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
浅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管理经验
浅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管理经验杨宗军1 韩妮妮2(1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诸城 262200)(2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诸城262200)我市自2004年至2012年9月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3例,其中HIV感染者75例,艾滋病病人28例。
我市报告病例87例,外地报告我市病例16例。
死亡24例,返回原籍的共35例,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的共3例,现住址我市能随访者41例。
现住址在我市能随访的41例中:原籍为我市的28例,外省市籍的13例。
开始抗病毒治疗的21例,未治疗的20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艾滋病传播的唯一传染源。
传染病的管理,需要在三个环节上做工作: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对传染源(HIV/AIDS)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保护广大人群免受二代感染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将产生重要作用[1]。
以此,现阶段在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存在局限性、切断传播途径效果缓慢的情况下,如何早期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早采取有效干预管理、加强治疗关怀服务等措施,是预防控制HIV传播的首要策略。
1 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管理情况我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作,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我们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充分体谅患者的身心感受,像亲人一样地去关心爱护他(她)们,用真情和爱心感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同做好随访干预工作,逐步形成了“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会组织—患者”四位一体、相互联动的管理模式。
1.1真心真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交为朋友“艾滋病只是一种病,生命中每个人都会得不同的疾病,得艾滋病不是犯罪。
因为这种病,我们今后就成为永远的朋友了”。
面对新发现的感染者及既往感染者和病人,我们都强调这两句话。
作为国家政府部门,我们疾控中心肩负起控制艾滋病这项神圣的使命,在首次流行病学调查时,我们与患者进行亲切的生活交流、开展心理沟通和疏导,使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在日常随访时,没有一点歧视和畏惧心理,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象亲人一样,进行亲切的生活、生产情况交流,帮助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有时一起喝茶、吃饭,拉近感情距离。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效果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效果分析
艾滋病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感
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保障他们的生命质量具
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
首先,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通过对感染者和病
人的定期随访和干预,可以掌握他们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等情况
并进行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此外,随访干预可以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感染率。
其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滋病患者常常面
临着身体疼痛、心理压力、孤独等困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访干预
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第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
随访干预可以
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等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降低治疗费用。
此外,随访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规范用药和就医行为,减少医疗浪费和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总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
因此,医疗院所应该加强对艾滋
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干预工作,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为患
者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XX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随访管理实施方案
XX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随访管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和《XX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治疗、随访综合管理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降低艾滋病病人死亡,延长艾滋病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促进“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落实,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等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要求(一)建立工作网络各地要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建立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的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1、确定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诊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确定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随访责任人签署《随访责任书》。
2、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的培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的培训。
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辖区内的定诊医师、随访责任人的培训。
(二)治疗、随访工作指标1、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艾滋病治疗、随访工作相关指标的日常督导和检查。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考评方案》及《XX省业务技术措施要点》相关指标要求对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进行考核。
2、定诊医院:(1)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CD4T 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达到100%;定义: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T淋巴细胞检测人数占正在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数的比例。
(2)抗病毒治疗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每年按照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定义:每年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的比例。
(3)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南京市江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现状分析
南京市江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现状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9T05:47:49.18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月7期作者:王淑芹[导读]南京市江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现状分析王淑芹(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1100)【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艾滋病病人以及病毒感染者的随访现状。
方法:在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管的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选择100例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处于随访状态,问卷调查,了解随访管理现状。
结果:死亡或者失访例数是12例,占比12.00%,实际调查88例,本地非流动病例、异地流动病例分别是75例、13例,两者的CD4检测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对比得出P<0.05。
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随访管理服务的例数是53例,拒绝人数35例,两者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随访管理服务比例比例对比得出P<0.05。
结论:南京市江宁区艾滋病病人以及病毒感染者的随访现状有一定问题,未能良好解决病人的合理需求。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现状【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llow-up status of AIDS patients and virus-infected patients in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AIDS patients and HIV-infected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IDS patients and HIV-infected patient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Jiangn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Nanjing City. Results: The number of deaths or lost to follow-up was 12, accounting for 12.00%, 88 were actually investigated, 75 and 13 were local non-migrant cases and 13 non-migrant cases,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CD4 detection and antiviral treatment of the two The ratio of HIV antibody detection in single-positive family spouses was compared, and P<0.05.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were willing to accept follow-up management services from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was 53, and the number of refusal patients was 35. The proportions of the two who were willing to accept follow-up management services from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wed that P<0.05. Conclusion: The follow-up status of AIDS patients and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has certain problems, and the reasonable needs of patients cannot be well addressed.【Key words】HIV-infected patients; patients; current status of follow-up艾滋病简称是AIDS,病因是HIV病毒感染,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这一疾病发生之后,会对病例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属于传染病的一种,目前来说,临床越来越常见存活的艾滋病病人以及病毒感染者,属于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告知随访干预工作中的困难与思考
浅谈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告知随访干预工作中的困难与思考【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84—01艾滋病的传播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管理,是控制艾滋病毒进一步扩散的重要措施。
双江县1995年到2004年外地报告感染者8例以来,至2013年12月底共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366例,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分布在两镇四乡。
我县地理特殊,90%为山区、半山区,并且少数民族占48%,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80%分布在半山区、山区农村,感染者文化层次较低,艾滋病知识宣传较为局限,很大一部分群众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还不了解,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人力不足,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及行为干预工作一度较为困难。
为此探索如何更好的对农村感染者、病人进行随访管理和行为干预是势在必行。
1 统一随访管理模式1.1国家统一随访管理模式我县2005年6月县疾控中心正式设立性病、艾滋病防控科,开展对新报告感染者和历年外地报告感染者的告知、随访管理,根据艾滋病告知随访管理工作规定,县疾控中心艾防科专职工作人员对感染者进行一对一告知(由于性别差异有时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参加告知),告知前采取流行病学调查,不良行为的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测评,告知感染者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职业操守,个人信息保密程度,感染者权利义务,需要开展哪些检测及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由于我县感染者、病人较少,中心以前的管理采取入户随访,与患者接触较多,患者的家庭情况较为了解,多患者对随访人员的依赖、依从性较好,感染者、病人心里存有唯你不认,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片面追求疾控中心随访人员就是理解我困难的人,造成多数人对民政、红会等救助单位部门的支持不接受心理,造成多部门关怀救助工作有很大的阻力。
1.2属地随访管理模式2008年根据临沧市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工作要求,感染者、病人要逐渐下移,成熟一人下移一人。
医院艾滋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医务人员防治能力,保障患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规划、政策和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防治工作。
2. 医院设立艾滋病防治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防治宣传教育、病例报告、随访管理等工作。
3. 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艾滋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防治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防治能力。
2. 病例报告:医务人员发现艾滋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向医院艾滋病防治办公室报告。
3. 隔离治疗:对艾滋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4. 诊断与治疗:严格执行艾滋病诊断标准,及时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
5. 预防性用药: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如输血者、血制品使用者等,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预防性用药。
6. 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内艾滋病传播。
7. 健康教育: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治意识。
8. 艾滋病咨询服务:设立艾滋病咨询服务热线,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法律、医疗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随访管理1.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心理关爱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3.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隐私保护,确保患者权益。
五、保障措施1. 加大投入,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充足。
2.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3. 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
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一、引言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国建立了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
本文将介绍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展望。
二、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的背景和目的1. 背景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是在我国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立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球约有3790万HIV感染者,其中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超过85万。
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旨在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传播风险。
2. 目的(1)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降低传播风险: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降低传播风险。
(3)促进社会和谐: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提高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三、艾滋病病例随访制度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联系方式等。
(2)病情信息:包括HIV抗体检测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发症等。
(3)治疗信息:包括抗病毒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
(4)行为风险:包括性行为、注射吸毒、输血等行为风险。
(5)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2. 方法(1)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包括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等。
(2)随访记录:详细记录随访过程中了解到的患者信息,包括病情、治疗、行为风险和心理状况等。
(3)数据分析: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XX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随访管理实施方案
XX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随访管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和《XX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治疗、随访综合管理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降低艾滋病病人死亡,延长艾滋病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促进“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落实,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等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要求(一)建立工作网络各地要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建立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的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1、确定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诊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确定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随访责任人签署《随访责任书》。
2、定诊医师和随访责任人的培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的培训。
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辖区内的定诊医师、随访责任人的培训。
(二)治疗、随访工作指标1、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艾滋病治疗、随访工作相关指标的日常督导和检查。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考评方案》及《XX省业务技术措施要点》相关指标要求对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进行考核。
2、定诊医院:(1)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CD4T 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达到100%;定义: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T淋巴细胞检测人数占正在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数的比例。
(2)抗病毒治疗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每年按照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定义:每年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的比例。
(3)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依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15页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16页
功效:随访信息交流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17页
功效:疫情预警提醒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18页
功效:随访工作量统计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19页
功效:CD4检测统计表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20页
功效:HIV感染者/AIDS病人配偶或固定性伴HIV 检测情况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22页
合作例子一
经过广州越秀区CDC和爱之关心转介,智行基金会年 增加资助了小学和初中23名、高中和技校7名受艾滋病影 响学生,其中高中技校学生7名同学已发学费。当前跟每 个家庭都保持联络。在适当时候对孩子进行家访,更加好 跟家庭和孩子保持一个良好沟通和交流。更加好为他们提 供服务。让他们能继续升学,摆脱艾滋病阴影,成长为对 社会有用人。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27页
五. 下一步计划
1、继续进行艾滋病防治政策提倡,争取出台“越 秀区多部门防控艾滋病工作职责”相关文件,明 确各政府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从政策、制 度上为我区艾滋病防治提供保障办法;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28页
五. 下一步计划
2、继续完善越秀区疾病预防信息系统 ,加强小区艾滋病防治督导,加强艾滋病 防治质量,定时向区卫生局、小区反馈 “ 艾滋病病例小区随访质量季报”;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6页
(3)地域分布:我区艾滋病病例分布排前4位街 道是:登峰街、洪桥街、建设街、大东街,排后3位 街道梅花村街、广卫街 、白云街。(见图5)
艾滋病社区随访总结
第7页
3、传输路径分布:注射毒品仍是我区主要传输路径,占 45.19%,其次是异性性传输,占23.71%,同性性传输占 6.75%,采供血、输血/注血制品感染占1.02%,不详占 23.33%。
两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
统 一 管 理 的 随访 模 式 ;曹 县 等感 染 者 主 要 以有 偿 献 血 员 和 外 来 妇 女 感 染 为 主 ,分 布 相 对集 中 的县 ,采取 了 以村 医 为 主 的
随 访 管 理 模 式 ①邹城市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山东 邹城
( 山 东 省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济南
中 国初 级 卫 生 保 健 2 0 1 3年 1 1 月第 2 7卷 第 1 1 期( 总第 3 3 5期 )
两种 H I 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随访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
李 自创① ,林云 霞② ,王维 忠① ,孙 付 忠③
关 键 词 艾 滋病 ;传 染源 管 理 ;随访 ;服 务模 式
导 处 理 严重 机 会 性 感 染 ;指 导 监 督 服 药 和 随诊 工 作 :负 责 医 务 人 员 相 关 知 识 和 技 巧 的 培 训 。具 体 执 行 机 构 为 县 疾 控 中 心 ,在 领导 小 组 的领 导下 、技 术 小 组 的技 术 支 持 下 ,按 照 随 访 管 理 要 求 , 由专 人 定 期 组 织 随访 ,提 供 相 应 的 治 疗 服 务 ,
对 不 同特 点 的感 染 人 群 ,选择 合 适 的管 理模 式 ,是 做 好 艾 滋
病病毒 ( HI V) 感 染 者 及 病 人 随 访 和 管 理 的 关键 问题 。八 个 项 目县 ( 市 、区 ) 在 国家 和 省 级卫 生 部 门指 导下 ,积 极 探 索 ,因
地 制 宜 ,形 成 了两 种 行 之 有效 的随 访 管 理模 式 , 即邹 城 市 等 感 染 者 和 病 人较 少 且 分 布 较 为分 散 的项 目县采 取 了疾 控 中 心
可 行 性 的 基 础上 ,课 题 组 将根 据 策 略 的 内容 、流 程 和 重 点 环 节 ,进 行成 本 效 果 评 价 、人力 配 置 研 究 和制 定 技 术 指 南 。以 保 证 模 式 的 推广 。 参 考 文 献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疫情报告及转介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艾滋病筛查、疫情报告及转介工作制度为做好艾滋病HIV筛查、疫情报告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首次随访和转介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文件要求,在相关工作流程中,执行以下制度。
一、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发现性病、肺结核病例等按相关工作要求需要提供PITC服务项目的就诊对象,应主动为其提供咨询,建议HIV筛查。
体检对象为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医生应当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开展HIV筛查工作。
二、快速检测点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后,应转介到县疾控中心完成初筛。
初筛实验室筛查出阳性病例,应按相关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确认。
三、医疗机构发现快速检测或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已婚/有性伴病人,应当动员其配偶/性伴接受HIV筛查。
四、医疗机构收到确诊报告后,确定医务人员告知感染者本人或其监护人确认结果,提供检测后咨询,并做好相关记录。
送检医疗机构在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进行网络直报,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五、疫情报告单位(或疾控中心)指定固定岗位的医务人员,执行感染者/病人首次随访,接受就诊患者、病人家属等群体的主动咨询。
告知其合法权益、责任义务和相关政策法规。
根据感染者/病人和咨询者的具体需求,为提供HIV筛查、机会性感染治疗、抗病毒治疗、“艾乙梅”母婴阻断、肺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治疗、心理支持咨询等服务。
本单位无条件提供对应服务的,应当提供转介服务。
六、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618号文件的要求,责任随访医务人员应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开展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建议其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并提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转介服务。
对艾滋病感染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措施及有效性分析
对艾滋病感染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措施及有效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2T03:54:26.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月20期作者:佐莉英[导读] 分析对艾滋病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感染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佐莉英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四川省成都市61300摘要目的分析对艾滋病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感染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干预,后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并分析不同的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情绪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艾滋病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措施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心理沟通;随访管理;有效性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致病因素多与感染HIV有关,这类病毒可以侵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易诱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危及生命安全。
艾滋病主要以性接触、血液、血制品以及母婴为主要的传播途径[1],其中以性传播最为常见,一经患病,很难达到治愈的效果,从而使艾滋病患者伴有身心等双重的打击。
有临床研究显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随访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稳定病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证实这一研究理论,本文进行如下的分析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感染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艾滋病的治疗水平和关注度不断提高。
然而,艾滋病并非一种可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对于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的意义、方法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的意义艾滋病是一种以HIV病毒感染为主要特征的免疫系统疾病,它严重危害着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的意义不仅在于监测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还在于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通过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的方法1. 定期复查: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定期接受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这些检查能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并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2. 健康教育: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正确使用药物等。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3. 心理支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随访中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困难,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抗病能力。
4. 社区服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在社区随访中,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更贴近生活的医疗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上门随访,提供日常所需的药物、食品和卫生用品等,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随访效果不佳的问题某些感染者和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配合、失约或拖延治疗等问题,导致随访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技术,提供在线随访服务,灵活地与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交流和管理。
同时,还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随访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面临着就医难的问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
1、在网络直报1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流调)。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艾滋病病人每3个月随访一次。 4、完成随访表5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直报。 5、未接受国家抗病毒治疗者,若CD4>350个/µL则以
后每年进行一次CD4检测,若CD4≦350个/µL,则每6
26
七、随访工作注意事项
1、各区县要加强艾滋病咨询转介培训,特别是 在开展检测后咨询时要对感染者和病人强调国家 有关随访管理的政策和要求以及保密的原则,尊 重他们的随访意愿,如他们愿意接受的随访方式 和随访人员等。
2、各区县疾控中心在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病人的随访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一些不恰 当的随访方式增加感染者和病人个人隐私暴露的 风险。
18
六、下一步随访工作重点
(一)做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首次随访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国家 《HIV/AIDS病例报告网络直报工作指南(试行)》 和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艾滋病疫情 报告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确保本 机构报告病例关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 详细到门牌号或村屯的现住址和户籍地址)的完 整性。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配偶/固定性伴的艾滋 病咨询检测 从2009、2010年一季度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的BED检测结果来看,样本来源为“配偶/固定性伴 检测” 者的BED新近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配偶/ 固定性伴间艾滋病传播已成为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挑战。此外,性艾中心拟于2012年启动单阳家庭抗 病毒治疗工作,需各地做好准备工作。
4.各区县如发现有感染者和病人联名上访等倾 向或行动时,要及时了解情况上报当地卫生行政 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并采取应对处理措施,避 免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发生。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02
病例报告制度与管理
报告范围与对象
报告范围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采供血机构等
报告对象
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 病病人
报告流程及时限要求
报告流程
诊断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
时限要求
诊断后24小时内上报,死亡病例需及 时报告
信息收集与核实方法
信息收集
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地域分布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 分布,但不同地区的流行
程度存在差异。
人群特征
任何年龄、性别和人群均 可感染HIV,但某些人群如 男男性行为者、静脉吸毒 者、性工作者等感染风险
更高。
传播趋势
随着全球防治力度的加强 ,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得到 了一定的控制,但在某些 地区和高危人群中仍然存
在较高的传播风险。
随访管理指标
如失访率、随访及时率等 ,用于评估随访管理的效 果。
分析结果解读策略
比较分析
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数据进 行比较,分析艾滋病的流行特征
和影响因素。
趋势分析
对历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艾 滋病的流行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风险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对艾滋病的传播风 险进行评估,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 依据。
组织心理干预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协助患者建立家庭、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 ,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数据统计分析与利用
数据整理录入方法
标准化数据收集表格
01
设计统一的数据收集表格,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
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质量考核指标
指标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 比例
• 分子统计在当年数据库中填写有随访表,且随访表中落实以下至少 一项干预措施的人次数:
1)“现在是否为同伴教育员”; 2) 过去3个月,是否参加针具交换; 3)“过去6个月您或您的家庭是否获得过来自亲戚、朋友以外的其他组织(包括政
府和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关怀、支持和服务:宣传咨询(宣传材料、咨询服 务)”; 4)“目前是否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
分 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存活的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人数。
考核标准:截止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50%。
指标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CD4检测 比例
统计规则:
• 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 抗病毒治疗数据库;
• 按照现住址、审核日期进行统计; • 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 • 当年死亡病例不进行统计;
指标1:完成流调率
定义:指当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完成流调 的百分比。
分子:当年报告应流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着和病人中完成 个案流调的人数。
分母:当年报告应流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人 数。
考核标准:完成流调率不低于75%。
指标1:完成流调率
统计规则:
• 计算机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资料分析 定时统计中“首次随访情况统计”;
MSM干预工作情况,需参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MSM干预覆 盖率。
指标9: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含成人 和儿童)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比例
定 义:开始治疗12个月时按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规范要求完成随访 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比例。
分 子:分母中按照滋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规范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CD4检测 6、动员配偶检测
11
(五)随访状态分类
1、完成随访:完成了随访工作内容。按国家要求 的时间间隔持续随访。
2、失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信息是真实的, 但因其“外出”或“拒绝随访”等原因,造成本 次随访工作无法完成。“失访”者需按国家要求 的时间间隔持续随访。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手册(2011年版)规定
1、在网络直报1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流调)。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艾滋病病人每3个月随访一次。 4、完成随访表5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直报。 5、未接受国家抗病毒治疗者,若CD4>350个/µL则以
后每年进行一次CD4检测,若CD4≦350个/µL,则每6
指标5-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国家目标为 85%
指标6-1 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CD4检测比例:国家目标为70%
指标7-1 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 抗体检测率:国家目标为75%
指标7-2 既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非HIV抗体阳性 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国家目标为70%
2、CD4低于200个/µL,或出现临床指征时,才能判 为艾滋病病人。
3、艾滋病病人因抗病毒治疗CD4上升到200个/µL以 上时,仍属于艾滋病病人,不能改为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
参见《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 293-2008)》和《国家免费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13
二、国家对随访工作要求
3、感染者和病人流动性较大,难以跟踪联系。
17
五、随访管理工作存在困难与问题
4、部分感染者和病人不愿意接受面对面随访,只接受电话随访。 一旦其联系电话更改或故障,就难以开展随访
2、随访表中CD4检测结果与疾病状态的一致率; 3、随访表中抗病毒治疗编号与抗病毒治疗实际编号
一致率; 4、随访到的感染者未进行CD4检测的原因调查。
16
五、随访管理工作存在困难与问题
1、我市艾滋病流行时间较长,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和病人数基数大,随访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相对不 足。
2、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吸毒人员较多,这 类人群较难接触。
• 鼓励其性伴和孩子接受HIV检测 • 提供有关生育、母婴传播阻断服务和计划
生育的详细信息,帮助其做出知情决定
(一)随访工作的意义
1、提高随访干预比例,减少新发感染 2、提高CD4检测率,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加强配偶告知检测,减少婚内性传播
宣教、干预尚不能有效改变高危行为,暂没有高效疫苗 和根治药物,随访管理成为实现“两降一升”目标的重要 途径。
3、查无此人: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的
信息不完整或虚假,无法对其进行追踪随访。只
有首次随访可以填“查无此人”,不再需要对
“查无此人”者随访。这类病例计入疫情,不计
入考核指标。除非确定该病例为重报病例,否则
不能删除。
12
注意
1、CD4低于350个/µL者必须参加抗病毒治疗。但 CD4在200-350个/µL间者,又无临床指征时,还 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8
(二)随访类型
1、抗病毒治疗随访
仅对参加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开展。
要求:治疗第一年随访次数不少于7次,此后每年不少于4次。 治疗第一年年CD4检测次数不少于4次,此后每年不少于2次。
病毒载量检测次数每年不少于1次。
2、流行病学随访(本部分主要内容,以下简称随访)
所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无论其是否参加艾滋病抗病 毒治疗,都需要进行流行病学随访。
疾控中心、医院、医疗保健机构或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已经进行艾滋病抗体 确证的感染者或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 定期了解感染者或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 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管理工作带给感染者感觉将是“沙漠中的绿洲” 随访管理=社区家庭关怀
目的
• 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积极生活和HIV预防
指标18 艾滋病防治转移支付工作量完成比例中,南宁市接受
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以及随访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
病人CD4细胞检测人数达到2968人。
15
四、国家对随访工作数据质量要求
2011年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规定,需考核以下随 访数据质量指标:
1、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 结果与实验室数据一致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黎湘娟 博士
二O一一年十一月
1
主要内容
一、随访工作的意义和几个概念
二、国家对随访工作要求
三、国家对随访工作考核要求
四、国家对随访工作数据质量要求
五、随访管理工作存在困难与问题
六、下一步随访工作重点
七、随访工作注意事项
2
什么是HIV/AIDS的随访管理
• 高效干预,防止“二代”传播,降“低” 流行
关怀“人”,关怀“家庭”
帮助感染者树立积极生活的态度: • 自尊和自爱 • 接受现实和公开感染状况 • 拥有希望 • 渴望帮助其他人和坦然接受其他人的帮助
——积极生活是在事情改变后从容不 迫地应对新问题和适应新环境。
提供HIV防护知识
• 安全性行为: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 不仅可以保护其性伴不感染艾滋病病毒, 而且可以保护其不感染其他HIV毒株、性病 和其他疾病
个月进行一次CD4检测。接受国家抗病毒治疗者按治 疗要求的检测频次进行CD4检测。 6、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艾滋病抗体阴性配偶/ 固定性伴,每年进行一次艾滋病抗体检测。
14
三、国家对随访工作考核要求
2011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规定:
指标 1 完成流调率:完成流调率不低于95%,传播途径不详比 例不高于8%。
9
(三)随访工作责任地区
首次随访(流调):报告地区负责对本地新 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首次 随访,即“谁报告,谁流调”。
后续随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现住 址所在地区负责对辖区内存活的、随访状 态为“失访”或“完成随访”的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和病人开展。
10
(四)随访工作内容
1、咨询 2、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材料 3、生活救助和社会支持 4、提供转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