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上地理 2.1中国的地形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地理 2.1中国的地形  教案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和景观图片,让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形特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二、教学内容分析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认识我国陆地上主要的地形类型,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位置,由学生归纳出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

通过flash活动,以闯关的形式边游戏边巩固知识点。

第二部分,内容由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两部分构成。

教学时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精讲多练,让学生从地形图中获取有关知识。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1题表格,理解有些山脉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并从中感受山脉的“骨架”作用,进一步理解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

教师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中国地图的拼图游戏检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认知我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

2.引导学生发展读图、用图的能力;以直观的视频、有趣的"闯关"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学会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学会分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概括我国地形的特征;认识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感受山脉的“骨架”作用。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 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

2.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山脉的分布。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主要山脉、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二)“过关斩将”第一关:总体把握中国地形特点1.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1)东西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南北走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西南走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 _________。

(5)弧形山脉:_________。

3 地形__________, _______面积广大(1)四大高原的分布、特点(2)四大盆地的分布、特点(3)三大平原的分布、特点(4)三大丘陵的分布(5)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我国总面积的________。

第二关:观察地势对照“沿32。

N我国地势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2)填表:(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有什么影响?第三关:找准山脉读“中国山脉图”,自己查找各种走向的山脉并确定它在全国及所在省区的位置,然后完成:(1)填空白图。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2)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阅读课本P24“图2--8中国地形分布图主要山脉”,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
小结:小组谈收获。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读图提问
看课件,思考问题。
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设置
熟记主要山脉及走向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并说明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难点选择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6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指图提问
引导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组合作,读图学习。
探究结论:填写下表:
走向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导语: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浏览、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意视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期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地球仪及浏览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酷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浏览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广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惯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愿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由使我们产生无穷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和分界线。

(2)使学生明白得山脉走向的概念和山脉是地势的“骨架”,以及记住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大致分布。

(3)培养学生地理读图和析图能力(分层设色地势图和剖面图)。

(4)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和经济等方面的阻碍。

过程与方法(1)在启发式谈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主观思维中把握新课知识,并尝试运用已知(已获)的知识,对地理事物经历的优化。

(2)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堂上的交流展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周围地理事物。

(地势的优劣势分析)学习重点(1)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和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分布(2)培养学生判读地势图和析图能力学习难点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阻碍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展现填空题1.位于中尼边境的,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2.我国地势高低,呈三级阶梯。

二、课堂合作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读教材图2-1完成活动题。

(二)山脉纵横交错1、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势的,、、、镶嵌其中。

2、依照走向,我国山脉可分为:东西走向的三列:(1)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三、收成展现选择题构成我国地势分布骨架的是(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第三级阶梯:2.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6度邻近地势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地图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地形这一概念还不是很清晰。

同时,他们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和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实例来分析中国的地形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2.难点: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来展示中国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区划,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实例资料,包括中国地形图、地形区划图、地形对经济影响的实例图片等。

2.准备投影仪和电脑,以便进行地图的展示和实例的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形特点,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地形是什么样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地形区划图,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形区划,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并解释地形区划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经济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如山区对农业的影响、平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 教案 山脉纵横交织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 教案 山脉纵横交织

第1课时山脉纵横交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掌握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和走向。

★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中国主要分布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山脉分布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走向。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名山图片。

二、新课学习(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东西走向。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的部分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南北走向。

(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西侧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长白山、武夷山;东侧的台湾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阿尔泰山、祁连山。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五)弧形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喜马拉雅山脉。

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山脉的走向:弧形。

(六)位于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交界处的山脉★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颜色显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

提问:找出山脉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学生回答:祁连山:甘肃省和青海省;太行山:河北省和山西省;武夷山:福建省和江西省;南岭:广东省和湖南省。

绘图填图:引导学生在空白行政区划图上用铅笔画出这四个山脉的位置并填写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多媒体展示:连接所有山脉。

提问:我国山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纵横交织。

绘图填图:引导学生在空白行政区划图上用铅笔画出所有山脉的位置。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我国地形特点的初步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地形的多样性。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等。

但学生对地形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形图、实地照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说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形图、实地照片等教学素材。

2.设计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提出问题:“大家能说出我国的地形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地形实地照片,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引导学生分析地形特点,总结我国地形类型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分发地形图,让学生分组观察地形图,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主要介绍了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形地貌的整体把握,为后续学习各种地形的特点和分布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我国地形的认识还相对片面,缺乏系统性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认识主要地形区,并理解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认识主要地形区,学会阅读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主要地形区。

2.难点: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形区为例,分析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地形的特征和主要地形区,引导学生认识各地形区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举例说明。

4.巩固(5分钟)学生阅读地形图,回答有关地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对交通、城市分布的影响,拓展学生地理思维。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材分析】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斑斓的颜色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

2.一般来讲,我们将地形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总结出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3.山脉的走向是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的,但与方向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不能表示为向南走向或向北走向,而应该是南北走向。

4.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这是中国地形分布的一大特点。

除了教科书活动中所提出的山脉,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祁连山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柴达木盆地;秦岭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四川盆地等。

除了自然地理界线以外,山脉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例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等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中国的地形》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地形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地形类型的划分、地形区划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地考察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2.难点:地形类型的划分、地形区划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2.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形案例,使学生掌握地形知识。

4.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形图、实地照片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联系相关单位或场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地形图,你能说出我国的地形有哪些特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地形区划。

讲解各类地形的特点,并通过实地照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典型地形案例。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教材出至于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主要讲到了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为后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初二起,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初二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山脉图使学生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

2.通过读图、识图掌握我国山脉的空间分布。

3.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地图中找山脉的练习,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地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学重点】1.山脉的走向2.主要山脉的分布【教学难点】主要山脉的分布【教学用具】地图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播放中国地形特征视频,学生欣赏视频了解我国的地形,得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大地的“骨架”,出示课题:中国的地形---纵横交错的山脉。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纵横交错的山脉。

(展示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山脉图使学生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

2.通过读图、识图掌握我国山脉的空间分布。

3.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岳。

一.山脉纵横交织(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21-23页内容完成大屏幕上的自学预检。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众多,学生在课本P21中国主要山脉图上进行寻山活动。

活动一:寻山(展示地图)出示中国山脉分布图,学生说出在地图中寻找到的山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课 题 备课人 知识 与能 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法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及走向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课型 新授 课时 1
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主要山脉的分布。
主要山脉在图上的落实。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 分析 教具 学 具 学生活动 听歌 课件 挂图
教学程序 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 一、导入 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阅读课本 P21 山脉纵横交织及图 2-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21 山脉 纵横交错及图 2-1 中国主要山脉分 布,完成问题
思考完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
C.天山 D.长白山
代表发言
下列山脉在哪些省区分界线上? 山脉名称 昆仑山 巫山 太行山 祁连山 武夷山 板书 设计 一、 二、 教学 反思 山脉类型 中华五岳 省区 西藏自治区 重庆 山西 青海 江西 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 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湖北 河北 甘肃 福建
自主学习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完成下列填空:
__山脉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 (1)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在 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2)东西走向的山脉:靠北的一列是天山、 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靠南的一 列是南岭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 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 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包 括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山 脉。(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中国东部最 高峰)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中国西 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 过 6000 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 玛峰海拔 8844.43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二)、阅读课本 P23 中华五岳,完成下列填 空: 1、中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 激情互动 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泰山位于山东省、华山位于陕西省、恒山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 P23 中华 五岳,完成问题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与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了解中国的名山。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与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与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板图、自制图片[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读图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代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你们知道这样一句话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家思考一下这些河流的流向,(向东),这种流向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所谓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二、讲授新课(过渡)这是我们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实际是如此吗?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地图上有很多种颜色,大家知道这种按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叫什么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颜色我们很容易看出,西面的海拔比东面的要高。

(西高东低)2、〔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哈密瓜,竖着,沿哈密瓜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两个一半的哈密瓜,切口呈圆形,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椭圆形,这就是一个哈密瓜的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哈密瓜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激情互动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完成下列表格:及界限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级阶梯1000米~2000米之间高原、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三、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你行我也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分别是什么走向的?探究结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东西走向;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横断山—南北走向;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有什么影响?探究结论:问题合作探究归纳发言思考完成练习拓展延伸(1)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形成降水。

(2)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流,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3)使许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简单概括为“三水”:降水,水运,水能。

)三、自主检测(我过关,我快乐)(一)基础过关1、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D )A、降水东多西少B、地形复杂多样C、季风气候显著D、地势西高东低2、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D )3、下列山脉属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C )A、天山B、秦岭C、巫山D、横断山脉4、下列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B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二)拓展提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代表发言合作探究讨论归纳代表发言1、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沿32°N自西向东主要经过我国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某某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有什么影响? 答:(1)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伸入内陆,形成降水。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是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的基本认识,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能力。

但对于地形的分类、特征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2.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形知识。

2.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形信息。

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形区为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和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地形图、相关图片和案例资料。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引发学生对地形知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形的分类和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形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回答关于地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讨论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发展经济。

八年级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说课教案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说课教案 湘教版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主要讲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三部分内容。

地形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学好本节,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多而高。

本节为地形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有两项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对于地势特征要强调的是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独特的阶梯状地势使我国大江大河在向东流的过程中形成多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地图精讲多练,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反复读图记图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分布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特点及各级地势阶梯的大致海拔和主要地形区,并记住阶梯分界线。

(2)认识山脉走向的含义,熟悉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并能说明山脉起我国地形骨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记图,画图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记图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决心为建设富强、某某的国家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分析确定中国的地势特点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乐于接受新知识;从知识基础上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大量地名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可以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第2课时讲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时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没有用较多的文字篇幅讲述,而是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讲述,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要侧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现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4.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3.地形基本类型和特点。

(二)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讲述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概况”图。

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小结地势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

板书一、地势西高东低过渡分层设色图是一种在图上用不同的颜色代表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的地图,要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势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参照教材P.20图2-1“沿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另外,请两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画。

教师点评,及时辅导。

课件展示“沿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

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小结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 1.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板书 2.三级阶梯概况课件展示 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点击阶梯分界线可显示相应分界线名称。

小结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活动结合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学生分组讨论)小结阶梯海拔地形类型第一级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10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三级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球类、山东球类、东南丘陵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组讨论。

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

各组学生代表发言。

板书 3.西高东低的平均海拔高度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归纳总结: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

③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阶梯的交界地带,如葛洲坝水电站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

过渡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一大优势。

那么,构成这一大优势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呢?引导从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得出: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

板书二、山脉纵横交错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讲解什么是山脉?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险峻。

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这样的山地就是山脉。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

活动填表P.27活动题1所列山脉两侧空格内的地形区名称:归纳①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②山脉常成为各地形区之间的界线。

提问山脉是有一定延伸方向的,其延伸方向即走向。

那么山脉的走向是什么回事?我国的山脉都有哪些走向?板书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活动教师板书几组不同类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其延伸方向。

如:1.东西走向2.南北走向3.东北―西南走向概括走向的表述就是将延伸的两端方向相加。

课件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视频“中国主要山脉分布”。

教师学会走向后,我们根据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判断一下我国山脉都有哪些走向。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各有哪些山脉?(教师先指出一列山脉,其他的由学生自己找出来)课件展示视频:“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南北走向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补充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界,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其雄壮、神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接说到山区的旅游,我们可以阅读课本P.22“中华五岳”,这些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那里玩玩。

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山脉的走向,那么,我们祖国还有哪些地形类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1.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三级阶梯概况3.西高东低的平均海拔高度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二、山脉纵横交错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第2课时(导入新课)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一大优势。

这是我国地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再来认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地形复杂多样。

(讲授新课)板书三、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特点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观察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

小结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具体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

板书 2.五种基本地形阅读教材P.23材料“四大高原”。

讲述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板书(1)高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活动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

同时在地图上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回答: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归纳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

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姿。

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东部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

列表对比: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平原。

同样我们一起来阅读P.26“三大平原”。

提问我们有哪三大平原?对照地图,看看它们都集中在什么地方?(学生: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集中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讲述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且我国的三大平原都位于东部的沿海地带,气候湿润,因此,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的农业区。

板书(2)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讲述观察一下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东部除了分布着三大平原,还分布着一些丘陵:如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丘陵的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

板书(3)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设问在群山环抱之间还有一些盆地,大家知道是哪些盆地?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板书(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学生阅读阅读P25的四大盆地的材料,完成P26页的练习。

过渡在五种地形中,我们还有一种地形没有了解到,是什么地形?(学生:山地)是的,我国的山脉众多,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板书(5)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 3.对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