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茅盾的代表作:1927~1928(《蚀》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1929《虹》—时代女性成长的曲折1933《子夜》—标志着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长篇艺术所达到的高峰1942《霜叶红于二月花》(《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具鲜明三十年代时代特征抗战时期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歌颂延安精神矛盾的小说成就:1、题材与主题的开掘:注重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A、1929《虹》—时代女性成长的曲折B、《蚀》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着的大革命失败的社会心理《幻灭》:描述了一个抱着美好幻想的参加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
主人公静女士怀着小资产阶级的天真幻想投入革命,革命动荡中幻想破灭回到个人恋爱的小天地《动摇》:知识分子方罗兰身处革命与反革命的严重冲突中,既不敢打击敌人,又不敢依靠工农,在动摇中葬送了革命和自己《追求》:小资产阶级在大革命失败后既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又不愿苟活沉沦,只能盲目的挣扎而终不免失败C、《子夜》:a、对中国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描写。
吴荪甫的失败结局,说明实业救国道路是行不通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b、表现了三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为求出路,而加剧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
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利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无法生活,只得被迫停工,最终导致破产D、《霜叶红于二月花》揭开了本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的一角。
描写了婉卿对待性无能丈夫的那些场面,流露母性的温柔胸怀,揭示了人性的美丽(《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的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剧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向反抗道路的必然2、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注重人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子夜》吴荪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一、吴荪甫具有两方面的性格a、果断、自信。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开始。
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推向高潮。
《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
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a、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B、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二、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三、学衡派:以1922年9月在南京创办的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梅光迪、胡先啸、吴宓。
多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主张依靠伦理道德的理论来凝聚中国。
宗旨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主要研究和为维持传统文化。
与新文化相反,站在了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四、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文学研究会:1921 年1 月,北京。
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12 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 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五、创造社: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
受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受到“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使命”,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同时,她们又重视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热炮火’.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里描写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六、周作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之一,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就文学的本质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框架整理)
研究架构图第一编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2:文学革命的成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潮流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表4: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趋向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一)表5:第一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一)表6:第一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六月)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表7:三零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8:自由主义对左翼文学的批评声浪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二)表9:第二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二)表10:第二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编第三个十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九年九月)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表11:战争下的文学发展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1:四零年代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类文学创作(三)表12:第三个十年各类文学创作发展及其代表作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家及其作品和影响(三)表13:第三个十年文学名家及其影响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表14:台湾文学概况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5: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表16: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比较来源:笔者整理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伍、书评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小说一」「五四小说。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的《狂人日志》、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也相继问世。
「五四小说」从此拉开序幕。
「林译小说」古文家林纾用文言意译的西欧小说。
「周译小说」以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为代表,直译日俄与其他弱小民族的小说,影响到了“五四“小说的内容、形式以至风格。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家的主要功绩是建立了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的基本叙述模式。
主要作者有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形成:1、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2、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刺激。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写的是接受了家庭包办婚姻的青年同时接受了人道主义的思想,如果追求一己的幸福则必牺牲一个旧式的弱女子,若不离异又必陷入自己一生于不幸。
小说人物最后就这样处于两难境地。
「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烦忧”。
《沉思》提出作裸体模特儿的女子为何爱人反对、官吏干涉,甚至男性画师也不理解她的动机,使其陷入沉思之中。
担任模特儿的纯洁美丽的女性是作者理想的“爱”与“美”的象征,她向往于用自己的身体通过画面来将“爱”与“美”传诉给人们,但是她的理想破灭了。
《微笑》让一个女犯人“慈祥的微笑”发出奇效,竟然使小偷都得到感化和超度,从此变成了“有些知识的工人”。
王统照擅长运用象征手法,与故事的写实性参杂并存。
《春夜喜雨》常常蒙上一层虚幻的色彩,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力度。
《湖畔儿语》加强了社会现实感,从一个有家不得归的儿童视角,侧写贫苦母亲被迫卖淫的困境,以及这种特异的人生环境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严重残害。
《沉船》、《生与死的一行列》等短篇以沉实的笔触写底层人民穷苦的生,或惨痛寂寞的死,“爱”与“美”的“问题小说”的玄想,已被真实的图景所代替,艺术上也更加圆熟。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1.1915年9月,独秀发表《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作人、雁冰、地上、统照等等;月刊《小说月报》;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
3.文学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是白话文推翻文言文,白话文获得全面的推广;4.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郭沫若、资平、郁达夫等等,都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五卅”为界分前后期,前期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同情无产阶级革命;5.新月社、语丝社6.迅主要作品《呐喊》《彷徨》深刻思想主题:国民性与人性主题(1)对旧中国不幸人生的艺术概括(例如啊Q的不幸人生)(2)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彻底揭露(《狂人日记》《祝福》)(3)对国明精神弱点的揭露批判(阿Q精神、阿Q主义)(4)对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隔膜,冷酷关系的揭露批判(祝福中的人们把祥林嫂的悲剧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5)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思考(伤逝中)(6)对美好人性的赞颂(一件小事中车夫撞了人之后。
)7.小说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模式,例如《示众》里面因为一个示众的罪犯而引起的人们的聚集,将看与被看体现得淋漓尽致.罪犯被人看,也在看别人,而围观的人们在相互的看,又被看;(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还乡模式,例如《故乡》,小时候看到的闰土形象,后来出去读书回来时再看到润土,此时的形象完全不同了,后面又离开了故乡,体现了这一模式;8.阿Q的精神特征:一般特征:遵守“男女之打防”,盲目排外;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虚妄自大,麻木健忘,自轻自贱,化丑为美,欺软怕硬;9.问题小说,针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提出问题,试图解决问题核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题材;主题: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故事社会(问题)代表作家:冰心,庐隐,地山10.问题小说衰落的原因:1.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客观上也造成某些积极影响;2.在艺术上问题讲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元素,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但作品视野比较狭窄往往承载概念化的毛病。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王超冰
著名文学史研究家王瑶之女。九十年代后迁居海外。论文代表作《不容忽视的副笔——试析老舍小说中关于 婚姻爱情的描写》、《读<茅盾作品浅论>》和《“不能够在生活以外看见艺术”——谈巴金短篇抒情小说的现实 感》等。
就研究的角度而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比较注“全方位”的整体研究,突破了以往现代文学史研究和 作家作品评论的某些旧格局,没有像以往的文学史专著一样孤立地讲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 特点,而是变单篇的个体分析为综合性的整体研究,比如就“鲁迅”而言,作者们结合了时代的发展将对鲁迅的 介绍分为两章,分别在第一编《第一个十年》和第二编《第二个十年》中根据社会局势的影响而分析其对作家所 产生的艺术的改变。在作者们的笔下,中国现代文学不是彼此隔离、互不依赖的个别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 经纬相连的有机整体。他们既把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个整体单位放中国文学发展史和世界文学发展史的更大的历史 单位中,去探讨它的价值和地位,又把它放到中国现代历史尤其是思想发展史另一个整体中,去研究中国现代文 学本身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一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第一编为第一个十年 (1917一1927),第二编为第二个十年(1928一1937.6),第三编为第三个十年(1937.7一1949.9)。这种分法最简 明,彻底撇开了现代文学史上对于历史分期纠缠不清的说法,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 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非常客观。在 内容选择上和编排上,教材每编又按照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新诗和戏剧的顺序安排具体内容。它虽然也按传 统的文体分类法,但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然后设专章论述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 作家作品,每章还附录了年表。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也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 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 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 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 人的同情和理解。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对于文学流派,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 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 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同时它还包括台湾文学,每章后也都有注释和年表,这是其一大特色。而注释 和年表对每章所提及的文学社团、期刊、运动、论争、事件,有影响的作家、作品都作了全景式的扫描,使本书 更加具有了立体感和时间感。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思想文化基础: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政治维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伦理道德)语言基础:新文化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新青年》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敬告青年》提出“人权”、“平等”、“自由”):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陈独秀主张“以欧化为是”、胡适提出“输入学理”、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
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废文言倡白话,提出文学改良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4、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刘半农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6、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是文学革命的内容更加具体化。
二.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闻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随后有创作了《孔乙己》、《药》。
除此之外还有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春雨之夜》、郁达夫的《沉沦》、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赵树理
小说:内容:农民形象的代表 艺术: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艾青
诗歌:内容:1土地与太阳的意象 2忧郁的情感 艺术:1中西结合 2自由诗体
5现实与民间赵树理孙犁康 濯孔厥刘白羽丁玲周立波欧 阳山柳青
6讽刺诗臧克家、袁水 拍
7穆旦和中国新诗派
8新歌谣叙事诗:李季 阮章竟艾青抒情诗:何 其芳、陈辉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创作(二)
区域 国统 区
文学创作
初期昂扬激奋的基调、爱国主义的主题、民族战争中新人、新的民族性格。小说艾芜的《秋收》姚雪垠 的《差半车麦秸》,丘东平《一个连长的遭遇》等;诗歌有墙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的创作;散文有 秋东平《第七连》,骆宾基《救护车里的血》等;戏剧出现了街头剧、广场剧、茶馆剧、游行剧等。相 持阶段沉郁苦闷的基调、面向现实重体验、转向历史重追忆、描写知识分子的苦难。小说路翎《财主的 儿女们》等;艾青长诗《火把》等;戏剧夏衍《法西斯细菌》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暴露讽喻的基调、 对黑暗的诅咒、对腐朽现实否定、知识分子的自我内省与总结。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等;诗歌袁水 拍《马凡陀的山歌》等;散文有冯雪峰、聂绀弩的杂文;戏剧有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乱世 男女》《升官图》等。 明朗素朴的基调,歌颂新社会新制度,描写农民士兵干部,描写解放了的新人。小说有赵树理《小二黑 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等;诗歌有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等,戏剧出现了秧歌剧和新歌剧,新歌剧《白毛女》《赤叶 河》味”与幽默是其独 特的风格
曹禺
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家》五部经典 内容: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 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艺术:“大融合”的戏剧境界。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1917年文学革命发端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时三十年。
这一时期,文学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在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等方面也展现出蓬勃生机。
本文将全面回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特点与影响。
一、文学革命与初期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文学革命。
这场革命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他们倡导文学民主,反对封建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
这场革命迅速席卷全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革命的推动下,新文学运动蓬勃兴起。
新文学作家们纷纷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和形式,致力于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贴近民众生活的作品。
他们注重个性解放,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化与流派纷呈随着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和作品纷纷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中,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犀利的批判精神,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学的瑰宝。
同时,以茅盾、老舍等人为代表的写实主义流派,则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描绘,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还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各具特色,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景观。
三、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的繁荣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文学批评家们不仅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文学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附录本章年表
附录本章年表
第二编
本编延续第一编的阐述手法,首先讲述了第二个十年具有旗帜性质的文学思潮运动,指明了第二个十年别离了第一个十年的新文学“团队作战”的局势,新文学内部已然开始分裂,形成了无产阶级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相对立的局势,同时较为粗略的分析了两大文艺思潮,指明本时期的创作趋势和导向。紧接着,作者分章介绍了本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文学大家茅盾、老舍、巴金以及沈从文。然后根据文学题材的划分介绍了诗歌、小说等在第二个十年里的继续发展。在戏剧领域,又着重单列出剧作大家曹禺,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另外本编延续第一编中《鲁迅》的讲述,继续讲述了鲁迅在第二个十年中的文艺贡献,在本编的鲁迅专章中,作者又借题讲述了鲁迅创作的杂文的意义及其后世影响。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基本线索
第十章茅盾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二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三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向
附录本章年表
附录本章年表
第十一章老舍
一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
一民国通俗小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写实小说
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附录本章年表
附录本章年表
第五章郭沫若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六章新诗(一)
一新诗的诞生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二早期白话新诗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一雅俗对立的逐渐消解
二体验与追忆
二各类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在文学革命之前就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晚清的裘廷梁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也为后来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文学革命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乘机发展,新兴的社会力量增长,又为新的文化与文学运动提供了物质的阶级的基础;3、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早就了一批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工业技术的引入促成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导致现代文学市场的形成,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5、辛亥革命之后的十多年里,思想政治松动,相对比较自由,文化空气新鲜。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始。
陈独秀在发刊词《警告青年》中就鲜明的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其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文论是陈独秀主张“以欧化为是”,胡适提出的“输入学理”,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主张,都以恢弘的气度、充沛的热情大力输入西方文化,最大限度地吸收新的信息,迎赶世界潮流。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一、我国现代文学我国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我国社会飞速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在这30年的时间里,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我国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作家们通常从个人生活、社会现实、历史记忆等方面出发,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价值。
二、三十年“三十年”在这里指的是1980年代到2010年代的这30年时间段。
这段时间是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这30年里,我国文学在内容、形式、思想等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作品涉及的主题广泛,风格多样,作家们对于个体命运、社会现实、国家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深度。
三、名词解释在我国现代文学这一主题下,我们需要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
这些名词可能涉及到特定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和意蕴,深化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这30年来,我国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作家们对于时代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表达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和魅力。
我相信,通过对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下社会的脉搏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启发。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和梳理,我们不仅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名词,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让我们继续深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知识,为文学创作和传播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人文关怀和个人命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名词解释1 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
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
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
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2 国剧运动:1926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
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的倾向;在戏剧表现上,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再过几十年大部分的中国戏剧,将要变成介于散文、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的形式"。
——他们的这一设想,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3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
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
“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
同时,“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也产生较大影响。
4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成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一、文学革命的起因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③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二、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
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
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
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
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
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
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
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三、文学革命的意义1、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
2、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劳,以从理论主张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揭开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学的光辉的第一页。
3、使中国文学打破封闭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开始走向中国,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进程。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思潮一、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1、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是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工作。
现代文学三十年
1、“学衡派”:1922.1,在南京创刊《学衡》,代表人物有吴宓(主编)胡先骕、梅光迪。
“昌明国学,融化新知”。
2、对“甲寅派”的斗争,还击:文研社、制造社、语丝社、新月社等进行还击。
鲁迅:《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等;沈雁冰:《文学界的反动运动》,郁达夫:《骂甲寅十四号〈评文化运动〉》,徐志摩:《保守与玩旧》等。
3、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瞿世英等12人。
将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还陆续出版了《文学旬刊》、《诗》月刊、《戏剧》月刊、“文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
文学研究提倡“为人一辈子的艺术”,他们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制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视为“为人一辈子而艺术”的一派。
4、制造社:l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其代表人物是郭沫假设、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平、郑伯奇等。
刊物有《制造季刊》、《制造周报》、《制造日》、《洪水》、《制造月刊》等。
创作态度宣称是:“本着咱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学活动,重视文学创作的“直觉”,崇“灵感”,追求文学的“全”与“美”。
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色彩。
创作上看,制造社的流派色彩比较显著。
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后期创作社致力于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5、语丝社:1924年11月,在鲁迅的支持下由孙伏园发起开办《语丝》周刊,以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提倡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要紧成员有鲁迅、钱玄同、周作人、林语堂、川岛、刘半农、冯文炳、俞平伯等。
6、鲁迅庞大的思想深度(“表现的深切”)以现代意识对现实生活进行观照:第一,鲁迅从启蒙主义的角度和立场出动身,观看中国的社会现实,因此他关注的中心是人的精神状态,进行的工作是批判“愚弱的国民性”。
第二,鲁迅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小说深刻的反映了一个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上篇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药》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2离去—归来—再离去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故乡》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
现代文学(30年)
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出生于浙江桐乡一个古老的文化气息颇厚的 水乡乌镇。“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一 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后来成为他 最主要的笔名。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茅盾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 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 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极其成长史的写法,逐 渐使他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 远,“社会剖析小说”便由此而来。 他的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修养,开阔的思想,生活, 艺术,视野,对他开创“社会剖析小说”起了绝大 的作用。
茅盾的小说成就(一)
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 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 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的同步,自 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 能反映时代全貌极其发展的史诗性。 其次,时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 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更注重于表现人物性 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 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然而如果我们更近一步探究,就会发现这部小说还 有更深入的意蕴,那就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 的思考。 这部作品所写,即是一个来自农村 的纯朴的农民与 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 的故事。 《骆驼祥子》中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不 自觉的纳入到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 总主题中。
茅盾的小说成就(二)
以茅盾的文学观念来说,人物是小说的中心, 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客观条 件,客观环境造就了人,所以他总是从多方 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 人物性格极其发展。 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进行 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思想内容、主题: 歌颂人性的美与善。作 者所追求的人生形式,是一种 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世外桃 源。 对旧社会的批判。
边 城
沈 从 文
(五)人物形象: 1、翠翠:她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她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她秉承湘西青山丽水的灵气,是 美的精灵与化身。她的爱情故事顺应着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 天性,自由地自然地发展。处处体现出少女的自矜、自尊和对 爱情的忠贞。翠翠是作家理想中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性爱:沈从文小说中大量的性爱描写,最突出地 表现在他对都市和湘西的不同态度。 3、民俗、民风: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生动地表现湘 西及沅水流域的民风、民俗。
三 、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
沈从文特殊的身世、传奇般的经历以及由之给他带来 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 “常”与“变”。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湘西所能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 《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2、老船夫:他是“善”的化身,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另一 方面通过对外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 3、天保、傩送兄弟俩:勇敢、剽悍、诚恳, 富有进取精神,撑船下海,肩挑背驮,样样在行, 那典型的苗家后生形象浮现在眼前。
(六)艺术特色: 1、《边城》结构奇特。 2、《边城》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3、小说是用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的。 4、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边城》的亮点。 5、《边城》的成功与语言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其基本 语言是湘西方言。 6、现实与理想相融合的事的意境 7、作者极力地渲染人物的人性美。 A、爱情 B、亲情 C、邻里之情 D、敬业、慷慨。
六、《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 界”的集中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说,沈从文不仅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 着人生理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 他的学生评价他说:17岁以前生活在真实的湘西,17岁之后生活在梦幻 的湘西。沈从文不忍心表现湘西恶的一面,关键的时候总是回避仇恨、丑陋、 野蛮、残忍,是一个唯美、慈善的作家,供奉着一座人性的希腊小庙。 沈从文从情感上倾向湘西,理智上却知道城市比湘西好,他试图给城市 人注入一种新鲜的血液。 沈从文反对文学附属于政治,与鲁迅都采取了异族文化的视角,分属于 截然不同的两派: 鲁迅是从外国先进文化的角度对中华民族进行批判;而沈从文是从苗族 文化的角度反思汉文化的。
1929年1月,开始与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 创办文学杂志《红黑》和《人间》,并参加新 月社。1930年夏,任武汉大学国文系讲师。 1931年1月,胡也频被捕入狱,2月被枪杀于上 海龙华。4月,沈从文冒险护送丁玲及孩子回家 乡湖南常德。 秋天,赴山东,进入青岛大学任 教。1932年秋天, 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 6、锋芒毕露。1933年5月,丁玲被捕后失踪,引起文坛瞩目。7月发表了《记丁 玲女士》。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10月,沈从文发表《文学者的态度》, 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 1934年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 7、辗转流徙。1937年8月后,先后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副教授、联大北京大学教 授,直到1946年,任北大教授,并参加编辑了《大公报》、《益世报》、 《平明日报》等四种报刊的文学副刊。 8、离开文坛。 1948年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说他“一直是有意识地作 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在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后被赶下了北 大的讲台,经于导致精神错乱,从此,离开文坛。 1988年逝世于北京。
◆ 湘西世界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小说在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 现实人生形式的作品,往往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
《柏子》《萧萧》《丈夫》、《会明》、《贵生》等 作品构成了一个系列,以冷静客观的笔法,再现了20年 代至30年 代湘西山村儿女的苦乐人生。作者的感情是 复杂的,笔端既洋溢着热情,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与惆怅。 理想人生形式是沈从文出于对现实人生形式的不满 与厌倦而创造出的。在这里时间的概念和社会的矛盾被 有意地模糊了,呈现出牧歌式的“边城”世界。 《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月下小景》等篇。代表作《边城》。 沈从文把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看做是理想人生形式,其极致就 是“爱”和“美”结合的“神性” 。那种真挚、大胆、热烈的生命状态是最高 的人 性,也是最高的神性。作者从民间故事、苗族传说和佛经故事中汲取营养,在浪 漫主义的格调中回荡着历史的悠长的余音。《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 下小景》。 最典型的是他的代表作《边城》,不仅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以及社会 理想,更以其浑圆完整、凝练畅达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审美品格,为中国现代抒 情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境界。
中国现代文学史(1)
主讲 李翠梅
第十二章 沈从文
第一节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第二节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在景象万千的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个相当独特 的文人。他善于叙述故乡湘西农村特异的风俗人情,并 从中提升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是田园小说的集大成者。 沈从文主要的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构筑起他特异的 “湘西世界”。他的一生都在执着地歌哭着这个世界的悲 欢离合、哀怨忧愁。
(二)《边城》的创作动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 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 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 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 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从文小说习作选 代序》 (三)解题: “边城”不仅是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时间概念和文化概念。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 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 “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 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小说主旨是让人们从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 落处”。
思考题: 1、作者借《边城》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2、沈从文是怎样探索“人与自然相契合”的湘西世界 ? 3、沈从文是怎样批判庸懦、虚伪的都市面影? 4、《边城》的艺术特色? 5、比较鲁迅和沈从文在批判传统文化方面有何不同。
第二节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一、关注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 作者笔下的“湘西世界”,体现的是下层劳动者美好人 性的理想,《萧萧》、《柏子》、《丈夫》等从食、性这些最基 本的生存层面写出底层人民的本性,呈现一种生命的自在状态。 二、乡村叙述的代表作《边城》 (一)概述: 《边城》写于1934年4月,作品 以30年代湘西的社会为背景,以湘、 渝、黔边交界的茶洞渡口为描述对象, 以老船公和外孙女的生活经历为载体,把湘西朴实的民风及 独特环境中那种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小说创作
沈从文是怀着一个神圣的“文学理想”竭力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 坚决反对文学的党派性和商业性。 1、题材: “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即“两个世界”。 沈从文的小说蕴涵着独特人性理想和文化追求。可以概括为:非都市而颂 乡野,扬卑贱而抑豪绅。 ◆ 都市世界 沈从文的都市小说,都是以自然文化的价值尺度对都市文明进行嘲 讽和批判。在沈从文笔下,都市环境是肮脏的,嘈杂的,拥挤的。 上流社会生活堕落腐败,如《绅士的太太》; 知识分子则卑琐虚伪,如 《八骏图》《大小阮》 。 底层人为沉重的生活扭曲了灵魂。都市社会既缺乏道德感,也缺乏生 命 力量,人性的灵光全部沦丧,人成为生命的空壳。表现上流社会一部分人不甘 沉落的挣扎《如蕤》。
三、沈从文小说的文体特色 1、创造式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文化小说(诗 小说、抒情小说)。 2、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 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湘行散记》、《湘西》以 《烛虚》等)。
四、文学理想的寂寞 沈从文的文学的“人性立场”,即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 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 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城市文学, 因此难于被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所理解,所以他是寂寞的。 五、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对于3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苏雪林和刘西渭的研究。 对于4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郭沫若的观点。 对于5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王瑶的文学史研究。
对于60-7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夏志清的评价对后来形成“沈从文热”的 影响。 对于8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凌宇对沈从文文体研究的意义。 对于9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王晓明的研究。
四、沈从文作品的风格
沈从文最独特的文学贡献是田园小说。从题材上看, 这些作品可以分为二类: 1、都市小说。批传统田园感情进行了现代的改造和升华, 创作出的是熔铸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文化追求的田园 小说。
五、沈从文小说创作特征
1、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表现人生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 其文学理想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探索社会进步的道路,而是从人性的 角度去寻求重造民族品德的门径。 2、广泛吸收外国文学汁液,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 受契诃夫影响对小人物、平民众生关注;受屠格涅夫影响小说抒情性自然性 强。小说呈现出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 3、重视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浪漫性。 4、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俭约的语言风格。有“文体作家”之称。
第一节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一、沈从文的生平简介
1、简历。生1902年12月28日,湖南省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
2、少年时代。1917年(15岁)从凤凰县第一小学毕业,这是他的最后学历。8 月,即按照当地的风习进入地方行伍。 3、进京求学。1922年(20岁),在接触新文学后,出于内心的憧憬,独自闯 荡北京,升学失败后,住在“酉西会馆”(半年后迁入银闸胡同一公寓“窄 而霉斋”)自学,并开始文学创作。 4、初露锋芒。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1927年又出版了 短篇小说集《蜜柑》。 5、登堂入室。1928年1月,到上海,8月应胡适之邀,以小说毕业的资历担任 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讲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