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绘图板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合集下载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一、选题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设计大赛作为展现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舞台,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选题旨在设计一款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电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二、设计思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节点、控制中心和手机客户端。

其中,传感器节点用于感知环境信息,将其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处理控制指令,并向相应的家电设备发送指令;手机客户端作为用户界面,用于实现用户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本次设计选择的传感器节点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湿度,人体红外传感器则用于感知人体的存在与否。

在控制中心方面,使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传感器节点和手机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

当控制中心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时,会根据用户事先设置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来控制空调和加湿器开关状态。

同时,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在家时,控制中心会自动打开照明系统。

手机客户端则通过与控制中心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设置温度、湿度、照明等参数,也可以实时查看家居环境数据。

三、设计过程本次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技术调研和需求分析。

在技术调研中,对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控制芯片进行了深入了解,帮助确定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需求分析中,了解用户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和期望,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接下来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硬件设计方面,根据系统需求选取了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并进行了电路设计、原理图绘制和PCB设计。

软件开发方面,采用C语言编写控制中心程序,并使用Android开发工具进行手机客户端的开发。

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手写绘图板论文

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手写绘图板论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2013年9月6日摘要本手写绘图板以C8051f35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其内置24位AD数据采集。

自制恒流源为手写板提供测量电流。

通过AD采集口采集表笔与地之间的电压,两次采样后对采集数据处理计算出表笔所处手写板位置并在高分辨率的LCD屏幕显示相应坐标。

该手写板显示坐标值的分辨率为10mm,绝对误差不大于5mm,功率在1.5W以内,实现了低功耗。

关键词:AD采集MCU 恒流源功率目录1系统方案 (3)1.1铜板测试电源的论证与选择 (3)1.2MCU和AD采集电路的设计的论证与选择 (3)1.3 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4)1.4 系统结构 (4)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5)2.1 坐标点测量方案 (5)2.1.1 (5)2.1.2 (6)2.1.3 (6)2.2 误差的计算与分析 (6)2.2.1 XXX (6)2.2.2 XXX (6)2.2.3 XXX (6)2.3低功耗设计 (6)2.3.1 题目要求:功耗为总电流乘12V;功耗越低得分越高。

要求功耗等于或小于1.5W。

则要满足要求的最大电流为0.125ma。

功耗越低,则表笔所处位置的电压也就越低。

测量工作困难就越大。

要在测量精度和功耗之间选择一个最佳电流。

62.3.2 XXX (7)2.3.3 XXX (7)3电路与程序设计 (8)3.1电路的设计 (8)3.1.1系统总体框图 (8)3.1.2 恒流源子系统电路原理图 (8)3.1.3差分放大子系统电路原理图 (9)3.1.4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10)3.2程序的设计 (10)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10)3.2.2程序流程图 (10)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2)4.1测试方案 (12)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13)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13)4.3.1测试结果(数据) (13)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3)附录1:电路原理图 (14)附录2:源程序 (15)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恒流源模块、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电子设计大赛成为了吸引广大电子工程爱好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活动。

电子设计大赛不仅提供了展示和竞赛的平台,也为电子设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电子设计大赛的众多参赛项目中,以下三个案例都展示了创新、实用和创造性。

首先是“智能家庭控制中心”。

这个项目通过将家用电器设备联网,通过手机 APP 实现对家里的灯管、音响、电视以及安防系统的实时远程控制,帮助用户实现了方便运用和智能管理,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此外,该项目还具有的一个独创性是,能够将室内能量使用情况及耗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使家庭能量管理更加科学。

接下来是“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系统”。

该项目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物体识别和路况判断,可根据判断结果自动控制车辆前进、转弯、保持车速等,增强了驾驶安全性和车辆自动化程度。

尤其对于弱化视觉、手脚不方便等人群,该项目所能实现的安全性将大大增强。

最后是“智能医疗设备”,该项目通过体温、脉搏、血压等传感器监测评价身体状况,并利用和手机 APP 相关的算法将数据处理和分析,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警报。

此外,该项目还可以自动调整呼吸器、输液器和给药器等医疗设备的泵速,实现对患者的精确治疗。

总的来说,电子设计大赛项目的精彩展示,打破边界,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结合,对技术和技术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加速推动了诸多创新理念或技术在社会中得到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这些电子设计大赛项目的成功示范,展现出创新力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为我们展示了电子设计的广阔应用前景。

除了从技术层面解决社会问题,这些项目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加方便和实用的体验。

作为电子设计大赛的参与者或观众,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些项目中汲取创新思想和灵感,更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和交流分享,加速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为推进科技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手写绘图板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手写绘图板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参赛题目手写绘图板摘要:本系统以TI公司的MSP430 16位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高精度恒流源和电压表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欧姆定律得出铜板的电阻。

数据通过485串口传送给单片机计算出被测点坐标。

测得的数据在128*160的TFT彩屏上显示,并且通过按键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各种显示存储功能关键词:ATMEGA32L 欧姆定律MSP430 TFTAbstract:This system taking ATMEL company's eight ATMEGA32L MCU as the core, the data acquisition with high precision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and voltmeter to, according to the ohm's law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pper plate. Transfer data through serial port 485 to TI company's low-power MSP430 16-bi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alculate the coordinates of measuring points. Measured data on 128 * 160 TFT color screen display, and through the keys can be switch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s. Throug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all kinds of display storage capabilitiesKeyword:ATMEGA32L Ohm's law MSP430 TFT Screen目录1系统方案 (1)1.1 采样的论证与选择 (1)1.2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1)2采样数据理论分析与计算 (2)2.1电阻分布 (2)2.2 数据透视 (3)3电路与程序设计 (5)3.1电路的设计 (5)3.1.1系统总体框图 (5)3.1.2 精密恒流源电路 (5)3.13电源 (6)3.1.4 电路实物图 (7)3.2程序的设计 (7)3.2.1程序框架概述 (7)3.2.2程序设计框架 (8)3.3 低功耗设计 (8)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4.1测试方案 (9)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9)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9)4.3.1测试结果(数据) (9)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0)5 参考文献 (10)附录:部分程序 (11)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数据采样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1.引言文章1.1 概述:本文是关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的第六篇,将介绍我们参赛队伍在比赛中的表现和项目设计与实现情况。

文章将从参赛队伍的介绍开始,然后详细介绍我们的项目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项目的创新点与亮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比赛的收获与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同时表达感言与致谢。

通过本文,希望能够向读者展示我们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的精彩表现和深刻体会。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参赛队伍介绍、项目设计与实现以及创新点与亮点的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比赛的收获与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并致以感言和致谢。

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读者将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全面总结和分析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经历和成果。

我们将介绍参赛队伍的背景和参赛情况,详细描述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突出创新点和亮点,并从比赛中获得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向读者展示我们的团队实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对全国电子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同时,也对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员和机构表示感谢。

2.正文2.1 参赛队伍介绍参赛队伍介绍部分:我们参加了今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的队伍由一群对电子设计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年轻人组成。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通信工程等领域。

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团结合作、互相补充、共同成长。

我们队伍的成员都对电子设计有着深厚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合作和讨论,我们终于确定了参赛项目并开始了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团队密切合作,相互协助,不断突破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呈现出了我们项目的亮点和成果。

我们对于参与比赛有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展现我们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电子方案竞赛一等奖报告手写绘图板罗登覃元元吴旭峰

电子方案竞赛一等奖报告手写绘图板罗登覃元元吴旭峰

手写绘图板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F149的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系统以MSP430为主控器,以高精度AD采样电路、精密恒流源电路、微弱电阻测量电路为外围辅助电路,能检测表笔与铜箔的接触,测量触点位置,并实现了手写绘图、显示文字的功能。

系统使用普通覆铜板作为绘图板,利用四线法测量微弱电阻来确定坐标,本系统考虑到低功耗要求,整机功耗1.3W,坐标测量分辨率4mm,绝对误差小于2mm,测量准确、系统稳定,效果比较满意。

关键词:手写绘图板;MSP430 F149;精密恒流源;微弱电阻测量;高精度AD一、系统方案1.1 方案比较与选择微小电阻测量实现方案方案一:大脉冲电流测量法。

产生脉冲电流源,流过普通覆铜板后,通过测量普通覆铜板上的最大压降,确定坐标位置。

方案二:精密直流恒流源测量法。

产生精密恒流源,流过普通覆铜板,产生恒定压降,通过测量电压确定坐标位置。

方案三:精密交流电流源。

产生交流电流输出,流过普通覆铜板后,产生特定频率的正弦电压,通过锁相放大的方法排除噪声的干扰,实现微弱电压信号的提取,进而确定坐标位置。

方案二实现起来较为简单,方案一能够减小功耗,但是脉冲电流可能引入较大的噪声,影响测量精度,而且控制相对复杂,方案三实现起来较为复杂。

考虑到题目中坐标测量分辨率为6mm时,绝对误差不大于3mm,方案二能够满足要求,1.2 系统结构本系统以MSP430为核心处理器,通过对ADC、MOS 开关、12864LCD 显示屏的控制,检测表笔与铜箔的接触,测量触点位置,实现了手写绘图、显示文字的功能,达到手写绘图板的基本技术要求。

如图1所示,本系统主要由电压信号调理电路、高精度AD 采样电路、精密恒流源电路、MSP430处理模块和12864 LCD 显示屏构成。

由精密恒流源输出1A 的恒定电流,通过开关控制电流流入普通覆铜板的方向,将表笔两端的压降通过INA118仪表放大器将mV 级电压信号放大至V 级,之后经过ADS8317采样,经过MSP430处理,将对应的坐标值以及图形、文字显示在LCD 屏上。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一、选题背景。

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展示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舞台,旨在激发学生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设计报告将围绕电子设计大赛的选题背景展开,介绍选题的意义和重要性,为设计报告的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二、选题意义。

本次选题的意义在于……(此处根据具体选题填写选题的意义,可以从技术、应用、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设计方案。

基于选题的意义,我们团队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

1. 总体设计思路。

(在这一部分,介绍整体的设计思路,可以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框架等方面的内容)。

2. 关键技术方案。

(这一部分可以具体介绍设计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选择、通信协议、控制算法等)。

3. 实施方案。

(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介绍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电路设计、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

四、设计成果。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1. 硬件成果。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硬件设计的成果,如电路图、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等)。

2. 软件成果。

(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软件设计的成果,如程序代码、界面设计、功能实现等)。

3. 系统测试成果。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系统测试的成果,如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五、设计总结。

本次设计报告的最后,我们将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

1. 设计过程中的收获。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如技术上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等)。

2.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这一部分可以指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3. 展望未来。

(在这一部分,可以展望未来对于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团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参考文献。

在本次设计报告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 文献一。

2. 文献二。

3. 文献三。

七、附录。

在本次设计报告的附录部分,我们将提供以下内容……。

1. 电路图。

2. 程序代码。

手写绘图板论文

手写绘图板论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参赛队号:301302392013年9月6日摘要本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组选择的是手写绘图板,任务是利用普通的PCB覆铜板设计和制作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通过表笔与覆铜板接触,并测量接触点位置,进而实现手写绘图功能。

最初我们的思路是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表笔在铜板上的位置,但是由于铜板的电阻太小,电阻的变化实在太小,根本无法测量,所以行不通;我们又用了惠斯通电桥的方法,电阻的变化任然太小,该方案任然行不通。

最后我们在试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对铜板加高频信号,表笔在铜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值有相对明显的变化,毫伏级别的。

询问老师后,知道可能是长线原理的原因。

我们就通过这里发现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变处理,将信号转化成我们能够采样的信号,然后STM32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在TFT彩屏上作相应的显示。

关键词:高频信号惠斯通电桥STM32单片机TFT彩屏目录1引言 (1)2系统方案 (1)2.1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2)2.2 LCD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2)2.3 硬件的设计 (3)2.3.1高频信号模块的设计 (3)2.3.2高频运放模块的设计 (3)2.3.3乘法器模块的设计 (3)2.3.4电源的设计 (3)2.4 程序的设计 (4)2.4.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4)2.4.2程序流程图 (4)3 设计实现 (5)3.1 坐标点测量方法 (5)3.2 信号的处理 (5)4 测试 (5)4.1测试方法 (5)4.3 测试条件与仪器 (5)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6)4.5.1测试结果(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 (6)附录1:电路原理图 (7)附录2:源程序 (8)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引言本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组选择的是手写绘图板,任务是利用普通的PCB 覆铜板设计和制作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手写绘图板(G题)设计报告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手写绘图板(G题)设计报告

摘要本手写绘图板系统由精密恒流源电路、低功耗模拟检测采样电路、高精度仪用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控制电路(MSP430)、12864液晶显示电路构成。

本系统使用普通覆铜板,对其对角交叉通过测试电流,探笔测得覆铜板上采样电压,将采样信号差模输入仪用放大器进行信号高精度放大后送入MSP430芯片,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AD转换,编程实现采样信号电压与坐标之间转换(算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和曲线拟合分析),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2864液晶上显示出探笔接触覆铜板上点的坐标值,并且基本实现在覆铜板上画圆,本设计具有低功耗的功能,并达到题目要求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手写绘图板覆铜板MSP430仪用放大器AD转换单片机最小系统目录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 2 -1.检测采样部分 ..............................................................................................................................- 2 - 2.主控电路部分 ..............................................................................................................................- 2 -3. 坐标点测量方法 ...........................................................................................................................- 2 -二、系统设计 ............................................................................................................................................- 3 -1. 总体设计 .......................................................................................................................................- 3 -2. 单元电路设计 ...............................................................................................................................- 3 -(1)恒流电路 ..........................................................................................................................- 3 - (2)覆铜板换流控制...............................................................................................................- 4 - (3)探笔信号采集电路...........................................................................................................- 5 - (4)主控电路 ..........................................................................................................................- 6 - (5)显示部分 ..........................................................................................................................- 6 -3. 程序设计 .......................................................................................................................................- 6 -(1)程序完成功能...................................................................................................................- 6 - (2)程序流程图.......................................................................................................................- 6 -三、系统测试 ............................................................................................................................................- 7 -1. 测试方案 .......................................................................................................................................- 7 -(1)硬件调试 ..........................................................................................................................- 7 - (2)软件调试 ..........................................................................................................................- 8 - (3)软硬联调 ..........................................................................................................................- 8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 8 -1. 性能测试分析 ...............................................................................................................................- 8 -(1)描点模式测试...................................................................................................................- 9 - (2)划线模式测试...................................................................................................................- 9 - (3)功耗测试 ..........................................................................................................................- 9 -2. 功能测试分析 ...............................................................................................................................- 9 -3. 误差分析 .......................................................................................................................................- 9 -(1)系统误差 ....................................................................................................................... - 10 - (2)随机误差 ..................................................................................................................... - 10 -五、参考文献: ..................................................................................................................................... - 10 -六、附录: ........................................................................................................................................... - 11 - 附1:覆铜板等电势分布图 .................................................................................................................. - 11 - 附2:等电位换流测试数据(500mA为基准).................................................................................. - 11 - 附3:MSP430最小系统电路图............................................................................................................ - 12 - 附4:元器件明细表 .............................................................................................................................. - 12 - 附5:电路原理图图纸 .......................................................................................................................... - 15 - 附6:作品照片 ...................................................................................................................................... - 16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分以下两个部分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1.检测采样部分方案一:根据实际测量计算,覆铜板需要较小的测试电流,探笔测得电压较小,通常为几uV 到几个mV 之间,为满足要求需将采样电压放大到1~1.5V ,采用通用运算放大器对探笔采样信号进行放大,优点是器件便宜易寻。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手写绘图板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手写绘图板

手写绘图板摘要:本系统以单片机MSP430F169为控制核心及数据处理核心,采用开关电源提供系统电压,采用可编程差动放大器ZMD31010作为提高覆铜板微电压增益的核心器件,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ZMD31010构成覆铜板上微电压的调理放大电路,通过单片机进行电压采集,再结合电学定位的方法确定覆铜板上表笔接触的位置,最终以数字形式显示接触点的坐标值。

本系统实现了对表笔触点坐标值的跟踪,分辨率可达到6mm以内,基本完成了显示表笔移动轨迹等功能。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确,灵敏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可编程差动放大器调理放大开关电源一、方案比较与选择1、数据处理和控制核心选择方案一:采取MCS51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51系列单片机的发展已有较长的时间,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此系列单片机是8 位机,运算速度慢,片内资源少,存储容量小,难以存储大容量的程序和实现快速精准的计算、控制、反应。

方案二:采取单片机MSP430F169作为主控,MSP430f169单片机TI推出的超低功耗16位的处理器,其内部资源非富,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诸多特点,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

根据题目要求和实际需要,采用方案二。

2、覆铜板电学定位方案设计与选择方案一:采用对覆铜板对角接线定位法。

给覆铜板对角端一定的电压,根据表笔在覆铜板上的接触所得的电压画出等势线进行定位。

仿真如图1所示。

覆铜板边缘部分等势线分布相对密集,中心部分分布稀疏,这样定位就会有较大的偏差,精确度差,且实现复杂。

方案二:采用对覆铜板平行端接线定位法。

给覆铜板平行两端一定电压,同样根据表笔在覆铜板上的接触所得的电压画出等势线进行定位。

仿真如图2所示。

覆铜板等势线呈均匀分布状态,定位精确度高,且实现简单。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二。

图1 图23、信号调理与放大方案设计方案一: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采用仪表运放INA128搭建的差动放大电路,此方案需采用双电源供电,外围电路设计相对复杂,调试繁琐,需多级连调,且电路稳定性差,容易失调。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 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 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
Abstract: the system of 16 bit MC9S12X128 microcontroller Free scale
Semiconductor Inc as the core, the use of ordinary PCB copper clad laminate design and making handwritten drawing input devic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esolution of PCB coordinate positioning system 12*. The system can quickly realize the coordinate display, display contact four quadrant, graphics rendering. The pixel point determination range 12*8cm PCB board 15*10cm is displayed on the LCD12864. And through the button switch between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Keywords: MC9S12XS128 LCD12864 PCB
III
手写绘图板(G 题) 【本科组】
1 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手写绘图电源模块、输入模块、输入检测放大模块、显示模块、微 控制器模块组成如图 1.1 所示,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图 1.1 系统模块图
1.1 手写绘图输入设备的论证与选择
采用测量覆铜板电阻大小的原理,表笔接负极。在覆铜板四个角上各接一个电阻 接电源,当表笔接触到覆铜板上,测量表笔到四个角的电压,根据电压信号可以计算表 笔的坐标。覆铜板的电阻非常小,上面分得的电压就比较小,所以要对信号进行放大。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_大学生工作总结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_大学生工作总结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_大学生工作总结作为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一员,我认为这次比赛是我大学生活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电子设计竞赛的总结和反思。

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

在这次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团队,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在分工合作方面做得非常好,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及时沟通和协调。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到了相互支持和信任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自己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这次电子设计竞赛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在参赛前,我们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

我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子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能。

通过研究其他团队的作品和交流经验,我还学到了很多其他团队的创新思路和设计技巧,对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有很大帮助。

在这次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时间紧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由于课程和其他活动的压力,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

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合理分配时间,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技术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解决方案。

这需要我们具备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会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我还会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也会注重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努力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工作总结在大学期间,我经历了很多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这些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工作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我要感谢我在大学期间的工作机会。

通过这些工作机会,我学到了很多珍贵的实践经验,并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我曾在学校组织担任志愿者工作,参与社团活动,还在实习和兼职中有所收获。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总结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全面总结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各项工作,包括竞赛筹备、组织实施、技术评审、成果展示以及经验总结等。

通过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的竞赛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赛事。

竞赛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竞赛筹备组织架构成立了由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和高校组成的竞赛组织委员会。

竞赛规则制定了详细的竞赛规则,明确了竞赛的主题、流程和评审标准。

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竞赛宣传,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组织实施报名注册设立了便捷的报名系统,确保了参赛队伍的顺利注册。

技术支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参赛队伍解决技术难题。

物资准备准备了充足的竞赛物资,包括电子元件、工具等。

四、技术评审评审团队组建了由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评审团队。

评审标准制定了公正、透明的评审标准,确保了评审的客观性。

评审过程评审团队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选拔出了优秀的作品。

五、成果展示作品展览举办了作品展览活动,向公众展示了参赛队伍的创新成果。

技术交流组织了技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参赛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颁奖典礼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对获奖队伍进行了表彰。

六、经验总结成功经验竞赛筹备充分,组织有序。

评审过程公正,选拔出了优秀作品。

成果展示活动丰富,促进了技术交流。

存在问题部分参赛队伍在技术准备上存在不足。

竞赛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部分评审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改进建议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参赛队伍的技术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竞赛的影响力。

完善评审标准,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七、结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极具意义的赛事,它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电子设计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通过本次竞赛的总结,我们认识到了竞赛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竞赛的举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

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

手写绘图板摘要本作品基于四线制测电阻原理的基本原理,测量电压,计算电阻值来确定位置。

以单片机MSP430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采用单12V供电。

表笔接触铜箔表面时,能给出明确显示。

具有显示坐标大小、横坐标正负和在屏幕上显示对应点的功能,还能跟踪表笔动作并显示绘图轨迹。

其显示精度为10mm,绝对误差不大于5mm。

可显示12cm×8cm的范围,高精度区为6cm×4cm。

关键词:MSP430,绘图一、方案比较和选择1、控制方案的选择方案一:采用51单片机实现控制功能。

运用比较广泛,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上手比较快。

本系统的程序量比较大,需要的I/O口资源比较多,51单片机很难胜任这些功能。

方案二:可以使用FPGA实现控制功能。

电路设计比较简单,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控制、显示和键盘等功能。

价格较高,显得大材小用。

方案三:可以使用MSP430F149单片机同时完成检测、控制、显示等功能,且该单片机以超低功耗著称,此方案简单易行,设计自由度大而且成本较低。

基于上述考虑,拟采用方案三。

2、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一:选用12864液晶屏。

与1602lcd相比,12864液晶屏有显示信息量较大的特点,且具有图形显示的功能,满足题目基本要求。

但功耗相对较高以及响应速度较慢是其缺点。

方案二:选用TFT彩色液晶屏。

彩色液晶屏显示信息丰富,具有灵活现成的函数可以调用,开发周期短,响应快,功耗低,画面细腻,人机界面友好。

但编程较为复杂,成本高。

基于上述考虑,拟采用方案一。

3、放大电路方案的选择方案一:采用两级运算放大器对表笔采集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运算放大器采用型号为OP07。

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实现放大1000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不理想的因素,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未采用。

方案二:采用HX711 A/D转换芯片。

HX711是一款24位 A/D转换芯片。

采用片上放大器进行放大。

利用HX711芯片可使放大后的电压值更利于A/D采集,且电路简洁,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功耗,但是A/D值抖动厉害,所以最终采用两级OP07做放大电路。

全国电竞赛—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李大猛

全国电竞赛—手写绘图板设计报告—李大猛

电源电路是用环形变压器三端固定稳压器获得±5V电源,+5V用7805输出, -5V 用7905 输出,环形变压器的电压经过三端固定稳压器,再经整流桥整流, 用电容滤掉高频成分。如图3.3.1
图 3.3.1 ±5V 稳压电源电路
Port
+15V
U1 1 IN
OUT 3
GND
2
LM7815CT
U2 1 IN
3
40000次,功耗低,可以满足本设计要求。
2.2.2 显示方式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如果需要显示的内容较多,过多增加数码管 的个数显然不可行,进行轮流显示则控制复杂,此外,数码管需要较多连线,使 电路复杂,功耗比较大。
方案二:采用带字库的液晶模块LCD12864显示。可以显示字符、图片,利用 单片机直接驱动液晶显示模块,设计简单,且显示界面宽大美观舒适,耗电小。 综上所述,本设计要显示的内容较多,所以选择方案二,采用LCD12864实时显示 波形的型类、频率、占空比和幅度等功能。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采用环形变压器三端稳压器电路。
三、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的总体方案
本系统采用 STC 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触摸手写绘图板系统。它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组成部分:1) 绘图板电压采集;2)屏体显示;3) 数据处理;4)数据采集 AD 转换。具体来讲给覆铜板两端加载 5 伏电压,另两端接地。手写笔一端通过 放大器连接 A/D 转换电路,A/D 转换电路连接单片机。覆铜板相当于滑动变阻器 两端,手写笔相当于变阻器的滑动端。当手写笔在覆铜板上滑动时,相应的手写 笔上的电压会规律性发生变化。由于覆铜板电阻率较低,相应的手写笔上的电压 变化值 0-3 毫伏,低电压信号通过多级级联高增益放大器把低电压信号放大后送

手绘绘图板设计报告

手绘绘图板设计报告

摘要:手写绘图板测绘系统设计采用Atmage16单片机进行控制;主要以Atmage16为控制核心,双中英文液晶12864显示屏作为显示模块。

并采用智能功率芯片BTS7960作为程控开关阵列,实现对PCB覆铜板的双向电位检测,将检测信号经高精度仪表放大器AD623放大调理后,Atmage16自带10位A/D采样将信息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将表笔坐标信息显示在液晶12864显示屏上,并将显示表笔的运动轨迹。

本系统设计在器件选取、硬件电路设计上保证系统低功耗的要求,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写,实现手写绘图板测绘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题目发挥部分的要求。

关键词:Atmage16 单片机BTS7960 程控开关手写绘图板AD623 仪表放大器低功耗目录一.方案论证与设计 (3)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2.1系统框图: (8)2.2系统模块结构图: (8)三.系统软件设计 (10)3.1系统软件开发: (10)3.2表笔位置计算: (10)3.3坐标标定算法 (11)3.4程序流程图 (11)四.系统安装与测试结果分析 (13)五.结论 (14)六.参考文献 (14)附录 (16)一.方案论证与设计本次的手写绘图板测绘系统要求测量并显示出表笔的位置,小组成员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测量电压的方式来确定表笔的位置。

对于PCB覆铜板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由近似计算(把铜板近似看成一条导线),由公式:R=*L/Sρ(R为电阻值、ρ为电阻率、S为横截面积),可得出铜板的电阻值低于5毫欧。

此外,由四线制测量小电阻的方法,如图1.1,也可得出PCB覆铜板的电阻值很小。

图1.1对于测量表笔的位置,首先想到的是根据表笔测量位置的电阻值,然后由铜片的电阻值和表笔P点到铜片四角的电阻值,由比例关系推导出P点相对于四个角的位置,如图1.2,但是由于铜片的电阻值很小,因此每个P点的测量值也是很小的,另外,由于铜片的电阻值不随P点的位置变化呈现线性变化,因此比例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复杂,整个过程存在较大的误差。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一、设计背景。

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展示电子设计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舞台,也是一个促进电子设计领域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本次设计报告旨在总结和展示我们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设计思路、技术方案、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为大家提供一个设计报告模板,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设计目标。

本次参赛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子产品,该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潜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提升团队成员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拓展技术视野,促进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

三、设计思路。

在确定设计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最终确定了本次参赛设计的产品方向和技术路线。

我们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力求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同时考虑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可行性。

四、技术方案。

针对设计目标和思路,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集成、测试验证等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芯片和模块,结合了多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实现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技术优势,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思想,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和用户友好性。

五、实施过程。

在技术方案确定后,我们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了分工合作,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方案调整,最终顺利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六、成果展示。

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了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子产品,该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在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们将在比赛现场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演示,向评委和观众展示我们的设计成果和技术实力。

七、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设计报告的撰写,我们对参赛设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展示,也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和激励。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

电子大赛设计报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转眼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们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特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我们组还得到了去武汉大学进行复赛的时机,可以和其它大学代表队争夺全国一二等奖。

从武汉回来到现在,我已经开始正常上课,但我还是非常思念和老师同学们在同一战线上的那段日子。

现在我对这段日子进行一次简单的总结。

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我就报名参与了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能不能拿到什么奖,因为我知道以我微薄的知识储备去参与大赛是远远不够的,我当时只是想借这个时机,通过培训,特别是暑假可以留校培训来扩展自己的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试、选拔,我有幸成为参与这次大赛的一员。

之后我们进了雄鹰工作室,但我们大二的几个还感觉很迷惑,不知从何做起。

我们连单片机都还没开始学,我们与大三的几个师兄师姐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学习单片机,看各种大赛的资料,每遇到什么问题就诚恳地请教师兄师姐或者老师,想尽早赶上师兄师姐的步伐。

五一放完假后我们开始停课,把全部精神都投入到培训当中。

暑假我们也没有回家,继续在学校培训,整个学校空空的,外面绝大多数的商店、饭馆都关上了门,吃饭都成了问题,学校就剩下我们十几个人,但我们有目标,为了大赛,为了完成每个时间段定下来的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

岁月无声,我们很快就迎来了09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8月25号元件清单出来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参赛题目手写绘图板摘要:本系统以TI公司的MSP430 16位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高精度恒流源和电压表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欧姆定律得出铜板的电阻。

数据通过485串口传送给单片机计算出被测点坐标。

测得的数据在128*160的TFT彩屏上显示,并且通过按键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各种显示存储功能关键词:ATMEGA32L 欧姆定律MSP430 TFTAbstract:This system taking ATMEL company's eight ATMEGA32L MCU as the core, the data acquisition with high precision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and voltmeter to, according to the ohm's law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pper plate. Transfer data through serial port 485 to TI company's low-power MSP430 16-bi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alculate the coordinates of measuring points. Measured data on 128 * 160 TFT color screen display, and through the keys can be switch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s. Throug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all kinds of display storage capabilitiesKeyword:ATMEGA32L Ohm's law MSP430 TFT Screen目录1系统方案 (1)1.1 采样的论证与选择 (1)1.2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1)2采样数据理论分析与计算 (2)2.1电阻分布 (2)2.2 数据透视 (3)3电路与程序设计 (5)3.1电路的设计 (5)3.1.1系统总体框图 (5)3.1.2 精密恒流源电路 (5)3.13电源 (6)3.1.4 电路实物图 (7)3.2程序的设计 (7)3.2.1程序框架概述 (7)3.2.2程序设计框架 (8)3.3 低功耗设计 (8)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4.1测试方案 (9)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9)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9)4.3.1测试结果(数据) (9)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0)5 参考文献 (10)附录:部分程序 (11)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数据采样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1 采样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电阻屏的原理: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ITO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

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Y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我们在板上做到30*20个像素点的精度,分别扫描行和列以确定坐标点。

然后通过显示在TFT彩频型液晶上。

方案二:电容屏的原理:电容技术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通过电流大小与触点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就可以确定触点的坐标。

确定坐标后就可以通过液晶来进行显示。

方案三:高精度电阻测量法:给铜板同一个精度很高的恒定电流源,在用高精度电压表测得铜板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R=U/I 可以得出铜板的电阻,在对铜板精确采样得出铜板的大致的电阻分布规律可得出被测点的大致坐标。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1.2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AT89C51作为主控器件,用来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各种功能。

此方案最大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可以做得很小,成本较低。

但单片机在处理高速信号时略显吃力,51单片机很难实现这一要求。

方案二:采用ARM7作为核心控制,其自带6路PWM输出,8通道10位A/D,速度高、资源丰富,稳定性强,由于LPC2132片内没有EEPROM,当系统掉电后,所有参数都将丢失,如果所需要保存的参数比较多,就只有给系统扩展类似2402等EEPROM芯片,具有一定的缺陷。

方案三:采用ATmega32作为主控器件。

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8路10 位ADC .片内集成32K字节的lash;1K 字节EEPROM,2K 字节SRAM,能够实现点阵屏的高速扫描和一些复杂的控制和运算功能,满足题目要求。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2采样数据理论分析与计算2.1电阻分布使用精密电阻测量电路对整块板子采样电阻进行分析(见表1)。

表 1 覆铜板电阻分布25761 26106 26158 26118 27047 27611 28096 28548 29079 29614 30233 24586 24788 25201 25527 25930 26462 26617 27777 28213 29177 29937 23134 24406 25199 24076 25558 26560 26472 27271 27724 28000 28613 24070 24480 24842 25183 25832 26274 26682 27222 27984 28061 29083 23265 23386 24649 25152 25286 26050 27180 27253 27918 28928 28970 22837 23339 23478 24233 24672 25489 25812 26592 27003 27628 27820 22353 22926 23444 23969 24347 25261 25728 26345 27065 28712 28138 23676 24109 24803 25784 26342 26257 26342 26257 26842 28100 28541 21866 22634 23207 24214 24144 25734 26140 26601 27167 28029 28951 22488 23108 24047 24874 25505 26766 27544 28303 28967 29339 28711 21578 24458 23399 23985 24602 25411 26287 26717 27248 27994 288322.2 数据透视2.2.1 整体数据分布对表1中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模拟,构建三维模型(如图1)。

图1 电阻分布三维图2.2.2线上电阻分布取一条线上的电阻分布,作出电阻的分布图(如图2)图2 线上电阻分布估算这是一条 y=0.42x 的一元一次函数,根据测得的电阻判断测点所在等势面,只要侧3个角就可以判断测试点的位置(如图3)图 33电路与程序设计3.1电路的设计3.1.1系统总体框图图4系统总体框图3.1.2 精密恒流源电路恒流源是指能够向负载提供恒定电流的电源, 在金属薄膜电阻率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测量、磁阻效应、光电效应以及光电池特性测量中应用广泛。

本恒流源电路的核心设计原理是: 通过负载电压反馈, 在高精度采样电阻上产生恒定的压降, 则与该精密采样电阻相串联的支路中就可以得到恒定的输出电流。

具体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设开关S1 ~S7中某一路接通, 当负载电阻Rx 变大时, 其上瞬间压降Vx 随增大, 则运算放大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压差减小, 输出电压V2小于基准电压Vref此时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产生微小的负电压, A2将其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压差进行线性放大, 输出的正电压使得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压增大, 从而维持精密采样电阻上的压降保持不变。

当负载电阻Rx减小时, 工作过程与上述类似。

图5 恒流源电路原理图3.13电源电源由变压部分、滤波部分、稳压部分组成。

为整个系统提供5V和3.3V电压,确保电路的正常稳定工作采用三端稳压管实现(如图6)。

图6 电源电路3.1.4 电路实物图图7 电路实物图3.2程序的设计3.2.1程序框架概述本系统是以MSP430为主控芯片,编程采用模块化循环的方式,按相应模式设置键将会进入对应模块循环,这种编程模式在降低编程难度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2.2程序设计框架3.3 低功耗设计本电路采用TI公司的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电路总体功耗约2W。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4.1测试方案测出被测点的电阻值,根据电阻位置找到等势线,对其四个点测阻值,四个等势面相交形成的点就是被测点位置。

4.2 测试条件与仪器测试条件:检查多次,仿真电路和硬件电路必须与系统原理图完全相同,并且检查无误,硬件电路保证无虚焊。

测试仪器:高精度的数字毫伏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4.3.1测试结果(数据)4.3.2测试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测试数据,覆铜板阻值和距离成线性关系5 参考文献[1]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3版[3] 求是科技工作组,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

[4] 张洪润蓝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5] 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附录:部分程序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init_clk();lcd12864_init();uart_init();key_init();delay(1000);_EINT();//signed char key;correct();while(1){if(res_update() < 0) //更新电阻值{continue;}if((pack[0].res < 1000000) || (pack[1].res < 1000000)){calc(pack[0].res, pack[1].res);}if((key_get()) == 4){switch(state){case STATE_DETE:state = STATE_GRAPHIC;entry_graphic();break;case STATE_GRAPHIC:state = STATE_DETE;exit_graphic();break;}}if(STATE_DETE == state){dete();}if(STATE_GRAPHIC == state){graphic();}key_scan();}}signed long x, y;void graphic(){if((pack[0].res < 1000000) || (pack[1].res < 1000000)){x = (signed long)current_point.x + 64;y = (signed long)current_point.y + 32;//putpixel((signed long)current_point.x + 64, (signed long)current_point.y + 32, 1);putpixel(x, y, 1);delay(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