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A. 1979年B. 1989年C. 1995年D. 2014年2. 以下哪个行为被认定为违法?A. 随意乱倒垃圾B. 主动参加环保志愿活动C. 积极推广环保知识D. 捡拾环境中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3.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范畴?A.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人所有权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在哪一年颁布实施的?A. 1989年B. 1995年C. 2003年D. 2015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首要原则是?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激励约束相结合C. 平等保护,维护公共利益D.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二、问答题1. 什么是环境资源?2. 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利用?3. 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有哪些?请列举两个例子。
4. 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工作?5.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三、综合题请结合您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您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履行环保的责任。
四、论述题请分别从立法层面、行政层面、社会层面论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您的个人建议。
五、分析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例,分析该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以上为本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尽量准确全面地回答各个问题。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其生态学上的依据是( )A.“相生相克”律B.“能流物复”律C.“负载定额”律D.“协调稳定”律2、下列属于在环境法发展阶段发生的公害事件的是()A.1873年日本爱知县二氧化硫污染事件B.1891年伦敦煤烟雾事件C.日本足尾铜矿事件D.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田奶洲学烟雾事件3、关于对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依据“环境公共财产”论等B.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C.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D.公民有通风采光权4、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后方开发建设而未经重新审批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
()A.三年B.五年C.七年D.十年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属于()A.特别重大环境事件B.重大环境事件C.较大环境事件D.一般环境事件6、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A.生物富集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生物放大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共同性是因为()A.各行政部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要进行充分的合作B.其保护对象广泛和保护方法多样C.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D.其主要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8.在我国环境立法上“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A.1978年《宪法》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保护法》9.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不利影响,这被称为()A.政策失灵B.市场失灵C.环境外部不经济性D.环境的内部性10.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是指()A.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相结合B.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环境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11.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主要体现了()A.民主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12.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量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许可证制度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制度D.经济刺激制度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4.在我国,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农民集体所有B.全民所有C.农民个人所有D.无主土地15.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选择入海排污口位置时,其审查批准部门应当是()A.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沿海省级人民政府D.沿海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6.《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倾倒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者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A.紧急许可证B.特别许可证C.普通许可证D.临时许可证17.夜间突发的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最大值不准超过()A.标准值15dB B.标准值45dBC.标准值40dB D.标准值50dB1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为当地( )A.公安部门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卫生部门D.人民政府19.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缴纳排污费C.停产整顿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20.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土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A.可以进行皆伐B.只准进行择伐C.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D.禁止任何采伐21.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实行的体制。
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6. 填空题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制度。
正确答案:海洋功能区既包括开发利用区,也包括治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特殊功能区和保留区。
(1)拟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伞同和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海域。
(2)审批:海洋功能区划实行分级审批。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功能区划,经该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经该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所在的省级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海洋功能区划的修改,由原编制机关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海域功能。
(3)使用:养殖、盐业、交通、旅游等行业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沿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港口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
国家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涉及知识点:环境污染防治法2.简述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的“三化”原则。
正确答案:对固体废物管理所实行的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被简称为“三化”管理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减量化是指在对资源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或能源,以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无害化是指对于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予以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妥善的贮存或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
15秋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 答案

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正确答案:2.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 公安部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卫生部门. 人民政府正确答案:3.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 浓度控制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正确答案:4. 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 《伦敦倾倒公约》. 《马波尔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确答案:5. 用地单位因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缴纳各项正常费用以后超过1年仍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 耕地使用费. 闲置补偿费. 耕地闲置费. 保护管理费正确答案:6.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环保部门对当事人之间就固体废物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的处理,在性质上属于行政. 命令. 调解. 仲裁. 裁决正确答案:7. 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 违法性. 损害结果. 因果关系. 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正确答案:8.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 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 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正确答案:9. 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5. 10. 15. 20正确答案: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2一、单项选择题1."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A.20B.30C.60D.90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6.负责灯塔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因疏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A.船舶所有者B.该主管部门C.两者共同承担D.不存在责任的承担7.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8.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该行为违反了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0.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D.在草原上拉肥土11.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A.5倍B.10倍C.15倍D.20倍1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现状评价书14.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15.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B.濒危种; 稀有种;渐危种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16.谁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A.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B.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D.各地卫生行政部门17.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A.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1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19.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B.征收排污费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水污染事故E.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2.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A.资源税B.所得税C.资源补偿费D.资源利用费E.资源开发费3.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分类主要有A.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利用防治法自然保护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标准法E.环境管理保护法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A.征收自然资源税B.征收自然资源费C.出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许权D.向收益者收费E.征收自然资源税和征收自然资源费5.在下列环境纠纷中;当事人有仲裁协议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A.船舶污染B.海上石油开发勘探C.涉外经济贸易D.涉外运输E.其他海事纠纷6.从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为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烟尘D.氮氧化物E.铅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8.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A.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B.可再生性C.生长的周期性D.易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E.森木覆盖率低9.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A.国家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欧洲联盟EU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E.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三、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2.环境质量标准3.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自然资源权属制度5.综合利用四、简答题1.什么是"三同时"制度;我国对"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是怎样规定的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哪些特征3.我国对水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有哪些建立自然保护区需具备怎样的条件五、论述题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六、案例分析题A市甲养殖场承包了水库的600亩水面养殖淡水鱼..乙造纸厂位于距水库2000米处;自投产后第一年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甲养殖场共向水库投放鱼苗10万尾;投资8万元..1989年10月;甲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00余条..养殖场当即通知乙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乙造纸厂认为其排放水量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已交排污费;拒不承担赔偿责任..环保局调查后认定鱼死的原因是造纸厂排污所致;但造纸厂排污确实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养殖场多次找环保局要求解决;但始终没有结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请问:造纸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B 7.A 8.B9.D 10.C11.D 12.B 13.B 14.B 15.B 16.B 17.A 18.C 19.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C3.ABCE4.AB5.ABCDE6.BC7.BCD8.AE9.ABCD三、名词解释1.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3.指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4.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5.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如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四、简答题1.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为"三同时"制度..2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和达到的标准..2.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2具有可使用性.. 具有相对性..具有整体性..具有地域性.. 具有有限性..3.1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2实行征收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制度..3治理和限期治理..4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5水污染事故.. 6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解决..4.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古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2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着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五、论述题1因果关系推定;就是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认为"推定"因果关系..2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提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提出直接证据..但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因此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3原因:A.一般侵权行为大多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环境侵权则要通过"环境"这一载体;再作用于人体和财产;其因果关系不容易直接显现出来;B.环境侵权的原因事实是排放于环境的各种污染物..它们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自身在环境中的发展规律;人们尚不能很快作出科学的说明;因此很难取得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C.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潜伏性和积累性;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有的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时空的延伸也使因果关系认定极为困难..D.很多污染是多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致人生病也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哮喘病;可以由大气污染引起;也可能由吸烟引起..六、案例分析题造纸厂应承担赔偿责任..首先应明确的是污染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制..即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具备免责条件..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为:1不可抗力;2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在本案中甲养殖场所养淡水鱼引水质污染而受损;这一损害的发生是由造纸厂的排污行为造成的..乙造纸厂既无法定免责事由;又不能证明甲养殖场的鱼死与其排污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造纸厂应当承担赔偿的责任..其以排污未超标为抗辩事由;不是法定免责事由;不予采纳..。
真题模拟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模拟及答案(2)

真题模拟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模拟及答案(2)1、有关土地使用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A. 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要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额、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B. 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人,是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D. 受让方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试题答案:B2、甲建设单位委托乙招标代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乙的下列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多选题)A. 乙以甲的名义在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B. 乙依法定权利根据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某投标人中标C. 为保证公平、公正,乙将招标事宜转委托给另一招标代理机构D. 乙接受委托后,指派工作人员张某具体操办该招标事宜E. 乙接受某一投标人委托,指派王某编制该工程投标书试题答案:B,C,E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强化时期的立法有 ( )(多选题)A. 《环境保护法》B. 《环境影响评价法》C. 《循环经济促进法》D. 《可再生能源法》E. 《防沙治沙法》试题答案:B,C,D,E4、根据穗建质[2011]843号《关于加强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规定,一个建造师作为项目经理可同时参与()个施工招标项目的投标。
(单选题)A. 1B. 2C. 3D. 5试题答案:A5、( )又称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非预期的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潜在可能性。
(单选题)A. 会计风险B. 交易风险C. 经济风险D. 借贷风险试题答案:C6、仲裁协议可以分为事前仲裁协议和( )。
(单选题)A. 事后仲裁协议B. 事中仲裁协议C. 简单仲裁协议D. 复杂仲裁协议试题答案:A7、下列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的有 ( )(多选题)A. 民事责任B. 刑事责任C. 党纪处分D. 行政责任E. 经济责任试题答案:A,B,D8、下列哪项不属于护患沟通的对象 ( ) (单选题)A. 病人B. 病人家属C. 病人主治医师的家属D. 与病人相关的第三方试题答案:C9、我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的是 ( ) (单选题)A. 1 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B. 1 989年《环境保护法》C. 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D. 1999年修改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试题答案:C10、为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社会制定了 ( ) (单选题)A.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B. 1997年《京都议定书》C. 1997年《维也纳议定书》D. 2000年《卡塔赫纳议定书》试题答案:B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 )(多选题)A. 诚实信用原则B. 公众参与原则C. 预防原则D. 受益者负担原则E.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试题答案:B,C,D,E12、下列关于我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发放B. 渔业主管部门不得超过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发放海洋作业捕捞许可证C. 捕捞许可证可以买卖或者出租D. 捕捞许可证不得涂改、伪造或者变造试题答案:C13、合同的检验条款应当具体约定检验的( )。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1、因( )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 破坏生态B. 污染环境C. 环境纠纷D. 环境事件2、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的建设与管理。
A. 风景名胜区B. 园林C. 绿地D. 广场3、(),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关闭、搬迁、转产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A. 事业单位B. 国家机关C. 其他生产经营者D. 企业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 )的意见。
A. 社会各界B. 有关方面C. 公众D. 专家5、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A. 废气B. 废渣C. 废水D. 医疗废物6、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 ),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 自然景观B. 水域C. 道路D. 植被7、( )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A. 省人民政府B. 设区市人民政府C. 直辖市人民政府D. 自治区人民政府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 )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A.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9、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 )。
A. 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B. 推动环境保护能力建设C. 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D. 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 )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环境资源法 形考作业二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 当事人知道B. 家人应当知道C. 家人知道D. 当事人应当知道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当事人知道当事人应当知道题目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 保护和改善环境B. 保障公众健康C.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题目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 ( ) 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A. 安全保障B. 监测C. 调查D. 风险评估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监测调查风险评估题目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 )等相衔接。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主体功能区规划C. 城乡规划D.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题目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
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负责。
A. 真实性B. 准确性C. 客观性D. 环境监测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准确性真实性题目6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2021年秋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

春秋地质《环境资源保护法》二一、单选(共15 道, 共60 分。
)1. 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A. 申诫罚B. 能力罚C. 财产罚D. 人身罚标准解: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发民事责任时, 只需含有什么要件, 即可追究民事责任A. 有意B. 过失C. 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 违法行为标准解:3. 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环境法教授提出A. 日本B. 美国C. 法国D. 中国标准解:4. 对于环境犯罪危险犯而言, 犯罪结果是指A. 犯罪造成违法状态B. 犯罪行为造成危险状态C. 对生态要素造成损害D. 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标准解:5. 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于A. 1970年B. 1971年C. 1972年D. 1973年标准解:6. 排污者能够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情形是()。
A. 企业经营亏损, 濒临破产B. 因治理污染取得显著成效C. 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D. 企业经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解:7. 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特殊需要而设置海洋环境区域是A. 海洋尤其保护区B. 海上自然保护区C. 海滨风景游览区D. 自然资源保护区标准解:8. 日本环境法立法模式是A. 法典化B. 复正当C. 整合化D. 基础法模式标准解:9. 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发环境问题称为A. 第一环境问题B. 第二环境问题C. 资源问题D. 人口问题标准解:10. 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 自治区, 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理, 应该()。
A. 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收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B. 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并经固体废物接收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C. 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收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D. 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并报固体废物接收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立案标准解:11. 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能够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要求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02

2002—2022年环境法一、单选题1.某河流拟建的水电站涉及水土保持,并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哪一选项是合法的?()A.建设单位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B.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还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C.由于该河流的流域开发采用规划已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水电站属于该规划所包含的详细建设项目,可不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D.建设单位可托付负责审批部门下属的环境技术讨论所为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供应技术服务2.某化肥厂以其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费用高”为由,予以停运拆除。
在下列哪一状况下,该厂构成违反《环境爱护法》的行为?()A.未在事前获得权威性技术论证8.未采纳替代性的污水处理措施C.未征得当地环保局的同意D.未征得四周村民的同意3•依据《环境爱护法》规定,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省级地方政府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和未作规定的项目,都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在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可以因地制宜,严于或宽于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C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4.由于某化工厂长期排污,该厂周边方圆一公里内的庄稼蔬菜生长不良、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河塘鱼类无法繁衍,该地域内三个村庄几年来多人患有罕见的严峻疾病。
依据《环境爱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受害的三个村的村委会和受害村民有权对该厂提起民事诉讼B.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民事诉讼的时效为3年C.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行公正责任原则D.环境污染致害的因果关系证明,受害方不负举证责任5.依据《环境爱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A.对我国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制定严于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D.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爱护规划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A.设计阶段B.可行性讨论阶段C.竣工验收阶段D.投入使用阶段7.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我国环境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8.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C.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应执行该地方标准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需报国务院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9.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A.先恳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10先恳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C.可以先恳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D.可以先恳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打算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多选题1.甲化工厂和乙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某村农作物减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爱护工作汇报要点》B、1979年《环境爱护法(试行)》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方法》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治理条例》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能够分为()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都市环境3、地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地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C、地点各级环保机构D、省级环保机构4、按照《环境阻碍评判公众参与暂行方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阻碍评判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A、5日B、10日C、15日D、20日5、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判的形式是()A、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报告书D、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讲明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不是()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A、环境行政处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8、环境爱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刻内作出处理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9、在操纵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C、国家禁止进口能够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能够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名目的固体废物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讲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爱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爱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截了当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二、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清洁生产的“清洁”要紧表现在()A、清洁的技术标准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爱护总局设置B、全国环境爱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爱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同意其指导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3、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4、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A、经济刺激方法B、直截了当管制方法C、间接管制方法D、行政处罚方法5.按照污染的特性,污染可分为()A、生物污染危害B、化学污染危害C、物理污染危害D、放射污染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绿色消费?其包含哪三个层次?2、环境法的特点3、什么是自然资源爱护?简述其与环境爱护的关系。
环境法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环境法》作业评讲(2)辅导教师程卫平《环境法》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选修课,用重庆电大平时作业。
本评讲中知识点评析仅供同学们理解知识、扩充知识面使用,重点请看答题要点。
红色字体为知识点评析,蓝色字体为答题要点。
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答: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它的基本思想:(1)鼓励经济增长;(2)提倡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3)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2、环境保护法:答:是指调整因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体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环境法律关系:答:是指根据环境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的一种社会关系。
4、环境权:答: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健康、干净、良好环境的享有权。
包括安宁权、采光权、通风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有权等。
5、“三同时”制度:答: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二、简答(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理解)1.当代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哪几方面?一是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二是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三是出现大规模的生态破坏。
2.应当怎样理解环境保护法的定义?环境保护法定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要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二是环境保护法主要通过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等途径达到目的。
三是环境保护法是若干法律规范的总称。
3.环境保护法有哪些主要特点?环境保护法有三个主要特点:综合性,其所要保护的环境是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的统一体;科学技术性,直接而具体地反映着生态学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区域特殊性,因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
4.环境权与生存权有哪些区别?与生存权相比,环境权有以下特点:一是环境权是当代环境危机的产物,二是环境权的主体还包括后代人,三是环境权更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强调可持续发展。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是(B)A..1945年联合国大会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C.1982年内罗毕峰会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A)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3.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B)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大类。
按环境的功能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宪法)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分为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
按环境的不同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
4.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5.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D)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6.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A)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生态系统的组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及单细胞藻类。
生产者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的大小,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消费者。
是指所有的动物。
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是指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腐生性动物,如白蚁、蚯蚓等。
无生命物质。
包括自然界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如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7.环境科学主要研究(B)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8.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B)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9.以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污染D.公害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2)1、以下选项中属于公众环境权益的有(多选题)A. 优美舒适环境的享受权B. 开发利用环境决策与行为知悉权C. 开发利用环境决策建言权D. 监督开发利用环境行为及其检举和控告权E. 环境权益侵害救济请求权试题答案:A,B,C,D,E2、关于委托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单选题)A. 委托合同是无名合同B. 氏委托合同是实践合同C. 委托合同是要式合同D. 委托合同可以是单务合同,也可能是双务合同试题答案:D3、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0条的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单选题)A. 1年B. 3年C. 5年D. 7年试题答案:D4、下列责任形式中既可以用于违约责任,又可以用于侵权责任的是【】(单选题)A. 继续履行B. 赔偿损失C. 消除影响D. 减少价金试题答案:B5、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即台同关系【】(单选题)A. 中止B. 消灭C. 解除D. 无效试题答案:B6、根据我国2009年1 2月制定的《海岛保护法》,国家对海岛实行科学规划、【】(单选题)A. 开发优先、合理保护、永续利川的原则B.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C. 利用优先、适度保护、永续开发的原则D. 开发优先、适度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试题答案:B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2条的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性规划包括【】(多选题)A. 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B. 同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工业规划C. 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D. 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海域利用规划E. 省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区域建设规划试题答案:A,D,E8、为解决诸如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单选题)A.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B.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C.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答案:A9、报据合同法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2阶段练习题2020年XXX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2阶段练习题2020年XXX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
XXX阶段练题考试科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研究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
身份证号:姓名。
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47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和有关部门备案。
(2分)A.国务院B.地方政府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2.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两控区”是指()(2分)A.一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B.二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C.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D.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3.我国法律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2分)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C.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门篇章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建设项目和()(2分)A.计划B.法律C.规划D.资源开发活动5.化肥厂在建设过程中,以其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费用高”为由,予以停运拆除。
在下列哪一情况下,该厂构成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2分)A.未在事前获得权威性技术论证B.未采用替代性的污水处理措施C.未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43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2分)A.环境保护税B.经费C.排污费7.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
(2分)A.奖惩机制B.补偿机制C.保护机制D.勘测机制8.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编制。
(2分)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9.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2分)A.可以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有关的项目B.可以建设永久性固定的噪声发生源装置C.可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D.可以建设高压线铁塔等产生电磁辐射的装置10.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为目标。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习题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习题一、填空题1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依照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 、环境诉讼是指环境法主体向申述其主张和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受理、审理、裁判和执行的话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和。
4 、环境法律关系是基于环境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5 、环境法律关系是由确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6 、环境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和的过程。
7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向所在地的 ____________ 申报登记其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 ____________ ,应当及时申报。
8 、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世界上有着三种不同的理论,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二是三是。
9 、环境影响评价起源于 ______ , 1969 年该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
10 、“三同时”制度中所谓同时施工,指的是建设项目中 ____________ 必须与 ____________ 同时进行施工。
11 、一般将限期治理的项目分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三大类。
12 、草原与草业的管理是指国家及其、对草原与草业所进行的各种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国家鼓励____________ ,按照____________ 的原则,保护草原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14 、从法学的范畴来研究草原的概念,那么它是法律关系中的____________ ,也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2一、单项选择题1."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 )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 )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A.20B.30C.60D.90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6.负责灯塔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因疏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 )A.船舶所有者B.该主管部门C.两者共同承担D.不存在责任的承担7.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8.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该行为违反了(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0.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D.在草原上拉肥土11.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 )A.5倍B.10倍C.15倍D.20倍1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现状评价书14.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15.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16.谁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 )A.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B.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D.各地卫生行政部门17.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1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 )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19.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B.征收排污费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水污染事故E.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2.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 )A.资源税B.所得税C.资源补偿费D.资源利用费E.资源开发费3.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分类主要有( )A.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利用防治法自然保护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标准法E.环境管理保护法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 )A.征收自然资源税B.征收自然资源费C.出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许权D.向收益者收费E.征收自然资源税和征收自然资源费5.在下列环境纠纷中,当事人有仲裁协议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A.船舶污染B.海上石油开发勘探C.涉外经济贸易D.涉外运输E.其他海事纠纷6.从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为(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烟尘D.氮氧化物E.铅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 )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8.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 )A.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B.可再生性C.生长的周期性D.易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E.森木覆盖率低9.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A.国家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欧洲联盟(EU)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E.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三、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2.环境质量标准3.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自然资源权属制度5.综合利用四、简答题1.什么是"三同时"制度,我国对"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是怎样规定的?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哪些特征?3.我国对水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有哪些?建立自然保护区需具备怎样的条件?五、论述题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A市甲养殖场承包了水库的600亩水面养殖淡水鱼。
乙造纸厂位于距水库2000米处,自投产后第一年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
甲养殖场共向水库投放鱼苗10万尾,投资8万元。
1989年10月,甲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00余条。
养殖场当即通知乙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
乙造纸厂认为其排放水量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已交排污费,拒不承担赔偿责任。
环保局调查后认定鱼死的原因是造纸厂排污所致,但造纸厂排污确实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
养殖场多次找环保局要求解决,但始终没有结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问:造纸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练习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B 7.A 8.B 9.D 10.C11.D 12.B 13.B 14.B 15.B 16.B 17.A 18.C 19.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C3.ABCE4.AB5.ABCDE6.BC7.BCD8.AE9.ABCD三、名词解释1.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
3.指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
4.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
5.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如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简答题1.(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简称为"三同时"制度。
(2)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
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和达到的标准。
2.(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
(2)具有可使用性。
具有相对性。
具有整体性。
具有地域性。
具有有限性。
3.(1)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2)实行征收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制度。
(3)治理和限期治理。
(4)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
(5)水污染事故。
(6)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解决。
4.(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古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
(2)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五、论述题(1)因果关系推定,就是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认为"推定"因果关系。
(2)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提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提出直接证据。
但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因此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3)原因:A.一般侵权行为大多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环境侵权则要通过"环境"这一载体,再作用于人体和财产,其因果关系不容易直接显现出来;B.环境侵权的原因事实是排放于环境的各种污染物。
它们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自身在环境中的发展规律,人们尚不能很快作出科学的说明,因此很难取得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
C.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潜伏性和积累性,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有的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时空的延伸也使因果关系认定极为困难。
D.很多污染是多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致人生病也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哮喘病,可以由大气污染引起,也可能由吸烟引起。
六、案例分析题造纸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应明确的是污染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制。
即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除非具备免责条件。
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为:(1)不可抗力;(2)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