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汇编8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汇编8篇)供大家阅读。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四篇
《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反思四篇教学《圆柱的外表积》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外表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那么,筛选了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灵活应用为关键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愉悦地完本钱课教学。
课下回忆整节课的教学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展了交流,反思如下: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
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外表展开图。
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导出圆柱的外表积的意义。
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圆柱外表积的概念和侧面积的计算。
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呈现出不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表达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明确圆柱侧面沿高翻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外表积吗?(第二部分开始)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根底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外表积。
在练习外表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展了“进一法”的教学。
最后一部分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表达了“数学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圆柱外表积”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但在教学中,我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外表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用“进一法”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
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展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反思(5篇)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迅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列是我细心收拾的《圆柱的外表积》优秀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圆柱的外表积》优秀教学反思1《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进展发明条件,让优秀学生不断浮现,并且加快进展。
让后进生也能跟上,并且在原有的根底上有较大的提高,到达个人进展的较高水平。
在这个学期,我也向来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在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有许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推导公式,针对这种状况,我敬重学生的差别,实行分层要求:a、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马上开动脑筋想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
假如行,怎么转化。
b、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的同学呢?我又有另外的要求:你们看能不能再结合试验操作清楚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办法的推导过程。
在这样分层要求的状况下,每个学生的讨论目标都很明确。
每个学生经过自立思量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觉,这样就促使小组沟通活动有效进行。
《圆柱的外表积》优秀教学反思2一、在复习引入环节,我首先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为下面的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打下根底;复习圆柱的特征为后面侧面积和外表积的公式推导做好铺垫。
二、在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观看、发觉,形成圆柱外表积的表象。
认识到圆柱的外表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的和。
然后,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办法这个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展开圆柱体模型,观看到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按照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观看、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在练习题的设计中,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那么,在形式、难度、灵便性上都有体现。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某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三、实际应用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的是什么?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某20某28=1758.4(cm2)帽子的底面积:3.14某(20÷2)2=314(cm2)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某某.4≈20某某(cm2)答:需用20某某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某宽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帽子的侧面积:3.14某20某28=1758.4cm2)帽子的底面积:3.14某(20÷2)2=314(cm2)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某某.4≈20某某(cm2)答:需用20某某cm2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四篇
篇一:《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教学《圆柱的表面积》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筛选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灵活应用为关键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愉悦地完成本课教学。
课下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反思如下:一、激情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
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表面展开图。
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搭建平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把握重、难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呈现梯度形态。
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
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
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调集多种要素让学生亲身实践了,记忆一定就会更加深刻。
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现有的学具和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幻灯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
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小部分同学的学具较小,展示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
本堂课中学生虽然很明确的知道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求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
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有写同学是因为对其中的公式或意义没有真正理解。
不知道要求侧面积先求什么,求了圆底面周长又和圆的面积混淆,列式计算时漏洞百出,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计算又导致前功尽弃。
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比较浅薄,从而对一物体的认识不够,不能完全准确的来判断求的物体是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还有实际中求表面积时采用的近似法椰油一定的不理解,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沿着圆柱的一条母线把圆柱剪开后展开,圆柱的侧面就由曲面转化为平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矩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h。
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由此可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即s圆柱侧=ch=2πrh(r为圆柱底面的半径)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圆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也叫全面积)。
即s圆柱表=s圆柱侧+2s底=2πrh+2πr2教学时,要把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区别开来。
可用纸板做成圆柱模型,然后将侧面展开,导出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并先概括成文字公式,再过渡到字母公式。
学生计算烟囱、水管、无盖桶、封闭桶罐等用料面积时,容易多算或少算底面积,灵活运用公式比较困难。
可以多观察实物、模型,增加感性认识。
也可以给出一些计算式子,要学生说明是求圆柱体的哪几个面的面积。
例如:s=2πrh,是求();s= 2πrh+πr2,是求();s=2πrh+2πr2,是求()。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圆柱的表面积》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底面是圆,关于圆面积的计算,上学期已经学过,学生已能熟练、准确计算,而在上节课《圆的认识》中,学生对于圆柱的侧面与展开后形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也已了熟于胸。
因此,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把重点放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
一、知识链接,唤醒回忆课前,先让学生进行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圆柱的特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自学互学,提高能力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基于这一点,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在课前所提问题“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为提示进行自学,在全班内交流展示之后,又以“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你是怎么想的?”为提示,让学生根据手中学具,在组内探究、交流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利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求制作厨师帽所需材料、商标纸的面积、制作笔筒所需材料、给音乐大厅的柱子涂油漆所用油漆的质量等,避免学生出现“数学无用”思想,同时,又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四、谈收获,总结升华课的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一全面的总结,同时,培养了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当然,本节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了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时结束,我将学生需要计算的数进行了改动,减轻学生计算的压力,即使如此,还有个别学生计算速度慢,出现错误现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关键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教材中只介绍了把圆柱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我将圆柱侧面积的教学大胆改革,让学生试先准备好各种圆柱形的纸盒,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情况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也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反思如下: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除了长方形,还可能是什么图形?发现、创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基本知识理解掌握之后,他们对于书本上没有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兴奋点与关注点。
学生自己准备的圆柱,沿高展开后还可能得到正方形,这是一种特殊现象。
学生自己得出了与书上不一样的结果,觉得很兴奋。
趁着学生发现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将圆柱的侧面怎样展开。
有的说横着从中间剪一刀,立刻有人反对说那还是两个圆柱。
横剪不行,竖剪过了,还能怎么剪?同学们犯起了愁。
在一阵思考之后有人冒出一句:“斜剪!”“展开之后是什么图形?”有人猜是三角形,有人说是梯形,有人说平行四边形,带着种种可能同学们又开始给圆柱穿上一层衣服,然后沿着斜线剪开,结论不用说,平行四边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继续用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斜边?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得出高需要重新做垂线。
二、展开之后的图形可以怎样还原成圆柱?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会展开那只是顺向思维,展开后会还原才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6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6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篇1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探究。
结合我校开展的提纲导学、自主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了积极的尝试,效果非常不错。
首先,在新授课之前,我在去年设计的道学提纲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1、找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尽可能取整数,最多保留一位小数)2、你能动手用彩色纸给这个圆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吗?动手试一试穿衣之前先思考:圆柱形物品有哪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3、把圆柱体的漂亮外衣脱下来,展开铺在桌面上观察:圆柱的外衣包含哪几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纸吗?注意观察:计算每部分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就是圆柱的什么?5、将你的计算过程试着写在反面。
把这个提纲发给学生,作为晚上的作业。
因为学生有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提纲导学探究经历和体验,对这次的探究比较有兴趣,加之家长的大力支持,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很用心的进行了探究实践,不及给圆柱体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认真按提纲的要求进行了观察、思考。
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操作中的乐事。
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
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给圆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彩纸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长方形那个彩纸的长等于圆柱地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两个圆形就是圆柱的底面。
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很自然很直观地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不足的是,课后练习时,学生计算时由于数字不好算,常有为难思想,计算失误较多。
还有的学生,列式时容易丢三落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后会注意以下问题:一、提纲导学法是很不错的方法,以后会根据课题继续尝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通用6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篇1教学《圆柱的表面积》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筛选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灵活应用为关键要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愉悦地完成本课教学。
课下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反思如下:一、激情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
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表面展开图。
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搭建平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和侧面积的计算。
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呈现出不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体现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明确圆柱侧面沿高打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第二部分开始)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
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
最后一部分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20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篇1在认识圆柱体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学生的小组活动各不相同,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对圆柱的特征认识都是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出现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对自己所探索的知识不会归纳,表述;②学生的探研学习是无序的,随意的;③各组的各位成员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差异很大;④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⑤学生不会交流学习。
研究“圆柱的认识以及表面积”是在学生已有的有关圆面积和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等有关知识,已具有了独立研究表面积的能力,而且圆柱形在小学生的显示生活中处处可见,比较熟悉,因此,我们备课组将此学习内容作为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习的材料。
通过试验课: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这样的课,让学生进行探研学习,教师进行引导的关键是设计好一张让学生有序进行知识归纳和理解的表格。
2、这样的课还要多让学生上逐渐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学生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不是引导、指责,指导也应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再给予4、这样的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只有看清了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方向努力做好我们的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篇2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关键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教材中只介绍了把圆柱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我将圆柱侧面积的教学大胆改革,让学生试先准备好各种圆柱形的纸盒,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情况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023年《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特征,而是让他们自己观察,触摸,与同学对比,拿尺子量各自手中的圆柱,在观察,触摸,对比,测量中得出圆柱的特征.特别是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没有包办代替,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知道了圆柱侧面展开可能会出现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而且弄明白了展开图形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自己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思路清晰,算理透彻,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以说,整堂课的学习过程,我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合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由于学生经历了不断的'再创造',主动地从事数学思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效果取得了双丰收.教师在本节课也真正体现《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
对于圆柱的侧面积:重点在于圆柱的侧面与长方形的转化过程。
如何把底面的周长、高与长方形的长、宽对应起来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我是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也一个圆柱体的管子,做演示。
同学们都能理解,把侧面打开就成了长方形,再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底圆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对于表面积的处理,我先让学生自己找找,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通过学生在书本中画,小组讨论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通用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关键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教材中只介绍了把圆柱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我将圆柱侧面积的教学大胆改革,让学生试先准备好各种圆柱形的纸盒,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情况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也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反思如下: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除了长方形,还可能是什么图形?发现、创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基本知识理解掌握之后,他们对于书本上没有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兴奋点与关注点。
学生自己准备的圆柱,沿高展开后还可能得到正方形,这是一种特殊现象。
学生自己得出了与书上不一样的结果,觉得很兴奋。
趁着学生发现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将圆柱的侧面怎样展开。
有的说横着从中间剪一刀,立刻有人反对说那还是两个圆柱。
横剪不行,竖剪过了,还能怎么剪?同学们犯起了愁。
在一阵思考之后有人冒出一句:“斜剪!”“展开之后是什么图形?”有人猜是三角形,有人说是梯形,有人说平行四边形,带着种种可能同学们又开始给圆柱穿上一层衣服,然后沿着斜线剪开,结论不用说,平行四边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继续用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斜边?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得出高需要重新做垂线。
二、展开之后的图形可以怎样还原成圆柱?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会展开那只是顺向思维,展开后会还原才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633字)在认识圆柱体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学生的小组活动各不相同,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对圆柱的特征认识都是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出现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对自己所探索的知识不会归纳,表述;②学生的探研学习是无序的,随意的;③各组的各位成员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差异很大;④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⑤学生不会交流学习。
研究“圆柱的认识以及表面积”是在学生已有的有关圆面积和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等有关知识,已具有了独立研究表面积的能力,而且圆柱形在小学生的显示生活中处处可见,比较熟悉,因此,我们备课组将此学习内容作为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习的材料。
通过试验课: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这样的课,让学生进行探研学习,教师进行引导的关键是设计好一张让学生有序进行知识归纳和理解的表格。
2、这样的课还要多让学生上逐渐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学生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不是引导、指责,指导也应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再给予4、这样的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只有看清了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方向努力做好我们的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453字)1、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住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住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的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在教学圆住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设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积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能否将这个曲布置民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_1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
本堂课中学生虽然很明确的知道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求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
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有写同学是因为对其中的公式或意义没有真正理解。
不知道要求侧面积先求什么,求了圆底面周长又和圆的面积混淆,列式计算时漏洞百出,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计算又导致前功尽弃。
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比较浅薄,从而对一物体的认识不够,不能完全准确的来判断求的物体是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还有实际中求表面积时采用的近似法椰油一定的不理解,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沿着圆柱的一条母线把圆柱剪开后展开,圆柱的侧面就由曲面转化为平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矩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h。
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由此可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即S圆柱侧=ch=2πrh(r为圆柱底面的半径),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圆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也叫全面积)。
即S圆柱表=S圆柱侧+2S底=2πrh+2πr2。
教学时,要把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区别开来。
可用纸板做成圆柱模型,然后将侧面展开,导出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并先概括成文字公式,再过渡到字母公式。
学生计算烟囱、水管、无盖桶、封闭桶罐等用料面积时,容易多算或少算底面积,灵活运用公式比较困难。
可以多观察实物、模型,增加感性认识。
也可以给出一些计算式子,要学生说明是求圆柱体的哪几个面的面积。
例如:S=2πrh,是求();S= 2πrh+πr2,是求(); S=2πrh+2πr2,是求()。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片段:在以往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常常为学生在学习表面积后的变式练习中,怎么都弄不清油桶、游泳池、粉刷教室到底缺哪个面而头疼。
我想,关于圆柱的表面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吧。
数学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13篇)
数学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精选13篇)数学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篇1《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是我从教以来上的第一节市级公开课,若干年后改用苏教版教材,又在市级六年级新教材培训时上了这节课。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难点在于:理解难,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易混淆,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计算难,无论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都涉及圆周率。
这学期再一次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我深入钻研教材,并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整理,注重了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化曲为直沟通联系。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找一贴有商标纸的椰子汁罐,沿高剪开你有什么发现,然后给罐的上下底面剪两个底面给贴上。
课上由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柱,平面到立体,而后由圆柱展开成一个长方形,立体到平面。
渗透了“化直为曲”“化曲为直”的思想。
学生碰到圆柱侧面积问题时自然能运用,交流时,说沿着侧面上的一条高剪开,把侧面展开,成为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的关系。
两者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通过“展”、“围”的几次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生活课堂”建立表象本节课中,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同桌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四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课反省四篇篇一:《圆柱的表面积》教课反省教课《圆柱的表面积》要点在于经过圆柱的侧面睁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巧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质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课中,我从始至终贯衣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想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挑选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灵巧应用为要点因素,搭建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学生合作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欢乐地达成本课教学。
课下回首整节课的教课同时又和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沟通,反省以下:一、激情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日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想下,我取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
我持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如何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 由此睁开圆柱的表面睁开图。
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研究新知,搭建平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课教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课圆柱表面积的观点和侧面积的计算。
研究新知时,让学生着手操作、察看、发现,经过小组的议论、沟通,表现出不一样圆柱的侧面睁开图表现多向度、多角度的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明确圆柱侧面沿高翻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此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第二部分开始)学生在充足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
在练习表面积的实质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课。
最后一部分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资料,要修业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表现了“数学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三、掌握重、难点,创建性的使用教材和教课资源。
“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教课内容主要包含: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但在教课中,我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课难点来打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要点来教课,将用“进一法”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是涉及到侧面积,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我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关键点是让学生明白圆柱的表面积的一般思路。
难点是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可以用底面周长×高去计算。
难点二是计算。
一、理清思路。
在教学时,提题后,我拿出一个圆柱体,问学生:你觉得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我们可以办?学生们在思考,但明显有点拿不准。
于是在经过小组讨论后,他们一致得出结论:首先要求出圆柱的两个底面积,然后再求出侧面积。
把底面积和侧面积相加。
于是,我把这一思路板书上黑板上。
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在教学侧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然后,再根据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确,侧面的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长就等于底面的周长,其宽是圆柱的高。
于是,长方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转化为底面周长×高。
但是在实际中学生对圆面积和圆周长的计算已遗忘,因此在前置性作业中加入了这方面知识的复习。
二、根据思路进行解答。
思路虽然理清了,但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多学生存在困难。
在学生计算完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并请他们自己分析到底为什么会做错,然后进行纠正。
学生对圆周率的计算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学生记忆一些圆周率的倍数的计算。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 .平行四边形 B .梯形 C .长方形2.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 ),体积( )。
A .增加;减少B .减少;不变C .增加;不变3.下面物体中,( )的形状是圆柱。
A .B .C .D .4.用一根长52cm 的铁丝,能焊成一个长6cm 、宽4cm 、高( )cm 的长方体。
A .2B .3C .45.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
A .直径B .周长C .面积6.如图A 、B 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A .38B .12C .58D .347.某商品的标价是1500元,打七五折出售后仍盈利95元,则该商品进价是( )元。
A .1595B .1235C .1030D .9958.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 开向B 港,到达B 港的时间是( )。
A .15点B .17点C .19点D .21点9.图像组合想像。
答:( )A .B .C .D .10.在比例尺的图纸上,量得一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土地的实际面积( )平方米A .180B .900C .2025D .32400二、填空题11.在下图的方格中填入合适的数,使每行都为完全平方数,则最后结果为(_____)。
12.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成活了100棵,25棵没活,则成活率是(_________)。
13.某班一天出勤48人,病事假各1人.这天的出勤率是______.14.芸芸做加法时,把一个加数的个位上的9看作8,十位上的6看作9,把另一个加数的百位上的5看作4,个位上的5看作9,结果和是1997,正确的结果应该是_____.15.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分米的圆锥,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分米,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比它大______立方分米.16.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一枝钢笔的价钱是a元,买6枝这样的钢笔,需要________元.17.有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已知其中有人至少分到3个.那么,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_____人.18.在,0..87,8.07%,0.87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19.鸡兔同笼,有15个头,40条腿,鸡(________)只,兔(________)只。
20.一个数百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都是9,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_____.三、判断题2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小于1。
(_______)2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髙成反比例关系。
(___)23.一段路行了70%,剩下的是全长的30%。
( )24.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25.15∶16和6∶5能组成比例.(______)四、作图题26.先画出下面①号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再把①号图形按2∶1的比例放大。
五、解答题27.中国古代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器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它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其中第一个字“春”是指立春,为春季的开始,但在气象学上,入春日是有严格定义的,即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又低于22℃,才算是进入春天,其中,5天中的第一天即为入春日。
例如:2014年3月13日至18日,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9.3℃,11.7℃,12.7℃,11.7℃,12.7℃和12.3℃,即从3月14日开始,北京日平均气温已连续5天稳定超过10℃,达到了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标准。
因此可以说2014年3月14日为北京的人春日。
日平均温度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温度。
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的2时、8时、14时、20时4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作为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即4个气温相加除以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下表是北京某区2017年3月28日至4月3日的气温记录及日平均气温(单位:℃):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平均气温3月28日 6 8 13 11 9.53月29日7 6 17 14 a3月30日7 9 15 12 10.83月31日8 10 19 13 12.54月1日8 7 18 15 124月2日11 7 22 16 144月3日13 11 21 17 15.5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3月29日的日平均气温a。
(2)请指出2017年的哪一天是北京某区在气象学意义上的入春日。
28.甲、乙两个仓库原有货物的数量比是6:5,后来甲仓库运出了8吨货物,乙仓库运进了5吨货物,这时甲、乙两个仓库货物的数量比是11:10.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各有多少吨货物?29.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厘米,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2厘米.如果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0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3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为80千米/时,需要2.5小时到达.如果速度提高25%,几小时可以到达?31.一段路程分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比依次为2:3:4,王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的比依次为4:5:6。
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4km,三段路程总长36km,王强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填小数)32.甲、乙两书架共有书108本,乙、丙两书架共有书140本,甲、丙书架上书的本数的比是3∶7,乙书架有书多少本?33.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经测算金字塔塔高106.5米,绕塔底一周近1000米,小燕3分钟能走150米,照这样计算,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吗?六、计算题34.解方程.x÷ =366,5:x=34:417﹣120%x=535.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B A C D A B 二、填空题11.78412.80%13.96%14.206415.065 14.1316.6a17.4918...0.8707%19.520.910万三、判断题21.×22.√23.√24.×25.错误四、作图题26.略五、解答题27.(1)11℃;(2)3月29日28.甲仓库:162吨;乙仓库:135吨29.1600千米30.2小时31.5小时32.84本33.能六、计算题34.①x=16 ②x= ③x=10 35.x=5 x= x=1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2.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A.a+2 B.2a C.a-1 D.2a-13.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4.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5.甲轮滚动2周的距离,乙轮要滚动3周,甲轮与乙轮的直径比是()A.9:4 B.3:2 C.2:3 D.9:16.把6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错误的是()A.存在1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B.可能有1笔筒有4支铅笔C.总有1个笔筒至少有3支铅笔D.可能会有2个笔筒均有1支铅笔7.两个数既是合数,又是互质数,而且最小公倍数是120,符合这些条件的两个数是()A.12和10 B.3和40 C.8和15 D.4和308.数甲是数丙的倍数,数乙也是数丙的倍数,那么()。
A.甲与乙的最大公因数是丙B.甲一定等于乙C.甲与乙必有公因数丙D.甲与乙必有公倍数丙9.按规律填空:1、3、7、13、21、()、43.A.25 B.31 C.3610.a÷b=8,并且a是自然数,那么a()b的倍数。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不一定是二、填空题11.对于正整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如果(x☆3)☆2=3660,那么x=(______)。
12.比一比。
________13.一个容积是100立方厘米的水杯(即这个水杯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内有一部分水,盛盛向杯中放入了一个小正方体,水溢出了20立方厘米。
盛盛又向杯中放入了一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水又溢出了30立方厘米(如图),那么,原来水杯中装有_______立方厘米的水。
14.只列式,不计算。
(1)小红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是小明的75%。
小明有多少枚邮票?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老师贷款买房,向银行借了20万元五年期的贷款,年利率是4. 95%。
五年后,他需向银行连本带息还款多少万元?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45千米,4 时后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的比是3∶4。
甲、乙两地相距几千米?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的分数单位是_____,它含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比1少______个这样的单位.16.________÷6=________=_______:10=0.5=________%.17.三个正方形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1=_____度.18.把2.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比值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