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学案)
2020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第3框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 人民版
![2020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第3框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2e892a4431b90d6c85c76a.png)
...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
程1、请向同学介绍一个你经常获取资源的网站,并说
一说你是如何得知这个网站的,你推荐这个网站的
理由是什么,从这里你学习到了哪些东西。
2、请向同学推荐一个你所了解的网络学习平台,并
说一说这个学习平台的特点有哪些,怎样能更好地
利用这个平台。
3、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
(二)学会建设“自媒体”,传播正能量
1、你开通了微博、个人主页或日志吗?在这些“自
媒体”平台上,你一般会收到和传播什么类型的信
息?
2、如何让“自媒体”平台发挥更大的影响?
(三)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1、总理“留言板”的开通,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生
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2、你有没有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参与过社会公共生
活?说说你的感受。
3、就你所在的街道社区、乡村、学校存在的某一个
问题,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
建议。
4、如何理性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遵守网络规则、语言;
(2)待人诚实守信,文明友好;
(3)不恶意制造传播谣言;
(4)不损害国家、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5)传递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三、课堂小结
新媒体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导学案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1296a6529647d262852ce.png)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导学案第一框:感受新媒体设计: 李杰审核: 张思源任奇超执教: 运用时间:学习目的:1. 掌握新媒体的含义。
2. 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3. 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效果。
学习重点: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难点: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效果。
教学进程:第一局部:导入新课:阅读书上第2页的«相关链接»回答以下效果:新媒体有哪些新的特征?请举例说明。
第二局部:知识探求主效果1:新媒体的含义探求进程:第一步:自学探求—阅读教材2页,完成主效果1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展学探求—团体展学,教员提问、先生回答,其他先生可以补充。
主效果2: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探求进程:第一步:自学探求—阅读教材3--6页,完成主效果2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协作探求——小组间停止分工协作完成主效果2.第三步:展学探求——展学分为团体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下台按顺序停止展现,展现完后并约请其他同窗停止点评并补充。
主效果3: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效果。
探求进程:第一步:自学探求—阅读教材6-8页,完成主效果3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协作探求——小组间停止分工协作完成主效果3.第三步:展学探求——展学分为团体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下台按顺序停止展现,展现完后并约请其他同窗停止点评并补充。
第三局部知识拓展延伸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你以为呢?请说出理由〔小组协作探求〕第四局部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1、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你甚至不知道与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网络交往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自在B、网络交往都是虚伪的,无真实性可言C、网络交往可以完成普遍的交流D、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直接性、隐蔽性2、当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开展的先导力气,深入改动了人们的消费和生活。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导学案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25d9010a6f524cdbf8555.png)
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导学案(一)第一框:感受新媒体设计: 李杰审核: 张思源任奇超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掌握新媒体的含义。
2. 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3. 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难点: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阅读书上第2页的《相关链接》回答下列问题:新媒体有哪些新的特征?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知识探究主问题1:新媒体的含义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2页,完成主问题1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展学探究—个人展学,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主问题2: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3--6页,完成主问题2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合作探究——小组间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主问题2.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为个人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上台按顺序进行展示,展示完后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补充。
主问题3: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6-8页,完成主问题3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合作探究——小组间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主问题3.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为个人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上台按顺序进行展示,展示完后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补充。
第三部分知识拓展延伸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小组合作探究)第四部分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1、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你甚至不知道与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B、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无真实性可言C、网络交往可以实现广泛的交流D、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2、当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案
![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7a1f6a2af90242a895e5b9.png)
新媒体新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从网络是把双刃剑和遵守网络道德两大方面讲解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网络具有虚拟性、两面性等特点,对待网络既不因为害怕而回避,也不因无知而上当受骗。
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让学生学会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知道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沉迷网络的危害以及目前存在的诸多网络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学生利用百度搜索查找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能就网络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观念和文明上网的意识,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网络的便利与网络陷阱,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会合理上网。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双刃剑的两面性。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新媒体家族中,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网络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们学习中的一部分,上网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了。
通过互联网,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世界因网络而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因网络而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探究和活动探究,让学生明白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课讲授一、网络是把双刃剑1、课前思考下:(1)你最初了解和接触网络是在什么时候?(2)将你所了解的有关互联网的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活动探究:网络,多好!让我们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网络,多坏!让我们沉湎其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金钱好不好?我们正确使用,就可以给我们的生活便利。
可如果我们把金钱当作了生存的唯一目的,那金钱就是一把刀。
可见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
作为学生,任务是学习,网络也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啊!可如果我们迷上了网络游戏,玩得失去了自己,那就会得不偿失了。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导学案
![人民版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fb42ead51f01dc381f1c4.png)
九年级上期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导学案(一)第一框:感受新媒体设计: 李杰审核: 张思源任奇超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掌握新媒体的含义。
2. 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3. 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习难点:理解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阅读书上第2页的《相关链接》回答下列问题:新媒体有哪些新的特征?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知识探究主问题1:新媒体的含义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2页,完成主问题1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展学探究—个人展学,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主问题2:新媒体给我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3--6页,完成主问题2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合作探究——小组间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主问题2.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为个人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上台按顺序进行展示,展示完后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补充。
主问题3: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阅读教材6-8页,完成主问题3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答案。
第二步:合作探究——小组间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主问题3.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为个人展学、小组展学。
小组展学上台按顺序进行展示,展示完后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补充。
第三部分知识拓展延伸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小组合作探究)第四部分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1、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你甚至不知道与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B、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无真实性可言C、网络交往可以实现广泛的交流D、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2、当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1框感受新媒体教案人民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1框感受新媒体教案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00c196f524ccbff121844c.png)
弊:网络上除了有各种有用的资讯外,还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这些信息
3、新媒体的问题也不少
①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②网络中存在语言暴力。给我们的网络交往带来了极大困扰。
③网络语言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利影响。
④网络交往有可能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远。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4、请你谈一谈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课堂小结
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注意全面认识,扬长避短。
布置作业:
2、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课后反思
2、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出现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的变化。)
①网络交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交往领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②新媒体在学习方面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利用新媒体,能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
③新媒体为我们了解国内外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参与公共活动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也促使我们不断更新观念。
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信息安全,甚至给个人与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和损失;网络空间出现了各种“语言暴力”,给我们的网络交往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仅异化了中国文字的内涵,也给正处于学习汉语言规范、打语言基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这种超时空的交往方式,有可能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远,淡化了交往中本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3框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人民版(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3框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人民版(2)](https://img.taocdn.com/s3/m/55e068b7011ca300a7c390b4.png)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3框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人民版(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3框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人民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第3框做新媒体的驾驭者教案人民版(2)的全部内容。
上课人:上课时间: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学设计(3课时)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学设计(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d40e4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f.png)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教学设计(3课时)一. 教材分析《新媒体新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新媒体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媒体的种类、特点、应用以及正确使用新媒体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也频繁使用新媒体。
但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缺乏系统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媒体,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获取、交流、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新媒体的特点和作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获取、交流、创新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新媒体素材,如新闻、视频、图片等。
2.设计相关的情境和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新媒体的应用。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新媒体素材(如新闻、视频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展示相关素材,让学生对新媒体有更直观的认识。
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
![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babb5f8f65ce0508763213ff.png)
有人生动形象地将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画成 这样的示意图(如上),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 ?
3、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 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3、人口过快增长,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带来沉重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直接加剧资源紧缺,致使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 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 (注意)
2、人口过快增长,使就业的压力日益沉重
由于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我国 的劳动年龄人口长期多于社会能够吸 收的劳动力人口。目前,城市存在不 少失业人员,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 力。这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缓解。
人
从
众
森 古代
林 近代
木 现代
实行计划生育意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的长期坚 持下去。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境问题。
畅所欲言:
说一说,目前,我国 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
3、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出发,我国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 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
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是什么?
目的 计 划 生 育
要求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晚婚、晚育
少生
控制人口数量 的重要措施
优生
提高人口素质 的重要措施
人口过快增长,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随 着人口增加,生产规模必然扩大,排放到环境 中的废水、废物、废气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 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也大量增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新媒体新生活第一节关注新媒体教学设计湘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新媒体新生活第一节关注新媒体教学设计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1505b80029bd64783e2ce4.png)
《关注新媒体》新生活的第一节关注新媒体。
本课内容主要从不断变化的媒体和新媒体对生活的影响两大方面讲解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强化学生利用媒体搜索查找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能就媒体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媒体,会使用媒体获取新知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媒体的相关知识,知道媒体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学生利用媒体搜索查找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能就媒体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提高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观念和文明媒体的意识。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媒体,会使用媒体获取新知识。
【教学难点】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尽量减少它对现实生活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有哪些常见媒体,课上和大家分享。
一、新课导入1、“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思是两者之间。
媒体和媒舟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人们常常通用,都是指人用来传递信息或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
通俗地说,媒体就是把信息从信息源头一端传递到接受信息一端的一切技术手段。
2、人在社会中生活,相互之间总要进行信息交流,媒体就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的媒体自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不断变化的媒体1、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它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变,而真正推动媒体变化的是传播技术的发展。
从早期的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发明,从书籍的普及到新闻报业的发展崛起,再到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获得的信息数量迅速增加,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陕。
2、探究思考:报纸、电话、广播、电视最先在什么时间出现的?它们对信息交流传播产生了什么影响?3、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人类开始逐步迈进了“新媒体时代”。
【推荐必做】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真的长大了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第2框 理性面对新媒体教
![【推荐必做】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真的长大了 第一课 新媒体 新生活 第2框 理性面对新媒体教](https://img.taocdn.com/s3/m/79d68ac5f8c75fbfc77db2f3.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文档理性面对新媒体
最新人教部编版文档
程1、出示《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相
关内容,调查学生上网时间及使用网络做什么。
2、出示网瘾自我诊断标准。
我们应该注重浏览、查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和
资源,不要在无关信息和无聊信息上滞留、浪费精
力,更不能被不良信息所吸引。
3、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
(二)学会甄别
出示两条求援信息,让学生进行甄别并思考:
1、这两条信息的可靠性有多大?判断的依据是什
么?如何核实?
2、收到这样的信息,你会不会转发,说明理由。
3、为什么要学会甄别信息?
(1)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
(2)对个人来说,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上当受骗,
给身心造成伤害,还有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受到法
律的制裁。
(3)对社会来说,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损害
社会公信力。
4、怎样甄别信息?
(1)用常识和逻辑辨别信息。
(2)上网查有没有类似的假信息以及是否为权威部
门发布。
(3)搜索相关新闻报道。
(4)在没有确认信息真伪时,不要贸然转发和采取
行动。
(三)遵守规则
1、有人认为“网络世界比现实要自由得多”,对
于这样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最新人教部编版文档
最新人教部编版文档。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教案)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a17210740be1e640e9a0b.png)
4、青少年应怎样正确使用新媒体?
根据自身实际实际回答
思考回答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回答,畅所欲言
思考回答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
正确使用新媒体
感悟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及信息乱象,学会甄别
2、你知道哪些网络用语,对于网络用语你的态度是什么?
3、你赞成短信拜年吗,说说你的做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与不足。
阅读教材P2,举例说明新媒体的特征
阅读教材P3-6,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谈谈使用新媒体的感受
阅读教材P6-8,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了解常识
从世界生活中深刻感悟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新媒体
让学生了解规则,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课堂小结
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要注意不要沉迷、学会甄别、遵守规则,合理使用。
板书
理性面对新媒体
一、不能沉迷
二、学会甄别
三、遵守规则
第三课时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课题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真的长大了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融入新媒体的情感
知识:知道如何理性面对新媒体
重点
理性面对新媒体
难点
理性面对新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网瘾少年、网络诈骗相关图文,思考回答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如何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出示新媒体出现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的变化。
1、你使用过哪些网络社交工具,在网络社交工具上和你交流的都有哪些人,和现实中的交往有什么不同,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哪些影响?
2、你通常利用新媒体进行哪些学习活动?
3、如果没有网络,火炬传递能否实现一亿多人次参与,204个国家的全覆盖,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3)搜索相关新闻报道。
(4)在没有确认信息真伪时,不要贸然转发和采取行动。
三、遵守规则
1、有人认为“网络世界比现实要自由得多”,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2、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应如何转遵守规则?
(1)要遵守道德。注意语言文明、真诚友好。
(2)要遵守法律。要有法律意识,做到不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2018俄罗斯世界杯相关图片,思考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的变化
感悟对我们的启示。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出示媒体及新媒体的含义,学生齐读。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
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建设文明
根据自身实际实际回答
思考回答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回答,畅所欲言
思考回答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
正确使用新媒体
感悟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及信息乱象,学会甄别
2、请向同学推荐一个你所了解的网络学习平台,并说一说这个学习平台的特点有哪些,怎样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
3、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
二、学会建设“自媒体”,传播正能量
1、你开通了微博、个人主页或日志吗?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你一般会收到和传播什么类型的信息?
2、如何让“自媒体”平台发挥更大的影响?
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新媒体的能力
知识:知道如何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重点
如何驾驭新媒体
难点
如何驾驭新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手机与人谁才是主人》,思考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
观看图文容
说说你的感想
感悟新媒体的问题,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自主学习
1、请向同学介绍一个你经常获取资源的,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得知这个的,你推荐这个的理由是什么,从这里你学习到了哪些东西。
2、你知道哪些网络用语,对于网络用语你的态度是什么?
3、你赞成短信拜年吗,说说你的做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与不足。
阅读教材P2,举例说明新媒体的特征
阅读教材P3-6,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谈谈使用新媒体的感受
阅读教材P6-8,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了解常识
从世界生活中深刻感悟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新媒体
三、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1、总理“留言板”的开通,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2、你有没有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参与过社会公共生活?说说你的感受。
3、就你所在的街道社区、乡村、学校存在的某一个问题,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4、如何理性利用新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遵守网络规则、语言;
3、为什么要学会甄别信息?
(1)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
(2)对个人来说,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上当受骗,给身心造成伤害,还有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受到法律的制裁。
(3)对社会来说,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损害社会公信力。
4、怎样甄别信息?
(1)用常识和逻辑辨别信息。
(2)上网查有没有类似的假信息以及是否为权威部门发布。
新媒体为我们了解国外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参与公共活动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也促使我们不断更新观念。
三、新媒体的问题也不少
图文出示垃圾信息、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网瘾等相关容。
1、怎样看待网络上对宋某的声讨,谈一谈网络语言暴力经历,以及应如何应对,你对网络环境有哪些期待?
让学生了解规则,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课堂小结
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要注意不要沉迷、学会甄别、遵守规则,合理使用。
板书
理性面对新媒体
一、不能沉迷
二、学会甄别
三、遵守规则
第三课时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课题
做新媒体的驾驭者
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真的长大了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融入新媒体的情感
知识:知道如何理性面对新媒体
重点
理性面对新媒体
难点
理性面对新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网瘾少年、网络诈骗相关图文,思考回答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如何应对。
观看图文容
说说你的感想
感悟新媒体的问题,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不能沉迷
1、出示《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相关容,调查学生上网时间及使用网络做什么。
2、出示网瘾自我诊断标准。
我们应该注重浏览、查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和资源,不要在无关信息和无聊信息上滞留、浪费精力,更不能被不良信息所吸引。
3、青少年沉迷网络有什么危害?
二、学会甄别
出示两条求援信息,让学生进行甄别并思考:
1、这两条信息的可靠性有多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核实?
2、收到这样的信息,你会不会转发,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注意全面认识,扬长避短。
板书
感受新媒体
1、新媒体真不错
2、新媒体的问题也不少
第二课时 理性面对新媒体
课题
理性面对新媒体
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真的长大了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情感:培养学生理性面对新媒体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善于利用新媒体的能力
(2)待人诚实守信,文明友好;
第一课 新媒体新生活教案
第一课时 感受新媒体
课题
感受新媒体
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真的长大了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情感:培养学生融入社会新媒体生活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适应和主动参与媒体生活的能力
知识:知道新媒体的概念、影响及新媒体的问题
重点
新媒体的优缺点
难点
新媒体下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