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教案(全国通用)
高考数学复习圆锥曲线方程专题教案
高考数学复习圆锥曲线方程专题教案【考点审视】1. 考点分析:圆锥曲线是平面几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占总分的15%左右。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一是圆锥曲线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大,题型、题量、难度保持相对稳定,且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涉及;二是难度所占比重大,解答题多次在“压轴题”中出现,集中体现对同学们综合知识和灵活应变能力的考查。
估计2005年高考中,对圆锥曲线的考查仍将保持稳定。
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求曲线方程或点的轨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两圆锥曲线的关系,定值、最值问题仍将是主要考查内容。
特别注意解析几何与向量、三角、代数结合的学科内综合性的问题。
2. 考试要求:⑴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⑵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⑶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⑷了解圆锥曲线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用坐标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初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
【疑难点拔】 1.要点归纳:⑴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⑵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常用联立方程组、判别式来判断,特别当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相异的公共点时,则此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
注意弦长公式。
⑶关于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常用点差法,或联立方程组解决。
⑷轨迹问题①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②区别是“求轨迹”还是“求轨迹方程”,若是“求轨迹”,求出方程后,还应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
③要注意轨迹的范围问题。
⑸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解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处理;二是代数法,将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重要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来求解。
2.错题分析例1. 设F 1、F 2是双曲线1201622=-y x 的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若点P 到焦点F 1的距离等于9,求点P 到焦点F 2的距离。
届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五解析几何第3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
第3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JIE TI CE LUE MING FANG XIANG解题策略·明方向⊙︱考情分析︱1.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必考的问题之一,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往往作为试卷的压轴题之一.2.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尤其是与条件或结论相关存在性开放问题.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真题分布︱(理科)年份卷别题号考查角度分值202 0Ⅰ卷20椭圆的简单性质及方程思想、定点问题12Ⅱ卷19椭圆离心率的求解,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和椭圆的标准方程12Ⅲ20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12(文科)Ⅲ卷21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面积问题,椭圆的离心率定义和数形结合求三角形面积,12201 9Ⅰ卷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定值问题12Ⅱ卷20椭圆的定义及其几何性质、参数的范围12Ⅲ卷2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定点问题12201 8Ⅰ卷20直线的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证明问题12Ⅱ卷20直线的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12Ⅲ卷20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证明问题12KAO DIAN FEN LEI XI ZHONG DIAN考点分类·析重点考点一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典例1(2020·青海省玉树州高三联考)已知直线l:x-y+1=0与焦点为F的抛物线C:y2=2px(p〉0)相切.(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过点F的直线m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求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解析】(1)将l:x-y+1=0与抛物线C:y2=2px联立得:y2-2py+2p=0,∵l与C相切,∴Δ=4p2-8p=0,解得:p=2,∴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由题意知,直线m斜率不为0,可设直线m方程为:x =ty+1,联立{y2=4x,x=ty+1得:y2-4ty-4=0.设A(x1,y1),B(x2,y2),则y1+y2=4t,∴x1+x2=ty1+1+ty2+1=4t2+2,∴线段AB中点M(2t2+1,2t).设A,B,M到直线l距离分别为d A,d B,d M,则d A+d B=2d M=2·错误!=2错误!错误!=2错误!错误!,∵(t-错误!)2+错误!≥错误!,∴当t=错误!时,错误!min=错误!,∴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22×错误!=错误!。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15)圆锥曲线方程教案
联立有 ,根据 ,得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类问题
解析几何主要研究两大类问题:一是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二是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解答轨迹问题时,若能充分挖掘几何关系,则往往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15.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要点】
1.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常以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问题视角新颖,常见的性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被附以新的背景,以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
【解析】 考查椭圆的基本性质,如顶点、焦点坐标,离心率的计算等。以及直线的方程
直线 的方程为: ;
直线 的方程为: 。二者联立解得: ,
则 在椭圆 上,
,
解得:
例3.(2009辽宁,16)。以知F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答案】9
【解析】注意到P点在双曲线的两只之间,且双曲线右焦点为F’(4,0),
将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 ,
即 ③
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得:
④
两边再平方得: ,
整理得 ,
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轨迹是椭圆。
(法二)由解法一可得方程 ,
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 层级二 专题五 解析几何 第3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教
第3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情考向·高考导航]1.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X 围问题是高考必考的问题之一,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往往作为试卷的压轴题之一.2.以椭圆或拋物线为背景,尤其是与条件或结论相关存在性开放问题.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真题体验]1.(2019·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的右焦点为(1,0),且经过点A (0,1).(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O 为原点,直线l :y =kx +t (t ≠±1)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点P ,Q ,直线AP 与x 轴交于点M ,直线AQ 与x 轴交于点N .若|OM |·|ON |=2,求证:直线l 经过定点.解析:(1)因为椭圆的右焦点为(1,0),c =1;因为椭圆经过点A (0,1),所以b =1,所以a 2=b 2+c 2=2,故椭圆的方程为x 22+y 2=1.(2)设P (x 1,y 1),Q (x 2,y 2)联立⎩⎪⎨⎪⎧x 22+y 2=1y =kx +t t ≠1得(1+2k 2)x 2+4ktx +2t 2-2=0,Δ>0,x 1+x 2=-4kt 1+2k 2,x 1x 2=2t 2-21+2k 2,y 1+y 2=k (x 1+x 2)+2t =2t 1+2k2,y 1y 2=k 2x 1x 2+kt (x 1+x 2)+t 2=t 2-2k 21+2k2.直线AP :y -1=y 1-1x 1x ,令y =0得x =-x 1y 1-1, 即|OM |=⎪⎪⎪⎪⎪⎪-x 1y 1-1; 同理可得|ON |=⎪⎪⎪⎪⎪⎪-x 2y 2-1.因为|OM ||ON |=2,所以⎪⎪⎪⎪⎪⎪-x 1y 1-1⎪⎪⎪⎪⎪⎪-x 2y 2-1=⎪⎪⎪⎪⎪⎪x 1x 2y 1y 2-y 1+y 2+1=2;⎪⎪⎪⎪⎪⎪t 2-1t 2-2t +1=1,解之得t =0,所以直线方程为y =kx ,所以直线l 恒过定点(0,0). 答案:(1)x 22+y 2=1 (2)见解析2.(2018·全国Ⅰ卷)设抛物线C :y 2=2x ,点A (2,0),B (-2,0),过点A 的直线l 与C 交于M ,N 两点.(1)当l 与x 轴垂直时,求直线BM 的方程; (2)证明:∠ABM =∠ABN .解:(1)当l 与x 轴垂直时,l 的方程为x =2,可得M 的坐标为(2,2)或(2,-2). 所以直线BM 的方程为y =12x +1或y =-12x -1.(2)当l 与x 轴垂直时,AB 为MN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M =∠ABN .当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l 的方程为y =k (x -2)(k ≠0),M (x 1,y 1),N (x 2,y 2),则x 1>0,x 2>0.由⎩⎪⎨⎪⎧y =k x -2,y 2=2x得ky 2-2y -4k =0,可知y 1+y 2=2k,y 1y 2=-4.直线BM ,BN 的斜率之和为k BM +k BN =y 1x 1+2+y 2x 2+2=x 2y 1+x 1y 2+2y 1+y 2x 1+2x 2+2.①将x 1=y 1k +2,x 2=y 2k+2及y 1+y 2,y 1y 2的表达式代入①式分子,可得x 2y 1+x 1y 2+2(y 1+y 2)=2y 1y 2+4k y 1+y 2k=-8+8k=0.所以k BM +k BN =0,可知BM ,BN 的倾斜角互补,所以∠ABM =∠ABN . 综上,∠ABM =∠ABN .[主干整合]1.有关弦长问题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1)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所得弦长|P 1P 2|=1+k 2|x 2-x 1|或|P 1P 2|=1+1k2|y 2-y 1|(k ≠0),其中求|x 2-x 1|与|y 2-y 1|时通常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作如下变形:|x 2-x 1|=x 1+x 22-4x 1x 2, |y 2-y 1|=y 1+y 22-4y 1y 2.(2)当斜率k 不存在时,可求出交点坐标,直接运算(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2.圆锥曲线中的最值 (1)椭圆中的最值F 1,F 2为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的任意一点,B 为短轴的一个端点,O 为坐标原点,则有:①|OP |∈[b ,a ]; ②|PF 1|∈[a -c ,a +c ]; ③|PF 1|·|PF 2|∈[b 2,a 2]; ④∠F 1PF 2≤∠F 1BF 2. (2)双曲线中的最值F 1,F 2为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的任一点,O 为坐标原点,则有:①|OP |≥a ;②|PF 1|≥c -a . (3)拋物线中的最值点P 为拋物线y 2=2px (p >0)上的任一点,F 为焦点,则有: ①|PF |≥p2;②A (m ,n )为一定点,则|PA |+|PF |有最小值. 3.拋物线焦点弦的几个重要结论直线AB 过拋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交拋物线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如图. (1)y 1y 2=-p 2,x 1x 2=p 24.(2)|AB |=x 1+x 2+p ,x 1+x 2≥2x 1x 2=p ,即当x 1=x 2时,弦长最短为2p . (3)1|AF |+1|BF |为定值2p . (4)弦长|AB |=2psin 2α(α为AB 的倾斜角). (5)以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热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X 围、最值问题数学 运算 素养数学运算——圆锥曲线问题的核心素养以圆锥曲线问题为载体,借助相关知识,通过式的变形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构造函数求最值[例1-1] (2019·全国Ⅱ卷)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x ,y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12.记M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一象限,PE ⊥x 轴,垂足为E ,连接QE 并延长交C 于点G .①证明:△PQG 是直角三角形; ②求△PQG 面积的最大值.[审题指导] (1)利用斜率公式及k AM ·k BM =-1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2)①根据点P 在第一象限的特征,画出满足题意的几何图形,初步判断出△PQG 中∠QPG 是直角.设出直线PQ 的斜率和方程,再结合x E =x P 及点P ,Q 关于原点对称,求出直线QG 的斜率和方程,联立直线QG 和曲线C 的方程,求出点G 的坐标,最后求出直线PG 的斜率,即可证明k PQ ·k PG =-1.②根据△PQG 是直角三角形,建立S △PQG 关于直线PQ 的斜率k 的关系式求最值. [解析] (1)由题设得yx +2·y x -2=-12, 化简得x 24+y 22=1(|x |≠2),所以C 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2)①证明:设直线PQ 的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y =kx (k >0).由⎩⎪⎨⎪⎧y =kx ,x 24+y22=1得x =±21+2k2.设u =21+2k2,则P (u ,uk ),Q (-u ,-uk ),E (u,0).于是直线QG 的斜率为k 2,方程为y =k2(x -u ).由⎩⎪⎨⎪⎧y =k2x -u ,x 24+y 22=1,得(2+k 2)x 2-2uk 2x +k 2u 2-8=0. 设G (x G ,y G ),则-u 和x G 是方程①的解,故x G =u 3k 2+22+k 2,由此得y G =uk 32+k 2,从而直线PG 的斜率为uk 32+k 2-uk u 3k 2+22+k2-u =-1k. 所以PQ ⊥PG ,即△PQG 是直角三角形. ②由①得|PQ |=2u 1+k 2,|PG |=2uk k 2+12+k2, 所以△PQG 的面积S =12|PQ ||PG |=8k 1+k 21+2k 22+k 2=8⎝ ⎛⎭⎪⎫1k +k 1+2⎝ ⎛⎭⎪⎫1k+k 2. 设t =k +1k,则由k >0得t ≥2,当且仅当k =1时取等号. 因为S =8t1+2t2在[2,+∞)单调递减,所以当t =2,即k =1,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9.因此,△PQG 面积的最大值为169.最值问题的2种基本解法几何法 根据已知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加以解决的(如拋物线上的点到某个定点和焦点的距离之和、光线反射问题等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经常考查)代数法建立求解目标关于某个(或两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解决的(普通方法、基本不等式方法、导数方法)(如本例)等寻找不等关系解X 围问题[例1-2] (2018·全国Ⅲ卷,节选)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x 24+y 23=1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1,m )(m >0).证明:k <-12.[审题指导] 利用点差法将k 转化为含m 的表达式,求解m 的取值X 围,进而证明结论.[证明]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214+y 213=1,x 224+y 223=1.两式相减,并由y 1-y 2x 1-x 2=k 得 x 21-x 224+y 21-y 223=0 由题设知x 1+x 22=1,y 1+y 22=m ,于是k =-34m①由题设得0<m <32,故k <-12.解决圆锥曲线中的X 围问题的常用解法(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X 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X 围,求新参数的X 围,关键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如:点在椭圆内)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X 围. (4)利用求函数的值域或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或其他变量的自变量,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X 围.(2020·山师附中模拟)已知点A (0,-2),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是椭圆E 的右焦点,直线AF 的斜率为233,O 为坐标原点.(1)求E 的方程;(2)设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解析:(1)设F (c,0),由条件知,2c =233,得c = 3.又ca =32,所以a =2,b 2=a 2-c 2=1. 故E 的方程为x 24+y 2=1.(2)当l ⊥x 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 :y =kx -2,P (x 1,y 1),Q (x 2,y 2). 将y =kx -2代入x 24+y 2=1,得(1+4k 2)x 2-16kx +12=0. 当Δ=16(4k 2-3)>0,即k 2>34时,x 1,2=8k ±24k 2-34k 2+1. 从而|PQ |=k 2+1|x 1-x 2|=4k 2+1·4k 2-34k 2+1. 又点O 到直线PQ 的距离d =2k 2+1.所以△OPQ 的面积S △OPQ =12d ·|PQ |=44k 2-34k 2+1. 设4k 2-3=t ,则t >0,S △OPQ =4t t 2+4=4t +4t. 因为t +4t ≥4,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所以,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l 的方程为y =72x -2或y =-72x -2. 热点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巧妙消元证定值[例2-1] (2019·某某三模)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以椭圆的短轴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y +6=0相切.(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椭圆过右焦点F 的弦为AB 、过原点的弦为CD ,若CD ∥AB ,求证:|CD |2|AB |为定值.[审题指导] (1)要求椭圆方程,只要由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短轴长,求b 即可. (2)要证明|CD |2|AB |为定值,只要利用弦长公式计算化简即可.[解析] (1)依题意,原点到直线x -y +6=0的距离为b , 则有b =612+-12= 3.由a 2-b 2a =12,得a 2=43b 2=4.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3=1.(2)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易求|AB |=3,|CD |=23, 则|CD |2|AB |=4. 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依题意k ≠0,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1),直线CD 的方程为y =kx . 设A (x 1,y 1),B (x 2,y 2),C (x 3,y 3),D (x 4,y 4),由⎩⎪⎨⎪⎧x 24+y 23=1,y =k x -1,得(3+4k 2)x 2-8k 2x +4k 2-12=0,则x 1+x 2=8k 23+4k 2,x 1x 2=4k 2-123+4k 2,|AB |=1+k 2|x 1-x 2| =1+k 2· ⎝ ⎛⎭⎪⎫8k 23+4k 22-4⎝ ⎛⎭⎪⎫4k 2-123+4k 2 =121+k 23+4k2.由⎩⎪⎨⎪⎧x 24+y 23=1,y =kx ,整理得x 2=123+4k2, 则|x 3-x 4|=433+4k2.|CD |=1+k 2|x 3-x 4|=4 31+k23+4k2. 所以|CD |2|AB |=481+k 23+4k2·3+4k2121+k2=4. 综合①②,|CD |2|AB |=4为定值.解答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的策略定值问题就是证明一个量与其中的变化因素无关,这些因素可能是直线的斜率、截距,也可能是动点的坐标等,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是使用变化的量表示求证目标,通过运算求证目标的取值与变化的量无关.巧引参数寻定点[例2-2] (2020·某某模拟)已知以点C (0,1)为圆心的动圆C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A ,其弦AB 的中点D 恰好落在x 轴上.(1)求点B 的轨迹E 的方程;(2)过直线y =-1上一点P 作曲线E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探究直线MN 是否过定点?请说明理由.[审题指导] (1)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2)设P 点坐标(6,-1),先求M 、N 处的切线方程再建立直线MN 的方程(用参数t 表示),从而求定点.[解析] (1)设B (x ,y ),y >0,则AB 的中点D ⎝ ⎛⎭⎪⎫x2,0, ∵C (0,1),连接DC ,∴DC →=⎝ ⎛⎭⎪⎫-x 2,1,DB →=⎝ ⎛⎭⎪⎫x 2,y .在⊙C 中,DC ⊥DB ,∴DC →·DB →=0,∴-x 24+y =0,即x 2=4y (y >0),∴点B 的轨迹E 的方程为x 2=4y (y >0). (2)由(1)可得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y >0). 设P (t ,-1),M (x 1,y 1),N (x 2,y 2), ∵y =x 24,∴y ′=x2,∴过点M ,N 的切线方程分别为y -y 1=x 12(x -x 1),y -y 2=x 22(x -x 2),由4y 1=x 21,4y 2=x 22,上述切线方程可化为2(y +y 1)=x 1x,2(y +y 2)=x 2x .∵点P 在这两条切线上,∴2(y 1-1)=tx 1,2(y 2-1)=tx 2,即直线MN 的方程为2(y -1)=tx ,故直线MN 过定点C (0,1).过定点问题的常用解法(1)动直线l 过定点问题,解法: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 =kx +t ,由题设条件将t 用k 表示为t =mk ,其代入直线方程y =k (x +m ),故动直线过定点(-m,0).(2)动曲线C 过定点问题,解法: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 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3)从特殊位置入手,找出定点,再证明该点符合题意.(2019·全国Ⅰ卷)已知点A ,B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AB |=4,⊙M 过点A ,B 且与直线x +2=0相切.(1)若A 在直线x +y =0上,求⊙M 的半径.(2)是否存在定点P ,使得当A 运动时,|MA |-|MP |为定值?并说明理由.解:(1)因为⊙M 过点A ,B ,所以圆心M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由已知A 在直线x +y =0上,且A ,B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所以M 在直线y =x 上,故可设M (a ,a ).因为⊙M 与直线x +2=0相切,所以⊙M 的半径为r =|a +2|.由已知得|AO |=2,又MO →⊥AO →,故可得2a 2+4=(a +2)2,解得a =0或a =4. 故⊙M 的半径r =2或r =6.(2)存在定点P (1,0),使得|MA |-|MP |为定值, 理由如下:设M (x ,y ),由已知得⊙M 的半径为r =|x +2|,|AO |=2,由于MO →⊥AO →,故可得x 2+y 2+4=(x +2)2,化简得M 的轨迹方程为y 2=4x ,因为曲线C :y 2=4x 是以点P (1,0)为焦点,以直线x =-1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MP |=x +1.因为|MA |-|MP |=r -|MP |=x +2-(x +1)=1,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定点P .限时60分钟 满分60分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M (2,1),且离心率e =32.(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A ,B 分别是椭圆C 的上顶点、右顶点,点P 是椭圆C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直线AP ,BP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M ,N ,求四边形ABMN 面积的最小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基本性质以及直线方程,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运算.(1)由离心率及c 2=a 2-b 2得a ,b 的关系,再把已知点代入即可求出标准方程;(2)设出点P 的坐标,得到直线AP ,BP 的方程,从而表示出点M ,N 的坐标,进而得到|AN |·|BM |,最后利用S 四边形ABMN=S △OMN -S △OAB 及基本不等式求面积的最小值.(1)由椭圆的离心率为32得,c a =32,又c 2=a 2-b 2,∴a =2b .又椭圆C 经过点(2,1),∴44b 2+1b2=1,解得b 2=2, ∴椭圆C 的方程为x 28+y 22=1.(2)由(1)可知,A (0,2),B (22,0),设P (x 0,y 0)(0<x 0<22,0<y 0<2),则直线AP :y =y 0-2x 0x +2,从而M ⎝⎛⎭⎪⎫-2x 0y 0-2,0. 直线BP :y =y 0x 0-22(x -22),从而N ⎝ ⎛⎭⎪⎫0,-22y 0x 0-22.∵x 208+y 202=1,∴|AN |·|BM |=⎝ ⎛⎭⎪⎫2+22y 0x 0-22·⎝ ⎛⎭⎪⎫22+2x 0y 0-2=2x 0+2y 0-222x 0-22y 0-2=2x 20+4y 20+4x 0y 0-42x 0-82y 0+8x 0y 0-2x 0-22y 0+4=8.∴S 四边形ABMN =S △OMN -S △OAB =12(|OM |·|ON |-|OA |·|OB |) =12(2|BM |+22|AN |+8) =22(|BM |+2|AN |)+4 ≥4+22·22|AN |·|BM | =4+42(O 为坐标原点),当且仅当|BM |=4,|AN |=2时取得最小值.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上顶点M 到直线3x +y +4=0的距离为3.(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l 过点(4,-2),且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l 不经过点M ,证明:直线MA 的斜率与直线MB 的斜率之和为定值.解:本题主要考查椭圆与直线的交汇,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1)由题意可得,⎩⎪⎨⎪⎧e =c a =32|b +4|2=3a 2=b 2+c2,解得⎩⎪⎨⎪⎧a =4b =2,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16+y 24=1.(2)易知直线l 的斜率恒小于0,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4),k <0且k ≠-1,A (x 1,y 1),B (x 2,y 2),联立得⎩⎪⎨⎪⎧y +2=k x -4x 216+y24=1,得(1+4k 2)x 2-16k (2k +1)x +64k (k +1)=0,则x 1+x 2=16k2k +11+4k 2,x 1x 2=64k k +11+4k2, 因为k MA +k MB =y 1-2x 1+y 2-2x 2=kx 1-4k -4x 2+kx 2-4k -4x 1x 1x 2, 所以k MA +k MB =2k -(4k +4)×x 1+x 2x 1x 2=2k -4(k +1)×16k 2k +164k k +1=2k -(2k +1)=-1(为定值).3.(2019·某某三模)已知椭圆C :y 2a 2+x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63,直线4x +3y -5=0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A 为椭圆C 的下顶点,M ,N 为椭圆C 上异于A 的两点,直线AM 与AN 的斜率之积为1.①求证:直线MN 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②若O 为坐标原点,求OM →·ON →的取值X 围. 解析:(1)由题意可得离心率e =c a =63, 又直线4x +3y -5=0与圆x 2+y 2=b 2相切, 所以b =|-5|42+32=1,结合a 2-b 2=c 2,解得a =3,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y 23+x 2=1.(2)①设M (x 1,y 1),N (x 2,y 2),由题意知A (0,-3),又直线AM 与AN 的斜率之积为1,所以y 1+3x 1·y 2+3x 2=1, 即有x 1x 2=y 1y 2+3(y 1+y 2)+3, 由题意可知直线MN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MN :y =kx +t (k ≠0),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可得(3+k 2)x 2+2ktx +t 2-3=0,所以x 1x 2=t 2-33+k 2,x 1+x 2=-2kt3+k2,y 1+y 2=k (x 1+x 2)+2t =2t -2k 2t 3+k 2=6t3+k2,y 1y 2=k 2x 1x 2+kt (x 1+x 2)+t 2=k 2·t 2-33+k 2+kt ⎝ ⎛⎭⎪⎫-2kt 3+k 2+t 2=3t 2-3k 23+k 2,所以t 2-33+k 2=3t 2-3k 23+k 2+3⎝ ⎛⎭⎪⎫6t 3+k 2+3, 化简得t 2+33t +6=0,解得t =-23(-3舍去), 则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23,即直线MN 恒过定点,该定点的坐标为(0,-23).②由①可得OM →·ON →=x 1x 2+y 1y 2=t 2-33+k 2+3t 2-3k 23+k 2=4t 2-3-3k 23+k 2=45-3k 23+k2,由(3+k 2)x 2+2ktx +t 2-3=0,可得Δ=4k 2t 2-4(t 2-3)(3+k 2)=48k 2-36(3+k 2)>0,解得k 2>9.令3+k 2=m ,则m >12,且k 2=m -3, 所以45-3k 23+k 2=45-3m -3m =54m -3, 由m >12,可得-3<54m -3<32.则OM →·ON →的取值X 围是⎝ ⎛⎭⎪⎫-3,32.4.(2019·某某卷)如图,已知点F (1,0)为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C 在抛物线上,使得ΔABC 的重心G 在x 轴上,直线AC 交x 轴于点Q ,且Q 在点F 的右侧.记△AFG ,△CQG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1)求p 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求S 1S 2的最小值及此时点G 的坐标. 解:(1)由题意得p2=1,即p =2.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1.(2)设A (x A ,y A ),B (x B ,y B ),C (x c ,y c ),重心G (x G ,y G ).令y A =2t ,t ≠0,则x A =t 2.由于直线AB 过F ,故直线AB 的方程为x =t 2-12t y +1,代入y 2=4x ,得y 2-2t 2-1ty-4=0,故2ty B =-4,即y B =-2t,所以B ⎝ ⎛⎭⎪⎫1t 2,-2t .又由于x G =13(x A +x B +x C ),y G =13(y A +y B +y C )及重心G 在x 轴上,故2t -2t +y C =0,得C ⎝ ⎛⎭⎪⎫⎝ ⎛⎭⎪⎫1t -t 2,2⎝ ⎛⎭⎪⎫1t -t ,G ⎝ ⎛⎭⎪⎫2t 4-2t 2+23t 2,0. 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 -2t =2t (x -t 2),得Q (t 2-1,0). 由于Q 在焦点F 的右侧,故t 2>2.从而 S 1S 2=12|FG |·|y A |12|QG |·|y c | =⎪⎪⎪⎪⎪⎪2t 4-2t 2+23t 2-1·|2t |⎪⎪⎪⎪⎪⎪t 2-1-2t 4-2t 2+23t 2·⎪⎪⎪⎪⎪⎪2t -2t =2t 4-t 2t 4-1=2-t 2-2t 4-1. 令m =t 2-2,则m >0,S 1S 2=2-m m 2+4m +3=2-1m +3m+4≥2-12 m ·3m+4=1+32.当m =3时,S 1S 2取得最小值1+32,此时G (2,0). 5.(2019·卷)已知拋物线C :x 2=-2py 经过点(2,-1). (1)求拋物线C 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2)设O 为原点,过拋物线C 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 交拋物线C 于两点M ,N ,直线y =-1分别交直线OM ,ON 于点A 和点B .求证: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两个定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方程的求解与准线方程的确定,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将点(2,-1)代入抛物线方程:22=2p ×(-1)可得:p =-2, 故抛物线方程为:x 2=-4y ,其准线方程为:y =1. (2)很明显直线l 的斜率存在,焦点坐标为(0,-1),设直线方程为y =kx -1,与抛物线方程x 2=-4y 联立可得:x 2+4kx -4=0.故:x 1+x 2=-4k ,x 1x 2=-4.设M ⎝ ⎛⎭⎪⎫x 1,-x 214,N ⎝ ⎛⎭⎪⎫x 2,-x 224,则k OM =-x 14, k ON =-x 24,直线OM 的方程为y =-x 14x ,与y =-1联立可得:A ⎝ ⎛⎭⎪⎫4x 1,-1,同理可得B ⎝ ⎛⎭⎪⎫4x 2,-1, 易知以AB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2x 1+2x 2,-1,圆的半径为:⎪⎪⎪⎪⎪⎪2x 1-2x 2,且:2x 1+2x 2=2x 1+x 2x 1x 2=2k ,⎪⎪⎪⎪⎪⎪2x 1-2x 2=2×x 1+x 22-4x 1x 2|x 1x 2|=2k 2+1,则圆的方程为:(x -2k )2+(y +1)2=4(k 2+1),令x =0整理可得:y 2+2y -3=0,解得:y 1=-3,y 2=1, 即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两个定点(0,-3),(0,1).高考解答题·审题与规X(五) 解析几何类考题重在“巧设”思维流程1.解析几何部分知识点多,运算量大,能力要求高,在高考试题中大都是在压轴题的位置出现,是考生“未考先怕”的题型之一,不是怕解题无思路,而是怕解题过程中繁杂的运算.2.在遵循“设——列——解”程序化运算的基础上,应突出解析几何“设”的重要性,以克服平时重思路方法、轻运算技巧的顽疾,突破如何避繁就简这一瓶颈.真题案例审题指导审题方法 (12分)(2019·全国Ⅲ卷)已知曲线C :y =x 22,D 为直线y =-12上的动点,过D 作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1)证明:直线AB 过定点;(2)若以E ⎝ ⎛⎭⎪⎫0,52为圆的圆与直线AB 相切,切点为线段AB 的中点,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设点D 的坐标为⎝ ⎛⎭⎪⎫t ,-12,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切线DA ,DB 的斜率,利用方程的同解性得出直线AB 的方程,进而证明直线过定点.(2)联立直线AB 与拋物线的方程,求出AB 的弦长及点D ,E 到直线AB 的距离,建立四边形ADBE 的面积表达式,再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求出参数的值,进而可求四边形ADBE 的面积. 审方法 数学思想是问题的主线,方法是解题的手段.审视方法,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往往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审题的过程还是一个解题方法的抉择过程,开拓的解题思路能使我们心涌如潮,适宜的解题方法则帮助我们事半功倍.规X 解答评分细则[解析] (1)设D ⎝ ⎛⎭⎪⎫t ,-12,A (x 1,y 1),则x 21=2y 1.1分①由y ′=x ,所以切线DA 的斜率为x 1,故y 1+12x 1-t=x 1.整理得2tx 1-2y 1+1=0.2分②设B (x 2,y 2),同理可得2tx 2-2y 2+1=0.3分③ 故直线AB 的方程为2tx -2y +1=0.4分④所以直线AB 过定点⎝ ⎛⎭⎪⎫0,125分⑤(2)由(1)得直线AB 的方程为y =tx +12.由⎩⎪⎨⎪⎧y =tx +12,y =x 22可得x2-2tx -1=0.6分⑥于是x 1+x 2=2t ,x 1x 2=-1,y 1+y 2=t (x 1+x 2)+1=2t 2+1, |AB |=1+t 2|x 1-x 2|=1+t 2×x 1+x 22-4x 1x 2=2(t 2+1).7分⑦设d 1,d 2分别为点D ,E 到直线AB 的距离,则d 1=t 2+1,d 2=2t 2+1. 因此,四边形ADBE 的面积S =12|AB |(d 1+d 2)=(t 2+3)t 2+1.9分⑧ 设M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M ⎝⎛⎭⎪⎫t ,t 2+12. 由于EM →⊥AB →,而EM →=(t ,t 2-2),AB →与向量(1,t )平行,所以t +(t 2-2)t =0.解得t =0或t =±1.11分⑨当t =0时,S =3;当t =±1时,S =4 2. 因此,四边形ADBE 的面积为3或4 2.12分⑩。
2019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圆锥曲线综合应用学案(全国通用)
一、考纲要求:1.掌握解决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2.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概念掌握和解题上注意点:1.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般是将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x 或y ,判断该方程组解的个数,方程组有几组解,直线与圆锥曲线就有几个交点.但应注意两点: ).消元后需要讨论含x2或y2项的系数是否为0.).重视“判别式Δ”起的限制作用.2.对于选择题、填空题,要充分利用几何条件,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直观求解,优化解题过程.3.处理中点弦问题的常用方法).点差法:即设出弦的两端点坐标后,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并将两式相减,式中含有x 1+x 2,y 1+y 2,y 1-y 2x 1-x 2三个未知量,这样就直接联系了中点和直线的斜率,借用中点公式即可求得斜率.).根与系数的关系:即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三、高考考题题例分析例1.(2017·全国卷Ⅰ)设A ,B 为曲线C :y =x 24上两点,A 与B 的横坐标之和为4.(1)求直线AB 的斜率,(2)设M 为曲线C 上一点,C 在M 处的切线与直线AB 平行,且AM ⊥BM ,求直线AB 的方程.【答案】(1)1;(2) y =x +7.(2)由 y =x 24,得y ′=x2.例2. (2017浙江高考)如图,已知抛物线x 2=y ,点A ⎝⎛⎭⎫-12,14,B ⎝⎛⎭⎫32,94,抛物线上的点P (x ,y )-12<x <32.过点B 作直线AP 的垂线,垂足为Q .(1)求直线AP 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P A |·|PQ |的最大值. 【答案】(1) (-1,1);(2)2716【解析】(1)设直线AP 的斜率为k ,k =x 2-14x +12=x -12,因为-12<x <32,所以直线AP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1).(2)联立直线AP 与BQ 的方程⎩⎨⎧kx -y +12k +14=0,x +ky -94k -32=0,解得点Q 的横坐标是x Q =-k 2+4k +32(k 2+1).因为|P A |=1+k 2⎝⎛⎭⎫x +12=1+k 2(k +1),|PQ |=1+k 2(x Q -x )=-(k -1)(k +1)2k 2+1,所以|P A |·|PQ |=-(k -1)(k +1)3. 令f (k )=-(k -1)(k +1)3, 因为f ′(k )=-(4k -2)(k +1)2,所以f (k )在区间⎝⎛⎭⎫-1,12上单调递增,⎝⎛⎭⎫12,1上单调递减,因此当k =12时, |P A |·|PQ |取得最大值2716.学例3.(2017·全国卷Ⅱ)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点M (M 在x 轴的上方),l 为C 的准线,点N 在l 上,且MN ⊥l ,则M 到直线NF 的距离为( ) A . 5 B .2 2 C .2 3 D .3 3【答案】C∵点M 在x 轴的上方, ∴M (3,23). ∵MN ⊥l , ∴N (-1,23). ∴|NF |=(1+1)2+(0-23)2=4,|MF |=|MN |=(3+1)2+(23-23)2=4.∴△MNF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点M 到直线NF 的距离为2 3. 故选C .例4.(2016全国卷Ⅱ)已知椭圆E :x 2t +y 23=1的焦点在x 轴上,A 是E 的左顶点,斜率为k (k >0)的直线交E 于A ,M 两点,点N 在E 上,MA ⊥NA .(1)当t =4,|AM |=|AN |时,求△AMN 的面积; (2)当2|AM |=|AN |时,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4449;(2) (32,2). 【解析】设M (x 1,y 1),则由题意知y 1>0.(2)由题意t >3,k >0,A (-t ,0).将直线AM 的方程y =k (x +t )代入x 2t +y 23=1得(3+tk 2)x 2+2t ·tk 2x +t 2k 2-3t =0. 由x 1·(-t )=t 2k 2-3t 3+tk 2得x 1=t (3-tk 2)3+tk 2,故|AM |=|x 1+t |1+k 2=6t (1+k 2)3+tk2.由题设,直线AN 的方程为y =-1k(x +t ),故同理可得|AN |=6kt (1+k 2)3k 2+t.由2|AM |=|AN |得23+tk 2=k 3k 2+t, 即(k 3-2)t =3k (2k -1).当k =32时上式不成立,因此t =3k (2k -1)k 3-2.t >3等价于k 3-2k 2+k -2k 3-2=(k -2)(k 2+1)k 3-2<0, 即k -2k 3-2<0.由此得⎩⎪⎨⎪⎧ k -2>0,k 3-2<0,或⎩⎪⎨⎪⎧k -2<0,k 3-2>0,解得32<k <2.因此k 的取值范围是(32,2).例5.(2017·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y =x 2+m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C 的坐标为(0,1).当m 变化时,解答下列问题:(1)能否出现AC ⊥BC 的情况?说明理由;(2)证明过A ,B ,C 三点的圆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 【答案】见解析(2)证明:BC 的中点坐标为⎝⎛⎭⎫x 22,12,可得BC 的中垂线方程为y -12=x 2⎝⎛⎭⎫x -x 22. 由(1)可得x 1+x 2=-m , 所以AB 的中垂线方程为x =-m2.联立⎩⎨⎧x =-m2,y -12=x 2⎝⎛⎭⎫x -x 22,又x 22+mx 2-2=0,可得⎩⎨⎧x =-m 2,y =-12.所以过A ,B ,C 三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m 2,-12,半径r =m 2+92. 故圆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2r 2-⎝⎛⎭⎫m 22=3,即过A ,B ,C 三点的圆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圆锥曲线综合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直线y =kx 与双曲线x 29-y 24=1相交,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3 B .⎝⎛⎭⎫-23,0 C .⎝⎛⎭⎫-23,23 D .⎝⎛⎭⎫-∞,-23∪⎝⎛⎭⎫23,+∞ 【答案】C【解析】 双曲线x 29-y 24=1的渐近线方程为y =±23x ,若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数形结合,得k ∈⎝⎛⎭⎫-23,23. 2.已知直线y =22(x -1)与抛物线C :y 2=4x 交于A ,B 两点,点M (-1,m ),若MA →·MB →=0,则m = ( )A . 2B .22 C .12D .03.直线y =kx +2与抛物线y 2=8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的值为 ( )A .1B .1或3C .0D .1或0【答案】D【解析】由⎩⎪⎨⎪⎧y =kx +2,y 2=8x ,得k 2x 2+(4k -8)x +4=0,若k =0,则y =2,符合题意.若k ≠0,则Δ=0, 即64-64k =0,解得k =1,所以直线y =kx +2与抛物线y 2=8x 有且只有一个共公点时,k =0或1.4.方程x =1-4y 2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的一部分B .椭圆的一部分C .圆的一部分D .直线的一部分【答案】B 【解析】x =1-4y 2两边平方,可变为x 2+4y 2=1(x ≥0),表示的曲线为椭圆的一部分.5.已知点P 是直线2x -y +3=0上的一个动点,定点M (-1,2),Q 是线段PM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 |=|MQ |,则Q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2x +y +1=0B .2x -y -5=0C .2x -y -1=0D .2x -y +5=0【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M 为PQ 中点,设Q (x ,y ),则P 为(-2-x,4-y ),代入2x -y +3=0,得2x -y +5=0.6.已知动圆Q 过定点A (2,0)且与y 轴截得的弦MN 的长为4,则动圆圆心Q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 )A .y 2=2xB .y 2=4xC .x 2=2yD .x 2=4y【答案】B7.设圆(x +1)2+y 2=25的圆心为C ,A (1,0)是圆内一定点,Q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AQ 的垂直平分线与CQ 的连线交于点M ,则M 的轨迹方程为 ( )A .4x 221-4y 225=1B .4x 221+4y 225=1C .4x 225-4y 221=1D .4x 225+4y 221=1【答案】D【解析】因为M 为AQ 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则|AM |=|MQ |,所以|MC |+|MA |=|MC |+|MQ |=|CQ |=5,故M 的轨迹为以点C ,A 为焦点的椭圆,所以a =52,c =1,则b 2=a 2-c 2=214,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4x 225+4y 221=1. 学8.设过点P (x ,y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BP →=2P A →,且OQ →·AB →=1,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 .32x 2+3y 2=1(x >0,y >0)B .32x 2-3y 2=1(x >0,y >0)C .3x 2-32y 2=1(x >0,y >0)D .3x 2+32y 2=1(x >0,y >0)【答案】A9.已知直线l :y =2x +3被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截得的弦长为7,则下列直线中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一定为7的有 ( )①y =2x -3;②y =2x +1;③y =-2x -3;④y =-2x +3.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答案】C【解析】直线y =2x -3与直线l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 =-2x -3与直线l 关于x 轴对称,直线y =-2x +3与直线l 关于y 轴对称,故有3条直线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一定为7. 10.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 )A .x 218+y 29=1B .x 227+y 218=1C .x 236+y 227=1D .x 245+y 236=1【答案】A【解析】因为直线AB 过点F (3,0)和点(1,-1),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12(x -3),代入椭圆方程x 2a 2+y 2b 2=1消去y ,得⎝⎛⎭⎫a 24+b 2x 2-32a 2x +94a 2-a 2b 2=0, 所以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2a 22⎝⎛⎭⎫a24+b 2=1,即a 2=2b 2.又a 2=b 2+c 2,所以b =c =3,a=32,所以E 的方程为x 218+y 29=1.11.已知两定点A (0,-2),B (0,2),点P 在椭圆x 212+y 216=1上,且满足|AP →|-|BP →|=2,则AP →·BP→为 ( )A .-12B .12C .-9D .9【答案】D12.抛物线C 的顶点为原点,焦点在x 轴上,直线x -y =0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P (1,1)为线段AB 的中点,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 ( )A .y =2x 2B .y 2=2xC .x 2=2yD .y 2=-2x【答案】B【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则⎩⎪⎨⎪⎧y 21=2px 1,y 22=2px 2,两式相减可得2p=y 1-y 2x 1-x 2·(y 1+y 2)=k AB ·2=2,即可得p =1,∴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2x . 二、填空题13.已知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通过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长为 . 【答案】16【解析】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1,由⎩⎪⎨⎪⎧y =3x +1,x 2=4y ,得y 2-14y +1=0.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14, ∴|AB |=y 1+y 2+p =14+2=16.14.已知(4,2)是直线l 被椭圆x 236+y 29=1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则l 的方程是 .【答案】x +2y -8=015.已知椭圆x 24+y 2b 2=1(0<b <2)与y 轴交于A ,B 两点,点F 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则△ABF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2【解析】不妨设点F 的坐标为(4-b 2,0),而|AB |=2b ,∴S △ABF =12×2b ×4-b 2=b4-b 2=b 2(4-b 2)≤b 2+4-b 22=2(当且仅当b 2=4-b 2,即b 2=2时取等号),故△ABF 面积的最大值为2.16.过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作一条与其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C 于点P .若点P 的横坐标为2a ,则C 的离心率为 .【答案】2+3【解析】如图所示,不妨设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l 的斜率为ba ,又直线l 过右焦点F (c,0),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ba(x -c ).因为点P 的横坐标为2a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4a 2a 2-y 2b 2=1,化简得y =-3b 或y =3b (点P 在x 轴下方,故舍去). 故点P 的坐标为(2a ,-3b ), 代入直线方程得-3b =ba(2a -c ),化简可得离心率e =ca =2+ 3.学三、解答题17.已知椭圆与抛物线y 2=42x 有一个相同的焦点,且该椭圆的离心率为22.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点P (0,1)的直线与该椭圆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AP →=2PB →,求△AOB 的面积.【答案】(1) x 24+y 22=1;(2) 1268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x -y -2=0,抛物线C :y 2=2px (p >0).(1)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求抛物线C 的方程;(2)当p =1时,若抛物线C 上存在关于直线l 对称的相异两点P 和Q .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坐标.【答案】(1) y 2=8x ;(2) (1,-1).【解析】 (1)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p 2,0. 由点⎝⎛⎭⎫p 2,0在直线l :x -y -2=0上, 得p2-0-2=0,即p =4.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8x .19.已知定点F (0,1),定直线l :y =-1,动圆M 过点F ,且与直线l 相切. (1)求动圆M 的圆心轨迹C 的方程;(2)过点F 的直线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点A ,B 作曲线C 的切线l 1,l 2两条切线相交于点P ,求△P AB 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 x 2=4y ;(2) 4π.【解析】 (1)法一:设圆心M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由题意|MF |=d . 设圆心M (x ,y ),则有x 2+(y -1)2=|y +1|.化简得x 2=4y .所以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4y .法二:设圆心M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由题意|MF |=d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M 的轨迹为抛物线, 焦点为F (0,1),准线为y =-1. 所以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4y .法二:设l AB :y =kx +1, 代入x 2=4y 中,得x 2-4kx -4=0. 设A (x 1,y 1),B (x 2,y 2), 则x 1+x 2=4k ,x 1x 2=-4. 所以|AB |=1+k 2·|x 1-x 2|=4(k 2+1).因为曲线C :x 2=4y ,即y =x 24,所以y ′=x2.所以直线l 1的方程为y -y 1=x 12(x -x 1),即y =x 12x -x 214.①同理可得直线l 2的方程为y =x 22x -x 224.②联立①②,解得⎩⎪⎨⎪⎧x =x 1+x22,y =x 1x 24,即P (2k ,-1).因为P A →·PB →=(x 1-2k ,y 1+1)·(x 2-2k ,y 2+1) =x 1x 2-2k (x 1+x 2)+4k 2+y 1y 2+(y 1+y 2)+1=0, 所以P A ⊥PB ,即△P AB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P AB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线段AB 的中点,线段AB 是外接圆的直径.因为|AB |=4(k 2+1),所以当k =0时,线段AB 最短,最短长度为4,此时圆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为4π.因为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2k,2k 2+1),所以AB 的中垂线方程为y -(2k 2+1)=-1k (x -2k ),因为P A 的中垂线方程为y -(k 2-kk 2+1)=(k +k 2+1)[x -(2k -k 2+1)],联立上述两个方程,解得其交点坐标为N (2k,2k 2+1). 因为点M ,N 的坐标相同,所以AB 的中点M 为△P AB 的外接圆的圆心. 所以△P AB 是直角三角形,且P A ⊥PB , 所以线段AB 是△P AB 外接圆的直径.学 因为|AB |=4(k 2+1),所以当k =0时,线段AB 最短,最短长度为4,此时圆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为4π.20.已知椭圆C :x 2a 2+y 2=1(a >0),过椭圆C 的右顶点和上顶点的直线与圆x 2+y 2=23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M 是椭圆C 的上顶点,过点M 分别作直线MA ,MB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设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1,k 2,且k 1+k 2=2,证明:直线AB 过定点. 【答案】(1) x 22+y 2=1;(2)见解析由⎩⎪⎨⎪⎧x 22+y 2=1y =kx +m ⇒(1+2k 2)x 2+4kmx +2m 2-2=0,得x 1+x 2=-4km 1+2k 2,x 1·x 2=2m 2-21+2k 2,由k 1+k 2=2⇒y 1-1x 1+y 2-1x 2=2⇒(kx 2+m -1)x 1+(kx 1+m -1)x 2x 1x 2=2,即(2-2k )x 1x 2=(m -1)(x 1+x 2)⇒(2-2k )(2m 2-2)=(m -1)(-4km ),即(1-k )(m 2-1)=-km (m -1),由m ≠1,得(1-k )(m +1)=-km ⇒k =m +1,即y =kx +m =(m +1)x +m ⇒m (x +1)=y -x ,故直线AB 过定点(-1,-1). 综上,直线AB 过定点(-1,-1).21.已知点A ,B 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顶点,F 为左焦点,点P 是椭圆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直线AP 与过点B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交于点M ,直线MN ⊥BP 于点N .(1)求证:直线AP 与直线BP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2)若直线MN 过焦点F ,AF →=λFB →(λ∈R ),求实数λ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λ=13.(2)设直线AP 与BP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由已知F (-c,0),直线AP 的方程为y =k 1(x +a ),直线l 的方程为x =a ,则M (a,2ak 1). ∵MN ⊥BP ,∴k MN ·k 2=-1. 由(1)知k 1·k 2=-b 2a 2,∴k MN =a 2b 2·k 1.又F ,N ,M 三点共线,得k MF =k MN , 即2ak 1a +c =a 2b 2k 1,得2b 2=a (a +c ).∵b 2=a 2-c 2,∴2(a 2-c 2)=a 2+ac ,化简整理得2c 2+ac -a 2=0, 即2⎝⎛⎭⎫c a 2+c a -1=0, 解得c a =12或ca =-1(舍去).∴a =2c .由AF →=λFB →,得(a -c,0)=λ(a +c,0), 将a =2c 代入,得(c,0)=λ(3c,0),即c =3λc , ∴λ=13.22.已知抛物线C 1的方程为y 2=4x ,椭圆C 2与抛物线C 1有公共的焦点,且C 2的中心在坐标原点,过点M (4,0)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1分别交于A ,B 两点.(1)若AM →=12MB →,求直线l 的方程;(2)若坐标原点O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P 在抛物线C 1上,直线l 与椭圆C 2有公共点,求椭圆C 2的长轴长的最小值.【答案】(1) y =2x -42或y =-2x +42;(2) 34(2)设P (m ,n ),则OP 的中点为⎝⎛⎭⎫m 2,n 2. 因为O ,P 两点关于直线y =k (x -4)对称,所以⎩⎨⎧n 2=k ⎝⎛⎭⎫m2-4,nm ·k =-1,解得⎩⎪⎨⎪⎧m =8k 21+k2,n =-8k1+k2.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8k 1+k 22=4·8k 21+k 2. 所以k 2=1.。
高三数学 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复习教案
第十一节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热点考点题型探析一、复习目标:掌握圆锥曲线中有关定点、定值问题的解法;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掌握对称问题的求法。
二、重难点:重点:掌握圆锥曲线中有关定点、定值问题的解法;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
难点: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热点考点题型探析 考点1.对称问题[例1]若直线l 过圆x2+y2+4x-2y=0的圆心M 交椭圆49:22y x C +于A 、B 两点,若A 、B 关于点M 对称,求直线L 的方程.[解析] )1,2(-M ,设),(),,(2211y x B y x A ,则2,42121=+-=+y y x x又1492121=+y x ,1492222=+y x ,两式相减得:04922122212=-+-y y x x ,化简得0))((9))((421212121=-++-+y y y y x x x x ,把2,42121=+-=+y y x x 代入得982112=--=x x y y k AB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211--=-x y ,即042=-+y x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8x-9y+25=0.【反思归纳】要抓住对称包含的三个条件:(1)中点在对称轴上(2)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与轴垂直(3)两点连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0>∆),通过该不等式求范围 考点2.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题型:求某些变量的范围或最值[例2]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与直线10x y +-=相交于两点A B 、.当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2e ≤≤,且0OA OB ⋅=u u u r u u u r (O 为坐标原点)时,求椭圆长轴长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通过“韦达定理”沟通a 与e 的关系[解析]由22222210b x a y a b x y ⎧+=⎨+-=⎩,得222222()2(1)0a b x a x a b +-+-= 由22222(1)0a b a b =+->V ,得221a b +>此时222121222222(1),a a b x x x x a b a b -+==++ 由0OA OB ⋅=u u u r u u u r,得12120x x y y +=,∴12122()10x x x x -++=即222220a b a b +-=,故22221a b a =- 由222222c a b e a a -==,得2222b a a e =-∴221211a e =+-由32e ≤≤得25342a ≤≤2a ≤≤【反思归纳】求范围和最值的方法:几何方法: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特征及意义,考虑几何性质解决问题代数方法:建立目标函数,再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考点3 定点,定值的问题题型:论证曲线过定点及图形(点)在变化过程中存在不变量[例3] 已知P 、Q 是椭圆C :12422=+y x 上的两个动点,)26,1(M 是椭圆上一定点,F 是其左焦点,且|PF|、|MF|、|QF|成等差数列。
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课件讲《圆锥曲线中的综合问题》
2.有关弦长问题 (1)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 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 的运用,以简化运算. ①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1(x1,y1),P2(x2, y2),则所得弦长|P1P2|= 1+k |x2-x1|或|P1P2|=
2
1 1+k2 |y2-
4.定点、定值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 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 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化的量所 影响的一个点、一个值,就是要求的定点、定值.化解这类问 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变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 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
3.轨迹方程问题 (1)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出轨迹上任一点的坐标 ——解析法(坐标法); ②寻找动点与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几何关系; ③将动点与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几何关系代数化; ④化简整理方程——简化; ⑤证明所得方程为所求的轨方程的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将几何关系直接翻译成代数方程; ②定义法:满足的条件恰适合某已知曲线的定义,用待定 系数法求方程; ③代入法:把所求动点的坐标与已知动点的坐标建立联 系; ④交轨法:写出两条动直线的方程直接消参,求得两条动 直线交点的轨迹.
高考真题要回访,做好真题底气足 1.(2014· 四川高考)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 → → 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 OA · OB =2(其中O为坐标原点), 则△ABO与△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A.2 B.3 17 2 C. 8 ) D. 10
答案:B
解析:设直线AB的方程为x=ny+m(如图),A(x1,y1), B(x2,y2), → → ∵OA· OB=2,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16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教学案 理
专题16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往往作为考题的压轴题之一,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尤其是与条件或结论相关存在性开放问题,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考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以所求式子或参数为函数值),或者利用式子的几何意义求解.例1、如图所示,设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抛物线上的点A 到y 轴的距离等于|AF |-1.(1)求p 的值;(2)若直线AF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过B 与x 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 与AB 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 ,AN 与x 轴交于点M ,求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变式探究】已知点A (0,-2),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 是椭圆E 的右焦点,直线AF 的斜率为233,O 为坐标原点.(1)求E 的方程;(2)设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解:(1)设F (c ,0),由条件知,2c =233,得c = 3.又ca =32,所以a =2,b 2=a 2-c 2=1. 故E 的方程为x 24+y 2=1.设4k 2-3=t ,则t >0,S △OPQ =4t t 2+4=4t +4t. 因为t +4t ≥4,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所以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l 的方程为y =72x -2或y =-72x -2. 考点二 定点、定值问题探究1.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 -y 0=k (x -x 0),则直线必过定点(x 0,y 0);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 =kx +m ,则直线必过定点(0,m ).2.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与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依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例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A (a ,0),B (0,b ),O (0,0),△OAB 的面积为1.(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C 上一点,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AN |·|BM |为定值.(1)解:由题意得⎩⎪⎨⎪⎧c a =32,12ab =1,a 2=b 2+c 2,解得⎩⎨⎧a =2,b =1,c = 3.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所以|AN |·|BM | =⎪⎪⎪⎪⎪⎪2+x 0y 0-1·⎪⎪⎪⎪⎪⎪1+2y 0x 0-2=⎪⎪⎪⎪⎪⎪x 20+4y 20+4x 0y 0-4x 0-8y 0+4x 0y 0-x 0-2y 0+2 =⎪⎪⎪⎪⎪⎪4x 0y 0-4x 0-8y 0+8x 0y 0-x 0-2y 0+2=4.当x 0=0时,y 0=-1,|BM |=2,|AN |=2, 所以|AN |·|BM |=4.综上可知,|AN |·|BM |为定值. 【方法规律】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出定值.2.定值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使用参数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证明与参数无关,这类问题选择消元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变式探究】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A (0,-1),且离心率为22.(1)求椭圆E 的方程;(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E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均异于点A ),证明:直线AP 与AQ 的斜率之和为定值.例3、已知焦距为22的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顶点为A ,直线y =43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P 在Q 的左边),Q 在x 轴上的射影为B ,且四边形ABPQ 是平行四边形.(1)求椭圆C 的方程;(2)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 ,N .若M 是椭圆的左顶点,D 是直线MN 上一点,且DA ⊥AM .点G 是x 轴上异于点M 的点,且以DN 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 和DG 的交点,求证:点G 是定点.(2)证明: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 (x +2),N (x 0,y 0),DA ⊥AM ,所以D (2,4k ).由⎩⎪⎨⎪⎧x 24+y 22=1,y =k (x +2)整理得(1+2k 2)x 2+8k 2x +8k 2-4=0. 则-2x 0=8k 2-41+2k 2,即x 0=2-4k 21+2k2,所以y 0=k (x 0+2)=4k 1+2k 2,则N ⎝ ⎛⎭⎪⎫2-4k 21+2k 2,4k 1+2k 2,设G (t ,0),则t ≠-2,若以DN 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 和DG 的交点,则DG ⊥AN , 所以GD →·AN →=0恒成立. 因为GD →=(2-t ,4k ), AN →=⎝ ⎛⎭⎪⎫-8k 21+2k 2,4k 1+2k 2,所以GD →·AN →=(2-t )·-8k 21+2k 2+4k ·4k1+2k2=0恒成立,即8k 2t1+2k2=0恒成立,所以t =0, 所以点G 是定点(0,0). 【方法规律】1.动直线l 过定点问题,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 =kx +t ,由题设条件将t 用k 表示为t =mk ,得y =k (x +m ),故动直线过定点(-m ,0).2.动曲线C 过定点问题,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 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变式探究】已知两点A (-2,0),B (2,0),动点P 在x 轴上的投影是Q ,且2PA →·PB →=|PQ →|2.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F (1,0)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交轨迹C 于点G ,H ,M ,N ,且E 1,E 2分别是GH ,MN 的中点.求证:直线E 1E 2恒过定点.(2)证明: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时,设l GH :y =k (x -1),G (x 1,y 1),H (x 2,y 2),l MN :y =-1k(x -1),M (x 3,y 3),N (x 4,y 4),联立⎩⎪⎨⎪⎧x 24+y 22=1,y =k (x -1),消去y 得(2k 2+1)x 2-4k 2x +2k 2-4=0.则Δ>0恒成立.所以x 1+x 2=4k 22k 2+1,且x 1x 2=2k 2-42k 2+1.所以GH 中点E 1坐标为⎝ ⎛⎭⎪⎫2k22k 2+1,-k 2k 2+1,同理,MN 中点E 2坐标为⎝⎛⎭⎪⎫2k 2+2,k k 2+2,所以kE 1E 2=-3k2(k 2-1), 所以lE 1E 2的方程为y =-3k 2(k 2-1)⎝ ⎛⎭⎪⎫x -23,所以过点⎝ ⎛⎭⎪⎫23,0, 当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和不存在时,lE 1E 2的方程为y =0,也过点⎝ ⎛⎭⎪⎫23,0,综上所述,lE 1E 2过定点⎝ ⎛⎭⎪⎫23,0. 考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1)先假设存在,引入参变量,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参变量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2)解此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若有解则存在,若无解则不存在. (3)得出结论.例3、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1,0),F 2(1,0),点A ⎝⎛⎭⎪⎫1,22在椭圆C 上.(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使得当该直线与椭圆C 有两个不同交点M ,N 时,能在直线y =53上找到一点P ,在椭圆C 上找到一点Q ,满足PM →=NQ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设椭圆C 的焦距为2c ,则c =1, 因为A ⎝ ⎛⎭⎪⎫1,22在椭圆C 上, 所以2a =|AF 1|+|AF 2|=22,则a =2,b 2=a 2-c 2=1, 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也可由PM →=NQ →知四边形PMQN 为平行四边形,而D 为线段MN 的中点,因此,D 也为线段PQ 的中点,所以y 0=53+y 42=t 9,可得y 4=2t -159.又-3<t <3,所以-73<y 4<-1,与椭圆上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1]矛盾. 因此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方法规律】1.此类问题一般分为探究条件、探究结构两种.若探究条件,则可先假设条件成立,再验证结论是否成立,成立则存在,不成立则不存在;若探究结论,则应先求出结论的表达式,再针对其表达式进行讨论,往往涉及对参数的讨论.2.求解步骤: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且过点P ⎝ ⎛⎭⎪⎫1,32,F 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过点A (4,0)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点M 在A ,N 两点之间),是否存在直线l 使△AMF与△MFN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试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易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y =k (x -4),由⎩⎪⎨⎪⎧y =k (x -4),x 24+y 23=1消去y ,得(3+4k 2)x 2-32k 2x +64k 2-12=0,由题意知Δ=(32k 2)2-4(3+4k 2)(64k 2-12)>0, 解得-12<k <12.设M (x 1,y 1),N (x 2,y 2), 则x 1+x 2=32k 23+4k 2,①x 1x 2=64k 2-123+4k2.②1.(2017·全国卷Ⅱ)设点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x 22+y 2=1上,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NP →=2NM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x =-3上,且OP →·PQ →=1.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 (1)解:设P (x ,y ),M (x 0,y 0),则N (x 0,0),NP →=(x -x 0,y ),NM →=(0,y 0), 由NP →=2NM →得x 0=x ,y 0=22y ,因为M (x 0,y 0)在C 上,所以x 22+y 22=1,因此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2.(2)证明:由题意知F (-1,0),设Q (-3,t ),P (m ,n ),则OQ →=(-3,t ),PF →=(-1-m ,-n ),OQ →·PF →=3+3m -tn ,OP →=(m ,n ),PQ →=(-3-m ,t -n ),由OP →·PQ →=1,得-3m -m 2+tn -n 2=1, 又由(1)知m 2+n 2=2,故m +3m -tn =0.2.【2017课标1,理2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a >b >0),四点P 1(1,1),P 2(0,1),P 3(–1,2),P 4(1,)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答案】(1)2214x y +=.(2)见解析。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能够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3.能够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难点: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三、教学内容
1.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3.圆锥曲线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3.介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问题的方法。
5.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题。
2.思考如何将圆锥曲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深刻的认识。
二轮专题复习圆锥曲线教学案
专题复习:圆锥曲线【知识梳理】1、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
2、标准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几何性质。
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4、体会设而不求思想及坐标法解题。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的分析,可以发现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均可涉及本章的知识,分值20分左右。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常以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问题视角新颖,常见的性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被附以新的背景,以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
3.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注重试题的层次性,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调控综合程度;4.轨迹问题、对称问题、参变量的范围问题、定点、定值及最值问题也是本章的几个热点问题,难度有所降低,有逐步趋向稳定的趋势。
【自测回扣】1、已知椭圆x 24+y 23=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上一点,满足∠F 1PF 2=30°,则△F 1PF 2的面积为(A) 3(2+3) (B) 3(2-3) (C)2+ 3 (D) 2- 3答案:(B)2、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 A,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A (B (C )2 (D )3 答案:(B)3、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2作倾斜角为120︒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M ,若MF 1垂直于x 轴,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答案: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2x 2上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是2,则M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 答案:658.【典型例题】例1、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一个焦点是(1,0)F ,且离心率为12.(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经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M N 两点,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点0(0,)P y ,求0y 的取值范围.(Ⅰ)解:设椭圆C 的半焦距是c .依题意,得 1c =. 因为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 所以22a c ==,2223b a c =-=.故椭圆C 的方程为 22143x y +=. (Ⅱ)解:当MN x ⊥轴时,显然00y =.当MN 与x 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MN 的方程为(1)(0)y k x k =-≠.由 22(1),3412,y k x x y =-⎧⎨+=⎩消去y 整理得 0)3(48)43(2222=-+-+k x k x k . 设1122(,),(,)M x y N x y ,线段MN 的中点为33(,)Q x y ,则 2122834k x x k +=+.所以 212324234x x k x k +==+,3323(1)34ky k x k -=-=+. 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434(1433222kk x k k k y +--=++. 在上述方程中令0=x ,得k kk k y 4314320+=+=.当0k <时,34k k +≤-0k >时,34k k+≥.所以00y ≤<,或00y <≤.综上,0y 的取值范围是[. 思想方法规律总结:垂直平分问题要充分抓住垂直和平分两个条件:垂直用好斜率为负倒数的条件,平分用好中点在对称轴上的条件;求0y 的范围,要把0y 表示为k 的函数. 变式训练1、在周长为定值的ABC ∆中,已知||AB =,动点C 的运动轨迹为曲线G ,且当动点C 运动时,C cos 有最小值12-. (1)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求曲线G 的方程. (2)过点(m,0)作圆x 2+y 2=1的切线l 交曲线G 于M ,N 两点.将线段MN 的长|MN |表示为m的函数,并求|MN |的最大值.解:(1)设 ||||2CA CB a += (a >为定值,所以C 点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所以焦距2||c AB ==因为 22(||||)2||||1226cos 12||||||||CA CB CA CB a C CA CB CA CB +---===-又 22)22(||||a a CB CA =≤⋅,所以 26cos 1C a ≥-,由题意得 22611,42a a -=-=. 所以C 点轨迹G 的方程为 221(0)4x y y +=≠ (2) 由题意知,|m |≥1.当m =1时,切线l 的方程为x =1,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1,32,⎝⎛⎭⎫1,-32,此时|MN |= 3.当m =-1时,同理可知|MN |= 3. 当|m |>1时,设切线l 的方程为y =k (x -m ),由⎩⎪⎨⎪⎧y =k (x -m ),x 24+y 2=1得(1+4k 2)x 2-8k 2mx +4k 2m 2-4=0. 设M ,N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则x 1+x 2=8k 2m 1+4k 2,x 1x 2=4k 2m 2-41+4k 2,又由l 与圆x 2+y 2=1相切,得|km |k 2+1=1,即m 2k 2=k 2+1, 所以|MN |=(x 2-x 1)2+(y 2-y 1)2=(1+k 2)[(x 1+x 2)2-4x 1x 2] =(1+k 2)⎣⎢⎡⎦⎥⎤64k 4m 2(1+4k 2)2-4(4k 2m 2-4)1+4k 2=43|m |m 2+3. 由于当m =±1时,|MN |= 3. 所以|MN |=43|m |m 2+3,m ∈(-∞,-1 ]∪[1,+∞). 因为|MN |=43|m |m 2+3=43|m |+3|m |≤2,且当m =±3时,|MN |=2. 所以|MN |的最大值为2.例2、已知点A (-1,0),B (1,-1)和抛物线.x y C 4:2=,O 为坐标原点,过点A 的动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M 、P ,直线MB 交抛物线C 于另一点Q ,如图.(I )证明: OM OP ⋅为定值;(II )若△POM 的面积为25,求向量与的夹角;(Ⅲ) 证明直线PQ 恒过一个定点.解:(I )设点P y y P y y M ),,4(),,4(222121、M 、A 三点共线, ,4414,222121211y y y y y y k k DM AM --=+=∴即4,142121211=∴+=+y y y y y y 即.544212221=+⋅=⋅∴y y y y OP OM(II)设∠POM =α,则.5cos ||||=⋅⋅αOP OM .5sin ||||,25=⋅⋅∴=∆αOM S ROM 由此可得tan α =1, 又.45,45),,0(︒︒=∴∈的夹角为与故向量απα(Ⅲ)设点M y y Q ),,4(323、B 、Q 三点共线,,Q M BQ k k =∴ 313222331,1444y y y y y y -=+-即3231311,4y y y y +=-+ 23133(1)()4,y y y y ∴++=-即131340y y y y +++=,0444,4,432322121=+++⋅∴==y y y y y y y y 即 即.(*)04)(43232=+++y y y y,44432232232y y y y y y k PQ +=--=)4(422322y x y y y y PQ -+=-∴的方程是直线即.4)(,4))((323222322x y y y y y y x y y y y =-+-=+-即由(*)式,,4)(43232++=-y y y y 代入上式,得).1(4))(4(32-=++x y y y 由此可知直线PQ 过定点)4,1(-E .思想方法规律总结:定值问题注意联系韦达定理;定点问题注意要把直线表示成y-0y =k(x-0x ). 变式训练2、已知 F 1、F 2是椭圆14222=+y x 的两焦点,P 是椭圆在第一象限弧上一点,且满足21PF ⋅=1.过点P 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PA 、PB 分别交椭圆于A 、B 两点.(1)求P 点坐标;(2)求证: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 (3)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题可得F 1(0, 2), F 2(0, -2), 设P(x 0, y 0)(x 0>0, y 0>0) 则)2,(),2,(001001y x PF y x PF ---=--=,1)2(202021=--=⋅∴y x PF PF),(00y x P 在曲线上,则21)2(24:24,1420202020202020==----=∴=+y y y y x y x 得从而则点P 的坐标为(1,2)(2)由题意知,两直线PA 、PB 的斜率必存在,设PB 的斜率为k(k>0) 则BP 的直线方程为:y -2=k(x -1)222222222222212)2(2,2)2(21),,(04)2()2(2)2(142)1(2k k k k k k x k k k x y x B k x k k x k y x x k y B B B B +--=-+-=+-=+=--+-++⎪⎩⎪⎨⎧=+-=-则设得由222222k k k x A +-+=同理可得 2228)1()1(,224k kx k x k y y k k x x BA B A B A +=----=-+=-则 ∴AB 的斜率2=--=BA BA AB x x y y k 为定值(3)设AB 的直线方程:m x y +=204224:14222222=-++⎪⎩⎪⎨⎧=++=m m x x y x m x y 得 22220)4(16)22(22<<->--=∆m m m 得由3||m d AB P =的距离为到 3)214(||2⋅-=⋅m AB2)28(81)8(813||3)214(21||21222222=+-≤+-=⋅⋅-=⋅=∆m m m m m m d AB S PAB 则当且仅当m=±2∈(-22,22)取等号 ∴三角形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总结提高】高考命题要求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知识及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注重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加强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体会设而不求思想及坐标法解题。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解析几何 第三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教案 理-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教案
第三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年份卷别考查角度及命题位置命题分析及学科素养2018Ⅰ卷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证明问题·T19命题分析解析几何是数形结合的典范,是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板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在解答题中一般会综合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等.试题难度较大,多以压轴题出现.解答题的热点题型有:(1)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2)圆锥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及范围的求解;(3)轨迹方程及探索性问题的求解.学科素养解析几何综合问题主要利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及探索性问题,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Ⅲ卷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及证明问题·T202017Ⅰ卷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定点问题证明·T20Ⅱ卷动点轨迹方程求法与直线过定点问题证明·T202016Ⅰ卷定值问题、轨迹方程求法、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及范围问题·T20Ⅱ卷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面积问题、范围问题·T20Ⅲ卷证明问题、轨迹问题、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T20第一课时圆锥曲线的最值、范围、证明问题最值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悟通——方法结论]求解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方法,即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方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2017·高考浙江卷)(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x 2=y ,点过点B 作直线AP 的垂线,垂足为Q .(1)求直线AP 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的最大值.[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注意什么信息❶中已知A ,P 坐标 利用斜率公式表示K AP 并消去yx 的范围信息❷中|PA |·|PQ |利用弦长公式表示出|PA |·|PQ | Q 点坐标的求法[规范解答] (1)设直线AP 的斜率为k ,k =x 2-14x +12=x -12,(2分)因为-12<x <32,所以直线AP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1). (4分) (2)联立直线AP 与BQ 的方程⎩⎪⎨⎪⎧kx -y +12k +14=0,x +ky -94k -32=0,(6分)解得点Q 的横坐标是x Q =-k 2+4k +32k 2+1. 因为|PA |=1+k2⎝⎛⎭⎪⎫x +12=1+k 2(k +1),(8分)|PQ |=1+k 2(x Q -x )=-k -1k +12k 2+1.所以|PA |·|PQ |=-(k -1)(k +1)3. (10分)令f (k )=-(k -1)(k +1)3, 因为f ′(k )=-(4k -2)(k +1)2, 所以f (k )在区间⎝ ⎛⎭⎪⎫-1,12上单调递增,⎝ ⎛⎭⎪⎫12,1上单调递减,因此当k =12时,|PA |·|PQ |取得最大值2716.(12分)1.几何法:题中给出的条件有明显的几何特征,考虑用图象性质来解决,这是几何法,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2.代数法:题中给出的条件和结论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以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见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单调性法、三角换元法等.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思想.[练通——即学即用](2018·沈阳模拟)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1,22)在椭圆上,且有|PF 1|+|PF 2|=2 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F 2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求△AOB (O 为坐标原点)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由|PF 1|+|PF 2|=22,得2a =22,∴a = 2. 将P (1,22)代入x 22+y 2b 2=1,得b 2=1.∴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2)由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零时,不合题意,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1=my ,A (x 1,y 1),B (x 2,y 2),联立,得⎩⎪⎨⎪⎧x =my +1,x 2+2y 2=2,消去x 化简整理得(m 2+2)y 2+2my -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1+y 2=-2m m 2+2,y 1y 2=-1m 2+2,S△AOB=12|OF 2|·|y 1-y 2|=12y 1+y 22-4y 1y 2=12-2m m 2+22-4×-1m 2+2=2×m 2+1m 4+4m 2+4=2×m 2+1m 2+12+2m 2+1+1=2×1m 2+1+1m 2+1+2≤2×12m 2+1×1m 2+1+2=22,当且仅当m 2+1=1m 2+1,即m =0时,等号成立, ∴△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 范围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悟通——方法结论]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1)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关系. (2)建立目标函数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量,其原则是这个变量能够表达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不等关系的关键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判别式法或基本不等式等灵活处理.(2018·广东五校联考)(12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b >0)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直线x +y +1=0与以椭圆C(1)求椭圆C 的方程;(2) 两点S 和T ,若椭圆C 上存在点P 满足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 注意什么信息❶中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b =c ,a =2c注意短半轴与半焦距的关系信息❷中直线与圆相切想到圆心到x +y +1=0的距离d =a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信息❸中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设出直线方程联立,消元Δ>0 判断l 的斜率是否存在信息❹中OS →+OT →=t OP →向量式子坐标化建立S 、T 、P 三点坐标间关系[规范解答] (1)由题意,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以椭圆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x -c )2+y 2=a 2,∴圆心到直线x +y +1=0的距离 d =c +12=a .(*)(2分)∵椭圆C 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b =c ,a =2c ,代入(*)式得b =c =1,∴a =2c =2,(4分)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2+y 2=1.(5分)(2)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2),设P (x 0,y 0),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1+2k 2)x 2-8k 2x +8k 2-2=0,∴Δ=64k 4-4(1+2k 2)(8k 2-2)>0, 解得k 2<12.(7分)设S (x 1,y 1),T(x 2,y 2),则x 1+x 2=8k 21+2k 2,x 1x 2=8k 2-21+2k 2,∴y 1+y 2=k (x 1+x 2-4)=-4k1+2k 2.由OS →+OT →=t OP →,得t x 0=x 1+x 2,t y 0=y 1+y 2,(9分)当t =0时,直线l 为x 轴,则椭圆上任意一点P 满足OS →+OT →=t OP →,符合题意;当t≠0时,⎩⎪⎨⎪⎧tx 0=8k 21+2k2,ty 0=-4k1+2k2,∴x 0=1t ·8k 21+2k 2,y 0=1t ·-4k 1+2k 2.(11分)将上式代入椭圆方程得32k4t 21+2k22+16k2t 21+2k22=1,整理得t 2=16k 21+2k 2=161k2+2,由k 2<12知,0<t 2<4,所以t ∈(-2,0)∪(0,2),综上可得,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2,2). (12分)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的5种常用解法(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练通——即学即用](2018·长春模拟)已知椭圆C 的两个焦点为F 1(-1,0),F 2(1,0),且经过点E (3,32).(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F 1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点A 位于x 轴上方),若AF 1→=λF 1B →,且2≤λ<3,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2a =|EF 1|+|EF 2|=4,a 2=b 2+c2c =1,解得⎩⎪⎨⎪⎧a =2,c =1,b =3,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由题意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k >0),联立方程,得⎩⎪⎨⎪⎧y =k x +1,x 24+y23=1,整理得(3k 2+4)y 2-6ky -9=0,Δ=144k2+144>0,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6k 3+4k 2,y 1y 2=-9k23+4k 2,又AF 1→=λF 1B →,所以y 1=-λy 2,所以y 1y 2=-λ1-λ2(y 1+y 2)2,则1-λ2λ=43+4k 2,λ+1λ-2=43+4k2, 因为2≤λ<3,所以12≤λ+1λ-2<43,即12≤43+4k 2<43,且k >0,解得0<k ≤52. 故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0,52].证明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悟通——方法结论]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常以椭圆、抛物线为载体,借助设而不求法,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2017·高考北京卷)(12分)已知抛物线C :y 2=2px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 ,ON 交于点A ,B ,其中O 为原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求证:[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注意什么信息❶抛物线过点P将P 点坐标代入方程求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时注意规范信息❷中l 与抛物线相交设出l 的方程联立消元求出交点坐标判断l 的斜率存在且k ≠0信息❸中A 为线段BM 的中点利用中点公式进行证明先表示B 点坐标化简目标要明确[规范解答] (1)由抛物线C :y 2=2px 过点P (1,1), 得p =12,(2分)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x . 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 ⎛⎭⎪⎫14,0,准线方程为x =-14.(4分)(2)证明:由题意,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2(k ≠0),l 与抛物线C 的交点为M (x 1,y 1),N (x 2,y 2).由⎩⎪⎨⎪⎧y =kx +12,y 2=x ,消去y ,得4k 2x 2+(4k -4)x +1=0.则x 1+x 2=1-k k 2,x 1x 2=14k2.(6分)因为点P 的坐标为(1,1),所以直线OP 的方程为y =x ,点A 的坐标为(x 1,x 1).直线ON 的方程为y =y 2x 2x ,点B 的坐标为⎝⎛⎭⎪⎫x 1,y 2x 1x 2.(8分)因为y 1+y 2x 1x 2-2x 1=y 1x 2+y 2x 1-2x 1x 2x 2=⎝ ⎛⎭⎪⎫kx 1+12x 2+⎝⎛⎭⎪⎫kx 2+12x 1-2x 1x 2x 2=2k -2x 1x 2+12x 2+x 1x 2=2k -2×14k 2+1-k 2k2x 2=0,所以y 1+y 2x 1x 2=2x 1.故A 为线段BM 的中点.(12分)圆锥曲线证明问题的类型及求解策略(1)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二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2)解决证明问题时,主要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相关性质的应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以及必要的数值计算等进行证明.[练通——即学即用](2018·高考全国卷Ⅰ)设椭圆C :x 22+y 2=1的右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M 的坐标为(2,0).(1)当l 与x 轴垂直时,求直线AM 的方程; (2)设O 为坐标原点,证明:∠OMA =∠OMB . 解析:(1)由已知得F (1,0),l 的方程为x =1. 由已知可得,点A 的坐标为⎝⎛⎭⎪⎪⎫1,22或⎝ ⎛⎭⎪⎪⎫1,-22.又M (2,0),所以AM 的方程为y =-22x +2或y =22x - 2.(2)证明:当l 与x 轴重合时,∠OMA =∠OMB =0°. 当l 与x 轴垂直时,OM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OMA =∠OMB .当l 与x 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 的方程为y =k (x -1)(k ≠0),A (x 1,y 1),B (x 2,y 2),则x 1<2,x 2<2,直线MA ,MB 的斜率之和为k MA +k MB =y 1x 1-2+y 2x 2-2.由y 1=kx 1-k ,y 2=kx 2-k 得k MA +k MB =2kx 1x 2-3k x 1+x 2+4kx 1-2x 2-2.将y =k (x -1)代入x 22+y 2=1,得(2k 2+1)x 2-4k 2x +2k 2-2=0, 所以x 1+x 2=4k 22k 2+1,x 1x 2=2k 2-22k 2+1.则2kx 1x 2-3k (x 1+x 2)+4k =4k 3-4k -12k 3+8k 3+4k2k 2+1=0. 从而k MA +k MB =0,故MA ,MB 的倾斜角互补. 所以∠OMA =∠OMB . 综上,∠OMA =∠OMB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1.(2018·成都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1,0),且AC ,B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2,记顶点C 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 的方程;(2)设直线y =kx +2(0<k <2)与y 轴相交于点P ,与曲线E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Q ,R (点R 在点P 和点Q 之间),且PQ →=λPR →,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解析:(1)设C (x ,y ). 由题意,可得yx -1·y x +1=-2(x ≠±1),∴曲线E 的方程为x 2+y 22=1(x ≠±1).(2)设R (x 1,y 1),Q (x 2,y 2).联立,得⎩⎪⎨⎪⎧y =kx +2,x 2+y 22=1,消去y ,可得(2+k 2)x 2+4kx +2=0,∴Δ=8k 2-16>0,∴k 2>2. 又0<k <2,∴2<k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4k2+k 2, ①x 1x 2=22+k2. ②∵PQ →=λPR →,点R 在点P 和点Q 之间,∴x 2=λx 1(λ>1).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1+λ2λ=8k 22+k2. ∵2<k <2,∴8k 22+k 2=82k2+1∈(4,163), ∴4<1+λ2λ<163,∴13<λ<3,且λ≠1. ∵λ>1,∴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1,3).2.(2018·武汉调研)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和定点M (0,1),设过点M 的动直线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抛物线C 在A ,B 处的切线的交点为N .(1)若N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求p 的值;(2)若△ABN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求抛物线C 的方程. 解析:设直线AB :y =kx +1,A (x 1,y 1),B (x 2,y 2), 将直线AB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C 的方程得x 2-2pkx -2p =0, 则x 1+x 2=2pk ,x 1x 2=-2p . ①(1)由x 2=2py 得y ′=x p ,则A ,B 处的切线斜率的乘积为x 1x 2p2=-2p,∵点N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AN ⊥BN ,∴-2p=-1,∴p=2.(2)易得直线AN :y -y 1=x 1p (x -x 1),直线BN :y -y 2=x 2p (x -x 2),联立,得⎩⎪⎨⎪⎧y -y 1=x 1p x -x 1,y -y 2=x 2px -x 2,结合①式,解得⎩⎪⎨⎪⎧x =pk ,y =-1,即N (pk ,-1).|AB |=1+k 2|x 2-x 1|=1+k 2x 1+x 22-4x 1x 2=1+k24p 2k 2+8p ,点N 到直线AB 的距离d =|kx N +1-y N |1+k 2=|pk 2+2|1+k 2,则△ABN 的面积S △ABN =12·|AB |·d=ppk 2+23≥22p ,当k =0时,取等号,∵△ABN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22p =4,∴p =2,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4y .3.(2018·山西四校联考)如图,圆C 与x 轴相切于点T(2,0),与y 轴正半轴相交于两点M 、N (点M 在点N 的下方),且|MN |=3.(1)求圆C 的方程;(2)过点M 任作一条直线与椭圆x 28+y 24=1相交于两点A 、B ,连接AN 、BN ,求证:∠ANM =∠BNM .解析:(1)设圆C 的半径为r (r >0),依题意,圆心C 的坐标为(2,r ).∵|MN |=3,∴r2=⎝ ⎛⎭⎪⎫322+22,解得r 2=254.∴圆C 的方程为(x -2)2+⎝⎛⎭⎪⎫y -522=254.(2)证明:把x =0代入方程(x -2)2+⎝⎛⎭⎪⎫y -522=254,解得y =1或y =4,即点M (0,1)、N (0,4). ①当AB ⊥x 轴时,可知∠ANM =∠BNM =0˚.②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1.联立方程⎩⎪⎨⎪⎧y =kx +1x 2+2y 2=8,消去y 得,(1+2k 2)x 2+4kx -6=0.设直线AB 交椭圆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x 1+x 2=-4k1+2k2,x 1x 2=-61+2k2.∴k AN +k BN=y 1-4x 1+y 2-4x 2=kx 1-3x 1+kx 2-3x 2=2kx 1x 2-3x 1+x 2x 1x 2.若k AN +k BN =0,则∠ANM =∠BNM .∵2kx 1x 2-3(x 1+x 2)=-12k 1+2k 2+12k1+2k 2=0,∴∠ANM =∠BNM .4.(2018·德州模拟)已知C 为圆(x +1)2+y 2=8的圆心,P 是圆上的动点,点Q 在圆的半径CP 上,且有点A (1,0)和AP 上的点M ,满足MQ →·AP →=0,AP →=2AM →.(1)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Q 的轨迹方程;(2)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x 2+y 2=1相切,与(1)中所求点Q 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F ,H ,O 是坐标原点,且34≤OF →·OH →≤45时,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知MQ 是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CP |=|QC |+|QP |=|QC |+|QA |=22>|CA |=2, 所以点Q 的轨迹是以点C ,A 为焦点,焦距为2,长轴长为22的椭圆,所以a =2,c =1,b =a 2-c 2=1, 故点Q 的轨迹方程是x 22+y 2=1.(2)设直线l :y =kx +t ,F (x 1,y 1),H (x 2,y 2), 直线l 与圆x 2+y 2=1相切⇒|t |k 2+1=1⇒t 2=k 2+1.联立,得⎩⎪⎨⎪⎧x 22+y 2=1,y =kx +t⇒(1+2k 2)x 2+4k t x +2t 2-2=0,Δ=16k 2t 2-4(1+2k 2)(2t 2-2)=8(2k 2-t 2+1)=8k 2>0⇒k ≠0,x 1+x 2=-4kt 1+2k 2,x 1x 2=2t 2-21+2k 2,所以OF →·OH → =x 1x 2+y 1y 2=(1+k 2)x 1x 2+k t(x 1+x 2)+t 2=1+k22t 2-21+2k2+k t -4kt 1+2k2+t 2=1+k 22k 21+2k 2-4k 2k 2+11+2k2+k 2+1 =1+k 21+2k2, 所以34≤1+k 21+2k 2≤45⇒13≤k 2≤12⇒33≤|k |≤22, 所以-22≤k ≤-33或33≤k ≤22.故k 的取值范围是[-22,-33]∪[33,22].第二课时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存在性问题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悟通——方法结论] 定点的探索与证明问题(1)探索直线过定点时,可设出直线方程为y=kx+b,然后利用条件建立b,k等量关系进行消元,借助于直线系方程找出定点;(2)从特殊情况入手,先探求定点,再证明一般情况.(2017·高考全国卷Ⅰ)(12分)已知椭圆C:x 2a2+y2b2=1(a>b>0),四点P1(1,1),P2(0,1),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1)求C的方程;(2)若直线证明:l过定点.[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注意什么信息❶中P3,P4的坐标P3,P4关于y轴对称分析判断P2在椭圆上信息❷中l与椭圆交于A,B 两点设出l的方程联立求出A、B点坐标注意判断l的斜率是否存在要分类讨论信息❸中P2A,P2B的斜率和为-1设出P2A、P2B的斜率为k1,k2利用k1+k2=-1建立k、m的关系,求定点34椭圆C经过P3,P4两点.又由1a2+1b2>1a2+34b2知,椭圆C不经过点P1,所以点P2在椭圆C上.(2分)因此⎩⎪⎨⎪⎧1b 2=1,1a 2+34b 2=1,解得⎩⎪⎨⎪⎧a 2=4,b 2=1.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4分)(2)证明:设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如果l 与x 轴垂直,设l :x =t ,由题设知t≠0,且|t|<2,可得A ,B 的坐标分别为⎝⎛⎭⎪⎪⎫t ,4-t 22,⎝ ⎛⎭⎪⎪⎫t ,-4-t 22. 则由k 1+k 2=4-t 2-22t -4-t 2+22t =-1,得t =2,不符合题设.从而可设l :y =kx +m (m ≠1).(8分)将y =kx +m 代入x 24+y 2=1得(4k 2+1)x 2+8kmx +4m 2-4=0. 由题设可知Δ=16(4k 2-m 2+1)>0.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8km 4k 2+1,x 1x 2=4m 2-44k 2+1.而k 1+k 2=y 1-1x 1+y 2-1x 2=kx 1+m -1x 1+kx 2+m -1x 2=2kx 1x 2+m -1x 1+x 2x 1x 2. (10分)由题设k 1+k 2=-1,故(2k +1)x 1x 2+(m -1)(x 1+x 2)=0. 即(2k +1)·4m 2-44k 2+1+(m -1)·-8km4k 2+1=0.解得k =-m +12.当且仅当m >-1时,Δ>0,于是l :y =-m +12x +m ,即y +1=-m +12(x -2),所以l 过定点(2,-1).(12分)动线过定点问题的两大类型及解法(1)动直线l 过定点问题,解法: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 =kx +t ,由题设条件将t 用k 表示为t =mk ,得y =k (x +m ),故动直线过定点(-m,0).(2)动曲线C 过定点问题,解法: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 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练通——即学即用]已知P 是抛物线E :y 2=2px (p >0)上一点,P 到直线x -y +4=0的距离为d 1,P 到E 的准线的距离为d 2,且d 1+d 2的最小值为3 2.(1)求抛物线E 的方程;(2)直线l 1:y =k 1(x -1)交E 于点A ,B ,直线l 2:y =k 2(x -1)交E 于点C ,D ,线段AB ,C D 的中点分别为M ,N ,若k 1k 2=-2,直线MN 的斜率为k ,求证:直线l :kx -y -kk 1-kk 2=0恒过定点.解析:(1)抛物线E 的焦点为F (p2,0),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d 2=|PF |,则d 1+d 2=d 1+|PF |,其最小值为点F 到直线x -y +4=0的距离, ∴|p2+4|2=32,解得p =4或p =-20(舍去),∴抛物线E 的方程为y 2=8x . (2)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由⎩⎪⎨⎪⎧y 2=8x ,y =k 1x -1可得k 21x 2-(2k 21+8)x +k 21=0,则x 1+x 2=2k 21+8k 21,所以y 1+y 2=k 1(x 1-1)+k 1(x 2-1)=k 1(x 1+x 2)-2k 1=2k 21+8k 1-2k 1=2k 21+8-2k 21k 1=8k 1,∴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k 21+4k 21,4k 1),同理可得点N 的坐标为(k 22+4k 22,4k 2),∴直线MN 的斜率k =4k 1-4k 2k 21+4k 21-k 22+4k 22=-2k 1+k 2,则k (k 1+k 2)=-2,∴直线l 的方程kx -y -kk 1-kk 2=0可化为y =kx -k (k 1+k 2),即y =kx +2,令x =0,可得y =2,∴直线l 恒过定点(0,2).定值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悟通——方法结论]解答圆锥曲线的定值,从三个方面把握(1)从特殊开始,求出定值,再证明该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在整个过程中消去变量,得定值;(3)在含有参数的曲线方程里面,把参数从含有参数的项里面分离出来,并令其系数为零,可以求出定值.(2016·高考北京卷)(12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0)的(1)求椭圆C 的方程; (2)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求证:|AN |·|BM |为定值.[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注意什么信息❶中e =32,S △OAB =1 建立a ,b ,c 方程求解. 运算要准确信息❷P 在椭圆上 记P (x ,y )满足椭圆方程注意判断 x 0=0或x 0≠0信息❸PA 、PB 两直线即设出P (x 0,y 0)求出直线PA 、PB 方程 求出M ,N 坐标用坐标值表示|AN |,|BM |,化简[规范解答] (1)由题意得⎩⎪⎨⎪⎧c a =32,12ab =1,a 2=b 2+c 2,解得a =2,b=1.(3分)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4分)(2)证明:由(1)知,A (2,0),B (0,1). 设P (x 0,y 0),则x 20+4y 20=4. 当x 0≠0时,直线PA 的方程为y =y 0x 0-2(x -2).(6分)令x =0,得y M =-2y 0x 0-2,从而|BM |=|1-y M |=|1+2y 0x 0-2|.直线PB 的方程为y =y 0-1x 0x +1.(8分)令y =0,得x N =-x 0y 0-1,从而|AN |=|2-x N |=|2+x 0y 0-1|.所以|AN |·|BM |=|2+x 0y 0-1|·|1+2y 0x 0-2|=|x 20+4y 20+4x 0y 0-4x 0-8y 0+4x 0y 0-x 0-2y 0+2|=|4x 0y 0-4x 0-8y 0+8x 0y 0-x 0-2y 0+2|=4.(10分)当x 0=0时,y 0=-1,|BM |=2,|AN |=2, 所以|AN |·|BM |=4. 综上,|AN |·|BM |为定值.(12分)定值问题在求解时注意“设而不求”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即引入参变量,用它来表示有关量,进而看能否把变量消去.“先猜后证”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就是先由特殊情形探求出定值或定点,进而证明它适用所有情形.[练通——即学即用](2018·洛阳统考)如图,点F 是抛物线Г:x 2=2py (p >0)的焦点,点A 是抛物线上的定点,且AF →=(2,0),点B ,C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直线AB ,AC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1)求抛物线Г的方程;(2)若k 2-k 1=2,点D 是抛物线在点B ,C 处切线的交点,记△BCD 的面积为S ,证明S 为定值.解析:(1)设A (x 0,y 0),由题知F (0,p2),所以AF →=(-x 0,p 2-y 0)=(2,0),所以⎩⎪⎨⎪⎧x 0=-2,y 0=p2,代入x 2=2py (p >0),得4=p 2,得p =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是x 2=4y .(2)证明:过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E ,并设B (x 1,x 214),C (x 2,x 224),由(1)知A (-2,1),所以k 2-k 1=x 224-1x 2+2-x 214-1x 1+2=x 2-x 14,又k 2-k 1=2,所以x 2-x 1=8. 直线BD :y =x 12x -x 214,直线CD :y =x 22x -x 224,解得⎩⎪⎨⎪⎧x D=x 1+x 22,y D=x 1x 24.因直线BC 的方程为y -x 214=x 1+x 24(x -x 1),将x D 代入得y E =x 21+x 228,所以S =12|DE |(x 2-x 1)=12(y E -y D )(x 2-x 1)=12·x 2-x 128(x 2-x 1)=32.存在性问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悟通——方法结论]1.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1)先假设存在,引入参变量,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参变量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2)解此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若有解则存在,若无解则不存在.(3)得出结论.2.解决存在性问题的注意事项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思维开放,采取另外的途径.(2016·高考全国卷Ⅰ)(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y =t(t≠0)交y 轴于点M ,交抛物线C :y 2=2px (p >0)于点P ,(1)求|OH ||ON |;(2)除H 以外,有其他公共点?说明理由.[学审题]条件信息想到方法注意什么信息❶中M 关于P 的对称点为N由M 、P 坐标利用对称知识表示出点N 坐标中点公式的运用信息❷中ON 交C 于点H表示 ON 方程联立抛物线可得H坐标方程联立后可直接求解信息❸直线MH 与C 的交点问题 设出MH 方程,联立分析联立后直接求解判断 [规范解答] (1)如图,由已知得M (0,t),P ⎝ ⎛⎭⎪⎫t 22p ,t .又N 为M 关于点P 的对称点,故N ⎝ ⎛⎭⎪⎫t 2p ,t ,(2分)故直线ON 的方程为y =ptx ,(4分)将其代入y 2=2px ,整理得px 2-2t 2x =0,解得x 1=0,x 2=2t2p.因此H ⎝⎛⎭⎪⎫2t 2p,2t .(6分)所以N 为OH 的中点,即|OH ||ON |=2.(7分)(2)直线MH 与C 除H 以外没有其他公共点. 理由如下:直线MH 的方程为y -t =p 2t x ,即x =2tp(y -t).(9分)代入y 2=2px 得y 2-4t y +4t 2=0,解得y 1=y 2=2t , 即直线MH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除H 以外,直线MH 与C 没有其他公共点.(12分)求解存在性问题的思路及策略(1)思路: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2)策略:①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②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练通——即学即用](2018·惠州调研)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1,0),F 2(1,0),点A ⎝⎛⎭⎪⎪⎫1,22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使得当直线与椭圆C 有两个不同交点M ,N 时,能在直线y =53上找到一点P ,在椭圆C 上找到一点Q ,满足PM →=NQ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设椭圆C 的焦距为2c ,则c =1, 因为A ⎝⎛⎭⎪⎪⎫1,22在椭圆C 上, 所以2a =|AF 1|+|AF 2|=22,因此a =2,b 2=a 2-c 2=1, 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2)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证明如下:设直线的方程为y =2x +t ,设M (x 1,y 1),N (x 2,y 2),P ⎝⎛⎭⎪⎫x 3,53,Q (x 4,y 4),由⎩⎪⎨⎪⎧y =2x +t ,x 22+y 2=1消去x ,得9y 2-2t y +t 2-8=0, 所以y 1+y 2=2t 9,且由Δ=4t 2-36(t 2-8)>0,得-3<t <3.由PM →=NQ →得⎝⎛⎭⎪⎫x 1-x 3,y 1-53=(x 4-x 2,y 4-y 2),所以有y 1-53=y 4-y 2,即y 4=y 1+y 2-53=29t -53.又-3<t <3,所以-73<y 4<-1,与椭圆上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1]矛盾.因此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6页1.(2018·云南师大附中质检)已知椭圆C 的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等于255,且过点⎝⎛⎭⎪⎪⎫1,255.(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若MA →=λ1AF →,MB →=λ2BF →,求证:λ1+λ2为定值.解析:(1)设椭圆C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 则⎩⎪⎨⎪⎧c a =255,1a 2+⎝ ⎛⎭⎪⎪⎫255b22=1,∴a 2=5,b 2=1,∴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5+y 2=1.(2)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M (0,y 0) , 又易知F 点的坐标为(2,0). 显然直线l 存在斜率,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是y =k (x -2),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椭圆C 的方程中,消去y 并整理得(1+5k 2)x 2-20k 2x +20k 2-5=0,∴x 1+x 2=20k 21+5k 2,x 1x 2=20k 2-51+5k2.又∵MA →=λ1AF →,MB →=λ2BF →,将各点坐标代入得λ1=x 12-x 1,λ2=x 22-x 2,∴λ1+λ2=x 12-x 1+x 22-x 2=2x 1+x 2-2x 1x 24-2x 1+x 2+x 1x 2=2⎝ ⎛⎭⎪⎫20k 21+5k2-20k 2-51+5k 24-2·20k 21+5k 2+20k 2-51+5k2=-10, 即λ1+λ2为定值.2.(2018·贵阳一模)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且|AB |=8.(1)求l 的方程;(2)若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求证:直线BD 恒过定点,并求出该点的坐标.解析:(1)易知点F 的坐标为(1,0),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代入抛物线方程y 2=4x 得k 2x 2-(2k 2+4)x +k 2=0,由题意知k ≠0,且[-(2k 2+4)]2-4k 2·k 2=16(k 2+1)>0, 设A (x 1,y 1),B (x 2,y 2),∴x 1+x 2=2k 2+4k2,x 1x 2=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B |=x 1+x 2+2=8, ∴2k 2+4k2=6,∴k 2=1,即k =±1, ∴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D 点的坐标为(x 1,-y 1),直线BD的斜率k B D =y 2+y 1x 2-x 1=y 2+y 1y 224-y 214=4y 2-y 1, ∴直线BD 的方程为y +y 1=4y 2-y 1(x -x 1),即(y 2-y 1)y +y 2y 1-y 21=4x -4x 1,∵y 21=4x 1,y 22=4x 2,x 1x 2=1,∴(y 1y 2)2=16x 1x 2=16, 即y 1y 2=-4(y 1,y 2异号),∴直线BD 的方程为4(x +1)+(y 1-y 2)y =0, 恒过点(-1,0).3.(2018·南宁模拟)已知抛物线C :y 2=ax (a >0)上一点P (t ,12)到焦点F 的距离为2t.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抛物线C 上一点A 的纵坐标为1,过点Q (3,-1)的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M ,N 两个不同的点(均与点A 不重合),设直线AM ,AN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求证:k 1k 2为定值.解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 |=t +a4=2t ,则a =4t ,由点P (t ,12)在抛物线上,得a t =14,∴a ×a 4=14,则a 2=1,由a >0,得a =1,∴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x .(2)∵点A 在抛物线C 上,且y A =1, ∴x A =1.∴A (1,1),设过点Q (3,-1)的直线的方程为x -3=m (y +1), 即x =my +m +3,代入y 2=x 得y 2-my -m -3=0.设M (x 1,y 1),N (x 2,y 2),则y 1+y 2=m ,y 1y 2=-m -3,∴k 1k 2=y 1-1x 1-1·y 2-1x 2-1=y 1y 2-y 1+y 2+1m 2y 1y 2+m m +2y 1+y 2+m +22=-12,∴k 1k 2为定值.4.(2018·福州四校联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短轴的一个端点为P ,△PF 1F 2内切圆的半径为b3,设过点F 2的直线l 被椭圆C 截得的线段为RS ,当l ⊥x 轴时,|RS |=3.(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T ,使得当l 变化时,总有T S 与T R 所在直线关于x 轴对称?若存在,请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由内切圆的性质,得12×2c ×b =12×(2a +2c )×b3,得c a =12. 将x =c 代入x 2a 2+y 2b 2=1,得y =±b 2a ,所以2b2a=3.又a 2=b 2+c 2,所以a =2,b =3, 故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3=1.(2)当直线l 垂直于x 轴时,显然x 轴上任意一点T 都满足T S 与T R 所在直线关于x 轴对称.当直线l 不垂直于x 轴时,假设存在T(t ,0)满足条件,设l 的方程为y =k (x -1),R (x 1,y 1),S (x 2,y 2).联立方程,得⎩⎪⎨⎪⎧y =k x -1,3x 2+4y 2-12=0,得(3+4k 2)x 2-8k 2x +4k2-12=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8k 23+4k2,x 1x 2=4k 2-123+4k2①,其中Δ>0恒成立,由T S 与T R 所在直线关于x 轴对称,得k T S +k T R =0(显然T S ,T R 的斜率存在),即y 1x 1-t +y 2x 2-t=0 ②.因为R,S两点在直线y=k(x-1)上,所以y1=k(x1-1),y2=k(x2-1),代入②得k x1-1x2-t+k x2-1x1-tx1-t x2-t=k[2x1x2-t+1x1+x2+2t]x1-t x2-t=0,即2x1x2-(t+1)(x1+x2)+2t=0 ③,将①代入③得8k2-24-t+18k2+2t3+4k23+4k2=6t-243+4k2=0 ④,则t=4,综上所述,存在T(4,0),使得当l变化时,总有T S与T R所在直线关于x轴对称.。
人教版数学高三二轮复习-圆锥曲线综合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高三二轮复习-圆锥曲线综合问题教学设计圆锥曲线侧重于形象思维、推理运算和数形结合,综合了代数、三角、几何、向量等知识。
反映在解题上,就是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准确地转换为代数形式,根据方程画出图形,研究几何性质。
学习时应熟练掌握函数和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参数的思想、分类与转化的思想等,以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一、热身练习(预热思维,再现双基)1.已知椭圆,长轴在y轴上.若焦距为4,则m等于()A.4 B.5 C.7 D.82.设P是双曲线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3,则∣∣=()A.1或5 B.6 C.7 D.93.若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4.(2012山东)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与椭圆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的方程为()(A)(B)(C)(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双曲线的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到直线的距离大于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A.B.C.D.6.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右焦点为,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7.(2015北京)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则.8.(2013福建)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焦距为,若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满足,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二、典例精析(独立做,用心悟,重思路,练规范)题型一有关面积的定值问题【例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过椭圆的左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的长度为1.(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交椭圆于不同的两点,,且设,,其中为坐标原点.当以线段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时,求证: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题型二有关面积的最值问题【例2】如图,抛物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为坐标原点,为椭圆的右顶点,的面积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2)过点作直线交于、两点,求面积的最小值.【跟踪练习】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为,与抛物线的交点为,且,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离心率为.(1)求抛物线和椭圆的方程;(2)若过椭圆的左焦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三角形(为坐标原点)的面积的最大值.【课下练习】1、(2014山东)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双曲线的方程为,与的离心率之积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A)(B)(C)(D)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且抛物线的焦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以椭圆的长轴的两个端点及短轴的一个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又点,求面积最大时对应的直线的方程.。
备战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1.6 圆锥曲线教学案
专题1.6 圆锥曲线一.考场传真1. 【2017课标1,理10】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A .16B .14C .12D .10【答案】A2.【2017课标II ,理9】若双曲线C:22221x y a b-=(0a >,0b >)的一条渐近线被圆()2224x y -+=所截得的弦长为2,则C 的离心率为( )A .2B 32 D 23【答案】A【解析】由几何关系可得,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渐近线为:0bx ay ±=,圆心()2,0到渐近线距离为:22213d -=不妨考查点()2,0到直线0bx ay +=的距离:222023b a bd ca b +⨯===+即:()22243c a c -=,整理可得:224c a =,双曲线的离心率2242c e a===.故选A.3.【2017课标3,理10】已知椭圆C:22221x ya b+=,(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且以线段A1A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 ay ab-+=相切,则C的离心率为A.63B.33C.23D.13【答案】A4.【2017课标1,理】已知双曲线C:22221x ya b-=(a>0,b>0)的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点.若∠MAN=60°,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答案】233【解析】如图所示,作AP MN⊥,因为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点,则MN为双曲线的渐近线by xa=上的点,且(,0)A a,AM AN b==,而AP MN⊥,所以30PAN∠=o,点(,0)A a到直线by xa=的距离221APba=+,在Rt PAN∆中,cosPAPANNA=,代入计算得223a b=,即3a b=,由222c a b=+得2c b=,所以233cea b===.5.【2017课标II,理16】已知F是抛物线C:28y x=的焦点,M是C上一点,FM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N.若M为FN的中点,则FN= .【答案】66.【2017课标3,理5】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y x =,且与椭圆22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A .221810x y -= B .22145x y -= C .22154x y -= D .22143x y -= 【答案】B【解析】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by x a=± ,椭圆中:2222212,3,9,c 3a b c a b ==∴=-== ,椭圆,即双曲线的焦点为()3,0± ,据此可得双曲线中的方程组:222523b ac a b c ⎧=⎪⎪⎪=-⎨⎪=⎪⎪⎩,解得:224,5a b ==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2145x y 2-= .故选B . 7.【2017课标3,理20】已知抛物线C :y 2=2x ,过点(2,0)的直线l 交C 与A ,B 两点,圆M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1)证明:坐标原点O 在圆M 上;(2)设圆M 过点()4,2P -,求直线l 与圆M 的方程.(2)由(1)可得()21212122,424y y m x x m y y m +=+=++=+ .故圆心M 的坐标为()22,m m + ,圆M 的半径()2222r m m =++ .由于圆M 过点()4,2P - ,因此0AP BP ⋅=u u u r u u u r,故()()()()121244220x x y y --+++= ,即()()1212121242200x x x x y y y y ++++++= .由(1)可得12124,4y y x x =-= .所以2210m m --= ,解得1m = 或12m =-.当1m =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0x y --= ,圆心M 的坐标为()3,1 ,圆M 的半径为10 ,圆M 的方程为()()223110x y -+-= .当12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40x y +-= ,圆心M 的坐标为91,42⎛⎫- ⎪⎝⎭,圆M 的半径为85 ,圆M 的方程为2291854216x y ⎛⎫⎛⎫-++= ⎪ ⎪⎝⎭⎝⎭ .8.【2017课标1,理2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四点P 1(1,1),P 2(0,1),P 3(–1,3),P 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解析】(1)由于3P ,4P 两点关于y 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 经过3P ,4P 两点.又由222211134a b a b +>+知,C 不经过点P 1,所以点P 2在C 上.因此222111314b a b ⎧=⎪⎪⎨⎪+=⎪⎩,解得2241a b ⎧=⎪⎨=⎪⎩.故C 的方程为2214x y +=.(2)设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如果l 与x 轴垂直,设l :x =t ,由题设知0t ≠,且||2t <,可得A ,B 的坐标分别为(t 24t -,(t ,24t -).则221242421t t k k ---++==-,得2t =,不符合题设.从而可设l :y kx m =+(1m ≠).将y kx m =+代入2214x y +=得222(41)8440k x kmx m +++-=由题设可知22=16(41)0k m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841kmk -+,x 1x 2=224441m k -+.而12121211y y k k x x --+=+121211kx m kx m x x +-+-=+1212122(1)()kx x m x x x x +-+=.由题设121k k +=-,故1212(21)(1)()0k x x m x x ++-+=.即222448(21)(1)04141m km k m k k --+⋅+-⋅=++.解得12m k +=-.当且仅当1m >-时,0∆>,欲使l :12m y x m +=-+,即11(2)2m y x ++=--,所以l 过定点(2,1-) 9.【2017课标II ,理】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2212x y +=上,过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2NP NM =u u u r u u u u r.(1) 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3x =-上,且1OP PQ ⋅=u u u r u u u r.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二.高考研究 【考纲解读】 1.考纲要求(1)直线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正确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圆锥曲线: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③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④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⑤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曲线与方程:了解方程的曲线与与曲线方程的对应关系.2.命题规律:1、题量稳定: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相似,在高考试卷中试题所占分值比例较大.一般地,解析几何在高考试卷中试题大约出现3个题目左右,其中选择题、填空题占两道,解答题占一道;其所占平均分值为22分左右,所占平均分值比例约为14%.2、整体平衡,重点突出: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三大圆锥曲线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遗漏,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考查时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深度.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是支撑解析几何的基石,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高考十分注重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有的是考查定义的理解和应用,有的是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有的是直接考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有的是考查直线与圆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数学高考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型:①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甚至给出曲线方程);②直线、圆和圆锥曲线间的交点问题(含切线问题);③与圆锥曲线定义有关的问题(涉及焦半径、焦点弦、焦点三角形和准线,利用余弦定理等)④与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含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⑤与曲线有关的几何证明(圆线相切、四点共圆、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等);⑥探求曲线方程中几何量及参数间的数量特征(很少);3、题型稳定,中规中矩,不偏不怪,内容及位置也很稳定.解析几何试题的难度都不算太大,选择题、填空题大多属中等题,圆一般不单独考查,总是与直线、圆锥曲线相结合的综合型考题.高考一般不给出图形,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答题加大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向量、函数与导数、方程、不等式等),难度不是太大,所有问题均很直接,都不具备探索性.特别是近几年的解答题,计算量减少,但思考量增大,对于用代数方法研究有关直线与椭圆、抛物线位置关系问题,体现在解法上,不仅仅只是利用根与系数关系研究,而是在方法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如联立方程求交点或向量的运算等,思维层次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若再按以前的“解几套路”解题显然难以成功. 3.学法导航1.求解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时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对解题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2. 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代数法,即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条件求得各系数. 3讨论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寻找解题途径,减少运算量.圆上的点与圆外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点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另一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问题.4.准确把握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注意当焦点在不同坐标轴上时,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不同表示形式.求圆锥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就是待定系数法,可结合草图确定. 5.明确圆锥曲线中a ,b ,c ,e 各量之间的关系是求解问题的关键.在求解有关离心率的问题时,一般并不是直接求出c 和a 的值,而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椭圆或双曲线的几何特点,建立关于参数c ,a ,b 的方程或不等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离心率的值或取值范围.6.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是联立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思想,弦长公式等简化计算;涉及中点弦问题时,也可用“点差法”求解.7.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从类型上看,主要是存在类型的相关题型,解决这类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确化.其步骤为: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一.基础知识整合 基础知识:1.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11x x k y y -=-; 截距式:b kx y +=;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截距式:1=+bya x ;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1l ,2l 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在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我们重点研究平行与相交. 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斜率相等或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或一直线斜率不存在,另一直线斜率为零; 与已知直线0(0,0)Ax By C A B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0()Ax By m C m ++=≠; 若给定的方程是一般式,即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则有下列结论: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l 1⊥l 2⇔A 1A 2+B 1B 2=0.两平行直线间距离公式:10(0,0)Ax By C A B ++=≠≠与2120(0,0,)Ax By C A B C C ++=≠≠≠的距离1222d A B=+3.圆的有关问题: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r >0),称为圆的标准方程,其圆心坐标为(a ,b ),半径为r ,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0,0),半径为r 时,圆的方程为222r y x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F E D 422-+>0)称为圆的一般方程,其圆心坐标为(2D -,2E -),半径为F E D r 42122-+=. 当F E D 422-+=0时,方程表示一个点(2D -,2E -);当F E D 422-+<0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圆的参数方程: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之间有如下关系:222r y x =+ ⇔ cos sin x r y r θθ=⎧⎨=⎩ (θ为参数)222)()(r b y a x =-+- ⇔ cos sin x a r y b r θθ=+⎧⎨=+⎩ (θ为参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一】几何法:根据圆心与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则(1)d r <⇔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d r >⇔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无公共点;(3)d r =⇔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方法二】代数法:把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一个数的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则(1)0∆>⇔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0∆<⇔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无公共点;(3)0∆=⇔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若直线与圆相交,设弦长为l ,弦心距为d ,半径为r ,则l =4.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中,平面内动点与两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大于|1F 2F |这个条件不可忽视.若这个距离之和小于|1F 2F |,则这样的点不存在;若距离之和等于|1F 2F |,则动点的轨迹是线段1F 2F .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a >b >0),12222=+bx a y (a >b >0).椭圆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判别焦点在哪个轴只要看分母的大小:如果2x 项的分母大于2y 项的分母,则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反之,焦点在y 轴上.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⑴ 正确判断焦点的位置;⑵ 设出标准方程后,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如果已知椭圆过两个点(不是在坐标轴上的点),求其标准方程时,为了避免对焦点的讨论可以设其方程为221(0,0)Ax By A B +=>>或221(0,0)x y A B A B+=>>;椭圆的参数方程: 椭圆12222=+b y a x (a >b >0)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a y b θθ=⎧⎨=⎩(θ为参数).说明 ⑴ 这里参数θ叫做椭圆的离心角.椭圆上点P 的离心角θ与直线OP 的倾斜角α不同:θαtan tan a b=;⑵ 椭圆的参数方程可以由方程12222=+by a x 与三角恒等式1sin cos 22=+θθ相比较而得到,所以椭圆的参数方程的实质是三角代换. 5.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几何性质:设椭圆方程为12222=+by a x (a >b >0).范围: -a≤x≤a,-b≤x≤b,所以椭圆位于直线x=a ±和y=b ±所围成的矩形里.对称性:分别关于x 轴、y 轴成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顶点:有四个1A (-a ,0)、2A (a ,0)1B (0,-b )、2B (0,b ). 线段1A 2A 、1B 2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2a 和2b ,a 和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所以椭圆和它的对称轴有四个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离心率: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ace =叫做椭圆的离心率.它的值表示椭圆的扁平程度.0<e <1.e 越接近于1时,椭圆越扁;反之,e 越接近于0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动点M 与一个顶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ce =(e <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准线:根据椭圆的对称性,12222=+b y a x (a >b >0)的准线有两条,它们的方程为c a x 2±=.对于椭圆12222=+bx a y (a >b >0)的准线方程,只要把x 换成y 就可以了,即c a y 2±=. 椭圆的焦半径:由椭圆上任意一点与其焦点所连的线段叫做这点的焦半径.设1F (-c ,0),2F (c ,0)分别为椭圆12222=+by a x (a >b >0)的左、右两焦点,M (x ,y )是椭圆上任一点,则两条焦半径长分别为ex a MF +=1,ex a MF -=2,椭圆中涉及焦半径时运用焦半径知识解题往往比较简便.在椭圆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焦点12,F F ,另一个顶点P 在椭圆上,称该三角形为焦点三角形,则三角形12F PF 的周长为定值等于22a c +,面积等于212tan 2F PF b ∠,其中b 是短半轴的长; 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即通径长为2b2a6.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小于|1F 2F |)的动点M 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在这个定义中,要注意条件2a <|1F 2F |,这一条件可以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加以理解.若2a=|1F 2F |,则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若2a >|1F 2F |,则无轨迹.若1MF <2MF 时,动点M 的轨迹仅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又若1MF >2MF 时,轨迹为双曲线的另一支.而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故在定义中应为“差的绝对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和12222=-bx a y (a >0,b >0).这里222a c b -=,其中|1F 2F |=2c.要注意这里的a 、b 、c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椭圆中的异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是:如果2x 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x 轴上;如果2y 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点在y 轴上.对于双曲线,a 不一定大于b ,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应注意两个问题:⑴ 正确判断焦点的位置;⑵ 设出标准方程后,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如果已知双曲线过两个点(不是在坐标轴上的点),求其标准方程时,为了避免对焦点的讨论可以设其方程为221(0)Ax By AB +=<或221(0)x y AB A B+=< 7.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 ,离心率a ce =>1,离心率e 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大.双曲线12222=-by a x 的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或表示为02222=-b y a x .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x nmy ±=,即0=±ny mx ,那么双曲线的方程具有以下形式:k y n x m =-2222,其中k 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焦点)与到定直线(准线)距离的比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离心率)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对于双曲线12222=-b y a x ,它的焦点坐标是(-c ,0)和(c ,0),与它们对应的准线方程分别是c a x 2-=和ca x 2=.在双曲线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焦点12,F F ,另一个顶点P 在椭圆上,称该三角形为焦点三角形,则面积等于212tan2b F PF ∠,其中b 是虚半轴的长;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即通径长为22b a8.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这个定点F 叫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l 叫抛物线的准线.需强调的是,点F 不在直线l 上,否则轨迹是过点F 且与l 垂直的直线,而不是抛物线. 抛物线的方程有四种类型:22y px =、22y px =-、22x py =、22x py =-.对于以上四种方程:应注意掌握它们的规律:曲线的对称轴是哪个轴,方程中的该项即为一次项;一次项前面是正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 轴或y 轴的正方向;一次项前面是负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 轴或y 轴的负方向.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以标准方程y2=2px 为例 (1)范围:x≥0;(2)对称轴:对称轴为y=0,由方程和图像均可以看出;(3)顶点:O (0,0),注:抛物线亦叫无心圆锥曲线(因为无中心);(4)离心率:e=1,由于e 是常数,所以抛物线的形状变化是由方程中的p 决定的; (5)准线方程2px =-; (6)焦半径公式:抛物线上一点11(,)P x y ,F 为抛物线的焦点,对于四种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分别为(p >0):22112:;2:22p py px PF x y px PF x ==+=-=-+ 22112:;2:22p px py PF y x py PF y ==+=-=-+(7)焦点弦长公式:对于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可以用焦半径公式推导出弦长公式.设过抛物线y2=2px (p >O )的焦点F 的弦为AB ,A 11(,)x y ,B 22(,)x y ,AB 的倾斜角为α,则有12AB x x p =++或22sin pAB α=,以上两公式只适合过焦点的弦长的求法,对于其它的弦,只能用“弦长公式”来求. 在抛物线中,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该抛物的对应准线相切; 9.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离关系,常通过求二次曲线上的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解决.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对于椭圆,表示直线与其相切;对于双曲线,表示与其相切或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对于抛物线,表示直线与其相切或直线与其对称轴平行.③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相异的公共点,表示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割,此时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直线l 被圆锥曲线所截得弦为AB,则长为||||A B A B AB x x y y =-=-,其中k 为直线l 的斜率 必备方法: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利用“点差法”来解决中点弦问题,其基本思路是设点(即设出弦的端点坐标)——代入(即将端点代入曲线方程)——作差(即两式相减)——得出中点坐标与斜率的关系.2.联立消元法:韦达定理法: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建立等式求解 3.设而不求法 4.判别式法 5.求根公式法椭圆与双曲线的经典结论 一.椭圆1.12||||2PF PF a +=2.标准方程:22221x y a b+=3.11||1PF e d =< 4.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5.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6.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7.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8.设A 1、A 2为椭圆的左、右顶点,则△PF 1F 2在边PF 2(或PF 1)上的旁切圆,必与A 1A 2所在的直线切于A 2(或A 1).9.椭圆22221x y a b+=(a >b >o )的两个顶点为1(,0)A a -,2(,0)A a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 1、P 2时A 1P 1与A 2P 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22221x y a b-=.10.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11.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12.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过原点的弦,M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 ⋅=-.13.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14.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过Po 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2002222x x y yx y a b a b+=+.15.若PQ 是椭圆22221x y a b+=(a >b >0)上对中心张直角的弦,则122222121111(||,||)r OP r OQ r r a b +=+==.16.若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中心张直角的弦L 所在直线方程为1Ax By +=(0)AB ≠,则(1)222211A B a b+=+;(2) L =17.给定椭圆1C :222222b x a y a b +=(a >b >0), 2C :222222222()a b b x a y ab a b-+=+,则(i )对1C 上任意给定的点000(,)P x y ,它的任一直角弦必须经过2C 上一定点M (222202222(,)a b a b x y a b a b---++. (ii )对2C 上任一点'''000(,)P x y 在1C 上存在唯一的点'M ,使得'M 的任一直角弦都经过'0P 点.18.设000(,)P x y 为椭圆(或圆)C :22221x y a b += (a >0,. b >0)上一点,P 1P 2为曲线C 的动弦,且弦P 0P 1, P 0P 2斜率存在,记为k 1, k 2, 则直线P 1P 2通过定点00(,)M mx my -(1)m ≠的充要条件是212211m b k k m a+⋅=-⋅-.19.过椭圆22221x y a b+= (a >0, b >0)上任一点00(,)A x y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 ,C 两点,则直线BC 有定向且2020BCb x k a y =(常数). 20.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F PF S b γ∆=,2222(tan ,tan )22a b P c b c c γγ- . 21.若P 为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 1, F 2是焦点, 12PF F α∠=,21PF F β∠=,则tan t 22a c co a c αβ-=+. 22.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23.若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左准线为L ,则当0<e ≤21-时,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 ,使得PF 1是P 到对应准线距离d 与PF 2的比例中项.24.P 为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任一点,F 1,F 2为二焦点,A 为椭圆内一定点,则2112||||||2||a AF PA PF a AF -≤+≤+,当且仅当2,,A F P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25.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 :0()y k x x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22220222()a b x a b k-≤+. 26.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27.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28.P 是椭圆cos sin x a y b ϕϕ=⎧⎨=⎩(a >b >0)上一点,则点P 对椭圆两焦点张直角的充要条件是2211sin e ϕ=+.29.设A ,B 为椭圆2222(0,1)x y k k k a b +=>≠上两点,其直线AB 与椭圆22221x y a b+=相交于,P Q ,则AP BQ =.30.在椭圆22221x y a b+=中,定长为2m (o <m ≤a )的弦中点轨迹方程为2222222221()cos sin x y a b m a bαα-+=+,其中2222tan b x a yα=-,当0y =时, 90α=o .31.设S 为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通径,定长线段L 的两端点A ,B 在椭圆上移动,记|AB |=l ,00(,)M x y 是AB 中点,则当l S ≥Φ时,有20max()2a l x c e =-222(c a b =-,ce a=);当l S <Φ时,有0max ()x =0min ()0x =. 32.椭圆22221x y a b +=与直线0Ax By C ++=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22222A aB bC +≥.33.椭圆220022()()1x x y y a b --+=与直线0Ax By C ++=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2222200()A a B b Ax By C +≥++.34.设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P (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 1F 2中,记12F PF α∠=, 12PF F β∠=,12F F P γ∠=,则有sin sin sin ce aαβγ==+.35.经过椭圆222222b x a y a b +=(a >b >0)的长轴的两端点A 1和A 2的切线,与椭圆上任一点的切线相交于P 1和P 2,则212||||PA PA b ⋅=.36.已知椭圆22221x y a b+=(a >b >0),O 为坐标原点,P 、Q 为椭圆上两动点,且OP OQ ⊥.(1)22221111||||OP OQ a b +=+;(2)|OP |2+|OQ |2的最大值为22224a b a b +;(3)OPQ S ∆的最小值是2222a b a b +.37.MN 是经过椭圆222222b x a y a b +=(a >b >0)过焦点的任一弦,若AB 是经过椭圆中心O 且平行于MN 的弦,则2||2||AB a MN =.38.MN 是经过椭圆222222b x a y a b +=(a >b >0)焦点的任一弦,若过椭圆中心O 的半弦OP MN ⊥,则2222111||||a MN OP a b +=+.39.设椭圆22221x y a b+=(a >b >0),M (m ,o ) 或(o , m )为其对称轴上除中心,顶点外的任一点,过M 引一条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则直线A 1P 、A 2Q (A 1 ,A 2为对称轴上的两顶点)的交点N 在直线l :2a x m =(或2b y m=)上.40.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41.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42.设椭圆方程22221x y a b +=,则斜率为k (k ≠0)的平行弦的中点必在直线l :y kx =的共轭直线'y k x =上,而且2'2b kk a=-.43.设A 、B 、C 、D 为椭圆22221x y a b +=上四点,AB 、CD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直线AB 与CD 相交于P ,且P 不在椭圆上,则22222222||||cos sin ||||cos sin PA PB b a PC PD b a ββαα⋅+=⋅+.44.已知椭圆22221x y a b+=(a >b >0),点P 为其上一点F 1, F 2为椭圆的焦点,12F PF ∠的外(内)角平分线为l ,作F 1、F 2分别垂直l 于R 、S ,当P 跑遍整个椭圆时,R 、S 形成的轨迹方程是222x y a +=(2222222{[()()]}()[()]b y a ce x c x y cx ce x c +-+⋅++=+).45.设△ABC 内接于椭圆Γ,且AB 为Γ的直径,l 为AB 的共轭直径所在的直线,l 分别交直线AC 、BC 于E和F ,又D 为l 上一点,则CD 与椭圆Γ相切的充要条件是D 为EF 的中点.46.过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F 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 ,N 两点,弦MN 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 ,则||||2PF eMN =.47.设A (x 1 ,y 1)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上任一点,过A 作一条斜率为2121b x a y -的直线L ,又设d是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 12,r r 分别是Aab =.48.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和2222x y a bλ+=(01λ<< ),一直线顺次与它们相交于A 、B 、C 、D 四点,则│AB │=|CD │.49.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 ,A 、B 、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相交于点0(,0)P x , 则22220a b a b x a a---<<.50.设P 点是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 1、F 2为其焦点记12F PF θ∠=,则(1)2122||||1cos b PF PF θ=+.(2) 122tan 2PF F S b γ∆=.51.设过椭圆的长轴上一点B (m ,o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的左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过B 点的直线MN :x n =于M ,N 两点,则90MBN ∠=o222()a m a a mb n a -⇔=++. 52.L 是经过椭圆22221x y a b+=( a >b >0)长轴顶点A 且与长轴垂直的直线,E 、F 是椭圆两个焦点,e 是离心率,点P L ∈,若EPF α∠=,则α是锐角且sin e α≤或sin arc e α≤(当且仅当||abPH c=时取等号).53.L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准线,A 、B 是椭圆的长轴两顶点,点P L ∈,e 是离心率,EPF α∠=,H 是L 与X 轴的交点c 是半焦距,则α是锐角且sin e α≤或sin arc e α≤(当且仅当||abPH c=时取等号). 54.L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准线,E 、F 是两个焦点,H 是L 与x 轴的交点,点P L ∈,EPF α∠=,离心率为e ,半焦距为c ,则α为锐角且2sin e α≤或2sin arc e α≤(当且仅当||PH =号).55.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直线L 通过其右焦点F 2,且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将A 、B 与椭圆左焦点F 1连结起来,则2222112(2)||||a b b F A F B a-≤⋅≤(当且仅当AB ⊥x 轴时右边不等式取等号,当且仅当A 、F 1、B 三点共线时左边不等式取等号).56.设A 、B 是椭圆22221x y a b +=( a >b >0)的长轴两端点,P 是椭圆上的一点,PAB α∠=,PBA β∠=,BPA γ∠=,c 、e 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2222|cos |||s ab PA a c co αγ=-.(2) 2tan tan 1e αβ=-.(3) 22222cot PABa b S b a γ∆=-. 57.设A 、B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长轴上分别位于椭圆内(异于原点)、外部的两点,且A x 、Bx 的横坐标2A B x x a ⋅=,(1)若过A 点引直线与这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则PBA QBA ∠=∠;(2)若过B引直线与这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则180PBA QBA ∠+∠=o.58.设A 、B 是椭圆22221x y a b+=( a >b >0)长轴上分别位于椭圆内(异于原点),外部的两点,(1)若过A 点引直线与这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若B P 交椭圆于两点,则P 、Q 不关于x 轴对称),且PBA QBA ∠=∠,则点A 、B 的横坐标A x 、B x 满足2A B x x a ⋅=;(2)若过B 点引直线与这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且180PBA QBA ∠+∠=o ,则点A 、B 的横坐标满足2A B x x a ⋅=.59.设',A A 是椭圆22221x y a b+=的长轴的两个端点,'QQ 是与'AA 垂直的弦,则直线AQ 与''AQ 的交点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二轮复习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教案(全国通用)高频考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以所求式子或参数为函数值),或者利用式子的几何意义求解.例1、如图所示,设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为F ,抛物线上的点A 到y 轴的距离等于|AF |-1.(1)求p 的值;(2)若直线AF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过B 与x 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 与AB 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 ,AN 与x 轴交于点M ,求M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变式探究】已知点A (0,-2),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 是椭圆E 的右焦点,直线AF 的斜率为233,O 为坐标原点.学-科网 (1)求E 的方程;(2)设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解:(1)设F (c ,0),由条件知,2c =233,得c = 3. 又c a =32,所以a =2,b 2=a 2-c 2=1. 故E 的方程为x 24+y 2=1.(2)当l ⊥x 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 :y =kx -2,P (x 1,y 1),Q (x 2,y 2).将y =kx -2代入x 24+y 2=1, 得(1+4k 2)x 2-16kx +12=0.当Δ=16(4k 2-3)>0,即k 2>34时,x 1,2=8k ±2 4k 2-34k 2+1. 从而|PQ |=k 2+1|x 1-x 2|=4k 2+1·4k 2-34k 2+1. 又点O 到直线PQ 的距离d =2k 2+1. 所以△OPQ 的面积S △OPQ =12d ·|PQ |=4 4k 2-34k 2+1. 设4k 2-3=t ,则t >0,S △OPQ =4t t 2+4=4t +4t . 因为t +4t ≥4,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 所以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l 的方程为y =72x -2或y =-72x -2. 高频考点二 定点、定值问题探究1.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 -y 0=k (x -x 0),则直线必过定点(x 0,y 0);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 =kx +m ,则直线必过定点(0,m ).2.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与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依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例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A (a ,0),B (0,b ),O (0,0),△OAB 的面积为1.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C 上一点,直线P 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AN |·|BM |为定值. (1)解:由题意得⎩⎨⎧c a =32,12ab =1,a 2=b 2+c 2,解得⎩⎪⎨⎪⎧a =2,b =1,c = 3.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2)证明:由(1)知A (2,0),B (0,1).设P (x 0,y 0),则x 20+4y 20=4.当x 0≠0时,直线P A 的方程为y =y 0x 0-2(x -2). 令x =0,得y M =-2y 0x 0-2, 从而|BM |=|1-y M |=⎪⎪⎪⎪1+2y 0x 0-2. 直线PB 的方程为y =y 0-1x 0x +1. 令y =0得x N =-x 0y 0-1, 从而|AN |=|2-x N |=⎪⎪⎪⎪2+x 0y 0-1. 所以|AN |·|BM |=⎪⎪⎪⎪2+x 0y 0-1·⎪⎪⎪⎪1+2y 0x 0-2 =⎪⎪⎪⎪⎪⎪x 20+4y 20+4x 0y 0-4x 0-8y 0+4x 0y 0-x 0-2y 0+2 =⎪⎪⎪⎪⎪⎪4x 0y 0-4x 0-8y 0+8x 0y 0-x 0-2y 0+2=4. 当x 0=0时,y 0=-1,|BM |=2,|AN |=2,所以|AN |·|BM |=4.综上可知,|AN |·|BM |为定值.【方法规律】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出定值.2.定值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使用参数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证明与参数无关,这类问题选择消元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变式探究】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A (0,-1),且离心率为22.(1)求椭圆E 的方程;(2)经过点(1,1),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E 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均异于点A ),证明:直线AP 与AQ 的斜率之和为定值.(1)解:由题设知c a =22,b =1, 结合a 2=b 2+c 2,解得a =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2+y 2=1. (2)证明:由题设知,直线PQ 的方程为y =k (x -1)+1(k ≠2),代入x 22+y 2=1, 得(1+2k 2)x 2-4k (k -1)x +2k (k -2)=0.由已知Δ>0,设P (x 1,y 1),Q (x 2,y 2),x 1x 2≠0,则x 1+x 2=4k (k -1)1+2k 2,x 1x 2=2k (k -2)1+2k 2, 从而直线AP ,AQ 的斜率之和k AP +k AQ =y 1+1x 1+y 2+1x 2=kx 1+2-k x 1+kx 2+2-k x 2=2k +(2-k )⎝⎛⎭⎫1x 1+1x 2=2k +(2-k )x 1+x 2x 1x 2=2k +(2-k )4k (k -1)2k (k -2)=2k -2(k -1)=2. 故k AP +k AQ 为定值2.例3、已知焦距为22的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顶点为A ,直线y =43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P 在Q 的左边),Q 在x 轴上的射影为B ,且四边形ABPQ 是平行四边形.(1)求椭圆C 的方程;(2)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 ,N .若M 是椭圆的左顶点,D 是直线MN 上一点,且DA ⊥AM .点G 是x 轴上异于点M 的点,且以DN 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 和DG 的交点,求证:点G 是定点.(2)证明: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 (x +2),N (x 0,y 0),DA ⊥AM ,所以D (2,4k ).由⎩⎪⎨⎪⎧x 24+y 22=1,y =k (x +2)整理得(1+2k 2)x 2+8k 2x +8k 2-4=0. 则-2x 0=8k 2-41+2k 2,即x 0=2-4k 21+2k 2, 所以y 0=k (x 0+2)=4k 1+2k 2,则N ⎝ ⎛⎭⎪⎫2-4k 21+2k 2,4k 1+2k 2,设G (t ,0),则t ≠-2,若以DN 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AN 和DG 的交点,则DG ⊥AN ,所以GD →·AN →=0恒成立.因为GD →=(2-t ,4k ),AN →=⎝ ⎛⎭⎪⎫-8k 21+2k 2,4k 1+2k 2, 所以GD →·AN →=(2-t )·-8k 21+2k 2+4k ·4k 1+2k 2=0恒成立, 即8k 2t 1+2k 2=0恒成立,所以t =0,所以点G 是定点(0,0).【方法规律】1.动直线l 过定点问题,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 =kx +t ,由题设条件将t 用k 表示为t =mk ,得y =k (x +m ),故动直线过定点(-m ,0).2.动曲线C 过定点问题,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 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变式探究】已知两点A (-2,0),B (2,0),动点P 在x 轴上的投影是Q ,且2P A →·PB →=|PQ →|2.(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F (1,0)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交轨迹C 于点G ,H ,M ,N ,且E 1,E 2分别是GH ,MN 的中点.求证:直线E 1E 2恒过定点.(1)解:设点P 坐标为(x ,y ),所以点Q 的坐标为(x ,0).因为2P A →·PB →=|PQ →|2,所以2[(-2-x )(2-x )+y 2]=y 2,化简得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2=1. (2)证明: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时,设l GH :y =k (x -1),G (x 1,y 1),H (x 2,y 2),l MN :y =-1k(x -1),M (x 3,y 3),N (x 4,y 4),联立⎩⎪⎨⎪⎧x 24+y 22=1,y =k (x -1),消去y 得(2k 2+1)x 2-4k 2x +2k 2-4=0. 则Δ>0恒成立.所以x 1+x 2=4k 22k 2+1,且x 1x 2=2k 2-42k 2+1. 所以GH 中点E 1坐标为⎝ ⎛⎭⎪⎫2k 22k 2+1,-k 2k 2+1, 同理,MN 中点E 2坐标为⎝⎛⎭⎫2k 2+2,k k 2+2, 所以kE 1E 2=-3k 2(k 2-1), 所以lE 1E 2的方程为y =-3k 2(k 2-1)⎝⎛⎭⎫x -23,所以过点⎝⎛⎭⎫23,0, 当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和不存在时,lE 1E 2的方程为y =0,也过点⎝⎛⎭⎫23,0,综上所述,lE 1E 2过定点⎝⎛⎭⎫23,0.高频考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步骤:(1)先假设存在,引入参变量,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参变量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2)解此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若有解则存在,若无解则不存在.(3)得出结论.例3、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1,0),F 2(1,0),点A ⎝⎛⎭⎫1,22在椭圆C 上.(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斜率为2的直线,使得当该直线与椭圆C 有两个不同交点M ,N 时,能在直线y =53上找到一点P ,在椭圆C 上找到一点Q ,满足PM →=NQ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设椭圆C 的焦距为2c ,则c =1,因为A ⎝⎛⎭⎫1,22在椭圆C 上, 所以2a =|AF 1|+|AF 2|=22,则a =2,b 2=a 2-c 2=1,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 (2)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证明如下:设直线的方程为y =2x +t ,设M (x 1,y 1),N (x 2,y 2),P ⎝⎛⎭⎫x 3,53,Q (x 4,y 4),MN 的中点为D (x 0,y 0) 由⎩⎪⎨⎪⎧y =2x +t ,x 22+y 2=1消去x ,得9y 2-2ty +t 2-8=0, 所以y 1+y 2=2t 9,且Δ=4t 2-36(t 2-8)>0, 故y 0=y 1+y 22=t 9,且-3<t <3. 由PM →=NQ →得⎝⎛⎭⎫x 1-x 3,y 1-53=(x 4-x 2,y 4-y 2), 所以有y 1-53=y 4-y 2,y 4=y 1+y 2-53=29t -53. 也可由PM →=NQ →知四边形PMQN 为平行四边形,而D 为线段MN 的中点,因此,D 也为线段PQ 的中点,所以y 0=53+y 42=t 9,可得y 4=2t -159. 又-3<t <3,所以-73<y 4<-1,与椭圆上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1]矛盾.因此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方法规律】1.此类问题一般分为探究条件、探究结构两种.若探究条件,则可先假设条件成立,再验证结论是否成立,成立则存在,不成立则不存在;若探究结论,则应先求出结论的表达式,再针对其表达式进行讨论,往往涉及对参数的讨论.2.求解步骤: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且过点P ⎝⎛⎭⎫1,32,F 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过点A (4,0)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点M 在A ,N 两点之间),是否存在直线l 使△AMF 与△MFN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试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因为c a =12,所以a =2c ,b =3c . 设椭圆方程x 24c 2+y 23c 2=1, 又点P ⎝⎛⎭⎫1,32在椭圆上,所以14c 2+34c 2=1,解得c 2=1. 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 23=1. (2)易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y =k (x -4),由⎩⎪⎨⎪⎧y =k (x -4),x 24+y 23=1消去y , 得(3+4k 2)x 2-32k 2x +64k 2-12=0,由题意知Δ=(32k 2)2-4(3+4k 2)(64k 2-12)>0,解得-12<k <12. 设M (x 1,y 1),N (x 2,y 2),则x 1+x 2=32k 23+4k 2,① x 1x 2=64k 2-123+4k 2.② 因为△AMF 与△MFN 的面积相等,所以|AM |=|MN |,所以2x 1=x 2+4.③由①③消去x 2得x 1=4+16k 23+4k 2.④ 将x 2=2x 1-4代入②,得x 1(2x 1-4)=64k 2-123+4k 2,⑤ 将④代入到⑤式,整理化简得36k 2=5,所以k =±56,经检验满足题设. 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56(x -4).1. (2018年天津卷)设椭圆(a >b >0)的左焦点为F ,上顶点为B .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点A 的坐标为,且. (I )求椭圆的方程;(II )设直线l :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且l 与直线AB 交于点Q . 若(O 为原点) ,求k 的值.【答案】(Ⅰ);(Ⅱ)或 【解析】(Ⅰ)设椭圆的焦距为2c ,由已知有, 又由a 2=b 2+c 2,可得2a =3b .由已知可得,,, 由,可得ab =6,从而a =3,b =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设点P 的坐标为(x 1,y 1),点Q 的坐标为(x 2,y 2).由已知有y 1>y 2>0,故.又因为,而∠OAB =,故.由,可得5y 1=9y 2.由方程组消去x,可得.易知直线AB的方程为x+y–2=0,由方程组消去x,可得.由5y1=9y2,可得5(k+1)=,两边平方,整理得,解得,或.所以,k的值为或2. (2018年江苏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过点,焦点,圆O的直径为.(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点.若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答案】(1)椭圆C的方程为;圆O的方程为(2)①点P的坐标为;②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1)因为椭圆C的焦点为,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又点在椭圆C上,所以,解得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因为圆O的直径为,所以其方程为.(2)①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则,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由,消去y,得.(*)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因为,所以.因此,点P的坐标为.②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从而.设,由(*)得,所以.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则,因此P的坐标为.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3.(2018年全国I卷理数)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的直线与交于两点,点的坐标为. (1)当与轴垂直时,求直线的方程;(2)设为坐标原点,证明:.【答案】(1) AM的方程为或.(2)证明见解析.【解析】(1)由已知得,l的方程为x=1.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或.所以AM的方程为或.(2)当l与x轴重合时,.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当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则,直线MA,MB的斜率之和为.由得.将代入得.所以,.则.从而,故MA,M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综上,.4. (2018年全国Ⅲ卷理数)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线段的中点为.(1)证明:;(2)设为的右焦点,为上一点,且.证明:,,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答案】(1)(2)或【解析】(1)设,则.两式相减,并由得.由题设知,于是.①由题设得,故.(2)由题意得,设,则.由(1)及题设得.又点P在C上,所以,从而,.于是.同理.所以.故,即成等差数列.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则.②将代入①得.所以l的方程为,代入C的方程,并整理得.故,代入②解得.所以该数列的公差为或.5. (2018年浙江卷)如图,已知点P是y轴左侧(不含y轴)一点,抛物线C:y2=4x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B满足P A,PB的中点均在C上.(Ⅰ)设AB中点为M,证明:PM垂直于y轴;(Ⅱ)若P是半椭圆x2+=1(x<0)上的动点,求△P AB面积的取值范围.【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Ⅰ)设,,.因为,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所以,为方程即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所以.因此,垂直于轴.(Ⅱ)由(Ⅰ)可知所以,.因此,的面积.因为,所以.因此,面积的取值范围是.6. (2018年北京卷)已知抛物线C:=2px经过点(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 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Ⅰ)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Ⅱ)设O为原点,,,求证:为定值.【答案】(1) 取值范围是(-∞,-3)∪(-3,0)∪(0,1)(2)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Ⅰ)因为抛物线y2=2px经过点P(1,2),所以4=2p,解得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由得.依题意,解得k<0或0<k<1.又P A,PB与y轴相交,故直线l不过点(1,-2).从而k≠-3.所以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Ⅱ)设A(x1,y1),B(x2,y2).由(I)知,.直线P A的方程为y–2=.令x=0,得点M的纵坐标为.同理得点N的纵坐标为.由,得,.所以.所以为定值.7. (2018年全国Ⅱ卷理数)设抛物线的焦点为,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1)求的方程;(2)求过点,且与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答案】(1) y=x–1,(2)或.【解析】(1)由题意得F(1,0),l的方程为y=k(x–1)(k>0).设A(x1,y1),B(x2,y2).由得.,故.所以.由题设知,解得k =–1(舍去),k =1.因此l 的方程为y =x –1.(2)由(1)得AB 的中点坐标为(3,2),所以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即.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 0,y 0),则解得或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或.1.(2017·全国卷Ⅱ)设点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x 22+y 2=1上,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NP →=2NM →.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x =-3上,且OP →·PQ →=1.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 (1)解:设P (x ,y ),M (x 0,y 0),则N (x 0,0),NP →=(x -x 0,y ),NM →=(0,y 0), 由NP →=2NM →得x 0=x ,y 0=22y ,因为M (x 0,y 0)在C 上,所以x 22+y 22=1,因此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2.2.【2017课标1,理2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a >b >0),四点P 1(1,1),P 2(0,1),P 3(–1,32),P 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答案】(1)2214x y +=.(2)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