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艾略特36页PPT
艾略特《荒原》
弗雷泽的《金枝》是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 著作之一。 弗雷泽比较了多种民 族的宗教仪式,研究 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 模式,指出远古神话 是仪式活动的产物。
《金枝》引用大量材料,说明四季循环与许多有关
神的诞生、死亡、复活的神话以及祭祀仪式有关。
渔王曾是植物神,岁末时人们哀悼他的死亡,春
天大地复苏时庆祝他的复活。
来的正是时机,他猜对了, 晚饭吃过,她厌腻而懒散, 他试着动手动脚上去温存, 虽然没受欢迎,也没有被责备。 兴奋而坚定,他立刻进攻, 探索的手没有遇到抗拒, 他的虚荣心也不需要反应, 冷漠对他等于是欢迎。 最后给了她恩赐的一吻, 探索着走出去,楼梯也没个灯亮——
她回头对镜照了一下, 全没想到还有那个离去的情人; 心里模糊地闪过一个念头: “那桩事总算完了;我很高兴。” 当美人做了失足的蠢事; 而又在屋中来回踱着,孤独地, 她机械地用手理了理头发, 并拿一张唱片放在留声机上。
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认为,自我作为纯精神的存在,
不具有被艺术直接表现的可能,只能通过与之对
应的象征来暗示。
艾略特提出寻找主观感情的“客观对应物”,把 各种情景、事件、典故等搭配成一幅幅图案来表 达某种情绪,引起共鸣。 艾略特认为诗与诗人的个人情绪没有什么关系,
提出诗歌“非个人化”的主张。
《荒原》题词
“你不知道的东西是你唯一知道的东西。”
“一首诗实际意味着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意义不过 是扔给读者以分散注意力的肉包子;与此同时, 诗却以更加具体和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 者”。
在艾略特看来,诗中的意义不过是个骗局,而当 人们不理解这一骗局时,自然是以某种无意识的 方式理解了诗;反之,当人们自以为把握了诗的 意义时,也就是误入圈套而不自知的时候。
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 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 男人。 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美丽与丑陋从荒原看艾略特人道主义关怀-PPT课件
仅有那片段的思想在脑中掠过: “也罢,如今事 不自觉地用手理一理头发, 在唱机上放一张唱片。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PPT文档
荒原中人们的麻木不仁集中体现在人们有 欲无情的性交上。以上情节是第三节《火 诫》中的片段,表现的主题也是性。“火 诫”是佛教劝告人们熄灭情欲之火的诫令。 但在这个题目下面却是现代人无所顾忌、 有欲无情的性交,形成莫大的讽刺。诗人 选择的现代人荒淫纵欲的一个典型情景: 一个女打字员与一个满脸疙瘩的青年之间 的有欲无情的性行为。吻,是“施舍”的, 完事后,她并未察觉情郎的离去,还“高 兴它已过去了”,低级庸俗的现代性关系, 现代人的声色淫欲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 揭示。
美丽与丑陋——从 《荒原》看艾略特的 人道主义关怀
汉语言文学 杨诗丽 2019050987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 体课件 PPT文档
概述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在二十世纪西方诗 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结构完整博大,内含 精深丰富,包蕴着对整个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 其中包括对精神生态的深入探析。 《荒原》不仅 感性地描写了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而且还理性地 分析了造成精神生态失衡的原因,同时尝试着探 寻了恢复精神生态的途径,体现了艾略特对人类 生存状态的人道主义关怀。
丑陋的麻木
现在正是时候,他暗想, 饭后,她正感觉无聊而疲倦, 试探着用爱抚去挑逗她 即是非为所望,亦将不为所拒。 激动而坚定,他立刻展开行动; 探索的手未遭拦阻; 他的自负不需对方的反应, 且把冷漠当做欢迎。 他给她一个施舍的吻, 然后摸索着,寻找漆黑的楼 梯…… 她转身对镜张望, 几未觉察离去的情郎;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PPT文档
外国文学第26章《荒原》
11
练习思考题 1.分析《荒原》中的“水”意象,就此写一 篇千字左右的小文章。 2.如何理解杰姆逊所说的“艾略特的诗虽 然是通过零散化效果而起作用,这一首诗却仍然要 求读者能够超越这首诗并且将这些碎片重新组合起 来”? 3.《荒原》原诗稿大约有800行,经庞 德建议删至433行,意图何在? 4.试分析《荒原》的现代性意识。
1
1914年旅欧时遇到埃兹拉· 庞德,经由庞 德引荐,发表了不少诗作,其中最重要的乃是19 15年发表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年 初,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 海伍德(Viv ienHaighWood),两人一见钟情, 于同年6月结婚,然而,罹患精神病症的薇薇安使 整个家庭濒于破裂。迫于生计,艾略特承受着繁重 的工作量,担任某学校讲师的同时还兼任《自我中 心者》(TheEgoist)杂志的助理编辑。 1916年,尽管艾略特完成了博士论文,却因其 拒绝回国未能获得学位。
7
也许我们可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自由为开始, 以对时代的概括为终结。早期的批评家们由于受到 艾略特对《尤利西斯》“神话方法”评论的影响, 强调圣杯传说对全诗结构的重要性;今天的读者会 发现艾略特将伦敦的景物一丝不走样地摄入诗中也 是同样重要的,因为以熟悉的景物为衬托,他可以 加强幻景的力量。。为了反驳艾略特是摧毁传统的 “布尔什维克”诗人这一出现于早期的指控,艾略 特的第一批支持者也许过于强调了这首诗的“秩序 ”和神话结构,而忽略了使《荒原》浑然成为一体 的独特的声音。当弗吉尼亚· 伍尔芙在1922年 下半年某天听艾略特朗诵这首诗时,她说她还不能 “抓住意思”,“只有它的声音在我的耳中回荡 ……但是我喜欢这种声音”。
12
延伸阅读 阿克罗伊德.1989.艾略特传[M]. 刘长缨,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艾略特.1994.艾略特诗学论文集[M ].李赋宁,译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艾略特.1989.艾略特诗学文集[M] .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TSEliot(艾略特-美国文学)PPT课件
1. THE BURIAL OF THE DEAD
死者的葬礼
T.S. Eliot
( 1888-1965)
Thomas Stearns Eliot
A poet, dramatist, literary critic, and modernist.
do
something
2021
He was born in Missouri on September 26, 1888. He lived in St. Louis during the first eighteen years of his life and attended Harvard University.In 1910, he left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orbonne, having earned both undergraduate and masters degrees and having contributed several poems to the Harvard Advocate. After a year in Paris, he returned to Harvard to pursue a doctorate in philosophy, but returned to Europe and settled in England in 1914.
Bin gar keine Russin, stamm' aus Litauen, echt deutsch.
And when we were children, staying at the archduke's,
My cousin's, he took me out on a sled,
艾略特荒原演示文稿
Introduction
Name: Thomas Stearns Eliot (T. S. Eliot ) Birthday: September 26, 1888 Birth place: St. Louis ,Missouri,United States Death day: January 4, 1965 Death place: London,England,UK Triple identities: playwright, literary critic, poet Writing period: 1915-1965 Nationality: American → English(1927) Priz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48
Four Quartets (1945) 《四个四重奏》→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 PLAYS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1935) 《大教堂谋杀案》 The Family Reunion (1939) 《家庭团聚》
• NONFICTION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1920) 《传统与个人才能》 The Sacred Wood: 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1920) 《圣林》
但这更激起了我们对出路的追寻,反思如何避免走上的这 么一条毁灭路。所以,请更努力的生活,请告诉自己生命每一 秒钟都有意义,请对每一个人微笑,请照顾和爱护你身边的人, 请明白存在真正的幸福。请不要做荒原人。
我想这才是《荒原》想让我们懂得的。
Reference
[1]T.S.艾略特.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 出版社,2006.
《荒原》艾略特
来的正是时机,他猜对了, 晚饭吃过,她厌腻而懒散, 他试着动手动脚上去温存, 虽然没受欢迎,也没有被责备。 兴奋而坚定,他立刻进攻, 探索的手没有遇到抗拒, 他的虚荣心也不需要反应, 冷漠对他等于是欢迎。 最后给了她恩赐的一吻, 探索着走出去,楼梯也没个灯亮——
她回头对镜照了一下, 全没想到还有那个离去的情人; 心里模糊地闪过一个念头: “那桩事总算完了;我很高兴。” 当美人做了失足的蠢事; 而又在屋中来回踱着,孤独地, 她机械地用手理了理头发, 并拿一张唱片放在留声机上。
们在 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For Ezra Pound
il miglior fabbro. (献给埃兹拉 庞德 最卓越的匠人)
根据希腊神话,古米的西比尔是女预言家, 曾爱过她的太阳神阿波罗施予她预言的能力, 但她忘记向太阳神要永恒的青春和健康。她被 关在瓶中枯而不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艾略特没有在《荒原》中表达小我所体验的种 种感受,而是客观冷静地展示了一个精神迷失的黑 暗而痛苦的时代,这首诗对战后的失望心情、精神 空虚和无政府状况作出了权威的表现,这一代人辨 认出属于自己的景象。
这首诗不属于一个人,而属于现代的城市,属 于战后的世界。
1、结构内容
全诗只分五章,四百余行,诗人立意 借用“寻找圣杯”的故事表现卑劣猥琐的 “人间地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贫 瘠的荒原,冰冷的岩石,灰暗的城市,阴 森的监狱和行迹猥琐的醉生梦死的人们。 在这个荒唐的世界里,没有偶像的崇拜, 没有言行的准则,只有生活的空虚和精神 的绝望。
谢谢观看!
“当美人做了失足的蠢事, 发现男人的负心已经晚了, 什么魔符才能使她消愁, 怎样才能把她的污点洗掉, 唯一的妙法既为她文饰, 又在众目下使她躲过羞耻, 还能为她的恋人带来悔恨, 绞得他心疼——那就是,去死!”
荒原课件典故
contents
目录
• 荒原的背景介绍 • 荒原中的主要人物 • 荒原中的象征手法 • 荒原中的语言特色 • 荒原中的文化影响 • 荒原中的艺术成就
01
荒原的背景介绍
荒原的创作背景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T.S.艾略特的《荒原》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对西方文明和社
会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信仰和价值的怀疑。
艺术价值的体现
要点一
总结词
《荒原》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 术表现上。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荒原》通过描绘荒芜的世界和人类的困境,反映了现代 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同时,艾略特运 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哲学思考与文学表现相结合,使作 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THANKS FOR WATCHING
自然的象征
自然的象征
在荒原课件中,自然的象征通常表现为自然景观、动物和植 物等元素。这些元素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暗示着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具体表现
在课件中,可能会使用壮丽的自然景观、动物和植物等图像 和场景来表现自然的象征。这些视觉元素营造出一种和谐与 美丽的氛围,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思考。
语言的视觉效果
形象化描述
荒原课件中的语言注重形象化描述,通过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具象化 ,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色彩与画面感
荒原课件还善于运用色彩和画面感的词语,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能够激发听众的想象力 ,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创造独特的视觉形象,荒原课件还能够更好地传达其主题 和思想,提升其艺术价值。
艾略特荒原演示文稿
一、The causes of death complex
• The falling love - Purity was swallowed by desire. • The war destructed the humanity. • The loss of religion→ the soul can’t be saved.
4.Death by Water It warned people: Although people want water,
water also allows people to death.
5.What the Thunder Said It was back to the theme that Europe is
《英国文学》
Death Complex死亡情结
09英本5班 许诗行09320103
The Waste Land
《 荒原 》
T.S. Leabharlann liot艾略特Introduction
Name: Thomas Stearns Eliot (T. S. Eliot ) Birthday: September 26, 1888 Birth place: St. Louis ,Missouri,United States Death day: January 4, 1965 Death place: London,England,UK Triple identities: playwright, literary critic, poet Writing period: 1915-1965 Nationality: American → English(1927) Priz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48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内容梗概全诗由5章构成。
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
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
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
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
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
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
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
此章分两个场景。
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
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
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
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
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观察,发现可爱的泰晤士河畔已经不见了仙女的踪影,只看见公寓里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爱的交合。
不可救药的精神颓败。
再生似乎已无希望。
第4章《水里的死亡》,水亦指泛滥的情欲。
女相士预言的腓尼基人之死在此章获得应验。
他是在欲望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的现代人的象征。
第5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
诗人再次描绘了一幅荒原的景象:大地荒废,布满岩石,找不到一滴水。
水在这里被赋予再生的含义。
荒原通过三个意象展现:耶稣复活后去埃摩司的途中,而门徒看不见他的身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堂;鱼王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干旱的荒原。
荒原是否能恢复生机?人能否获得拯救?一切都未知。
在雷霆同情,克制,平安的告诫中,诗歌结束。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荒原》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荒原》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荒原》“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
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一、死者葬礼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住在大公那里我表兄家,他带着我出去滑雪橇,我很害怕。
他说,玛丽,玛丽,牢牢揪住。
我们就往下冲。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大半个晚上我看书,冬天我到南方。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根在从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一堆破烂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遮荫。
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
只有这块红石下有影子,(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风吹得很轻快,吹送我回家去,爱尔兰的小孩,你在哪里逗留?“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漉,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患了重感冒,可仍然是欧罗巴知名的最有智慧的女人,带着一副恶毒的纸牌,这里,她说,是你的一张,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这是贝洛多纳,岩石的女主人一个善于应变的女人。
这人带着三根杖,这是“转轮”,这是那独眼商人,这张牌上面一无所有,是他背在背上的一种东西。
T.S.Eliot(TS艾略特简介+荒原节选赏析+译文)PPT课件
2021/7/24
By XXXXXX
1
Life & Major Works
T.S.Eliot (1888-1965)
2021/7/24
Birth and family background: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of America, parents were well cultured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斯坦贝尔格湖, 在慕尼黑南部
Summer surprised us, coming over the Starnbergersee
With a shower of rain; we stopped in the colonnade,
1925 The Hollow Man -t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aridity of modern men
Third period
1930 Ash Wednesday 1943 Four Quartets -Noble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48 1932 Literary criticism: Selected Essays, The
• Result of the poet’s long years of meditation and feeling;
• A picture of the spiritual ruins in Europe shortly after the end of WWI and expresse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艾略特《荒原》
艾略特《荒原》前言“因為我在古米親眼看見西比爾吊在籠子裏。
孩子們問她:你要什麼,西比爾?她回答道:我要死。
”獻給艾茲拉·龐德更卓越的巧匠一、死者的葬禮四月最殘忍,從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雜著回憶和欲望,讓春雨挑動著呆鈍的根。
冬天保我們溫暖,把大地埋在忘懷的雪裏,使幹了的球莖得一點點生命。
夏天來得意外,隨著一陣驟雨到了斯坦伯吉西;我們躲在廊下,等太陽出來,便到郝夫加登去喝咖啡,又閒談了一點鐘。
我不是俄國人,原籍立陶宛,是純德國種。
我們小時侯,在大公家做客,那是我表兄,他帶我出去滑雪撬,我害怕死了。
他說,瑪麗,瑪麗,抓緊了呵。
於是我們沖下去。
在山中,你會感到舒暢。
我大半夜看書,冬天去到南方。
這是什麼根在抓著,是什麼樹杈從這片亂石裏長出來?人子呵,你說不出,也猜不著,因為你只知道一堆破碎的形象,受著太陽拍擊,而枯樹沒有陰涼,蟋蟀不使人輕鬆,幹石頭髮不出流水的聲音。
只有一片陰影在這紅色的岩石下,(來吧,請走進這紅岩石下的陰影)我要指給你一件事,它不同於你早晨的影子,跟在你後面走也不象你黃昏的影子,起來迎你,我要指給你恐懼是在一撮塵土裏。
風兒吹得清爽,吹向我的家鄉,我的愛爾蘭孩子,如今你在何方?“一年前你初次給了我風信子,他們都叫我風信子女郎。
”——可是當我們從風信子花園走回,天晚了,你的兩臂抱滿,你的頭髮是濕的,我說不出話來,兩眼看不見,我不生也不死,什麼也不知道,看進光的中心,那一片沉寂。
荒涼而空虛是那大海。
索索斯垂絲夫人,著名的相命家,患了重感冒,但仍然是歐洲公認的最有智慧的女人,她有一副鬼精靈的紙牌。
這裏,她說,你的牌,淹死的腓尼基水手,(那些明珠曾經是他的眼睛。
看!)這是美女貝拉磨娜,岩石的女人,有多種遭遇的女人。
這是有三根杖的人,這是輪盤,這是獨眼商人,還有這張牌是空白的,他拿來背在背上,不許我看見。
我找不到。
那絞死的人。
小心死在水裏。
我看見成群的人,在一個圈裏轉。
謝謝你。
如果你看見伊奎通太太,就說我親自把星象圖帶過去:這年頭人得萬事小心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