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在本次《文学部落》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的概念和活动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文学社团的基本概念和活动意义的讲解,虽然我尽力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解释,但感觉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些肤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通过组织一些文学社团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编写具有特色的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我国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举例解释:
-在学习文学社团的基本构成和活动时,重点讲解文学社的组织结构、活动类型及其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
-在新词新句的学习中,强调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通过例句展示“编排”在文学社团刊物制作中的使用。
-新词新句的准确运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出现的思维跳跃或表达不清的问题。
-在编写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时,如何将创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方案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
-对著名文学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作品。
举例解释:
-在讲解文学社团活动意义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兴趣小组,而是能够提升词新句的掌握,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在实际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些词汇,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编写小短文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口语交际难点可以通过设置话题讨论、辩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有所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们看到文学社团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师教案

《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成立不同的文学部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品质。
2.领略文学之美,培养学生书面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3.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课前准备:1.成立文学部落。
分组前,教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別,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
例如,通过问卷、讨论等情况来确定组別,使分组更加合理,以便交流活动有效地开展。
(1)部落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
(2)部落成员: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部落,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选举产生部落酋长。
(3)部落名称:由部落成员集体商议决定。
要求贴近自己所选定的文学样式,朗朗上口,响亮易记。
2.完成部落任务。
让部落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部落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1)填写一张阅读卡片。
指导学生如何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制作阅读摘录卡。
部落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填写阅读卡片。
阅读摘录卡注: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同学来说,阅读感悟应不限字数,可长可短。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逐渐提高要求。
(2)选定一篇诵读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一位或几位同学参加班级诵读比赛。
篇目在本部落文学体裁范围内自定,要求积极健康,内涵丰富,适于诵读。
(3)完成一个表演剧本。
全员参与。
结合本部落文学作品特色,改编(或原创)一个表演剧本,参加班级表演大赛。
诗歌部落的剧本,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将几首诗自然地嵌入故事中。
(4)写好一份发言稿。
各部落领取发言任务:介绍本部落最欣赏的一位作家。
介绍本部落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两位同学参加班级发言交流。
注:要鼓励全体部落成员贡献智慧,对表演剧本、发言稿、课件进行认真地修改。
3.聘请专家评委。
聘请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担任评委。
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订各项评分标准,并交由评委老师审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一. 教材分析《文学部落》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既有古代文学作品,也有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文学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2.制作课件,展示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的特点。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文学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属于哪种文学形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一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文学形式的特点。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学生在组长的策划、组织下,分工完成内容梳理、小报或PPT制作及讲解词、歌曲选择及歌词改编、剧本创作编演、总结陈词等系列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成立文学兴趣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二)读书写作交流会(示例)
1.活动主题:苦难的微笑──《青铜葵花》读书写作交流会。
2.活动准备:学生用一周时间课外自由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自主进行摘记。
3.任务分工:小说组、诗歌组、戏剧组结合初读感受,分别确定小组任务,教师参与过程,提出建议,确定各组的任务单。学生确定本次活动的个人目标。
5.展示交流:召开读书交流会,按组进行汇报展示。
在展示中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制定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显性能力目标参照表
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通过整理,建立活动档案,记录活动情况,逐步提升。另外,在此基础上,班级可创办主题班刊,延续交流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课《文学部落》教案

综合性学习课:《文学部落》【学习内容】教材:《文学部落》【学习目标】1.成立文学部落,团结合作,完成任务。
2.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3.参与文学,组织交流会、文学角、班刊等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生活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学习难点】参与文学,组织交流会、文学角、班刊等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生活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导入:还记得你听过的第一个故事、读过的第一篇童话吗?你是从何时开始喜欢抄录那些让你心动的美丽句子呢?当你读到特别感人的作品时,是否会流下眼泪?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让我们漫步其中,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一、活动准备1.成立文学部落。
(1)部落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2)部落成员: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3)部落名称:部落成员选出部落首领并集体商议部落名称。
2.完成部落任务。
(1)自主阅读。
利用课余一周时间选择相应的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篇目,填写阅读卡。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制作阅读卡。
)阅读记录卡班级:姓名:时间:读比赛,或部落成员合作,将相关篇目改编成表演剧本,完成表演剧;还要撰写发言稿,向全班同学介绍本部落最喜欢的一部作品,选定部落发言人,准备在班级展示。
(要求:部落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在部落首领的策划、组织下,部落成员分工完成各项任务,如内容梳理、PPT 制作、讲解词、总结陈词等系列任务)(4)诗歌欣赏: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思辨,了解栏目设置的总体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确定专栏的主要内容,感知名著的魅力。
3、能理解一本完整的刊物需要包含的各个板块要素,合作设计一份详细的班刊策划书,做好创建班刊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了文化部落的综合性学习,万向初中710班的同学筹划创设自己的班刊,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二、牛刀初试,设计刊名1、通过课件展示班刊编辑部收到的刊名投稿,请同学读一读,想一想,选择其中最喜欢的刊名,并说明理由。
迎曦励行逐梦少年足迹我们青葵朝露野雏菊(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通过分析探究刊名的共性,总结出刊名取名时应注意的要求。
参考: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具有文学性(有诗意);内涵丰富(有象征意味);积极向上,符合中学生形象;创新创意等3、教师小结,明确并展示刊名评价标准表,可视情况自评、互评。
三、眼观六路,设置栏目1、出示适合设置在班刊中的栏目名称,2、给出“时事热评”和“幽你一默”两个栏目的取舍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对栏目设置标准加以思考。
出示具体内容(PPT显示)3、教师小结:一份好的刊物,既要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可读性,又兼顾趣味性。
4、出示栏目设置评价表四、合作探讨,优化内容1、设置情境,在规定情境中,深入探讨“名著推介”栏目。
2、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成长”小组自选任务,合作探究,并以思维导图呈现探究成果,并由一位同学分享展示。
A、鲁迅的童年趣事B、纷呈的人物形象C、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小组合作,教师逐一引导。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3、教师小结五、完善细节,班刊初成1、班刊初具雏形,但仍需完善各个细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刊物阅读体验中去思考。
参考:封面卷首语目录编委成员插图呈现方式多样化(纸质、电子)宣传途径六、课堂总结,班刊创建的意义不仅是文学上的提升,更是一次学科的实践检验。
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师教案

《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成立不同的文学部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品质。
2.领略文学之美,培养学生书面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3.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课前准备:1.成立文学部落。
分组前,教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別,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
例如,通过问卷、讨论等情况来确定组別,使分组更加合理,以便交流活动有效地开展。
(1)部落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
(2)部落成员: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部落,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选举产生部落酋长。
(3)部落名称:由部落成员集体商议决定。
要求贴近自己所选定的文学样式,朗朗上口,响亮易记。
2.完成部落任务。
让部落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部落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1)填写一张阅读卡片。
指导学生如何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制作阅读摘录卡。
部落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填写阅读卡片。
阅读摘录卡注: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同学来说,阅读感悟应不限字数,可长可短。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逐渐提高要求。
(2)选定一篇诵读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一位或几位同学参加班级诵读比赛。
篇目在本部落文学体裁范围内自定,要求积极健康,内涵丰富,适于诵读。
(3)完成一个表演剧本。
全员参与。
结合本部落文学作品特色,改编(或原创)一个表演剧本,参加班级表演大赛。
诗歌部落的剧本,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将几首诗自然地嵌入故事中。
(4)写好一份发言稿。
各部落领取发言任务:介绍本部落最欣赏的一位作家。
介绍本部落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两位同学参加班级发言交流。
注:要鼓励全体部落成员贡献智慧,对表演剧本、发言稿、课件进行认真地修改。
3.聘请专家评委。
聘请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担任评委。
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订各项评分标准,并交由评委老师审核。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总体构思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帮助,组织好活动结果的展示,其他事情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采风计划,进行采风实践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搜集整理写作素材的能力。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流程】(一)活动前指导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由学生民主推举出小组长,由小组决定文学采风的地点和形式。
下面推荐几种形式:(1)景点采风法:如果学校附近有旅游景点,可在景点设免费茶水供应点,询问游客所知道的俚语、传说、民间歌谣等等,因为旅游的人一般都有空闲时间,而且来自不同的地区,这样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比较容易收集到更为广泛地域的资料。
还可以向当地导游询问有关景点的传说或者神化故事。
(2)农村采风法:即深入某农村,寻找比较有空闲的老人,询问他们知道的民歌、民谣、传说、谚语、歇后语等等。
一般来说,年岁较大的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阅历,而且比较乐意和年轻人交流,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3)亲族采风法:每个学生都可以面向自己熟悉的人进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向自己家中的长辈,收集有关家族的传说、故事,当然,还可以收集他们所熟知的俚语、歇后语等。
(4)工厂采风法:如果当地有比较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地,比如工厂、集市等,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歌、传说等。
(5)民族采风法:如果当地有少数民族聚居,可以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说、民歌等。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民歌等,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收集到比较满意的资料。
2、根据小组决定的地点和形式,决定出去进行活动的时间,比较远的地方,须利用假期,就近的场所,可以利用双休日。
3、小组长写好具体活动的计划,计划内容要包括活动的地点、时间、方式、分工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备好录音机、照相机等设施,如果去较远地点,还要注意带好行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学创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2. 创作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践。学生可以尝试写一段描绘自然风光的散文或诗歌,展示他们的创作才能。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本节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重点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点及其表达手法的识别和理解。
- 例如:分析《草原》中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以及这种描绘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学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用文字去表达和分享。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教案《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教案《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文学部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世界充满好奇,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定的文学作品,对文学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同时,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体裁、文学元素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难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批评,文学创作的手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
2.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实践,提高创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文学知识和作品的资料,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文学作品的片段,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引导学生关注文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体裁、文学元素等,让学生对文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1.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3.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篇目,填写“佳作欣赏卡”。
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篇名作者文体精美语段摘录感受最深之处启发和教育2.将相关篇目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
3.在校园网发布告示,在学校张贴海报,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
4.教师准备好数码相机、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媒体。
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本册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一:名作欣赏1.欣赏作品。
(1)诗歌——《献给母亲的歌》(2)散文——《春》(3)小说——《空城计》(4)戏剧——《白毛女》2.学生谈观后或听后感。
(1)分组讨论(2)代表发言3.教师点拨。
(1)了解了文学知识;(2)讲述了基本情节;(3)分析了人物形象;(4)积累了名言佳句;(5)领悟了创作方法;(6)受到了思想教育。
活动二:小组表演1.按体裁分组,确定每组任务。
(1)诗歌组:①集体朗诵诗歌(如泰戈尔、冰心等的作品)。
②畅谈对诗歌的感受(节奏、语气语调、情感等)。
③即兴创作。
(2)散文组:①自由朗诵散文(如朱自清、席慕蓉等的作品)。
②了解散文与诗歌的不同之处。
③片段练习。
(3)戏剧组:①概述戏剧内容(如曹禺、老舍等的作品)。
②了解戏剧特点。
③谈谈自己所看的戏剧作品。
(4)小说组:①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内容的把握。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筹建文学兴趣小组,自主阅读并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
2.选定班级文学角主题,并与同学进行文学角活动策划,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策划中提升创造力。
3.了解文学刊物的编辑方法,学习如何设计班级刊物,包括班刊名、目录、板块内容,在合作中提升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筹建文学兴趣小组,自主阅读并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
【教学难点】选定班级文学角主题,并与同学进行文学角活动策划,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策划中提升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把读书喻为往水塘里注水,比喻深刻恰当。
人之所学,好比一个水塘,如果没有活水的注人,不但会腐,还会有干涸的一天,这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文学即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筑就属于我们班的文学部落。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导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活动展示(一)读书感悟互分享过渡:同学们,我们上周成立了文学小组,相信大家都找都了志同道合的同伴,这种欣喜如鲸向海,似归鸟投林。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学部落,感受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和美,分享成长带给我们的快乐。
首先分享的是诗歌小组,他们将为我们带来集体诗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正式分享之前,老师提几点发言须知。
∙在正式场合发言,要准备充分,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讲话时,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
尽量说普通话,有地方口音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和发音标准的人进行交流。
∙要注意用语规范,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避免使用生造词语。
1.成果展示(1)诗歌朗诵预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审美体验,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中,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作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这让我意识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增加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文学部落》中的经典童话,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主题等元素,提升审美情趣。
2.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优秀作品,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故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降低学生的表达难度,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4)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是教学的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国内外童话故事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透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举例:分析《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如何反映阿拉伯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难点。
(2)创作手法的运用:学生了解创作手法,但如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是教学的难点。
举例:如何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创作一个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给予指导。
(3)课堂分享与交流: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表达困难,不敢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需要教师鼓励和引导。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交往能力、获得方法性知识的能力,设计了这一堂课。
本课以专题的方式组建文学小组,明确任务,搭建文学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围绕文学体裁进行有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活动。
学生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四个小组的小专题完成后,在课上展示,带给全体同学文学的感知与收获。
一、教学目标1.组建文学“专题”小组,搭建文学交流平台,学生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2.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3.通过讲述、评价文学人物及作家作品,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
4.发挥学生各自特长搜集整理学习成果,通过展示成果和交流,分享文学带给他们的收获。
5.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交往能力、获得方法性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搭建文学交流的平台,学生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教学难点:在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创作等活动中观察并提高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成立四个文学兴趣专题研究小组。
1.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作PPT演示文稿,准备为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研究的“小专题”。
2.有能力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本组专题下的自主“文学创作”活动。
3.进一步完成本组研究小专题下的“子题目”,即小组感兴趣的作家、人物或作品,并准备为同学们介绍,争取做到有趣味。
四、教学策略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法。
1.小组“专题式”研究。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
3.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和创作兴趣,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自制“微视频”:同学们,今天,当你走进语文课堂时,我们已经学完了七年级上册的全部课文,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很多的语文知识,接触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走进了很多作家。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课堂基本信息•教学班级:七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授课时间:90分钟二、教学目标•了解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诗意结构•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丰富个人的写作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教学重点•了解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诗意结构四、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格律美感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简洁生动的小故事,引出文学部落的概念。
•导入十二绝句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究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和诗意结构。
2. 学习环节(60分钟)2.1 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20分钟)•分组讨论,并汇报小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给予初步的点拨和辅导。
2.2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阅读与分析(25分钟)•全班共同朗读,加深语感。
•教师重点讲授古典文学审美理论,并让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2.3 创作小作文(15分钟)•以自己理解的文学部落为主题,结合十二绝句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生活的启示,完成一篇小作文。
3. 评价环节(20分钟)•必修课内容等级标准化测评。
•学生互评。
六、教学工具•课本•PowerPoint演示文稿•小黑板七、师生互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学生互相评价。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意结构和写作技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到小作文创作中,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1.搭建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成立兴趣小组,筹建文学社团。
2.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成立班级文学角,创办班刊。
3.开展一次交流展示实践活动,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语: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本册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一:成立兴趣小组,筹建文学社团(一)活动要求1.成立四个兴趣小组: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戏剧组。
每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加入其中一个组,每个小组要竞选出一名组长。
组长要求: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2.组建一个文学社团:需要通过竞聘,产生一名社长,四名文字编辑,二名美术编辑。
其他同学任社员,全班同学参与。
社长要求:组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较强,有责任心,做事踏实,能吃苦,爱好写作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文字编辑要求:写作能力较强,有责任心,能修改社员习作并点评。
美术编辑要求:会绘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给文字选图配图,有责任感。
(二)活动建议1.各同学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报兴趣小组,由语文课代表登记协调,并组织小组组长竞选活动,活动结束,语文课代表公示各小组组长和组员名单。
2.班长组织文学社团社长、编辑竞聘会,并公示竞聘结果。
◆活动二:筹备兴趣小组交流活动(一)活动要求1.每一个同学选一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提前填写“佳作欣赏卡”,准备好发言稿。
语文课代表准备“阅读交流”活动展示策划、主持。
2.每个兴趣小组选一部文学作品,并据此排演节目展示。
节目策划建议:诗歌组、散文组可以策划朗诵节目;小说组可以策划讲故事节目;喜剧组可以策划戏剧表演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搭建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成立兴趣小组,筹建文学社团。
2.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成立班级文学角,创办社刊。
3.参与文学,组织交流会、文学角、班刊等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生活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接近文学,了解文学的内涵、内容、形式、特征。
2.教学难点:讨论文学,尝试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感悟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美感。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1)文学是人类情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感情的沉淀。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知识,也能丰富情感,让我们满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开启这次“我爱文学”之旅。
教师写出课题: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出示课件2)二、整体感知,活动热身文学之旅第一站——诵读优秀诗文(出示课件4)教师: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文配乐朗诵。
教师推荐:冰心《繁星·春水》史铁生《我与地坛》刘墉《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毕淑敏《心灵处方》教师:刚刚许多同学,自主择自己喜欢的诗文配乐朗诵,下面我们就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三、合作探究,文学之旅文学之旅第二站——读名著写感想(出示课件5)教师: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的思想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
请说说自己读过的文学著作并写出读后感。
(学生讨论,写作展示。
)范文:(出示课件6)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读《水浒传》有感古人曾云:“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
”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济贫,乃真英雄也!梁山好汉们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他们疾恶如仇、除暴安良,其所为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部编语文七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组织文学交流会,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提升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
2. 创立班刊,成立班级广播室,搭建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发布成果的园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4.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1. 组织文学交流会,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提升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
2. 创立班刊,成立班级广播室,搭建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发布成果的园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交流分享法,任务驱动法。
第六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构成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都是富于想象力的文本。
通过学习,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语文要素: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象丰富奇特。
学习本单元时要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解析人文主题:激发对文学的兴趣,敢于尝试文学创作。
能负责任、团结协作地完成文学刊物的编写。
语文要素:了解学校学生团体组建的一般程序,了解一个文学团体内部的构成,以及各部门的职能,成立文学团体。
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写作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在活动中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 至少一周前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班内每个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学领域,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个小组,各自简单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大概说说心中对文学及文学作品的点滴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文学鉴赏方面。
3.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使其能够运用所学文学手法进行创作。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讨论和交流,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学手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手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文学部落》的课后,我有一些想法想要记录下来。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引导学生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时,能够逐渐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体会到文学的魅力。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深层含义和文学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的文学手法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需要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例如如何运用比喻使文章更具生动性。
-口语交际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紧张、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教师应采取鼓励、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文学部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故事或小说时,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打动你心灵的作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学作品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6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6《文学部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尝试举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普通办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2.组建自己的文学爱好小组,搭建举行文学沟通的平台,尝试举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同学组织策划的能力。
3.通过查找、阅读、沟通、编写、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阅读、积极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同学文学阅读与创作的爱好。
4.搜集收拾学习成果,发挥同学各自的长处,利用文学角、校内网络和刊物展现成果,沟通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搭建举行文学沟通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尝试举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拟定自己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自主阅读、积极探究,互助合作,仔细完成自己的任务,沟通分享。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纳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索的活动法,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活动目标由同学按照个人状况自主设计,活动过程由同学组织策划。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中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过程中举行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
3.任务驱动激发同学文学阅读和创作爱好,引导鼓舞合作探索,沟通分享,丰盛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
四、教学过程(一)成立文学爱好小组1.老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同学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
教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普通办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举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沟通,丰盛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任务,指导同学围绕语文素质提升制定详细活动目标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教学要求:明确我国是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说,活跃着新的民间创作。
不管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总会听到在群众中流传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
通过文学采风,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民间吸取文学营养。
教学内容:一、有关知识:民歌民谣:民间文学的一种。
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
在口头流传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
初期民歌创作往往与音乐密不可分,有的还与舞蹈、音乐三位一体。
种类繁多,按内容和功能分类,大致有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等。
常用比兴、夸张、重叠、谐音、双关语等表现手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作家和诗人创作的源泉之一,中国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体裁,也大都来源于民歌。
民谣指民间歌谣,多指时事政治有关的。
民歌和民谣的区别在于:可以唱的为歌,只说不唱的为谣。
如陕北的“信天游”:《东方红》:说东方你就一个红,说太阳你就一个升。
说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他是人民大救星。
青海的“花儿”:《花儿与少年》:春季里那么到了这,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绣呀阁里的女儿呀,踩呀踩青来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搀我一把来。
贵州民歌:《摘菜调•幺妹儿进菜园》:清哎早起来,轻轻儿把门开哎。
幺妹儿走出来,幺妹儿去摘菜也。
走哎进幺妹儿的菜园中塞,咿呀呀嚯塞,哎呀呀嚯塞。
青的青的青菜,硬是逗人爱。
青菜白菜韭菜菠菜,冬瓜南瓜黄瓜苦瓜,茄子豇豆莴笋海椒。
哎呀七呀哎呀八呀,咿……也……吃都吃不完!传说: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相貌的故事。
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
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大都是颂扬、赞美的,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自然景物的传说,则近于优美的叙事散文。
例:《冬笋的来历》:冬笋是现在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菜肴,然而大家却不知道,以前的人们不知道有冬笋这种东西。
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叫孟忠,他是一个大孝子。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他母亲得了重病,躺在床上有好多天没吃东西了。
一日,母亲对孟忠说,想吃笋子,这可难住了孟忠,大冬天的,天上还飘着雪花,上哪儿去弄笋子呢?孝顺的孟忠来到楠竹林里,看见一棵棵高大的竹子,一愁莫展,哪有什么笋子啊!没办法,孟忠急得抱住竹子哭了起来。
孟忠的孝心感动了一位路过竹林的仙人,仙人于是告诉孟忠,要他扒开脚下的土,就会有笋子。
孟忠听了仙人的话,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扒土,手扒出了血,但为了母亲能吃到笋子,他一点都不觉得疼痛。
果然,一会儿就扒到了笋子。
孟忠高兴极了,急忙拿回家剥了壳煮好给他娘吃,他娘吃了笋子后,病就慢慢的好了起来。
由此,人们就知道了冬天地下也有笋子,并且因为是在冬天发现的,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叫做冬笋。
故事: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其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像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
内容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
有的还带有神话或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
如我国有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
教材上的《黔之驴》、《杞人忧天》、《杨布打狗》、岳飞的故事、包拯的故事等。
谚语: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用通俗简单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歇后语:是有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象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所在。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如:“大海里捞针——无出寻”“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圆”“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吃冰棍拉冰棍——没(化)话”“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二、准备工作(一)分组:将全班同学按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五项内容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一项内容。
(二)制定实施计划:内容:民歌民谣或传说或故事或谚语或歇后语。
对象:当地年岁较大、阅历较丰富的人,或自己熟悉的人。
时间:寒假或暑假。
方法:提问式。
(三)需要物品:笔记本、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试题样式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一)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二)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1. 2. 3. 4.(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 谚语:①②③④2. 歇后语:①②③④中考连接:[05湖北省黄冈市]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武穴。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4分)读本书名:《》活动过程:⑴⑵⑶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
(3分)特产名称:广告词: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3分)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有关端午节的故事:(答案:(一)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
(二)1. 陕北的“信天游”2. 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三)《杨布打狗》: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
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
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四)1.①“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③“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④“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①“大海里捞针——无出寻”②“飞蛾扑火——自取灭亡”③“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中考连接:1. 如《风景这边独好》⑴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⑵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⑶整合信息,编写读本。
(4分,每小点1分,意近即可)2.山药(酥糖、豆泡等)参考示例:山药,山药,美味佳肴,人人需要!(3分,名称1分,广告词2分,能突出产品特点,言简意明,富有创意即可)3.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
赛龙舟,吃粽子,乡亲们一般都会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
(2分,体现家乡端午节特点即可)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
(1分,故事与端午相关,表述正确即可))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与文言文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作者: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作者:刘义庆【宋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