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理解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建议措施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建议措施咱家里要是有小班的小朋友,那可真是有意思啦!你会发现他们呀,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呢。
这时候咱得有招儿来应对呀!你看,小家伙们玩玩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觉得这个玩具就是我的,别人不能碰呀。
就好像那玩具是他的宝贝疙瘩,谁也别想抢走。
这时候咱可别硬来,别急着说“要分享呀”,得慢慢来。
比如说,咱可以和他一起玩,哎呀,宝宝,这个玩具这么好玩呀,那我们一起玩好不好呀,让他感受到一起玩更有意思呢。
还有啊,他们说话的时候也特别逗。
“我要这个”“我不要那个”,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呢。
咱就得耐心点听他们说,别打断,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都倒出来。
然后呢,再用他们能懂的方式引导一下,“宝宝呀,那如果别人也这么想呢,那该怎么办呀”。
出门的时候也是呢,他们可能就想走自己喜欢的路,可不管这条路对不对。
这时候咱就像个好玩的导游一样,“哎呀呀,宝宝,这边有更好玩的呀,我们去看看呗”,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就像那小花朵,得慢慢浇灌才能茁壮成长呀。
对小班的孩子,咱不能着急,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很懂事很会考虑别人。
咱得像那温暖的阳光一样,一点点地照进他们的小世界。
咱可以多和他们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呀,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不同的角色和感受。
比如说,当医生给病人看病,当爸爸妈妈照顾宝宝,这样他们就能慢慢理解别人的感受啦。
也别忘了鼓励他们哟!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点,咱都要大大地表扬,“哇,宝宝你真棒呀,都会考虑别人啦”。
这就像给他们加了满满的动力呢。
咱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引导他们呀。
找那些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
总之呢,面对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咱要有耐心,有方法,有爱心。
要像那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他们,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慢慢成长,慢慢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和别人相处。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家伙们哟,他们的潜力可是大大的呢!只要咱用心去引导,他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懂事的啦!。
幼儿园小班个案观察记录(6篇)3
再看到尘尘,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都特别的开心。因为不仅老师可以听懂尘尘的话语,知道尘尘想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帮到他啦。小朋友跟尘尘玩的时候也能听懂他说的话了,当小朋友都跟他一起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尘尘那张喜悦的笑脸,他妈妈也感到非常的开心。并知道了由于自己工作太忙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对于弟弟也有了新的教育方式。孩子说话了,并有了这么多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心中都有那份爱,所以尘尘是我们用爱心来帮助的结果。如果你有一份爱,你会看到一个孩子美丽的蜕变,这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想要的!
获取成效
通过此活动,使班级中的孩子养成了爱吃菜的习惯,依丽达娜也从中学会了“自己做错了事情,要自己勇敢面对”的一生受益的品质。家长的吃菜误区也在不同程度的改变。
一个小小的细节,在教师的眼里便成了教育的契机。把握住契机,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当下的幼儿教师真正应该树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是教育”的理念。也许,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参赛作品名称
内心的改变
观察目标
培养幼儿跟他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观察对象
尘尘
年龄段/班
小班
观察时间
2015年4月—2015年7月
观察分析
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这学期我来到了中一班。刚到这个班级,我看到了那一张张可爱纯真的笑脸。每一位宝宝都热情的叫我琪琪老师,但是有一名小朋友不跟其他人交流。我去跟他说话,可是他怎么也不理我,就是不跟我说话。后来我问原班的老师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喜欢说话呢?老师说:“是因为他从小因为父母太忙,没时间照顾他。家里养了一条狗狗,尘尘总是跟这只狗狗一起玩耍,所以尘尘才不喜欢说话。因为狗狗的话语就是汪汪之类的,导致孩子也不说话就是咿咿呀呀的”发音,或者是叫妈妈,这是他仅会的一个词语。也许是因为我刚去这个班级,他对我不熟悉会有种陌生感,所以他也不太跟我说话。时间就一点点过去了,一个星期,俩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他开始跟我熟悉了,也喜欢跟我咿咿呀呀的说话了,我感到非常的开心。虽然我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加上他的动作我也能猜出来大概。我猜对了他就非常的高兴,就这样我们之间有了简单的沟通与对话。这个孩子接受我了,我觉得我可以在更深一步的跟他交谈了。
小班幼儿思维特点
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是指3-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进行描述。
一、感性思维特点:小班幼儿的思维主要是感性思维,他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和感受事物,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比如,他们喜欢触摸、嗅闻、品尝、听觉和视觉的感受,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例如,在语言学习方面,小班幼儿主要通过模仿和感受来学习语言。
他们通过听到的声音,观察到的表情和动作,来模仿和学习语言的发音和意义。
他们更善于通过感官的刺激来理解和记忆事物。
二、直观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思维,他们对于具体、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
他们对于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的理解能力较弱,更善于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认识和理解事物。
例如,在数学学习方面,小班幼儿更善于通过物质的数量和形状来理解数字的大小和数学运算的意义。
他们通过数物件、数指头、数图形等方式来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
他们还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推理。
三、自我中心思维特点:小班幼儿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事物,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他们缺乏共情能力,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例如,在社交能力方面,小班幼儿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很难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他们还缺乏合作意识,往往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程度。
四、非逻辑思维特点:小班幼儿的思维是非逻辑的,他们往往不能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
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感觉和直觉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缺乏抽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问题解决方面,小班幼儿往往不能进行系统和逻辑的思考,往往是凭借直觉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程度,往往容易陷入思维误区和错误的结论。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包括感性思维、直观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托班幼儿自我认知教案反思
托班幼儿自我认知教案反思在幼儿教育中,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通过自我认知的培养,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以及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
因此,设计一份针对托班幼儿的自我认知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设计的托班幼儿自我认知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
首先,我设计的自我认知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绪认知、身体认知、社交认知和认知策略。
在情绪认知方面,我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
在身体认知方面,我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知和动作游戏,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功能,并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在社交认知方面,我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在认知策略方面,我通过谜语、游戏和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认为这份教案在理论上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能够较好地帮助托班幼儿进行自我认知的培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有些幼儿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其次,教学方法可能不够多样化和趣味化,有些幼儿可能会感到枯燥和无趣。
最后,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幼儿无法主动参与的情况,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将采取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首先,我将简化教学内容,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我将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例如通过音乐、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愿意参与其中。
最后,我将增加个性化的引导和激励,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量贯彻以上改进措施,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帮助托班幼儿进行自我认知的培养。
同时,我也会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培养方法小班幼儿思维特点
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培养方法小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的思维特点和培养方法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相应的培养方法。
一、小班幼儿思维特点1.直观动作思维小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他们通过实际的动作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喜欢动手操作,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2.具体形象思维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他们能够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来理解和记忆。
比如,他们能够理解“大象是大的,老鼠是小的”这样的概念。
3.想象力丰富小班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喜欢模仿、扮演,通过想象来拓展自己的世界。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常常会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进行各种游戏。
4.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开始初步发展,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
比如,他们会知道“先吃饭,再睡觉”这样的顺序。
5.自我中心思维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比较明显,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常常会认为“我喜欢,别人就应该喜欢”。
二、小班幼儿思维培养方法1.创设丰富的环境为小班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提供各种动手操作的材料,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尝试。
同时,通过环境布置,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鼓励动手操作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直观动作思维。
比如,让他们尝试拼图、搭积木等游戏。
3.引导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形象,帮助小班幼儿理解和记忆。
比如,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概念。
4.培养想象力为小班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创作等活动。
同时,尊重他们的想象力,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
5.激发逻辑思维通过简单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引导小班幼儿进行逻辑思维。
比如,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他们动脑筋思考。
6.转变自我中心思维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引导小班幼儿关注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观察和理解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
观察和理解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摘要]所谓“中心”,是指事物的核心;“自我中心”,一般是指把自己放在首位,遇事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重视甚至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情绪。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由家庭的小圈子一下转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大集体,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周围陌生的小朋友,面对老师而不是妈妈,他们的行为及情绪常常会有过激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更为突出。
孩子年龄越小,“自我中心”就越严重,但是孩子,尤其是小班孩子的“以自我中心”绝不只是成人眼中的“自私”。
本文以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为理论依据,浅析小班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在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种“自我”和他的年龄、认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成人的理解、帮助、引导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消极、负面的“自我”也会逐渐演变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观察理解小班自我中心[正文]一、幼儿“自我中心”的形成。
所谓自我中心,在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是指某些主、客观相互作用方面缺乏的鉴别能力。
其实质上是一种在行为或观念上完全以个人为主而不考虑他人的倾向,表现为不良的个性特征,譬如,自私、任性、霸道、自满等倾向。
自我中心行为倾向明显的儿童很难进行角色换位,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观点,“自我中心主义”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它都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变,即更高的形式代替了较低的形式。
对于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局限,皮亚杰认为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加速其认知发展,早日解脱“自我中心”,皮亚杰先生的观点,对“自我中心”的行为研究和幼儿教育都极富启示意义,为教育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幼儿“自我中心”的种类。
幼儿的“自我中心”可以分为四类:1.生理的“自我中心”:即生物性的自我中心,例如幼儿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痛了就要哭,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对于幼儿来说有个依偎,他们就可以很快的进入自己的梦乡,这些都是幼儿生理上自我中心的表现。
小班随笔:小班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心理
小班随笔:小班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心理(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大班随笔、中班随笔、小班随笔、教师随笔、教育笔记、幼儿笔记、教案大全、工作计划、计划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arge class essays, middle class essays, small class essays, teacher essays, educational notes, children's notes, lesson plans, work plans, plan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班随笔:小班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心理我和小班孩子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我觉得我很幸福也很快乐,但带了六个月的小班孩子,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我发现智博小朋友在玩玩具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解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智博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
浅谈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去自我中心的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去自我中心的策略【摘要】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自主中心,自主游戏中,往往需要孩子的合作与交流。
有些任务和想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也是需要做出让步,这是的孩子就会有不同于家庭中的感受,自己不再是游戏中的主角,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权,也没有谁会愿意让着自己。
要想进行合作的游戏,就只能彼此商量着,大家都一样,除非你不喜欢合作的自主游戏。
于是孩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自主游戏中得到发展,他们学会商量,学着合作,学会退让。
当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感受到自我中心的优缺点之后,孩子就可以加快去自我中心的进程,有意识的进行这个复杂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了。
这些都是孩子去自我中心过程在自主游戏中的最好体现和表现,自主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孩子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也让孩子在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属于自己的自主游戏。
由于自主游戏不是集体的活动,没有规则,无法控制游戏的内容,所以在游戏中要以仔细观察为主要切入点,找到属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个别地进行帮助和指导。
【关键字】自我中心自主游戏小班去自我中心一、孩子自我中心产生的背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常态化,在家庭中,往往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于是就造成了孩子更加强烈的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大约到了三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关。
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
很多实验证明了这一特点。
可以说“自我中心”人人都有,知识程度和发展速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这就成了问题。
小班的孩子刚刚从家庭的蜜罐中走出来,在班级这样的小社会中开始体验到他我,往往就是这种他我的体验,让孩子产生一系列问题,冲突矛盾等就随之而来。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过重要探究。
幼年自我意识总结
幼年自我意识总结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交互。
本文将对幼年自我意识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1. 感知自我存在在幼儿时期,孩子开始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他们会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例如手、脚和脸等身体部位。
他们会通过触碰和观察身体来认识自己,并逐渐认识到这些身体部位是属于自己的。
2. 自我区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他们会注意到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外貌等特征与他人不同,从而形成了自我区分的概念。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3. 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形成在幼儿时期,孩子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和外貌来评估自己,并形成对自己的自尊心。
自尊心的形成对幼儿的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和自信心。
4. 理解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随着逐渐长大,幼儿开始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他们会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幼儿园的一名学生或者是朋友的一位伙伴。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开始学会适应社会的规则和期望。
三、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幼儿的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建立自信心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通过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能力,幼儿可以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并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2. 发展社交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角色的一部分,并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对于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3. 建立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自我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幼儿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他们可以开始思考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并形成对什么是对错和公平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观察记录:小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多为个体活动,极少出现互动和合作的情况。
他们在自由活动时大多选择个人喜欢的玩具,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分享。
在团体活动中,他们表现出对规则和纪律的不理解,经常打断他人的发言和行动。
另外,他们对教师的引导和建议也表现出不够尊重和合作的态度。
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没有得到良好的互动和合作的机会,或者是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此外,幼儿在这个年龄段还处在自我中心的认知阶段,缺乏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关注。
措施:1.提供合作和互动的机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如一起制作手工作品或搭建建筑。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强调规则和纪律:在团体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并引导幼儿遵守。
同时,对于违反规则和纪律的行为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3.提高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关注: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教师要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以身作则,树立幼儿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关注。
4.提供引导和建议:在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引导和建议,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玩具或活动,并指导他们如何与其他幼儿合作和分享。
同时,教师要注重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合作和互动的意愿。
5.家园合作: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幼儿需要在家中获得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提供一些家庭活动的建议,如一起做手工、游戏、读绘本等,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幼儿园小班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表现出合作与互动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相 互 间 的交 流 基 本 没 有 , 各 自顾 着 玩好 自己 的 角 色 , 做 自己想 做 的事 情 , 进行着 “ 一个人 ” 的游戏。 5 . 我想我的 , 没有“ 他 想” 、 “ 他感觉” 的意识。 例5 : 有 一 次 吃 饭 的菜 中 有 胡 萝 卜, 有 的 小 朋 友 不 爱 吃 就 挑 出来 扔 到 盘 子 里 , 我们 告诉 幼 儿 胡 萝 b营 养好 , 要 不 挑 食 都 吃完 。有 个 小 朋 友 不 爱 吃 胡 萝 b, 他很 想 丢 出来 , 可 是 老 师 刚 刚 才说 不 能 扔 掉 , 他 犹 豫 着 抬 头 看 看 别 人 怎 么做 。 谁 知 他 抬 头 后 正好 看 到 另 一 桌 的小 朋 友 把 胡 萝 卜 放 到 了盘 子 里 .他 马 上 就说 : “ 老师 , 轩 轩把 胡 萝 卜 挑 出来 扔 到 盘子 里 了 。 ” 结果 , 在 我 们 询 问后 发 现 ,原 来 那 块 扔 进 盘 子 里 的胡 萝 卜 是 轩 轩 不 小 心 掉地 上 , 捡 起来 扔 掉 的 , 并 不是 他 不 吃 挑 出来 的 。 二、 小班幼儿的“ 自我 中 心 ” 分析。 1 . 在 家获 独 宠 。 每 一 个 小 朋 友 都 是 家 中 的宝 贝 , 在家中受到爸爸妈妈、 爷 爷 奶 奶 的宠 爱 , 家 中 的食 物 、 玩 具 他 们 都 可 以 自己 尽 情 享 受 。
一
1 . 想拿就拿, 没有“ 是 别人 的 ” 、 “ 不是 我 的 ” 的意 识 。 例1 : 开学 时 , 为了安 抚幼儿 的情 绪 , 请 他 们 带 自 己喜 欢 的玩 具 来 园 。 一 天 , 欣 欣玩着 自己的玩具 , 看 见旁 边的好像 很有 趣 . 就 随手 把 自己 。 这 时 正 巧 一 一 路 过 她 的 椅 子 看 见 了玩 具 , 就 随手拿 起来玩 了, 并 且 一 声 不 响 地 带 着 玩 具 去 了别 的 地 方 。 过 了一会 , 欣 欣 觉 得看 的没劲 了 , 便 回到座位 . 却 发 现 自己 的 玩 具 不 见 了 。 等 到发 现 在 一 一 手 里 时 , 赶紧跑 过去说 : “ 这 是 我 的 玩 具 !” 拿
简述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简述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指3-4岁的幼儿逐渐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识,并开始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他们开始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但在认知和理解方面仍存在许多限制。
一、自我认知的初步形成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是自我认知的初步形成。
在这个阶段,幼儿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区别,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性别、姓名、家庭、朋友等方面的特点。
他们会开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比如“我是小明,我是男孩”,“我有一只狗,它叫汪汪”。
此外,幼儿还会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应,比如“我生气了”、“我很高兴”。
二、自我中心主义和单向思维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和单向思维。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和理解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例如,当幼儿想要一样东西时,他们往往会直接抢夺或哭闹,而不会考虑其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此外,幼儿的思维还呈现单向性,即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乏抽象思维和多方面思考的能力。
三、自我价值和自我评价的初步形成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自我价值和自我评价的初步形成。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关注自己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地位,会比较自己和其他幼儿的优劣。
他们会逐渐形成自我价值的概念,并开始尝试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
例如,当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可能会自我赞扬“我做得很好”,或者自我否定“我做不好”。
自我意识发展的中心扩展自我意识发展不仅是幼儿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他人和环境的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中心扩展。
一、发展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单向思维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的教育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小班教案开启幼儿园儿童的自我认知之旅
小班教案开启幼儿园儿童的自我认知之旅教案名称:开启幼儿园儿童的自我认知之旅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和能力。
2. 提升幼儿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自尊心。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自我认知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彩纸、颜色笔、剪刀、胶水、贴纸等材料。
2. 课堂布置:墙上贴上幼儿的照片、画像或图表,以展示他们的自我形象。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主题的音乐,或者展示幼儿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第二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特点(15分钟)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观察自己的手、脚、头发、眼睛等身体部位,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大幅面穗简单画出人体轮廓,让幼儿们用贴纸或颜色笔涂抹标出自己特点的身体部位。
3.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分享自己和他人身体特点的异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第三步:发现自己的能力(20分钟)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参与一些简单的能力展示活动,如跳跃、奔跑、投掷等。
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并关注他们在运动中展现出的个人特点和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自我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
第四步:认识自己的情感(15分钟)1.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了解各种不同的情感,比如喜、怒、哀、乐等。
2.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幼儿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变化,并找出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第五步:记录自己的成长(15分钟)1.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幼儿们的成长照片,并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2.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画下自己的成长轨迹,让幼儿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画中的场景和变化。
第六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与幼儿们分享这堂课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总结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观察和表达自己。
幼儿园教学反思关注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幼儿园教学反思关注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他们磨炼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对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知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观察幼儿、提供适宜环境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学反思如何关注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观察幼儿观察幼儿是了解他们自我认知能力发展状况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言语表达以及情感交流等方面,了解他们对自身特点的认知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该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处理冲突和与他人互动时展现出的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引导。
二、提供适宜环境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促进自我认知发展的适宜环境。
在教室布置上,教师可以创设各种角落和区域,让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各类教具和玩具,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培养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发展。
三、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园教学反思还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习动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意识。
总结起来,幼儿园教学反思应该加强对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关注。
观察幼儿行为、提供适宜环境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措施,有助于促进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力量,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模式,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自我中心与教育
幼儿的自我中心与教育5岁的亮亮连续三个月行为夸张,不但在家打妹妹,还在学校咬同学,并破坏玩具桌椅,不论老师采用说的、骂的、打的,甚至罚坐在角落,都不能控制他的行为。
园长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否则不同意亮亮进入学校,以免再伤害到其他的同学。
幼儿心理专家分析:幼儿的情绪早在出生后即可从表情来判断,例如哭、笑,随着幼儿逐渐成熟,情绪的分化和种类也愈来愈多。
比如:头痛、肚子痛、吃不下东西、睡眠过多或不足。
行为上也可能会出现无理哭闹、破坏东西、闷不吭声、无精打采、退缩、紧黏家长、疑神疑鬼、忧心忡忡、不活泼、不爱玩耍、不合群、不听话、不快乐,甚至还会有想自杀的念头——这是幼儿“自我中心”特征现象的消极反映。
从上述案例可看出,学龄前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存在于幼儿的智力活动中,也存在于幼儿的道德认识中。
表现在幼儿的言语、表象、逻辑以及外部行为中。
自我中心期是一种幼稚心理,多数孩子在3——6岁间是处在“自我中心期”,小班的孩子是最为明显的。
这个时期孩子的特征是分不清你、我、他的真正内涵,常常表现出喜欢幻想,不自主地依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
幼儿难以分辨自己与外界的独立性,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
不了解幼儿发展的成人,有时会将这些行为误解为“不乖”、“小气”或“霸道”。
“自我中心状态”会影响幼儿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影响幼儿与别人的友好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自我中心”是两岁多幼儿的思考特徵。
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或周围的状态。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影响着幼儿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与别人合作、轮流,或分享的行为。
其实,这与成人的自私行为是不一样的,幼儿不是不愿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本身不成熟的思考方式,才无法顾虑到他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分析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分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往往能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一阶段的观察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适应集体生活的时期。
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行为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为其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引导。
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室里,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在自由活动时间会独自玩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有些孩子则喜欢主动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互动,积极参与集体游戏。
小明是一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
在入园初期,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摆弄着玩具,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观察发现,当其他小朋友主动邀请他一起玩耍时,他会显得有些犹豫和紧张,甚至会拒绝。
这可能是因为他对新环境还不够熟悉,缺乏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而像小红这样性格外向的孩子,则表现得截然不同。
她总是充满活力,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在集体游戏中,她总是第一个举手报名,并且能够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但有时,她也会因为过于兴奋而忽略了游戏规则,导致与其他小朋友产生一些小冲突。
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分析出小班幼儿在社交方面的发展特点。
他们正处于从自我中心向社会交往过渡的阶段,有些孩子已经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但还有一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来适应集体生活。
在认知发展方面,小班幼儿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比如,在拼图游戏中,有些孩子能够较快地找到拼图的正确位置,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认知能力;而有些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提示才能完成。
在阅读绘本时,有的孩子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并积极回答问题,展现出较好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而有的孩子则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情绪管理方面,小班幼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会大哭大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有的孩子则能够相对平静地面对困难,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如果积木倒塌了,有的孩子会马上发脾气,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而有的孩子会耐心地重新开始搭建。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对幼儿实施品德形成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也是小班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
自我意识是关于“我”的意识,这个“我”是由极其多样的因素构成的,如:“我的玩具”、“我的娃娃”、“我的汽车”、“我的家”、“我的手”、“我的书包”、“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
一、萌发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必要性目前大多数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许多幼儿以“自己”为中心理解周围的事情。
许多家长溺爱幼儿,对幼儿的各种要求一概满足,造成了幼儿自我意识的转化,形成了消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品德。
其表现为:任性,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同伴之间抢东西、抢玩具,缺少同情心和集体主义思想,等等。
因此,怎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外显行为施加影响,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其合乎规范,对小班幼儿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小班幼儿入园后,身边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并和许多同龄人在一起的大范围;从以前在生活中处处依赖成人,到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在家中养成的任性、唯我独尊等性格特征,到后来必须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分享,等等。
在这一阶段,如何帮助幼儿在独立活动中得到自身优势的证明,如何利用成人评价的影响去激励幼儿发现自身更多的潜力优势,如何引导幼儿在友好的同伴关系中获得自我肯定,对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教学和生活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幼儿的自我意识并非生来就具有,而是在社会经验中逐渐形成的。
在幼儿眼里,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与其自我意识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评价将深深印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作为他们评价自己的主要依据,也影响着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了解幼儿的发展,与幼儿谈心聊天,从中发现幼儿最喜欢干什么,最善于做什么。
有了这些信息,教师便可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和理解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摘要]所谓“中心”,是指事物的核心;“自我中心”,一般是指把自己放在首位,遇事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重视甚至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情绪。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由家庭的小圈子一下转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大集体,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周围陌生的小朋友,面对老师而不是妈妈,他们的行为及情绪常常会有过激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更为突出。
孩子年龄越小,“自我中心”就越严重,但是孩子,尤其是小班孩子的“以自我中心”绝不只是成人眼中的“自私”。
本文以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为理论依据,浅析小班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在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种“自我”和他的年龄、认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成人的理解、帮助、引导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消极、负面的“自我”也会逐渐演变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观察理解小班自我中心[正文]一、幼儿“自我中心”的形成。
所谓自我中心,在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是指某些主、客观相互作用方面缺乏的鉴别能力。
其实质上是一种在行为或观念上完全以个人为主而不考虑他人的倾向,表现为不良的个性特征,譬如,自私、任性、霸道、自满等倾向。
自我中心行为倾向明显的儿童很难进行角色换位,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观点,“自我中心主义”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它都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变,即更高的形式代替了较低的形式。
对于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局限,皮亚杰认为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加速其认知发展,早日解脱“自我中心”,皮亚杰先生的观点,对“自我中心”的行为研究和幼儿教育都极富启示意义,为教育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幼儿“自我中心”的种类。
幼儿的“自我中心”可以分为四类:1.生理的“自我中心”:即生物性的自我中心,例如幼儿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痛了就要哭,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对于幼儿来说有个依偎,他们就可以很快的进入自己的梦乡,这些都是幼儿生理上自我中心的表现。
2.思维的“自我中心”:就是幼儿对来自内部和来自外部的事物的根本混淆。
幼儿还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不能学会与别人一起共同采取同一观点,或接受别人的观点及倾听他人的讲话,这些都要达到具体运算阶段之后才能做到。
3.语言的“自我中心”:常常是以我为主的表达方式,如说:我的玩具、我的汽车、我要吃糖等等;或者常常自言自语,可能是对着幻想物说话也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活动。
4.社会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不愿意和同伴一起玩,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喜爱的玩具与食品,有时似乎显得叛逆、不听话。
三、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行为表现及分析。
小班的孩子,经常出现下面的情况:1.入园时大哭大闹,跺脚、往地下赖,拼命拉住家长不放手,不吃饭,不上床睡觉;2.在活动中突然地大哭,有时是因为受了小伙伴的欺负,有时是因为想小便,总之什么事都爱用哭来解决;3.不由分说地抢玩具,一边抢一边说:“我的、我的”,当老师告诉他不能抢玩具时,通常都是若无其事地说:“我要玩。
”;4.有的孩子远离群体,喜欢一个人玩,经常一个人在班上走来走去,嘴里还念念有词;5.即使是共同性活动,孩子们也经常各做各的,互不理睬;6.在合作活动中,大多数孩子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合作伙伴,而是原地不动,等待着别人;7.在游戏中不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打人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每个家庭中都会发生家长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而忽视孩子的社会性。
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孩子在集体中个个都成了“要强”的宝宝,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问题,如社会性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
“以自我为中心”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人生阶段,如何帮助孩子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对于他们今后适应社会,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因此,我把研究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作为工作的重点。
四、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中心”。
如何对待幼儿的这些自我中心的表现呢?第一,承认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应该提及的是,幼儿的“自我中心”有时可能促进幼儿喜爱神秘、冒险,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假想出另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想象世界,在想象的世界中,幼儿可以控制一切,新的事物不断涌现,也许有许多奇思妙想都在幼儿的掌握之中,让幼儿感受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的“自我中心”是有益的。
第二,适度满足幼儿的需求,在不危害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幼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给幼儿自由的童年。
当幼儿坚持想要一件玩具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买给他,这种方式不是溺爱而是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愿望,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三,引导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带领幼儿多参加与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交往,将挑战幼儿的“自我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的幼儿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制约。
在与同伴的共处中,幼儿会逐渐意识到别人还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从而降低幼儿的“自我中心”性。
第四,不以外在的压力来强求幼儿改变其“自我中心”状态,以防产生不良后果,造成对幼儿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例如,会使儿童产生压抑、退缩等行为。
如果在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时,成人用外在约束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不仅效果不显著,还会影响幼儿自律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
案例1:案例实录:“方老师!杭杭抢我积木,我不要和他一起玩。
”“方老师,杭杭又抢我的娃娃了。
”短短一会儿周馨怡的“告状声”接连不断。
很快,我就走向他们,了解争吵的情况,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馨怡:“你们怎么了?”她皱着眉头,指着旁边的杭杭,苦恼着说:“他抢我的积木。
”而一旁的杭杭也不甘示弱:“她先抢我的。
”此时,我拿起他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
”姚可渝小朋友还大声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可渝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
抢玩具的小朋友不是个乖宝宝哦。
你们看,可渝和佳佳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一个拎篮子,一个跟在后面,一起去买菜,本领真大。
”杭杭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馨怡。
然后我问杭杭:“应该怎么办呀?”他低着头不情愿地说了句:“那我们一起玩吧。
”“我们一起玩吧。
”馨怡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娃娃家内不再有争吵声,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
案例分析:杭杭是一名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
从小家中的父母长辈非常宠爱他,一味地顺着他的意思,满足他的各种需求。
平常在幼儿园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
杭杭正如同众多小班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对外界事物的最初认识,基本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
因而,他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当问题发生时,我没有马上去批评被告状争抢玩具的孩子,而是利用同伴的影响,引导幼儿懂得互相谦让。
当他成功做到谦让时,我也会奖励他的优秀表现。
如:平时看到他有进步的时候,我会马上加以表扬,并引导其他孩子要好好地学习这些好的方面。
另外,我还通过其他途径适时地进行教育、引导。
首先,我与他的家长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将孩子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长对我们老师在这方面的教育方式给予了认同,对孩子的进步很欣喜,同时他们在家中也注意改变以往过分溺爱的做法。
通过家园共育,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我还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
如: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让孩子们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都想玩时,可以交换或轮流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也尽可能地提供幼儿一些机会,创造共同分享、礼貌谦让的氛围。
比如:组织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中,真切感受谦让和分享。
案例2:案例背景:夏展鹏是班上的机灵鬼,他活泼好动,挺能说会道的,见到老师也能很有礼貌地打招呼。
但这个小朋友和小伙伴相处得就不是很融洽,常有小朋友过来告状,说夏展鹏打人了,抢玩具了……等等。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夏展鹏自制力不足,比如回答问题时缺乏耐心,他举手了的话老师就一定得请他回答,否则他就闹情绪,在座位上吵闹,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如果我用小红花表扬了别的小朋友,他就会小声嘟囔:“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要呢!”但看他的眼神,其实非常地想得到小红花。
正因为这个孩子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使得小朋友们都疏远他,他也难以融入集体。
案例实录:小朋友们在做《开火车》的游戏,活动中我让孩子一个一个轮过来开火车,当我请别的小朋友先来的时候,鹏鹏说:“老师,你怎么还没有请我啊?”我说等一下轮过来就会请你的。
他听了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然后去拉其他的小朋友不让他们玩。
等轮到他了,他却无论如何也不去玩了,一个人跑到区角里把那些娃娃全部扔了出来。
我走过去问:“鹏鹏,你怎么啦?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啊?”鹏鹏低头撅着嘴说:“才不要和他们一起玩呢。
”我微笑着说:“那你和我玩吧。
”他这才高兴起来,跟我一起回到了游戏中。
事后,我抽空对鹏鹏家进行了家访,了解到鹏鹏家里的一些情况,决定对鹏鹏进行个案研究。
通过努力,两个月过去了,鹏鹏有了明显的进步。
案例分析:经了解,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只有奶奶在身边,鹏鹏就常常一个人玩,长期缺少与同龄伙伴的交流与沟通。
父母因为自感对孩子关心太少,于是很心疼鹏鹏,加倍宠爱他,给他买许多的玩具,平常孩子做错事也舍不得批评他。
鹏鹏的妈妈也谈到,很多的玩具,反倒让孩子没什么耐心了,每件玩具都只能玩上几分钟就扔开了。
同时,孩子的妈妈也谈到,可能他们在家庭教育上也有点问题,比如:当鹏鹏哭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有小朋友打他时,爸爸就告诉他,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属于“正当防卫”,久而久之孩子爱动手打人的坏毛病就养成了。
对于孩子现在的情况,他们也感到很无奈。
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长期观察、帮助、纠正的计划。
希望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其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而身心和谐发展。
案例反思:通过本案例,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帮助孩子纠正“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做好这几点:第一、家园共育很重要,必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比如夏展鹏小朋友经常打人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受家长所谓“正当防卫”论的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向孩子的爸爸指出他的“正当防卫”论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还难以做到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的小朋友表示友好,拍拍肩,或者推一把,可是他的动作可能会像是要侵犯别人;不少幼儿还不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也还没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比如想要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直接伸手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