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术

合集下载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古人十大养生法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注重养生。

养生方法很多,但十大养生法是由古人总结出来的最常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饮食养生法古人认为饮食对养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他们认为,只有合理调配饮食,才能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功能。

古人提倡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合理搭配荤素,避免过于油腻,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数量和时刻。

有些食物还有特定的养生功效,比如燕窝具有补肺养颜的功效,枸杞有明目滋阴的作用。

二、运动养生法古人认为“动之则通,不动则滞”。

因此,他们提倡运动养生。

古人把运动分为内运和外运两类。

内运指的是气功,包括吐纳、太极、五禽戏等,外运则是指体育运动,比如跳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

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强体质、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消除疲劳和调整情绪。

三、寻常养生法古人认为,养生也要注重日常的生活习惯。

他们提倡“寻常养生”。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应该及时空窗户换气,晒太阳;中午午休时要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保证睡眠质量;同时要注重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卫生,以预防疾病。

四、水疗养生法水疗是古人很受推崇的养生法之一,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方法之一。

古人认为水能够清洁身体,同时也可以舒缓肌肉,消除疲劳。

他们的水疗方法很多,比如盐浴、水晶浴、足浴等。

不同的水疗方法有着不同的功效。

比如盐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水晶浴可以舒缓神经,足浴则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

五、针灸养生法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术语,在现代仍被广泛应用。

古人认为,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

现代科学也证明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自律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六、草药养生法草药治疗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自我养生功法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自我养生功法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自我养生功法
自我养生功法是中华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帮助人们增强身体健康,防病治病,
延年益寿。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我养生功法。

1. 气功
气功是一种利用内力控制身体机能和调节身心平衡的中华传统健身术。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改善身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增强免疫力和身体抗病能力,提高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的稳定性。

气功包括静坐养气、气功调理、气功保健、气功治病等多种形式,可根据个人
需求选择练习。

2.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华传统健身术。

它以缓慢、舒缓、柔和的方式,通过按
摩穴道和调整呼吸,帮助身体放松,增强体力和柔韧性,改善姿态和平衡能力。

太极拳的
拳式和招式多,适合中老年人和身体较弱者练习。

3.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是通过按摩身体关键部位的穴位,
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消除疾病,增强身体免疫力。

推拿按摩可分为穴位按摩、经络按摩、刮痧按摩等多种形式,常常应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慢性疲劳综合
征等。

4. 中药养生
中药养生是利用中华传统药物对人体进行调理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一种健康保健方式。

中药养生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贴敷等多种形式,作用于不同的身体系统,例如心脏、
肝脏、肺、脾、肾、血等系统。

中药养生在治疗许多慢性疾病和预防退化性疾病方面,有
非常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我养生功法是中华医学的重要传统,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练习自我养生功法,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和防
患未然的效果。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健康和养生。

这些运动法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它们融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精神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极拳、气功和五禽戏这三种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的特点和益处。

1.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被广泛认可为一种优秀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

太极拳着重强调身体内外的平衡、柔和、自然以及意识的集中。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通过慢而平衡的动作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性,同时调整呼吸和心理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培养内在的和谐与稳定。

这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并且对于改善循环系统、调节血压和代谢功能也有积极的效果。

2. 气功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姿势来平衡和调节人体的内部能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气功练习主要包括静坐和动作两种形式。

静坐气功注重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通过正常的呼吸和深层次的放松来提高心理及身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功能。

动作气功则通过练习一系列身体运动和呼吸法来平衡和调整人体的能量流动,加强内脏的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气功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增进身心的平衡。

3.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养生健身法,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形态。

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人们可以锻炼关节的柔韧性、肌肉力量和呼吸能力。

五禽戏重视身体的舒展与矫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五禽戏也注重调节身心状态,通过模拟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来培养意念和精神的集中。

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韧性,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改善体态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效果。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回春功的简介。

回春功的简介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基本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改革开放后,回春功由边治中(智中)老师发扬光大,沈新炎(信言)老师整理献世。

本功法注重导引、吐纳、按摩、元和、还精补脑诸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齐练的全身性柔韧运动。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功法精妙,通过柔身养形,疏通经脉,通利关节,和调脏腑,健运脊柱,吐故纳新;同时妙炼下丹,补肾生精,还精补脑;强调乐字当头,愉悦身心,排解烦忧,延缓衰老。

回春功功效卓著,曾获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验证其对糖、脂代谢及血浆核苷酸含量产生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效应,维护机体稳定平衡。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发展现状回春功一直以来都是全真华山派秘传的养生功法,道规明确规定回春功“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严禁抄录,若犯戒律,天雷轰顶”,所以之前只有全真华山派弟子才能习练,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代传人边治中大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其立下“愿天下人皆健康长寿”的宏愿,他才毅然决定,将华山派单传的回春长寿功法陆续公诸于世。

关于中华养生术 李正原2015

关于中华养生术  李正原2015

中华养生术-----中国贡献于人类的第五大发明李正原 2015.04.13初稿,终稿于2016.12.181、中华养生术源远流长中华养生术在中国应当有7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繁荣发展,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说是有7000年以上,有何根据?最早的关于养生理论的著述《黄帝内经》,问世于2000年前的春秋至汉代之间。

在那样蛮荒的年代,同时代的巨著《论语》不到1.2万字,《孟子》3.8万余字,20万字的科学巨著《黄帝内经》需要多少年的发现探索和多少实际经验积累才可能产生?革命党常说,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的理论。

不经历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与总结,怎么会形成理论并见于文字完成如此巨作?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由猿变成人的漫长过程,生命个体的进化,没有长期的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和总结,没有无数代人的传播发扬发展,《黄帝内经》是不可能凭空问世的。

至今仍深刻影响当代国人的中华文化,从源头上分,有传扬积极入世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体系,还有清净无为的以庄老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这两个体系的代表人物,都是中华养生术的探索者、修炼者和传扬者。

并且,他们的养生理论与实践非常成功。

孔子享年73,孟子享年84,老子享年101岁,老庄117岁。

这在平均寿命仅为31岁的春秋战国时期,堪称是生命的奇迹。

这些历史与文化的巨人,是怎么做到如此长寿的呢?首先,他们都强调修养心性。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建立在心性修养的基础上,心性修养是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践行的不可或缺的连接环节或桥梁。

孔子关于“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述;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正气”(并非是指修炼气功,而是强调精神修养),“养心莫善于寡欲”,……,所有这些论述可以归纳为一点,即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于社会整体和自身的发展及生命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内心苟且私欲太盛,难得善终。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功法1 、 简介: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 ( 即磨牙 )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

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中国传统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养生,即保养身体,延缓衰老,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被视为一种智慧的集结,包括了养生之功法、养生之心法以及养生之饮食。

这些传统的养生方法不仅经久不衰,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养生之功法养生功法是中国传统养生的核心之一。

它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来调理身体的内外平衡。

其中,太极拳是最著名的养生功法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缓慢而连贯的动作,使身体的气血循环得到协调,达到健身、治病和防病的目的。

除太极拳外,气功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姿势,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太极拳和气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康复和健身活动中。

二、养生之心法养生之心法是指调整自身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在中国传统养生中,坚持良好的心态被认为是养生的基础。

其中,瑜伽是一种可以改善心态的传统养生方法。

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方式,瑜伽可以帮助人们降低压力、舒缓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冥想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心法。

通过深度呼吸和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平复内心的波动,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养生之饮食在中国传统养生中,饮食被视为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可以对身体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比如,生姜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可以用来缓解寒症。

同样,茶叶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饮品。

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绿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红茶具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此外,中医饮食疗法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搭配食材和烹饪方法,中医饮食疗法可以对疾病产生一定的调理作用。

总结中国传统养生包括养生之功法、养生之心法以及养生之饮食。

这些方法都以调理身心平衡为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达到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的目的。

无论是养生功法,还是养生心法和养生饮食,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对健康的追求。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

古人注重养生,将健康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他们通过饮食、运动、调理心态等方面的方法来保持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1. 饮食养生:古人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关键。

他们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谷指的是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和豆类等主要粮食,五果指的是苹果、梨、桃、李子和葡萄等水果,五畜指的是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鱼肉等肉类。

古人认为合理搭配这些食物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保持身体的平衡。

2. 运动养生:古人重视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他们提倡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调整呼吸和心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 调理心态:古人认为心态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注重修身养性,提倡心静如水,保持平和的情绪。

古人常常通过读书、写字、绘画等艺术活动来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4. 中医养生:中国古代的中医学是独具特色的养生智慧。

古人相信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相互关联,通过调整五脏的功能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他们常常采用草药、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理身体,平衡阴阳,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5. 养生饮品:古人发明了许多养生饮品,如菊花茶、枸杞茶、人参茶等。

这些饮品可以清热解毒、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

古人喜欢用天然的植物材料来制作养生饮品,这些饮品不仅可以满足口味需求,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调理心态、中医养生以及养生饮品等方面。

这些智慧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应用,如今也被现代人所重视。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养生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华传统养生术的艺术魅力

中华传统养生术的艺术魅力
金华 3 2 1 0 0 4 ) ( 浙 江师 范大 体 育与健 康 科学 学院 ,浙江

要 :中 国传统 养 生 术 因其 独特 的艺 术美 而 受 到众 多 养生 爱好 者 的 青 睐 。然而 ,关 于 其 艺术 美 ,过 去 的研 究 中
很少 涉及 到 动作 、 内在和 融合 3 个 关键 因素 的综合 讨论 。所 以,本文 通过 综合 阐述 中华 传统 养生 术 的动作 美 、内在 美 、融合 美 ,从而 来展 现 其独特 的艺术 之美 ,旨在让 大 家对 其有进 一 步 了解 。 关键 词 :中 国传 统养生 术 ;艺术 美 :动 作美 ; 内在美 中图 分 类 号 :G8 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0 7 — 1 4 5 — 0 2
2 0 1 3年 7 月总第 6 9 期
b 孽1 4 5
iii
大 众 体 育 ii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5 I x . 2 0 1 3 0 7 0 7 5
中华传统 养生术 的艺术 魅 力
高 波 ,王楚 泽
时 ,在 一种 一气 呵成 的状态 下 尽显 艺术 之 导 思想 便是 强身 健体 、延 年益 寿 。并且 要 来自1 外在 动作之艺术美
1 . 1 单个动作之 艺术美
尾式 都显 出整 套 的艺术 之美 。动作有 起有 体 的平 和状态 ,不急 不躁 ,不 亢不 忿 。这 伏 ,重心 从左 到右 、从 右到 左 ,伸拉 等都 寻求 的 是一种 健康 至上 ,不为琐 事羁 绊 的 单 个 动 作 美 是 中 华 传 统 养 生 术 的 特 有 体 现 。《 五 禽戏 》 自不 必 说 了, 从虎 式 心灵 追求 。如 是这 样练 习我 们 的情操 就会 点 。以 《 五 禽 戏 》“ 猿 摘 ”动 作 中的 单个 到 鹿式 到 熊式 到猿 式再 到鸟 式 ,各种态 势 受到 陶冶 ,我 们 的精神 境 界就会 提 高。 中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说起养生,顿时想起讲台上老师的茶罐总是红红的,什么枸杞、红枣、人参、鹿茸……
中华养生术是中国所特有的一套保养生命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方法体系。

几千年的东西,帮不了你长生不老,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养生茶喝起来。

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全面地阐述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将“天人合一”与“阴阳相调”视为养生术的基本原理。

这个太高深,说白了,就是讲究内心的平和,道法自然。

先秦《行气玉佩铭》、《吕氏春秋》等典籍也记载了很多养生术方面的知识。

秦汉之后,养生术有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各种养生著作层出不穷,如《抱朴子》、《养性延命录》、《养生集要》等,共同构成了丰富而渊深的养生文化。

这些典籍固然重要,不过也要结合当下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实践一套属于自己的养生之术才是。

中华养生术强调“养形”与“养神”的结合。

“形”指的是身体方面;“神”指的是精神方面。

在养形方面重视的是动,而在养神方面重视的则是静。

动与静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华养生术的精髓。

形神兼备固然重要,动静结合也是少不了的。

放到现实生活中,其实就是注意内心与生活中的自己的一个平衡,其实还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

道家养生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其实也是有“天人合一”的,只不过人家叫做“道法自然”。

中华养生术并不神奇,你我每天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在运用,正所谓“易与天地准,百姓日用而不知”。

也就是说作为万经之源的《易经》对于中华养生术直接或间接地也给与了启发和展示。

中华10大养生智慧

中华10大养生智慧

中华10大养生智慧1、顺时养生人法地,地法天。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的养生方法也随之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人道亦然。

人的身体四肢,五脏六腑也都必须遵循四时变化,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所以,三九的养生核心是藏养,在三九时节,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此时节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早睡晚起,利于防病。

冬天人体热量消耗较多,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营养,平时外出,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善于藏养身体,来年春天,才能身体康健。

2、静神养生《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人的元神最重要的是凝实安稳,不能躁动不安,也不能内无所蓄。

保持心智的宁静,自然可以安和五脏。

冬季屋内有空调或者暖气,注意开窗通风,以免憋闷,不仅影响情绪,也容易滋生细菌。

冬天万物藏养,工作生活尽量不要大动干戈,一切以安稳为主,保持心静平和,等来年生气勃发,再做一些大的调整。

3、动形养生古人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人只有运动起来,才能有精力,少生病。

天天在家里闷着,贪图安逸,反而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说:“形劳而不倦”。

运动也要适当,过度的运动不仅伤筋动骨,也会损伤精气。

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视则伤血。

三九时节,天气寒冷,尽量减少室外运动,可以在室内做好通风的情况下,打太极、慢走散步。

运动以平缓为主,活动筋骨,畅通气血,以不出汗为宜。

4、饮食养生“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养生的关键在于入口的食物。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

不挑食,不偏食。

酸甜苦辣咸,寒热温凉,都要吃一些,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当然,也要注意节制,切莫大鱼大肉,高盐高油。

5、固精养生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传统养生学内容全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尚古顺俗,从而保留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古代养生理论与方法,求实致用的民族文化特点又保证了所传承的养生文化的实效性。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静(行气)为主的,如静坐、养气功等;以动(导引)为主的,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各种导引术;以呼吸为主的,如彭祖闭气术;以特殊食物为主的,如药饵养生术;以男女阴阳修炼为主的,主要包括历代房中术;注重生活常识的,如研究居住环境的风水术中符合科学知识的内容;其他还有四时起居、四时调摄法,等等。

一、行气术行气,又称吐纳、调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有行气活动的记载及具体要求的描述。

战国初年的“行气玉佩铭”也记述了具体的行气路线,表明当时行气术已较为成熟。

行气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练习者以“意守”为主要特征,通过意念固守身体的某一部位,达到以神养气、以气养形的目的。

这种行气方法重视呼吸与内在行气感受的配合,对练习者的综合要求不是很高,而锻炼效果又比较明显。

第二类是源于“行气玉佩铭”所述之法,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天行气法”,即气沉丹田,进而循人体前后的任、督两条主要经脉循行,在高级阶段后可以促使内气沿人体全身的各大经脉循行,在这种行气过程中增强生命力。

这种行气方法以《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框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炼丹术语,构筑了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最终形成著名的内丹养生术。

行气术的练习方法主要讲究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等。

松——在练习中要求达到整体生命的放松状态,即在身心高度放松状态中,达到自我生命的调整。

松是全面的,不但要做到肢体的放松,而且还要做到精神的放松。

静——要达到身心完全放松,就必须做到身心的安静。

因为处于“动”的状态,就必然导致身心的用力和紧张。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1•神志养生法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

神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点:(1)少私寡欲,是指对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是神志养生法的倡始人,他们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即为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

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

何谓“贪欲”,是指那些可欲而不可求事物,贪欲常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有位作家解释三种痛苦的原因时说:“想得到却得不到一痛苦,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一一痛苦,得到的东西不经意丢掉了,事后才知道原来很重要一一痛苦。

”(2)知足常乐,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

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 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自我调节的结果。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应该对自己的位置具有充分的满足感。

“知足常乐”就是要这种满足感通过自我的内心世界的调节使之达到最高值。

鱼儿不必羡慕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鸟儿也不必羡慕鱼儿能够在水中遨游,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东西。

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你拥有而别人不可能得到的,而有些东西则是别人拥有而你不可能得到的。

如果你总是去想自己拥有而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心神自然清静。

(3)心胸豁达,是指性格开朗,心胸坦荡,气量大。

我国的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

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

⑷“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事,从中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中国的十大养生秘诀

中国的十大养生秘诀

中国的十大养生秘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养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拥有许多传统的养生秘诀。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大养生秘诀,帮助大家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

1. 饮食调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与饮食调理息息相关。

首先,注重荤素搭配,食物种类要多样化。

其次,控制食物摄入量,保持适度,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均衡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

2. 中医经络保健中医学提倡经络保健,通过按摩、针灸、拔罐等手法刺激经络,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例如,按摩脚底的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3. 太极养生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之一。

通过慢节奏的动作,舒展身体,调整呼吸,太极拳可以舒缓压力,增强体质,令人感到宁静和平衡。

4. 中草药疗法中国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草药疗法在中国历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应用经验。

可以使用中草药调理身体,改善身体的功能。

然而,在使用中草药时应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5. 动静相兼中国的养生观念主张动静相兼,既要适度运动,又要注重静养。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例如散步、打太极、做瑜伽等。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

6. 水疗水疗是中国古老的养生方法之一,在不同季节使用热水、冷水、温水浴可以刺激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适当的水疗可以缓解疲劳,舒缓肌肉。

7. 禅修冥想禅修冥想是中国古老的修行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通过闭目冥想,专注呼吸和思维,可以减轻压力,提高精神状态。

8. 中药膳食中药膳食是中医药学与饮食调理的结合,通过食用特定的中药材和食物,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例如,煲汤时添加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9. 民间传统养生方式中国拥有许多民间的传统养生方式,例如拍打、走路、爬山等。

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调理身体机能。

10. 心灵养生中国的养生不仅关注身体,还注重心灵的保养。

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1.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养生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阴阳调和,平衡五脏”。

通过调整饮食、锻炼、按摩、针灸等方法来调节和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2.食疗:中医食疗是一种将食物作为药物使用的方法,通过合理搭配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

常见的食物有桂圆、枸杞、莲子、红枣等,可以起到滋补、养心、健脾胃等作用。

3.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拳术养生方式,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来调理身体。

太极拳包括了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4.气功: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吸气、呼气和意念来调节身体的内在能量的方法。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5.中草药:中草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草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部分来治疗疾病和保健。

常见的中草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滋补、强身健体的作用。

6.按摩: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对身体进行推拿、揉捏、按压等方法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刺激穴位的养生方式。

常见的按摩方法有推拿、穴位按摩、拇指按摩等,可以缓解疲劳、消除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7.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在身体特定穴位上刺激来调整和平衡气血流动的方法。

通过用针刺激穴位,可以调节阳气阴气的平衡,促进病症的康复和健康的保持。

8.养生功法:养生功法是一种通过练习特定的身体动作和呼吸方法来调节和增强身体的方法。

常见的养生功法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可以调理气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丰富多样,无论是中医理论、食疗、太极拳、气功、中草药、按摩、针灸还是养生功法,都可以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将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追求美好的生活。

十大古法养生

十大古法养生

十大古法养生古代养生方法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下,掌握古法养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十种古法养生方法,以帮助读者改善生活品质。

一、中医调理:中医养生是我国独特的宝贵文化遗产。

通过中医的理论与诊疗方法,人们可以了解自身的体质差异,并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达到滋补调理身体的效果。

二、太极养生: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兼具运动和养生的双重效果。

通过太极的练习,可以促进身体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动,增强体力和协调性,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平衡。

三、传统饮食:中华传统饮食讲究季节搭配和食物属性的平衡。

如冬季食用温热的食物,夏季多吃清凉解暑的食物等。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提供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四、茶艺养生:中国传统茶文化,将茶叶与养生结合得淋漓尽致。

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多种益处,如抗氧化、提神醒脑等。

品茶不仅可以享受茶的香气和口感,同时也是一种舒缓心情、陶冶情操的方式。

五、针灸按摩:针灸和按摩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各种疾病和不适。

这些古老而有效的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六、气功疗法:气功通过运用正确认识、调控呼吸和锻炼身体姿势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练习气功可以改善体质、增强自愈能力,预防疾病。

七、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养生和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草药,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抵抗疾病。

常见的中草药有人参、黄芪等,其有效成分可以帮助促进身体的健康。

八、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的空气,参与户外活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例如登山、徒步旅行、慢跑等运动方式,都有助于舒缓疲劳,养护身心。

九、音乐疗法:音乐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聆听悦耳的音乐,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缓解各种情绪烦躁和不适感。

古代养生功法

古代养生功法

古代养生功法
古代养生功法,在现代汉语中也称为养生气功或气功,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的身体健康保健和心灵调节的练习方法。

这些功法是由古代的中医学发展而来,强调形神合一、气血调和、五脏平衡、经络畅通等,注重通过练习身体动作和调息,来调节身体气血,平衡五脏六腑,畅通经络,使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保持平衡,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例如,易经筋、华佗五禽戏、太极功等就是古代流传至今的养生功法。

其中易经筋以体态、呼吸、按摩等形式,调理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华佗五禽戏则是一种模仿动物的动作,以锻炼身体各部分肌肉和关节,改善身体柔韧性;太极功则是通过缓慢的动作和深呼吸,调和身体内部的气血,平衡身心。

古代养生功法强调个体化,主张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伸懒腰大法,虽然看似简单,但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自创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养生功法。

古代养生功法还有一些禁忌事项,如预执妄念、着意分别、杂念攀缘等,这些需要在练习过程中避免,以保证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古代养生功法是一种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身体健康保健和心灵调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病,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延年益寿的目标。

中国传统养生术

中国传统养生术

中国传统养生术八段锦,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动作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

3.调理脾胃须单举: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

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

6.两手攀足固肾腰: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

8.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

功法作用: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汉代的一些养生学说。 汉代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 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 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 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 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 观点 华佗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 不朽是也”(《三国志· 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 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 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 养生的关系,


②心理健康特征 *精神愉快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 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 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 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 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 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 记忆力减退。



*声音宏亮 声由气发,《素问· 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 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 六节胜象论》说:“肾 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 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 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2)神的基本含义 在中国养生理论中,“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 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它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 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 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 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 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 可以看出,精、气、神在传统养生理论中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 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其中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称为生命结构的总体功 能信息。三者之间具有互相资生的内在联系:精充气足则神全, 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 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状态中运行。
3、先秦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 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书中主张趋利避害,顺应 自然。《吕氏春秋· 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 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 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 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 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 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很长。” 吕氏春秋》还提倡动形以达郁,即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 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如《吕氏春秋· 尽 数》里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 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而明确指出“动”对于健康的重要 性。
2、道家养生说。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 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 法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 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 “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 物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 虚即道,道即自然。 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 “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 生久视”。“寿敝天地”。


(2)气功的意念练习 气功的意念练习是指练功人有意地排除杂念以达到入静的练习 方法。练意即守意。守意可以分为内守和外守两种。其中内守 包括守丹田、守穴位、守呼吸,默念字句守病灶的康复、守全 身和守某一病痛放松缓解等。 意守的实质是通过意志控制体内生物能,即“气”的活动。有 人说,当练功进入高级阶段,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



“气”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这些生理功 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具有推动脏腑组织活动和促进血脉运行 的作用。 (2)温煦作用。“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保持身体与外 界环境协调平衡的功能。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能力。 (4)固摄作用。“气”具有控制人体血、汗、尿、精不外泄的 功能。 (5)气化作用。“气”具有维持脏腑功能正常活动和精、血、 津液新陈代谢过程顺利进行的作用。 从“气”所具有的上述生理功能中可以看出,它与“精” 一样,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进行了重要物质基础。所谓“人 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正强调了“气”和“精”同属构成生 命活动的物质要素。

此时代的重要著作有:《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





二 中医有关健康人的特征 ①生理健康特征 *眼睛有神 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眼神的有无反映了脏腑 的盛衰。因此,双目炯炯有神,是一个人健康的最明显表现。 *呼吸微徐 微徐,是指呼吸从容不迫,不疾不徐。《难经》认 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说明呼吸与人体脏腑功能 密切相关。 *二便正常 《素问· 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 不得久藏”,是说经过肠胃消化后的糟粕不能藏的太久,久藏 则大便秘结。而大便通畅则是健康的反映。小便是排除水液代 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 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 *脉象缓匀 此指人的脉象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脉者,血 之腑也”,气血在脉道内运行,所以脉象的正常与否,能够反 映气血的运行。

(3)气功的呼吸练习 自然呼吸 呼吸时要注意胸廓随呼吸而起伏,进而达到提高呼 吸肌的功能,促进呼吸道的炎症和分泌物的消除。 腹式呼吸 可以提高呼吸功能,运用膈肌的起伏对腹腔脏器进 行按摩。 逆式呼吸 吸气时扩胸收腹,呼气时缩胸鼓腹,这样即可诱导 意念集中,训练运动神经的灵活性。 停闭呼吸 即在呼与吸之间或在呼与吸之间停止呼吸3秒钟--7 秒钟。练习时采用吸气一停止——呼气的方法,可增强交感神 经的兴奋性,抑制胃肠功能,升高血压,心率的作用。若采用 呼气——停止—一吸气的方法,可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加强 胃肠蠕1)气的基本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生命现象均被视为“气”活动的 结果。这就是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所说的:“人在气中, 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以生者也。”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祖国养生学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 为“气”是一种极微小而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它构成 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中国养生学认为“气”的生成 主要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其中肾藏来自父母 的先天精气;脾胃从各种饮食营养物质中汲取水谷精微之气; 肺从自然界呼吸空气。

7、在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 求者,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道的 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当时统治者的谋求长生,客观上 促进了方士对炼丹、服石、导引等养生方法的探索。东汉时期 的魏伯阳,即总结了前人经验,著成《周易参同契》三卷,阐 述了炼丹的理论和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所述炼丹之术,在化学 史上有重要贡献,对气功的论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四 中华传统养生方法


(一)、气功调摄 气功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是古人在与疲劳、病痛、 衰老进行长期斗争的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 自我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气功在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但就其锻炼的方法来 说,大致可分为动功和静功两类。其中静功主要有内养功、强 壮功、放松功、站桩功和周天功等。动功主要有太极拳,五禽 戏、八段锦、易筋经、保健功等。 (1)气功的姿势 气功的姿势是指练功过程中身体的摆放和活动形式,即“练 形”,又叫调身。常用的练形有卧式、坐式、站式或行式。其 中卧式又包括侧卧、臀高卧和半卧等;坐式包括各种盘腿坐、 平坐和椅凳上坐等;行式包括凝视远方漫步,四肢和躯干的各 种自然运动等。无论采用哪种姿势,均要求练习者具有舒适、 自然、持久、稳定、放松和安全感。
4、管子养生思想。 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他 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 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 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其曰:“爱欲静之,遇 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此即为节欲存精。
5、《黄帝内经》养生观。





形体壮实 指皮肤润泽,肌腠致密,体格壮实,不肥胖,亦不 过瘦。因为体胖与体瘦皆为病态,常常是某些疾病带来的后果。 *面色红润 面色是五脏气血的外荣,而面色红润是五脏气血旺 盛的表现。 *牙齿坚固 因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而肾为先天之本,所 以牙齿坚固是先天之气旺盛的表现。 *双耳聪敏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 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耳与全身组织器官 有密切关系,若听力减退、迟钝、失听、是脏器功能衰退的表 现。 *腰腿灵便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腑、四肢关节之筋皆赖 肝血以养,所以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肝肾功能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