横画平稳字才端正,四横四竖放均匀。

(3)学生练写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4)评选“小书法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