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检查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收治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进行B超检查,

分析B超的诊断价值。结果:胆囊内壁局部增厚占的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病理学检查准确率100.00%,漏诊或误诊率0.00%,B超检查准

确率96.92%,漏诊或误诊率3.08%,病理学检查B超检查的准确率、漏诊或误诊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结果较为准确,误诊及漏诊率均较低,是一种优秀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检查;诊断价值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是人体胆道系统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类型,数据调查结果

显示,其发病率为1.2%-3.6%,且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病情较重,加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病情进展较快,临床上在该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存在较大难

度[2]。一般当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便已经进入了中期或晚期,预后普遍较差,患者的存活质

量低。为此,本研究选取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65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36例,女29例,患者年龄53-78岁,平均(64.19±4.32)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入组,均在接受B超检查后予以手术病理性探查,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仪器型号Mylab 65,在进行B超检查前嘱咐患者绝对禁食至少8h,以确保胆囊达到最佳

的充盈状态。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体位,若在以上体位条件卜无法观察到清楚图像,

则可饮适量水后取坐位。随后沿胆囊长轴或短轴顺序进行扫描,观察胆囊的位置、大小、形态、胆囊壁厚度以及局部是否出现异常回声等情况,在此过程中注意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体位

转变,以便更全面观察病灶部位。同时注意对胆囊周边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判断肝脏、胆道

以及肝门区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处是否出现异常淋巴结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65例患者的声像图,并对不同B超影像特征的患者进行计数记录。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

以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B超检查结果分布

本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65例,声像图的特征主要包括胆囊内壁局部增厚、胆囊正常形态消失、胆囊内壁回声不均、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

结大回声。其中胆囊内壁局部增厚占的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且女性的发病率相对更高[3]。患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可识别性的临床症状,当出现腹痛、腹部可触及肿块、黄疽等明显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此时即便进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存活时问也不会有所延长。及

早诊断与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4]。本研

究中发现65例患者在术前进行B超诊断的准确性为96.9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且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的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特征为:胆囊内壁局部增厚、胆囊正

常形态消失、胆囊内壁回声不均、胆囊内部胆汁液性暗区消失、肝门或腹腔大血管旁有淋巴

结肿大回声。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声像图检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病灶体积小且病

灶向着腔内突出,表面不平整,称之为小结节性[5]。第二,若胆囊壁的增厚程度表现出分布

不均情况,则显示为厚壁性或局限性病变。第三,若同时存在胆囊壁增厚、肿块向胆囊腔内

突入等特征,则显示为混合性病变。第四,若影像图结果显示胆囊的正常液体囊腔消失,并

在囊腔内发现实质性的团块状回声,则认为其属于实块型[6]。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对早期原发

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进行诊断的可行性相对较高,但也存在漏诊或误诊情况。若存在右上腹

部明显疼痛且B超声像图显示其存在胆囊壁增厚现象,同时发现肿块向囊腔方向突出,则应

尽快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若胆囊窝以及肝门区出现实质性光团,但超声声像图检查结果显

示胆囊组织显示不明显,则应考虑为实块型胆囊癌患者,并及时通过其他诊断方式确定。另外,当B超影像图显示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光团,应注意考虑是否为炎性沉积或泥沙样结石,

以免误诊而导致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虹,郎胜坤.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和MRI诊断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2):300-301.

[2] 雷吉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413-413,414.

[3] 谌为红.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37-38.

[4] Liu,Z.,Yang,Z.,Jiang,S. et al.Paxillin and carbonic anhydrase IX are prognostic markers in gallbladder squamous cell/adenosquamous carcinomas and adenocarcinomas[J].Histopath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British Di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athology,2014,64(7):921-934.

[5] 张月娥,崔伟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8):67-68.

[6] 王炜璐,王海宁,张晶,等.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