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2023最新-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优秀4篇】

2023最新-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优秀4篇】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优秀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理想国的读书笔记篇一这本书读的差点让我抽过去,要不是我们那个操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的熊老师笑眯眯的给了我七八本书,而且规定每本书要写至少一千五百字的读后感,要不不给学分,我是打死都不会读这些书的,可是你看。

可是英雄气短呀,为了不重修这门课,我只能忍了。

初读这本书时,因为书中有的字句拗口,再加上哲人的思想和思维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便没坚持下来。

不过,在仔细读了关于柏拉图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便重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求甚解,但是仍旧被他的一些先进思想,还有他所向往的。

那个理想世界,深刻震撼着了。

不得不承认柏拉图确实是朵奇葩。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老师则是与他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西方历史上最早创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他的一生致力于钻研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便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他更强调学以致用,将所学付诸实践。

后来,他更是创办了“学园”。

在讲学之余,柏拉图笔耕不辍,著书立说。

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以对话形式所作的《理想国》·《法律篇》等。

其代表作《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作,对西方乃至全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谈话开始,在某一方面他们俩达成了共识,他们都认为,痛苦的源泉不在于年纪,而是在于人的性格及内心。

他们更认为,对于通情达理的人来说,万贯家财的最大好处便是用不着存心作假而不得已骗人便可心安理得。

接下来便提出了本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

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并且批驳和辩论了关于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为了证明正义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二卷中他们继续讨论了关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的问题。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读书笔记篇一:柏拉图第二章读书笔记《理想国》第二卷读书笔记第二卷开始苏格拉底的主要对话者是格老孔和阿得曼托斯,他们的观点代表了雅典城邦年轻公民或年轻贵族的正义观。

《理想国》全书共十卷,第一卷是引论,多少显得自成一体。

第二卷按讨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主要讨论的是关于“正义”这一议题;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教育的讨论,涉及对神的相关观点。

有人推测,第一卷是柏拉图早年写的一篇旧稿,题为《色拉叙马霍斯》。

第一卷的讨论多少显得有点草率,很可能来自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一次“真实对话”,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

格老孔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格老孔对善的分类:(1)善在其本身之中,如:快乐。

(2)善既在其本身之中,又在其后果之中,如:身体健康。

(3)善在其后果之中,比如各种赚钱术,这些事都是有利可图的,但其本身是辛苦的。

格老孔提出问题:那么正义是那一种善?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属于最好的一种,即第二种,人们喜欢它既因其本身又因其后果。

但一般人并不这么想,格老孔说:一般人认为正义是第三种,本身是件苦事,但喜欢其后果——名和利。

格老孔对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与非正义的论证不满,认为他对苏格拉底屈服得太快了。

格老孔从来没有听到有人有力地为正义辩护,令其满意地信服正义比不正义好。

因此格老孔将取代色拉叙马霍斯与苏格拉底辩论,并期待苏格拉底能有力地为正义辩护。

格老孔认为一般人对正义持否定态度,其论证的思路是:(1)叙述一般人认为的正义的本质与起源;(2)论证实施正义行为的人并非心甘情愿,而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3)论证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日子过得好。

a.格老孔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他认为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

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

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

美是什么读后感——讲解柏拉图

美是什么读后感——讲解柏拉图

美是什么?刚接触美学,就被那个貌似简单的问题蒙了,或许天天都在讨论着美,却似乎天天都在忽略最简单的试探。

或许我会说那西子湖畔的杨柳飘飞是美的,也会说毛毛小雨下的悠闲散步是美的,固然加倍可不能忘记加一句赏景观月时的心情是美的!……或许能够说出一大堆美的东西,就像那个傲慢的希庇阿斯说的那样:美确实是一名漂亮小姐。

有点逻辑思维的人都可不能如此以为的吧?就比如说浙江属于中国,莫非倒过来也能够?中国属于浙江?显然,那些美的东西——一名漂亮小姐,一匹母马,一个竖琴,一个汤罐都不能概念美。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第一次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并试图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以为美之为美完全在于美本身,即美之本质在于美的理念,但并非反对美在于形式。

美确实是漂亮小姐?确实是一匹母马?仍是一个竖琴?一个汤罐?美是黄金?仍是象牙?美是适当?美确实是有效的?仍是有利的?美是视觉或听觉产生的快感?——“美是难的。

”当苏格拉底还在纠结美是什么的时候,还在“支离破碎的咬文嚼字”的时候,希庇阿斯早已经想通:“美没有什么别的,只要能在评议员、议会,或是要办交涉的大官员之前,发出一篇美好的能说服人的议论,到了退席时赚了一笔大钱,既能够自己享受,又能够周济亲友,那确实是美。

”希庇阿斯对美的明白得莫过于“漂亮小姐”“一笔大钱”,或许太过于实际,太具体,可是每一个人对美的明白得都各有见地,咱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批判什么呢?美“应该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不管它们在外表上什样,咱们所要寻求的确实是这种美”。

这确实是柏拉图的明白得吧?他以为美确实是其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仍是一门学问。

”可见美是虚的又是实的,美是漫无边际而且自相矛盾的。

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此无法把美当做是某种美的东西。

学习欣赏美,确实是享受优美的自然风光,游历名人神秘的艺术世界,理清哲人归纳的美的规律,学会欣赏美的东西,发觉生活中的点滴美……美的事物因为存在而美,因为你的发觉才美。

柏拉图美学随感

柏拉图美学随感

柏拉图美学随感1、美的本质首先柏拉图肯定美是真实的存在。

但在真实的美的存在中,许多现象的美又是说不清楚的,如年轻小姐的美;一匹漂亮的母马;一个美的竖琴;一个美的汤罐;最美的猴子,还有黄金和女神等等。

在这许许多多美的现象面前,相比较而言之,究竟推断什么是美时,就说不清了,因而感到在讨论现象中的美时,“美是难的”。

因为现象中的美会“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

有时是因为它是“恰当”;有时是因它有用或“有益”和“善”;有时是因它能使人的“视听产生快感”等等。

因而它不是绝对的,本有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非本有的、变化的。

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他始终这样认为,美的现象为什么会是美的,这都是因为美的事物中具有美的本身的原因,是因为美的现象“分有”了美的本身,本质或“美的理念”。

何谓美的本质或理念?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有一大段话说得很清楚。

他说:“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因为这种美不会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它对一切美的崇拜者都相同。

……它不存在于其它别的事物中……它自存自在,是永恒的一;而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对它的分有”。

那么这种美的本质为什么会给美的事物带来美呢?在柏拉图看来,主要是它“和谐”的本性。

关于柏拉图美的和谐观的形成,我认为有两来源:一是来源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二是来源于苏格拉底善的和谐。

在柏拉图思想中,宇宙的生成除了按神的善意,善的理念所创造的一个和谐的宇宙外,另一个是在方法上,神用了数的规则来整理、规划世界,是数的规则、和谐,才使宇宙生成后有和谐统一的秩序。

那么和谐又是如何成为美的本性呢?从柏拉图的宇宙观来看,和谐的对立面就是不统一、不和谐和无序混乱,它们就是丑恶,它是神未创造出世界之前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的世界。

而今日的和谐有序的世界是神按照“尽善尽美”的目的创造之后才有的,因此,和谐与真实存在的神,真实存在的善的理念、美的理念是一致的,又由于美善的同一,所以和谐既是善的目的,又是美的本质。

美学学习笔记

美学学习笔记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和综合的。
首先,美学既然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科学的成果。
美学的研究方法有主次之分。核心方法:哲学方法。
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具有个体性,不期望别人也有同样的体验;它是个体由觉悟而生的内心的澄明,是内在的。
生成性——即指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强力。它是一种动态过程,不是被动地成型。
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
冯友兰曾从低到高概括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与审美境界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宗白华将境界分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介于后二者之间,有艺术境界,即“艺术境界主于美”。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

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等多个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关于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5篇范文五篇赏析(一)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国》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但凡目下之人文、社科类学科莫不可追源溯流至此,书中涉及了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神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诸多问题。

故此,欲入西学之门寻奇揽胜,《理想国》堪称首选路径。

该书中文译本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郭斌和、张竹明之译本为最佳,英文译本以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之“The Republic”译笔最为流畅,当为尚未熟谙古希腊文者之宝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在比雷埃夫斯港给女神献祭完毕,正准备回到雅典。

玻勒马霍斯和格劳孔的弟弟阿得曼托斯挽留了他们,来到玻勒马霍斯家里。

第一卷中的有关“正义”问题的所有辩论都是在那里进行的。

首先,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父亲珂法珞斯交流了拥有财富的老年人的优裕生活,并从而引发了有关“正义”的讨论。

珂法珞斯认为正义就是“为人诚实”和“欠债还钱”。

这一辩论未及深入,玻勒马霍斯起而为其父辩护,但只是坚持“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并进一步把“正义”发展为相当于咱们的雷锋同志那样的精神境界——对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其次,“愤青”色拉叙马霍斯不满于苏、玻二人的“一唱一和、互相吹捧”,挑起了其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激烈论战。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无他,就是强者的利益”,而且强者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

呵呵,这个诡辩士、愤青子已经颇有些“强权就是真理”的意味了。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着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着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

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

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

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

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柏拉图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

现实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本身”。

他离开美的事物,认为另外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美的理念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

中世纪美学思想欧洲中世纪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他们从物质感性的美,一层层引向道德性的内在的美,以至达到最高的上帝的美。

西方美学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主张,艺术要从人的技艺上升到哲学智慧的高度。

西方美学史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于希腊罗马古典的崇拜,二是对于理性和秩序的尊重。

认为理性是主宰,美的事物必须是符合理性的,也就必然具有普遍性,并在这种普遍性上建立起文艺的审美标准。

一切艺术作品必须从理性中获得它的价值。

西方美学史法国启蒙运动美学启蒙运动是思想和文艺领域里反新古典主义的运动。

读柏拉图之我见

读柏拉图之我见

读柏拉图之我见-----《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内容摘要:柏拉图把“美本身”设定为一种先验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本身”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就价值论的层面而言,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极致性与自足性。

关键字:柏拉图美本身美的事物柏拉图认为认为“美本身”可以独立,而美的事物却不能离开“美本身”而存在。

在他看来,“美本身”应该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

但就我个人看来,“美本身”根本无法独立,离开了事物来谈“美本身”是抽象的,就像离开物质来谈意识,这是无法解释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所谓“美本身”与美的事物,他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兼并的。

“美本身”是基石,而美的事物依附着这基础而存在。

“美本身”是所有美好事物的凝聚,两者互相为彼此而存在,是鱼儿与水的关系。

打个比方,美的事物是影子,而“美本身”则是物体本身,离开了物体,即使有光线的照射,也看不见影子,如此,便再也见不到美的存在了。

诚然,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诞生是与古希腊崇尚理性,追求真知的社会人文背景融合的。

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

无论对于“美本身”还是新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判断。

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它们哪里美,如何美,为什么美。

在柏拉图眼里,美的东西与美是不同的,这个问题让人困惑,我们常常以为美的东西即是美,却在这里知道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当我们看到绽放的花朵,碧波荡漾,蝶儿围着翩翩起舞的时候,这确实是我们眼中所谓的美景,但是以具体的形态而存在的,是不同于“美本身”的。

再如这美丽的花,却有剧毒,能够置人于死地,那么这花是美吗?以柏拉图的观点,这只是存有表象的美的具体的形式而存在的美的事物,这看到的花只是人们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还未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它是有毒的,所以说这朵花的实质是丑的,这并不是“美本身”。

柏拉图把“美本身”设定为一种先验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本身”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关于柏拉图《理想国》美学思想之浅见

关于柏拉图《理想国》美学思想之浅见

关于柏拉图《理想国》美学思想之浅见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著作,作者以谈论社会及政治理论的方式探讨了他的理想国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寻求完美的人类社会。

他认为完美的社会应该由不同的阶层组成,每个阶层致力于实现自身的使命,这样才能实现幸福。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里最重要的两个阶层是“自由”和“政治家”。

自由阶层主要负责完成方向性的社会服务;政治家阶层负责潜心思考,不断寻求更科学的政治运行机制,以最大化公众利益。

他们将社会运行机制确定为自由与专业职业的协调平衡,追求把握的是“利他”的理论,以普遍的福利为核心,实现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实际上是一个美学的理想,它结合了道德原则和政治技能,为实现完美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

柏拉图特别强调“爱”,他认为“爱”是所有辩证法的基础,是理想国存在的核心,是完美社会的终极目标。

总而言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种理念上的美学,强调各种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利他”理论,以“爱”为核心,争取更多的幸福。

对于社会美学的研究和发展,柏拉图的理想国仍至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可贵的建议具有启发作用。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在西方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阅读西方美学史,就如同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对于美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

柏拉图的理念论为美学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而真正的美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这种对美的超越性和绝对性的追求,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他在《诗学》中探讨了悲剧和史诗等艺术形式,提出了“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模仿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充满了对世界本质和人类精神的探索,为后来的美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世纪的美学,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深刻影响。

在那个宗教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美被视为上帝的光辉和恩赐。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完整性、和谐性和鲜明性,而这些都是上帝创造的体现。

艺术作品被视为传达宗教教义和激发宗教情感的工具。

虽然这一时期的美学受到宗教的束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学的内涵,使其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不仅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提出了“镜子说”,主张艺术家要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自然。

他强调绘画中的比例、透视和光影效果,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完美性。

此外,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还注重对人体美的表现,展现了对人类自身的赞美和热爱。

17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强调理性和秩序。

布瓦洛主张以理性来规范艺术创作,认为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典范。

这种对理性的崇尚,使得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和结构的清晰。

然而,过度的理性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美学观念的变革。

狄德罗倡导“美在关系”说,认为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取决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汇编三篇】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汇编三篇】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汇编三篇】标题: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从柏拉图到后现代主义在阅读了《西方美学史》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一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详细地描绘了西方美学的演变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在古希腊时期,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艺术和美的本质,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和艺术的规范性。

在中世纪,美学被宗教哲学所笼罩,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神学和伦理学。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学则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主观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美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20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更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和颠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学观点产生了共鸣。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美、尼采的生命意志等,这些观点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我也对于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学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例如,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对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修正等。

总的来说,《西方美学史》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许多美学的基本知识,也对于美学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在阅读《西方美学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朱光潜先生的学术风范和深厚底蕴所吸引。

这本书以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学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近现代这几个关键历史时期的西方美学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奠定了西方美学的基础,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则强调了美学的宗教维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则倡导人性至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者则强调理性在美学中的重要性,而近现代的实用主义者则更加关注美学的应用价值。

西方美学史笔记

西方美学史笔记

西方美学史笔记美学是关于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和艺术的理论研究。

西方美学史是研究西方世界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历史发展。

本文将从古希腊开始,概述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发展脉络和代表性思想家。

古希腊是西方美学史的起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而艺术则是对这种理念的模仿。

他主张艺术应当追求真理和善,认为诗歌、音乐和舞蹈是可以激发灵魂升华的艺术形式。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对柏拉图观点的批判,并主张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通过模仿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达到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认识的启发。

中世纪是西方美学史中一个相对较暗淡的时期。

在基督教的压制下,美学被束缚在宗教的桎梏中,艺术的表现受到限制。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将人类自身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

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和拉斐尔等人对美学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启蒙时代是西方美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对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感知体验,是对审美对象的自由赞美或批判。

他强调美学经验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偏好和情感。

这对后来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19世纪是西方美学史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立的时期。

浪漫主义追求个人情感、幻想和超验的境界,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直觉。

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绘和真实性的追求。

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家有雨果和拜伦等人,而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巴尔扎克和莫泊桑等人。

这两种思潮在美学领域的较量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美学理论的深化。

20世纪是西方美学史中各种思潮纷呈的时期。

从表现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各种艺术运动和美学理论不断涌现。

例如,达达主义强调对现成品的重新解读和颠覆,提倡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而波普艺术则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再现和批判,挑战了传统的艺术界限。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美学,这一深邃而迷人的领域,引领我们走进人类对于美的探索与思考的漫长历程。

在阅读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众多伟大的思想家一同品味美的真谛。

西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提出了“床喻”,即认为存在着三张床:理念的床、木匠制造的床和画家描绘的床。

理念的床是永恒不变的、真正的美,而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具体的床只是对理念之床的模仿。

这种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开启了西方美学对于抽象理念和形式的关注。

亚里士多德则与柏拉图的观点有所不同。

他更注重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认为美在于事物自身的形式和秩序。

他在《诗学》中对悲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悲剧的六要素,强调悲剧能够通过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从而达到情感的净化。

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主张诗歌既要给人带来乐趣,又要有教育意义。

这一观念对于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深刻影响。

在这个时期,美被视为上帝的光辉和神圣的象征。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是上帝的属性,世间万物的美都是对上帝之美的分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世俗的美。

达芬奇强调艺术应当反映自然的真实,他通过对绘画技巧的研究和实践,展现了人体的美和自然的和谐。

17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秩序,主张模仿古代的经典作品。

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了一系列创作规则,要求作品在结构、语言和情节上遵循一定的规范。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对人性的重新审视。

狄德罗倡导“美在关系”说,认为美取决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而鲍姆嘉通则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将美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

华兹华斯等诗人追求自然之美和心灵的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

与此同时,现实主义也蓬勃发展,巴尔扎克等作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美学的思考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形式论、美的本质、艺术的作用等方面。

首先,柏拉图提出了形式论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永恒的、不变的形式所支配的。

这些形式存在于一个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中。

在这个理念世界中,形式是真实的、永恒的,它们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而感官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只是形式的模仿或参与。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是从理念世界中获取启示,并将其表达在感官世界中的物质作品中。

其次,柏拉图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观念,是一种理念世界中的形式。

美是与真善一样的真实存在,是伴随着真理和道德的,它是无私、正义和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是一种对真理和完美的追寻,是灵魂的升华和超越。

此外,柏拉图认为艺术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启迪人类灵魂的工具,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作品是一种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真实美的存在并激发人们的内心。

艺术家通过创作和表演,传达出理念世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完美。

柏拉图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完美性和道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精神的升华。

然而,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并不是完全肯定的。

他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形式的模仿,不能够直接展示真理和完美的本质。

因此,艺术作品只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不能够给予人们真正的智慧和认识。

柏拉图担心通过感官世界中的艺术带来的欢愉和享受会成为人们追求真理的障碍。

因此,他主张要正确看待艺术,将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引导人们向着真理和完美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强调了形式的存在和真理的追寻。

他认为美是真理和完美的体现,艺术是人们对真美的追求和表达。

柏拉图通过形式论的概念和艺术的教育作用,向人们阐释了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意义。

虽然他对艺术的态度持有一定的保留,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美和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

柏拉图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柏拉图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柏拉图如果你拿一张欧洲的地图看一下,你就会看到希腊是一只瘦骨嶙峋的手,他弯曲的手指伸进地中海。

雅典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港口,成了许多种族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人们的会聚之地,他们的接触与竞争产生了比较、分析和思想。

雪莱说:“柏拉图严密精深的推理和狂乱热烈的诗情,为绮丽和谐的词藻所融合,呈现了罕见的统一,汇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音乐洪流,驱使人奋力往前疾驰,压的读者喘不过气来。

”“政治随着人们性格的变化而变化,国家是由国家中的人的本性造就的”。

“人的行为有三个主要来源:欲望、情感和知识。

欲望的位置在腰部,它是能量、从根本说是性欲能量迸发的贮积地。

情感的位置在血液循环的心脏,它是经验和欲望有机的共鸣。

知识的位置在大脑,它是欲望的眼睛,能做灵魂的向导”。

“除非哲学家做国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子和国王都具有哲学的气质和才能,又集智慧和政治领导能力于一身。

否则,国家就永远不会安然无恙,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这就是柏拉图思想的拱顶石。

“正义就是大家各有各的东西,各干各的事情”。

第二章:亚理士多德希腊的谚语“生命是自然的恩赐,美好的生活却是智慧的恩赐”。

在希腊财源和措施盛况空前的同时,工具和设备却十分有限,几乎一塌糊涂,要是我们不看到这点就会冤屈亚里士多德。

他不得不要定时间却没有钟表,要比较温度,却没有寒暑表,要窥测天空,却没有望远镜,要观察气候却没有晴雨表。

在我们拥有的全部数学、光学、物理学仪器中,他只有一把尺子、一根罗盘针、以及其他少量的代用工具。

化学分析、精确的度量衡以及数学全面用之于物理学,这些人还压根不知道。

物质的吸引力、万有引力、电现象、大气压力及其作用、广、热、燃烧等等的性质,总之,现代科学所依据的事实,全部或几乎还没有发现。

也许由于奴隶的售价很便宜也使得创造发明踏步不前;力气还没有机器那样昂贵。

当希腊哲学征服地中海人心的时候,希腊科学还蜗行牛步,而希腊工业几乎还停留在一千年前希腊人入侵诺萨斯、迈锡尼时候爱琴海的工业水平。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在探索西方美学史的广袤领域时,仿佛踏入了一座充满智慧与灵感的神秘花园。

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都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引领我们去思考美、感知美。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美学的开端。

他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这种观点虽然将艺术置于较低的地位,但却为我们思考艺术与真实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他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认为艺术不仅仅是模仿,还能够通过对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提炼和表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为后来的文学和艺术批评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强调诗歌不仅要有教育意义,还要能给人带来愉悦。

这一观念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艺术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深刻影响。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至美至善的,世间的美都是上帝的光辉的体现。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调和信仰与理性,将美与上帝的存在和秩序联系起来。

在这个时期,艺术更多地是为宗教服务,成为宣扬教义和表达宗教情感的工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强调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智慧和技巧,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更加完美。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到了 17 世纪,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流。

布瓦洛主张以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为典范,强调艺术的规则和理性。

然而,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带来了新的变化。

狄德罗倡导“美在关系”的观点,认为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之中。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中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中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中的美学思想文/心似海蓝蓝2022.9.10大概有以下几个要点:1,柏拉图美学的基础也就是他的“理念论”,现实世界是变化无常的,并不可靠。

究竟真实是那个永恒的理念世界,在那个真实的彼岸世界中,最高的理念,就是只有人才能了解和掌握的“至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美善合一,到了柏拉图通过“理念论”进一步完成了苏格拉底的学说。

如是,至善的理念,也是最真实的,同时是最美的。

这就形成了真善美合一的终极理念。

基于这个终极理念,就展开了美的七个层次。

2,美的七个层次美的身体,身体之美,灵魂之美,城邦之美,知识之美,美的海洋,美的知识。

美的身体是说单个人的身体,我们能直观到它是美的。

进而,我们就发现了不单单是这个人的身体美,普遍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的身体,都美,身体本身是美的。

这就是身体之美。

除了身体的外观之外,我们还能体会到此人有个内在的灵魂,它同样是美的,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美德和品格,类似勇敢、明智、正义、审慎等等。

众多灵魂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了城邦,城邦作为一个整体,同样有它的美,合作的美,制度的美,秩序的美。

城邦发展过程里就会建立各种知识,并运用知识来改造城市,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知识的美就充分展现出来了,每个人都享受到了知识的美。

法律的知识,辩论的知识,建筑的知识,数学的知识,戏剧的知识,政治的知识,商业的知识,战争的知识。

等等,所有这些知识就汇聚成了一个美的海洋。

最后,就是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也就是美的最高形式,至善的理念。

这七个层次,有两条规律,从个别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

美的身体是个别的,具体的;身体之美,是普遍的,抽象的;灵魂之美是个别的,具体的;城邦之美,是普遍的,抽象的;知识之美是个别的,具体的;美的知识是普遍的,抽象的。

3,艺术是为生活服务的柏拉图的美学,也延伸出了他的艺术观,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艺术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进而,柏拉图就区分了两种艺术家,一种是掌握了真知的艺术家,与哲学家并列排在城邦中的十种人的第一位。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看来,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完美与和谐,更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善与真理的象征。

他认为艺术作为模仿世界的产物,只能带来误导和迷惑,对社会没有实际益处。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超越艺术的审美标准,即只有追求智慧和灵魂的升华才能真正接近美的本质。

他的美学观念对后世形成了明显的对抗立场,例如与亚里士多德的审美观相悖。

尽管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其强调对善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灵魂的升华仍有着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引言: 柏拉图、美学观念、简介正文: 美的本质理解、审美观念、艺术关系、影响、后世结论: 价值、美学观念、柏拉图1. 引言1.1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简介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对美的思考和理解。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是一种超越形而上学境界的完美之美。

美是绝对的、理念性的存在,在物质世界中只是其影子或表现形式。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善和美的统一体现,是对普遍理念的追求和体现。

他强调美的本质是美德和道德的体现,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美,更是内在灵魂的美。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思想家、艺术家和文化人。

他对艺术的质疑和对真正美的追求,塑造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方向。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柏拉图美学观念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拓展我们对艺术、美学和人生的认识。

2. 正文2.1 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理解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理解主要体现在他所倡导的“理念之美”理论中。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不是来自于感官世界的具体形象,而是来自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美比喻为“理念之光”,认为真正的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观念,是一种纯粹而永恒的实体。

他认为,理念之美是智慧、真理和善良的结合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古希腊:一、前苏格拉底:美在和谐古希腊:一、前苏格拉底:美在和谐二、柏拉图:美的理念说。

区分文艺世界、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真正的美来源于理式世界。

通过审美教育,有智慧的人能在灵魂的回忆中把握理式的美。

此理式美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亚里士多德:美是和谐的整体。

美是和谐的整体。

美的整体性表现在理式赋予事物形式,美的整体性表现在理式赋予事物形式,美的整体性表现在理式赋予事物形式,在开端中间结尾的整在开端中间结尾的整一性中不参杂任何多余成分。

而此整体性又是由各个部分和谐组合而成的,既有形式的方面,又有形式与内容的相统一。

又有形式与内容的相统一。

中世纪:普洛丁:此岸彼岸之美都存在,真正的美是彼岸美,来源于上帝。

通过反驳古希腊传统的美学观点,传统的美学观点,尤其是西塞罗的,尤其是西塞罗的,尤其是西塞罗的,论证了真正的美来源于上帝,论证了真正的美来源于上帝,论证了真正的美来源于上帝,此岸的美之所以美是分享此岸的美之所以美是分享了上帝的光辉。

人要用更接近上帝的灵魂通过内在感官来感受真正的美。

了上帝的光辉。

人要用更接近上帝的灵魂通过内在感官来感受真正的美。

近代:康德:美的四契机说。

首先从质的方面来说,美是主观的,无厉害的快感。

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美不是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从关系上来看,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合目的。

也就是说审美判断不带有客观的目的也不带有主观的目的。

从模态来看,审美判断是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合一。

主观的目的。

从模态来看,审美判断是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合一。

席勒:席勒:从人性入手探讨美。

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中,人受到来自自然与道德的束缚,从人性入手探讨美。

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中,人受到来自自然与道德的束缚,从人性入手探讨美。

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中,人受到来自自然与道德的束缚,是不是不自由的。

只有在第三种冲动中,自由的。

只有在第三种冲动中,也就是游戏冲动中,人才能由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也就是游戏冲动中,人才能由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也就是游戏冲动中,人才能由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在审在审美中获得自由。

美学史读书笔记

美学史读书笔记

美学史读书笔记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

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

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

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

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性规范,如“黄金分割”等,这是美学形式主义的萌芽。

第三,他们还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天文学方面,形成“宇宙和谐”的概念,把整个宇宙看做美学的对象,而并不限于艺术。

最后,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体也有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当人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时,人就可以爱美和欣赏艺术。

另外,人的内在和谐还会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水风火地四大原素构成,其中火最重要,而且这四种原素还会不断转变。

辩证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对立的和谐,而赫拉克利特则侧重对立的斗争,因此他认为美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一切都在变动,美不是绝对永恒的。

“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

德谟克利特近似“余力说”: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与正在发展的奢侈,这是近代SCHILLER和斯宾塞“余力说”的萌芽,并说明他开始从社会发展方面看艺术的起源。

原子论和认识论:物体表面分泌出的液体微粒,通过空气影响人的感官,使人对物体产生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必须经过理智,才能达到理性认识。

这说明他认识到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为美学打下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

苏格拉底由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转变为从社会科学观点去看待美学,这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美即效用:有用则美,无用则丑,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效用,因此美具有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读书笔记篇一:柏拉图第二章读书笔记《理想国》第二卷读书笔记第二卷开始苏格拉底的主要对话者是格老孔和阿得曼托斯,他们的观点代表了雅典城邦年轻公民或年轻贵族的正义观。

《理想国》全书共十卷,第一卷是引论,多少显得自成一体。

第二卷按讨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主要讨论的是关于“正义”这一议题;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教育的讨论,涉及对神的相关观点。

有人推测,第一卷是柏拉图早年写的一篇旧稿,题为《色拉叙马霍斯》。

第一卷的讨论多少显得有点草率,很可能来自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一次“真实对话”,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

格老孔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格老孔对善的分类:(1)善在其本身之中,如:快乐。

(2)善既在其本身之中,又在其后果之中,如:身体健康。

(3)善在其后果之中,比如各种赚钱术,这些事都是有利可图的,但其本身是辛苦的。

格老孔提出问题:那么正义是那一种善?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属于最好的一种,即第二种,人们喜欢它既因其本身又因其后果。

但一般人并不这么想,格老孔说:一般人认为正义是第三种,本身是件苦事,但喜欢其后果——名和利。

格老孔对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与非正义的论证不满,认为他对苏格拉底屈服得太快了。

格老孔从来没有听到有人有力地为正义辩护,令其满意地信服正义比不正义好。

因此格老孔将取代色拉叙马霍斯与苏格拉底辩论,并期待苏格拉底能有力地为正义辩护。

格老孔认为一般人对正义持否定态度,其论证的思路是:(1)叙述一般人认为的正义的本质与起源;(2)论证实施正义行为的人并非心甘情愿,而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3)论证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日子过得好。

a.格老孔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他认为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

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

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

b.戒指喻:人性本恶,正义的人和不正义的人戴上魔戒,获得没有监督的力量后,两个人会同样行事,利用自己的超能力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不会遵守人群中现有的契约。

“戒指喻”相当于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实验,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能使人隐身魔戒的,但假设存在这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反而能把人性中隐藏的逻辑呈现出来。

c.雕像喻:格老孔接着把正义者和非正义者的形象推至极端,刻画出两个典型的雕像。

不正义者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坏事做绝,但我们还偏偏给他最正义的好名声。

相反正义者,未做坏事却有大逆不道之名,终身坚持正义,却无人知晓。

难道不是不正义者比正义者更幸福吗?格老孔总结道,不论众人还是诸神对不正义者安排的生活都要更好。

阿得曼托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阿得曼托斯引用诗歌对格老孔的观点进行补充论证(诗歌是古希腊对青年及城邦公民进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诗歌也代表了传统,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1)赫西俄德(Hesiod)《工作与时日》这样说到:你要倾听正义,不要希求暴力,因为暴力无益于贫穷者,甚至家财万贯的富人也不容易承受暴力,一旦碰上厄运,就永远翻不了身。

反之,追求正义是明智之举,因为正义最终要战胜强暴。

然而,愚人只有在受到痛苦时才能领会这个道理,因为霍尔卡斯(誓言之神)紧随错误的审判。

贪图贿赂、用欺骗的审判裁决案件的人,无论在哪儿强拉正义之神,都能听到争吵声。

正义女神身披云雾跟到城市和人多的地方哭泣,给人们带来灾祸,甚至给那些把她赶到对她说假话的地方的人们带来灾祸。

相反,人们如果对任何外来人和本城邦人都予以公正审判,丝毫不背离正义,他们的城市就繁荣,人民就富庶,他们的城邦就会呈现出一派爱护儿童,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无所不见的宙斯也不唆使对他们发动残酷的战争。

饥荒从不侵袭审判公正的人,厄运也是如此。

他们快乐地做自己想干的活计,土地为他们出产丰足的食物。

山上橡树的枝头长出橡实,蜜蜂盘旋采蜜于橡树之中;绵羊身上长出厚厚的绒毛;妇女生养很多外貌酷似父母的婴儿。

他们源源不断地拥有许多好东西,他们不需要驾船出海,因为丰产的土地为他们出产果实。

(2)荷马(Homer)《奥德赛》中说到:像某位国王,一个豪勇、敬畏神明的汉子,王统帅众多强健的兵民,声张正义,乌黑的泥土给他送来小麦大麦,树上果实累累,羊群从不停止生产,海中盛产鲜鱼,人民生活美满,得利于他的英明。

(3)默塞俄斯(Musaeus)及其儿子的诗歌。

默塞俄斯是奥菲俄斯(Orpheus)的儿子和学生。

据传奥菲俄斯是缪斯之子,阿波罗的仆从。

他的歌声可以治愈病痛,激发人们的宗教热情。

古代的诗人是部落中最有学问的人,奥菲俄斯曾教授举办宗教仪式的程序,劝阻杀戮;默塞俄斯曾传送神谕,行医治病。

“He assumed that judgement is not executed in this world; that the wicked aresuccessful; that the good are miserable; and then urged from reason and script ure a compensation to be made to both parties in the next life. No offence appeared to be taken by the congregation at this doctrine.”这里不涉及人群的“原罪”。

阿得曼托斯继续引用诗歌论证存在消灾赎罪的方法:献祭,符咒,赛会。

a.赫西俄德说人容易沾染不正义,邪恶很容易为人类所沾染,并且是大量地沾染,通向它的道路既平坦又不远。

然而,永生神灵在善德和我们之间放置了汗水,通向它的道路既遥远又陡峭,出发处路面且崎岖不平;可是一旦到达其最高处,那以后的路就容易走过,尽管还会遇到困难。

b.用荷马《伊利亚特》卷9,[497]以下(陈中梅译,pp198),引证祭享和赛会可替生者赎罪,特有的仪式可使死者在阴间得到赦免。

倘若有人做下错事,犯了规矩,他可通过恳求甚至使神祗姑息忍让,用祭品和虔诚的许愿,用满杯的祭酒和浓熟的香烟。

诗歌中的正义和“神人关系”对城邦中年轻人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比较聪明,善于推理的年轻人的影响。

品达的问题:“是用堂堂正义,还是靠阴谋诡计来步步高升,安身立命,度过一生?”(1)假定没有神,或有神但神不关心人间的事,那么做了不正义的事被神发现也无所谓。

(2)假定有神,神又确实关心我们,那神会如何反映呢?(3)我们知道的关于神的一切都来自诗歌,对于诗人的话,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

(4)如果我们相信诗人的话,那我们可以放手去做不正义的事,然后拿一部分所得来祭祀诸神。

这样我们可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依旧安然无恙。

(5)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不相信诗人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劝说一个聪明、有钱、有体力,有门第的人(城邦中的贵族,真正的强者,有力量作恶者)来尊重正义呢?阿得曼托斯向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1)正义和不正义二者本身各是什么?(定义问题,概念问题,本体论问题)(2)它们对于其所有者各起什么作用,使得前者为“好的”,后者为“不好的”,而不管神与人是否觉察。

阿得曼托斯的讨论中已涉及对城邦中年轻公民的教育问题,即源初知识会对人起规范作用。

没有人曾经指出过,不正义是心灵本身最大的丑恶,正义是最大的美德。

要是一上来大家就这么说,从我们年轻时候起,就这样来说服我们,我们就用不着彼此提防对方的不正义,每个人就都是自己最好的护卫者了。

因为每个人都怕干坏事,怕在自己身上出现最大的丑恶。

For if you had all spoken in this way from the beginning and from our youth up had sought to convince us, we should not now be guarding against one another’s injustice, but each would be his own best guardian, for fear lest by working injustice he should dwell in communion with the greatest of evils.继续与阿得曼托斯的对话,苏格拉底把讨论引向城邦的正义大字小字比喻,小字看不清,大字却可看清些。

个人的正义及其所带来的好处不易讨论,就转而讨论城邦的正义及其所带来的好处。

(private good VS common good)然后再由大见小,讨论在城邦中生活的个人的正义。

城邦的建立: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生存。

城邦公民的分工: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最低限度的城邦(成长中的城邦,健康的城邦):安静和平的田园生活。

问题:正义和不正义是何时被哪些人带入成长中的城邦的?由成长的城邦到繁荣的城邦,护卫者及其教育。

格老孔认为城邦还需要各种“奢侈品”,不单是考虑城邦的成长,而是考虑繁华城邦的成长,看正义和不正义是如何出现的。

苏格拉底说:则我们需要更大的耕地和牧场,就势必要从邻居那里抢夺土地,如果我们的邻居不满足,也必然会到我们这里来抢夺土地。

这样,战争就出现了,城邦需要职业军人(护卫者)来从事战争。

柏拉图对战争及护卫者的陈述是理想情况的讨论,事实上战争和护卫者是一直存在的,比如狩猎可视作原始的战争,猎人可视作护卫者等。

古希腊军事力量的核心是重装步兵,由公民自备装备,全身披挂,使用标枪,盾牌等,作战时需纪律严明,保持队列,一同进退。

公民需要在平时经常训练,才能在战时成为合格的重装步兵。

因此苏格拉底说护卫者需要比别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最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

波里比阿的时代正是希腊城邦的尾声,罗马即将崛起的时代,而公元4世纪已到罗马帝国晚期。

标枪越沉重,投掷出去威力越大,可贯穿盾牌,形成必杀。

但这种重装备需要士兵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经常的训练,即只有职业化的公民军才能胜任,从这个角度古希腊的城邦确实是军事共和国,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斯巴达。

因此在古希腊,广泛地存在亲斯巴达倾向(比如色诺芬)并非奇事。

篇二: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

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