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学复习(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财政: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产品的分配活动。
2、社会公共需要: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场失败、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指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4、外部性:某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5、公共产品: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7、财政支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活动。
8、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9、转移性支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和服务。
10:、成本效益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11、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12、社会保障: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遭到其它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3、社会保险: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伤死失业等风险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形式。
14、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活困难时为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提供的援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5、现收现付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16、完全基金制: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集模式。
17、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国民收入。
公共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11章
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习题1。
填空题(1)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称作这种物品的___ __.(2)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作这种物品的____。
(3)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____等于___ _。
(4)公共财政需要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
(5)公共物品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
2。
判断题(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帕累托效率可以完全实现.()(2)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3)一种物品或服务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上,会获得追加的效益。
()(4)效率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唯一标准。
()(5)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调节分配职能、替代市场职能、稳定经济职能。
( )3。
单项选择题(1)对于帕累托效率准则,下面唯一正确的解释是( )。
A。
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B。
对于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如果要改善某人的境况不必以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恶化为条件,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C。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D.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2)下面关于社会边际成本(MS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B.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C。
社会公共需要定义内容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作业: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与特点。
穆岗 20101003206 173101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需要一起构成整个需要体系,它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并为实现个人需要创造必要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它主要包括: (1) 国家行政管理和保卫国家安全方面的需要。
(2)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艺术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要。
(3)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需要。
(消费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社会的总需要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生活需要;生产的需要,包括补偿生产资料的消耗和扩大再生产追加的积累;以及社会公共需要。
这三部分需要紧密联系,同时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又相对独立,共同保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税务大辞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第590-591页.)
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
2、无差异性(集中性)。
3、代价的非对称性。
4、外部性。
5、社会剩余产品性。
6、整体性。
7、强制性。
(百度百科或《社会公共需求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研究》贵大硕士论文)
社会公共需要是本国的、人民的需要,不具有国际性与普世性,而是具有地方性的。
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以国家税收为保证。
为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志愿服务项目内容
为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志愿服务是指个人或团体自愿无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行为。
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是指通过志愿者的参与,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的项目。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1. 教育支持项目: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志愿者可以参与学校的辅导班或社区的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学科指导等服务。
此外,还可以组织义务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供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帮助人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2. 环境保护项目: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志愿者可以参与城市的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环境清洁等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帮助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还可以参与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和传播。
3. 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志愿者可以在社区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提供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支持。
例如,志愿者可以帮助老年人购物、打扫卫生、陪伴患病的居民;组织社区集会、庆典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4. 健康服务项目: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志愿者可以参与医院、社区卫生站等单位的健康服务活动。
例如,志愿者可以为患者提供陪护、心理慰藉、疾病预防和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
此外,还可以组织义诊活动、献血活动等,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参与健康管理的能力。
5. 社会援助项目:社会援助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方式。
志愿者可以参与救助站、福利院等机构的工作,为无家可归者、残疾人士、贫困儿童等提供食物、住所、医疗和关爱等服务。
此外,还可以开展关爱行动,如义卖活动、捐款捐物,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
6. 文化传承项目:文化传承是一种对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志愿者可以参与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工作,开展文化展览、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和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外,还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安全、秩序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国家分配论:财政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
财政学:财政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的学问。
经济人:即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地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官员追求选票最大化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外部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
财政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本身固有的功能。
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经济条件不同,财政职能也不同。
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
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一)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基本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二)公共需要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2、特征:(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二、财政极其基本特征1、含义: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手指活动,已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非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十一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2、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原因: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公与私是对应的)(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含义:1)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机器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2)非直接偿还性: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收支平衡是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三、财政的职能1、含义: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手段,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1、公共需要:私人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人类进行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私人个别需要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
特点:①是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工作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②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③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④公共需要具体复杂性和多样性。
2、公共物品:用了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特征:①非排他性,如公路,公交车;②非竞争性,即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均为零,如等她;③收益外溢性;④成本高,费用困难,如高速公路,地铁,轻轨(2)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市场、第三部门(3)分类:①纯公共物品:道路,基础科学研究,义务教育;②准公共物品: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公共事业(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础目标,直接或间接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
公共事业管理:指政府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公共事业的特征:①公共性②非盈利性③专业性④基础性4、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原因:①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②公共事业的特征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③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④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有点和长处。
6、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①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社会性质和政府功能决定的③非盈利性④服务性,本着公正的精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适当管理,使公益和私利两全其美,使社会和谐安全是政府的天职。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①计划职能(首要职能)为具体行为制定特别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程序,步骤,方法,明确规定应履行的职责及必须完成的任务②组织职能(占重要地位)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妥善安排及分配组织系统内各种机构及各类人员的工作,确保计划的执行③协调职能(共同目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组织及其个人的功能,行为和利益关系进行持续性规范,协调的过程,旨在保证组织工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④控制职能: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依据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和有关规定,对系统内部的各项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约束,纠偏和限制,以确保社会目标的实现。
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所提出来的需要。
具体是指社会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主要特征:主体:社会公众客体:公共产品或服务满足形式:联合消费,共同受益提供途径:政府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公共需要有关政府所介入的事情或政府的职责范围都与一个共同的主题按内容和范围分成1政府保证履行其职能的需要2半社会公共需要3大型公共设施,甚至包括基础产业什么是财政?应如何理解这一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心支活动,它是国家政府采取某种形式,以一部分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两个基本属性。
财政的产生条件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经济条件.提供财政分配的对象.反映财政产生的可能性二是国家对产生.政治条件.提供财政分配的主体.反映财政产生的必要性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期间产生的缘由:国家作为上层建筑,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其履行职能却必须消耗财富,因而只能依靠公共权力,强制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的分配,故国家财政得以产生财政赤字是指财政分配在执行当中所出现的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它是财政运行的客观结果。
赤字财政是指财政在计划中事先安排一个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它是政府人为制定的财政政策何谓公共需要?试阐述它与政府行为及财政的关系。
政府的根本任务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是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后盾所以引起政府收支活动(1)政府以征税、收费、举债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2)政府以投资、拨付经费、补助等方式进行支付为财政支出市场失效称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指的是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市场失效的类型第一类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的那些方面。
1、竞争失效:某些领域存在着垄断和寡头。
2、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
3、公共产品:免费搭车4、信息失灵第二类: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1、偏好的不合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能以合理的价格来实现。
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它区别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
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
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由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或者说大家都需要,而不是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单独或分别提出的需要。
二是集中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而不能由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加以满足。
三是强制性。
社会公共需要只能依托政治权力、动用强制性的手段,而不能依托个人的意愿、通过市场交换行为。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活动,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改善公共福利、推动社会公正与平等。
这些服务活动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教育、医疗、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灾害救援等,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几个常见的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服务活动是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的重要部分。
教育是维护社会公平与平等的基石,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发展中国家中,许多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致使许多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社会需要积极关注教育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可以通过捐赠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设施、设立奖学金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医疗服务活动也是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医疗服务活动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
一方面,社会需要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建设医疗设施、培养医疗人才、提供基本药物等;另一方面,社会还需要关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控制,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社会公众的健康福祉。
此外,环境保护活动也是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需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
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倡导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提倡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
这可以通过组织环保活动、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等方式来实现,提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另外,扶贫帮困活动也是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社会的发展需要宽容与温暖,特别是对于最弱势的群体,如贫困人口、残疾人、流浪儿童等,社会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融入社会。
这涉及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社会还需要关注贫困的根源问题,积极探索扶贫模式,推动社会公正和均衡发展。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的情感。
2、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3、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社会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公共秩序的实践。
教具准备课件、素材。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案例探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板影:画圆,画矩形①一生带尺、圆规。
②一生用手画(不用工具)。
2、比较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3、最后明确: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尤为重要。
二、学习新课1、生活在线(1)学生介绍“口香糖”事件(2)思考:该事件留给我们思考是什么?(3)师生交流明确。
2、红绿灯变奏曲。
(1)指导学生比较P81的两幅图。
(2)思考: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②行人乱穿马路,是小事,还是大事,为什么?(3)师生讨论明确:这种行为既关系到自身安全,也关系到城市文明形象。
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共交通秩序。
(4)继续讨论P82:在没有往来汽车时,并能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5)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冒”吗?为什么?①从众心理也应以坚决遵守规范,纪律为前提。
②社会风气要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行动改善。
3、识图辨义(1)学生指认图标是什么?(2)设立这些图标有何意义?(3)了解骑车十不要P834、“一米线”的作用(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3的镜头。
(2)讨论:这位女士的行为恰当吗?为什么?(3)了解“一米线”相关信息。
(4)明确“一米线”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马工程公共财政学概论公共需要的名词解释
马工程公共财政学概论公共需要的名词解释
公共需要名词解释:
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拓展:
公共需要是全社会全地区的共同需要,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愈发展,生产力愈发展,这种共同成分愈充分,共同利益愈明显。
公共需要具有整体性,无法分割。
公共需要不是人们个别利益的混合。
公共需要不以人们的地位和收入为分界限。
这与私人需要不同,私人需要是以地位和收入为界限的,不同收入水平有不同需要,富人和穷人的私人消费水平显然不同,而公共需要则不分富人和穷人。
例如,在享受国防、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管理、防洪水利等利益方面,是完全平等的,同时也是机会均等的。
公共需要是一种有效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等同于政府需求。
社会总需求包括政府需求和私人需求。
各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购买力。
公共需要作为政府需求,是一种现实的购买力,代表着一定的货币流量和货币存量。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第一框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知识与水平: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教学方法】情景感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比一比”:请两位同学分别徒手和使用圆规、三角板来完成画圆和画矩形的任务。
观察比较两位同学所画图形,哪一个好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23.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至今,我还记得小学老师教的一首走路儿歌:“小花狗、小黄狗,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前,不落后,摇摇摆摆去春游…”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守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二、讲授新课权威发布: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中国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77人受伤。
冰冷数字后,一朵朵生命之花凋落,你有什么感受? 什么原因使得如此年轻的生命过早地夭折?(一)中国交通面面观1、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交通景象”,出示材料材料一:中国真有交通法规吗?材料二:在中国坐公交车犹如一场恶梦。
过渡:在部分中国人看来,争抢位置,抢上抢下,闯红灯……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行为真的是小事吗?2、“唇枪舌战辩一辩”(讨论书P81-82三个问题)问题一: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问题二: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能够闯红灯吗?问题三: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3、激情感悟: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公共经济学简答题
公共经济学简答题公共经济学简答题简答题:(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2)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与私人个别需要相比它具有哪些特征?(3)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应如何界定?(4)何谓正的外部效应?何谓负的外部效应?(5)什么是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具体包括哪两类措施?(6)什么是林达尔均衡?(7)什么叫免费搭车者?如何解决免费搭车者问题?(8)何谓政治均衡?(9)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10)在理论上和预算上,公共支出应分别做怎样的分类?(11)简要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
(12)公共预算的原则都有哪些?(13)简述公共预算决策的程序。
(14)什么是公共预算?它具有几个方面的功能?比它具有哪些特征?答: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
它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相比之下,其突出的特征在于:一是整体性。
也就是它是由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或者说大家都需要的需要,而不是由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单独或分别提出的。
二是集中性。
也就是它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而不能由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加以满足。
三是强制性。
也就是它只能依托政治权力、动用强制性的手段,而不能依托个人意愿、通过市场交换的行为加以实现。
易于看出,社会公共需要的实质就是不能通过市场得以满足或者通过市场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需要。
(3)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应如何界定?答:市场机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是无效的,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就需要担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任务。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包括:第一,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即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因而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服务。
第二,调节收入分配。
即由政府部门运用各种手段对有欠公平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公共财政学1、公共财政学导论
1.3.4 公共选择中的主体及其行为
(1)投票者与投票行为 (2)政治家与选票极大化 (3)政府官僚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4)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候存 在着浪费资源和滥用资源的现象,也就是社会公 共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导致财政支出规模 过大或者究方法)
(1)理性经济人假设 (2)个人主义方法论 (3)交易政治学
1.3.3 公共选择的规则
所谓公共选择的规则就是指投票者通过投票 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做出抉择的规则。从一 定意义上讲,公共选择理论也是研究投票 规则的学说。
一致同意规则
投票规则
比例多数规则
多数规则
简单多数规则
1.2 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 象与研究方法
1.2.1 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基本理论 财政实践活动
市场失灵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
外部效应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财政职能理论 财政收支
财政管理 财政政策
1.2.2 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所谓实证研究,是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面貌,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规范研究,则是根据经验或者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经验或 规律,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1.1.2 公共财政活动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的主体是政府,这是财政收支区别于 其他收支活动的基本特征,这里包含三层含 义: 第一,财政活动以政府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第二,在财政活动中,政府处于主动的、 支配的地位。 第三,财政活动牵涉的范围十分广泛。
1.1.3 公共财政的定义
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 会资源用于提供公共物品,以满 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
1 公共财政学 导论
1.1 公共财政概述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活动1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的是社会作为那个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具有的特征:1)整体性2)集中性3)强制性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来界定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正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1)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活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3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a 资源配置职能: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外部效应的存在3)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b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自发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4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MSB:社会边际效益,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消费量而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测定。
MSC:社会边际成本,人们对某种物品或物品的生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增加的资源耗费的价值,以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测定。
MSB=MSC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第二章外部效应1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负的外部效应: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事例:纸张生产——污染环境——第三者成本(利益受损)正的外部效应: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社会共同需要论”及其对当今财政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共同需要论”及其对当今财政实践的重要意义马海涛;任强【摘要】"社会公共需要论"是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之树上争奇斗艳的奇葩之一,这一理论至今仍对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共同需要论"的主要观点,然后选取"社会共同需要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并阐述其对当今财政实践的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当今"政府活动范围"应更集中于"社会共同需要"上,这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调节收入分配,乃至经济长远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Social Common Needs Theo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of socialist finance, is of guiding importance to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main viewpoints of "Social Common Needs Theory", and then expounds its importance to today' s financial practices by selecting and understanding from essence of finance of "Social Common Needs The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day' s "scope of government activities" should focus more on "social common needs", which is important to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long - term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期刊名称】《新疆财经》【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社会共同需要论;财政本质;经济结构;收入分配【作者】马海涛;任强【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10008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关于财政本质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界定是整个财政理论的基石,它决定着财政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并对整个财政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公共需要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公共需要的特征社会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公共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公共需要的范围:要回答哪些具体事物应当归属公共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公共需要也是历史地发展的事物,决定着公共需要范围的物质力量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由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公共需要,实质上是剩余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决定社会公共需要。
因为公共需要的满足建立在私人需要满足的基础之上,只有当社会满足了私人劳动者的衣食住行之外,还能提供剩余劳动之时,才谈得上社会公共需求。
社会生产关系,则是该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劳动制度,这些制度决定着社会公共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满足。
在从原始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的不同社会制度的进步过程中,社会公共需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其范围的。
如果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盲目扩大公共需要的范围,则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如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等。
公共事务二、狭义的公共事务:主要指体现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活动,如国防、外交、内政、司法、治安等事务,通常更具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公共事务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
二是公益性。
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
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
三是多样性。
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
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
方法的多样化。
四是层次性。
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
公共需要的名词解释
公共需要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需要是一个广泛而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需求的一些基本条件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过上健康、安全、充实的生活。
公共需要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旨在满足个人和群体的最基本需求和利益。
公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多元且复杂的。
以下将围绕教育、医疗、交通和环境几个方面进行更加具体的解释和阐述。
教育是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社会向全体成员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机制。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还包括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教育,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从而有能力做出自主决策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医疗是公共需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健康是人类发展和幸福的基石,而医疗是保障每个人能够享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
公共需求中的医疗包括基本医疗设施的提供、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健康政策的制定。
无论是预防疾病还是治疗疾病,医疗都应该是我们社会共同分享和应对的责任。
交通是一个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需要。
它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互动。
优质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公共需求中的交通包括道路、铁路、航空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建设与改善,以及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是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共同的责任。
公共需求中的环境包括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保证未来世代的人们能够继续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公共需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教育、医疗、交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整个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平等、可持续的条件和资源,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只有通过满足公共需要,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正、繁荣、可持续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所提出来的需要。
具体是指社会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主要特征:主体:社会公众客体:公共产品或服务满足形式:联合消费,共同受益提供途径:政府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公共需要有关政府所介入的事情或政府的职责范围都与一个共同的主题按内容和范围分成1政府保证履行其职能的需要2半社会公共需要3大型公共设施,甚至包括基础产业什么是财政?应如何理解这一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心支活动,它是国家政府采取某种形式,以一部分收入为分配对象,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两个基本属性。
财政的产生条件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经济条件.提供财政分配的对象.反映财政产生的可能性二是国家对产生.政治条件.提供财政分配的主体.反映财政产生的必要性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期间产生的缘由:国家作为上层建筑,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其履行职能却必须消耗财富,因而只能依靠公共权力,强制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的分配,故国家财政得以产生财政赤字是指财政分配在执行当中所出现的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它是财政运行的客观结果。
赤字财政是指财政在计划中事先安排一个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它是政府人为制定的财政政策何谓公共需要?试阐述它与政府行为及财政的关系。
政府的根本任务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但是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后盾所以引起政府收支活动(1)政府以征税、收费、举债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2)政府以投资、拨付经费、补助等方式进行支付为财政支出市场失效称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指的是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市场失效的类型第一类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的那些方面。
1、竞争失效:某些领域存在着垄断和寡头。
2、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
3、公共产品:免费搭车4、信息失灵第二类: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1、偏好的不合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能以合理的价格来实现。
2、收入分配不公:市场分配的结果导致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差异。
3、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
4、通货膨胀与经济失衡:出现经济扩张与波动。
何谓财政职能?应如何表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具备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外在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仍然将财政职能界定为分配、调节和监督三大方面2)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公共财政:①保证集中性公共需要的职能;②调节和稳定社会经济的职能;③规范社会分配秩序的职能;④从财力分配和管理方面积极参与政府各项重要决策的职能。
国有资本财政:①价值管理职能;②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关系的职能;③国有资产再投资的管理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即供应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社会货物并选择社会货物的构成的功能。
目的: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实现方式:公共生产、税收、补贴、公债等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1)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3)调节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的配置收入分配职能:即调节国民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公平”与“公正”状态的功能。
目的:纠正市场分配下的不平等和贫富差异实现方式: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经济稳定职能:即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适当的经济增长的功能。
目的:熨平经济波动。
实现方式:税收、投资等分配手段以及预算政策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1)运用财政预算政策的“相机决择”作用实现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2)运用财政制度性安排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平抑经济的波动。
公共物品的概念社会物品按照其在消费过程中受益对象范围的差异和提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私人物品:即以市场方式提供具有个人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劳务。
2、公共物品:即由公共部门提供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
试简述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公共物品的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受益的非排他性4、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公共物品的类型1、纯公共物品2混合物品外部成本是指某种物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成员蒙受损失公共选择指集体行动的组织把该组织中成员的个人选择有效率地转化为组织的选择,实际是政府选择。
试分析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并简述应遵循的原则。
支出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矛盾2、各项财政支出之间的矛盾3、财政支出与使用效益之间的矛盾(二)支出应遵循的原则1、量入为出原则2、讲求效益原则3、优化支出结构原则公共支出的概念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购买支出是指政府为执行各项国家职能而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具体包括经常性费用支出和建设性费用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经财政之手将一部分纳税人的钱无偿地转移给另外一部分人使用。
具体包括各种补贴、补助、债务利息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量入为出“成本-—效益”分析法概念:把公共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就每一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全部预期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方案进行比较,以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然后根据预算资金的数额的可能选择最优的公共支出方案。
最低费用选择概念是指通过计算财政资金使用对象的各被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选择和决策标准的方法公共劳务收费法概念是指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使公共劳务得到最有效、最节约的使用,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请结合我国现状,谈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改革方向。
社会保障支出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他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核心内容。
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政策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对企业或居民进行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
剩余产品率剩余产品价值积累额占相应的剩余产品价值额的比重。
财政集中率反映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社会产品价值总量(即国民收入GDP)的集中程度。
财政收入规模既不能简单地强调财政收入规模的最小化,也不能将财政收支适合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视为“最优”,更不能将其界定为合乎财政收入制度约束规范的财政收入规模。
必须从非制度约束出发,研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财政收入分配总量的最优化。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何谓税收额外负担?它是怎么形成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征税在使纳税人承受直接税款负担外,还改变了纳税人原来有效率的经济活动,而带给纳税人或社会的无形的效用损失或经济福利损失。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它具有前转,后转,散转,辗转转嫁、消转及税收资本化等六种形式。
税收归宿就是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的最后结果。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税收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指税收课征的目的物,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增值税是指企业生产商品过程中新增的附加值,相当于商品价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资产所有权所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占用费等收入的总称上缴利润是指经营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或合同规定上缴给国家的一部分税后利润。
上缴利润是国家向国有独资企业收取国有资产收益的一种形式。
公债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平衡财政收支,增强政府的经济建设能力,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从国内外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形式。
包销法是指国家将发行的债券统一授予银行,再由银行自由发售的方法。
公债流通证券一级市场上发行的公债,由于某种需要被其持有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债买卖所形成的公债的流动。
外债国家向外国商民或政府的借债,属于国债的一部分;一般不包括个人或私商向外商所借的债款。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出口信贷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贷款由出口方提供,并且以推动出口为目的。
偿债基金国家或发行公司为偿还未到期公债或公司债而设置的专项基金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同期(中央)财政支出债务负担率是當年債務餘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是國際上確立的公認的政府債務警戒線。
國內生產總值GDP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償債能力,是最終的償債基礎,西方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經常使用這一指標。
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同期财政收入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基本特征?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预算调整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国家决算国家预算管理的最终环节,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总结性的书面文件。
尚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称决算草案。
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制度。
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赤字财政政策政策内涵理论依据现实理由自然失业率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确定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准则。
它一般包括财政政策的目标和财政政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