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艺圃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艺圃赏析

引言

一、深巷通幽

比起那些人满为患的景点,艺圃更像是一个江南的小家碧玉,需要游人经过一番悉心寻找才能见到其真面目。于是,去园林的过程也就成了欣赏园景之外的另一种乐趣。周末,就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体验了一番。从山塘街开始寻找,被询问的路人大多是一脸迷茫,少数听过这名字的人也只能道出个大概。于是我们就沿着桥走到了古城门,终于我们看到了写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大名的唯一“路标”——旧墙上若隐若现的两个红漆字以及箭头。(如图)顺着箭头方向前行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外面仍在堵着长长的车队,里面却是连黄包车都很难通过的乡间小弄堂了。这才开始有了古城的味道。或许是因为大意错过了一块标识,我们又绕了出来,只得往回走。终于在一个路口,几个正在井边洗菜的妇女见到我们就很自然地问:“是找艺圃吧?往里边走!”看来她们对于我们这种初次探访的游人已经屡见不鲜了。乍眼望过去,艺圃不象其它名园显示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模样,它看上去更加亲切。还能见到隔壁人家的晾衣棒有意无意的伸进园中,这样才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民宅,而并非单纯的文物。

二、文史积淀

苏州园林不下数百,各有亭台泉石之胜,而只有艺圃因园主而称著。(张苇《艺圃的人文意趣》)那就让我们从它的历史说起,看看它到底邂逅了多少儒雅的主人吧。

此园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住宅。清初,归进士姜采所有,扩建为“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为“艺圃”。

袁祖庚的激流勇退,受到当时人的赞赏;文震孟的不媚权阉,更是难能可贵;莱阳姜氏卜居此园,一门直节,与文氏先后辉映。而他们又都以文学传世。因此,只有了解园主的史迹,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与造园意图,才能深刻意识到园景的情趣。清代诗人袁枚有这样两句诗:“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图画”,伟人的事迹与精神能够化为图画,因此自然风景因人

而名,因人而重。他指的是杭州西湖的风景,因岳飞、于谦而更加称著,然而对于艺圃而言,也同样如此,正是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一代名园。(张苇《艺圃的人文意趣》)

不仅是艺圃的主人们知识渊博,艺圃本身也积淀着丰厚的文史底蕴。它曾经在改朝换代中几经波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在1956年整修。而在“文革”动乱

时期,惨遭破坏,几成废墟。终于在1982年,国家拨款61万元,按照明末清初的旧貌修复。

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艺圃了。从它的迭山理水中我们亦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

三、迭山理水

虽然艺圃面积要比其它我们熟知的园林小很多,但是却容纳了所有园林应该具备的东西,颇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意。

艺圃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矫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

园内水池居中,池北大型水阁延光阁横跨水面,厅堂居阁后,池南以山景为主,假山土石相间,小亭古树,高低相呵。山下东西各有水湾,石板古桥,低平贴水,池东南乳鱼亭为明代遗构,池西南庭院精雅优美。

艺圃虽然不大,却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在园的中心设置了一个水池,颇见造园者的用心。古人对于住宅一向讲究风水,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住所风水的书上看到在房子周围最好有活水,能够带来财运。我想主人当初在设计这样一个布局的时候应该不只考虑到这个层面上,或许希望这流动的池水能够给他们带来文学创作的灵感,又或许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让周围的景物倒影在池中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谁又知道呢。

纵游苏州园林,总觉得它们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每个园林又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才是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才是值得游赏之处。艺圃也同样有其独特之处。进园不久,就能看到一个乳鱼亭。同样是亭子,除了能观赏景物以外,乳鱼亭顶上的明代彩绘却是在其它亭中无法欣赏到的。接着往下走就会看到一条长廊——响月廊,

据旁边的注释上说,“响”通“享” ,园中人在月明星稀之时可在此享受大自然的清风明月。不禁想起唐代杜牧的诗句:“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在这里最有特色的还要属那花窗:虽然花窗本身没有图案,但是透过它望出去的却是似画非画胜于画的景象。走过响月廊就能看到水池边的延光阁了,如今这里成了有兴致的人品茶谈天的场所,不知他们是否会有自己就是园中主人的错觉。《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中提到,“延光阁”,取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之句,寓延年长寿之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特地到此饮茶的原因吧,在这样的环境下喝茶也的确是一种享受。连庸懒的猫咪也选择在这里休憩。另一个独到的地方就是它的园中园。通向园中园的是一曲桥,其名“度香”,清朝的文人汪琬在《艺圃十咏》里咏了“度香桥”:

红栏与白版,掩映沧波上。两岸柳荫多,中流荷气爽。村居水之南,屣步每独往。

艺圃的景象不似大中型园林那样迂回曲折,交相对景,而宜于静观,宜于玩味。

透过方窗看圆门里的景色,这一圆一方的巧妙配合让我又不禁想到了周庄的双桥。天圆地方,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园林自然少不了假山,艺圃中“在山水契合部的水池周围,除北面延光阁水榭建筑底部外,均以湖石砌筑驳岸。石文一致,大小错落,凹凸相间,使驳岸与池水呈现水石相错”,又有“在庭院或池边单独置石一二块,构成一种独特的峰峦景象”。(《江南园林假山》)

结束语

艺圃,承载着丰厚的文史积淀,穿越几个朝代,以它独特的迭山理水风格,屹立在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艺圃,是“隔断尘西市语哗”(清汪琬)的一处寂静花园。那天当我们走进艺圃的大门,走在通往内园的弄堂的时候,真的就以为只有我们几个人在里面了。等到走到面对延光阁对岸的时候才看到有人在里面喝茶,些许有了安慰。游客较少对它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也许正是因为游客少它才能够依然保持着那一份静谧。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去上一趟艺圃,也是一种遗憾,哪怕去那品上一壶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那里你可以体会到在“一茶一坐”或是“钱塘茶人”不同的感触。所以,不要错过身边的美,做一个有心人,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