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二轮复习 生物 必修二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3变异、育种、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3变异、育种、进化

染色体变异类型: 包括染色体数目变 异和染色体结构变 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包括整倍体变异 和非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包括倒位、移位、 插入、缺失等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可能导致生物性状 的改变,对生物进 化有重要影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或 结构的改变,影响性状
基因突变:DNA序列的改变, 影响性状
原理:通过诱 导植物细胞染 色体加倍,产 生多倍体植株
特点:植株高 大,果实大,
产量高
应用:广泛应 用于农作物育 种,如小麦、 水稻、玉米等
优点:提高产 量,改善品质,
增强抗病性
原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实现定向育种 特点:高效、精确、可控 应用:抗病、抗虫、抗逆、品质改良等 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育种的重要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 4-3变异、育种、进化
汇报人:
目录
变异
育种
进化
变异
基因突变的定义: DNA分子中碱基对 的替换、增添或缺 失
基因突变的原因:物 理因素(如辐射)、 化学因素(如药物)、 生物因素(如病毒)
基因突变的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 可能对生物性状产 生影响
基因突变的频率: 低,但具有随机性 和不定向性
杂交育种的优 点:可以快速 获得优良性状, 提高产量和品

杂交育种的步 骤:选择亲本、 杂交、选择优 良后代、培育
新品种
杂交育种的应 用:在农业生 产、畜牧业、 林业等领域广
泛应用
原理: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优点: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提高育种效率 缺点:突变方向不可控,可能产生有害突变 应用: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
(√ )
3.判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
(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
(2)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 √ ) (3)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种群的进化( × )
(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
用有关( × )
(10)基因重组多指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基
因重新组合过程( × ) (11)单倍体个体都一定没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 × )
(12)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 (13)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
(1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产
4.“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5.据图弄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A―、―D―、―→K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 (2)“亲本―B―、―C→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3)“种子或幼苗――E→新品种”为诱变育种。 (4)“种子或幼苗――F→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 (5)“ 植 物 细 胞 ――G→ 新 细 胞 ――H→ 愈 伤 组 织 ――I→ 胚 状 体 ――J→ 人 工 种 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 )
(5)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
西瓜( × )
(6)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生物材料,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低频性( √ ) (7)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
(8)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可遗传,但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
(2)自然条件下,细菌等原核生物、病毒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为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 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 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考点一基因突变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变异类型的概述(1)“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一定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突变,基因重组未引起新基因产生。

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染色体变异,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1)实例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诱发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多害少利性: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

6.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病毒、大肠杆菌及动物和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3)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4)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5)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说明具有普遍性(×)延伸探究热图导析:据图分析基因突变机理(1)①②③分别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什么因素?(2)④⑤⑥分别表示什么类型的基因突变?(3)为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4)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为什么?[提示](1)物理、生物、化学。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 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 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考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连线)[答案](1)①-Ⅲ-D__②-Ⅳ-C__③-Ⅰ-B__④-Ⅱ-A(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辨析易位与交叉互换(1)图1是易位,图2是交叉互换。

(2)发生对象∶图1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2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变异类型∶图1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属于基因重组。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DNA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染色体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3)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4)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5)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延伸探究1.辨析三种染色体互换现象上图三种情况各属于哪类可遗传变异?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提示]①属于基因重组,因为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②③属于易位,因为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非对等部分之间。

2.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有何区别?[提示](1)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是基因内部结构的变化,该基因还存在,只是变为原来的等位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是某个基因或染色体片段重复出现或减少。

(2)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重难精讲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精准命题例1 (2021·晋冀鲁豫四省高三质检)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如图所示,该变化导致机体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

二轮复习-变异育种、进化

二轮复习-变异育种、进化

变异、育种和进化1.判断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1)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其方向由环境决定(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4)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6)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7)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8)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但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9)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如图是与水稻有关的一些遗传育种途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A→B育种过程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时,若用γ射线照射幼苗,其目的是,检测照射后的组织是否具备抗该除草剂能力的措施是。

若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探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纯合敏感型植株杂交,如果,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F1自交,若F2的性状比为15(敏感)∶1(抗性),则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2)在F过程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3)若要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图中F、G(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4)若以矮秆易感稻瘟病品种(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品种(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经E过程培育矮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F2矮秆抗稻瘟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若利用上述亲本,尽快选育出矮秆抗稻瘟病纯合水稻品种,则应选用(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并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图解提示:3.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2)因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3)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5)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6)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7)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因此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点一立足“关键点”区分判断变异类型例1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某些生物的变异现象过程,绘制如下几种变异的示意图,并对其中某些具体变异类型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而图②表示________。

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

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

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生物不像物理和数学,很多问题只要记住一个公式,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去推测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变异、育种、进化考点20211.基因突变的四个要点(1)三个来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2)三个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五个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三个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重组的三个要点(1)一个时期: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2)两个来源: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一个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

(3)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6.隔离的两种类型(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但不是必需的环节。

(2)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8.共同进化的两个动力来源(1)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9.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一背背背背(一)理解性记忆≠不去记任何一个学科,基础的知识点不可能不去识记的。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变异、育种和进化

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变异、育种和进化

真题回顾
1.(2021·广东卷)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 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 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①可遗传的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②基因突变的原因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诱发突变。 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③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适宜条件)、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
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癌变的原因 外因:致癌因子。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几个染色体组,
都叫单倍体。 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含几个染色体
组就叫几倍体。
(4)人类遗传病
类型
概念
举例
单基因 遗传病
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 绿色盲等
变式训练二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
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B.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C.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
离的个体
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物种出现新基因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其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 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抑癌基因:其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 ④基因突变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不定向性;d.低频性;e.多 害少利性。 ⑤注意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 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移接。 交叉互换: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染__色__体__为单位的变异。
解析 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 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 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 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一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 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__二__代中能分 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子;最早在子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子。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A 2.(2015·全国Ⅱ,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确,B、 C、D错误。
(9)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 )
记一记
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新基因产生的 途径。 2.基因重组的类型包括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交叉互换(四分体时 期)。 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 苗,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 4.单倍体的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但可利用单倍体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培 育新品种,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
可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 (3)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 ) (4)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 )
3.有关生物进化的正误判断
(1)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 )
3.(2016·全国丙,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 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 数目比后者_少___。
(2) 在 染 色 体 数 目 变 异 中 , 既 可 发 生 以 染 色 体 组 为 单 位 的 变 异 , 也 可 发 生 以
(2)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3)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 (4)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5)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
(6)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 (7)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 × )
悟规律
悟规律
各种变异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各种变异的图形分析与判断、区分各种 变异的杂交实验设计与分析等是考查的核心。
专题8 生物的变异、育种 与进化
重温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因频率,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在命题形式上,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对各类变异 特点的理解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3.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注重理解,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6.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 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7.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8.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 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热点梳理 突破热点 梳理关键
高频命题点1 高频命题点2 高频命题点3
自建知识体系
外界环境条件
普遍性、低频性、不 定向性、随机性
产生新的基因 减Ⅰ的前期和后期
新基因型 缺失、易位、倒位、重复
种群 自然选择 隔离
生物多样性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主要)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自查知识缺漏
1.有关生物变异的正误判断
(1)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 (2)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
(3)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
色体加倍(× ) (4)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
(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
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2.有关生物育种的正误判断
(1)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


123
解析 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后基因型变为Aa,而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后基 因型也变为Aa,该种植物自花受粉,所以不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子一代为Aa时在子二代中的基因型都有AA、Aa和aa三种,故最早可在子 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A_);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 性状(aa);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均出现于子二代,且隐性纯合子一旦 出现,即可确认为纯合,从而可直接分离出来,而显性纯合子的分离,却 需再令其自交一代至子三代,若不发生性状分离方可认定为纯合子,进而 分离出来。
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生物育种方法 生物进化
1 真题回放
一、“千变万化”的生物变异
B 1.(2015·海南,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