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教案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主讲教师常海军

授课班级09机械设计与制造(1)(2)(3)班

使用时间2011.3——2011.7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单元章节]

第四章制造业的系统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产品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等;

2.了解和掌握一些内容,如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等;

3.掌握一些计算,如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中时间的计算,大量、成批、单件生产类型信息系统设计中期量标准的计算等;

4.熟练掌握一些方法,如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基本车间生产的组织形式,批量生产零件移动方式的计算,期量标准的计算,工厂选址及工厂布置的方法等。

2.教学难点:基本车间生产的组织形式,批量生产零件移动方式的计算,期量标准的概念与计算工厂布置的方法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2+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语设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1.生产过程组织

上一章讲到,要对服务过程进行设计,同样,生产过程也需要设计,我们称为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是否合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效益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必

须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组织。

二、授课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1、生产过程组织

(1)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和内容

生产过程组织就是要以最理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并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形式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起,直到把该产品生产出来为止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完成劳务的全过程。是人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结合。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如厂房、设备、工夹具、模具等)按照一定的步骤与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或位置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产品生产过程的进行还需要借助自然力的作用,如铸件的自然冷却过程,油漆的自然干燥过程,食品的自然发酵过程等。

从制造业来看,基本形式有两类:流程式与加工装配式。

(3)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

企业的生产过程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企业为了制造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而进行的生产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与制造、试制与鉴定等。

基本生产过程:是指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而制成产品的过程,即产品的加工过程。

工序:在一个工作地上,由一个或几个工人,对一定的劳动对象所进行连续加工的那一部分生产活动。分为工艺工序、运输工序和检验工序。

工作地:是指工人工作的场地,通常配备一名或几名工人,占有一定的面积,拥有机器设备和工位器具及劳动对象。

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过程。如企业所需的动力生产和供应,工模具、夹具的制造,设备的维修等。

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服务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供应、保管、运输、试验和检验等过程。

以上过程分别对应生产技术准备部门(研究所、科研所、工艺科、工具科、试制车间等)、基本生产部门(加工、装配车间等)、辅助生产部门(机修车间、热电站、锅

炉房、空压机房等)和生产服务部门(运输队、仓库、试验检验部门等)。

(4)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组织生产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工序之间的流动,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之间、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企业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间隔内,完成大致相等或稳定递增的产量或工作量,使生产过程不至于出现时松时紧和经常性的突击赶工现象。

生产过程的柔性:是指加工制作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

2、制造业的物质系统设计

(1)物质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生产过程的物质系统设计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地配置企业中的各生产单位(车间、科室、仓库等)和其他设施(道路、管道、供电、消防和绿化场地等),并在车间内合理布置机器设备使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生产系统,以便生产活动顺利地进行。

可以看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厂址的选择,工厂布置,车间布置。

(2)工厂选址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成本因素与非成本因素,教材59页表4-1

工厂选址的方法:

分级评分法

步骤

列出相关因素

对每个因素赋予一个权重,各权重之和一般为1.00

给所有的因素确定一个统一的数值范围,并在这个范围内对每个备选方案的所有因素进行打分

将每个因素的得分与它的权重值相乘,再把每个方案各因素的这个乘积数相加,得到各备选方案的总分

比较各方案的总分,选择总分最高的地点

缺陷

在决策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融入决策者的主观因素,结果可能不够客观。

举例:

积点法:

确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确定方案评价的标准总分

确定各因素的标准分

分析备选方案各因素的得分

算出各方案的总积分,总积分最高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3、工厂布置

(1)工厂总平面布置

工厂总平面布置是工厂的总体安排,它是根据已选定的厂址地形,对组成工厂的各个部分,包括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公共设施、服务部门、绿化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确定其平面和立面的位置,并相应地确定物料流程、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各基本车间应按工艺过程顺序布置,使材料、半成品的流动很少有交叉、倒流、迂回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