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的分化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陈第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 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 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的观点。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日积月累,就反映出语言在 不同时代的明显差异。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 的事物、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观念,旧技术、旧事物、旧 生活方式和旧观念往往被替代而消失。与之相应,语言中 的词汇也会逐渐更替。
社会方言是因为社会成员集聚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而产 生的,因而一个人如果交叉地生活在几个言语社团之中, 他就能同时掌握几种社会方言。
语言变化的原因 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 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 斯大林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 创新要求、省力要求。 人们在用语言交际的时候,为了引起对方更多的注意, 常常换用一些“新鲜”说法,由此而引发词汇或用法的变 化。发音省力则是引发语音变化的重要动因,比如总是挨 在一起出现的音会同化,频率特别高的虚词在会弱化。
语言中有多少种社会方言?数量难以计算,因为言语 社团的多少简直是无法统计的。少到几个人,大到整个语 言社会,只要有值得注意的语言特色,都可以看成为一个 言语社团。比方说,年龄的不同就可以组成不同的言语社 团,在语言的使用上各具特色。以上海话为例,现在的老 年人和年轻人的语言就有一些差别。例如老年人对“烟” 和“衣”、“简”和“既”两类字的读音分得很清楚,而 年轻人已经不分。北京则有一种性别加年龄的言语社团差 异:年轻的姑娘在发八;、t砂、侧的时候往往舌位偏前, 带有明显舌尖作用,学界称为“女国音”,中、老年妇女 以及各个年龄的男性却没有这种现象。不同的性别可以组 成不同的言语社团,语言上各有特色,这在日语里比较明 显。有些词是只有成年男性才说的,另外一些词则是只有
比如,远古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单音节的词互 有区别。之后复辅音声母消失、辅音韵尾合流等,音节简 化,声调产生。两汉之后,音节结构进一步简化,语言符 号的区别性减少,新概念新事物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产 生。被采用的新方式是加长词的长度,双音词代替古代的 单音词。现代汉语已经不再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了。 随着双音节词的产生,一个词内部的两个成分之间的 关系又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双音词内部的两个位置上因语 素出现频率的不同而在语音、语义、语法上产生轻重主次 的区别,固定位置上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语素,语音上弱化 为轻音(如“-子”)甚至失去音节身份而与另一个语素合音 (如“-儿”),语义泛化,语法搭配能力增强;出现了新的 派生构词规则。
这些都是某一言语社团的社会方言的具体表现。
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 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用词上的不同。不同的行业由于工 作的需要而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词语。比方说,长刨、短 刨、平刨、边刨、圆刨、槽刨、手锯、电锯等是木工的行 业用语;处方、休克、血栓、粥样硬化、饮片等是医药界 的行业用语;行头、场面、龙套、生旦净末丑等是戏曲界 的行业用语。科学技术的术语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用语。音 节、元音、辅音、主语、谓语等是语言学的术语;有机、 无机、催化、卤素、稀土等是化学术语。不同的社会阶层 也有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一般称之为阶层方言。它主要 表现在各阶层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 理解上。旧社会我国的封建统治者所用的阶级方言在描绘 当时社会情貌的文艺作品中可以找到很多生动的实例,特 别是专门反映清末吏治的种种腐败现象的谴责小说《官场 现形记》可以说是集官吏语言之大成。法国的贵族曾经有 所谓“沙龙语言”和“闺秀语言”,它们的样品通过莫里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若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假如说 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是相对均匀的,语言的新变化就 会在社会中均匀地传播开去,所有人的语言就会发生相同 的更新,结果就会是语言虽然发生了变化却不会分化。然 而实际的情况是,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 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 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造成 了语言的分化。社会的分化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状况,与之 相应,语言的分化也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其他的社会方言没有排 他性,不拒绝其他言语社团的人们了解、运用,因而它们 的有些词语也可以被全民语言所吸收而成为日常的交际用 语(如“休克”、“角色”等);而黑话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如 果不是熟练地掌握座山雕所属盗匪集团的黑话,就无法打 进匪窟,生擒匪首。
语言词汇的变化虽然灵敏,但它的基础仍然非常稳固。 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反映交际中最 常用的基本概念,它是很不容易起变化的,如“天、山、 水、日、月、人、手、头、身、大、小”等。第二,除了 从外语借入的成分以外,构造新词所用的材料(词根、词 缀等)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构成新词的格式 也是语言中现成的格式,所以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原有材料 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是大家似曾相识的东西。
不仅语音、语法、词汇各个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不同 方面的变化速度不平衡,就是同一子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 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变化速度也可能是不平衡 的。比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 候只有开、合二呼,而/tɕ/组只有齐、摄二呼,那是由于tɕ 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二呼前的/k//ts/保持不变, 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tɕ/,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 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 部的具体表现。
可以看出,是方言还是亲属语言,其差别主要是由语 言外的因素决定的。如果只着眼于语言内的表现,则方言 和亲属语言都是历史上的同一祖语在地域上的分化,性质 上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语言系统内的表现也没有大的区 别,详见第九章第一节的讨论。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是同一语言因社会分 化状况不同而造成的语言分化程度不同的三种形式。
二、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 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 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 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 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明这种 “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工农群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 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 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与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交际息息相关,但 是语言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 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难以从社会或人际交流的因素中寻找 直接的答案。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 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种 因素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要求,或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 或由于孩子学话的偏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发生变化, 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 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相对于音位和音位聚合格局来说,音值的变化要相对 快一些,特别是方言语音,由于缺乏普通话那样的语音规 范,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言语社团的人的音值往往有听 得出来的差别。 语法是组织语言材料的结构规则。上面谈到的创造新 词,使用的就是语法中的词法格式。旧词的消失不会对结 构规则带来影响,因为某些词虽然消失了,但是这种规则 还存在于许许多多的其他词语中。句法也一样,平常人们 所说的、所听到的句子是由少数的句法规则支配的,不会 轻易地变动。所以,如果没有外来的影响,语法自身演变 的速度是很缓慢的,它的稳固性甚至比语音还要强。
社会方言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 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相互的联系比较密切,交际频繁, 而不同社团之间的交际则相对稀疏。交际密度的不同,影 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社团内部的交际密度高,语言创新 就能及时地在社团内部推开;社团之间交际密度低,语言 创新就不能及时地传播到另一个社团,从而各个社团就会 形成百度文库己的语言特点。根据社会因素而区分的社团与语言 特点相关,因此这些社会社团又被称为不同的“言语社 团”。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 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所谓社会方言。
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 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把山西汾阳话、北京话和隋唐时的中古音: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 允许突变。 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 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 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 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 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词汇演变既灵敏又稳固的两个方面,一般词汇变化快 而基本词汇(特别是基本词根)和构词法变化慢,既是语言 演变不平衡性的体现,也是语言渐变性的体现。 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都是通过有限的语音形式表达出 来的。在一种语言里,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完全能够满 足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词汇发生急剧的演变,也不会对 音位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说不会很快地带来影响。 也即,语音子系统音位及其聚合格局的变化很慢,相对稳 固。
亲属语言在地域上未完全分化的社会会由于某些战争 或政治事件而完全分化―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并 创制各自不同的文字和书面语。在不同地域已经完全分化 为不同的社会的条件下,各地说话人的语言认同一般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不再认为各地所说的是同一语言。这些从 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 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例 如拉丁语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解体,它的各个方言就发展成 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 语等独立的语言。
地域方言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有了特别的进步,通常 会伴随着人口的突然增长和疆域的日益扩大。由于自然灾 害、战争等原因,一个社会的一部分居民也可能大规模的 集体迁徙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 下,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一个社会出现不同地域范围内 的经济政治相对独立和交际上的不均匀。于是,一个地区 内发生的语言变化不大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使得各地 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的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 增加,形成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而如果扩张后 的地域仍然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之中,仍然使用共同的 文字和书面语,各地在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同时就仍然 会保持一定的联系,虽不完全统一却也不完全分化。在社 会不完全分化的条件下,语言的地域分支就会一方面保持
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地域方面。同一语言现 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有 些地区不变,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比如同 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ɕ/,在广州却保持/k//ts/ 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ɕ/,而/ts/不变(/ts/后的摄口变齐 齿)。 一般说来,语言在地域上的差异,语言系统中所谓的 不规则现象都是过去的语言保留在今天的语言系统中的历 史层积,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见证。这些现象为探索语 言的历史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