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唐杜甫

合集下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翻译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翻译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翻译赏析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杜工部集》。

(《辞海》1989年版) [注释] 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杜甫《绝句》赏析

杜甫《绝句》赏析

杜甫——《绝句》《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绝句二首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花欲燃:花红似火。

赏析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翻译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翻译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翻译赏析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

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注释]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

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译诗]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赏析] 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

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

杜甫的古诗绝句的意思

杜甫的古诗绝句的意思

杜甫的古诗绝句的意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的古诗绝句原文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古诗绝句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杜甫的古诗绝句写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润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润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绝句二首》。

另一首为: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杜甫的七言绝句诗

杜甫的七言绝句诗

杜甫的七言绝句诗
1、《绝句》【作者】杜甫【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作者】杜甫【朝代】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4、《赠花卿》【作者】杜甫【朝代】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绝句_杜甫

绝句_杜甫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杜甫坐在
抬头,就看见
,一

他来到门边 ,又看见门口 , 于是 他就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朗读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天空 柳树 黄鹂 白鹭
, , , ,
这样的景色真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描写颜色 和动作的词语!
回主目录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鹭,高 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
幅完美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绝 句
唐 杜 甫
杜甫简介
杜甫 唐代伟大的诗人,被 誉于“诗圣”。他写的诗 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 感深沉,是现实主义诗人。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cuì柳, )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西岭(lǐng)千秋雪, 门泊东吴(wú)万里船。

29.《绝句》 唐朝 杜甫

29.《绝句》 唐朝 杜甫

《绝句》唐朝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本来是一种诗歌的文体,应该是来自汉朝和魏晋魏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

当时的文人聚会中,经常是每人作四句五言诗,然后合成一首整诗,以助酒兴。

每个人的作品,单独成篇,就叫一绝。

绝句常见的是五言绝句,就是每句五个字和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

《绝句》写于公元764年,杜甫已经52岁。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

再前一年,公元762年,成都以发生了动乱。

杜甫本是因为长安动乱,才到成都避难。

无奈,成都以乱了,只好再次逃离。

好在安史之乱一定,成都也就平定了。

自己的好友尹彦武再次回到成都,主镇一方。

杜甫也再次回到草堂。

已过了知天命年级的杜甫,此刻的心情还是非常轻快的。

这和杜甫在公元761年,初建草堂,屋顶茅草被秋风刮落,而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心情,差异很大。

诗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诗中文字,都比较简单,第三句的窗含,是指出诗人当时的位置,是在房间里看外面的西冷,景如画面,刻在窗上。

千秋雪、万里船,当然是夸张的写作手法,也体现着很高的想象力。

这一首绝句,其实是杜甫的《绝句四首》的第二首,是写早春景色的。

另外还有三首:第一首,写杜甫草堂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第二首,写浣花溪,杜甫草堂就建在浣花溪边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第四首,写药圃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四首诗,写出了杜甫的生活状态。

杜甫《绝句二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杜甫《绝句二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绝句二首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翻译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赏析第一首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意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意

【原文】
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考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考点
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
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
艺 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 术 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 特 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 色 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
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
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
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诗人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
言 ·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
赏 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暖睡鸳鸯。
唐代 杜甫
诗人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 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 译文 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这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
背 (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

绝句 唐 杜甫三年级下册

绝句 唐 杜甫三年级下册

绝句唐杜甫三年级下册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迟日: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太阳,因此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叫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春天到来,江山秀丽,花草喷香,到处都呈现着生机勃勃的祥和景象。

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衔来春雨融成的细泥,在屋梁上筑巢;一对鸳鸯静卧在暖融融的沙滩上,享受着明媚的春光。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阳光、春风、江山、香味、花草、燕子、鸳鸯等意象,将春天的景物描绘出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

这种唯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颠沛流离生活之后的舒适和安逸心情。

这首诗里的四句诗,一句一景,一句一情。

江山美,花草香;燕子忙,鸳鸯闲。

一远一近与一动一静的完美结合,成功描摹出生机勃勃的春天图景,以及诗人发自内心的纯粹愉快与自在。

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其清新自然的格调,展现了和平宁静生活的珍贵,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春不醉人,人人自醉的感觉。

绝句唐杜甫的意思

绝句唐杜甫的意思

绝句唐杜甫的意思
绝句古诗意思杜甫的绝句古诗意思《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文大意:春光明媚,江山秀丽,春风吹得花草飘香。

泥土松软湿润,燕子飞来,衔泥做窝,鸳鸯在暖暖的沙滩上安睡。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五言绝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五言绝句,通过描绘浣花溪畔春暖花开的美景,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浣花溪一带春暖花香、风和日丽的景色,“丽”、“香”二字突出了江山和花草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秀美的景色;后两句描写春天鸟儿悠然自得,和前两句春景相比衬,构成一幅色彩明媚的初春景致图。

全诗笔意简洁,生动流利,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

绝句二首_迟日江山丽_唐诗鉴赏_唐_杜甫

绝句二首_迟日江山丽_唐诗鉴赏_唐_杜甫
山峦青翠欲滴,红艳艳的野花被映衬得像要燃烧一 样。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 日期?
鉴赏
绝句其二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 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 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 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 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创作背景
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 广德二年(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
概述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 是一组咏物诗,第一首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 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 大自然的愉快心情。第二首则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 一层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 添了诗的韵味。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生机 盎然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 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 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 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 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 了诗人经过多年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 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 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鉴赏
第三句“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 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 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 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 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 “泥融”紧扣首句,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 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 的情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全诗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诗中,‘迟日’即春日,阳光普照,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拂面,送来了花草的芳香,沁人心脾。随着春意渐浓,泥土变得松软,燕子纷飞,忙碌地衔泥筑巢;沙滩温暖,鸳鸯相依相偎,恬然入睡。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仿佛能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春景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