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起源的重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远古及夏商的音乐

音乐的起源的重要观点:1、劳动起源说2、模仿说。3、异性求爱说4、巫术说5、游戏说6、信号说7、“太一”说8、潜意识说9、情感表达说。原始的音乐是由歌、舞、乐组成,以狩猎为内容,许多原始音乐反映与大自然斗争有关的内容,远古音乐传说还有有关部落战争的,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各种原始宗教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产生许多与之有关的乐舞神话传说。

在整个夏代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乐舞是《大夏》,它是歌颂禹治水功绩的。商代最有代表性的乐舞是《大濩》,甲骨文表明它常用于祭祀。

远古及夏商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类。吹管乐器有骨笛(贾湖骨笛是至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埙,角,籥,龢,言。打击乐器有鼓,磬,钟,铃,缶。

第二章周代的音乐

周代天子分封诸侯,并在总结殷商各种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周代统治者以礼、乐、刑、政四术作为统治手段。礼可以分贵贱,乐可以互和敬。周代的礼乐的规定,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

周代的音乐形式都是乐舞或歌舞,有六代乐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小舞,宗教性乐舞。(宫廷音乐)

六代乐舞有,《云门》《箫韶》《咸池》《大夏》《大濩》《大武》。

颂乐,重大典礼使用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

雅乐在周代指一种宫廷音乐,主要用于祭祀与各种典礼活动。雅乐分大雅与小雅。其音乐形式有的乐歌,其伴奏用琴或瑟;有的是器乐形式,乐器则多为笙或管。

房中乐是统治者用于后宫的一种燕乐,其娱乐性较高,歌时只用琴瑟之类乐器伴奏,歌词常采用民间采集而来的情歌之类的内容,要求合乎后妃之德、合乎礼教的审美情趣。

四夷之乐是保留在周代宫廷里的、非周地的一些其他地方的民族或部落如秦、楚、吴、越等地的音乐,这种乐舞主要是为了炫耀扬威,它由低级的乐官“鞮鞻”掌管。

小舞是规模的乐舞

大司乐是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它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除此之外的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周代民间音乐的有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是周代郑卫宋齐魏秦王陈豳等十五国的民谣,周人就有“采风”制度,古人将民间音乐称为“风”)南音(周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歌)九歌(是楚国南部民间祭祀的大型歌舞曲)成相(是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

周代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和许多著名的宫廷琴师如师旷、师涓、师曹、师襄、师乙等。

周代乐器的增多,促使乐器分类的出现,八音是古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分成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个类别。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恢宏的一套编钟。

我国的乐律学在周代已有高度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的七声音阶我们称之为“古音阶”。用三分损益法还可以得到我国的十二律。

在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辩家等互相展开争辩,思想尤为解放。而关于音乐问题的争辩,是以儒家、墨家、道家为重要。

儒家的音乐思想:孔子的音乐思想建立在“仁”的基础上,而“仁”又体现在“礼”与“乐”的关系上。孔子认为音乐有巨大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可以改变社会风气,礼可以给人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国泰民安。他的音乐审美态度是“中庸”与“平和”,所以要求音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又特别强调善的重要,他重视乐教,将乐教视为完成教育的最后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