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语文词语片段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下词语:浩渺、静谧、斑斓、翩翩起舞、陶醉、皎洁、如梦如幻、熠熠生辉、峰回路转。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接龙、词语解释、词语运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词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2. 通过词语片段,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学生如何将词语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美丽的自然风光总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妙。
二、词语讲解1.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依次讲解:- 浩渺:形容广阔无边。
- 静谧:安静平和。
- 斑斓: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 翩翩起舞:形容舞姿轻盈优美。
- 陶醉:沉浸于某种事物之中,无法自拔。
- 皎洁:明亮洁白。
- 如梦如幻:像梦一样美丽,仿佛置身于幻境。
- 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耀眼。
- 峰回路转:形容山路崎岖,曲折多变。
2. 学生跟读,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三、词语接龙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接一个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词语。
四、词语运用1. 教师出示一段描述景物的文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解释。
2. 学生分组讨论,将所学词语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进行口头描述。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词语,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课后作业1. 将本节课所学词语进行造句,加深记忆。
2. 收集生活中运用这些词语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初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篇一:《伤仲永》教学设计(十分钟片段教学)】《伤仲永》教学设计(十分钟片段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神童变成庸人的故事;一个白天鹅变成“丑小鸭”的故事;一个天才的悲剧。
)二、探究:(一)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等式:天才=人才?你认为这个等式成不成立?从《伤仲永》着篇课文里我们知道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
同学们,根据你们的了解,方仲永是天才吗?当然是。
他五岁还不认识书写工具时就能写诗,并“自为其名”,他才思敏捷,“指物作诗立就”,而且诗的“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过他后来怎样呢?十二三岁时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七年后“泯然众人矣!”这位天资过人的神童最后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成长为人才。
(二)仲永由神童变成众人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你认为是谁的错?)1、是方仲永的父亲错了,因为他“不使学”。
(他的父亲也没有错,因为他家里很穷,人在不能生存的情况下,肯定要想办法来生活啊。
)2、是他同乡造成的这个悲剧,因为他们“宾客其父亲,以钱币求取方仲永的诗”。
(都是金钱惹的祸,做为父亲当然也期望聪慧的儿子有朝一日,也能前程似锦。
可如果不是乡亲们用钱来买仲永的诗,他父亲也不会那么去做。
这也是当时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的悲观命运的映射。
)反对:宾客也没错,难道花钱欣赏别人也有错吗?3、是方仲永自己的错,因为他没有极力的吵他的父亲送他上学。
(方仲永没错,从“日攀仲永环谒于艺人”中的“攀”可以看出,是他父亲强迫他去的,并不是他自己想去。
)追问:假如他极力的吵着要上学能如愿吗?(封建家长制下,忠孝伦理下,仲永再怎么反抗也是徒劳的。
封建社会中有很多的贫困子弟如果能接受教育,都能够成才,可事实上他们都读不起书啊!)4、作者、作者的舅舅错了。
他们应该劝仲永的父亲送他去上学。
片段教学教案(精选多篇)
片段教学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夜莺的歌声 10分钟片段教学教案夜莺的歌声(分角色读课文,整体课文内容)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
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夜莺”指的是谁?(小男孩)“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送情报。
)2 找出课文中军官和小男孩的对话3 标记处小男孩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游击队员的三理解,分析课文1 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2 思考从军官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端倪?军官是否聪小男孩口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你从那看出来的。
3 指名读两人间的对话(1)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人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我是问这里有么有人?——“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
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
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四学习课文,理解传递情报的过程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3、小男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4、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五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背影》片段教学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背影》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背影》的片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介绍《背影》的作者朱自清,以及作品背景;2. 教学片段:选择《背影》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详细讲解;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选定的教学片段,感受语言美;3. 解析内容:讲解片段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4. 分析情感: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感受作者的情感;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小组讨论;6. 总结提升:总结片段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情况;2. 教学方法:审视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待改进;3. 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4. 教学情感:反思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体会父爱,培养感恩情怀;5. 教学改进:针对反思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
六、教案主题:《秋夜》片段教学教案及反思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秋夜》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秋夜》的片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八、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介绍《秋夜》的作者鲁迅,以及作品背景;2. 教学片段:选择《秋夜》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详细讲解;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秋夜》;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选定的教学片段,感受语言美;3. 解析内容:讲解片段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4. 分析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秋夜的宁静与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小组讨论;6. 总结提升:总结片段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
初中教案语文片段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片段中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片段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对课文片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课文片段的朗读与理解。
- 课文片段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
2. 教学难点:- 对课文片段中深层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 对不同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朗读课文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片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点评,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片段- 学生讨论课文片段中的关键词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
- 分析课文片段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分析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片段中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并补充相关知识点。
5.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片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安排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点评。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片段的朗读、理解和分析技巧。
-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
2. 教学方法:-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学改进:-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高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片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事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片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片段教学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片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介绍片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情景导入、启发式教学、提问法等。
2.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片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步骤和要点1. 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2. 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设计教学评价,检验教学成果。
(四)片段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课文片段进行教学设计。
2. 各组进行片段教学展示,其他组进行点评。
3. 教师对学生的片段教学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片段教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片段教学中的不足。
3. 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片段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 评价学生片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教学技巧、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
3. 评价学生在教学评价环节的参与度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片段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3. 引导学生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教学事业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资料2.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3. 教学网站、论坛等网络资源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片段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语文片段教学优秀教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教案的编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优秀的教案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份优秀的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2. 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2.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幅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者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量与课文相关的话题。
2. 课文学习教师通过展示课文的标题和段落,让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并匡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释和操练等方式,匡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3. 阅读理解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量和回答,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或者阅读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或者参考答案,以匡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这份优秀的语文片段教学教案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片段教学教案模板高中语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片段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2)培养学生对片段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对片段内容的主旨把握和情感体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通过课堂提问、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敏捷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片段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2)鉴赏片段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把握片段的主旨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片段中的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2)深入理解片段的深层含义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片段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播放与片段相关的音乐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片段,完成预习任务;(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片段的初步理解。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2)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2)引导学生分析片段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讲解片段的主旨和情感。
5.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引导学生思考片段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堂练习: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三篇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三篇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
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老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1一、关注片段语言――引导品尝中班级教材中有大量在语言表达上富有特色的的片段,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关心同学搭建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点拨,引领同学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回归语文本位,让同学的体验、感悟与文本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从中积累并移植这些句型片段,有效地关心同学规范语言,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力量。
对于三、四班级同学语言表达力量还不是很强的状况下,为了让同学更轻松地解读文本,更深刻地揣摩文章的内涵,老师要擅长引导同学抓住精彩片段中关键词语的教学。
细心设计语言训练形式,有由浅入深,引导同学说话,给同学供应一个表达感受,运用语言的平台,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激活思维、进展语言,从而理解、汲取向表达倾吐迁移。
例如:我在教学《赐予树》一课,在同学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把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作为语言突破口,一步一环,充分体现了中段学习的一个过程呈现――由金吉娅究竟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呢?引入第4自然段的教学,然后紧抓关联词"原来'、"后来'、"于是'划分成三个板块按事情进展状态依次绽开。
为指导同学学会运用这三个词,分三步进行教学,每一步都做好铺垫,奇妙搭好梯子。
第一步,范句引入。
引导同学读懂课文中句子,对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理清金吉娅的思想斗争过程,初步感知描写事情要有肯定的挨次;其次步,品析语言。
引领同学学习语言,分析句式内部关系,自然过渡到句式中运用的关联词,体会应用关联词语的构句技巧,同时结合文本拓展资料,让同学加以角色体验;第三步,简要复述。
创设情境,让同学在简要复述中学会对这三个词积累运用。
这样在螺旋式中层层推动,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同学对文本的对话和价值观的提升。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3篇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3篇1、教学内容《林海》第十一册13课第2自然段:描写大兴安岭的"岭"。
2、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大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的特点,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生动细腻之美。
3、教学过程(1)感知语言,体会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独立思考: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讨论,理解语言。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是"多、温柔"我是从""这句话里看出来的。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a、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
生:我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看出岭多的特点。
生:我从"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看出兴安岭的样子多,也可以说明它不但多而且温柔。
生:我从"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可以看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
师:"云横秦岭"的岭是怎样的?生: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
师:能不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大兴安岭"和"秦岭"。
通过画"大兴安岭"和"秦岭"理解孤峰突起和盛气凌人的意思,并明白写秦岭是为了突出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
师: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应读出温柔的语气)生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男女生赛读。
b、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生:通过"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岭多的特点。
生:通过"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明岭多的特点。
师:你认为这个句子该这样读?为什么?生:我认为这个句子应读出赞叹的语气,因为"多少条岭啊"这是作者发出的感叹。
语文八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语文八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语文八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1教学活动(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沟通)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_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
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老师揭示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1.老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老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学过程一、沟通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给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_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爱好爱好尚未形成,对_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
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爱好,了解_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学生出示生字词,老师选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读准每个字音,老师示范,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沁qìn莽莽mǎngmǎng格外妖娆fènráo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稍逊风_xùnsāo还看今朝zhāo2.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初中语文片段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片段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作品主题、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 分析作品表达技巧,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教学难点:1. 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 作品主题的深入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谈论与文章相关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小组合作,分析作品主题、表达技巧。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四、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与用法。
2. 分析作品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五、实践训练(10分钟)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批改、讲解。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片段教学教案模板语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书写。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的正确。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错误。
3.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书写。
三、理解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课文的意义。
四、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的调整。
2. 教师挑选优秀朗读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书写生字词,提高书写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书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年级语文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细节来表现人物性
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品味本文凝练含蓄的语言,理解本文结
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嫉恶如仇、为祖
国安危而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难点:理解本文结构特点,即高度概括、凝练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回顾历史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杰
出贡献和崇高品质。
2.课文朗读:通过集体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教
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4.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答案。
教师巡视指
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品味语言,体会
作者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阅读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闻一多先生的贡献和品
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和拓展阅读。
四、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小组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学习成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肯定学生的进
步和成绩,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初中片段教学教案格式
初中片段教学教案格式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 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能够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 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父爱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等,引起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 提问:你们对父爱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内容。
2.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进行交流分享。
三、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提问:你们对父爱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吗?二、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进一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练习。
四、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提问:你们对父爱有了怎样的理解?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短文,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以上为初中语文《背影》片段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古代诗歌之美——初中语文片段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4.通过朗诵、解读和创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概念;2.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诵、解读和创作。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阅读《诗经》、唐诗选集等古代诗歌;2.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多媒体资源;3.课堂备有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诗歌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对古代诗歌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古代诗歌有何特点?”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诗歌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并重点解释诗的体裁、韵律和意境。
Step 3: 朗读与欣赏(15分钟)教师选择一首简短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并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朗读。
随后,教师分组让学生自选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并有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
Step 4: 解读与分析(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所选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例如用对比、比喻、拟人等的手法。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Step 5: 创作与分享(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纸笔,要求学生仿照所学古代诗歌的形式和风格,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和思考。
学生可以选择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作。
Step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展望未来,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创作,提高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关作业,例如:阅读一首古代诗歌并书写朗读感想,或完成一篇关于古代诗歌的小论文等。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古代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演出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2.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如课外赛诗会、参观文学馆等,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以下是一个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的优秀教案:
主题:描写人物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形容词和动词刻画人物形象。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描写人物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通过范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
3. 教授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4. 给学生提供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来描写一个人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 (5 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讲解 (10 分钟)
向学生讲解描写人物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重点教授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3. 阅读赏析 (15 分钟)
让学生阅读一篇描写人物的优秀范文,并进行解析。
引导学生学
习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4. 写作练习 (20 分钟)
给学生提供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来描写一个人物。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重细节描写,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5. 总结 (5 分钟)
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 3篇
语文片段教学教案3篇1、教学内容《林海》第十一册13课第2自然段:描写大兴安岭的"岭"。
2、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大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的特点,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生动细腻之美。
3、教学过程(1)感知语言,体会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独立思考: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讨论,理解语言。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是"多、温柔"我是从""这句话里看出来的。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a、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
生:我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看出岭多的特点。
生:我从"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看出兴安岭的样子多,也可以说明它不但多而且温柔。
生:我从"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可以看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
师:"云横秦岭"的岭是怎样的?生: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
师:能不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大兴安岭"和"秦岭"。
通过画"大兴安岭"和"秦岭"理解孤峰突起和盛气凌人的意思,并明白写秦岭是为了突出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
师: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应读出温柔的语气)生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男女生赛读。
b、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生:通过"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岭多的特点。
生:通过"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明岭多的特点。
师:你认为这个句子该这样读?为什么?生:我认为这个句子应读出赞叹的语气,因为"多少条岭啊"这是作者发出的感叹。
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
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标题:语文十分钟片段教学优秀教案正文: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活动卡片。
3.课本《语文十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 (2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播放短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课 (3分钟)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并重点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三、小组活动 (3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活动卡片。
2.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合作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总结 (2分钟)1.请每组学生轮流展示他们的活动结果,并由其他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五、课堂作业 (时间可自行安排)1.要求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本中的相关课文,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语文十分钟'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使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和短语,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时间安排上稍显紧张,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吸收知识。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施。
初一语文片段试讲教案模板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教学年级: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朗读并背诵片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朗读并背诵片段。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背景。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鲁迅作品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找出关键词语,并查阅词典或与同桌讨论,理解其意思。
2. 学生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描写百草园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有哪些不同?(2)作者对这两种生活态度有何不同?(3)作者在童年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2.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2. 学生朗读片段,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布置作业1. 请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
2. 请学生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片段教学教案【篇一:《背影》片段教学】《背影》片段教学及其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
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
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师:全班齐读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
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
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
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
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
冯岚同学说得真好。
还有其它意见的吗?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
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
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
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
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
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4、板书设计: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衣着:黑帽、黑褂、青袍家境惨淡体贴周到细节描写:父亲爱子深情动作:穿、爬、探、艰难费劲攀、缩、倾《背影》片段教学说课教案一、说课标、说教材。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真挚而动人的感情。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背影》细节描写阅读片段教学,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的重点。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细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三大类,根据该教育理论以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方法:(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说学情、说学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不是以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学习较被动,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还是写作的范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尽可能在提出问题,因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并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朗读、表演、讨论、做笔记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重点句子、词语的理解进而达到体会主旨的作用。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要“实”,要从实际出发,要简单易行,要灵活多样,要综合运用,如讲解、朗读、提问、讨论、表演、练习、多媒体辅助、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实现教学目标。
教法的选择实际上是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作用的具体化,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启发、“激励、唤醒和鼓舞”。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语文教材的例子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引导教学,它就具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具备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化意义。
“整体阅读,抓住精要,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以抓住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和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分析为重点,通过朗读、引导、讨论,表演、分析、讲解等途径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四、说教学程序。
1、过渡导入正课。
2研读第六段,品读关键语句意义,设计问题。
(1) 朗读、讨论: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是“接受的主体”,文本经不同人的解读之后,成为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
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独自地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罔然而无所得,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
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则有两个思想。
这是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
(2) 关键语句的品读,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3)学生即兴表演加深对语句的理解。
(4)学生质疑,老师解答。
3、作业设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
4、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材、微缩教案,它概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示教与学的思路。
衣着与动作描写是背影的入微刻划,这一细节描写是这堂课的重点,是主旨的生动再现。
五、教学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挑战了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彻底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反思自我和反思性实践,重新塑造新课程中的自我。
自觉变革自身的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教育创新。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一直以其质朴的文字、感人的情感,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1、抓住背影、朗读圈划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外拓展、体会写法“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
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然后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课后设计一堂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深沉的父爱。
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
3、连接生活、畅谈心声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
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
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
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
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我认为这堂课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此。
【篇二:《水调歌头》片段教学教案】水调歌头同学们,经过以上探讨,我们知道苏轼在《水调歌头》这首词里,面对一轮圆月,展开了离奇的一番想象和联想。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词的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呢?对,写诗人把酒问月,在中秋佳节怀念七年未见的弟弟子由,所以下片写的是对月圆人离的感叹,感叹人的悲欢离合不由人自主。
但在面对同样不能自主阴晴圆缺的月亮时,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是从此郁郁寡欢,不可自拔吗?不是的话,那是什么呢?嗯,非常好!作者是以一种旷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的。
并且,在最后,推己及人,为全天下发出来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过渡:师再读一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美的诗句呀!大家还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1、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