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一.单选题(共43题)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下列哪篇文章()A《徐文长传》B《李将军列传》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正确答案: B2、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B朦胧诗派C新月社D九叶诗人正确答案: D3、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俄国正确答案: C4、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 D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屈原C曹操D陶渊明正确答案: B6、《归田园居》一诗在达意时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比B 比喻C排比D夸张正确答案: B7、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舞会以后》正确答案: C8、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A杰克.伦敦B德莱塞C马克.吐温D欧.亨利正确答案: D9、“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哪位的()A荀子B孔子C 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 C10、“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苏轼B柳宗元C杜牧D 白居易正确答案: D11、属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正确答案: C12、胡适所著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B《女神》C《尝试集》D《死水》正确答案: C13、“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庄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 B14、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正确答案: B15、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A仁政B王道C博爱D好学正确答案: D16、《断魂枪》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正确答案: C17、陆游是哪个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A唐B五代C北宋D南宋正确答案: D18、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大学语文》资料汇总

《⼤学语⽂》资料汇总《⼤学语⽂》名词解释复习资料01. 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罪岁:怪罪年成不好。
0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逸豫逸豫:逍遥享乐。
03.过其友⽈:“孟尝君客我”过:探访;拜访。
0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败逃。
05.引商刻⽻,抗坠疾徐抗坠疾徐:⾳乐节奏⾼低快慢。
06.⽣闻之,不觉解颐解颐:开怀欢笑。
07.汉皇重⾊思倾国倾国:美⼥;绝⾊⼥⼦。
08.这⼀声名狼藉的念头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09.纵⼀苇之所如。
如:往;到。
1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闻:学问。
12.以为是殆幸运⼉殆:⼤概、可能。
13.期⼭东为三处期:约定。
14.黎民不饥不寒黎民:⽼百姓。
15.愿王孰图之也孰图:深思熟虑。
16.使⼈属孟尝君属:请求。
17.城中居⼈户,亦且数万且:且:将近。
18.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19.从政有经,令⾏为上有经:有经:有⼀定的原则。
2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
21.宛在⽔中坻坻:⽔中⼩洲,⼩岛。
22.⽆⼀字龃龉龃龉:⽣疏⽽不流畅,发⾳含混不清。
23.字⽽幼孩字:养育。
24.揭其剑,过其友揭:举。
过:探访。
25.固⼀世之雄也固:原本;确实。
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母,尊重兄长。
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
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
30.项王军壁垓下壁:扎营。
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上嫉:妒忌;嫉恨。
出⼰上:超过⾃⼰。
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世上所有的⼈。
33.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迅速得到。
34.峨冠盛筵峨冠:⾼帽,指代⼠⼤夫。
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
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没有谁⽐得上他.37.直不百步⽿,是亦⾛也直:只,仅仅。
⾛:逃跑。
38.涂有饿莩⽽不知发涂:通“途”,路上。
39.孟尝君怪其疾也疾:快。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型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史记》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断代史5.屈原的代表作是:C.《离骚》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7.《诗经》是我国:C.第一部诗歌总集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A.《诗经》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D.汉代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13.《论语》属于:A.语录体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C.《长恨歌》16.《苏武传》选自:A.《汉书》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E.《史记》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E.苏武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C.《春江花月夜》21.李白被称为:B.诗仙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C.孟浩然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D.李商隐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D.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E.白居易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C.音乐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D.李清照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C.晏殊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D.长短句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B.欧阳修38.韩昌黎指的是:A.韩愈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D.末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B.仁42.《汉书》的作者是:C.班固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B.行列44.《诗经》的诗体为:A.四言诗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纪传体通史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48.律诗产生于:C.唐代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51.《诗经·王风·黍离》中“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A.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E.《月出》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C.张若虚55.《离骚》是一首:B.抒情诗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D.《湘君》57.晚唐七绝圣手指:C.王昌龄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D.老子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大学语文复习

进学解韩愈成语: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钩玄提要3.贪多务得4.细大不捐5.焚膏油以继晷——焚膏继晷6.回狂澜于既倒——力挽狂澜7.含英咀华8.佶屈聱牙9.同工异曲10.动辄得咎11.各得其宜——各得其所12.俱收并蓄——兼收并蓄注解:课本第9页写作特色:一、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二、反话正说,曲折含蓄三、铺叙排偶,疏密相间小竹楼记王禹偁竹楼寄情竹楼之美美在宁静(环境幽静心灵宁静)竹楼之乐乐在雅趣(心归自然远离尘俗)竹楼之雅雅在高洁(环境幽雅为人儒雅情趣高雅)身处逆境持守淡泊庄重高洁艺术特色托物言志的手法.清丽自然的语言.(与竹之素淡高雅相契合)骈散结合的句式.(整齐和谐之中见参差,使语言更加自由流畅.)长恨歌白居易历史上的李、杨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恨之内因♦“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女之死。
——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现实主义求色、得色、迷色、荒政、误国乐杨被赐死悲现实中思、睡梦中想、仙界里求浪漫主义追掉志摩胡适徐志摩的身份:(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代表作品: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散文诗歌小说重点重点难点一、文学常识121)2)3)4)5)二、课文分析123三、本文的论述线索四、本文中心论点↓五、主题思想六、本文的说理方法(艺术/写作特色)。
()七、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1.(1(2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2.(1(2。
八、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3.九、词语解释1.2.3.4.5.6.7.8.9.九、词语解释10.。
11.。
九、词语解释12.13.。
谢谢一、文学常识123337 外15 杂11二、课文分析三、中心论点及其意义四、论证方法:例证法;类比法;对比法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1.2.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3.五、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4.六、词语解释1.2.。
3.。
六、词语解释4.。
5.。
六、词语解释6.。
7.8.。
9.谢谢一、文学常识1-前208 2一、文学常识3·二、课文分析(1(2(3(4二、课文分析(5,三、结构和艺术特色1.2.(1三、结构和艺术特色2.(2(3三、结构和艺术特色3.4.5.四、词语解释(1(2殷盛:(3(4四、词语解释(5(6(7)(8谢谢一、文学常识1前168)人·艺577一、文学常识2二、课文分析二、课文分析三、结构和艺术特色1.《2.3.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四、词语解释1.固:/。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对于大学语文04729 大家是怎么复习的你重点要看每篇文章标题下面的那段关于作者介绍之类的,还有就是文章后面的解释,最后就是和课文配套的作业本了.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的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2、悲剧:悲剧源于古希腊。
是描写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破灭的戏剧。
目的是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雷雨: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剧本以20 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
4、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5、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称科普小品,是指以文学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一般读者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文艺性科普文体。
一、单选、多选、填空1、蒹葭——《诗经》《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伊人”可以是所渴望的贤才,也可以是所追求的心上人,甚或可以是所憧憬的某种理想、愿景。
“在水一方”可看作是对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
2、渔夫——《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惯用格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解放。
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的形象往往是参破人生、远离尘俗的隐逸思想和超旷人格的象征。
屈原是一位忠而见黜、历尽磨难,却始终坚持理想人格的正直士大夫形象。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一、文字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写法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笔画、偏旁和部首等元素。
1.2 词语辨析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词语的区别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二、古代文学2.1 古文基础古文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古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培养优秀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简练、语言古雅等。
2.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
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流派,对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汉语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修辞能力。
三、现代文学3.1 新闻文体新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散文和小说现代散文和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和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能力。
四、修辞手法4.1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艺术上的美感和表达力。
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和阅读的魅力。
4.2 比喻、拟人和夸张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的表达中。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对于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五、写作技巧5.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写作形式,掌握好论述文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文笔表达能力。
5.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表达观点、辩证思考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写作议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辩证能力。
六、阅读技巧6.1 文本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本分析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拼音:惊蛰(jīng zhé)霹雹(pī bá)氤氲(yīn yūn)蓊郁(wěng yù)孺慕(rú mù)惊悸(jīng jì)遥岑(yáo cén)朝晖(zhāo huī)仓颉(cāng jié)羯鼓(jié)青霭(ǎi)潺潺(chán)苔藓(xiǎn)薄荷(bò) 铿铿(kēng) 蠕(rú)椽(chuán)戟(jǐ)黏(nián) 揾(wèn)滂滂沱沱(pāng pāng tuó tuó)嘈嘈切切(cáo cáo qiē qiē)窥见乍现(kuī jiàn zhà xiàn)鲈鱼堪脍(lú yú kān kuài)玉簪螺髻(yù zān luó jì)献愁供恨(xiàn chón gòng hèn)料料峭峭(qiào) 淋淋漓漓(lí)课文:1.《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写作背景:1932年6月胡适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演讲防堕落的方法:“三种防身”的药方:一是寻求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发展非职业的兴趣;三是培养坚定的信心。
(演讲稿的性质)选自胡适的《读书与治学》。
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他的新诗集《尝试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
作者: 胡适,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适之。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
强调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史大钢》、《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四十自述》等;2.《又是一年芳草绿》情感基调是:悲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作品大多是城市下层居民生活。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问答)

大学语文一、填空题1。
《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
《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
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
P2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
6。
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
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
8。
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
《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
《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P7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
P10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P12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
P11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P1316。
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
P8 17。
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P7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P16 19。
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P1620。
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
P16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26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P2623。
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全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大多是民歌。
“雅”指朝廷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黍离》出自国风。
隐含着沉重的忧乡思国之情。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蒹葭》朦胧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与《国风》并称风骚。
屈原,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诗人,作品《离骚》、《九歌》。
《湘夫人》选自《九歌》,与《湘君》为姊妹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全诗在秋色苍凉的背景下,以候人不来为线索,意境毕现。
《湘夫人》的主要特点是浪漫色彩浓郁,现实与想象交织,情感与景象交融。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抒发了曹操胸怀天下,求才心切。
4.陶渊明,中国田园诗第一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和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惬意。
心远地自偏:只要心志高远不受尘俗干扰,住地尽管喧闹,也能像在安静偏僻之处一样,这是诗人归隐后的一种得意舒心的体会,同时暗喻着深透的哲理。
此:指代这件事、这个环境或是一种感觉,诗人为之神往的大自然。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山阿:山陵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奇特丰富,风格雄奇豪放。
《将进酒》古体诗“陈王”指的是:陈思王曹植诗人的生活态度:主张在得意时要及时行乐,不要错过机会。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考试完整复习资料

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2.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音系学/ 语义学/ 语法学/ 文字学描写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规划、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二语言的起源1 劳动说2 手势说3 摹声说4 感叹说1 劳动说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需要:共同劳动→交际交流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可能:直立行走→发音条件、听觉条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2 手势说工作时无法进行手势交际黑暗中无法进行手势交际语言无法传承保留3 摹声说摹声词很少不能表达无声事物无法表达抽象概念4 感叹说叹词起源论语言起源于人的感情冲动→这类叹词更少,根本不可能靠它们完成交际三语言的发展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2.语言的接触和融合1.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1)语言的分化2)语言的统一1)语言的分化A. 社会方言B. 地域方言C. 亲属语言A. 社会方言行业用语、术语、社区方言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B. 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分支(变体) ,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表现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C. 亲属语言按同源亲属关系亲疏分成: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不同语系是非亲属语言同一语言的进一步分化:方言→次方言→土语2)语言的统一方言→通用语→共同语一种方言被确立为基础方言,成为通用语,进而成为共同语柴门霍夫:世界语Esperanto 爱斯不难读2. 语言的接触和融合1)语言的接触2)语言融合的类型3)语言融合的方式4)语言融合的形态1)语言的接触借词:葡萄、塔、咖啡、站、搞、哇噻音译兼意译:冰激凌、可口可乐字母词:WTO、OK、(卡拉OK)音译加意译:啤酒、酒吧借词语素:打的、巴士结构规则的借用:欧化句式,有吃2)语言融合的类型族际交际语(民族交际语+本族语)→国际地域交际语(国家之间交际语) →准国际交际语(联合国工作语言)→国际通用语(世界语)3)语言融合的方式A、自愿融合(合作方式):鲜卑语——汉语B、被迫融合(斗争方式):女真语——汉语4)语言融合的形态A. 双言B. 双语C. 洋泾浜(皮钦语)D. 克里奥尔语E. 混合语A. 双言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同时使用一种语言及该语言的某一方言(普通话/方言)B. 双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汉语/民族语言,汉语/马来语/英语)双言现象→语言内双语现象→语言间C. 洋泾浜语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你的米西米西I 服了You 有空call我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人山人海→ 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C. 洋泾浜语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thanks→3X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I can not → My no canD. 克里奥尔语洋泾浜(皮钦语) 演变成的母语E. 混合语混合不同语言成分(本地+外语)而形成的语言,如“五色语”。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大学语文》资料汇总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复习资料01.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岁:怪罪年成不好。
0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逸豫:逍遥享乐。
03.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过:探访;拜访。
0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走;败逃。
05.引商刻羽,抗坠疾徐抗坠疾徐:音乐节奏高低快慢。
06.生闻之,不觉解颐解颐:开怀欢笑。
07.汉皇重色思倾国倾国:美女;绝色女子。
08.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09.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到。
1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闻:学问。
12.以为是殆幸运儿殆:大概、可能。
13.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
14.黎民不饥不寒黎民:老百姓。
15.愿王孰图之也孰图:深思熟虑。
16.使人属孟尝君属:请求。
17.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且:且:将近。
18.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19.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有经: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2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
21.宛在水中坻坻:水中小洲,小岛。
22.无一字龃龉龃龉:生疏而不流畅,发音含混不清。
23.字而幼孩字:养育。
24.揭其剑,过其友揭:举。
过:探访。
25.固一世之雄也固:原本;确实。
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父母,尊重兄长。
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
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
30.项王军壁垓下壁:扎营。
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嫉:妒忌;嫉恨。
出己上:超过自己。
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世上所有的人。
33.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迅速得到。
34.峨冠盛筵峨冠:高帽,指代士大夫。
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
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没有谁比得上他.3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仅仅。
走:逃跑。
3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路上。
39.孟尝君怪其疾也疾:快。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述《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共三百零五篇。
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大家。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史传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史著卷帙浩繁,按编撰形式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大史体。
编年体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其中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一部自称体系的详尽而周密的编年体史书。
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3.唐诗知识概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散文知识概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代表两汉最高成就的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百家争鸣不仅产生了诸子散文,也产生了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5.新诗知识概述新诗发展的历史分为: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深化期。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代表:李金发抒情诗代表:冯至。
散文诗代表;鲁迅。
6.小说知识概述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理论上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三节 诗歌部分 一、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的诗句: 《湘夫人》 “聊逍遥兮容与” 《饮酒》“心远地自偏”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 《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话》“有一句说出就是祸”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贫穷,我是悲哀。
借景抒情
自然天成:《饮酒》、
03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
04
“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
04
03
01
02
古代诗歌文体
汉乐府 :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陌上桑》
旧题乐府:按照乐府旧的曲谱或沿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来写作的。李白的《行路难》
新题乐府: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在创作方法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和模仿。中唐元稹、白居易。
4、《我与地坛》中写母亲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为什么,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语言描写 D、侧面烘托 5、《我与地坛》中写“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细节描写 D、侧面烘托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肖像描写
04
《哭小弟》: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抒情、写人相结合
《都江堰》:夹叙夹议、思辨色彩浓
《我与地坛》: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于一体
《爱尔克的灯光》: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课文的特色
后评议
《纪念傅雷》:
01
写景、叙事和抒情
《秋夜》:
大学语文综合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综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姚纳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米龙老爹》B、《苦恼》C、《麦琪的礼物》D、《风波》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 ]A、《冯谖客孟尝君》B、《秋水》C、《谏逐客书》D、《逍遥游》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叠字B、夸张C、拟人D、比喻6、《饮酒》(其五)中最富于哲理意味的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7、《登楼赋》的作者是 [ ]A、李白B、杜甫C、王粲D、辛弃疾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是指 [ ]A、汉武帝B、陈子昂C、唐太宗D、燕昭王9、小说《苦恼》中,马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 ]A、年老多病B、儿子死了C、生活艰难D、苦恼无处诉说10、“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C、《寡人之于国也》D、《郑伯克段于鄢》11、宋代大量制作慢词并善于以词表达羁旅行役之苦的著名词人是 [ ] A李清照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1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的作者是 [ ]A、陶渊明B、辛弃疾C、孟浩然D、苏轼13、《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国语》14、《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 ]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15、《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 [ ]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16、柳永《望海潮》描写了哪座城市的风光与繁荣? [ ]A、杭州B、苏州C、扬州D、广州1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前人是指 [ ]A、周文王B、曹操C、燕昭王D、唐太宗18、《再别康桥》是一首 [ ]A、咏物诗B、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C、政治抒情诗D、散文诗1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 ]A、张巡、张籍、南霁云B、张巡、许远、于嵩C、许远、张巡、南霁云D、张巡、许远、雷万春20、“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B、《冯谖客孟尝君》C、《谏太宗十思疏》D、《召公谏厉王弭谤》21、《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明月、江水、秋花B、江水、明月、清风C、清风、黄花、梧桐D、清风、明月、芦荻22、《雨巷》的作者是 [ ]A、徐志摩B、戴望舒C、舒婷D、陆游2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 清新俊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2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二、填空题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 ②重丧: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③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④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8)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11)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①。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②。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③。”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注释】①“阮方”句:依丧礼,阮籍坐在坐床上是离了丧位,箕踞而坐,也不合礼法。下文客人席于地,而孝子坐在床上,更是不合礼法。②吊喭:同“吊唁”。③仪轨:指礼法,礼制。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49)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①。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②,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③。客主不交一言。
【注释】①桓子野:桓伊,小名子野,曾任大司马参军,后任豫州刺史。《晋书》本传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②相闻:互通信息。③弄:演奏。
(46)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47)王子酞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伤惶,咏左思《招隐》诗②。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3)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①。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②!”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③。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魄然已醉矣④。
(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①。
【注释】①步兵校尉:官名。汉代京师置屯兵八校尉,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屯兵。厨:指步兵营的厨房,其酒为犒劳军队而酿造的。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6)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刘伶
【译文】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你该赶快准备酒肉。”他妻子说:“遵命。”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醇醇地倒下了。
《春江花月夜》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世说新语?任诞》
(1)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①。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注释】①契:契会;约会。按:竹林七贤都是意气相投、纵酒清谈的著名人物。
竹林七贤
【译文】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为小些。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
大学语文复习篇目如下:
《经济学扮演了“厚黑教主”的角色?》、《园丁集》(作文资料来源)、《倾城之恋》(阅读)、《春江花月夜》(诗歌赏析)、《世说新语?任诞》(翻译)、《长干行》、《宫之奇谏假道》、《黍离》以及中国古代诗文化、中国文学史资料等专题的理解。
(9)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①!”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②。
【注释】①豚:小猪。穷:穷尽。按:当时孝子哭,大概照例要呼喊“穷、奈何”,是一种习俗。②都:总共。废:指身体损伤。
【译文】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
(4)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①。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②。”故终日共饮而醉。
【注释】①非类:不是同类的人,这里指身分。门第不同类的人。②辈:同一类别、等级。
【译文】刘公荣和别人喝酒时,会和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在一起,杂乱不纯,有人因此指责他。他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我不能不和他一起喝;不如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一起喝;和公荣同类的人,更不能不和他一起喝。”所以他整天都和别人共饮而醉倒。
【译文】阮籍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对晋文王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可是阮籍身居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哀伤劳累到这个样子,您不能和我一道为他担忧,还说什么呢!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自若。
【注释】①山阴:县名,今浙江省绍兴县。按:王子猷弃官东归,住在山阴县。②四望:眺望四方。彷徨:同“徘徊”。左思(招隐》诗:左思是西晋时著名诗人,对当时门阀士族专权感到不满。《招隐》诗写寻访隐士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③剡: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有剡溪可通山阴县。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译文】王子猷坐船进京,还停泊在码头上,没有上岸。过去听说过桓子野擅长吹笛子,可是并不认识他。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子猷在船中,听到有个认识桓子野的客人说,那是桓子野。王子猷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子野,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为王子猷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毕,就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